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 중국약리학통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978
  • 国内刊号: 34-10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5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魏伟 李俊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预先给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PTRK3对神经源性疼痛的影响

    作者:马伟英;何惠燕;纪风涛;刘玲;梁建军;广濑宗孝;曹铭辉

    目的 探讨预先给予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rkA)抑制剂 IPTRK3 对神经源性疼痛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坐骨神经部分结扎(partial sciatic nerve ligation,PSNL)模型,术前10 min单次腹腔给予 IPTRK3 10 mg·kg-1,测定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小鼠的热痛觉过敏阈值(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和机械痛觉过敏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免疫印迹法测量左侧L4-5背根神经节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Fos蛋白在L4-5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sham)组相比,PSNL组小鼠出现明显热、机械痛觉过敏(P<0.05),背根节TRPV1蛋白表达及脊髓背角Fos蛋白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P<0.05).与PSNL组相比,预先给予 IPTRK3 10 mg·kg-1明显减轻小鼠热痛觉过敏,背根神经节TRPV1蛋白表达水平及脊髓背角Fos 蛋白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降低(P<0.05),但仍明显高于sham组(P<0.05).结论 预先给予 IPTRK3 可以明显减轻神经源性疼痛症状,抑制背根神经节TRPV1及脊髓背角Fos蛋白的表达可能部分参与其早期迅速减轻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

  • 软脂酸诱导的HepG2细胞糖脂代谢紊乱及机制研究

    作者:龚受基;刘仲华;黄建安;王丽丽;杨新河

    目的 探讨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糖脂代谢紊乱特征及二甲双胍和辛伐他丁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产生糖脂代谢紊乱,用二甲双胍和辛伐他丁进行治疗,检测各组糖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累积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糖脂代谢相关基因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α-2、葡萄糖转运体(GLUT)2、肝脂肪酶(HL)、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2等的表达.结果 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P<0.05),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异常.二甲双胍和辛伐他丁治疗后,细胞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累积明显下降,糖原累积上升;AMPKα-2、GLUT2、HL mRNA表达上升,G6pase、PEPCK、SREBP1、ACC2 mRNA表达下降.结论 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出现糖脂代谢异常,经二甲双胍和辛伐他丁治疗后异常情况改善.

  • 山奈酚诱导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凋亡及机制

    作者:仇炜;赵娟;吕雨虹;赵俊霞;王彦玲;雷宇华

    目的 探讨山奈酚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的抑制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DAPI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山奈酚对H44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山奈酚处理后H446细胞中p53、bax和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 山奈酚抑制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促进H446细胞阻滞于S期及G2/M期,诱导该细胞株凋亡,上调p53、bax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的表达水平.结论 山奈酚对H446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与山奈酚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有关.

  • ERK1/2信号通路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诱导角膜基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作者:高丽昌;李婷婷;李富勇;唐禄;李海燕;王晓杰;李校堃

    目的 观察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KGF-2)对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作用及ERK1/2信号在角膜基质细胞增殖中的调控作用,探讨KGF-2 对角膜基质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角膜基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 检测磷酸化ERK1/2 表达水平.结果 KGF-2 在1~100 mg·L-1对角膜基质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100 mg·L-1 KGF-2 处理角膜基质细胞,5、15、30 min后ERK1/2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升高,60、90、120、180 min后ERK1/2 磷酸化表达水平逐渐减弱;20 μmol·L-1 ERK1/2抑制剂PD98059 可抑制KGF-2对角膜基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KGF-2 激活ERK1/2信号通路,提高细胞增殖率,可被抑制剂PD98059 阻断; ERK1/2信号通路调控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在角膜基质细胞损伤中发挥作用.

  • 侧脑室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

    作者:文迪;马春玲;丛斌;张雅静;杨胜昌;孟雁欣;于峰;倪志宇;李淑瑾

    目的 观察侧脑室给予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及其受体拮抗剂慢性干预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并在体外观察CCK-8对μ阿片受体结合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 CCK-8对吗啡依赖过程的影响及其相关受体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吗啡依赖及纳络酮催促戒断模型,侧脑室注射CCK-8 及 CCK1 受体拮抗剂 devazepide、CCK2 受体拮抗剂 LY-288,513 慢性干预,观察其对戒断症状的影响;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体外检测CCK-8对μ阿片受体结合特征的影响.结果①吗啡注射前 10 min 侧脑室注射CCK-8和CCK 受体拮抗剂 devazepide、LY-288,513 慢性干预均能降低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评分,并可明显改善体重下降、跳跃、齿颤、流涎等戒断症状,与戒断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 10-8~ 10-6 mol·L-1 CCK-8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脑组织中μ阿片受体与其配基的结合(P<0.01),降低μ阿片受体结合反应的 Bmax值,而对 Kd 值无影响;且此抑制作用可被 CCK1 及 CCK2 受体拮抗剂翻转(P<0.01).结论 CCK-8及其受体拮抗剂慢性干预均能减轻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CCK-8 通过抑制μ阿片受体与其配基的结合,降低μ阿片受体的 Bmax值,发挥其"抗阿片作用".

  • JAK2-STAT3通路对七氟烷后处理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

    作者:颜丽晖;江晓菁

    目的 探讨Janu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JAK2/STAT3)通路对吸入七氟烷后处理的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和影响.方法 75只成年健康♂ SD大鼠,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5组(n=15):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CON)、AG-490组(AG)、七氟烷后处理组(Sev-p)、七氟烷后处理+AG490组(AG+Sev-p).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并不阻断冠状动脉,AG-490组在再灌前10 min静注JAK2抑制剂AG-490(3mg·kg-1),七氟烷后处理组在再灌注前2 min开始吸入2 8%七氟烷,持续5 min,七氟烷后处理+AG490组于再灌前10 min静注JAK-STAT通道阻断剂AG-490(3 mg·kg-1),再行七氟烷后处理.各组均以5 ml·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维持至术毕.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各组随机取10只于再灌120 min后处死大鼠,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IS/AAR).各组另5只大鼠,于再灌注开始后的10 min处死,取出左心室心肌组织,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心肌JAK2和磷酸化JAK2及心肌STAT3和磷酸化STAT3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其它组比较,Sev-p组和Sev-p+AG490组在后处理5 min时,MAP、HR和RPP均明显下降(P<0.05),但经历10 min洗脱期后,各指标变化趋向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ON组和AG+Sev-p组比较,Sev-p组的梗死面积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490组与CON组比较心梗面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ev-p组再灌注后10 min JAK2、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G+Sev-p组与Sev-p组相比,其JAK2、STAT3的磷酸化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烷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与 JAK2-STAT3通路的激活有关.

  • 蜂毒素对人肝癌 BEL-7402细胞增殖和VEGF、bFGF表达的影响

    作者:宋长城;吕祥;程彬彬;李柏;凌昌全

    目的 研究蜂毒素 (Melittin,Mel)对人肝癌细胞株 BEL-7402 增殖及 VEGF、bFGF 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 MTT 法检测Mel 对人肝癌 BEL-7402 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 ELISA 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 VEGF 和 bFGF 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VEGF mRNA 和 bFGF mRNA 的变化.结果 Mel可明显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经Mel作用 24、48和72 h后的IC50分别为6.80、5.47和4.87 mg·L-1.Mel(2.0、4.0、8.0 mg·L-1)作用24 h后,能明显降低BEL-7402 细胞上清液中 VEGF 及 bFGF 的含量(P<0.05 或 P<0.01),并可下调 VEGF 和 bFGF 的蛋白表达 (P<0.01).荧光定量 PCR 检测显示,Mel能降低BEL-7402 细胞 VEGF mRNA 和 bFGF mRNA 的转录水平 (P<0.01).结论 Mel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 增殖的作用,并可下调促血管生成因子 VEGF 和 bFGF 的表达,有可能阻碍肿瘤血管生成.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用于脓毒症大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廖丽君;郭建荣;贾东林;喻君;沈华春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内毒素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组,n=10)、脓毒症组(LPS组,LPS 12 mg·kg-1,iv,n=10)和氯沙坦组(LOS组,氯沙坦50 mg·kg-1 ip,30 min后LPS 12 mg·kg-1 iv,n=10).LPS注射6 h后抽血检测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及IL-1β、TNF-α血浆浓度,随即处死大鼠,分离胸主动脉,测定各组胸主动脉核因子κB抑制蛋白( inhibitor of NF-κB,I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LPS组NO、MDA、IL-1β及TNF-α血浆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经LOS干预后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1);大鼠胸主动脉IκB mRNA和蛋白在LPS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而LOS组中IκB 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LPS组明显回升(P<0.01).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内毒素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有抗炎作用.

  • NF-κB/IκB在二苯乙烯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中的表达变化

    作者:龙石银;张彩平;高细强;乔新惠;黄良珠;佟丽;陈武哲;田英

    目的 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对核因子κB(NF-κB)、NF-κB抑制因子(Iκ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H2O2组、TSG组,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NF-κB与Iκ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I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凋亡细胞数增多,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增殖降低;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IκB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经TSG预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较H2O2组增加,细胞凋亡率减少;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IκB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 二苯乙烯苷能抑制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 IκB表达有关.

  • 香椿果多酚对补体致内皮细胞活化和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琼;孙黔云;杨庆雄

    目的 评价香椿果多酚类化合物XCG-7对补体致内皮细胞活化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能特异性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眼镜蛇毒因子激活血清补体,将激活的血清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其活化和损伤.通过测定内皮细胞P-selectin、E-selectin 和IL-8的表达以及乳酸脱氢酶释放和Caspase-3/7活化的变化,评价XCG-7对补体刺激内皮细胞活化和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 XCG-7能明显抑制补体刺激内皮细胞P-selectin、E-selectin和IL-8的表达上调,减少补体损伤内皮细胞导致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和Caspase-3/7的活化.结论 香椿果多酚化合物 XCG-7对补体导致内皮细胞活化和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鞘内注射巴氯酚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脊髓GABA转运体-1的影响

    作者:朱珊珊;谭珊珊;曾因明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酚(baclofen,Bac)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脊髓GABA转运体-1的影响.方法 建立坐骨神经结扎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在行为学实验部分,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NS组、Bac1组、Bac2组、Bac3组(n=8),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0.3、1.0 μg巴氯酚10 μl,并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0.5、1、2、4、8、12、24 h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l latency,TWL)以及运动功能.在第2部分,将大鼠分为 NS组与Bac组,鞘内分别给予0.3 μg巴氯酚或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4、8 h取大鼠脊髓腰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节段GAT-1免疫阳性神经元(n=6);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30 min、1、2、4、8、12和24 h取大鼠脊髓腰段,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脊髓节段GAT-1蛋白含量(n=4).结果 鞘内注射巴氯酚后0.5~2 h,Bac1组、Bac2组与Bac3组大鼠MWT和TWL均较NS组明显升高(P<0.01,P<0.05),鞘内给药后4 h,Bac2与Bac3组大鼠MWT和TWL仍较NS组明显升高(P<0.01,P<0.05),给药后8 h,Bac3组MWT与TWL仍高于NS组(P<0.05).与NS组和给药前比较,鞘内注射0.3 μg巴氯酚后0.5~4 h,大鼠脊髓节段的GAT-1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P<0.05),大鼠脊髓背角浅层GAT-1免疫阳性染色灰度值亦明显降低(P<0.01,P<0.05),至给药后8 h,GAT-1的表达逐渐增多,与NS组和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酚可减轻坐骨神经结扎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痛觉过敏,其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水平GAT-1的表达有关.

  • 黄芪甲苷对慢性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作者:杜强;张倩;沈立;蔡健康;黄茂;殷凯生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48只BALB/c小鼠按随机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黄芪甲苷组、布地奈德组,每组12只.卵蛋白致敏,气道激发8周.黄芪甲苷组和布地奈德组分别给予黄芪甲苷溶液(50 mg·kg-1)灌胃,布地奈德混悬液(8 ml)雾化,每日1次,共8周.末次激发24 h后,每组取6只小鼠评价呼气阻力,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观察炎症细胞计数,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和上皮下纤维化情况,ELISA检测BAL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 黄芪甲苷能够明显抑制慢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黄芪甲苷治疗后哮喘小鼠BALF中VEGF含量明显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高表达的α-SMA和VEGF蛋白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 黄芪甲苷能够抑制慢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VEGF表达而实现.

  • 非特异性抑制脊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活性对炎性疼痛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李帅;杨娴;索占伟;时蕾;刘燕妮;曹静;许英明;胡晓东

    目的 研究脊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在炎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左后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 (CFA),建立炎性疼痛动物模型;24 h后,鞘内给予PTPs抑制剂正钒酸钠(sodium orthovanadate,Na3VO4),观察对缩足阈值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正钒酸钠对损伤侧脊髓背角NMDA受体NR2B亚基第1472位酪氨酸(NR2B-Y147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鞘内注射正钒酸钠50、100和200 ng,虽然不影响正常动物的痛阈,但却能够剂量依赖性地缓解CFA诱发的机械性痛觉超敏,给药后30 min,炎性疼痛小鼠的缩足阈值从(0.24±0.07)g分别升高至(0.17±0.06) g (P>0.05,n=4)、(1.07±0.51) g(P<0.05,n=4)和(1.38±0.47) g(P<0.05,n=4);同时,CFA诱发的脊髓NR2B-Y1472的磷酸化也被正钒酸钠100 ng所完全阻断.结论 PTPs抑制剂正钒酸钠,通过降低脊髓NR2B的酪氨酸磷酸化,逆转炎性疼痛动物的NMDA受体功能亢进,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

  • 用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心脏重构关键节点基因

    作者:钟诗龙;伍虹;杨敏;刘晓颖;郑志伟;林秋雄;符永恒;麦丽萍;周志凌;余细勇

    目的 采用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WGCNA)挖掘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的关键节点基因,并研究其与ACE1和ACE2的关系.方法 从NCBI的GEO下载2个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的全基因组表达数据GSE7487和GSE738;数据初处理后,用WGCNA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识别与心脏重构相关的模块与关键节点基因,分析关键节点基因与ACE1和ACE2的关联性;并在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大鼠模型中验证它们的关系.结果 分析发现在GSE7487,17个模块中有6个模块与心脏重构相关,模块基因富集于16条KEGG信号通路.在GSE738,5个模块与心脏重构相关,模块基因富集于15条KEGG信号通路,其中有10条信号通路与第一组数据结果相同,这些信号通路涉及心肌肥厚病理、氧化磷酸化、代谢等.进一步利用模块内连通性和基因重要性找到了一些心脏重构的关键调控基因,如钙依赖磷酸酶调节子(RCAN1).RCAN1表达与ACE1表达高度相关,但与ACE2不相关.在动物模型中验证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是一个高效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应用本方法发现了心脏重构的关键节点基因,其中RCAN1可能影响ACE1-ACE2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平衡.

  • 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SSD-1对斑马鱼血管生成及大肠癌HT29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韩利文;王思锋;王加宁;何秋霞;陈贯虹;袁延强;陈锡强;刘可春

    目的 探讨化合物BSSD-1对斑马鱼新生血管的影响以及对大肠癌HT29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24hpf (hours post fertilization)健康TG(VEGFR2:GFP)系血管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加入不同剂量BSSD-1与胚胎共同孵育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背部节间血管(intersegmental vessels,ISV)生成情况,并计数评价抑制程度;进而建立人大肠癌HT29细胞裸小鼠模型,观察BSSD-1不同剂量作用下对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根据瘤体积及瘤重,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和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化合物BSSD-1在0.25~25.0 mg·L-1范围抑制斑马鱼背部节间血管生成具有剂量相关性,12.5 mg·L-1抑制率可达98.8%;裸鼠肿瘤抑制试验中,大、中、小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试验结果分别为31.1%、40.0%和40.0%,统计学处理3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BSSD-1可以抑制荷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该作用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 姜黄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作者:张立康;汪小珍;李婉姝;邱相君;孙未;胡国新

    目的 研究姜黄素不同给药途径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建立大鼠血浆中姜黄素的HPLC检测方法.考察大鼠分别经灌胃ig(200 mg·kg-1)、ip腹腔注射(20 mg·kg-1)、舌下静脉iv(10 mg·kg-1)给予姜黄素后血药浓度变化.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根据腹腔注射、灌胃和静脉给药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 和给药剂量,计算腹腔注射和口服姜黄素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姜黄素浓度在0.05~6.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定量下限为0.05 mg·L-1;低(0.10 mg·L-1)、中(1.00 mg·L-1)、高(4.00 mg·L-1)3个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29±5.40)%、(104.21±4.72)%和(99.83±1.97)%;日内RSD分别为4.49%、3.90%和1.72%,日间RSD分别为4.61%、4.27%和2.00%.大鼠经灌胃、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姜黄素后,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59.28±18.12)、(90.79±11.55)和(11.96±2.64)min;AUC(0-∞)分别为(86.36±12.90)、(73.39±8.72)、(104.62±11.89)mg·min·L-1.按剂量折算,姜黄素经腹腔注射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07%,灌胃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13%.结论 姜黄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相似,腹腔注射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较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 9种中药提取物细胞毒性及其与人结肠腺癌细胞系单层细胞旁通透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蔡润兰;代勇;王敏;高源;徐世军;齐云

    目的 了解9种中药提取物对Caco-2细胞毒性与对其细胞单层细胞-细胞间通透性的相关性.方法 用MTT法测定9种中药提取物24 h及48 h的细胞毒,并计算IC50值.采用TranswellTM培养板构建Caco-2细胞单层,细胞电阻仪测定受试物对其TEER值的影响,找到影响细胞单层紧密连接的临界剂量,以此剂量与细胞毒参数行相关分析.结果 24、48 h细胞毒参数(IC50)与临界剂量(大无毒剂量、小有毒剂量)相关系数均>0.84,相关性检验P值均<0.01.大无毒剂量与IC50的比值列阵显示,<小品方>甘草饮小,三七醇提物大.结论 9种中药提取物对Caco-2细胞毒与该细胞单层细胞旁通透性高度相关,采用细胞毒参数来预估中药提取物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供侧起始大浓度具可行性.

  • 辣椒素受体参与骶髓后联合核神经元突触传递

    作者:马红雨;任曲;魏利召;罗丹;安映红;杨鲲

    目的 研究辣椒素受体对大鼠骶髓后联合核(SDCN)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 在脊髓骶段横切薄片上,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骶髓后联合核神经元谷氨酸能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和γ-氨基丁酸(GABA)能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s),比较激动辣椒素受体后上述突触电流的变化;观察激动辣椒素受体对SDCN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的影响.结果 辣椒素受体被其特异性激动剂辣椒素(1 μmol·L-1)激动后,自发EPSCs (sEPSCs)的频率和振幅均有明显增加(P<0.05,n=17).在河豚毒素(0.5 μmol·L-1)存在的条件下,辣椒素明显增加微小EPSCs(mEPSCs)的频率(P<0.01,n=13),但对mEPSCs的振幅无影响(P>0.05,n=13),提示辣椒素的作用在突触前.辣椒素也明显增加动作电位发放 (P<0.05,n=19).上述作用均可被辣椒素受体特异性拮抗剂capsazepine (10 μmol·L-1)阻断.辣椒素也增加GABA 能的自发IPSCs(sIPSCs)的频率 (P<0.05,n=20),但对其不依赖动作电位的微小IPSCs (mIPSCs)的频率或振幅均无作用(P>0.05,n=9).结论 在SDCN,辣椒素受体主要表达于兴奋性突触终末;激动辣椒素受体影响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活动,并可能参与痛觉信息在脊髓水平的传递和调制.

  • 唑来膦酸对多发性骨髓瘤成骨细胞增殖及其RANKL/OPG表达的影响

    作者:肖萍萍;陈君敏;叶德富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成骨细胞(OB)增殖及其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护骨素(OPG)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MM患者骨髓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原代培养,贴壁传代后加入含维生素C、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的条件培养基,诱导成OB,采用不同浓度唑来膦酸处理培养的OB,分别作用24、48和72 h后,通过①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OB增殖;② RT-PCR检测OB RANKL和OPG mRNA表达;和③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相应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RANKL和OPG浓度来考察唑来膦酸的作用.结果 ① OB用唑来膦酸处理后,OB的CCK-8实验吸光值呈不同程度升高.②唑来膦酸作用24 h和48 h后,OB RANKL 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作用72 h,低浓度(10-9 mol·L-1)唑来膦酸显示能降低RANKL mRNA表达(P<0.05).OB培养上清的sRANKL浓度也呈现类似的变化.③唑来膦酸作用24 h后,OB OPG 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作用48 h,呈不同程度增加,以10-8 mol·L-1浓度明显(P<0.05).作用72 h,呈不同程度增加,以10-7 mol·L-1浓度明显(P<0.05).结论 唑来膦酸有促进OB增殖的作用;唑来膦酸可能下调OB RANKL表达,并且上调OPG表达.

  •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艳;林礼务;陈志奎;薛恩生;杨菁;俞丽云

    目的 研究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TX)在体外诱导人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CTX作用于人肝癌BEL-7404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情况;TUNEL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并对caspase-3、-9活性、细胞色素C分布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12、24和48 h的IC50分别为2.56、1.94和1.35 mg·L-1,TUNEL法和透射电镜均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凋亡;caspase-3,-9酶活性增高,Western blot检测到caspase-3,-9酶的表达增强,线粒体内Cytochrome C表达减少,而细胞质内Cytochrome C表达增强.结论 CTX首先通过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内,进一步诱导效应性caspase-3,-9酶激活,可能是其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而产生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 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对大鼠离体肾内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

    作者:邝素娟;邓春玉;张光燕;饶芳;李晓红;单志新;林秋雄;杨敏;余细勇

    目的 观察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iallyl trisulfide,DATS)对离体肾内动脉张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体质量250~300 g,脱臼处死后,显微操作下取出肾内动脉,制备成1.8~2.0 mm长的血管条,每根血管条固定于微血管测定仪的浴槽内,记录张力变化.分别给予血管收缩剂苯肾上腺素(Phe)、血栓素A2受体激动剂(U46619)、5-羟色胺(5-HT)和KCl刺激血管产生持续性收缩,采用累积给药法加入DATS,观察不同浓度的DATS对肾内动脉张力的影响.观察DATS舒张效应的同时用等体积的药物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对照.结果 DATS能呈浓度依赖性诱导舒张1 μmol·L-1 Phe、0.1 μmol·L-1 U46619和2 μmol·L-1 5-HT预收缩内皮完整的肾内动脉环,pD2分别为(6.06±0.17),(6.14±0.26)和(5.37±0.16),其大舒张率(Emax)分别为(91.24±2.71)%,(93.44±2.14)%和(92.51±1.15)%;但是,对60 mmol·L-1 KCl预收缩的肾内动脉环无明显舒张作用;分别用eNOS抑制剂L-NAME和sGC抑制剂ODQ预处理内皮完整的肾内动脉环不影响DATS舒张效应;去除肾内动脉血管内皮也不影响DATS对其舒张作用.结论 DATS有浓度依赖性舒张大鼠肾内动脉作用,无明显内皮依赖性.

  • 白芍总苷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玲非;刘敏彦;潘会敏;师哲;王鑫国;牛丽颖

    目的 比较白芍总苷(TGP)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和正常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异同,为临床制定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以HPLC法测定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灌胃给予3个剂量白芍总苷后15、30、60、90、120、150、180、240、360、480、720 min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浓度,根据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SPSS 11 5软件分析各组各剂量间药动学参数异同.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内白芍总苷的Cmax、AUC0-t和AUC0-∞明显增大,Tmax明显提前,T12明显延长;各剂量间白芍总苷Tmax和T12没有差异,剂量与Cmax、AUC0-t和AUC0-∞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肝损伤大鼠对TGP的吸收速度较正常大鼠快,吸收量较大,消除较慢,提示临床要针对不同的机体状态,设计合理安全的剂量,以免给药量过大引起蓄积和毒性反应.

  • 地鳖纤溶活性蛋白对S180和H22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韩雅莉;曹付春;余磊;叶韵;张卫丽;黄明星;刘浩;黎子蔚

    目的 研究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fibrinolytic proteins of Eupolyphaga sinensis,EFP)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纤溶平板法检测了EFP纤溶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EFP高、中、低浓度对小鼠S180和H22实体瘤组织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Caspase-3的表达;采用TRAP-PCR银染法检测了腹水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 EFP对S180和H22实体瘤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对H22和S180腹水瘤细胞端粒酶活性有一定降低作用,可提高Caspase-3表达水平,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EFP具有诱导S180和H22肿瘤细胞凋亡作用.

  •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杜春阳;史永红;崔立文;任韫卓;王月华;赵松;段惠军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应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1表达质粒和pCR3.1空质粒载体,G418筛选阳性克隆.给予TNF-α(20 μg·L-1)进行刺激.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OCS-1、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Janus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磷酸化JAK2(p-JAK2)和磷酸化STAT1(p-STAT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HKC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NF-α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凋亡相关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ax/Bcl-2蛋白比率升高; SOCS-1过表达能够抑制TNF-α刺激引起的HKC细胞的凋亡,下调JAK2和STAT1的磷酸化水平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降低Bax/Bcl-2蛋白比率.结论 SOCS-1过表达抑制TNF-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活化实现的.

  • 淫羊藿次苷Ⅱ通过激活雌激素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性分化

    作者:翟远坤;陈克明;葛宝丰;马慧萍;明磊国;程国政

    目的 研究淫羊藿次苷Ⅱ( icariside Ⅱ,ICS Ⅱ )对大鼠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成骨性分化过程中雌激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rBMSCs,采用1×10-5 mol·L-1的ICS Ⅱ进行药物干预,比较ICS Ⅱ组、ICI组(ICI 182 78)、ICS Ⅱ+ICI组、Estrogen组、Esreogen+ICI组和不加药的对照组之间雌激素通路相关因子(包括ERα、PR和PS-2)的表达量,同时对比各组之间的成骨性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和Ⅰ型胶原分泌量及钙盐沉积量.提取Total RNA,Real Time RT-PCR检测Runx-2、Osterix(OSX)、ERα、PR、及PS-2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ERα、PR和PS-2的分泌量.结果 ICS Ⅱ可明显增强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促进骨钙素、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和钙盐沉积,与成骨性分化相关的因子OSX和Runx-2的基因表达量也升高,但这些效应均可被雌激素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ICI 182.780所抑制.结论 ICS Ⅱ可促进rBMSCs的成骨性分化,但采用ICI 182.780阻断雌激素信号通路后,成骨性分化的指标随之降低,提示ICS Ⅱ是通过激活雌激素信号通路来促进rBMSCs成骨性分化的.

  •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中的变化和作用

    作者:牛非;胡金凤;苑玉和;韩宁;陈乃宏

    星形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数量多的细胞,它在脑缺血中发生增殖、肥大,特异性标记物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状态下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可通过多种途径保护神经元.并且它也通过产生兴奋性氨基酸、炎症介质,降低缝隙连接等损伤神经元.因此,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中起着损伤和保护脑组织的双重作用.明确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可能将为脑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趋化因子5及其受体CCR5与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李桂林;梁尚栋

    趋化因子是一组能够趋化细胞定向移动的小分子细胞因子,参与白细胞迁移的调控,在炎症中诱导性表达,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初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免疫系统.近几年来研究发现,趋化因子不仅参与糖尿病的炎症过程,而且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主要针对趋化因子5及其受体CCR5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予以综述,以便深入理解趋化因子与糖尿病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 阿尔采末病APP分泌酶及其靶向干预研究进展

    作者:李守业;朱妍;焦悦;李昌煜

    α、β和γ 3种分泌酶是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加工及代谢的关键酶,选择性地激活α分泌酶或抑制β和γ分泌酶,将有助于减少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并可能成为治疗AD的有效靶点.该文主要对APP 3种分泌酶活性表达的影响因素及其靶向干预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 辅助伴侣蛋白STUB1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吕涛;张癸荣

    STUB 1分子是一类新型的辅助性伴侣蛋白,在蛋白质折叠、组装、转运和降解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属于泛素连接酶.STUB 1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能与Hsp70、Hsp90或者其它分子伴侣结合,促进底物的连接和链的延伸.STUB 1具有调控阿尔采末病、帕金森病、麦-考二氏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tau蛋白、Aβ、α-突触核蛋白、MKKS突变体等降解的作用;同时STUB1还受辅助伴侣蛋白HspBP1及细胞激酶Akt的调控.现将辅助伴侣蛋白STUB 1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调节功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磷丙泊酚研究进展

    作者:刘志男;林原;唐泽耀

    该文对丙泊酚 (propofol) 前体药磷丙泊酚 (fospropofol,FP) 的特点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FP进入脑组织能迅速实现人体血药浓度平衡,没有药效滞后现象,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延长或增加,中等程度镇静作用持续时间明显延长.FP的临床药效学研究指出,在大脑中,FP分解产生的丙泊酚和经典丙酚药物作用类似;持续静脉注射FP可引起剂量依赖性;可减少FP的使用剂量;可避免经典异丙酚作用持续时间短、溶解度差,注射部位疼痛、高血脂等不良反应.它的作用机制与对 突触后膜的γ-氨基丁酸受体的作用、对瞬时受体电位TRP V1 和TRP A1活化作用、对α-氨基羟甲基恶左丙酸(AMPA)受体等作用有关.FP是一种新型、较高效和长效、副作用较少并可使病人清醒冷静状态下接受内窥镜或小手术的检查与治疗的中等程度镇静剂.

  • 甲亢性高血压家兔模型中左心房eNOS 基因表达和血浆NO水平变化的意义

    作者:张凤;金松南;文今福

    目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倍受关注[1-2].众所周知,左心房是体循环的初级泵,在机体的血液循环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而其功能异常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房颤、心肌缺血等密切相关.近来研究表明[3],左心房中eNOS基因表达减弱可诱导房颤的发生和发展.然而,甲亢性高血压病理状态下左心房中eNOS基因表达和血浆NO水平的动态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甲亢性高血压病理状态下左心房中eNOS基因表达和血浆NO水平变化,为甲亢性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 新疆曼陀罗子及其代表制剂艾比西帕丸的大鼠长期毒性试验

    作者:热比姑丽·伊斯拉木;尤力都孜·买买提;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艾西木江·热甫卡提;闫明;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

    用药安全性评价是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评价的重要内容,维吾尔医药针对一些特色制剂及有毒性药材的使用和控制,以及临床前安全评价的研究较为滞后,这影响了维吾尔医药的发展.本研究选择临床常用、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维吾尔药毒性药材曼陀罗子及其代表制剂镇痛艾比西帕丸为研究对象,通过毒理学研究,探讨其毒性表现和毒性靶器官.

  • 白藜芦醇苷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抑制作用

    作者:魏燕;周京京;张利萍;李茜;杨晶;张翼

    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苷(Polydatin)可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所致心脏功能损伤和细胞凋亡,以及抗心律失常[1].其心脏保护作用与心肌细胞ATP敏感钾通道开放、Bcl-2蛋白表达增加和Bax蛋白表达减少、NO含量增加有关[2-3].我们近来的电生理学研究显示,Polydatin可缩短大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并可抑制部分去极化乳头肌动作电位,其作用与心肌细胞ATP敏感钾通道激活和L型钙通道抑制有关[4].本研究旨在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探讨Polydatin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Ca2+电流(ICa-L)及其通道动力学的影响.

  • 虫草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抑制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卢群;罗少洪;何伟彬;梅文杰

    虫草素是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抑菌、抑制病毒、抑制蛋白质激酶活性等作用[1-2].研究证明虫草素能抑制mRNA的合成,诱导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分化,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1-2].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作用靶点已成研究的焦点.为探讨虫草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新靶点,对虫草素作用人肝癌Bel-7402细胞后的抑制和凋亡及p53、Bcl-2表达变化进行研究,寻找虫草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抑制的新机制.

  • 神经组织染色方法的研究概况

    作者:顾兵;金建波;李华南;王烁宇

    神经组织染色是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所必需的一项关键的实验技术.但是,由于染色步骤的复杂和外界因素的干扰,时常导致染色结果的不稳定.该文就目前国内外建立的神经组织染色方法,包括尼氏染色、神经元染色、神经胶质细胞染色、髓鞘染色、突触染色和神经纤维染色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作一概述,以便指导研究者选用合适的染色方法.

  • 通塞脉微丸干预缺血性脑中风大鼠的脑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涂佳玉;阿基业;文红梅;王广基;曹蓓;刘林生;陆益红;王爱云;狄留庆

    目的 研究缺血性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的变化特点和通塞脉微丸对异常代谢的调节作用,寻找通塞脉微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可能的代谢生物标志物,以探索通塞脉微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电凝法制造大鼠缺血性中风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通塞脉组和阳性药组,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各组脑组织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测定,采用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多变量数据进行分析,t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统计分析.结果 模式识别中模型组大鼠能较好地与其他3组分开.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的丙氨酸、丝氨酸、甲硫氨酸、柠檬酸、组氨酸、花生四烯酸(A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升高,而核糖、6-磷酸葡萄糖和肌苷的含量下降,提示脑组织中这10种内源性物质为脑缺血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这些内源性物质在通塞脉组大鼠体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而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在通塞脉组与模型组大鼠体内的含量有明显差异,说明通塞脉微丸对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这两种潜在生物标志物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结论 通塞脉微丸可以使造模后大鼠的体内代谢物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提示其治疗作用可能与相关代谢通路的调节有关.

中国药理学通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