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중화전과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152
  • 国内刊号: 11-571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200
  • 曾用名: 实用全科医学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全科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清中EV71型IgM抗体检测对手足口病诊断的意义

    作者:杜阳光;杨晋川;晏嘉璐;丁韧;王保安;景怀琦

    目的 阐述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血清中的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对快速诊断手足口病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114例临床诊断为疑似手足口患儿(发病7d内,年龄为0~5岁之间)和258例健康人群(2007年1月以后出生)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同时对疑似手足口患儿的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患儿和健康人血清中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84%和2.71%,对疑似手足口病人血清EV71的检出率(86.84%)高于荧光定量PCR检出率(82.46%).结论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灵敏度较高,且可行性强,对诊断手足口病有积极意义.

  • 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张博;代艳伟;刘芳

    目的 探讨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对30例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为中老年,25例(83.3%)合并有侧支循环不良危险因素,发病前有血压下降及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多数急性发病,出现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与梗死部位有关.部分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病灶大小不完全符合:可表现为病灶重症状轻或进展性卒中,与低灌注是否及时纠正有关.头颅CT或MRI检查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病灶分布部分符合分水岭区梗死特征,部分与普通脑梗死比较缺乏特异性.治愈16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4例,无效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0%.结论 持续急性低灌注合并有侧支循环不良危险因素的患者容易发生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征和头颅CT或MRI检查.治疗方面以病因治疗为主,注意扩容治疗,大部分预后较好.临床上要高度重视,做好预防,减少低灌注性脑梗死的发生.

    关键词: 脑梗死 低灌注 急性
  •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体会

    作者:陈秋萍;张亚明;费小蔷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对6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基础上,注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正确的液体治疗及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初始剂量按照每小时0.1 U/kg的速度用输液泵将胰岛素缓慢匀速输入,当酮症酸中毒纠正,改换为含糖(2%~5%)的1/3~1/2张液体输注,使血糖水平维持在8~12 mmol/L之间.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及葡萄糖的输入浓度.病情稳定并可口服液体后,逐渐减少静脉输液并过渡到常规皮下胰岛素注射.同时给予抗感染等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6例患儿均好转,原发病病情稳定,空腹血糖控制在5.3~6.8 mmol/L,尿酮体阴性,尿糖阴性出院.平均住院14 d,无一例发生低血糖、低血钾、脑水肿.结论 小剂量胰岛素疗法是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方法,易于掌握,安全有效.

  • 冠心病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探讨

    作者:吴国海;沈一同

    目的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纤维化.纤维瘢痕形成后可出现心肌电传导障碍,本文结合具体5例心室电极重置的冠心病患者,来探讨冠心病患者合适的起搏部位.方法 分析5例具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同时又有多年冠心病病史的患者,置入翼状电极至右室心尖部后,短时间内发生起搏及感知功能障碍,重新置入螺旋电极至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观察其前后的起搏及感知功能.结果5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起搏阈值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显著降低[(0.8±0.1)V vs (6.7±1.6)V],感知阈值显著升高[(8.6±2.5)mV vs(3.0±1.2) mV],阻抗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无明显电极脱位,起搏和感知功能良好.结论 冠心病右室心尖部达不到理想起搏阈值的患者,借助于螺旋电极放置到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可获得理想的起搏阈值.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合适的起搏部位.

  • 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轨迹的影响

    作者:张祥钦;李暖;胡静;郭霞;张红敏

    目的 观察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出生后即在长垣县人民医院系统管理的婴儿708例,其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318例,混合喂养266例,单纯人工喂养124例;于2,4,6,8,10和12个月测量其身高、体重,Kaup指数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①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881,P=0.023,人工喂养儿体质量大.②3种喂养方式婴儿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363,P=0.208.③生后2,4月龄时人工喂养婴儿的偏瘦发生率和12月龄时肥胖发生率均高于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P<0.05.结论 以母乳为主的喂养方法 可以使婴儿体格均衡发育,单纯人工喂养增加4个月前的营养不良率,并可能潜在影响肥胖的发生.

  •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分析

    作者:关玉静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中8例经抗凝、祛聚、溶栓治疗一个疗程,病情明显好转,继续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个月后治愈.1例经抗凝、祛聚、溶栓治疗一个疗程后病情无好转,转至血管外科治疗,3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术前要对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评估,充分重视,针对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术后口服阿司匹林预防性抗凝治疗,加强护理,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要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可疑病例应力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0例诊治体会

    作者:胡曙辉;赵云飞;明勇;付曾胜;潘云曦

    目的 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SPNE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 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S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肿瘤为实性或以实性为主.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无手术中死亡.术后1例患者次日自动出院.其余9例均于术后辅以化疗或(和)放疗.这9例随访中,1例至今仍存活,存活期42个月;5例于术后4个月~1年内死亡;3例于术后1~3年内死亡.结论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多见于青少年;进展快,主要症状为高颅压;肿瘤呈实性或囊实性,可伴有出血;需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手术全切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辅以化疗或(和)放疗;预后差,易复发,平均生存时间短.

  •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技巧探讨

    作者:凌瑶

    目的 探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手术技巧,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防止脏器脱垂的复发.方法 安徽省歙县人民医院2007年5月-2010年12月间以子宫脱垂为第一诊断患者58例,随机抽取其中37例子宫脱垂患者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即:经典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加阴道残端采取全层两个半荷包缝合法治疗,分析手术中出血、手术副损伤、阴道残端愈合、阴道壁脱垂复发率等情况.结果37例患者无膀胱、直肠及输尿管损伤,无内出血,术后恢复好,阴道顶端光滑,无阴道残端息内的生长.分别随访6~48个月,无一例脏器脱垂复发.结论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 8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流变分析

    作者:曹亦军

    目的 通过检测比较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血流变检测指标(RBC压积、血沉、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探讨血流变检测指标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展进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冠心病组80例,健康对照组136例,对其中6项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并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RBC压积、血沉、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随着病情的改变,其血流变指标改变越明显.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病程进展和预后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妇科手术致医源性输尿管损伤11例早期诊断和治疗分析

    作者:崔艳艳;刘健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中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特点,总结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0年2月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11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原因、治疗时间、方法 和效果.结果损伤方式为缺血性坏死、结扎、缝扎、离断,分别为3例、3例、2例、3例.术中发现8例,术后1~3d发现2例,术后1个月以上1例.术式包括松解结扎线3例.保守治疗输尿管逆行插管(双J管)3例.输尿管修补2例.输尿管端端吻合3例.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预防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主要是了解与输尿管有关解剖位置,规范操作.术后对患者的病情应仔细观察,尽早发现输尿管梗阻的征象,从而减少严重的并发症和不可逆的肾脏功能损害.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23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燕

    目的 探讨对非脱垂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3例患有子宫肌瘤,并排除宫颈、子宫内膜恶性疾病,要求保留生育能力且为非脱垂子宫的患者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子宫肌瘤数目、部位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相关性及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情况.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4.5(30~45) min,平均术中出血110(100~200)ml,手术后肛门排气1.12 d,术后发热率50%.术后住院天数6.9(5~7)d.子宫肌瘤的数目与术中出血量的多少有关,子宫肌瘤的数目越多术中出血量就越多.肌瘤的数目、肌瘤的部位对手术时间有影响.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一切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保留器官和生育能力的手术方法 .

  • 64例帕金森病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作者:薛芃;韩志兴;王涛;赵玉千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 对伴有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64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完善的尿动力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逼尿肌反射亢进44例,采用治疗原发病、排尿功能锻炼、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有效者28例;6例合并膀胱出口梗阻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例术后呈明显尿失禁;10例无效者采用外部集尿器.逼尿肌功能受损及失代偿至急、慢性尿潴留20例,其中保留尿管患者14例.经口服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和/或非那雄胺逐渐恢复自行排尿或排尿症状明显改善者1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例,膀胱造瘘术3例,4例采取清洁间歇性自家导尿术.结论 结合尿动力学检查对帕金森病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孝感地区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现状

    作者:胡艳华;刘东华;鲁艳

    目的 研究孝感地区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以便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孝感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及深部吸痰,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头孢硝噻酚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2年间共分离出Hi 92株,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3.5%、57.6%、26%,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性均较高,耐药率分别为3.3%、4.3%、2.2%、4.3%、8.7%、8.7%,均小于10%,产酶率为32.6%.结论 孝感地区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耐药形势较为严峻,产酶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治疗以二、三代头孢菌素及其复合制剂为首选.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分析

    作者:胡青林;刘松;刁磊;采有金;崔培勇;刘剑;全雪梅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4月-2011年3月,以EMS-Ⅲ气压弹道碎石机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31例Ⅰ期手术成功,4例结石残留,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结石总取净率为88.6%.手术时间为60~137 min,平均94 min;碎石取石时间15~73 min,平均35 min.术后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7d,平均住院时间11.6 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较好的微创方法 .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施品英;成华;沈鸣

    目的 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病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儿科确诊的12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中年龄小6个月、大28个月,冬季多发,惊厥发生于病程的第1~3天,在1次病程中可单次或多次发作,惊厥发作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历时均不超过5 min,惊厥控制后未予抗癫痫治疗,随访1~2年未有复发.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可以伴有良性惊厥,1~2岁高发,惊厥易控制,无需长期抗癫癎治疗,预后好.

  •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甄君;孔梅;周绍辉;耿建红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2例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帕罗西汀片20 mg;观察组患者在每日给予帕罗西汀片20 mg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每次30 min,每周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治疗第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P<0.01),并且以观察组的下降幅度相对较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有效率为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疗效.

  • 新疆维吾尔族耳鸣掩蔽曲线与掩蔽治疗效果的观察

    作者:张伦;丁伟;余勐

    目的 观察维吾尔族耳鸣患者听力图及掩蔽曲线,探讨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105例(118耳)耳鸣为主诉的维吾尔族患者进行纯音测试,根据听力图分为正常听力(32耳)、轻度听力损失(24耳)、中度听力损失( 39耳)、重度听力损失(17耳)、极重度听力损失(6耳)5组.纳入对象均为维吾尔族耳鸣患者.按照弗德曼掩蔽曲线不同分别进行耳鸣测试及掩蔽治疗.结果105例(118耳)患者中,正常听力、轻度、中度听力损失组中耳鸣掩蔽曲线以重叠型为主;重度听力损失中耳鸣掩蔽曲线以间距为主.在所有病例中以重叠型和汇聚型居多.残余抑制试验在轻、中度听力损失组中均以重叠型阳性率高,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耳鸣患者中存在心理焦虑的较多.因此心理暗示治疗和习服治疗尤为关键.耳鸣曲线的掩蔽不同所得到的后效抑制结果和耳鸣掩蔽治疗结果也不同.

  • 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病变的外科治疗

    作者:臧蔚;邵冲;谢永明;戴春雷;彭勇;朱家麟

    目的 分析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外科治疗的结果.方法 对50例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作瓣膜替换术,三尖瓣关闭不全行De Vega或Key环缩术.结果早期死亡3例(6%).随访14 ~48个月,晚期死亡1例(2%),其余46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者.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的患者常伴有肺动脉高压和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引起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术前充分调整心功能,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 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史佩东;郭润生;陈跃宇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及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普外科自2007年11月-2010年3月,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的急腹症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不明者腹腔镜确诊率100%,腹腔镜手术成功62例,5例中转开腹,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技术处理腹部外科急腹症创伤小,对诊断不明的急诊诊断率高,术中探查全面、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 急腹症
  • 液基细胞学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明枝;王桂芝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相结合在疑难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液基细胞学技术,对临床初次送检的胸腔积液进行诊断,对可疑癌细胞且与反应性间皮细胞不易鉴别,临床再次送检的30例胸腔积液制备石蜡细胞块,并做免疫细胞化学,标记抗体Ber-EP4、B72.3、MOC-31、Calretinin(简称CR).结果30例胸腔积液中腺癌细胞26例,非典型间皮细胞4例,腺癌细胞中表达Ber-EP4 23例(占88.5%),B72.3 20例(占76.9%),MOC-31 18例(占69.2%),CR 1例(占3.8%).非典型间皮细胞仅表达CR(占100%).结论 液基细胞学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相结合在疑难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Ber-EP4、B72.3、MOC-31和CR抗体的联合应用可用干鉴别诊断腺癌细胞及间皮细胞,值得推广应用.

  • 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周汝环;曹峰;刘斌;徐明安;谢金

    目的 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治疗方法 和防治策略.方法 对68例经规范的鼻腔填塞未能控制的鼻出血患者出血部位与季节、年龄、性别、伴随疾病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血部位依次为:鼻中隔中后部、下鼻道顶部、嗅裂、中鼻道后上部及部位不明者.出血部位与季节、年龄、性别、伴随疾病有关.68例中,除2例电凝失败而行血管造影颌内动脉栓塞外,其余66例均采用电凝吸引器止血.全部病例1次治愈61例,2次治愈4例,3次治愈1例,随访1~3个月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技术结合电凝吸引器及中、下鼻甲骨折移位,对探讨顽固性鼻出血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出血发生,治疗重点应放在首次治疗上,多种形式的综合治疗也是其必要手段.

  • BNP与CA125检测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价值

    作者:孙伟莉;李卫鹏;袁媛;陶健;宣玲;何娟娟

    目的 探讨血浆中脑钠肽(BNP)和CA125的水平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价值.方法 89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并按照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区分其心衰程度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6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定量测定血浆中BNP以及CA125水平;将不同组间的BNP及CA125值进行比较,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血浆BNP与CA125水平在心功能不同级别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各组间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NP或CA125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是-0.83和-0.61,P<0.05).结论 血浆BNP与CA125值在CHF患者中升高并与NYHA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有价值指标,并可用于评判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

  • 正常新生儿226Hz声反射分析

    作者:陆金山;吴梅;张劲

    目的 应用筛查型声反射检查-鼓室压测试探讨正常新生儿鼓室图及声反射情况,对声导抗在新生儿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方法 对双耳通过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听力筛查(transiently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的正常新生儿,按纳入标准选入842名(1684耳)进行筛查型声反射检查-鼓室压测试,收集鼓室图及声反射引出结果.结果单成分Y-226 Hz声导纳图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平坦型,分别占36.52%、57.78%、5.7%;新生儿外耳道容积的90%医学参考值范围约为0.3~0.8 ml;声顺值的90%医学参考值范围约为0.2~0.9 ml;鼓室图峰压的90%医学参考值范围约为- 17.25 ~ 100.00 daPa;鼓室图宽度约为50~180 daPa.探测音为226 Hz,刺激声为1000 Hz时的同侧声发射引出率为21.62%,未引出达率78.38%.结论 新生儿外耳道容积、声顺值、鼓室图峰压值、鼓室图宽度可作为今后声导抗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采用226Hz探测音测试时很大一部分新生儿出现声反射消失.

  • 老年自发性气胸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李安;耿玉六;孔劲松

    目的 探讨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特点、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通过对2006~2010年胸心外科收治的56例自发性老年自发性气胸作回顾性分析.本组56例中行后外侧切口或腋下小切口直接开胸手术3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22例,完全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8例.采用直接结扎或心包片作垫片缝合及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肺断面.针孔或创面生物胶涂抹,并附加干纱布擦涂壁层胸膜行胸膜固定,术后上下胸腔留置胸引管加强排气等操作方法 .结果术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12例,术后Ⅰ度漏气11例,Ⅱ度漏气6例,有4例术侧出现局限性气胸,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人自发性复发性气胸肺功能损害重、肺储备功能较低、容易发生呼吸功能衰竭,若持续漏气5~7d以上或闭式引流术后严重漏气、而全身情况许可者应积极行外科手术治疗,经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或复发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9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申勇;刘恒超;胡永全;陶健;孙伟莉;郁中原

    目的 对9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Ⅰ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9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行131Ⅰ清甲治疗,剂量为50~ 150 mCi,25例未发现转移患者治疗1~2次后定期随访,61例有远处转移患者长期阶段性治疗,每次给予150 ~ 200 mCi,每次治疗间隔6个月,少数病例间隔6~12个月,治疗中6例失随访,11例因病灶不摄取131Ⅰ放弃治疗或病情恶化、死亡.合并转移患者治疗疗效判断:①治愈;②好转或稳定;③无效或恶化.患者随访期1~9年.结果92例DTC患者清甲治疗后一次清甲完全者75例(87.2%),61例转移患者治疗后治愈者14例(23.0%),好转36例(59.0%),11例治疗无效.治疗期间未见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Ⅰ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和转移,对于合并转移患者疗效较为满意,同时应加强宣传,提倡合理规范手术,提高DTC患者术后131Ⅰ治疗比例.

  • 原发性胆囊癌21例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侯洪志;刘志远;房克敬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经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腹腔镜胆囊切除3例,开腹胆囊切除5例,胆囊癌根治术11例,胆肠内引流1例,肿瘤活检1例.术后胆瘘2例,肺炎1例,切口感染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随访18例,术后3个月死亡1例(Ⅳ期),1年存活期11例,存活率52.4%,存活2年5例,存活率23.8%,存活超过3年3例(Ⅰ期2例,Ⅱ期1例)均为标准根治术,Ⅰ期1例(标准根治术后获彻底治愈)存活达5年2个月.结论 临床表现、B超及CT是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诊断依据,胆囊癌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手术治疗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Ⅰ期胆囊癌行单纯胆囊切除术;Ⅱ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D1淋巴结廓清;Ⅲ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D2淋巴结廓清;Ⅳ期行根治或扩大根治术.对中晚期患者,积极进行扩大根治术能有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 化疗放疗联合方案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作者:周育夫;江浩;张亚军;汪庚明;徐洪波

    目的 探讨化疗放疗联合方案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7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43例(A组);化疗及脑部放疗组44例(B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法 .结果 就脑内转移灶而言,A组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1例,疾病稳定(SD)18例,疾病进展(PD)2例,颅内病灶治疗有效(CR+PR)率(RR)为53.5% (23/43),疾病控制(CR+ PR +SD)率为95.3% (41/43).B组中CR 8例,PR 19例,SD 16例,PD 1例,颅内病灶治疗有效(CR+ PR)率为61.4%( 27/44),疾病控制(CR+ PR+ SD)率为97.7% (43/44).B组CR、SD及RR显著高于A组,PD则显著低于A组.结论 化疗放疗联合方案可显著提高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

  • 痰液嗜酸细胞判断初次喘憋患儿预后的价值

    作者:李锦亮;韩文宁;夏蕾;陈小兰;国平

    目的 探讨痰液嗜酸细胞检测在判断初次出现喘憋症状的下呼吸道疾病患儿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初次出现喘憋症状的下呼吸道疾病患儿进行痰液嗜酸细胞测定,并按嗜酸细胞比例分为两组:≥5%为观察组,<5%为对照组.出院后对两组患儿均进行2年随访,分别记录发作人次、次数,比较其再喘发生率.随访期间,两组患儿均未给予预防性治疗.结果62例嗜酸细胞增高者中再次喘息的患儿为43例,发生率为69.35%;38例非增高者中再次喘息的患儿为6例,发生率为15.7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痰液嗜酸细胞能较好地预测再喘的发生率,为有哮喘发展倾向的患儿提供了一个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人群选择指标,为早期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 7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彭勇;邵冲;单月宏;谢永明

    目的 总结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胸外科2001年1月-2011年5月期间60岁以上的老年心脏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老年心脏病患者78例,男性52例,女性26例;年龄60 ~ 82岁;体重41 ~76 kg.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平均转流时间为(157.11±53.66) min,平均阻断时间(94.81±35.79)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2.60±10.44)h.术后早期死亡6例,手术早期死亡率7.69%.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1例(14.1%),其中因术后引流量多而行二次开胸探查止血2例(2.56%),低心排3例(3.85%),呼吸功能不全2例(2.56%),术后肾功能不全2例(2.56%),多脏器功能不全2例(2.56%).结论 年龄并非心脏直视手术的禁忌症,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冠脉搭桥手术的探讨

    作者:符炜;代文涛;王宏;梁启胜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榆注(TCl)用于冠脉搭桥手术的佳剂量选择.方法 选择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36例(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例,分别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5,1.0,1.5μg/L和丙泊酚0.5 ~2.0 mg/L,使脑电双频指数(BIS)保持在40~60范围内.劈胸骨后舒芬太尼靶浓度减少1/4.观察3组患者MAP、HR和丙泊酚用量的变化以及丙泊酚Ce改变的次数.结果相对于诱导前(T1),A组患者在劈胸骨时HR和MAP值(T4)显著升高(P<0.05);相对于A组,C组在插管时(T3) MAP值显著下降(P<0.05),B组和C组在劈胸骨时HR和MAP值显著降低(P<0.05).B组和C组的丙泊酚用量和丙泊酚Ce改变次数显著少于A组(P<0.05).结论 靶控输注高浓度舒芬太尼(舒芬太尼靶浓度≥1.0 μg/L)联合丙泊酚用于冠脉搭桥手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并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和丙泊酚Ce改变次数.

  • 联合检测CysC和β2-MG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观察与研究

    作者:蒋鹏;梁明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β2微球蛋白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和尿β2微球蛋白的结果检测,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做比较分析.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结果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1.67%、36.67%、6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和尿β2微球蛋白是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灵敏且可靠的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格栅状”光凝治疗“无渗漏”型中浆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自清;岳晓丽;李娟;李宁

    目的 评价“格栅状”光凝治疗“无渗漏”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的疗效.方法 对56例(56眼)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诊断为“无渗漏”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激光治疗组(32眼)和对照组(24眼),激光治疗组行围绕黄斑区的“格栅状”光凝,光斑强度为Ⅰ级激光斑,对照组仅观察,不进行任何治疗,于1个月后复查视力及OCT.结果激光治疗组32眼经治疗后有30眼视力明显提高,31眼OCT提示黄斑水肿减轻或消失,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4眼视力提高,22眼黄斑水肿无明显改善,观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栅状”光凝治疗“无渗漏”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明显减轻黄斑区水肿,提高视力,且治疗方法 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的影响

    作者:冯锦红;崔爱东;濮红梅

    目的 研究除药物治疗外,透析方式的选择如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及血液透析滤过组(HDF),60例患者均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及铁剂治疗贫血,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清铁蛋白(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血液透析滤过组(HDF)患者Hb、HCT、Sf改善程度优于血液透析组(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相同改善贫血药物治疗下,血液透析滤过在改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贫血方面作用优于血液透析.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颖;张琪;孙春荣;崔小岱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了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儿共25例,检测血清SP-A、IL-8、IL-10、基础皮质醇水平,记录呼吸机使用参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组患儿血清SP-A、IL-8、IL-10水平、机械通气高PEEP显著高于存活组ARDS患儿,基础皮质醇水平、低PaO/FiO2显著低于存活组患儿.存活组患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长于死亡患儿.肺内源性ARDS机械通气高PEEP显著高于肺外源性ARDS患儿,低PaO2/FiO2显著低于肺外源性ARDS.ARDS患儿预后与血清IL-10水平、SP-A水平、住院时间有关,是影响ARDS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调节炎性/抗炎的平衡,肺表面活性蛋白的替代,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并结合先进的呼吸机治疗技术,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治疗ARDS有助于改善预后.

  • 浅析行为测试产生误差的原因

    作者:丁伟;张伦

    目的 分析导致行为测试产生误差的原因.方法 在491例听力损失患儿中,对7个月~2.5岁的患儿采用视觉强化测听法(VRA)或辅助行为观察法(BOA)进行测试;2.5岁以上的患儿采用游戏测听法进行测试;将裸耳听阈测试结果与听觉脑干诱发反应、40 Hz听觉诱发电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等客观检查进行对比.结果裸耳听阈测试结果与客观检查结果偏差大于30 dB以上者12例,偏差在20 ~ 30 dB者16例,可信度达87.78%.而助听听阈与术后评估听阈的数值无法与客观检查进行比较.但因听阈阈值的减小易配合,偏差数值减少.可信度可增加.结论 测试环境、测试设备、测试技术、家长情绪、实际工作经验、受检者以及测试者自身因素均会导致行为测试的误差.

  • 抗菌素与益生菌序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作者:郭朝书;黄中华;周旋光;陈明

    目的 观察抗菌素与益生菌制剂序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分为3组,A组给予抗菌素、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1周,继之以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7周;B组进行菌剂治疗,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8周;C组进行一般治疗,应用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后各组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各组治疗中及治疗后较入组时腹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腹痛频率明显下降,大便性状异常比例和排便异常比例下降.治疗前3组消化道评分均较高,治疗1周后开始下降,第4周时症状评分值下降较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维持到停药4周,A组优于B、C组.结论 序贯治疗、菌剂治疗和一般治疗组均能缓解D-IBS患者的下消化道症状,但序贯治疗组缓解作用更明显,且维持缓解的时间更长.

  • VSD结合拉网式中厚皮肤移植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毛炳焱;刘平均;贺用礼;刘君华;李际才;丁原;胡志喜

    目的 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 VSD)结合拉网式中厚皮肤移植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6月骨科收治足背部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2例,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19~59岁,平均39岁,缺损面积:(4 cm×6cm) ~(12cm×15cm).均采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结合拉网式中厚皮肤移植手术治疗,观察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足部外形、质地以及肢体功能等情况.结果30例患者移植皮肤愈合良好;2例患者少许移植皮肤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3个月随访,全部患者创面愈合良好,外形美观,表面平坦,颜色正常,皮肤质地良好,肢体功能良好.结论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结合拉网式中厚皮肤移植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简单创伤小,节约取皮面积,外形美观,避免二次手术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宣玲;黄宇理;卢冬雨;徐玮;王本芳;阮吟

    目的 观察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例心包积液患者二维B超定位后均采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间断抽吸心包积液、注射治疗药物,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同时采用多种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30例采用剑突下置管,6例采用心尖部置管,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置管进入心包的深度为10~15 cm,留置导管时间7~14d,穿刺抽液减压后,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提高,1例在置管后抽出100 ml液体时出现头晕出汗,停止抽液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穿刺孔渗液,随进一步抽吸而消失.均未出现心室扩张和急性肺水肿、气胸、心肌或冠状血管损伤、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方法 简便,创伤小,费用低,值得临床继续应用.

  • 乙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作者:裴旭东;惠晓霞;翟玉峰

    目的 探讨IL-2、IL-18与TNF-α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90例乙脑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留取血清及脑脊液,- 70℃冻存;以酶免疫法检测IL-2、IL-18、TNF-α水平.结果 急性期血清脑脊液中IL-2、IL-18、TNF-α水平均升高,而恢复期降低;急性期脑脊液中IL-2、IL-18和TNF-α水平较同期血清中的高.TNF-α的水平与疾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IL-18水平持续升高常提示预后不良.IL-2与TNF-α的水平呈正相关,IL-2与预后之间关系不明显.结论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2和IL-18水平的升高与流行性乙型脑炎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测定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对流行性乙型脑炎判断病情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 肱骨近端嵌插型骨折采用非手术干预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立文;徐能;朱晓东;蒋富贵;李琳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嵌插型骨折采用早期活动和传统制动3周后开始活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共诊治肱骨近端嵌插型骨折28例,平均年龄62岁,男性8例,女性20例;采用骨折72 h内开始活动治疗组和传统制动3周后开始活动组各14例.临床疗效评价:分别于6周、3个月和6个月采用Constant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肩关节整体功能、VAS疼痛评分和主动活动范围.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半年以上随访,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无一例肱骨头坏死.早期活动组的肩关节整体功能评分和主动活动范围较传统制动组更快更早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活动组有VAS评分较传统制动组改善趋势.结论 肱骨近端嵌插型骨折采用早期活动和传统制动3周后开始活动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早期活动能早期减轻疼痛与改善肩关节功能,同样安全可靠.

  •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吻合口瘘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正荣;李建军

    目的 分析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2010年六安市立医院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01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吻合口瘘的10例患者(9.9%),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及血浆白蛋白含量并不是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7例患者采取了保守治疗,2例患者采取了积极手术治疗,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后,予手术治疗.10例患者吻合口瘘口均愈合.结论 男性、术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易出现吻合口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吻合口痿的治疗方案.

  • 高-低氧放疗与低氧放疗对食管癌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孙衍伟;曾琴琴;侯仕彩;丁兆军;周嘉云;安永恒;孟令新

    目的 比较高-低氧放射治疗与低氧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68例欲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入高-低氧组和低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6 MVX线照射,DT 1.8 ~2.0 Gy/次,每周5次.高-低氧组在放疗时先后吸入高、低浓度氧,低氧组在放疗过程中吸入低浓度氧.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年、3年、5年生存率,放疗急性反应及晚期并发症.结果高-低氧组有效率高于低氧组(81.3% VS 54.5%,x2=5.2976,P=0.0214),两组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71.9% VS 57.6%,x2= 1.4529,P=0.2281),但3年及5年生存率高-低氧组均高于低氧组(53.1% VS 27.3%,x2=4.5241,P=0.0334;34.4% VS 12.1%,x2=4.5324,P=0.0333).两组的放疗急性反应及晚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低氧放射治疗食管癌在总有效率及3年、5年生存率方面均优于低氧放疗,放疗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 用ROC曲线评价NGAL对冠脉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王冬松;李文华;韩飞;张延斌;徐通达;朱红;李东野

    目的 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在诊断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早期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CAG和/或PCI的患者195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24h、48 h进行血肌酐(Scr)检测,并于术前和术后2h、6h、12 h、24h、48 h留取尿液测定NGAL水平.通过分析ROC曲线评价它们对CIN早期诊断价值.结果①诊断为CIN的患者术后12 h、24h、48 h尿NGAL的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 h Sc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NGAL较Scr提前至少24h诊断CIN.②术后12 h尿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AUC 95%的可信区间为(0.747,0.906).据此预测CIN的临界点为62.55 ng/ml,灵敏度为81.4%,特异度为75.8%.术后24h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04,AUC 95%的可信区间为(0.693,0.916).据此预测CIN的临界点为80.79 ng/ml,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65.6%.结论 NGAL是反映CIN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而且早于血Scr.

    关键词: ROC曲线 NGAL CIN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强;张泓;许启霞

    目的 评价应用无创正压通气( NPPV)在急性肺损伤(AU)应用中的相关指征及疗效,初步探讨ALI患者NPP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子.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 分析2007年4月-2010年4月入住ICU诊断ALI并给予NPPV的31例患者,根据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NPPV成功组(15例)和NPPV失败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失败组相比,成功组的APACHEⅡ、诱因中的肺内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NPPV的EP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PAP则没有统计学意义;在NIPPV前、NPPV 2 h、NIPPV结束时RR和氧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在组内不同阶段的比较:成功组的RR和PaO2/FiO2在NPPV的过程中有着持续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败组的氧合指数改善不明显,NPPV后RR较通气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得出氧合指数(NPPV前)≤139和氧合指数(2 h)≤151可能更易引起NPPV失败,可作为独立的失败因子.结论 NPPV是一种治疗ALI有效安全的方法,在无NPPV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作为这类患者早期一线呼吸支持的手段,氧合指数(NPPV前)≤139和氧合指数(2 h)≤151可能更易引起NPPV失败.

  •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充填面部软组织凹陷

    作者:周同葵;巩梦童;贺小虎

    目的 探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充填矫治面部凹陷的临床应用.方法 标记面部凹陷部位,估计需要填充的脂肪量,取臀部或大腿部为供区.在肿胀麻醉下,用20ml注射器吸脂,吸管采用3.0mm的钝头吸管,负压应控制在20ml注射器内3~5ml左右真空.抽取脂肪颗粒,无菌状况下将所获脂肪颗粒洗去血迹、破碎脂肪细胞和脂滴,反复漂洗,至漂洗液色清透明;静置、分层后取中层饱满的脂肪颗粒注射在面部凹陷部位.结果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充填矫正面部凹陷26例,其中6例患者经过了3次注射充填;12例患者经过了2次注射充填;8例患者经过了1次注射充填,均获良好效果.结论 利用自体脂肪移植充填矫治面部凹陷,创伤小、并发症低、手术效果明显,相对现有其他治疗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 细支气管肺泡癌21例临床分析和外科治疗

    作者:杨晓松;高峰;王刚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早期诊断水平,达到及时治疗的目的 .方法 对蚌医二附院2005 ~ 2010年收治的21例BA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以咳嗽、咳血或痰中带血为多,其次为胸痛、呼吸困难,而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型及肺炎浸润型,其中单发型结节多,有11例,占总数的52.4%.首次就诊仅7例确诊,误诊率达66.7%( 14/21),行痰培养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未找到肿瘤细胞,在外院误诊时间为1~18个月.其中有15例通过手术行相应肺叶切除及淋巴清扫术,10例接受化疗,4例未接受任何治疗,21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并且无法确认吸烟与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发生有无明确的相关性.结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易误诊,影像学检查表现具有特殊性,单发结节型的外科治疗效果好,对不能及时确诊的病例应及时做进一步相关检查以减少误诊,到达肺癌晚期的病人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行化疗处理.

  • TURBt术后灌注化疗对预防复发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韩志兴;王涛;薛芃;赵玉千

    目的 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长期有效性.方法 将6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术后l周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40 mg/次,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2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到术后2年.对照组为术后拒绝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或灌注仅l~2次者.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观察其在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结果随访60例患者,4例失访,随访时间18个月~11年,平均78个月.64例中坚持灌注治疗2年者49例,术后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0.2%、16.3%、22.4%、34.7%;对照组15例,随访11例,术后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6.4%、54.5%、63.6%、72.7%.维持灌注组首次复发时间平均为47个月,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为26个月.结论 TURBt术后膀胱灌注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可有效降低膀胱癌的近期及远期复发率,THP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例体会

    作者:周良;胡青林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3月-2010年7月期间18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均未放置引流.手术时间52~135 min,平均72.5 min.无漏胆、出血、脐疝、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2~4d,切口不拆线,术后随访1~3个月,腹壁疤痕不明显.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较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显微创优势,腹壁无可见手术疤痕.虽然操作难度较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大,但通过熟练的操作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较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加微创,极具推广价值,有望成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新术式.

  • 肝康Ⅱ号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肝源性糖尿病

    作者:谭华炳;孙希杰;李金科;李刚;吴凡;胡波;李芳

    目的 观察肝康Ⅱ号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肝脏病原学检测(HBV-DNA、HCV-RNA、HDV-RNA、HEV-RNA、肝脏自身免疫抗体)、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甲胎蛋白检测,肝脏彩超(和/或肝脏CT)、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确诊HD 54例,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19例,Child-Pugh B级25例,Child-Pugh C级10例.在肝硬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肝康Ⅱ号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通过对比分析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血糖变化的关系,以及治疗后血糖与肝功能的关系,分析其治疗机理.结果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A级19例,血糖平均为(8.1±1.4) mmol/L; Child-Pugh B级25例,血糖平均为(9.4±1.3) mmol/L; Child-PughC级10例,血糖平均为(13.1±2.9) mmol/L.治疗后血糖(6.9±0.5)mmoL/L,4例C级患者血糖在7.5 mmol/L左右,1例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其余病例伴随着肝功能的改善,通过肝康Ⅱ号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肝康Ⅱ号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肝硬化并HD机理明确、疗效肯定.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作者:陈春丽;李松林

    目的 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porcutaneous vetebro plosty)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配合方法 和手术护理要点.方法 对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1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做到:术前认真宣教,提供心理支持,准备手术物品;术中正确摆放手术体位,仔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做好手术配合.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良好的术前宣教,充分的器械物品准备,术中正确的手术体位安置,积极的手术护理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马铃薯联合肝素钠预防留置针性静脉炎观察

    作者:张振霞;刘合营

    目的 探讨马铃薯联合肝素钠封管液外敷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保护患者静脉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76例和对照组72例.实验组用马铃薯片外敷与肝素钠封管液湿敷交替进行,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95% (3/76),留置时间为2~10d,平均留置时间为6.68 d.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9.44% (14/72),留置时间为1~7d,平均留置时间为4.58 d.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静脉炎发生率降低,静脉炎程度下降,静脉留置时间延长,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议使用静脉留置针时,用马铃薯片外敷与肝素钠封管液湿敷交替进行,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 200例喉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郭海涛;董艳丽

    目的 分析喉癌患者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喉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抓住护理要点护理.喉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切口出血、肺部感染、皮下气肿、咽瘘、气管套管脱出等表现,本组并发术后出血2例,皮下气肿23例,肺部感染6例,咽瘘16例,气管套管脱出12例,气管内阻塞4例.结果对喉癌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和良好合理的护理,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经过精心护理与治疗,除2例咽瘘未完全治愈,其余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喉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术中及术后多种因素有关.要求医生及护士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从而有效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护理

    作者:王荣珍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10月9例百枯草口服中毒患者,这些患者入院后在禁食禁饮,清水洗胃,硫酸镁及甘露醇导泻,呋塞米静脉注射利尿,奥西康、血必净、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常规治疗基础上,及早给予血液透析联合灌流等治疗.在血浆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并加强护理.结果9例患者中5例痊愈,4例死亡.结论 百枯草中毒患者在洗胃、导泻、激素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应用血液灌流透析是抢救百枯草中毒的有效疗法.加强护理不但能延长患者的生命,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康复训练和出院后康复督导对脑梗塞康复的影响

    作者:罗颖;除程莹

    目的 探讨自患病住院之日至半年时间内给予规律、全程的康复训练指导对脑梗塞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从患病住院之日起到病后半年的时间,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指导;重点在住院期间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出院后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实验组40例,除了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外,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及出院后定期和不定期的回访及督导,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半年内身体恢复的状况.结果接受实验组脑梗塞患者在进一步恢复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出院后半年内给予干预性康复训练督导在脑梗塞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临床应用,在患者中开展督促指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程序护理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金平

    目的 通过制定护理程序,积极的全程早期干预,提高患者对介入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8月在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制定从术前准备到术中、术后的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整体护理,以预防和减轻介入治疗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肝癌介入治疗的痛苦,并将结果与2009年1月- 2009年9月行介入治疗的未施行护理程序的47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无一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无后遗症发生,术中、术后疼痛、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亦明显减轻.结论 肝癌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完善的程序护理,可以保证介入安全顺利实施,预防和减轻介入治疗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肝癌介入治疗的痛苦.

  • 不同温度的甘露醇对静脉刺激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振华;谭晓骏;刘赢

    目的 探讨输入不同温度的甘露醇对局部血管刺激性的影响.方法 比较输注36℃的20%甘露醇与室温(17~22℃)的20%甘露醇对患者局部血管的影响;首先采用分组对照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静脉炎发生率;再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34例患者,共输注甘露醇343例次,观察组输注36℃甘露醇177例次,对照组输注室温甘露醇166例次,再次比较患者2种温度疼痛程度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静脉炎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注36℃的20%甘露醇比输入常温的20%甘露醇所致的疼痛轻、静脉炎的发生率低.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朱静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1例妇科疾病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61例腹腔镜手术3例穿刺孔出血,5例肩部疼痛,经及时治疗与护理,全组病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正确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0例晚期肝硬化的临床护理

    作者:严莉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的临床护理及效果观察.方法 对2010年4月~12月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0例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移植后第2,4,8,12周,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谷丙转氨酶(ALT)逐渐降低,由术前平均126.21 nKat/L降至术后8周的41.56 nKat/L;总胆红素(TBIL)由术前平均101.47 mol/L降至术后8周的33.67 μmol/L;白蛋白(ALB)逐渐升高,由术前平均24.39 g/L上升至术后8周的32.31 g/L;胆碱酯酶活力(CHE)由术前平均2375.75 μKat/L上升至术后8周的6016.25 μKat/L,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逐渐上升,由术前平均28.78%上升至术后8周的56.34%,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凝血机制明显改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患者生存的影响:10例晚期肝硬化患者12周内无一例死亡,生存率100%;移植后患者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食欲增加、体力好转、腹胀减轻,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10例患者肝脏体积明显增大,约增加0.8~1.2 mm,占体积的0.42%,肝裂缩小;在1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凝血机制明显改善、生存率提高、症状好转,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

  • 血管性认知损害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传明;王健;周代全;程琳

    血管性认知损害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目前,所有的痴呆标准都是建立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基础上,过分强调记忆损害在痴呆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而血管性认知损害以皮质下功能损害多见,使得早期由于血管因素而造成的认知功能损害不能及时被诊断出来.VCI诊断标准很不统一,临床诊断主要基于神经心理学量表、临床或影像检查,很难排除主观因素影响且正确率不高,真正确诊仍依赖于尸检证实不合超过年龄相关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和老年斑数,以及其它变性痰患组织学特征,这对早期干预十分不利.影像学作为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近年发展迅速,在血管性认知损害的早期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就血管性认知损害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

    作者:龙海灯;殷世武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 ~7%,其中12% ~ 15%的糖尿病患者具有并发糖尿病足的风险[1].糖尿病是造成下肢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截肢率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7 ~40倍[2],占全世界每年非创伤性截肢的50%.糖尿病足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已成为严重的影响全民健康的问题.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莫兰

    本文综述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进展,并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抗血压药物治疗进行了总结,提出在基层及社区适合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方案,尤其为基层医疗卫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参考,从推动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进行规范化治疗及推动临床应用的研究领域应进一步扩大、加深,从而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进一步控制高血压,更好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 p16INK4a在宫颈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莹;周瑾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安全,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因此早期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p16INK4a是近年来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D依赖性激酶的抑制剂,研究表明p16INK4a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宫颈癌筛查中的细胞学检查及hr-HPV检测方法 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寻求新的筛查方法 已成为研究热点.p16INK4a的检测技术易于普及、操作简便,不仅能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预测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且较HC-Ⅱ检测更能区分是否存在病变,从而降低传统宫颈癌筛查的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提高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宫颈癌的筛查开辟了新途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褥疮护理

    作者:杨勇

    褥疮是临床上危重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褥疮好发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患者,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1].长期以来,护理界一直在寻找一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褥疮的方法.

    关键词: 褥疮 护理 综述
  • 护理门诊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宁;孙伟

    护理门诊(nurse-led clinic,NLC)是从业护士独立开设的护士门诊,由数名临床护理专家和相应学科的临床医学顾问组成以护士为主导的团队,执业者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和一定的执业资格,工作范围已超出传统护士的职责.分不同的专科门诊,如压疮、导管、放化疗、造瘘口、慢性病管理、心理门诊等[1].国外较早的开展护理门诊服务,获得成功经验.近年来,国内护理界正探索着不同护理门诊工作模式.本文就护理门诊内容和意义、应用现状等作综述如下.

    关键词: 护理门诊 研究进展
  • 蛋白转导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陈辉;唐久来;徐家丽;陈前芬;吴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我国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蛋白质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是指一类能携带其他生物大分子(蛋白多肤、DNA、寡核苷酸等)穿过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并使其在细胞内积聚的小分子阳离子多肤.PTD能携带生物大分子物质透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这为我们研究、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PTD的结构特征、转导过程、与物质连接方式、CNS疾病治疗现状等方面来阐述PTD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前景.

  • 社区医院在肿瘤防治中作用与地位的调查分析

    作者:刘冬梅;薛荃;骞芳;王婷婷;李云飞

    目的 通过在居民中开展肿瘤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肿瘤防治的掌握情况,分析社区医院在肿瘤防治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为建立新的肿瘤防治体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对参加结直肠癌筛查的559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三级肿瘤防治网络的可行性、肿瘤防治基本知识等方面,调查后对资料用Excel工作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到合格调查问卷442份,调查居民以离退休居民为主,占被调查人数的69.4%,在肿瘤防治方面,居民对肿瘤防治重在“三早”及癌症筛查认可度高;95.6%的被调查人认为应该建立有效的肿瘤防治网络,希望社区医院经常开展健康宣传及讲座,定期开展癌症筛查.结论 社区医院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肿瘤防治知识普及,定期开展社区高危人群癌症筛查等工作;使癌症防治以健康宣教,癌症筛查为重点;以社区为平台,二、三级医院协同的三级肿瘤防治网络体系,要实现肿瘤防治的重心前移,需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重要作用.

  • 新疆某县级医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疾病调查分析

    作者:李南方;邹渤;康永安;陈海英;周玲;王红梅;高莉

    目的 通过对新疆某县级医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的分析,明确新疆县级医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新疆某县级医院,并采集该医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资料,以《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为标准进行疾病分类汇总分析.结果①前10位系统性疾病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它后果类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肿瘤、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影响健康状态和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共18 867例(89.84%).(②前10位疾病分别是肺炎、分娩、骨折、病理性流产、冠心病、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妊娠、脑梗塞,共9963例(47.45%).③0~4岁、5 ~ 14岁、15 ~44岁、45 ~59岁、60岁以上,各年龄组前5位系统性疾病患者分别占各年龄组患者总人数的97.30%、88.40%、78.00%、68.00%、77.40%;15岁以下、15~44岁、45岁以上各年龄组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中,分别以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居首位.④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其他民族,各民族前5位系统性疾病患者分别占该民族住院患者总人数的69.50%、74.20%、70.00%、74.90%、82.10%;汉族和回族患者疾病构成中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其他民族患者疾病构成中妊娠分娩类疾病居首位.结论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类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在新疆县级医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中,所占比重显著,加强对这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控、诊治工作,将是新疆县级医院工作的重点.

  • 2009年桐乡市伤害监测调查分析

    作者:张晓怡;许皓;潘亚兴

    目的 掌握桐乡市伤害发生情况,为针对性地开展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桐乡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09年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共上报伤害14 843例;男性伤害数是女性的1.67倍;25 ~64岁者多(64.94%);发生地点主要在街道/城区(30.29%)、家(包括院子等)(29.91%)和工作场所(22.03%);前5位的受伤原因分别为交通伤(38.38%)、跌伤/坠落(19.84%)、钝器伤(12.07%)、动物伤(11.01%)和刺割伤(7.60%).结论 青壮年及男性是伤害防治的重点,对伤害尤其是道路交通伤害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 肾嫌色细胞癌CT表现

    作者:李斌;潘卫东;秦明伟;高鑫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CT表现,以提高时该病的认识.方法 10例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10例嫌色细胞癌均为单侧单发病灶.肿瘤大径范围2.5~6.9cm,平均4.65 cm.8例肿瘤平扫密度表现为略高密度或等密度,2例呈混杂密度.9例病灶增强后与周围肾实质分界清晰.9例呈外凸性生长.6例肿瘤形态上呈圆形或类圆形,4例形态欠规则,其中3例表现为特征性的“8”字征或沙漏征.肿瘤呈轻中度强化,强化方式均匀或不均匀,1例内部可见轮辐样强化.所有肿瘤均无肾周浸润、肾孟受侵、淋巴结肿大、肾静脉受累表现.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终仍需要病理学确诊.

  • 超声心动图在重度肺动脉高压房缺封堵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桂荣;王中阳;朱莉;高文祥

    目的 探讨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中实时监测,对12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ASD进行介入试封堵,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46 ~75岁(56±5岁),比较手术前后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心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结果12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均成功封堵,术后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心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肺动脉收缩压均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 对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超声心动图贯穿了介入封堵治疗的全过程,为封堵治疗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 256层螺旋CT对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宏亮;任安;于洪伟;闫燃;尚燕宁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中日友好医院2010年2月-2011年3月经256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以发现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病例.心率<65次/min的患者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心率在65~93次/in之间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结果1176例完成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患者共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9例,检出率为1.62%,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闷、胸痛等症状.检出类型包括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1例,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例,左、右冠状动脉均起源异常1例,回旋支起源异常3例和右冠状动脉缺如1例.结论 256层螺旋CT诊断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是一种无创、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

  • HBsAg阳性产妇血清与乳汁HBV-DNA载量分析

    作者:马庆海;杨文东;王秀艳

    目的 通过检测HBsAg阳性产妇的血清及乳汁HBV-DNA载量,探讨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的相关性,以指导母乳喂养.方法 选取2006年5月- 2010年11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产妇22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载量.结果 ①220例HBsAg阳性产妇中135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62.3%;220例中85例HBV-DNA阴性产妇的初乳、半月乳及满月乳HBV-DNA均阴性;135例HBV-DNA阳性产妇的初乳HBV-DNA检测26例阳性,阳性率为19.3% (26/135);余109例HBV-DNA阳性产妇复检半月乳HBV-DNA阳性47例,阳性率为43.1%(47/109);再余62例HBV-DNA阳性产妇复检满月乳HBV-DNA阳性35例,阳性率为56.5%( 35/62);135例HBV-DNA阳性产妇中27例的初乳、半月乳及满月乳HBV-DNA均阴性,阴性率为20.0% (27/135).②半月乳及满月乳分别与初乳比较,HBV-DNA阳性率均显著增高(x2= 16.375,27.317,P<0.01);半月乳(54.1%)及满月乳(80.0%)分别与初乳(19.3%)比较,HBV-DNA累计阳性率均显著增高(x2=35.231,99.620,P<0.01).结论 血清HBV-DNA阴性产妇的乳汁是相对安全的,HBV-DNA阳性产妇乳汁中大多有HBV的存在,应避免母乳喂养,以防止传染.检测HBsAg阳性产妇乳汁HBV-DNA载量,可以直接反映产妇传染性的强弱,对指导母乳喂养提供了可靠依据.

  • 颈动脉粥样硬化1.5T MR高分辨成像研究

    作者:徐琼;樊树峰;丁建荣;柯绍发;刘素芝;张冰茜;李丽红;杨爱春

    目的 探讨1.5T磁共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对31例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行颈动脉高分辨扫描,包括四翻转脉冲(QIR)T1WI、快速自选回波(FSE) T2WI/PDWI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序列,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MRI表现及信号特征.结果MRI清晰显示了31例78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引起管腔轻度狭窄48处,中度狭窄26处,重度狭窄2处,闭塞2处.43处斑块存在明显的脂质坏死核心信号,8处含钙化信号,7处含出血信号,2处伴血栓形成、管腔闭塞.28处见厚纤维帽信号,35处见薄纤维帽信号,15处斑块表面不光整.结论 1.5T磁共振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和定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随访提供依据.

  • 超声介入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先存;汪明;左鲁生;黄远洋;欧广超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穿刺孕囊注入氨甲蝶呤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和实时监视下用19G PTC针对18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孕囊进行穿刺,抽尽囊液,并注入氨甲蝶呤( MTX)20 ~40 mg,治疗后3d、1周、半月、1个月、2个月复查超声检查和血 β-HCG.结果 治疗18例,治愈17例,1例在介入治疗随访过程中发生破裂改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治愈率94.4%.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入氨甲蝶呤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高效、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渴望保留生育功能或已做过异位妊娠手术的患者.

  • 首席医学专家下社区为居民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周耀军;鞠爱群

    目的 寻找合适的方法,让有限的资源在一、二级医院间共享,使社区居民得到更好、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为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探索出路.方法 通过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近年来向社区派驻首席医学专家,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从传技术、帮管理、带培训等各方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同时缓解二级医院的压力.结果调整社区医疗服务重点,找到一、二级医院的既合理分工又紧密合作的契合点,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结论 首席专家下社区活动充分体现医疗服务行业应该贴近社会,贴近患者的整体方针,也更好地为“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提供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对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临床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实践与体验

    作者:江萍;叶旭春;韩兰萍;许君;吴菁;杨秀芳

    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严格的管理和实践,才能保障患者安全.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自2008年起紧紧围绕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并且加强培训,强化意识,创建患者安全文化,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管理,建立无障碍的医疗错误报告系统和讨论沟通机制;建章立制,加强督查,抓好患者安全环节管理,注重专科护士培养,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创新服务,提升品质,追求患者安全“无缝隙”管理,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发挥护理门诊作用,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诊,倡导温馨服务,完善护理标识,鼓励患者参与健康教育;统筹兼顾,把握重点,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管理,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内涵,使患者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 上海市老年护理保障现况分析和对策研究(续完)

    作者:鲍勇;梁颖

    2.2就诊居民对医疗保障覆盖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机构的看法见表2.该表对医疗保障是否应该覆盖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机构的举措进行了意见征询,具体结果见上表.从上表的统计看出,大部分的就诊居民都希望医疗保障能够覆盖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机构,如超过60岁的年龄组中,有89.3%支持该举措,在婚姻状况的分层中,超过80.0%支持该举措,而在居民享有的医疗保障形式中,享有城镇职工医保的就诊居民希望医疗保障能覆盖老年护理院的比例达到了83.8%,享有商业保险和干部保险的就诊居民支持该举措的比例为84.6%,自费支付医疗费用的就诊居民更是有85.1%表达了对该举措的支持,这说明该举措反映了上海市居民的心声,特别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该方法 是否可以实施仍值得商榷.

  • 微循环灌注压重建对皮瓣成活面积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余道江;赵天兰;徐又佳;张治华;伍丽君;徐子寒;冀宇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个组;1天组、2天组、3天组、4天组和6天组,即在每只大鼠的背部两侧各设计制作1块皮瓣,一侧为对照侧,另一侧为实验侧,皮瓣设计为:蒂宽=蒂长=0.8 cm,蒂部所携带直径为3.5 cm的皮瓣,形状类似“乒乓球拍”;皮瓣形成后给予实验侧皮瓣上安装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各个组分别于手术后1d、2d、3d、4d和6d观察皮瓣颜色、肿胀程度,切取0.3 cm×0.5 cm标本,第7天测量皮瓣成活面积.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等,进行皮瓣组织学、CD34表达情况的观察.结果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改善皮瓣淤血水肿,促进皮瓣成活,3d达到大成活面积.②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促进皮瓣微血管密度增大,促进血管新生.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重建皮瓣远端组织的微循环灌注压可改善皮瓣缺血缺氧状态,扩大皮瓣成活面积.

  • 白藜芦醇对人CIK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玲;刘军权;周忠海;吕小婷;黄菲;李佚;陈复兴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人CIK细胞生长以及体外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常规法培养CD3+ CD56+达15%以上的CIK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诱导人CIK细胞48 h后:MTT比色法检测人CIK细胞增殖力、流式细胞术(FCM)测定CIK细胞表达的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变化和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CIK细胞对胃癌细胞株SCC-7901的杀伤活性.结果 白藜芦醇浓度在0~1.6 μmol/L时能促进CIK细胞生长,并增加CI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的含量表达.当浓度大于3.1 μmol/L时可抑制CIK细胞生长,并随着药物浓度的递增抑制率逐渐增加.结论 白藜芦醇在一定浓度下可促进CIK细胞生长,提高CIK细胞的杀伤活性.

  • 心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陈丰;赵津京;王晓东;须瑞;胡春艳;张倩;王凯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内科335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 168)常规治疗;研究组(n=16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全面全程心理干预;于入院和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分析,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SCL-90各因子评分无差异;出院时,两组评分均有改善(P<0.01),除精神病因子外,研究组SCL-90各因子评分改善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敌对因子是两组改善比率差异大的因子;出院时SCL-90各因子分值仍高于中国常模.结论 对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患者敌对、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医护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ICU患者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王健叶;刘蓉

    ICU是医院中的一个特殊病房,由于是全封闭式的管理,而且使用较多的有创治疗、监护治疗,加上无家属陪护、住院费用高等因素,对于清醒危重症患者在入住ICU后,使得患者在心理状况上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反应,另外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由于语言沟通障碍,不能有效地表达内心需求,将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和心理压力,患者往往会有紧张、恐惧等强烈的心理波动,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给患者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患者的这一系列心理问题,在护理上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如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重视与患者之间的非语言交流,避免让清醒患者看到其他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场面,ICU的环境布置尽量趋向家庭化及应用音乐疗法等等,通过这些干预手段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度过疾病的急性期、危重期,为患者顺利迈向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 价值行为疗法——一种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方法 探讨

    作者:李志刚

    本文希望通过价值行为疗法的探讨,对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做一些尝试和努力.1概念价值观念是理性活动的主要内容,合理理性是正常行为的基础.生理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有序的高级皮层活动又是大脑理性的基础,混乱的或错误、病态的行为是无序的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1-2].一般认为理性包括逻辑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或情境理性.逻辑理性、价值理性是现实理性的基础,而现实理性则是逻辑理性、价值理性的表现.在理性中,价值理性或价值观念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行为是个体在时空中的存在状态或表现形式,是个体对环境需求或刺激的反应.在现实活动中,个体合理的行为,必须有合理的价值理性为基础[3-5].

    关键词: 心理治疗 价值行为
  • 新医学模式下全科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学探讨

    作者:邹兵;邹娟

    目的 促进全科医学专业人文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以提高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学质量.方法 通过完善人文课程体系、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加强人文社会实践、丰富人文教学方法 、改革人文考核形式等方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显著增强.结果通过全科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学,医学生从内心逐渐滋生了善待生命、热爱生活、尊重病人的人文精神,增强了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及医学行为抉择能力.结论 根据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全科医学专业及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努力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认真研究全科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学的具体措施,对于提高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十分重要.

  • 人文关怀在创伤急救实训课中的应用

    作者:吕爱红;吴志敏;李海洪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创伤急救实训课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级护理专科生共90人为教学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40人,另一组50人,以模型人充当患者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对照组,让护生互相充当患者,进行角色互换,采用真人实训,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为实验组,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随机调查实验组护生对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效果后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78.0%~86.0%的护生能充分认可这种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结论 在创伤急救实训课中贯穿人文关怀教育,不但顺应了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注重实践、突出急救护理、提高素质和加强人文的时代角色.

  • 3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启松;鲍天辉

    目的 研究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以及它的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对3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以及免疫组化的研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均境界清楚,肿瘤由相互交错分布的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组成,其间血管丰富,多为毛细血管至中等大薄壁血管;瘤细胞成巢或束状围绕血管周围排列,可见红细胞漏出.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ER和PR阳性,desmin大都数阳性、少数阴性,CD34、CK和S-100蛋白均阴性.结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全身多处部位可见,发病部位以女性外阴及盆腔多见;其生物学行为及组织来源尚无定论,需与侵袭性血管粘液瘤、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等相鉴别.

  • 原发性肝细胞癌膀胱远处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季辉华;李云飞;张少峰

    膀胱转移癌临床少见,约占所有膀胱肿瘤的1%[1].2009年3月我科收治1例,效果满意,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因右上腹胀痛半月余于2009年2月10日以肝脏占位收入肝胆外科.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查肝脏彩超、CT平扫+增强、MRI均提示肝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癌.查AST 66.6 IU/L,ALT 22.3 IU/L,γ-GT 288.9 IU/L,AFP 427.1 ng/ml.于2010年2月23日在全麻下行肝脏占位切除术.术中肝左外叶可见约6 cm×6 cm大小肿块,质硬.术后病检示肝细胞性肝癌,分化Ⅱ~Ⅲ级,周围结节性肝硬化.

  • 院前急救中创伤性疾病与非创伤性疾病出诊率的对比分析

    作者:李效全;刘佳易;赵小兰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创伤性疾病和非创伤性疾病在院前急救中所占比重及两组疾病之间出诊率的差异性,为院前急救工作的重点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方法 将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1日- 2010年12月31日实施院前急救的3934例伤病员,根据病因分为创伤性疾病组和非创伤性疾病组.创伤性疾病组包括交通事故伤员和其他外伤伤员,非创伤性疾病组包括内科性急症病员、儿科性急症病员和妇产科性急症病员.将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观察两组在院前急救中所占比重及两组之间出诊率的差异性.结果创伤性疾病组占院前急救的67.54%,非创伤性疾病组占院前急救的32.46%;创伤性疾病组所占比重明显高于非创伤性疾病组,占院前急救的2/3;两组出诊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创伤性疾病组出诊率明显高于非创伤性疾病组.结论 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创伤性疾病在院前急救中占比重明显高于非创伤性疾病,创伤性疾病出诊率明显高于非创伤性疾病,院前急救工作应以创伤性疾病急救为主,非创伤性疾病急救为辅.

  • 浅谈放射科医疗纠纷与防范

    作者:刘洪;张学勤;李赛;张祖艳;徐培芬

    目的 通过分析和研究放射科医疗纠纷的原因,提高放射科医疗纠纷的防范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5年来放射科发生的63起医疗纠纷,用自制表格归纳整理数据,根据纠纷的发生时间、原因、责任人等,分别计算各自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2002年以前(10年)发生26起(41.1%),2003年以后(4年)发生37起(58.9%).引起纠纷的原因,依次为医疗质量32起(50.8%)、服务态度15起(23.8%)、收费问题10起(15.9%)、科室管理3起(4.8%)、其他3起(4.8%).责任人依次为初级人员35起(55.6%)、中级人员15起(23.8%)、登记人员10起(15.9%)、高级人员5起(7.9%).结论 放射科医疗纠纷应以医疗质量为核心,提高医疗和诊断质量.以人为本为根本,良好的服务可以避免大多数医疗纠纷的发生.

  • 健康教育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剑青;刘鹏飞;张巧芬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功能性便秘(FC)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应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 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积分表评估90例老年FC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等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结果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除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外,其他6个维度评分与中国常模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干预前相比,除生理功能、活力维度外,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等6个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老年FC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在内的干预可提高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其临床症状.

  • 远程会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与探讨

    作者:康晓梅;顾民;冷锴;张雪静

    远程医学是伴随信息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新型医疗方式,是指利用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多媒体信息技术提供医学信息和服务.南医大第一附属医院开发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采用多途径通讯方式(公网、专网、3G无线网)将远处医院患者的病历、检验、X射线片、CT片、心电图等患者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传送到会诊中心,供专家会诊参考,同时还可以利用3G无线技术将视频平台移到病人床边,方便专家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将病人的心率、血压、心电图等生命体征实时动态地传输到会诊中心.该系统在应对各级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以发挥其“快捷、灵活、多途径、全覆盖、高效、经济实用”的特性,能有效提高专家会诊率,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扩大了优质医疗资源的覆盖面,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多途径通讯方式在国内还属首创.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李海英;李淑娟;胡文立;秦伟

    目的 调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对2008年9月-2010年5月期间入住NICU的216例患者送检的痰、尿、便、血等451份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检出的399株病原菌中,G-杆菌140株,G+球菌73株,真菌186株.病原菌主要采自于呼吸道.致病菌简单且集中,白色念珠菌和MRSA占所有致病菌的49.9%.药敏结果显示:真菌的临床耐药性较高,MRSA对糖肽类药物敏感性高,G-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敏感性高,G-杆菌对不同头孢类及青霉素类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结论 NICU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真菌及G-杆菌,可能与广谱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有关.临床应减少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适当增加碳青酶烯类和糖肽类药物的使用,并推荐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头孢他啶作为常规用药.

中华全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