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절강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8-9292
  • 国内刊号: 33-1248/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2-2
  • 曾用名: 浙江大学学报杂志;浙江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罗建红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老年男性雄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顾海峰;杨云梅;徐哲荣;赵晓红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雄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男性患者,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对照组)、单支病变组(SV group)、双支病变组(DV group)、三支病变组(TV group),每组32例,共128例.于入院24 h内空腹抽血,测总睾酮(TT)及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值,并根据Vermeulen公式计算游离睾酮(FT).比较各组间TT、FT的差异,并分析TT及FT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FT在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在冠心病各组中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虽然病变组与对照组的T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各病变组之间TT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T比TT更能反映冠脉病变程度,其水平越低提示冠脉病变越严重.

  •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关系的研究

    作者:毛华庆;杨茹莱;刘朝晖;徐益红;茹茵;梁建凤;赵正言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与不同出生体重及胎龄的关系.方法:对浙江省2005年活产婴儿进行CH筛查.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检测新生儿足跟血斑的促甲状腺素(TSH)指标.凡滤纸血TSH>9.0 mIU/L者予以召回,进行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结果:2005年共筛查新生儿387 926人,确诊CH病例289人,CH发病率为1/1 342.其中,早产儿(胎龄<37周)CH发病率为1/1 454,足月儿(胎龄37~42周)为1/1 469,过期产儿(胎龄>42周)为1/246;过期产儿CH发病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儿童(P<0.01).在低出生体重儿童中,CH发病率为1/575,正常体重组儿童发病率为1/1 505,而巨大儿发病率为1/473,低出生体重儿童及巨大儿的CH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儿童(P<0.01).结论:CH的发病与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胎龄等因素有关.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巨大儿的新生儿CH的发病率高;因此,防止过期产、减少低出生体重和巨大儿的出生、注意孕期保健是减少CH儿童的关键,这对于降低CH发病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志杰;胡申江;孙坚;孙雅逊;朱朝晖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SHR随机分为3组:SHR对照组、阿托伐他汀50mg组和10 mg组;6只Wistar-Kyoto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共10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每2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脂含量.结果:用药前SHR各组SBP均显著高于WKY组(P<0.01);阿托伐他汀50 mg组在给药后第6、8、10周和阿托伐他汀10 mg组在给药后第10周,SBP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5或P<0.01).SHR对照组血浆NO浓度明显低于WKY正常对照组(P<0.01);给药10周后,用药2组血浆NO浓度明显高于SHR对照组(P<0.01或P<0.05).SHR对照组血浆vWF浓度明显高于WKY正常对照组(P<0.01);给药10周后,用药2组血浆vWF浓度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1).同时,用药2组血脂水平低于SHR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压,并通过提高血浆NO浓度和降低vWF浓度等机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 骨髓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鸿坤;李鸣;封华;金炜;赵海格;陈旭东;田路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改善严重缺血肢体的作用.方法:15例下肢严重缺血的患者,经骨髓动员后,CS-3000Plus机器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直接移植入缺血肢体中,共移植17人次.结果:采用骨髓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分离并移植治疗临床上严重肢体缺血的患者,术后一年,疼痛指数由术前5.0降到术后0,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30提高到术后0.46;6例溃疡5例愈合;无痛行走距离由术前0.15 km提高到术后0.72 km;大行走距离由术前0.96 km提高到术后2.13 km.结论:骨髓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缺血肢体新生血管形成,有效改善缺血肢体的疼痛和步行距离,并促进溃疡愈合.

  • 磷酸化JAK和磷酸化ERK及CyclinD1蛋白表达与舌鳞状细胞癌的关系

    作者:李松英;戴杰;胡济安

    目的:探讨磷酸化JAK和磷酸化ERK及CyclinD1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舌鳞状细胞癌30例,正常口腔舌黏膜组织20例,轻度上皮异常增生10例,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20例组织中磷酸化JAK和ERK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口腔舌黏膜相比,pJAK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和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阳性率明显增高(χ2=37.54,P<0.01),且舌SCC中pJAK的阳性率又明显高于上皮异常增生(χ2=12.28,P<0.05).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pJAK的染色强度较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显著升高(χ2=6.83,P<0.05).pERK在正常口腔舌黏膜上皮、SCC组织和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在SCC中,pJAK和CyclinD1的阳性强度呈正相关(rs=0.619,P<0.05).pERK和CyclinD1的阳性强度无相关性(rs=0.231,P>0.05).结论:SCC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pJAK信号传导途径诱导CyclinD1过度表达,从而促使该肿瘤细胞维持高增殖状态有关.ERK信号途径在舌鳞状细胞癌中可能不是主要的致瘤途径.

  • 腹腔镜手术后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价

    作者:李军;丁克峰;王晓晨;孙立峰;王建伟;张苏展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后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非随机观察研究.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间共51位直肠癌患者加入研究并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3人,开腹手术组28人.以EORTC QLQ-C30和QLQ-CR38量表测定患者术前、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前腹腔镜组患者角色功能(Role functioning)低于开腹组患者,但是腹腔镜组患者较少有经济困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没有临床意义.两组患者其余各领域评分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领域评分相当(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只是在出院时的疼痛轻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8.5,P=0.042),但是没有临床意义.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只在术后短期内显示了有限的优势.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抗人CD14新克隆ZCH-7-2F9单抗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作者:宁铂涛;汤永民;曹江;沈红强;钱柏芹

    目的:获取抗人CD14单克隆抗体(单抗)ZCH-7-2F9(简称2F9)轻链可变区(VL)和重链可变区(VH)基因,为2F9单链抗体(ScFv2F9)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复苏2F9和NS-1细胞株,并亚克隆2F9细胞株,从其佳克隆93A10提取总RNA,RQ1 Rnase-Free Dnase处理污染的DNA,与NS-1细胞进行同步对照,通过RT-PCR,扩增获得2F9单抗VL基因和VH基因,分别克隆入pGEM(R)-T Easy载体,然后转化DH5α细菌,酶切鉴定并纯化阳性重组子,测序后进行在线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2F9单抗VL基因全长321 bp,编码107个氨基酸,归属于小鼠Ig的Vκ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VL含有明确的4个框架区(FR)和3个抗原决定簇互补区(CDR),在第23位和第88位为半胱氨酸,是与抗体二硫键形成有关的两种特征性氨基酸;其VH基因全长360 bp,编码120个氨基酸,归属于小鼠Ig的VH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VH含有明确的4个框架区和3个抗原决定簇互补区,在第22位和第96位为半胱氨酸,是与抗体二硫键形成有关的两种特征性氨基酸.结论: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所克隆的基因分别是2F9单抗的VL和VH基因,为2F9基因工程抗体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吉西他滨固定速率输注的峰浓度与血液学毒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临润;张国兵;黄明珠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2 h固定速率输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峰浓度(Cmax)与血液学毒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1例患者,吉西他滨(1 200 mg/m2)2 h固定速率静脉输注联合卡铂的给药方案.采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西他滨血药浓度.结果:吉西他滨平均Cmax为(4.95±2.42)μg·ml-1.血液学毒性主要为Ⅲ~Ⅳ级的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计数平均下降百分率为(38.3±38.1)%,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31.3±73.6)%,血小板计数下降(31.8±53.5)%,血红蛋白下降(12.0±12.2)%.Cmax与白细胞计数下降百分率存在相关性(r2=0.4575,P<0.05),同样Cmax与血小板计数下降百分率存在相关性(r2=0.5671,P<0.05).结论:作为治疗NSCLC一线的有效化疗方案,患者对其血液学毒性可以耐受,治疗有较好的依存性.对Cmax与血液学毒性的相关性研究,为吉西他滨个体化给药,从而为减少不良反应提供了依据.

  • 定点突变法显示在高龄SHR大鼠心脏组织中KCNE2第98位氨基酸可能存在磷酸化修饰

    作者:王慧莲;吕社民;宁启兰;杨旭东;韩燕;钟波;Gea-Ny TSENG

    目的:探究在高龄SHR大鼠心室膜蛋白中,KCNE2蛋白是否发生了磷酸化修饰.方法:用碱性磷酸酶处理高龄SHR大鼠心室膜蛋白,以抗KCNE2的抗体(Ab2)为一抗进行免疫印迹;将在蛋白离体系统中翻译出的含c-myc的KCNE2融合蛋白经碱性磷酸酶处理后,分别以Ab2和抗c-myc的抗体为一抗的免疫印迹;以及一系列的c-myc-hKCNE2的单点(KCNE2Y96F和KCNE2S98A)和双点突变(KCNE2Y96F/S98A)实验.结果:高龄SHR大鼠心室膜蛋白样品经碱性磷酸酶处理后,极大地减弱了Ab2对KCNE2蛋白的识别能力;另外,蛋白离体系统中翻译出的含c-myc的KCNE2融合蛋白经碱性磷酸酶处理后,虽然极大地减弱了Ab2对其融合蛋白的识别能力,却没有影响抗c-myc抗体对KCNE2融合蛋白的识别能力.定点突变的结果显示,虽然以抗c-myc抗体为一抗的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蛋白质离体翻译系统成功地翻译出了单突变子KCNE2S96A及双突变子KCNE2Y96F/S98A蛋白,但不论样品被碱性磷酸酶处理与否,Ab2在这些样品中均检测出很弱的KCNE2蛋白免疫条带.结论:在高龄SHR大鼠心室组织中,KCNE2第98位丝氨酸可能发生了磷酸化修饰.然而该位点的磷酸化修饰是否会通过影响心脏的电生理,而在SHR大鼠心脏病变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有待于从电生理的水平上进一步研究.

  • 从分子极性表面积预测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作者:傅旭春;柯芳;詹淑玉

    目的:采用分子结构参数预测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用半经验自洽场分子轨道AM1法得到药物分子的优化几何构型,用Monte Carlo法计算分子极性表面积,相关分析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fb)与分子量(MW)和氢键给体表面积(SH)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式为:fb=0.5057+2.861×10-3MW-0.1572SH+4.714×10-3SH2(n=22,r=0.9042).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仅与药物的脂溶性,而且还与形成氢键的能力密切相关.从药物的分子量和极性表面积可以预测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 格列卫联合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

    作者:罗依;潘杰;施继敏;谭亚敏;韩晓雁;来晓瑜;朱晓黎;蔡真;林茂芳;黄河

    目的:探讨格列卫联合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中的作用.方法:9例CML患者(5例CP,2例为AP,2例为BP),男性,在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口服格列卫(300~600 mg/d)治疗,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2:Bu 16 mg/kg,口服(6例)或12.8 mg/kg,静脉滴注(3例)加CTX 120 mg/kg.供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其中亲缘移植7例,无关供者移植2例.以霉酚酸酯联合环孢菌素A和短程MTX预防aGVHD.移植物有核细胞数5.3(3.7~8.7)×108/kg,CD34+细胞数4.8(2.8~8.5)×106/kg,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的单位数2.8(1.9~5.3)×105/kg.结果:9例CML患者在移植前,经格列卫治疗后获完全血液学缓解(HCR).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中位时间12(8~26)天,血小板计数》 20×109/L中位时间为20(8~25)天.移植后并发Ⅰ/Ⅱ度aGVHD3例,cGVHD4例,无早期死亡.移植后30天9例患者均获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R),STR检测供髓完全植入.中位随访31(7~34)月,1例治疗前CML急变患者移植后4月因复发死亡,其余病患均获完全分子学缓解(CMR),总体无病生存率88.9%.结论: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联合格列卫治疗CM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p53301-393突变体的细胞定位及对有丝分裂的影响

    作者:徐熠熠;蓝建平;朱园园;余建;来晓喻;孙洁;黄河

    目的:研究p53N端缺失突变体(301-393氨基酸)的绿色荧光融合蛋白p53301-393-GFP在p53阳性和阴性细胞中的定位以及对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免疫印迹检测突变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将野生型p53-GFP和p53301-393-GFP质粒,分别转染p53阳性细胞株HeLa和p53阴性细胞株H1299,观察各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观察转染突变体后H1299细胞生长情况,计数有丝分裂期的细胞数.HeLa细胞转染突变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检测p53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p53301-393-GFP融合蛋白能正确表达.突变体在p53阳性和阴性细胞中都弥散定位于细胞核,但只在p53阳性细胞中才定位于核仁.p53301-393-GFP融合蛋白对H1299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进入有丝分裂期的细胞数量明显较对照组减少,且能够诱导凋亡.转染突变体的HeLa细胞产生G2/M期阻滞(P<0.05),但是内源性p53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p53301-393-GFP突变体在p53阳性和阴性细胞中有不同的细胞定位,并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发生G2/M期阻滞.

  • 塞来昔布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R2凋亡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胥昀;赵妍敏;黄河;曾芬芳;周倩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R2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分析塞来昔布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片段化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PCR检测融合基因PML/RARα和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表达;免疫印迹检测caspase-3、9和PARP蛋白表达.结果:MTT示塞来昔布对MR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见DNA片段化,形成典型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塞来昔布处理24 h后,随着作用浓度增加,MR2细胞早期凋亡率从5.06%增至36.1%,细胞内Survivin表达降低而PML/RARα无明显变化.同时伴有caspase-3、9和PARP蛋白的激活.结论:塞来昔布能够通过诱导凋亡抑制MR2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表达有关,但与融合基因PML/RARα无明显关系.

  • TRF1 219位磷酸化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徐熠熠;蓝建平;朱园园;余建;来晓喻;孙洁;黄河

    目的:研究端粒结合因子-1(TRF1)丝氨酸219位磷酸化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突变TRF1的219位氨基酸,构建模拟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状态的突变体TRF1S219D-GFP和TRF1S219A-GFP,核苷酸测序和免疫印迹验证目的基因序列及蛋白表达.将野生型和突变体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转入HeLa细胞,观察它们在细胞中的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细胞周期的细胞数量、免疫印迹检测转染后ATM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测序证实突变成功,GFP抗体免疫印迹证实了突变体的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TRF1S219A-GFP和TRF1S219D-GFP均呈点状定位于细胞端粒.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过表达野生型和非磷酸化突变体的HeLa细胞产生G2/M期的阻滞(P<0.05).转染野生型和突变体后HeLa细胞中ATM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增高.结论:ATM激酶对TRF1丝氨酸219位的磷酸化可以抑制由于TRF1过量表达而引起的细胞周期G2/M期的阻滞.

  • 一种新的中心体蛋白质TACP1与有丝分裂激酶Nek2A相互作用的研究

    作者:朱园园;蓝建平;余建;来晓瑜;曾芬芳;黄河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中心体蛋白TACP1蛋白与有丝分裂激酶Nek2A在有丝分裂期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的Nek2A305-446蛋白与293T细胞中表达的TACP1蛋白,进行体外pull-down实验;TACP1和Nek2A两种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用TACP1多抗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Hela细胞共转TACP1和Nek2A,利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种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TACP1条带可以出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的Nek2A305-446泳道中,而对照组中无TACP1条带.TACP1抗体可以将细胞裂解液中的Nek2A蛋白连同TACP1蛋白一起沉淀下来,而对照组免疫前的兔血清则不能将TACP1或Nek2A沉淀下来.在Hela细胞有丝分裂中期,TACP1和Nek2A都呈点状定位于中心体,两者信号叠加后也重合.结论:中心体蛋白TACP1在体内、体外能与有丝分裂激酶Nek2A相互作用,两者在细胞有丝分裂期都定位于中心体.

  • 遗传性MUTYH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

    作者:周卉卉;吕炳建;来茂德

    碱基切除修复酶基因MUTYH突变与人类疾病相关,由遗传性MUTYH双等位基因突变引起的MUTYH 相关性息肉(MAP)是一种腺瘤性结直肠息肉,可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其分子机制-碱基切除修复系统(BER)的突变及与错配修复系统(MMR)的关联,已成为目前的热点话题.文中对BER与DNA氧化损伤,BER与其它修复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MAP 肿瘤发生机制,临床表型及防治作了介绍.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风湿免疫性疾病

    作者:周健光;郑敏

    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细胞核内典型的非组蛋白.受到炎症刺激的单核巨嗜细胞能主动释放HMGB1至细胞外.核外HMGB1是多种急慢性系统性炎症的重要的炎症介质.文中详细介绍了核外HMGB1在关节炎、肌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风湿性疾病中的表达情况.HMGB1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主要呈核外表达,在单核细胞中表达尤其明显,在炎症细胞渗出明显的部位,有分泌型HMGB1在细胞外基质沉积.同时,在这些部位TNFα和IL-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也升高,提示HMGB1和这些炎症因子之间形成一个炎症环,激发免疫反应并维持慢性炎症过程.HMGB1在风湿性疾病中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慢性免疫性炎症,从而找到以其为靶向的有效治疗手段.

  • 高危颈动脉狭窄的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

    作者:漆君;刘建仁;晁明;丁美萍;黄鉴政;武建军;张广强;孙继红;宋水江;张宝荣;陈伟;李慎茂

    目的:探讨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从2003年3月到2006年4月对8例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AS治疗,观察CAS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对8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9根颈动脉进行了CAS治疗.CAS术后9根颈动脉的平均狭窄率从75.4%显著减少到28.8%(P<0.001,配对t检验).所有的患者都使用了脑保护装置.全部使用自膨式支架,其中大部分是Precise镍钛合金支架(77.8%).术中5例患者发生了一过性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经过21.5±14.2(4~41)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没有再发卒中,除1例患者仍有轻度头晕外,其余患者头晕、眩晕症状全部消失.6例(75%)患者通过颈动脉超声和/或CTA随访发现支架通畅,无再狭窄.结论:采用脑保护装置的CAS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的安全可行的方法,但其疗效和安全性需要作进一步观察.

  •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河;曹伟杰

    近年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靶向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全反式维甲酸、伊马替尼等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并且为治愈恶性血液病带来了希望,靶向治疗高效、低毒的特性代表了未来肿瘤治疗的一种发展趋势.文中从靶向治疗的不同机制就其新进展作一述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