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经乳晕气管前入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乳晕气管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9年11月~ 2012年6月,对104例甲状腺疾病采用气管前入路施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其中甲状腺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23例.经乳晕切口穿刺trocar,常规先切断甲状腺峡部,再切断游离气管前筋膜、外侧韧带、悬韧带,解除甲状腺固定(即甲状腺松动),再切断血管,根据病变决定切除多少甲状腺. 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5 ~195 min,平均107 min.术中出血量5~115 ml,平均25 ml.术后住院时间3~6d,平均4.5d.2例术后轻微喉返神经麻痹症状(声嘶),经观察分别于术后3、6个月自行恢复正常,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 结论 气管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操作容易,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简捷的手术方法.
-
不同类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室缺)经皮介入封堵术的疗效. 方法 2011年9月~ 2012年12月,对89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行介入封堵术.通过左心室、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诊断分型,隔瓣下室缺30例,膜部室缺10例,偏流出道室缺29例,嵴内室缺20例.均采用经皮介入封堵术. 结果 介入治疗成功率96.6%(86/89),其中隔瓣下室缺96.7% (29/30),膜部室缺100.0% (10/10),偏流出道室缺96.6%(28/29),嵴内室缺95.0%(19/20).3例介入治疗失败,2例因主动脉瓣右冠瓣脱垂伴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而术中停止介入手术;1例术后封堵器移位外科手术取出.4个分型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8/30),10.0% (1/10),6.9%(2/29),5.0% (1/20).3例(3.4%)术后存在1 ~1.5 mm残余分流;4例(4.5%)术后出现瓣膜功能异常,其中2例主动脉瓣轻度反流,2例三尖瓣轻~中度反流,均未行特殊处理,其中3例术后3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瓣膜功能恢复正常,1例术后1年复查仍存在三尖瓣轻度反流,但各房室大小及心功能均正常;4例(4.5%)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经激素及营养心肌药物治疗1周后恢复术前状态. 结论 不同类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安全有效.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是不同类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成功的关键.
-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 方法 2008年8月~ 2012年8月对25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在显微镜下分离外侧裂,经岛叶无血管区进入血肿腔,行血肿清除术.术后按照严格的内科治疗,控制血压,神经营养,康复治疗,进行ADL评分. 结果 术后存活24例,死亡1例(4.0%).24例术后3个月按ADL评分:Ⅱ级13例(54.2%),Ⅲ级8例(33.3%),Ⅳ级2例(8.3%),Ⅴ级1例(4.2%). 结论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疗效满意.
-
可吸收止血膜在颅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可吸收止血膜在颅脑肿瘤切除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9月我科颅脑肿瘤手术116例,将116例颅脑肿瘤交替入组依次分为2组:实验组,肿瘤创面常规加应用可吸收止血膜止血;对照组,肿瘤创面采用常规电凝、脑棉等方法止血,比较2组术中止血有效率、术后24 h出血量. 结果 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65.5%(38/58),显著低于实验组96.6% (56/58)(Z=-3.997,P=0.000).实验组术后24 h内出血量(25.1±3.4)ml,显著少于对照组(120.5±6.3)ml(t=-101.488,P=0.000). 结论 可吸收止血膜在颅脑肿瘤手术中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
肺癌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肺癌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 2010年10月200例肺癌患者手术前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资料.使用钳检、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3种方法. 结果 14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肿物或异常(包括X线胸片及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的早期肺癌12例),敏感性70.0%;6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异常,假阴性率30.0%.手术187例,13例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异常,包括双侧支气管病变3例,病灶浸润至同侧相邻叶支气管病人不能耐受全肺切除6例,侵及隆突2例,侵及对侧支气管腔1例,双源癌1例,临床分期变为Ⅲb或Ⅳ期,放弃手术. 结论 肺癌患者手术前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仅可以明确病灶形态和病理诊断,而且可以发现早期隐性肺癌及发现气管、支气管等的异常情况,对提高肺癌早期阳性诊断率和选择正确治疗方式提供重要依据.
-
B超引导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105例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 方法 2008年9月~ 2011年12月105例上尿路结石在B超引导下18 G肾穿刺针穿刺,建立F14~F16皮肾微通道,置入Wolf F8.0/9.8输尿管镜,65 W钬激光将结石粉碎,放置F5双J管作内引流,F14硅胶肾造瘘管外引流. 结果 91例(86.6%)单通道一期碎石成功;9例单通道二期碎石成功(8.5%),其中2例二期术后仍小结石残留行体外震波碎石后结石排净;5例穿刺失败:2例1~3次ESWL辅以中药排石治疗后结石排净,3例中转开放切开取石手术,穿刺失败率4.7%(5/105).手术时间70~150 min,(80.5±10.2)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50 ml,无大出血.105例随访10~32个月,(10.6±3.5)月,4例结石复发,因结石偏小行中医排石汤排石后治愈. 结论 B超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
腹腔镜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对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 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0月临床诊断为穿孔性阑尾炎的78例患儿按家属意愿分为开放组(38例)和腹腔镜组(40例).分别于术前0.5h、术后24 h及48 h采外周静脉血,分别用ELISA法和胶体免疫结合法测定血清CRP和PCT. 结果 2组血清CRP和PCT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 h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开放组CRP升高更明显(P=0.000);术后48 h腹腔镜组PCT已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腹腔镜组CRP和开放组CRP、PCT仍高于术前(P<0.05),且开放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00). 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引起CRP、PCT的变化较小.
-
尿道黏膜麻醉下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输尿管中下段石街
目的 探讨尿道黏膜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石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对37例输尿管中下段石街行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门诊手术.2%利多卡因尿道黏膜表面麻醉,将输尿管镜表面涂体腔器械导入润滑剂(舒泰)后置入,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均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 结果 治疗成功36例,1例男性左输尿管中段石街病人不能耐受而入院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处理.手术时间15 ~54 min,平均37 min,无发热,无明显腰痛及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 结论 尿道黏膜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石街,可以不放置输尿管支架管,既简便,又安全可靠.
-
经腹腹膜前与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 比较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和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的疗效以及卫生资源利用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47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的临床资料,其中TAPP组27例(33侧),TEP组20例(29侧).比较2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直接医疗成本、间接成本、成本效果比等指标. 结果 与TAPP组相比,TEP组麻醉费高[1061元(850~1267元)vs.918元(730 ~ 1180元),Z=-2.153,P=0.031],材料费用低[2897元(901 ~ 3956元)vs.3213元(2556~9559元),Z=-2.109,P=0.035],成本-效果比低[8932.16元vs.9754.34元].2组术后住院时间[(3.4±1.0)dvs.(3.2±0.8)d,=0.736,P=0.465]、并发症发生率[0 vs.5% (1/20),P=0.426]、复发率[3.7% (1/27)vs.5% (1/20),P=0.67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组检查费用、药品费用、手术费用、床位费用、护理诊疗费用、间接成本、总成本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TAPP与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相同;与TAPP相比,TEP通过减少材料费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
-
标准通道经皮肾弹道超声碎石取石与微通道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标准通道弹道超声碎石取石与微通道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4年6月~2010年6月,对129例肾鹿角形结石分别采用标准通道弹道超声碎石取石与微通道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标准通道组61例,微通道组6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 标准通道组手术时间(92±22)min,显著少于微通道组(139±23) min(t=11.828,P=0.000);标准通道组术后发热率为8.2%,显著低于微通道组26.5%(x2 =11.828,P=0.007);标准通道组一期结石取净率52.5% (32/61),与微通道组51.5%(35/6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13,P =0.911). 结论 与微通道相比,标准通道治疗肾鹿角形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和术后发热率低等优点,有条件者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2月~2011年2月我院56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的女性骨质疏松性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30例,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2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X线照射次数及术后VAS评分. 结果 单侧组手术时间(25±6)min显著少于双侧组(45±5)min(t=-13.426,P=0.011).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10.0%(3/30),与双侧组3.8%(1/26)无显著差异(x2=0.138,P=0.710).单侧组术中X线曝光(10.5±2.5)次,显著少于双侧组(19.4 ±3.0)次(t=-12.110,P=0.000).2组术后24 h、术后6、12个月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单侧穿刺方法手术时间短,X线暴露次数少;双侧入路穿刺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 2010年3月~ 2012年12月,施行361例胃癌D2根治术,2组医生分别手术,腹腔镜组166例,开腹组195例.对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及病死率等进行比较.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41±55) min]、淋巴结清扫数[(29.8±6.5)个]与开腹组[(237±53)min、(30.5±7.0)个]差异无显著性(t=0.702、-0.978,P=0.438、0.329),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115±59)ml vs.(259±121) ml,t=-13.981,P=0.000],术中输血例数少(7例vS.19例,x2 =4.098,P=0.043),术后排气时间早[(3.6±0.9)d vs.(5.1±1.5)d,t=-11.271,P=0.000],首次进流质时间早[(6.1±1.3)d vs.(8.1±1.4)d,t=-13.977,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1.9±2.5)dvs.(14.3±3.2)d,t=-7.838,P=0.000].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12.7% (21/166) vs.24.6%(48/195),x2=8.303,P=0.004],其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3.0%(5/166)vs.8.7% (17/195),x2=5.101,P =0.024]. 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具有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在淋巴结清扫及近期预后方面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中期妊娠卵巢肿瘤的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期妊娠卵巢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32例中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分别行全麻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n=14)和开腹手术(开腹组,n=18).腹腔镜手术一般距离宫底或肿瘤上缘(以大者为准)至少3横指处做第一切口,余切口随之改变,气腹形成后,监测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直至手术结束后1 h.卵巢肿瘤剥除术:用剪刀切开肿瘤包膜,将肿瘤完整剥出装袋取出,若肿瘤直径>8 cm,穿刺抽吸囊液后剥除肿瘤.患侧附件切除术:提起附件边凝边切,取出同卵巢肿瘤剥除术. 结果 腹腔镜组肿瘤剥除术10例,附件切除术4例,无一例中转开腹.开腹组肿瘤剥除术13例,附件切除术5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3.9±26.8) min与开腹组(72.8±22.2)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 =0.127,P=0.900).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56.4±25.9)ml与开腹组(48.9±22.5)m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 =0.876,P=0.388).腹腔镜术后住院(5.0±0.8)d,显著短于开腹组(8.7±2.8)d(t=-4.779,P=0.000).术后病理:腹腔镜组成熟性畸胎瘤12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开腹组成熟性畸胎瘤5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浆液黏液混合性囊腺瘤2例,交界性乳头状囊腺瘤1例.卵巢肿瘤蒂扭转9例,其中成熟性畸胎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伴囊壁钙化)1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随访至分娩,腹腔镜组新生儿Apgar评分(9.8±0.4)分与开腹组(9.7±0.5)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84,P=0.564);新生儿出生体重(3357.7±471.2)g与开腹组(3421.9±155.9)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13,P=0.612);新生儿出生孕周(38.5±1.3)周与开腹组(39.1±0.9)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466,P=0.154);早产率与开腹组无统计学差异[7.7% (1/13) vs.0,P=0.448]. 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期妊娠卵巢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
脑认知功能评价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价值
目的 探讨用脑认知功能评价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价值. 方法 2007年6月~2012年6月,对20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的脑积水患儿于手术前和术后2、6个月进行智能评测(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包括适应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语言行为和个人-社会行为)及脑室额角宽度测量,进行术后疗效评价. 结果 术后2、6个月与术前相比智能测定有统计学差异(P<0.01),分别有8/20和15/20患儿DQ恢复正常.术后脑室大小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脑发育的改善及脑认知功能的恢复对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
等离子体柱状电极联合环状电极腔内治疗男性后尿道狭窄
目的 评价经尿道等离子体柱状电极联合环状电极腔内治疗后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7年9月~2012年9月,采用英国Gyrus公司等离子体柱状电极联合环状电极,腔内治疗24例男性后尿道狭窄.术前狭窄长度9.2~24.3 mm,平均13.6 mm.术前与术后l、3个月行常规尿道造影及大尿流率测定,术后12个月行尿道镜检查,评价手术效果. 结果 术后随访l ~21个月,平均13.6月,其中17例>12个月.术前大尿流率4.2~9.1 ml/s,中位数5.6 ml/s,术后大尿流率16.2 ~ 24.5 ml/s,中位数17.6 ml/s.19例(79.2%)获得成功,无明显尿道梗阻症状,尿道造影或尿道镜检查未发现再狭窄.5例再狭窄,其中1例行开放性尿道成形术,4例定期行尿道扩张. 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柱状电极联合环状电极治疗后尿道狭窄,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瘢痕组织切除效率高,视野清楚,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复发率低,是治疗男性后尿道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
-
回结肠血管为入路标志的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根治术24例报告
目的 探讨回结肠血管为入路标志的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的难点及处理. 方法 2009年1月~ 2012年1月对24例结肠癌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按肿瘤处理原则,内侧入路,结扎相应血管,清扫淋巴结,并通过小切口在腹腔外进行切除吻合. 结果 24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36~ 20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15~200 ml,平均40 ml.清扫淋巴结12 ~25枚,平均17枚.辅助切口4~7 cm,平均5 cm.术后住院6~9d,平均7d.除1例术后切口液化感染外,无其他切口或穿刺口并发症发生,无肠漏及腹腔感染等发生.18例随访6~ 24个月,平均12个月,2例发生肝转移,其余患者未见有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 正确选择后腹膜切开点,有利于肠系膜上静脉游离和融合筋膜间隙的分离;正确理解全结肠系膜切除、熟知胃结肠干的解剖变异,是减少术中出血和顺利完成规范化手术的成功要点.
-
坐骨结节囊肿的关节镜诊治18例报道
坐骨结节囊肿又称臀大肌坐骨结节滑膜囊肿或坐骨结节滑囊炎,多见于长期坐姿工作者,由于臀部坐骨结节支点反复摩擦刺激滑囊增生所致,传统的手术方法创伤大,容易感染,护理不方便,坐位时有不适感[1],囊内注射激素容易复发,我们以前报道应用关节镜治疗坐骨结节囊肿11例[2],取得了良好效果.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应用关节镜治疗坐骨结节囊肿18例,现将其安全性及疗效分析如下.
-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技巧,避免因显露而造成的喉返神经医源性损伤. 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4月,行胸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7例.于乳腺前皮下置入trocar,注入CO2(压力6 mm Hg)建立操作空间,用超声刀显露喉返神经. 结果 17例均顺利完成喉返神经显露,其中7例行腔镜双侧甲状腺腺叶手术(6例双侧叶结节和1例甲状腺癌),5例行一侧甲状腺叶切除术(一侧腺叶多发结节),5例行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喉返神经主干位于甲状腺下动脉之前、之后和动脉分叉之间的比例分别为17.6%(3/17)、47.1% (8/17)和35.3%(6/17),术后未见声音嘶哑等发生. 结论 尽管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关系不固定,应用甲状腺囊外解剖和上翻技术,在切除腺体的同时可以显露喉返神经,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价值. 方法 2010年1月~ 2012年12月对2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术中暂不切除胆囊,先显露胆总管,切开取石、纤维胆道镜探查、一期缝合,后切除胆囊. 结果 2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3~20 ml,平均10 ml.术后住院时间7~9d,平均8d.术后胆漏1例,保守治愈.21例随访1~ 34个月,平均21个月,无结石复发和胆系症状.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
-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部穿刺气胸引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占位病人在介入诊疗中并发气胸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气胸引流术的价值. 方法 2005年7月~ 2012年3月,19例介入诊疗中并发气胸,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插管方法行气胸引流术.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剪2~3个侧孔,选择气胸侧第2或第3前肋间隙锁骨中线处穿刺进针,18G穿刺针刺入胸膜腔内,引入导丝,交换置入剪孔的中心静脉导管,外固定并抽气. 结果 在操作和引流过程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完成中心静脉置管后,5例住院观察,其中2例肺肿瘤射频消融为住院患者,3例肺占位穿刺因合并严重肺气肿,余14例穿刺置管后胸闷症状明显缓解,在等候室内观察1h,无症状加重,听诊双肺呼吸正常,采用门诊观察随访.经抽气及引流1~3d后,18例胸闷、气急症状逐渐消失,患侧胸部扣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胸片或CT复查气胸消失、肺组织完全复张,拔除中心静脉导管;1例重度肺气肿持续少量胸腔漏气,经负压瓶引流5周后胸膜破口完全闭合,肺组织复张. 结论 与传统外科胸腔引流相比,中心静脉导管行气胸引流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可靠、疗效好、患者可在门诊接受观察等优点,尤其适合胸部穿刺介入诊疗操作中发生单纯气胸的病人.
-
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的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的手术效果. 方法 2008年8月~ 2012年8月,行腹腔镜Ladd手术8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6岁.经脐、右上腹和右中腹置入3个5 mm trocar,将回盲部肠管推向左侧腹,寻找并确定Ladd韧带电钩离断,充分游离十二指肠解除压迫.自近端空肠逐步向远端小肠探查,并使扭转肠管复位.从回盲部向肠系膜根部切开肠系膜前叶的脏层腹膜,将十二指肠顺脊柱右侧下行,小肠置于腹腔右侧,结肠置于腹腔左侧.腹腔镜下或经脐部trocar提出阑尾切除. 结果 8例均经腹腔镜探查证实为肠旋转不良,其中5例合并中肠顺时针扭转.均在腹腔镜下予以复位并顺利完成Ladd手术,手术时间60~ 15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10 ml.1例探查过程中发现合并空肠异位胰腺,经扩大脐部戳孔后提出腹外切除.术后留置胃管1~3d,拔出后恢复饮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4~6d.随访2个月~2年,平均15个月,其中5例>12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不适症状. 结论 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
-
经腋中线直切口行Nuss手术纠治小儿漏斗胸
目的 总结经腋中线直切口行Nuss手术纠治小儿漏斗胸的手术技巧和疗效. 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月,对18例先天性漏斗胸采用两侧腋中线直切口进行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手术年龄5岁2个月~11岁8个月,平均7岁3个月.根据Park分型,对称性11例,不对称性7例.Haller指数3.3 ~10.8,4.68±1.73. 结果 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 ~55 min,(42.2±6.5) min.术中失血量<10 ml.1例发生少量气胸,保守治疗气胸消失.伤口均愈合良好.住院时间(5.1±1.0)d.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手术效果:优14例,良4例.18例随访时间3 ~18个月,(10.0±4.5)月,其中5例>12个月,支架钢板无明显移位或滑脱,胸廓外形发育良好.胸廓矫正满意,正面和侧面手臂下垂时均无法发现腋中线切口. 结论 经腋中线直切口行Nuss手术纠治小儿漏斗胸是可行的,特别对于女性患者,可以避免影响乳腺的发育和外观.
-
内镜下钬激光治疗早期上尿路上皮肿瘤特殊病例1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内镜下钬激光治疗特殊早期上尿路上皮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2002年4月~2010年5月,对10例不适合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的早期上尿路上皮肿瘤患者行内镜下钬激光治疗,其中输尿管肿瘤7例(1例合并膀胱肿瘤),肾盂肿瘤3例.单发7例,多发3例.术前肿瘤分期cTa ~ cT1.3例对侧已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2例孤立肾,3例肾功能不全,1例2~3级心功能不全,1例肿瘤小(<1 cm,位于肾盂,单发且表浅).输尿管硬镜治疗7例,软镜1例,微通道经皮肾镜2例.术后行丝裂霉素上尿路及膀胱灌注化疗. 结果 10例术后随访2年,无肿瘤死亡.1例术后6个月输尿管狭窄,其余均未出现大出血、严重感染、周围脏器损伤及全身肿瘤转移.复发4例,其中1例输尿管合并膀胱肿瘤者膀胱内复发,1例为肾盂内单发肿瘤复发,2例为输尿管单发肿瘤复发.该4例随访5年,1例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3例复发3~4次,且为尿路多处复发,行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其中2例术后血液透析1年内肿瘤转移死亡. 结论 对不适合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的早期上尿路上皮肿瘤,内镜下钬激光治疗短期内是安全有效的.
-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24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效果. 方法 2009年1月~ 2011年12月,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胃切除术24例.腹腔镜下探查腹腔、清除大网膜及预定范围的淋巴结,通过上腹部小切口完成胃肿瘤切除和胃肠重建. 结果 中转开腹手术1例.余23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例.手术时间全胃(171.0±32.5) min,近端胃130、185及210 min,远端胃(137.2±40.2)min.术中出血量:全胃(260±80) ml,近端胃190、220、250 ml,远端胃(190±50) ml.清除淋巴结(18.4±4.3)枚.术后排气时间(1.4±0.8)d.术后住院时间(12.0±3.4)d.术后随访12 ~24个月,平均16.3月.复发率21.7% (5/23). 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行、可靠,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度颈髓损伤颈椎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后人工气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和颈椎前后路联合颈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颈脊髓损伤17例,行颈前路(12例)或颈前后路(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5 ~11d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结果 17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均过程顺利,无颈前部重要器官损伤、术后局部大量出血、造瘘区域感染、颈前路手术切口及切口深层感染. 结论 颈前路手术5日后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安全高效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
-
无瘢痕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精索血管的术中配合
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恢复快、无明显瘢痕等优势[3,4].我科在单孔腹腔镜下改进了该术式[5],引入临床常见的双通道深静脉穿刺针,通过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精索血管[6,7],简化了手术步骤,避免了过去穿刺针直接跨越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对手术室护士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在25例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注水分离腹膜与精索结构,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老龄化加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献报道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在8.3%~18.8%[1].由于患者多在症状严重时方就医,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弥漫,狭窄程度严重,甚至闭塞.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血管腔内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导管室自2011年7月起开展腔内介入治疗ASO,至2012年7月共12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肋间通路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腔内泌尿技术的发展,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已逐渐替代开放手术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通常采取经肋间通路[1].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对281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经肋间通路行PCNL,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报道如下.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胫骨隧道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双源CT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印迹及胫骨骨道,比较胫骨端单双束面积覆盖率以及自然印迹与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总结规律,为临床改进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实现解剖重建提供依据. 方法 对14例双束重建及20例单束重建术后患者双侧膝关节进行DSCT扫描.64排工作站(GE,Volume Share2-AW4.4版本软件)三维重建膝关节胫骨平台模型,再现胫骨平台ACL自然印迹及骨道.圈画、测量自然印迹、骨道面积等,比较单、双束骨道面积覆盖率及单、双束骨道中心点与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结果 (1)术后面积覆盖率比较:单束(50.50±13.58)%,双束(61.07±11.53)%(t=2.370,P=0.024),双束面积覆盖率显著大于单束.(2)单束:矢状面上,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43.80±5.56)%,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44.90±6.69)%,无显著性差异(=0.631,P=0.536);冠状面上,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55.15±2.96)%,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51.85±2.80)%,有显著性差异(t =5.592,P=0.001).(3)双束:矢状面上,前内束(anteromedial bundle,AMB)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37.00±6.00)%,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37.43±9.84)%,无显著性差异(t=0.120,P=0.908);冠状面上,AMB骨道中心点位置(53.00±2.00)%,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51.14±1.83)%,有显著性差异(t=4.192,P=0.001).矢状面上,后外束(posterolateral bundle,PLB)中心点相对位置(55.00±7.00)%,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40.79±6.42)%,有显著性差异(t =9.121,P=0.001);冠状面上,PLB中心点相对位置(56.00±2.00)%,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51.64±2.12)%,有显著性差异(t =7.280,P=0.001). 结论 (1) ACL胫骨骨道双束重建面积覆盖率大于单束重建,要实现ACL解剖重建需尽可能采用个体化双束重建技术.(2)双源CT三维重建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术后骨道与自然印迹相对位置关系,对改进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有指导意义.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