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微创小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跟腱旁、跟骨外侧两种小切口并克氏针内同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5例按患者意愿进行分组,A组(跟腱旁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45例,B组(跟骨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内同定)38例,C组(“L”形扩大外侧切口钢板内固定)42例.比较三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末次随访AOFAS评分、B(o)hler角改变、Gissane角改变以及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125例获得随访8~28个月,(14.6±1.2)月.三组B(o)hler角改变、Gissane角改变以及末次随访AOFA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B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C组[手术时间(45.1±4.1)min and (43.2 +8.3) min vs.(50.4±7.2) min,t=3.610,4.845,P均=0.000;切合愈合时间(15.1 +3.2) dand (16.5±2.3)d vs.(23.3±5.4)d,t=9.836,5.863,P均=0.000],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明显少于C组[术中出血量80 ~450(中位数230)ml and 70 - 390(中位数180)ml vs.100~700(中位数400) ml,Z=- 5.901,7.461,P均=0.000;住院费用1204 ~4507(中位数2750)元and 1015 ~5774(中位数2415)元vs.4124~12 041(中位数8504)元,Z=- 6.877,8.480,P均=0.000],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0% (0/45) and 2.1% (1/38)vs.19.1%( 8/42),X2A-c=7.296,P=0.007,X2B-c=3.866,P=0.049].结论 三种治疗方法治疗跟骨骨折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软组织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医疗费用低.
-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双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 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移植物双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7月~2007年7月,61例ACL断裂患者接受关节镜下BPTB重建ACL手术,按术式和移植物分为3组:异体BPTB双柬组(20例),异体BPTB单束组(21例),自体BPTB单柬组(20例).3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41.6±3.0)、(42.3±3.9)、(42.5±2.7)月.通过膝关节查体、IKDC2000主观评分、Lysholm 评分、Tegner评分、膝前痛、常规KT-2000、后推KT-2000及Biod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3组间的IKDC2000、Lysholm、Tegner评分、大腿围度差值、肌力和常规KT-2000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体双束组的Pivot shift阳性发生率(5%,1/20)是异体单束组的1/6(29%,6/21),自体单束组的1/4( 20%,4/20).异体双束组的后推KT-200030°位前移度(中位数15磅0.5 mm,20磅0.5 mm,30磅0.9 mm)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异体双柬组(15%,3/20)和异体单束组(10%,2/21)的膝前痛发生率明显低于自体单束组(75%,15/20)(x2=24.201,P=0.000).结论 同种异体BPTB双束重建ACL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整体前向及旋转稳定性,减少并发症,可以作为髁间窝较宽的患者ACL初次解剖重建的理想手术方法.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包虫53例报告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 ATS)治疗肺包虫的价值.方法 2001年9月~2011年1月行电视胸腔镜肺包虫手术53例.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腋中线第7肋间做1.5 cm小切口,置入胸腔镜,结合术前CT检查,另取2个1.5 cm小切口,术中用高渗盐水纱布垫于穿刺点周围以保护胸腔,三通针头在病变高点刺入囊内,待内囊液抽吸干净后,切开外囊壁,将内囊完整切除并置于标本袋中移出胸腔.结果 手术时间65~120 min,平均86.5 min;术中出血100~180 ml,平均130 ml.3例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VATS直接以无损伤编织线缝合封闭瘘口,外用生物蛋白胶.31例随访0.5 ~6年,平均2.5年,无复发.结论 VATS治疗肺包虫安全、有效.
-
超声刀结合单极电凝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评价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联合应用超声刀及单极电凝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3月75例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前39例单纯使用超声刀(超声刀组),后36例联合应用超声刀与单极电凝(联合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超声刀组相比,联合组术中出血少[(274±122)ml vs.(186±90) ml,t=3.530,P=0.000],手术时间短[(347±38)min vs.(310±23) min,t=5.049,P=0.000],2组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超声刀与单极电凝联合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够充分发挥两种器械的优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淋巴清扫.
-
椎板成形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钛板固定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7月,对22例颈、胸椎的椎管内肿瘤(长3~11 cm,平均4.3 cm)采用磨钻沿关节突内侧2~3 mm磨开两侧的椎板,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完整取下,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钛板固定,完成椎管成形.结果 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2例.切除椎板数3~5个,平均3.75个.未出现因磨钻椎管开窗、钛板置入所致的硬脊膜破损、脊髓和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12个月,平均4.5月,未见回植组织移位、塌陷、畸形愈合及椎管狭窄,未见不稳定或畸形.结论 椎管内肿瘤术中采用磨钻椎管后路开窗,钛板固定棘突椎板复合体的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有利于保持脊柱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6月280例LC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FTS组与传统组各140例,2组术前、术中、术后给予不同的处理,比较2组患者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FTS组恶心呕吐、切口疼痛、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FTS组术后住院时间(2.5±1.4)d显著短于传统组(5.1±1.7)d(t=- 13.969,P=0.000),输液时间(2.7±1.3)d显著短于传统组(4.9±2.0)d(t=- 10.913,P=0.000),治疗费用(6.9±1.8)千元显著少于传统组(10.0±1.6)千元(t=-15.230,P=0.000).结论 LC围手术期中应用FTS,具有安全、经济、有效、可靠等优势.
-
改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 anteromedial,AM)建立股骨隧道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移植重建手术的改良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2010年1~10月采用改良AM方法完成ACL重建20例(实验组),2009年1~12月采用传统AM方法完成ACL重建20例(对照组),比较2组股骨隧道的长度,股骨隧道斜度,股骨外髁后壁爆裂和后外侧管神经损伤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中股骨隧道长度为(41.8±4.1)mm,显著长于对照组(37.2±4.4)mm(t=3.421,P=0.002).实验组股骨隧道冠状角度为51.9°±7.7°,显著大于对照组39.1°±5.8°(t =5.938,P=0.000).对照组1例出现股骨隧道后壁爆裂,2组其余患者未发现后壁爆裂和后外侧血管神经损伤.结论 改良AM方法可以增加ACL重建手术的安全性.
-
医用几丁糖联合大剂量雌激素预防宫腔再粘连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医用几丁糖联合大剂量雌激素预防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6月80例宫腔粘连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根据术后防粘连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41例,术毕予医用几丁糖2.5 ml,术后口服戊酸雌二醇片3 mg,Q12 h,共21 d;对照组39例,术毕置放宫内节育器,术后口服戊酸雌二醇片1 mg,QD,共21 d.结果 研究组宫腔镜手术后宫腔再粘连3例,此3例术前均为重度粘连,分离2次后均成功.对照组宫腔镜手术后宫腔再粘连9例,其中3例术前为中度粘连,6例为重度粘连,3例分离2次成功,余6例随访3个月B超示子宫内膜菲薄( <5 mm),回声不连续.研究组再粘连率7.3%(3/41)明显低于对照组23.1%(9/39)(X2=3.894,P=0.048).结论 宫腔粘连术后医用几丁糖联合大剂量雌激素能有效预防再粘连.
-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165例中长期随访报告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laparoscopic-assisted 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LATEP)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Hirsehsprung's disease.HD)的中长期随访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我中心单个手术小组完成的随访资料完整的165例LATEP.术前行钡剂灌肠、直肠肛门测压和直肠黏膜活检确诊.LATEP应用3个trocar;腹腔探查找到移行和扩张的肠段;多处浆肌层活检确定诊断和病变肠段范围;腹腔镜辅助彻底游离巨结肠,经肛门直肠内拖出彻底切除,近端与肛门吻合.临床问卷式调查随访患儿肛门功能评分、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术后7d吻合口感染1例.165例随访10个月~9年,(60.2±2.0)月,其中<1年1例.1~3年15例,>3 ~5年50例.>5年99例.采用李正等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定:术后3个月、1年和3年肛门排便优良率分别为59.4% (98/165)、92.1% (151/164)和97.3% (145/149).术后3个月、1年和3年肛门静息压力依次为(20.2±6.4)、(23.8±10.4)、(26.8±9.O) mm Hg,与同年龄组20例儿童志愿者肛门静息压力(27.9土9.6)mm Hg比较,术后3个月肛门静息压力明显降低(t=-4.781,P=0.000),术后1、3年肛门静息压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t=-1.677.P=O.095;t=0.509,P=0.611).术后1年146例( 89.0%)患儿钡剂结肠造影示结肠扩张和痉挛段消失,肛管直肠角正常.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LATEP是一种安全、有效、更为全面的治疗HD手术方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中长期随访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良好.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mat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术后性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8月对120例男性中低位直肠癌分别行腹腔镜PANP手术(L-PANP组,n=70)和开腹PANP手术(O-PANP组,n=50),采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表-5(IIEF-5)分别于术后3-6个月、6 -12个月、12,20个月3个时段对男性患者性功能进行随访,评估2种手术方式对男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结果 1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年以上90例:L-PANP组50例,O-PANP组40例.随访期内,L-PANP组和O-PANP组各有3例和4例术后1年内复发、转移,各有2例死亡,其余均健在.术后第1时段性功能(勃起及射精功能)分级,L-PANP组的Ⅰ型(完全保留骨盆自主神经)及Ⅱ型术式(切除一侧或双侧骶前神经丛,保留双侧盆神经丛)优于O-PANP组同型术式患者(Z=-2.207,P=0.027;Z=-2.207.P=0.027;Z=- 2.203.P=0.042;Z=-2.226,P=0.026),但2组的Ⅲ型术式(切除一侧或双侧骶前神经丛,保留一侧盆神经丛)无统计学差异(Z=-1.656,P=0.095;Z=-1.163.P=0.245).第2、3时段,L-PANP 组各型术式患者的性功能分级与O-PANP同型术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L-PANP组和O-PANP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7.1%( 68/70)和96.0% (48/50),无统计学差异(Z=-0.184,P=0.854).术后1年的盆腔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3%(3/70)和8.0%(4/50),无统计学差异(Z=-0.457,P=0.647).结论 L-PANP在不增加局部复发的前提下,对男性患者性功能的保护是可行的,且短期内优于O-PANP.
-
核磁共振测量乳房和肿瘤体积的应用前景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扫描测量乳房和肿瘤体积的准确性,评估其在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3 -12月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50例,行磁共振扫描检查,使用Argus软件测量乳房和肿瘤体积,行改良根治术后由病理科测量切除的乳房和肿瘤标本体积,将两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50例乳房体积磁共振扫描测得208 ~1027 ml,(516.5±184.8) ml,病理测得180 ~980 ml,(517.2±188.9) ml;肿瘤体积核磁共振扫描测得0.4~47.6 ml,(8.1±8.8)ml,病理测得0.3 ~43.6 ml,(7.9±8.3)ml.统计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显著相关,乳房和肿瘤体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及0.90.结论 磁共振扫描可以准确测量乳房和肿瘤体积并计算出两者体积比例,此方法可以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术前评估.
-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消化道不同重建径路术后疗效的比较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消化道不同重建径路术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 2010年12月我院125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94例经食管床径路(食管床组)、31例经胸骨后径路(胸骨后组)重建消化道,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2组围术期无死亡病例.食管床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胸骨后组,但无统计学差异(4.3%v8.16.1%,x2=3.302,P=0.069),术后第1天胃肠减压液量明显多于胸骨后组[(306.0±151.7)ml vs.(118.6±76.9) ml,t=6.591,P=0.000],术后第1天胸引流液量明显少于胸骨后组[(306.4±195.7) ml vs.(419.0±257.6) ml,t=- 2.559,P=0.012].2组术后肺部感染、心房纤颤、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消化道不同重建径路术后疗效差异不大,应综合病人个体化选择消化道重建径路.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用于腰椎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应用于腰椎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8月,ASA I~Ⅱ级择期行腰椎减压内固定手术60例,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30例.手术切皮前15 min开始实施控制性降压,硝酸甘油组从0.5 μg" kg-1.min-1开始泵注硝酸甘油,瑞芬太尼组从血浆浓度4 ng/ml起TCI瑞芬太尼,调整硝酸甘油输注速度或瑞芬太尼TCI的血药浓度维持平均动脉庄(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在目标血压,关闭手术切口时停止控制性降压.记录控制性降压期间各时点的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氧饱和度( pulse oximety,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同时记录2组患者术中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控制性降压时间、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术毕拔管时间等指标.在手术开始后30、60 min由外科医生进行术野质量评分(the score of surgical field quality,SSFQ).结果 2组患者控制性降压时间、术毕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输血.2组均能提供较好的手术视野,术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Z=- 1.093,P=0.274).控制性降压后5 min瑞芬太尼组MAP显著低于硝酸甘油组(t=2.819,P=0.007).2组患者在控制性降压期间均能维持理想的目标血压,但硝酸甘油组HR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而瑞芬太尼组HR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停止降压后5、15 min,硝酸甘油组MAP和HR仍显著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但停止降压后30 min,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CI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的控制性降压.
-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ASA I-Ⅱ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按病例单双号分为2组:联合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全麻组单纯采用全身麻醉.记录术前、手术开始5 min、手术结束时和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患者的血压、心率,并记录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拔管时间)、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患者总体满意度、联合组臂丛阻滞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与全麻组相比,联合组拔管时间更短[(7.5±4.1) min vs.(10.0±5.1) min,t=-2.085,P=0.042],镇痛药物(瑞芬太尼)用量更少[(282.7±110.4) mg vs.(516.7±193.1)mg,t=- 5.685,P=0.000)],而且联合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8.1±0.7)分vs.(6.8±0.6)分,t=7.447,P=0.000)].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镜手术,能够提供平稳的麻醉状态,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胆道恶性梗阻胆汁病原菌与敏感抗生素及有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胆汁病原菌的菌群分布、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有关因素进行分析,为胆道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8月,92例行ERCP或PTCD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ERCP术中插管成功并确认进入胆道或PTCD术中用22G穿刺针行胆管穿刺成功确认在胆管内后,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学培养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分析细菌谱与梗阻的部位、程度等有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92例胆道恶性梗阻共送检124份胆汁.90份细菌培养阳性胆汁中,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肠球菌属(24.4%,22份)、大肠埃希菌(18.9%,17份)、肺炎克雷伯菌(7.8%,7份)、铜绿假单胞菌(5.6%,5份).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 37/37),对呋喃妥因、夫西地酸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73.0%(27/37)、45.9%( 17/37)和37.8%( 14/37);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3.8%( 45/48)、85.4%(41/48)、68.8%( 33/48)、39.6% (19/48)、33.3% (16/48).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阳性率为64.7%(11/17),肺炎克雷伯菌为42.9% (3/7).中低位梗阻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9.0% (25/51),高位梗阻为85.4%( 35/41)(x2=13.236,P=0.000).血总胆红素水平低(20.2~171 μmol/L)、中(172~342.1 μmol/L)、高水平(≥342.1 μmol/L)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4.4%(29/39)、62.5%(25/40)、46.2% (6/13)(x2=3.650.P=0.161).结论 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胆道感染以肠球菌属占首位,且高位恶性梗阻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高.因此,对恶性梗阻性胆道感染的治疗,应尽早解除胆道梗阻,并根据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尤其要注意考虑到覆盖肠球菌属.
-
腹腔镜下改良Palomo术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附39例报告)
传统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多采用保留精索动脉的Ivanissevich术式,柳其中等[1]报道Ivanissevich术式易致复发及误伤.2002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腹腔镜下Palomo改良术式(低气腹压、精索血管丝线集束双结扎、断流不切断)治疗精索静脉曲张3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下原位逆行切除阑尾在急性重型阑尾炎中的应用
开腹阑尾切除术切口较小,暴露不充分,术后腹腔脓肿形成、切口感染率均较高,易继发肠梗阻,尤其是急性重型阑尾炎(即化脓、坏疽性阑尾炎继发腹膜炎)时.随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被外科医生和患者认可.急性重型阑尾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更具有优势[1],但这类重型阑尾炎手术完成较为困难,甚至需要中转开腹才能完成.我院2009年2月~ 2010年6月对37例坏疽、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采用腹腔镜下原位逆行切除阑尾,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辅助下小儿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药物灌注治疗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小儿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药物灌注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10年12月,腹腔镜辅助下药物灌注治疗12例小儿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先腹腔镜下探查肿瘤大小、范围、与邻近脏器关系,平阳霉素4~8 mg加适量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为0.3~ 1.0 mg/ml溶液备用,剂量0.2~0.5 mg·kg-1·次-1,腰椎穿刺针经腹壁进入腹腔,行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瘤体药物灌注,隔2~3周灌注一次,共1~2次.结果 12例患儿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操作,几乎没有出血,手术时间15 ~45 min,平均30 min.第1次灌注术后2~3周复查B超,7例腹膜后淋巴管瘤完全消失,未见明显的腹膜后囊性葡萄样结构;5例B超示腹膜后囊性葡萄样结构,再重复注射治疗1次,术后半年B超复查腹膜后囊性葡萄样结构全部消失.12例患儿随访6~60个月,平均33个月,肿瘤无复发,无肠粘连、肺组织纤维化、骨髓抑制、血象异常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小儿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药物灌注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出血少,疗效满意.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椎血管瘤1例
脊柱血管瘤( vertebral hemangioma,VH)是常见的良性错构性病变,尸检发生率为5%~11%[1];接近2/3为单发,1/3为多发;大部分(接近60%)发生在胸段[2],少数发生在颈段.VH绝大多数无症状,部分有背部疼痛等局部症状.1984年法国的Deramond首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疼痛性椎体血管瘤[3],此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成为PVP的首选适应证,并得到迅速推广.颈椎周围重要组织多,椎体小,手术的技术要求较胸腰段高.2011年1月我院采用PVP治疗C.椎体血管瘤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内镜下切除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1例
骨软骨瘤是肩胛骨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青少年比较多见[1].一般生长在肩胛骨的肋骨面,可以引起肩关节周围不适感,如:疼痛,肩胛骨弹响(可以听到或者触及到的响声),假性翼状肩胛(伴或者不伴有活动范围受限)等[2].肩胛骨侧位像和CT一般都可以明确地看到肿物的大小和位置[3,4].
-
腹腔镜手术治疗大病灶剖宫产瘢痕妊娠2例报告
2010年9月~2011年9月,对2例大病灶(直径8 cm)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先行子宫动脉栓塞(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联合动脉内注入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术后10天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妊娠病灶、修复子宫.2例均在UAE联合动脉内注入MTX后获得妊娠病灶的有效抑制(病灶大小分别由8.05 cm×6.20 cm、8.80 cm×6.20 cm缩小至7.1 cm×6.0 cm、7.0 cm×5.2 cm,血3-hCG水平分别由10 001.63 mlU/ml、6112 mIU/ml下降至1278.77 mIU/ml、818.06 mIU/ml),腹腔镜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分别约为80 ml、100 ml,无中转开腹,未出现手术并发症,血β-hCG分别于术后第10、14天降至正常,术后月经规律.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例的护理体会
自1997年Navarra等[1]首次报道经脐单一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作为一种更微创、更具美容效果的技术,经单一切口腹腔镜手术已成为目前腹腔镜外科的一种发展趋势.相对于传统的腹腔镜外科,单一切口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更快、美容效果更好以及患者满意度更高等特点[2].
-
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术后疼痛轻、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腹壁瘢痕小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等优点而成为近十年来逐步开展的胃癌根治手术方式.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根治术的护理具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8月21例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腹腔镜下经后腹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因肾上腺的特殊解剖和位置关系,血运丰富,质脆,因此,肾上腺手术难度较大[1].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已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肾上腺外科手术治疗的"金标准"[2-4].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熟练的手术配合,术中在不同手术时段与术者及麻醉师的有效沟通,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院行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4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是近10年来肝脏外科手术方法的重要进展之一,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腹腔镜器械的研制,腹腔镜肝叶、段切切除术已应用于临床[1].2009年2月~2010年5月,我院成功施行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32例,取得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骨样骨瘤3例报告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骨样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3例脊柱骨样骨瘤,分别位于颈椎、腰椎和骶椎,肿瘤边缘紧邻脊髓或神经.局部麻醉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射频电极置入骨样骨瘤中心,应用90℃的射频高温持续4 rain对瘤巢进行损毁.结果 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分别随访2、6、7个月(平均5个月),疼痛缓解满意,3例VAS评分分别下降了6、8、8分,随访期内疼痛无复发,无神经功能损害.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骨样骨瘤微创、安全,患者耐受性好,近期效果确切.
-
诺舒(NovaSure)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诺舒( NovaSure)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0年6月~ll月,采用诺舒治疗异常子宫出血25例,术后l、3、6个月门诊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5例 均完成手术过程,NovaSure治疗时间78 ~ 122 s,(98.4±9.2)s,术中出血<10 ml.术后1、3和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100%(25/25)、96%( 24/25)和96%( 24/25);闭经率分别为76%( 19/25)、64% (16/25)和56%( 14/25).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诺舒操作简单且安全,疗效好,适用于多种良性疾病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
-
乳腺肿瘤微创功能治疗的若干问题
乳腺外科的微创化,可明显减少常规手术的并发症并达到功能保留和外形美观等特点,在乳腺疾病患者术后的精神和心理康复方面具有常规手术难以达到的突出效果,使外科医生长期追求的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好、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兼顾患者的美观和心理效应的手术目标得以取得,实现对人体组织干扰损伤的生理微创化以及一些特定情况下对心理打击的心理微创化的双重微创[1-4].
-
原发性乳腺癌的微创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经历了1个多世纪的历史.像外科其他领域一样,在21世纪第2个十年的开始,许多疾病的治疗均已步入微创时代的今天,乳腺癌的治疗同样值得期待.所谓"微创"是针对于传统模式而言,不同的时代也赋予"微创"不同的含义.时下是指在保证疗效不逊于传统治疗的前提下,使手术创伤(或患者付出的代价)小化,将来或可达到无须手术而实现"无创"之理想.
-
两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两孔法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VATS)治疗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手术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2月,开展两孔法VATS治疗早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32例,腋中线第7肋骨上缘2.5 ~3 cm切口为观察孔兼副操作孔,腋前线第5肋骨上缘2.5 cm切口为主操作孔,均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廓清.右肺上叶8例,右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7例,左肺上叶6例,左肺下叶7例.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中转开胸1例(因转移淋巴结侵及肺动脉分离时出血),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32例手术时间70 ~ 260 min,平均102 min.术中出血量50~300 ml,平均160 ml.每例清除淋巴结6~14枚,平均8.2枚.术后住院时间5~9d,平均6.7d.TNM分期:Ⅰa期7例,Ⅰb期7例,Ⅱa期10例,Ⅱb期5例,Ⅲa期3例.结论 两孔法VATS治疗原发性周围型肺癌,手术操作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