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糖尿病杂志

中华糖尿病

中华糖尿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betes Mellitus 중화당뇨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5809
  • 国内刊号: 11-579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tnb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糖尿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翁建平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N-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及p22phox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元;夏中元;苏娃婷;雷少青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膜结合亚基p22phox表达变化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影响。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6只)、糖尿病组(D组,6只)和糖尿病NAC治疗组(D+N组,6只)。4周后,获取血浆及肺组织,试剂盒检测游离异前列腺素、总抗氧化物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p22phox蛋白表达情况。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D组大鼠肺组织p22phox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1.25±0.18比1.00±0.00,t=3.39,P<0.05),血浆与肺组织游离异前列腺素含量、血浆总抗氧化物含量显著增加(t=14.39、8.48、14.72,均P<0.05),而肺组织总抗氧化物活性、血浆与肺组织总SOD活性显著降低(t=22.70、12.64、11.39,均P<0.05)。经NAC治疗4周后,肺组织p22phox、总抗氧化物活性、异前列腺素、总SOD均较D组明显改善[分别为1.01±0.14比1.25±0.18、(0.69±0.06)比(0.41±0.03)mmol/g、(390±21)比(505±40)pg/mg、(2.22±0.12)比(1.84±0.05)U/mg ,t=10.54、3.19、2.56、6.26,均P<0.05],但肺组织CAT活性却显著降低(t=8.65,均P<0.05)。结论 NAC能改善下调糖尿病大鼠血浆及肺组织氧化应激状态,同时下调肺组织p22phox蛋白表达水平。

  • 包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纳米粒结合超声微泡爆破技术预防糖尿病心肌病

    作者:张明;马卫成;徐锦龙;王井玲;俞璐;赵应征

    目的研究包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纳米粒联合超声微泡靶向爆破(UTMD)技术靶向递送bFGF对于糖尿病心肌病(DCM)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bFGF载药纳米粒。75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70 mg/kg)建立大鼠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共分为4组每组15只:糖尿病模型组、bFGF溶液治疗组、bFGF纳米粒治疗组、bFGF纳米粒+UTMD治疗组。药物干预前以及药物干预12周后均用常规B超检测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处死大鼠后取出心肌组织,通过Masson胶原染色以及CD31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测定心肌的胶原分数以及微血管密度。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bFGF纳米粒形态圆整,包封率高达(84.3±2.8)%且稳定性好。体内动物实验证明,经药物干预12周之后,相比糖尿病组以及bFGF溶液治疗组、bFGF纳米粒治疗组大鼠,bFGF纳米粒结合UTMD技术干预组大鼠心肌LVIDd[分别为(7.37±0.43)比(5.82±0.24)、(6.65±0.28)、(6.73±0.25)mm;t=8.09、4.83、3.51,均P<0.05]、LVFS[分别为(50±4)比(38±4)、(44±4)、(43±4)mm,t=6.79、3.93、3.54,均P<0.05]显著升高;而LVPW[分别为(1.59±0.08)比(1.86±0.09)、(1.72±0.11)、(1.73±0.08)mm,t=5.42、3.34、3.12,均P<0.05]显著下降。另外,心肌Masson胶原染色以及CD31免疫组化染色证实:12周后, bFGF纳米粒结合UTMD技术干预组大鼠心肌胶原分数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及其他各干预组(t=23.50、8.86、3.34,均P<0.05);而心肌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糖尿病组以及其他治疗组(t=7.30、5.18、3.45,均P<0.05)。结论 bFGF纳米粒联合UTMD技术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引起的心肌结构以及功能的病变。

  • 新生期小鼠胰岛细胞自噬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高莉;章辉;石厚霞;赵静;赵馨;徐宽枫;武晓泓

    目的:观察新生期小鼠胰岛细胞自噬的变化,分析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并初步探讨相关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第1、3和8周小鼠胰岛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显微结构。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胰岛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与胰岛素双阳性细胞比例的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3周小鼠胰岛细胞出现内含胞浆或细胞器成分的具有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C3在3周小鼠胰岛β细胞胞浆中着色较深,表达高于1周和8周(57.6±2.3比24.4±1.3、28.1±2.3,t=-21.44、-15.66,均P<0.01)。(2)3周时,p53 mRNA表达明显高于1周和8周,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表达显著低于1周和8周(均P<0.01)。新生期小鼠胰岛细胞Atg的表达呈动态变化。与1周和8周相比,3周时Atg1激酶同源蛋白(ULK-1)、Beclin1和Map1lc3b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1周相比,3周时PI3Kc3、Atg5、Map1lc3a和Atg16l1表达显著增高(P<0.05);3周和8周时Atg4d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Atg4c表达在3周时明显高于8周(P<0.05)。(3)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1、8周相比,3周时p53、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Beclin1和LC3-II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F=29.14~56.05,均P<0.01),而mTO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1周和8周(0.61±0.06比1.00±0.02、0.89±0.09,F=29.41,P<0.01)。结论 p53/pAMPK/mTOR/Beclin1介导的自噬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新生期小鼠胰岛细胞自噬的调控。

  • 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大鼠肝脏Toll样受体4介导免疫炎症信号通路的干预研究

    作者:韩丽萍;孙蓓;李春君;谢云;陈莉明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对于糖尿病大鼠肝脏Toll样受体4(TLR-4)介导免疫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2型糖尿病脂肪性肝病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5周龄体重(161±9) g SD雄性大鼠7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5)和高糖高脂饲料组(n=60),喂养8周后高脂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诱导2型糖尿病,分为模型对照组(DM组,n=11)、雷公藤多苷低剂量组(DM+TL组,1 mg·kg-1·d-1, n=10)、中剂量组(DM+TM组,3 mg·kg-1·d-1, n=13)、高剂量组(DM+TH组,6 mg·kg-1·d-1, n=11),干预8周。检测各组大鼠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核因子κB(NF-κB)基因和蛋白表达, 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病理学改变可见DM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伴炎性细胞浸润,干预组有不同程度减轻。(2)与NC组相比,DM组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分别为7.02±1.45比1.05±0.18、8.91±1.59比1.04±0.25、2.31±0.17比1、2.84±0.38比1,t=7.157~16.540,均P<0.05);各组大鼠肝脏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92~60.578,均P<0.05);各干预组较DM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t=2.264~7.223,均P<0.05)。(3)各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717、42.992,均P<0.05),与NC组相比,DM组明显升高(t=14.669、10.327,均P<0.05),TM、TH组较DM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t=3.663~4.924,均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延缓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进展。

  • 海藻酸钙敷料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作者:汪涛;赵珺;梅家才;邵明哲;潘烨;张健;吴海生;张震;于敏;刘芳;贾伟平

    目的:通过观察海藻酸钙敷料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促进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糖尿病SD大鼠36只,麻醉成功后用无菌手术剪于背部剪一直径为20 mm的圆形伤口,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18)伤口采用海藻酸钙敷料换药,对照组(n=18)则采用经典棉纱布敷料。观察两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行苏木素伊红(HE)和马松三色法(Masson)染色,观察肉芽组织厚度、炎症反应以及胶原蛋白水平,以Western blotting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MMP-9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数据差异。结果术后第8、10、12和14天时实验组伤口愈合率明显快于对照组(χ2=8.333、5.124、14.047、16.547,均P<0.05)。术后各期实验组伤口炎症反应较对照组平缓。术后第3天时,对照组与实验组肉芽组织厚度分别为(1476±118)和(812±136)μm(t=6.384,P=0.003),第7天时分别为(1369±86)和(480±105)μm,t=11.307,P=0.000。术后第7和14天时,对照组胶原蛋白较实验组明显较少(15%±5%比51%±5%、28%±5%比61%±5%,t=9.308、8.196,均P<0.05)。RT-PCR结果显示,术后第3天时,实验组MMP-9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028±0.003比0.037±0.004, t=3.118,P=0.036);术后第7天和14天时实验组MMP-9 mRNA水平仍明显低于对照组(0.026±0.003比0.033±0.003、0.021±0.003比0.030±0.002,t=2.858、7.003,均P<0.05)。同时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实验组MMP-9蛋白表达在术后3、7、14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595、10.400、12.359,均P<0.05)。结论海藻酸钙敷料可能通过抑制伤口MMP-9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胶原蛋白的降解,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 不同糖耐量人群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的研究

    作者:张芃子;李翠柳;杨慧杰;朱大龙;毕艳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个体571名,根据OGTT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糖调节受损组(IGR)及2型糖尿病组(T2DM)。检测3组血清PEDF水平及其他相关代谢指标,女性测定血清雌激素水平。以1/稳态模型胰岛抵抗感指数(1/HOMA-IR)及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β细胞功能。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或经对数转换后进行分析,PEDF与代谢指标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NGT、IGR、T2DM 3组例数分别为186、216、169,平均年龄为(50±14)岁,3组间性别构成比(c2=3.138)及体质指数(BMI)(F=2.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GT组[8(7,11) mg/L]相比,IGR[10(8,11) mg/L]及T2DM组[10(8,12) mg/L]血清PEDF显著升高(F=6.911,P=0.010);男性血清PEDF水平[10(8,12) mg/L]显著高于女性[9(7,11) mg/L,t=3.001,P=0.00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EDF与BMI、腰臀比、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等呈正相关(r=0.311、0.302、0.124、0.188,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校正年龄性别后,1/HOMA-IR、腰围、舒张压、收缩压是PEDF的独立危险因素(t=-4.927、4.532、3.701、-2.265,均P<0.05);依PEDF水平三分位数将人群分成3组后发现,BMI、腰围、腰臀比、OGTT后2 h血糖、0及120 min血清胰岛素、HOMA-β等指标均随PEDF水平上升而上升且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214~34.461,均P<0.01);绝经后女性中PEDF与血清雌激素水平呈负相关(r=-0.216,P=0.013),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雌激素降低是绝经后女性PEDF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β=-0.213,P=0.009)。结论 PEDF在糖调节受损患者中显著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是绝经后女性PEDF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促使其2型糖尿病的发生。

  • 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叉头状转录因子O1-糖原合酶激酶3β信号改善棕榈酸诱导HepG2细胞糖代谢

    作者:张红;毕艳;葛智娟;汤孙寅炎;尹雯雯;孟然;张芃子;朱大龙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处理对棕榈酸(PA)诱导HepG2细胞糖异生及糖原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50μmol/L的PA作用HepG2细胞24 h,分别用5、10 U/ml EPO作用24 h,另外,EPO处理的HepG2细胞分别加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或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预孵育1 h。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糖原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PI3K蛋白表达、蛋白激酶B(AKT)、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与PA处理组相比,5 U/ml和10 U/ml EPO处理组细胞下游分子GSK-3β(分别为1.02±0.03比0.74±0.11、1.06±0.02比0.74±0.11,t=4.236、4.996,均P<0.05)及FOXO1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强(分别为0.99±0.05比0.73±0.09、1.13±0.06比0.73±0.09,t=4.798、6.757,均P<0.05)。与EPO治疗组比较,加入抑制剂LY294002或wortmannin后,GSK-3β(0.68±0.09比1.12±0.14、0.76±0.10比1.12±0.14,t=-4.632、-3.655,均P<0.05)及FOXO1(0.92±0.02比1.15±0.06、0.72±0.07比1.15±0.06,t=-6.532、-7.984,均P<0.05)磷酸化水平均明显被抑制。结论在PA诱导的HepG2细胞,EPO可能通过PI3K/AKT介导的FOXO1、GSK-3β通路改善糖代谢。

  • 糖尿病伴发贫血的原因分析

    作者:传丰宁;高幼垣;田文青;周波

    糖尿病患者的人数逐年增长,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14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8亿,预计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至5.5亿。近年来,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合并贫血的患病率(20%?45%)亦在增加,且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1-3]。贫血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亦是预测糖尿病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4],并且糖尿病合并贫血的患者,更易伴发心脑血管病、高血压、慢性肾病[2],但尚无研究证实纠正贫血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然而尽早识别糖尿病伴发的贫血且明确贫血的病因,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恰当的纠正贫血的方案。目前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合并贫血的常见原因,但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很多糖尿病贫血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甚至肾功能下降之前就已出现,提示糖尿病患者伴发贫血除糖尿病肾病外,还有其他因素需进一步分析[5]。本文就糖尿病伴发贫血的原因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工作中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 胰岛β、α、δ细胞间相互转换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单单;常宝成;常柏

    目前,人们对胰岛β细胞降糖机制已经研究甚多,近各研究者对胰岛α、δ细胞与β细胞之间的转换有了新的认识,这也许为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提供一种新思路。因此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胰岛细胞间的转换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 长链非编码RNAs在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笑云;欧春麟;周素娴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是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其异常表达或功能缺失与银屑病、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多种疾病有关。糖尿病是一类遗传、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诱发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代谢性疾病,并伴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证据表明lncRNAs广泛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这为糖尿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口服抗糖尿病药的心血管安全性

    作者:王育璠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治疗手段,在关注其疗效的同时,对其心血管安全性的探讨从未停止。早在20世纪70年代,来自美国大学糖尿病计划工作组(UGDP)的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用第一代磺脲类药物--甲苯磺丁脲治疗的T2DM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了2.5倍,导致甲苯磺丁脲组提前终止[1]。2007年Nissen和Wolski[2]对42项关于罗格列酮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罗格列酮使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增加43%,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64%。这些结果引起内分泌界广泛关注,也促使内分泌医师对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全面的思考。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抗糖尿病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TZD)和二肽激肽酶Ⅳ抑制剂(DPP-4i)。笔者将对上述几类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做一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解读各项临床研究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 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刘晓丹;李焱

    近年来,我国糖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两者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糖尿病前期即有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且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糖代谢异常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 血脂紊乱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处理

    作者:宋光耀;任路平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虽然强化降糖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益处已被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等多个大型循证医学试验证实,但其对近期大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并发症方面的益处却始终未得到明确结论。其主要的原因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除与糖代谢紊乱有关外,还与血压和脂质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讨论血脂紊乱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处理。

  •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防治:路在何方

    作者:陆菊明

    2015年发表的EMPA-REG OUTCOME研究结果[1],其设计是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要求而做的,对2型糖尿病伴心血管高危人群在糖尿病标准治疗情况下加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后,观察该药对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影响。其结果出乎意料:加用恩格列净组的糖尿病患者的总心血管事件、总死亡率、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率均明显下降并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令人兴奋不已,不仅在内分泌代谢领域专家,而且在心血管等相关学科专家都引发了强烈反响,因为这一研究本来主要是考察恩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心血管安全性,即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就算达到FDA的要求。该研究吸引了更多医学同道对糖尿病心血管病变防治的共同关注。

  • 欢迎国内外广大糖尿病相关医务工作者踊跃向本刊投稿

    作者:

  • 《中华糖尿病杂志》官方微信正式开通

    作者:

    近日,本刊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微信平台是对杂志内容的数字呈现和延续,在期刊频道内,不仅可以阅读新期刊内容,还能随时查询2009年杂志创刊至今的所有文章。微活动空间还可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微病例、微会议、微学院、论文投票等丰富内容(如2015年第10期血糖监测重点号推出后,我们发布了本刊副总编辑贾伟平教授及该期执行总编陈莉明教授对该期内容的解读视频)。我们也热忱地邀请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和内容进行视频介绍;同时也欢迎您发来自己
      近日,本刊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微信平台是对杂志内容的数字呈现和延续,在期刊频道内,不仅可以阅读新期刊内容,还能随时查询2009年杂志创刊至今的所有文章。微活动空间还可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微病例、微会议、微学院、论文投票等丰富内容(如2015年第10期血糖监测重点号推出后,我们发布了本刊副总编辑贾伟平教授及该期执行总编陈莉明教授对该期内容的解读视频)。我们也热忱地邀请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和内容进行视频介绍;同时也欢迎您发来自己原创的优质风景照片,有可能会用作本刊微信背景图片。照片和视频请发送到本刊邮箱zhtnbzz@vip.163.com,视频勿超过5分钟。

  • 《中华糖尿病杂志》订阅办法

    作者: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市场营销部常年办理本刊的零售和批发业务,读者可直接订阅。《中华糖尿病杂志》现为月刊,每期64面,出版日为每月27日。每册单价为20.00元,年价为240.00元。

  •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年重点号预告

    作者:

    现将《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年各期重点号的具体安排预告如下:1期:糖尿病与骨质疏松;2期:糖尿病与肥胖;3期: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高血压;4期:糖尿病与认知障碍等神经、精神疾病;5期:妊娠期糖尿病;6期:特殊类型糖尿病;7期:糖尿病足病;8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9期: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10期:动态血糖监测;11期:1型糖尿病;12期:糖尿病药物治疗。

  • 本刊常用英文缩略语释义

    作者:

    关键词: 英文缩略语
  • 餐后高血糖病理机制及管理策略

    作者:梁琳琅

    2型糖尿病(T2DM)患者如表现为早相胰岛素分泌障碍,其后果为负荷后的显著高血糖。中国T2DM患者具有餐后血糖升高的显著特点。上海地区糖尿病调查研究[1]显示,在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中,伴有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的比例高达88%。其中,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比例为12%,而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比例高达49%。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健康人群中,中国人群在摄食等量的碳水化合物后的血糖反应也显著高于欧洲人群: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摄入等量的米饭(5种大米)后,中国健康人群餐后2h的血糖增幅均显著高于欧洲健康人群。这些研究都提示对中国T2DM患者来说,应关注餐后高血糖的管理,选择治疗方案时从其病理生理机制及特点入手,重视早相胰岛素分泌,恢复和保护β细胞功能。

  • 胰激肽原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分析

    作者:李明;赵青松;毕长龙;王严;王海萍;周婉婷;成志锋;刘丽

    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足部溃疡,严重者可致肢体坏疽[1]。我国的多中心调查数据证实,约有70%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合并感染。同时,这些患者往往合并三种以上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周围神经病、下肢血管病和肾病及营养不良[2]。糖尿病足感染成因复杂,治疗常需多种方法一并使用。胰激肽原酶可使激肽原降解成肽,起到扩张血管、调整血压、改善微循环、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止血凝及抗血栓形成等作用,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促进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向创面移动,可促进创面愈合。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并试图探讨二者联合应用的可能机制。

中华糖尿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