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Contemporary Medicine 당대의학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 影响因子: 1.12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4393
- 国内刊号: 11-4449/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2-829
- 曾用名: 当代医学(产经版)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当代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颅脑外伤并脑出血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并脑出血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颅脑外伤并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早期气管切开。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P<0.05);研究组病死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颅脑外伤并脑出血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
情绪障碍与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情绪障碍与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随机抽取围绝经期妇女11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汉密顿焦虑和抑郁量表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情绪状况进行评价,分为对照组(n=56)、焦虑组(n=28)、抑郁组(n=19)、抑郁焦虑组(n=11),比较4组孕酮(P)、睾酮(T)、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患者的睾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抑郁与焦虑评分与孕酮水平变化呈现负相关性,与睾酮水平变化呈正相关性(P<0.05);焦虑组患者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与抑郁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组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情绪障碍存在密切关系,临床上应严密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干预措施。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效果。方法以1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维拉帕米治疗,观察组予以三磷酸腺苷治疗,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转复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转复时间为(4.60±2.15)min,对照组平均转复时间为(8.36±2.41)min,观察组平均转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磷酸腺苷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中,效果优于维拉帕米,且转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
妊娠子痫前期患者发病的高危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子痫前期产妇患者发病的高危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124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组,其中27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回归系数1.664、OR值17.05,肾病并发糖尿病回归系数1.621、OR值10.45,年龄≥35岁回归系数1.812、OR值7.19,高血压家族史回归系数1.654、OR值4.79,自然流产史回归系数1.049,OR值3.02。以上因素均为子痫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因素导致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应加强对孕前有高血压病史、肾病、糖尿病、年龄≥35岁、高血压家族史以及自然流产史的产妇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发病可能性并高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
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方式对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6例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肺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对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8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经CT、MRI影像学诊断结果,观察病灶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其检出率。结果经MRI诊断的小病灶(<5mm)检出率(37.5%)显著高于CT的检出率(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其在不同部位的发病情况,则可见MRI在额叶的检出率(27.9%)显著高于CT(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T或者MRI均可以对腔隙性脑梗死进行早期诊断,相对而言,MRI在诊断早期微小病灶的效果上优于CT,是比较理想的诊断方法,值得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中推广应用。
-
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无创分娩镇痛及会阴阻滞麻醉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无创分娩镇痛以及会阴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愿要求分娩镇痛及导乐分娩的住院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00例未实施分娩镇痛及导乐分娩的住院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效果0级、Ⅰ级、Ⅱ级、Ⅲ级比率分别为19.0%、63.0%、15.0%、3.0%;对照组分别为3.0%、15.0%、51.0%、31.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为(189.6±45.5)min,第二产程时间为(51.4±13.3)min,对照组分别为(237.9±66.1)min(、59.8±15.7)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后SAS评分为(36.8±2.1)分、产后出血量为(177.3±120.5)mL;对照组分别为(54.1±2.8)分、(246.4±133.6)mL;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中顺产分娩占89.0%,对照组占5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新生儿Apgar评分:7~10分97例,<7分3例,≤4分0例,产妇满意96例,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中新生儿Apgar 评分:7~10分89例,<7分8例,≤4分3例,产妇满意74例,满意率为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无创分娩镇痛以及会阴阻滞麻醉效果良好,临床价值高。
-
膀胱超声征象对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提示
目的:探讨膀胱超声征象在脊髓栓系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致膀胱功能障碍的超声声像图特点6例。结果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中均出现膀胱残余尿量,其中4例有膀胱黏膜皱襞增粗,3例有膀胱憩室,3例出现肾积水。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但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发生率是又高又早,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膀胱特殊超声征象为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做出良好提示。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效果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全部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后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在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当广泛推广应用。
-
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妇科手术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试验组患者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对比分析2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插管即刻、翻身后1 min等各时间点动脉压(MAP)、心率(HR)的波动情况和拔管期躁动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MAP、HR明显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时间点MAP、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拔管期躁动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2.24%(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减少拔管期躁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妊娠期肾绞痛应用输尿管镜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输尿管镜治疗妊娠期肾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69例妊娠期肾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发生先兆流产者5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患者早产,其余6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分娩。结论临床上运用输尿管镜治疗妊娠期肾绞痛,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运用推广。
-
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经CNB诊断的197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术前CNB的诊断价值。结果197例患者术前经CNB诊断为乳腺癌178例,占90.4%;良性病变19例,占9.6%。术后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168例,占85.3%,良性病变29例,占14.7%。术前经CNB诊断为乳腺癌的178例患者,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4%(167/197),病理检出率为93.8%(168/178)。术前CNB诊断乳腺癌敏感性为99.4%,特异性为62.1%;CNB诊断假阴性1例,假阴性率为5.3%。结论 CNB操作简单,创伤小,并且可以获得理想的病理诊断结果,术前CNB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与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分别采取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检查,观察并计算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漏诊率等指标。结果生化检验阳性符合率96%,漏诊率为4%;常规检验阳性符合率为80%,漏诊率为20%,生化检验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检验组,生化检验漏诊率明显低于常规检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较高,具有可行性。
-
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腹痛腹胀环节时间、排气以及排便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能够快速改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且其手术指证较为明确,安全性高。腹腔镜技术安全性较高,可降低术后腹腔内再粘连发生率。临床中可根据患者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术式。
-
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肾病综合征致重度水肿的疗效
目的:对患有肾病综合征并导致重度水肿的患者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患有肾病综合征并导致重度水肿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清蛋白实施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实施治疗,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为49例,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36例,总有效率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对患有肾病综合征并导致重度水肿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高龄患者应用PTCA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PTCA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高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行PTCA治疗的冠心病未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半年内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龄患者行PTCA治疗效果可靠,安全性高。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LC的患者292例,回顾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并采用χ2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手术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等方面共计10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与胆囊壁厚度>5 mm、有胆囊颈结石、胆囊与Calot三角以及周围脏器粘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密切相关(P<0.05),不同年龄、性别、病程、不同结石数目、有无腹腔手术史、解剖变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C并发症主要危险因素有胆囊与Calot三角粘连、周围脏器粘连以及胆囊壁厚度有关,严格掌握手术操作技巧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晚期胃癌全身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晚期胃癌全身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全身静脉化疗,对2组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RR)为85.71%(30/35),对照组为60.00%(21/3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为94.29%(33/35),对照组为71.43%(25/35),2组RR及DCR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KPS评分为(80.8±8.7)分,生存率为77.14%(27/35);对照组KPS评分为(70.6±7.9)分,生存率为51.43%(18/35);随访2年,观察组KPS评分为(75.4±6.8)分,生存率为66.67%(18/27);对照组KPS评分为(65.9±7.2),生存率为33.33%(6/18);2组KPS评分及生存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近期、远期疗效显著,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237例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遗传分析
目的:分析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情况及其与产前诊断各指征之间的联系,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细胞遗传学方法,对237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并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237例孕妇羊水培养成功率98.73%(234例)。检出异常核型11例(4.7%),其中数目异常占异常核型的54.55%(6例),以三体型为主,结构异常占异常核型的36.36%(4例)。在各项产前指征中,B超检查异常和高龄孕妇受检人数多,超声指标异常的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高(8.06%),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能够有效地对胎儿染色异常进行诊断,是进行产前遗传诊断的有效手段。
-
胃肠外科管道护理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60例胃肠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包括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67%,现在高于对照组的76.67%,非计划拔管发生率(3.33%)也低于对照组(2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非计划拔管现象,值得推广。
-
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的综合护理分析
目的:对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的综合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42例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1例。比较不同护理措施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对护理质量各项内容的评分为:病房环境(14.02±0.34)分,服务态度(23.04±1.11)分,服务及时性(24.01±0.71)分,管理规范性(18.67±1.16)分,综合素质(14.11±0.61)分,总评分(93.85±3.93)分;常规护理组对护理质量各项内容的评分为:病房环境(10.03±1.25)分,服务态度(18.64±1.51)分,服务及时性(20.34±0.29)分,管理规范性(14.13±0.38)分,综合素质(9.97±0.74)分,总评分(73.11±4.17)分;综合护理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风险。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程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成功止血时间为(39.9±10.4)min,短于对照组的(50.4±10.8)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缩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着重要意义。
-
外科护理实施过程中潜在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总结外科护理实施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解决措施。方法调取普外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和2012年2月~2015年2月护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危险事件进行危险因素统计。于2012年1月起调查外科护理实施过程中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比较措施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护理危险事件对策后,危险事件发生率下降,护理服务不当比例显著低于实施措施前(P<0.05)。2009~2012年有77例发生,2012~2015年有21例发生。实施外科护理危险对策后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其中,2009~2012年急救护理质量、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常规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总质量分别为(94.38±2.18)、(99.33±0.15)、(99.12±0.23)、(96.43±0.24)、(96.49±0.21)、(97.42±0.33)分;2012~2015年分别为(81.11±2.25)、(81.55±0.23)、(89.72±0.24)、(90.01±0.23)、(88.51±0.23)、(86.25±0.37)分。结论外科护理实施过程中危险因素主要是护理工作不当造成,实施相应措施和制度,能够有效降低危险事件发生情况。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产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产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产前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6±0.9)、(8.16±1.23)、(6.28±0.81),对照组为(7.5±1.3)、(10.32±1.95)、(7.49±0.93),且观察组(1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产前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合理控制血糖,对保障母婴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
胃镜检查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胃镜检查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2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耐受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疾病检查准确率及患者配合程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7.33% vs 60.00%)、耐受能力[(9.1±0.7)分 vs (6.9±0.8)分]、疾病检查准确率(98.67% vs 64.00%)、患者配合程度[(9.0±0.6)分 vs (7.1±0.5)分];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67%)显著低于对照组(21.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患者中应用,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耐受力及配合程度,增加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持续性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持续性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乳腺疾病手术治疗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和持续性健康教育,护理后观察2组患者疾病知识和技能掌握、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和技能掌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乳腺疾病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持续性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良好。
-
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采用I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应用I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植骨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针对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正规抗结核治疗、呼吸及大小便功能训练等,术后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消化道、切口引流管等护理,个体化制定康复锻炼计划,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结核治愈,2例患者随访复查肝肾功见肝功能损伤经保肝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经调整药物后好转,1例患者出院后伤口出现窦道,经换药及调整抗结核药物后2月窦道愈合。无复发病例,无压疮、坠积性肺炎、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8.1%。结论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十分重要,应加强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和心理护理以确保患者临床疗效性的提高和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
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以38例行ERCP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ERCP治疗。患者ERCP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如下:术前完善术前基础准备、心理护理,术中体位护理、插管护理、体征监测,术后饮食护理、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3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ERCP。术后2例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出血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胆道感染并发症,予以相应的护理及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老年患者ERCP围手术期予以精心的护理配合干预是提高ERCP成功率、促进患者痊愈出院的关键环节。
-
循证护理在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脑血管支架置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脑血管支架置入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实施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知识的掌握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6.1±0.3)d明显短于对照组(13.4±0.4)d,观察组健康知识把握程度、护理技术知晓率、相关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6%、97.2%、9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87.2%、90.2%。观察组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烦躁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0.0%、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13.3%、1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路径应用于脑血管支架置入手术中,不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探讨卵巢癌化疗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卵巢癌化疗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行卵巢癌化疗治疗患者共140例,根据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完全遵医嘱行为)(n=72)和对照组(不完全遵医嘱行为)(n=68),比较2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药物不良反应、社会支持系统以及患者的SAS、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0.13±10.09)岁、药物不良反应29例、SAS评分(28.71±5.63)分、SDS评分(29.87±6.99)分,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文化程度的比较上,观察组初中以下8例、初中至高中25例、高中以上39例,观察组患者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系统观察中发现,观察组社会支持良好者62例,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遵医嘱行为与很多因素有关,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积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做好健康教育。
-
护理干预对二、三期矽肺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二、三期矽肺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二、三期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为12.50%,治疗不依从发生率为1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二、三期矽肺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其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疝气患儿随机分成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护理后2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住院时间为(5.25±1.26)d,短于对照组的(10.63±1.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气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共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比2组经过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及骨折痊愈时间。结果2组患者经护理治疗后评价比较。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治疗后,20例患者中,有效11例,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经过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后,有效8例,显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护理干预的模式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患者骨折的恢复,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护理干预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上具有很大作用,值得普及推广。
-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与研究组(院前急救护理),各26例。对比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愈率以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愈率以及病死率分别为(28.2±5.2)d、92.31%(24/26)以及7.69%(2/2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7.5±5.7)d、76.92%(20/26)以及23.08%(6/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路径宣教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路径宣教法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的影响。方法将实施维持性透析患者70例按照1∶1比例配对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35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评价不同护理实施后患者的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健康教育达标率为100.0%、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健康教育达标率为80.0%、护理满意度为71.4%;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宣教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对健康知识掌握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应用效果显著。
-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恶性骨肿瘤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恶性骨肿瘤患者15例,给予膝关节置换术或肱骨置换术,并在治疗期间给予恶性骨肿瘤患者护理干预,治疗护理结束后观察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一般指标情况以及满意程度。结果15例恶性肿骨瘤患者的切口全部愈合良好,占总例数的100%,关节功能良好的患者有13例,占总例数的86.7%,无1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发生感染;15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中有13例患者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有2例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无1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满意率为100%。结论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恶性骨肿瘤中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有效降低感染情况,值得临床的应用及推广。
-
浅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机械通气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机械通气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机械通气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对照组21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2%,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2%;观察组5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0%,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76%,而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9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护理整体干预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能够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护理质量,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前列腺摘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前列腺摘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行前列腺摘除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价值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7%和41.66%,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6.67%和65.00%,2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提高对护理的配合,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使用。
-
细节化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细节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细节组患者围术期应用细节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细节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组护理满意评分(98.12±1.02)分、护理质量评分(92.79±6.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02±4.45)分和(86.78±4.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给予细节化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普外手术安全性,提升患者护理满意水平,在普外科中可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综合救治百草枯中毒应用中的意义
目的:探究在综合救治百草枯中毒应用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方法选取百草枯中毒患者156例,以时间段为分组依据,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79例,实施常规护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77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死率(44.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4.56%),护理满意度(97.40%)明显较高于对照组(87.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救治百草枯中毒应用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86例,将经院前抢救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未经院前抢救的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45例脑出血患者中,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3.33%;对照组41例脑出血患者中,1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9.02%,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在抢救脑出血患者时,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病死率。
-
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与认知的影响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和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和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6.9±5.3)分,MMSE评分为(24.15±5.70)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4.36±7.92)分,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4.65±7.12)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认知功能障碍,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护理效果显著。
-
布托啡诺在无痛人流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在无痛人流静脉麻醉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丙泊酚组)和观察组(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10分钟后再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至意识消失后施术;观察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稀释成10 mL),10分钟后再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至意识消失后施术,术中视患者的手术情况适量追加丙泊酚20~50 mg。记录观察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前1分钟(T 1)及注射后1分钟(T 2),2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后1分钟(T 3)和注射后5分钟(T 4)的MAP、HR、RR和SPO 2;记录并对比2组用药后的镇静/警觉(OAA/S)、术后VAS评分、清醒时间及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疼痛、呕吐、躁动和出血量。结果观察组静注布托啡诺后的OAA/S评分和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清醒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呕吐、躁动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静脉麻醉中,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镇痛和镇静效果均优于单用丙泊酚,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新生儿住院抗生素使用情况与用药合理性
目的:对新生儿住院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评价新生儿科的抗生素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4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400例新生儿中,使用过抗生素的有309例,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7.25%,预防性用药的有173例,占使用抗生素新生儿的55.99%;其中三联用药的新生儿为23例,二联用药的新生儿为137例,单联用药的新生儿有149例。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中,使用多的为头孢曲松,其次为阿莫西林。结论在新生儿科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仍有不合理之处。
-
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药物治疗,并按不同剂量将观察组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2.2%(P<0.05)。观察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观察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观察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较地塞米松好。
-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69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将其依据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对照组孕妇应用黄体酮针剂行肌内注射治疗,对比2组孕妇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孕酮值。结果观察组孕妇保胎成功率为94.3%,治疗后血清孕酮值为(48.1±3.6)μg/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孕妇保胎成功率为82.4%,治疗后血清孕酮值为(36.4±5.0)μg/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5%。2组孕妇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效果显著,孕妇保胎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且血清孕酮值明显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48例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抽取4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利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血凝酶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33%远低于观察组的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与再出血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奥美拉唑与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可取得显著疗效,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复发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d-2a(Peg-IFNct-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0例CHC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d-2 a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ALT以及血清抗-HCV、HCV-RNA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患者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24周以及48周后,观察组ALT好转率分别为70.59%(60/85)、80.0%(68/85)、92.94%(79/85),对照组分别为52.94%(45/85)、62.35%(53/85)、70.59%(60/85),观察组ALT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HCV-RNA转阴率分别为64.71%(55/85)、75.29%(64/85)、91.76%(78/85),对照组患者HCV-RNA转阴率分别为50.59%(43/85)、61.18%(52/85)、70.59%(60/85),观察组24周、48周后HCV-R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eg-IFNct-2 a联合RBV治疗CHC复发患者效果显著,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多索茶碱对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治疗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取405例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3)和对照组(n=202),观察组予以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予以氨茶碱,连续用药7 d后,分析对比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参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3%(185/203),显著高于对照组71.78%(145/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3,P<0.01);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8.67%(180/203),显著高于对照组73.27%(148/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0%(54/203),显著低于对照组40.59%(82/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P<0.01)。结论多索茶碱治疗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越于氨茶碱,而且多索茶碱的不良反应少即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00.00%、86.67%)vs(76.67%、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3.41±0.17)周,对照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4.16±0.54)周,2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可促使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改善患者预后。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入院编号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大剂量为10 mg,1次/d)治疗,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次/d,1片/d)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0%与对照组78.0%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70.6±4.3)、(123.5±5.3)mmHg与对照组(79.5±5.8)、(139.4±5.2)mmHg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与对照组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运用。
-
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妊娠糖尿病共56例,经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28例为常规胰岛素治疗,入组对照组;余28例为门冬胰岛素治疗,入组研究组。观察疗效,予以对比。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下降明显,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效果显著,血糖控制较好,并发症少,极具推广价值。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7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患儿采取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利巴韦林静滴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8%()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脑电图复常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2组患儿未发生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异常。对照组2例患者白细胞下降,症状轻微,未做处理后好转。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取得让人满意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并进行使用。
-
曼新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曼新妥(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注射液)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单纯药物治疗)应用曼新妥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曼新妥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及临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220例患者中216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跛行距离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静息痛患者32例,疼痛均明显缓解,糖尿病足患者5例,溃疡明显愈合,其中1例因脑梗加重,转至神经内科治疗,1例因心衰转入ICU治疗,1例因血糖不稳转入内分泌治疗,1例因精神障碍疾病,提前出院。结论曼新妥注射液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
奥美拉唑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奥美拉唑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各42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加静脉滴注氯化钠,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加奥美拉唑治疗,分析2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24h止血率(73.81%)、48h止血率(92.86%)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较好。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研究组38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剂量为0.4 mg/kg,1天1次)治疗,对照组38例单独采用米非司酮(剂量为75 mg,1天2次)治疗,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包块的大小、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对98例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能胃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1例给予阿莫西林500 mg+克拉霉素500 mg+雷贝拉唑10 mg/d,对照组47例联用阿莫西林500 mg+克拉霉素500 mg+奥美拉唑20 mg,均为2次/d,治疗14d后对比治疗效果,治疗后分别在4周、6个月及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82.98%)(P<0.05),但2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周、6个月及12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能够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西咪替丁与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应激性胃溃疡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28.08±4.53)h、胃液pH值(6.35±0.23)、血清胃泌素水平(92.35±13.42)pg/mL明显优于对照组(42.44±7.24)h、(2.78±0.34)、(110.34±11.23)pg/mL(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应激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能有效调节胃酸分泌,快速止血,有助于患者机体康复,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雷贝拉唑用于GERD患者TLESR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雷贝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的影响。方法选取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共30例:健康志愿者(A组)、雷贝拉唑组(B组)和雷贝拉唑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组(C组),每组10例。应用食管压力测定及24h pH值监测,观察健康人及GERD患者TLESR的发生率,比较各组间及GERD患者用药前后TLESR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GERD患者TLESR发生率高(P<0.05),治疗后与B组相比,C组TLESR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可以减少GERD患者TLESR的发生。
-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hs-CRP和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hs-CRP和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并加用厄贝沙坦,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治疗后2组心功能的改善以及hs-CRP和BN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22%相比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治疗后实验组血清hs-CRP (4.83±1.29)mg/L、BNP(103.75±25.80)mg/L相比于对照组(5.78±1.72)mg/L、(177.49±25.17)mg/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并降低患者hs-CRP、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探讨匹多莫德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再给予服用匹多莫德。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对比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平均发作次数为(2.6±1.3)次,平均发作时长为(4.4±1.5)d;对照组为(4.9±1.6)次和(7.8±2.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服用匹多莫德,可有效降低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
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研究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含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记录患者腹痛、腹胀发生的时间和次数,大便次数及性状,排便时是否伴随腹痛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160,P=0.0267);观察组患者对腹痛、腹泻、腹胀及黏液脓血便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87.1%、83.9%和80.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使用,虽然作用机制不同,但是可起到协同作用,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荷丹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荷丹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专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入选标准的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40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二甲双胍0.5 g/次,3次/d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荷丹片每次2片,3次/d,饭前服用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血脂谱。结果治疗1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BMI为(25.21±2.12)kg/m2、2hBG为(9.36±2.15)mmol/L、FBG为(6.14±1.17)mmol/L、HOMA-IR为(3.80±0.9)、体质量为(72.76±11.56)kg、TG为(1.46±0.98)mmol/L,LDL-C为(2.23±0.71)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荷丹片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可发挥显著效果,有效促使血糖水平降低,促使患者体质量减轻,对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改善。
-
中药调配临方炮制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中药调配临方炮制是临床上中药调剂人员以医嘱以及药物性能为依据,为满足治疗需要,将生品中药材进行科学的调配、炮制。研究显示,中药调配临方炮制会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从处方的规范化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加强药材炮制监督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合理用药临床疗效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
不孕症行宫腹腔镜手术的护理进展
不孕症是一种特殊的生育缺陷,也是妇科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加上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不孕症发生率逐渐提高。在临床中不孕症采用宫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但也需要相应的临床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对不孕症行宫腹腔镜手术的护理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新进展
随着心脏外科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已成为心脏外科常规手术;术后抗凝治疗不当所致的出血与栓塞等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生存质量。因此,为避免术后因抗凝不当而引发出血、血栓等并发症,临床上就必须要加强对术后抗凝处理的重视。通过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抗凝处理及健康教育,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自我防护能力的目的。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指导,同时加强对抗凝检测、抗凝指导等的重视对提高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成为减少此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现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及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
金属烤瓷修复体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金属烤瓷修复技术具有一定强度和美感度等优点成为牙修复技术的一项重要技术。然而该项技术也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不同情况的不良效果。本研究在大量临床经验基础上,总结分析导致金属烤瓷修复体对牙周组织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为该项技术的完善提供指导意义。
-
信息化建设在口腔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目前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特别在口腔专科医院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广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加强医院管理,整合医疗资源和规范医疗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社会效益等,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和推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在口腔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具有重大意义。
-
心电图在社区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了解社区医院开展心电图检查的重要作用。方法从堰桥医院7年来进行过心电图检查的患者10483例中选择心电图可以作为确诊依据的急诊患者,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回顾性分析患者转院情况、治疗情况、转归、诊治费用等。结果 STEMI 107例,其中71例主动选择转上级医院治疗,36例选择在本院进行溶栓治疗,再通26例,平均住院费用为(6058.7±1085.6)元,10例未再通者转上级医院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患者26次发作,其中23次发作在本院成功终止,另外3次发作转上级医院处理。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7例患者7次发作,其中6次发作在本院成功终止,另外1次发作转上级医院处理。在本院门诊成功治疗的29例次心动过速患者,平均费用为(145.4±65.7)元。结论社区医院开展心电图提高了医院在心血管急症方面的诊治水平、加强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稳定了社区医师队伍,急诊患者就近就医减少了病情延误,医疗费用更低廉。社区医院加大投入对贯彻落实了国家小病进社区的医改政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irisin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irisin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T2DM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体格检查并收集病史,计算体重指数,测量血压,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risin、内皮素水平,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检测循环一氧化氮水平,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T2DM组FMD水平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 2DM组患者FMD与年龄、BMI、SBP、DBP、血清TC、LDL-C、FBG、2 hBG、HbA 1c以及ET-1显著负相关(P<0.05)。与血清HDL-C、irisin及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排除其余因素后,FMD与ET-1、NO以及irisin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可能与循环irisin水平降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