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病毒感染中TNF信号传导途径
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及配体超家族通过诱导细胞的生长、分化、死亡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机体抗病毒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病毒诱导感染细胞表达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配体后可被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NK)细胞清除,是机体抵抗病毒侵害的防御机制之一.本文介绍了病毒诱导TNF受体与配体结合至激活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
-
期望肿瘤细胞凋亡还是坏死?
尽管不同抗癌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和途径不尽相同,但实验研究证明小剂量抗癌药物都可诱导体外培养细胞凋亡.近年来,新的肿瘤治疗策略往往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主,本文讨论其利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主要优点是不引起炎症反应,但这也是它的主要弊端,即会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另一弊端是凋亡细胞被吞噬后其基因(包括癌基因等致癌物质)横向传播而成为肿瘤复发的起因之一.本文提出,应该以促使肿瘤细胞坏死、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为抗肿瘤治疗的主导思想和研究方向.
-
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由一系列基因调节控制的自主性的有序死亡.细胞凋亡的形态学上主要表现为细胞皱缩、染色质浓染和出现凋亡小体.凋亡小体具有完整的膜结构,内含部分细胞质、细胞器和破碎的细胞核成分,形成的凋亡小体由邻近的正常细胞和吞噬细胞清除,其内容物不会因外泄而引起炎症反应.急性胰腺炎与细胞凋亡关系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机制未能完全阐明,本文针对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和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重度子痫前期母血胎儿有核红细胞水平与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关系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妊娠期特有的严重并发症,是影响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子痫前期的发生与胎儿细胞、滋养层细胞、炎性合体滋养层细胞穿透胎盘,向母体输送与释放增加有关[1-3],尤其是目前用于无创性产前诊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FNRBC)的穿透渗漏成为研究热点,报道认为子痫前期孕妇血循环中FNRBC数量增加[4-6].人体内部起免疫功能的细胞主要有红细胞和白细胞,而红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比普遍认为具有免疫和防御功能的白细胞高.研究认为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孕妇自身免疫系统病理损伤和紊乱有关[7-9],目前国内尚未检索到有关该类孕妇母血FNRBC数量变化及其与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相关性分析的报道.本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期望为阐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可能机制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Fas/FasL及其临床意义
随着对凋亡的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有着与有丝分裂同等重要的细胞凋亡在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病理状态和细胞清除等生理功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凋亡的发生有基因的表达、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内Ca2+浓度的增高等多种自主性生物行为,有不同的信号传导系统介导和参与,其中,Fas/FasL作为可直接启动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是介导细胞凋亡为重要的膜蛋白分子,Fas的英文全称为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意即自杀相关因子.
-
CIK细胞对G0 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
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缓解后的微小残留病是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障碍.由于只有处于细胞周期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敏感,有研究[1]表明残留白血病细胞多为G0期细胞.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但CIK细胞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G0期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从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诱导培养CIK细胞,测定其扩增数量,观察其对自体G0期CD34+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为临床应用自体CIK细胞清除残存白血病细胞提供了理论依据.
-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新技术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
国内单生子女政策及无一定规模的骨髓库,使多数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病人找到HLA匹配相关与非相关供者非常困难,但几乎所有人均有单倍体相合相关供者,它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奠定了基础.80年代国外开始单倍型相关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重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失败.去除植入物中T细胞后,可控制GVHD发生,但是植入物的排斥、白血病的复发及移植后免疫功能重建迟缓等原因,移植同样是失败的.90年代,单倍体移植取得了很大进步,1997年报道体外和体内T细胞去除相结合以及移植后连续免疫调节的方法,用T10B9进行选择性T细胞清除,提高了移植后无病生存.
-
GVL相关研究进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这有赖于移植后产生的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效应,它是同种异体免疫细胞清除白血病细胞和抗复发的重要手段,但常常与 GVHD相伴发生,严重的 GVHD大大削减了移植效果.目前预防 GVHD的措施主要是在移植后应用细胞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虽然可明显降低 GVHD的发生,但同时也减弱了 GVL效应,存在着原发病高复发的问题.如何建立特异性免疫耐受减轻 GVHD同时保留 GVL效应,是改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移植免疫学所面临的难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新研究进展(下)
凋亡与炎症虽然动物模型显示即使没有炎症也可以通过诱导凋亡形成肺气肿,但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炎症与凋亡的相互作用却非常显著.COPD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能力减弱,这可能与大量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同时存在有关.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剪切巨噬细胞表面的丝氨酸磷脂受体,导致巨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能力受损,从而引起持续的炎症.
-
胞葬作用与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机体清除感染或受损细胞,维持内稳态的重要机制。凋亡细胞内含有大量自身抗原与警报素,若未及时清除会导致继发性坏死,引起组织损伤甚至自身免疫性疾病[1]。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称为胞葬作用(efferocytosis)[2],对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内稳态及炎症消退等有重要作用[3]。体内多种细胞具有胞葬作用,可高效吞噬与清除凋亡细胞。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及胞葬作用缺陷与肺部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关[4-6]。现将胞葬作用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其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为通过调控胞葬作用防治肺部疾病提供新的理论与实验依据。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清除B细胞治疗后出现骨转换抑制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炎性关节疾病,B细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有关B细胞在炎性骨形成和骨吸收中的作用是有争议的,应用B细胞清除抗体--利妥昔单抗治疗的RA患者为研究B细胞在炎性骨形成和骨吸收中的作用提供了理想的模型.Wheater等学者对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RA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这类患者的骨转换被显著抑制(Osteoporos Int,2011,4).
-
微颗粒在细胞信息物质交流与免疫和肿瘤中的作用
细胞从分化、增殖、发挥生物学功能到衰老、凋亡,后被巨噬细胞清除的过程源于机体内环境一系列精细的调节.细胞在其发展进程的每一阶段,受到各种刺激作用后,释放来源于本身质膜所包含的胞浆内容物的亚微粒,即微颗粒(Microparticles,MPs)[1].1967年Wolf等首先报道了来源于活化的血小板的微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PMPs),并将其描述为血小板微尘(Platelet dust)[2].MPs直径为100~1 000 nm,是细胞受到活化或凋亡信号后以"出芽"的方式从细胞膜上脱落的质膜包裹胞浆内容物的一群高异质性的细胞颗粒.MPs在健康个体主要存在于外周血液循环,其中PMPs大约占循环中MPs总数量的70%~90%[3],内皮细胞释放的MPs(Endothelial-derived microparticles,EMPs)约占15%,而白细胞释放的MPs(Leukocyte-derived microparticles,LMPs)占10%左右.MPs可存在于健康人体内,其数量和特性的改变往往和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4].MPs在细胞和细胞之间的信息物质交流、凝血、免疫应答和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Ps的特性及其在细胞信息物质交流与免疫和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 sCD163水平以及 SOD 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CD163,也称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特异性表达于单核-巨噬细胞膜上,介导巨噬细胞清除体内过多的游离血红蛋白[1]。近年研究发现,它具有调节抗炎分子,如白介素-10(IL-10)、血红素氧合酶-1(HO-1)等表达的作用[2,3]。此介导过程又触发下游相关分子的高表达,进而发挥一系列抗炎、抗氧化作用。可溶性 CD163(sCD163)是在炎症刺激等因素的作用下,由单核细胞膜上的 CD163分子脱落下来而形成的。作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分子,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报道较少。本文拟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 sCD163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以了解 sCD163以及 SOD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所扮演的角色。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上CD28抗原的表达
乙型肝炎的肝细胞免疫损伤机制主要是由CD8+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CD8+淋巴细胞清除抗原需要双信号的刺激,即除了抗原递呈细胞(APC)对抗原的识别作为第一信号外,还涉及协同刺激分子的第二信号等因素[1].APC上的B7分子与其受体即CD8+上的CD28分子结合,是乙肝免疫应答重要的协同刺激途径[2].本文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上CD28的表达水平,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状态.
-
内毒素与酒精性肝病
长期过量饮酒是人类晚期肝病的主要原因,许多嗜酒者发生脂肪肝而没有其它的并发症,仅有15%~20%的大量饮酒者发生肝硬化。从脂肪变性进展到更严重的肝病可能需要其它刺激或危险因子的参与,内毒素是与长期酒精中毒相关肝损害发生的重要可疑因素之一。内毒素在嗜酒者和某些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血液中一般是升高的,动物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它引起细胞激肽释放,支持内毒素诱导细胞激肽在酒精性肝病起关键作用的学说[1]。 内毒素(脂多糖,LPS)来自G-阴性菌的细胞壁,包括肠道细菌丛。它们通常有少量穿透肠壁屏障,与LPS结合蛋白LPB结合输送到肝脏,在这里主要经枯否细胞清除。细胞表面存在若干内毒素受体亚型,CD14功能突出。内毒素结合和胞饮作用导致枯否细胞活化,因而发生细胞激肽和其它促效剂的合成和分泌,包括炎症前细胞激肽、TNF-α、IL-1β和前列腺素类如PGE2和PGD。由枯否细胞产生的产物可以进一步促进白细胞的浸润和后可能导致肝衰竭。中度内毒素水平是没有伤害的,但毒素(如氨基半乳糖)可以造成肝坏死和严重肝损害。喂饲含酒精饮食的大鼠急性内毒素处理后可以促进肝坏死。 测定滥用酒精者循环内毒素水平和炎症前细胞激肽升高,与各种酒精性试验动物模型的结果是一致的。发生酒精性肝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均与内毒素增高有关。Nanji等[2]报告胃内酒精饲养模型的饮食操作法有关的肝损害程度和循环内毒素水平有相关性,这跟枯否细胞暴露于内毒素发生反应释放的许多炎症前细胞激肽和花生酸类(eicosanoids)是一样的。酒精诱导内毒素升高的主要原因认为是其诱导肠壁对内毒素的渗透性增加,但也可能是酒精过量、相关菌丛增加和清除内毒素的能力降低所致。在动物试验中,抗生素治疗或乳酸杆菌饮食清除肠道G-细菌有防止发生肝病的作用。Thurman等[3]提供了胃内喂饲动物模型发生酒精性肝病需要枯否细胞的有力证据:用GdCI3灭活这些细胞可预防饮酒引起的肝病。中和TNF-α抗体也能预防酒精性肝损害,提示枯否细胞产生的TNF-α是致病本质。近报告缺乏55-kdTNF受体小鼠也能耐受胃内喂饲酒精引起的酒精性肝病[4]。
-
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 血栓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1.1 血管壁改变物理、化学、生物致病性因素→动脉壁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抗栓功能减弱和/或促栓功能增强→血栓形成.1.2 血液成分改变(1)抗凝血功能减弱:单核/巨噬细胞清除因子功能减弱;抗凝血酶III(ATⅢ);α2-巨球蛋白、肝素和蛋白C(PC)、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和活性减弱.(2)凝血功能增强: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纤维蛋白形成.
-
内皮素与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Yanagisawa首先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出来并命名的,是目前所知的作用强的长效血管收缩剂[1],并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脑缺血为脑血管供血障碍引起的脑缺血性改变,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管发生坏死.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为局灶性缺血发作时,组织损害的程度取决于缺血时血供保留的水平及缺血持续时间.当血供恢复后,恢复的灌流中止了缺血损伤过程,并至少使部分可逆的损伤组织恢复到功能状态.然而人们发现,恢复的血流及损伤组织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进一步的组织损伤.未经改良处理的血液对已经缺血的组织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灌流,它将部分可逆性损伤细胞清除,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主质细胞的数量,这种血流恢复后出现的导致部分损伤细胞继续死亡的有害作用称作再灌注损伤.
-
冷沉淀对血液清除细菌功能的影响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日益受到重视.冷沉淀作为一种血液成分,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报道,它在促进吞噬细胞清除异物及创口愈合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与其富含纤维结合蛋白(Fn)有关[1].
-
按需保存脐带血
什么是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是血细胞的鼻祖,可以分化成各种血细胞.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将外来的干细胞输入病人体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输入的干细胞要和病人的配型相合,或大部分相合,所以移植前要配型,输注之前要用一些特殊的药物将病人免疫功能抑制并将病人自身的干细胞清除.根据干细胞的来源不同把干细胞移植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等,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讲行移植叫脐带血干细胞移植.
-
OPG、RANK、RANKL系统与骨代谢
骨代谢包括骨形成与骨吸收,形成与吸收要维持一个动态平衡,骨组织才能具有正常的形态,发挥应有的功能,骨形成时,成骨细胞先形成类骨质并矿化形成新骨,骨吸收时,破骨细胞清除旧骨的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