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의학림상구
- 主管单位: 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171
- 国内刊号: 43-138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联合方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与恩替卡韦(ETV)联合ADV治疗LAM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LAM耐药的HBeAg阳性CHB患者50例,随机分为LAM联合ADV组(A组),ETV联合ADV组(B组),每组各25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24、48周时HBV DNA载量、谷丙转氨酶(ALT)水平、HBV血清标志物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12、24、48周HBV DNA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48周时A组与B组的HBV 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率分别为76.0%与88.0%、80.0%与9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HBV DNA阴转率B组高于A组(分别为84.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ALT复常率B组高于A组(分别为80.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病毒学突破.[结论]LAM联合ADV与ETV联合ADV治疗LAM耐药HBeAg阳性CHB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ETV联合ADV能快速抑制HBV DNA及降低ALT,早期HBV D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高于LAM联合ADV.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巨大前列腺老年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治疗巨大前列腺(体积>180 mL)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3例年龄≥68岁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PKRP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方法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平均前列腺体积(206.4±18.5)mL,平均切除前列腺体积(138.8±20.7)mL,平均手术时间(135.8±18.5) min,平均出血量(207.7±53.4) mL,术后平均大尿流率(Qmax)(19.1±1.9)mL/s.术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Qmax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KRP治疗老年巨大前列腺安全有效,综合采取各种防治措施有利于降低该手术风险.
-
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预处理组(M组),吗啡预处理+阿片类受体阻断剂组(N组),每组10只.C组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50 min;I/R组行左冠脉阻断30 min,再灌注120 min;M组静注吗啡0.3mg/kg,24 h后处理同I/R组;N组在静注吗啡前10 min,静注阿片类受体阻断剂纳洛酮6mg/kg,其余处理同I/R组.再灌注120min后,免疫印记法测心肌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表达水平,同时测心梗面积.[结果]与C组相比,I/R组、M组和N组CcO表达水平均降低;与I/R组比,M组CcO表达水平增高,心肌梗死面积减少,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心肌CcO表达有关.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本院625例T2DM住院患者的尿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25例T2DM患者无菌中段尿中,捡出病原菌122株,革兰阴性杆菌占75.41%,其中无症状感染患者占43.5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大于60%.[结论]T2DM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临床治疗应积极控制血糖,及早发现,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治疗.
-
低出生体质量儿产后母乳喂养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低出生体质量儿产后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母乳喂养率.[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低出生体质量儿380例为研究对象,对产妇随访2个月,分析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包括父母收入、母乳喂养信心、母亲文化程度、母乳喂养知识、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早接触早吸允、母亲学会挤奶时间和母乳喂养率、产后并发症、奶瓶使用、住院时喂过糖水.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影响母乳喂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是母乳喂养信心、早接触早接允、按需喂养、产后并发症、住院期间学会挤奶.[结论]对低出生体质量儿积极开展母乳喂养有利于新生儿成长发育,因此产妇住院期间应积极指导其尽早哺乳,普及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
-
三维适形放疗与适形调强放疗对T3~4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对耳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放射治疗方案对T3~4期鼻咽癌患者耳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就诊的102例T3~4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适形调强放疗(IMRT)组56例,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46例,比较两组疗效、放射性中耳炎发生率及听力受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近期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组的中耳及耳蜗照射剂量明显高于IMRT组(P<0.05),两组放疗后6个月中耳炎发生率及听力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3~4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耳功能的保护,IMRT比3D-CRT技术具有剂量学优势,但未见临床优势,3D-CRT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仍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分诊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依据笔者的急诊科风险管理相关经验,对比分析本院急诊分诊在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实施前的时间为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实施后的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30日.在前后各两个月中依据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400名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调查询问.[结果]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8.25%,比实施前显著上升(P<0.05).[结论]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运用于临床急诊分诊中可以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
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9例及常规组69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病康复治疗至出院6个月.[结果]康复组患者的TC、LDL-C、HAMD评分、HAMA评分降低,其生活质量PF、RP、GH、VT、SF、RE、MH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且康复组除RP评分外的上述所有指标均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康复治疗有利于纠正心脏危险因素,改善AMI患者体力活动程度及精神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舒利迭吸入治疗儿童哮喘8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舒利迭干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辅舒酮吸入治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Children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分变化、患者急性发作时两组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次数和哮喘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后C-ACT,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一年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次数观察组(48±30)小于对照组(96±60),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急性加重次数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舒利迭干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HPV分型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宫颈癌患者124例,检测患者HPV基因分型,采用放疗方法对入选患者进行盆腔外和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放疗敏感性与HPV分型的相关性.[结果]124例患者中,HPV阴性1例,在HPV阳性宫颈癌患者检出21种HPV基因型中,高危型常见类型为HPV16、HPV18和HPV58,低危型常见类型为HPV6和HPV11.放疗不敏感患者中多重HPV感染所占90%,且HPV-18在化疗后未缓解患者中所占比率为80%.[结论]以HPV-18为主的HPV多重感染可能会影响宫颈癌患者放化疗敏感性.
-
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对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NL方案)治疗中老年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3年收治的56例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化疗方案为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推注,d1,d8;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d2;21 d为1个周期,治疗少2周期.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化疗的总有效率为32.1%,患者的1年存活率为35.7%.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恶心呕吐等,但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对中老年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且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术后静脉炎效果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静脉炎效果.[方法]选择277例留置PICC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将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141例做为A组,将改进护理措施的136例做为B组;A组留置PICC后出现静脉炎时采用水胶体敷料贴敷穿刺侧治疗.B组留置PICC后立即采用水胶体敷料贴敷穿刺侧预防静脉炎.比较两组不同穿刺部位的静脉炎发生率、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效果.[结果]头静脉和肘部下行静脉穿刺留置PICC静脉炎发生率高于肘部贵要静脉;B组静脉炎总发生率8.1%,A组为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均有显效.[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在头静脉和肘部下行静脉留置PICC易发生静脉炎,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静脉炎效果明显.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及分级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危险分层及分级中的表达.[方法]150例UAP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低危组54例、中危组60例、高危组36例;按传统Proudilit狭窄分级法将冠脉狭窄分为Ⅰ~Ⅵ级.另选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H-FABP变化.[结果]试验组血清H-FA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UAP患者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血管狭窄程度愈高,H-FABP表达水平愈高,其中Ⅳ级病变组较Ⅲ级病变组,Ⅵ级病变组较Ⅳ级病变组H-FABP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Ⅳ级较Ⅴ级病变组稍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FABP水平随UAP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根据其水平可判断UAP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
肠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肠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5月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其余40例患者则单独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并分析统计导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8.6%明显高于对照组2.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60岁)、服用时间超过3个月、有既往消化道出血病史和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使用是抗血小板治疗中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使用增加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同时对高龄、服药时间较久及既往有上消化道出血史的患者应高度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
金双歧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金双歧加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金双歧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葡萄糖酸锌片;用药4周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中瘦素(Leptin)、胃促生长素(Ghrelin)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9%,与对照组的69.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中Leptin水平增加、Ghrelin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金双歧加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安全有效,其促食欲的作用可能与Leptin和Ghrelin的分泌调节有关.
-
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OPG与RANKL浓度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65岁)单侧髋关节术后短期内骨代谢变化.[方法]收集单侧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前后18例外周血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骨保护素(OPG)、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RANKL)手术前后浓度,分析OPG、RANKL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单侧1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OPG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而16例患者术后RANKL浓度均明显下降,其中2例患者术后RANKL浓度轻度增加,术后患者RANKL/OPG比值总体下降.[结论]老年患者单侧髋关节术后OPG浓度增加和RANKL浓度的下降,导致RANKL/OPG比值总体下降,提示此类患者其术后短期内破骨功能可能受抑制而成骨功能却明显增强.
-
内镜微血管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5例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跟踪随访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12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3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减轻,其中2例在2周内症状完全缓解,1例1个月内症状完全缓解.随访1~24个月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
GP73、AFP-L3和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L3 (alpha-fetoprotein-L3,AFP-L3)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患者112例,其中PHC组55例,肝炎组25例,肝硬化组32例,另选择肝脏功能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GP73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AFP-L3的浓度,并计算AFP-L3在AFP中所占比例.[结果]GP73、AFP-L3与AFP在对照组、肝硬化组、肝炎组的表达水平均低于PH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GP73+ AFP与AFP-L3+ AFP对PHC诊断的灵敏度高于单独使用AFP(92.7% vs 70.9%,P<0.01;89.1% vs 70.9%,P<0.05),而特异性基本无变化.[结论]联合检测GP73、AFP-L3和AFP,能提高对PHC的早期诊断率,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9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DPN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给予甲钴胺1.5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n=49):在应用甲钴胺的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60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增加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且安全性好.
-
阿普替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普替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阿普替酶进行治疗,而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3d、1周、1个月以及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E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普替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患者的神经受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向临床推荐.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49例患者分为胆囊结石组(A组)、胆囊结石合并息肉组(B组)、胆囊息肉组(C组);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术后1例患者出现腹壁蜂窝织炎,经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出现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经保守治疗而愈.术后随访52~63个月,A组内单发结石与多发结石分别复发1例(3.33%)、18例(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结石复发19例(17.92%),B组结石复发7例(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息肉复发1例(6.25%),C组息肉复发1例(3.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安全、微创、有效;胆囊结石合并息肉不推荐行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危险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诱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本院的40例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影像学特点.所有患者均通过头磁共振平扫及静脉血管成像(MRI+ MRV)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结果]本组女26例(65%),男14例(35%),平均年龄(34±6.25)岁.头痛症状为常见,占70%(28/40).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口服避孕药和孕产妇,分别占30.0%(12/40)和27.5%(11/40).上矢状窦和侧窦受累常见,分别为65.0%(26/40)及55.0%(22/40),病死率为15%(6/40),发病时即出现意识障碍或颅内血肿与预后不良有关.[结论]CVST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多样,头痛为常见临床表现,女性口服避孕药及妊娠生产为主要危险因素.该病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发病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或伴有颅内血肿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
-
高分辨率彩色超声在甲状旁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彩超对甲状旁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疾病患者44例的超声影像资料,并分析甲状旁腺病灶的平均直径、周长、面积与血钙、血PTH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旁腺病变可见不同的声像表现:甲状旁腺腺瘤表现为在甲状腺后方可见低回声结节,包膜完整,边界清晰;甲状旁腺癌可呈分叶状、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肿块,常可向周围浸润,边界不清;甲状旁腺增生表现为多个甲状旁腺不同程度的增大,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多为低回声,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甲状旁腺囊肿表现为光滑壁薄的囊性结构,其内无血流信号.52个病灶中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5.00%(39/52);甲状旁腺病灶的平均直径、周长、面积与血钙、血PTH均呈正相关性.[结论]高分辨率彩超对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已成为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与临床资料结合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
白介素-1β基因rs1143627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rs1143627-C/T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应用MassARRAY分子量阵列技术检测132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病患者(DN组),128例T2DM无肾病患者(NDN组),124例健康对照者(NC组)白介素-1β基因rs1143627-C/T多态性.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并测定体质量指数(BMI).[结果]DN组与NDN组合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T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C组,DN组又高于NDN组;DN组与NDN组C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C分布频率显著低于NC组,DN组又低于NDN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基因rs1143627-C/T多态性可能与DN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
高血压脑出血脑积水78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救治和中后期脑积水的诊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收集本院78例高血压脑出血出现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高血压脑出血出现脑积水的患者中,丘脑出血59例,脑干出血13例,小脑出血6例.所有病例均有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其中侧脑室、第三脑室、导水管及第四脑室全脑室铸型53例;发生颅内感染36例.早期行侧脑室引流、冲洗、尿激酶注入、腰穿治疗,侧脑室引流持续时间7~56 d;中后期出现脑积水46例,均给予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本组病例中中度残废36例,重度残废18例,持续植物状态15例,死亡9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生脑积水与出血部位、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和继发颅内感染有关,早期积极引流、预防感染,中后期及时给予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有助于改善预后.
-
腔镜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及手术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腔镜下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11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行普通开放手术68例,行腔镜手术50例,均采用单纯亚甲蓝法或联合放射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探查.分析术后检出率及各种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普通开放组SLN检出率联合法为96.87%,亚甲蓝法为82.45%;腔镜组SLN检出率联合法为96.52%,亚甲蓝法为83.70%,比较两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6,P=0.967).术中出血量腔镜组明显低于普通开放组(P=0.01),但手术时间明显高于普通组(P =0.002).术后并发症:腔镜组患者术后麻木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36,P=0.023),术后肩部功能恢复腔镜组明显优于普通组(P=0.001),腋下积液发生率普通组显著低于腔镜组(P=0.001).[结论]腔镜下行SLNB在安全可行性上与普通开放手术相当,该技术的应用能在保留乳房的同时并维持了腋窝的美观,且能有效减少因普通开放性手术引起的不良后果,值得临床广泛选择运用.
-
神经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与神经再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在大鼠脑缺血模型中,通过阻断粘着斑激酶(FAK)磷酸化,来抑制神经生长因子(NGF)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从而观察其对NGF促神经再生作用的影响,探讨NGF促血管生成作用和促神经再生二者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NGF治疗组、NGF+ TAE226(FAK抑制剂)干预组,制备大鼠局灶性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并干预,术后d14取室管膜下区(SVZ)和海马齿状回区(SGZ)脑组织做组织切片,用荧光标记法,统计细胞增殖标记物,Brdu以及SVZ区和SGZ区神经元前体细胞标记蛋白,DCX蛋白的表达,观察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和脑缺血组少见Brdu的标记阳性细胞,SVZ和SGZ区少有DCX蛋白表达;NGF组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及SVZ和SGZ区DCX蛋白表达均明显多于其他三组;NGF+ TAE226组较NGF组双标的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有较明显下降,但多于脑缺血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后,NGF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有利于缺血后神经再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不同体位对椎管内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俯卧位及斜侧卧位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对椎管内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均行PCNL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俯卧位组(Ⅰ组)和斜侧卧位组(Ⅱ组).两组均选择椎管内麻醉,记录两组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灌洗液总量及穿刺成功率.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俯卧位及斜侧卧位后(T1),PCNL灌流开始后15 min(T2),45 min(T3)至术毕(T4)不同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呼吸频率(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在T1时MBP均有所下降,而在T2~4各时点MBP又逐渐回升,其中Ⅰ组T1与T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Ⅰ组RR、HR均高于麻醉前,T3、T4各时点与麻醉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Ⅱ组HR略有增快,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比较,Ⅰ组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对于行PCNL手术患者,采取斜侧卧位较俯卧位术中患者不良反应要相对好且血流动力学较平稳.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发生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的PD患者76例,记录所有PD患者的年龄、性别、使用多巴丝肼剂量、受教育程度,并对所有PD患者行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Hoehn Yahr(H-Y)分期、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等评分,根据患者有无睡眠障碍将PD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与非睡眠障碍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利用Spearman分析探讨P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76例PD患者中,48例存在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3.2%,PD睡眠障碍组患者UPDRS评分、H-Y分期、FSS评分、多巴丝肼剂量、HAMD评分明显高于非障碍组患者,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 <0.05).P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与UPDRS评分、H-Y分期,FSS评分、多巴丝肼剂量、HAMD评分有关(r =0.56~0.81,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无关.[结论]PD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
-
38家基层及民办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调查基层及民办医疗机构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为执行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做参考.[方法]对38家基层及民办医疗机构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所调查的8000张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剖析问题的成因.[结果]8 000张处方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33.68%,38家基层及民办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不同程度遴选、联用、用法用量的不适宜,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比例较高等问题,而以民营医院问题更为严重.[结论]必须加强基层及民办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以节约医疗资源,抵御细菌耐药性.
-
镇静治疗对危重烧伤患者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
[目的]观察危重烧伤后镇静治疗对促炎/抑炎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46例烧伤Ⅱ度以上,创面总面积>3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按常规补液复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丙泊酚微量持续静脉镇静治疗.分别在镇静前(T0)、镇静后3 h(T1)、镇静后6 h(T2)、镇静后48 h(T3)抽血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的含量.[结果]与伤前比较,严重烧伤后血清TNF-α、IL-1、IL-10均升高(P<0.05),镇静治疗可降低其升高幅度(P<0.05).[结论]应用镇静治疗可抑制大面积烧伤患者主要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促炎/抑炎细胞因子平衡,减轻应激,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
紫外光核黄毒角膜胶原交联疗法在圆锥角膜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估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对在本院接受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治疗的20例圆锥角膜患者(33眼)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患者术后1周内术眼反应,以及术后6个月相关指标(视力、角膜、晶体、视网膜情况、眼压、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计数)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术眼反应轻微,术后6个月角膜、晶体、视网膜情况、眼压和角膜内皮计数稳定,30眼(18例患者)裸眼视力改善,矫正视力稳定,角膜曲率显著降低.有3眼(2例患者)角膜扩张仍有进展,并进行了再次交联治疗,终获得改善.[结论]采用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治疗圆锥角膜具有有效率高,术后反应轻,无副作用的优点,大部分患者治疗后角膜曲率降低,裸眼视力改善.
-
神经外科全麻坐位手术中静脉空气栓塞42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坐位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静脉空气栓塞(VAE)的监测、发生、预防及处理.[方法]搜集本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的215例坐位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出现急性地、持续性地、原因不明地下降≥5 mmHg为VAE的诊断标准.相关的数据从医疗记录资料中提取并分别予以比较,统计手术过程中VAE的监测、发生、预防及处理等情况.[结果]术中VAE总发生率为19.5%(42/215),经积极的处理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术后均恢复自主呼吸并正常苏醒,无明显后遗症,也未出现VAE相关的致残或致死病例.[结论]在无更敏感监测手段下行神经外科坐位全身麻醉手术,PETCO2监测能够为有经验的麻醉医生对预防VAE的发生提供参考.
-
食管鳞癌两种食管重建方式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重建在食管鳞癌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管状胃食管重建,30例行全胃食管重建,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食管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腹部切口感染、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结果]管状胃食管重建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全胃食管重建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鳞癌手术中,与全胃食管重建相比,管状胃食管重建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手术安全可靠,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
米氮平治疗中-重度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中-重度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共患率,评价米氮平治疗IB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中-重度IBS-D(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米氮平;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IBS生活质量问卷(IBS-QOL)评分和焦虑/抑郁测试(HAMA/HAMD),并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改善情况.[结果]71.3%(57/80)的中-重度IBS-D患者合并焦虑或(和)抑郁;治疗后米氮平组患者IBS-SSS、IBS-QOL和HAMA/HAMD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1),其中合并焦虑或(和)抑郁患者的IBS-SSS和IBS-QOL得到显著改善(均P<0.05);米氮平组17.5%(7/40)的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结论]中-重度IBS-D患者常伴焦虑或(和)抑郁,米氮平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可作为中-重度IBS-D的治疗用药之一.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术(OC)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158例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临床资料.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由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将其分为LC治疗的观察组(82例)和OC治疗的对照组(7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8.9%,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对照组手术成功率100.0%,略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为(67.1±14.8)min和(4.9±1.9)d,均明显较对照组(92.5±17.8)min和(7.9±2.0)d短;术中出血量为(43.7±12.4)mL,明显较对照组(77.9±16.5)mL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明显较对照组19.7%低,两组间上述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LC手术较OC手术有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PHF)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治疗的PHF患者4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接受LPHP内固定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保守治疗.术后6个月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评价患者近期疗效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功能、运动范围和解剖复位得分分别为(31.7±3.5)分、(24.6±3.2)分、(18.1±2.3)分和(8.5±1.2)分,总得分(82.1±4.7)分,对照组为(26.3±4.2)分、(20.4±2.8)分、(13.6±3.3)分和(6.0±2.1)分,总得分(68.7±7.4)分;观察组优良率为82.6%(19/23),对照组优良率为52.2%(12/23);观察组1例切口感染、1例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3例股骨头坏死,5例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上述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HP内固定治疗PHF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家庭夜间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吸气肌锻炼对稳定期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治疗一年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家庭夜间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联合吸气肌锻炼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治疗1年的疗效.[方法]40例老年慢性高碳酸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家庭应用NPPV治疗及吸气肌锻炼治疗,随访1年,评价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平均肺动脉压(mPAP)、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日间动脉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及两年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比较:①6 min步行距离[(70±15)m vs (110±20)m],呼吸困难评分[(4.4±0.3)分vs (2.4±0.1)分],辅助呼吸机评分[(4.8±0.2)分vs (2.2±0.3)分],急性加重次数[(4.3±2.1)分vs(2.1±0.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②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比较mPAP[(43.5±3.8)mmHg vs (34.4±2.7) mmHg]、PaCO2[(64.3±5.2)mmHg vs (49.8±4.9)mmHg]、PaO2[(52.3±3.9) mmHgvs(64.4±4.1)mmHg]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FEV1[(1.21±1.1)L vs (1.24±0.9)L]及FVC[(2.48±0.8)mmHg vs (2.49±0.7)mmHg]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家庭夜间无创机械通气联合吸气肌锻炼对稳定期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各种子宫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不同子宫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74例不同子宫疾病患者的3D-TVS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或联合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计算Kappa值来评价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程度.[结果]874例患者中,宫腔镜(或联合腹腔镜)检查:子宫畸形者48例,宫腔粘连者114例,宫腔息肉者116例;3D-TVS对子宫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对轻、中、重度粘连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5%(45/52,P<0.05)、95.8%(46/48,P<0.05)、100% (14/14,P<0.05);对单发息肉诊断符合率为91.9%(34/37,P<0.05),多发息肉诊断符合率为96.2%(76/79,P<0.05).[结论]3D-TVS成像准确、直观、立体,是一种对子宫疾病诊断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
miR-26a靶向调控AP-2γ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miR-26a是否可通过靶向调控AP-2γ表达而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方法]通过双荧光素酶基因分析检测miR-26a对AP-2γ 3'非编码区(3'UTR)-荧光素酶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26a模拟物转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AP 2γ表达水平;将AP-2γ shRNA转染SK-N AS细胞,MTS细胞增殖活性检测分析干扰AP-2γ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miR-26a特异性地与AP-2γ的3'UTR结合,抑制其荧光素酶活性.过表达miR-26a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AP2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hRNA干扰AP-2γ表达能抑制SK-N-AS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miR-26a通过靶向调控AP-2γ表达而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
-
自血回输对脊柱手术患者血清cTnⅠ、CK-MB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血回输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时对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自体血回输,Ⅱ组输注异体血.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异体血输注量并测定全麻诱导插管前(T1)、诱导结束后30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患者血清cTnⅠ、CK-MB的水平.[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异体血输注量增多;Ⅱ组在T3、T4时点cTnⅠ、CK-MB水平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回输能减少异体血的输注,使心肌酶的水平下降,有利于心肌保护.
-
劳力性热射病患者APACHEⅡ评分与TIMP-1及MMP-9、PCT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劳力性热射病(EHS)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降钙素原(PCT)等相关因子水平及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部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9例EHS患者,根据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为低分组、高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IMP-1、PCT、MMP-9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中,低分组患者的TIMP-1水平明显高于高分组患者,MMP-9、PCT水平则明显低于高分组患者,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TIMP-1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MMP 9、PCT等与APACHEⅡ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E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APACHEⅡ评分关系密切,可作为病情进展评价及疗效判定的指标,其可为临床诊疗该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
急性期突发性耳聋患者情绪特点及早期护理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急性期突发性耳聋患者情绪特点及早期护理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本院诊治的80例急性期突发性耳聋患者为观察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析患者情绪特点,并采用针对性的早期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问卷中内向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听力治疗总有效率为88.8%;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及HAMA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急性期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较为明显,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
远隔缺血时处理对体外循环先心病手术患儿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远隔缺血时处理对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血清S100 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先心病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远隔缺血时处理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R组在主动脉阻断同时对患者右下肢实施3周期4 min缺血/4 min再灌注处理;C组不进行该处理.两组分别于术前(T0)、CPB结束即刻(T1)、CPB结束后5 h(T2)、12 h(T3)、24 h(T4)5个时间点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结果]两组患儿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在CPB后均先逐渐升高,在CPB后5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在CPB后24 h恢复至术前水平.与T0相比,两组患儿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在T1~3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R组患儿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在T1~3较低(P <0.05).[结论]远隔缺血时处理能抑制CPB下先心病手术患儿S100-β蛋白和NSE的释放,对CPB后脑损伤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专病一体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究专病一体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的影响.[方法]8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专病一体化护理模式上的饮食指导作为干预手段,在患者入组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不同时间点患者的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评分,自我护理水平和营养状况.[结果]患者的各项营养相关检查指标在入组后不同时间点均较入组时有显著改善(P<0.05),患者的营养知识掌握水平显著提高(P<0.01).[结论]专病一体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在透析开始的前6个月的营养状况.
-
肋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术后严重鼻畸形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肋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术后严重鼻畸形的疗效.[方法]切取一段肋软骨予以修整,植入鼻小柱内,重建鼻下端的鼻小柱支架结构,并在鼻底行“y”切口,“v”缝合或“z”交叉三角瓣成形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肌层,并尽可能复位鼻唇肌肉,再造口轮匝肌环,以缩小鼻孔、修复鼻底嵴,并纠正鼻小柱歪斜.对上颌骨发育严重缺陷,鼻翼基底部凹陷明显者,可于鼻翼基底部及鼻底嵴处填充肋软骨片,以抬高鼻翼基底部及鼻底嵴.背部低平或偏斜者形成鼻背筋膜通道,利用取出的肋软骨塑形后同时进行隆鼻术.后,鼻小柱行“v”“y”缝合以延长鼻小柱.鼻穹隆鼻缘皮肤通过鼻内转移来实现.[结果]鼻外形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高.[结论]肋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术后严重鼻畸形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戊酸雌二醇片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激素补充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片用于非绝经期妇女子宫全切术后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因患妇科良性疾病在绝经前行子宫全切术(保留卵巢)的患者276例(A组),术后予戊酸雌二醇片进行激素补充治疗6个月;245例(B组)患者术后未接受任何激素补充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结果]A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围绝经期症状、性生活变化、阴道黏膜改变发生率(3.62%、3.98%、4.71%)均低于B组患者(40%、39.18%、35.5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片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可有效预防及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有利患者术后恢复.
-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预防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了解不规则抗体筛查在预防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HT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本院入院及门诊预输血患者11 180例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查组),以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未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10 173例患者为对照(未筛查组),比较两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筛查组11 180例患者共检出不规则抗体93例,阳性率为0.832%,其中特异性不规则抗体81例,阳性率为0.725%,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12例,阳性率为0.107%;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与多次输血及妊娠史有关(P<0.05);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主要为溶血性输血反应.筛查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筛查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患者有一定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输血前筛查有利于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
不同肥胖指标与无高血压病的成年肥胖男性血压昼夜节律改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指标与无高血压病的成年肥胖男性血压昼夜节律改变的关系.[方法]体检无高血压成年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48例,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并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非杓型血压检出率为54.2%.非杓型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值(WHtR)及腰臀比(WHR)均高于杓型组(P均<0.01).行多元线性回归显示,WHtR为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β=-85.310,P=0.000)和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β=-109.726,P=0.000)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WHtR与肥胖人群血压昼夜节律改变密切相关,WHtR可作为识别非杓型血压的简便身体测量指标.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AMI患者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对240例AMI患者进行评估,并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上版(DSM-Ⅳ)中PTSD的诊断标准确诊PTSD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40例AMI患者中共检出PTSD阳性患者68例,PTSD检出率为28.3%.女性患者和高Killip分级患者的PTSD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和低Killip分级患者(P<0.01),PTSD阳性组(32.18±3.35)的SSRS得分显著低于PTSD阴性组患者(39.71±3.14)(P<0.01).女性(OR=3.015,95%CI:1.687~5.391)、高Killip分级(OR=3.614,95%CI:2.437~5.360)和SSRS评分低(OR=0.960,95%CI:0.941~0.979)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AMI患者PTSD症状发生率较高,女性、高Killip分级及低社会支持水平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
-
NF-κB、VEGF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核转录因子B (NF-κB)对于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正常唾液腺组织、32例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和34例SACC中NF-κB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CD34标记微血管计数(MVD),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唾液腺组织、PA和SACC中NF-κB、VEGF的表达和MVD计数逐步升高,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VD计数随着NF-κB表达的增强而升高(P<0.05);NF-κB和VEGF、VEGF和CD34的表达成正相关(P均<0.05).NF-κB的表达与SACC的神经侵犯和远处转移有关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实体型SACC中NF-κB的表达高于筛孔型和腺管型,NF-κB的表达与SACC的部位、大小、淋巴结转移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F-κB的表达与SACC的血管生成呈正相关,在SACC噬神经性、远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方面起重要作用,故推测NF-κB可以作为抗血管治疗SACC的潜在的靶向目标.
-
输尿管软镜应用于小儿肾、输尿管上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小儿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配合.[方法]对47例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儿进行完善的术前护理准备、密切术中配合;术后对仪器设备进行及时的清洗和保养.[结果]经全面完善的手术配合,47例患儿共52侧结石中49侧入镜顺利寻及结石并碎石成功,其中5侧因软镜导引鞘置入不成功或结石太大、多发结石留置双J管2周后进行第二次软镜碎石达到良好效果.其他3侧下盏结石软镜下未寻及结石,2侧改由经皮肾镜碎石取石,1侧观察.术后2个月清石率为92.3%(49/52).手术时间25~115 min,平均45 min.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手术配合要求高.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术中配合步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清洗和保养是保持其性能完好、确保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
血清KL-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人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AECOPD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KL-6的表达,检测两组血细胞分析和血气分析指标,并分析KL-6的表达与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KL-6水平为(5.229±0.513)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536±0.593)ng/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KL-6与年龄、单核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相关(P<0.05),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及动脉血气分析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实际碳酸氢盐等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KL-6可推荐作为AECOPD的评估指标.
-
VSD联合外科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2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外科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应用VSD联合外科皮瓣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2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30个月,皮瓣成活良好,28例治愈.[结论]VSD操作简便,有可重复性,可很好封闭创面,利于肉芽组织及新生毛细血管生长;转移皮瓣质地良好,避免再次形成贴骨瘢痕,VSD联合外科皮瓣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
不同切口类型对乳腺纤维瘤术后切口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切口类型对乳腺纤维瘤术后甲级愈合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0例)和改良组(120例),分别采用常规放射状切口和改良环乳晕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平均瘢痕长度,术后随访美容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术后平均瘢痕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随访美容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乳晕感觉异常及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乳晕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放射状切口比较,改良环乳晕切口用于乳腺纤维瘤患者手术可有效提高切口愈合效果,改善手术美观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65~80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插管前15 min微量泵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持续输注10 min,之后改为0.2 μg/(kg·h)输注,直至手术结束前40 min停止输注;C组于麻醉插管前15 min微量泵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持续输注10 min,后改为0.2 μg/(kg·h)输注,直至手术结束前40 min停止输注.分别记录入室(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拔管即刻(T3)及拔管后5 min (T4)患者的收缩压(SBP),心率(HR),同时记录拔管后5 min(T4)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拔管即刻(T3)和拔管后5 min(T4)的呛咳反应和躁动评分,并记录术前1d和术后2d对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MMSE)的测试评分.[结果]D组和C组在T1时SBP均低于T0(P<0.05),D组SBP在T4与T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在T4高于T3(P<0.05);两组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3与T4,C组Ramsay评分均低于D组(P<0.05),呛咳评分和躁动评分C组均高于D组(P<0.05);术后2d的MMSE评分C组显著低于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利于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有效降低拔管时的血压升高,抑制拔管时的呛咳及躁动,对患者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并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技术在乳腺肿块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安珂(EnCor)微创技术在乳腺肿块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安珂微创技术对230例乳腺肿块患者375处乳腺肿块进行肿物切除,观察术后疗效.[结果]375处乳腺肿块中良性371处:纤维腺瘤125处,乳腺腺病92处,乳腺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74处,导管上皮增生33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4处,乳腺积乳囊肿16处,乳腺脂肪坏死5处,肉芽肿性炎2处,均在超声引导下完全切除,术后随访,再未进行任何处理.恶性肿块4处:其中原位癌2处,行局部切除后残腔病检未见肿瘤残余,浸润性导管癌2处,均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皮肤瘀斑7例,5例出现可触及血肿,未做特殊处理,1~2个月后痊愈.术后随访2~24个月,3个月后超声复查,162例手术区见低回声改变,触诊局部略硬,6个月后触诊恢复正常.[结论]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技术进行乳腺肿块的切除或活检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有效、微创、美容的效果.
-
氦-氖激光治疗对截瘫后压疮愈合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治疗对截瘫后压疮愈合的效果.[方法]对入住本的Ⅰ、Ⅱ及浅Ⅲ期、深Ⅲ期87例压疮患者,分别采用氦-氖激光治疗(观察组,n =47)和常规护理换药治疗(对照组,n=40).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愈合时间及治疗14d时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压疮愈合时间(8.7±1.2)d,短于对照组的(11.2±6.4)d,但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深Ⅲ期压疮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12.8±7.3)d显著短于对照组(20.2±8.1)d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瘫后压疮采用氦-氖激光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换药.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本院28例AA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1ow/-Treg的比例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AA患者组CD4+ CD25+ CD127low/-/CD4+ Treg为(4.60±2.11)%,健康对照组为(7.50±1.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AA组为CD3+ CD4+/CD3+ (Th):(42.47±5.22)%,CD3+ CD8+/CD3+ (Ts):(47.46±7.06)%,Th/Ts:0.92±0.19,健康对照组分别为CD3+ CD4+/ CD3+(Th):(53.28±4.92)%,CD3+ CD8+/CD3+ (Ts):(37.06±6.08)%,Th/Ts:1.52±0.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AA患者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数量的减少可能使免疫活性细胞逃避机体对它们的免疫调节,导致体内诱导免疫耐受机能不足,从而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AA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CD4+T淋巴细胞减低,CD8+T淋巴细胞增多导致CD4+/CD8+比值降低可能是其重要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进行CD4+ CD25+ CD127low/-Treg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有助于评估AA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
-
2300例南通市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现状分析
[目的]调查南通市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通市崇川、启东、如东三地区40~65岁围绝经期2 300名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了解其自然绝经年龄、保健知识掌握及保健需求、通过Kupperman评分对绝经综合征进行评估.[结果]本地区妇女平均自然绝经年龄为50.02岁;围绝经期保健知识77.34%不了解或了解很少;保健知识需求88.74%.绝经综合征1 714例,占74.52%.绝经综合征症状发生率前三位为失眠、性生活障碍、疲乏.[结论]了解南通市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有利于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
经胸腔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高龄胸腰椎脊柱结核
[目的]探讨胸腔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高龄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胸腔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高龄(>60岁)患者35例,术后以正规抗痨化疗.[结果]经12~36个月的随访,35例患者切口均正常愈合,植骨部分融合6~12个月,到末次随访时均已融合,脊柱后凸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病变无复发,无钛网移位及内固定松动发生.[结论]胸腔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高龄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良好,植骨融合率好,固定效果可靠.
-
血清ET-1、hs-CRP对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检测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于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4例,其中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组)34例,非神经源性肺水肿(非NPE组)3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上述受试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ET-1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 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颅脑损伤患者血清ET-1、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NPE组血清ET-1水平明显高于非NPE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NPE组血清hs-CRP水平与非NPE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血清ET-1、hs-CRP水平,能够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发现肺损伤,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
糖尿病肾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性脑梗死患者68例,分成正常蛋白尿组(n =29)和临床蛋白尿组(n=39).入院时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同时所有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行血塞通治疗联合康复锻炼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3个月和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式Fugl-Meyer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行血塞通联合康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NIHSS评分、简式Fugl-Meyer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正常蛋白尿组较临床蛋白尿组改善更为明显,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蛋白尿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05%(32/39);正常蛋白尿组总有效率为93.10%(27/29),正常蛋白尿组高于临床蛋白尿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肾脏的损害和蛋白尿,血塞通联合康复治疗能够促进糖尿病肾病性脑梗死患者,尤其是正常蛋白尿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mTOR和p70S6K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p70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S6K)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因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标本(距夹层撕裂边缘1 cm) 15例(观察组),取自同期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升主动脉壁标本1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TOR及p70S6K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TOR、磷酸化mTOR(p-mTOR)、p70S6K、磷酸化p70S6K(p-p70S6K)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TOR与p70S6K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1);mTOR、p-mTOR、p70S6K、p-p70S6K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mTOR/p70S6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NAFLD患者314例,其中单纯NAFLD组127例,NAFLD合并MS组18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NAFLD合并MS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1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NAFLD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NAFLD组比较,NAFLD合并MS组TC、FPG、LDL-C、UA均升高,HDL-C降低,腰围增大,尿酸含量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合并MS组合并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NAFLD组(P<0.05).[结论]NAFLD合并MS的多元代谢异常程度更严重,需警惕代谢相关并发症,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
-
不同减痛方法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炔雌醇联合宫术宁胶棒在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IUD)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因绝经要求取出节育器的妇女126例根据不同的减痛方法分为三组:A组术前在宫颈管放置宫术宁胶棒5~10min;B组术前1周口服炔雌醇0.35 mg/d;C组采用炔雌醇联合宫术宁胶棒.比较三组的宫颈软化情况、术中疼痛程度及取器成功率.[结果]C组的宫颈软化程度佳,显著优于A、B两组(P<0.01),但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手术时间为(5.23±1.27) min,明显长于B、C(2.64±0.93、2.13±0.76)min(P<0.05);三组的疼痛程度由大到小为A组,B组,C组;C组顺利取出IUD百分率高,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炔雌醇联合宫术宁胶棒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出IUD,软化宫颈,提高取出IUD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循证护理(附一例报告)
[目的]总结1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循证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ce图书馆、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Embase,Medline检索词查找相关文献,评价证据级别后确定佳临床证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提出护理问题,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液体管理、有效的呼吸道管理、皮肤管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管理.[结果]经过循证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无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转入康复科,进行后期康复治疗.[结论]循证护理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丰富护士的临床知识,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
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126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本组病例126例,均伴有内科疾病,于内科疾病治疗稳定后行PVP手术.通过光碟进行术前宣教,手术中应用美国GreenLight PV激光系统(绿激光系统).术中持续监护和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控制原发疾病,降低疼痛刺激,给予饮食和出院指导.[结果]126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7~65min,平均时间37 min.术中术后无大量出血,无死亡病例.术后尿管无须牵引,拔除尿管时间为13~45 h,拔出导尿管后均能自行排尿,无尿失禁.术后残尿平均0~16 mL.[结论]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疾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健康教育是对于选择性PVP顺利进行与成功有积极作用.
-
180例心血管疾病有创血压监测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有创血压监测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杜绝因并发症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方法]对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内180例将留置针直接置于动脉内,通过测压管连接换能器直接监测血管内压力的患者积极采取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14例患者动静脉留置针脱出;30例患者出现渗血现象,其中的3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前征象;3例神经损伤;其他顺利完成连续有创血压监测.[结论]通过对CCU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采取正确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动态变化,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和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未出现因有创血压并发症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
脑血管病患者压力引导下拔出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血管患者在压力引导下拔出留置气囊导尿管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1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均夹闭尿管,留置尿管时间为2~6 d,平均3.5d,当病情平稳后,遵医嘱拔出气囊导尿管.观察组:接到医嘱后,嘱患者开始饮温开水800~1000mL,待患者有排尿感觉时消毒尿道口及尿管,将尿管轻轻插入1~2 cm,再用20 mL注射器将气囊内液体抽出,不立即将尿管拔出,休息30~60 min,当患者有明显的排尿感觉时,轻轻按摩膀胱底部,顺势将尿管慢慢移出.对照组:接到医嘱后,用20 mL注射器将气囊内液体抽出,将尿管轻轻拔出;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性质、再次插管次数、血尿发生次数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拔出留置气囊导尿管后,观察组疼痛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例数均低于对照组,疼痛性质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因尿潴留再次插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尿路感染及血尿发生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压力引导下拔出留置气囊尿管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尿道黏膜损伤,解除或减轻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感,显著降低拔管后因尿潴留而再次插管的痛苦.
-
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糖尿病(DM)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10月156例老年DM合并抑郁、焦虑患者按前后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DM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之间及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价量表(SAS)、抑郁自评价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AS、SD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两项评分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老年DM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状态效果可靠,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
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住院DR患者12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3年1~7月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实施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46.78±9.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4.47±3.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DR患者的生活质量.
-
慢性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及其对肿瘤进展的影响
慢性应激与肿瘤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虽然慢性应激能否促进肿瘤的发生仍存在一些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慢性应激能促进恶性肿瘤的进展.近年研究[1]显示慢性应激能引起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导致机体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C)、儿茶酚胺、催乳素、催产素、P物质等应激激素水平发生明显改变,而这些应激激素水平的改变在促进肿瘤进展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其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过程涉及动脉壁细胞、细胞外基质、血液成分、局部血流动力学、环境及遗传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结果均提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1,2].AGTs是体内的还原糖与蛋白质或脂质发生不可逆反应形成的,通过直接修饰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以及与AGTs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结合,通过受体依赖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就AGTs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做一综述.
-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疗进展
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临床通常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首发症状.临床影像学等检查均不能发现乳腺内原发病灶,其发病率约占全部乳腺癌的0.46%~1%,多见于女性,亚洲女性发病高峰在45~55岁之间,而欧美等地区则要比亚洲发病年龄晚10年左右,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早期检出率低,往往延误治疗,影响预后[1].对于OBC的治疗现在尚存争议,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综合治疗等.
-
骨粘连蛋白在糖尿病及肥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分泌性富含半光氨酸的酸性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又称作骨粘连蛋白(osteonecfin),也被称为基底膜40蛋白(BM40).在1981年,SPARC首先由Termine[1]等在人和牛骨中被描述,其后发现在许多组织中被表达,但在肥胖和脂肪细胞中来源的较多.近年研究发现SPARC与骨的生长和重建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在糖尿病(DM)及肥胖相关领域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就该领域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靶向药物厄洛替尼的研究进展
厄洛替尼是一种新型且高效的小分子1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1/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EGFR过度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已作为其二线、三线用药.近几年来关于厄洛替尼在其他肿瘤方面研究越来越多,且其治疗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厄洛替尼有可能成为多种肿瘤的靶向药物.本文就厄洛替尼的药理学特性、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临床研究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以眩晕起病的桥本脑病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桥本脑病(Hashimoto's Encephalopathy,HE)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的脑病,其临床少见,尤以眩晕起病的HE更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易误诊和漏诊.现将本院神经内科近诊治的1例以眩晕起病的HE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