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림상화실험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695
- 国内刊号: 11-474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α-突触核蛋白硝基化的意义
目的 探讨α-突触核蛋白(α-Syn)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中的变化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双染技术和病理显微分析图像系统,在中倍光镜下比较22例 STC患者(STC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结肠黏膜α-Syn及硝基化α-Syn.结果 两组结肠黏膜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均有α-Syn及硝基化α-Syn表达.STC组结肠黏膜α-Syn及硝基化α-Syn较对照组明显增加,α-Syn黏膜层 1101.1±26.34 vs.1431.3±30.36; 黏膜下1023.1±31.42 vs.1332.7±26.3;硝基化α-Syn(黏膜层396±14.16 vs.688.5±28.34;黏膜下129.7±3.78 vs.220.9±8.5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结肠黏膜神经α-Syn的硝基化参与STC的发病.
-
内镜鼻窦术后林格液与高渗盐水鼻腔冲洗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内镜鼻窦术后林格液与高渗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的疗效,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行内镜鼻窦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术后分别采用林格液与3%高渗氯化钠溶液冲洗液行鼻腔冲洗,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术腔愈合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林格液组囊泡形成较少,高渗氯化钠溶液组术腔积脓较轻(P<0.05).结论 内镜鼻窦术后应用林格液与高渗氯化钠溶液冲洗术腔均有助于促进术腔上皮化,在减轻水肿、减少分泌物方面两者各有特点.
-
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 21-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NSCLC患者行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根据疗效分为稳定组(26例)和进展组(14例).在化疗前后,全部清晨空腹采集血清样本,冷冻保存.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CEA、CA-125、CYFRA 21-1的含量水平.结果 稳定组化疗后NSCLC患者血清中CEA、CA-125、CYFRA 21-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进展组化疗前后此3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EA、CA-125、CYFRA 21-1联合检测可作为NSCLC化疗疗效的评价指标.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并评价血清PLGF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ACS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确诊),正常对照组40例,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PLGF的水平,同时记录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分别与血清PLGF水平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ACS组血清PLGF水平高于SAP组(36.80±25.18)ng/L vs.(18.40±4.60)ng/L,(P<0.05),SAP组血清PL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18.40±4.60)ng/L vs.(10.09±3.22)ng/L(P<0.05),血清PLGF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r= 0.753,P<0.05)和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r=0.735,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ACS患者血清PLGF水平明显增高,测定血清PLGF水平有可能有助于ACS的诊断及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价.
-
中等剂量强的松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中等剂量强的松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利尿、调脂、抗凝、对症支持等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强的松清晨顿服,观察组中等剂量强的松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整个疗程为12~18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与对照组(95.00%)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下降、血浆白蛋白升高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5.00%)高于观察组(15.00%)(P<0.05),观察组7例患者白细胞减少、女性月经紊乱,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未影响继续治疗,无肝损害.结论 中等剂量强的松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疗效满意,副作用小.
-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在C臂X线机下实施经皮穿刺颈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无复发或症状加重.治疗效果:优40例(51.3%),良16例(20.5%),有效17例(21.8%),差5例(6.4%),总有效率93.6%,优良率71.8%.结论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摘除术能有效解除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具有操作简单、安全、不破坏椎体的整体结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等优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
西藏地区273例肝包虫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藏地区273例经手术确诊为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0例,胆瘘23例(8.4%),包虫复发41例.平均住院日23.0±8.0 d.结论 肝包虫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由病情决定,原则为彻底消灭外囊残腔,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脂作用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估瑞舒伐他汀在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疗效.方法 32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使用常规降压药物和控制血糖药物,瑞舒伐他汀组在降压药物和控制血糖药物基础上使用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送检,比较两组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hs-CRP、LDL-C、TC和TG,HDL-C无明显变化,瑞舒伐他汀组能hs-CRP、LDL-C、TC和TG显著降低,HDL-C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和血脂水平.
-
实验室内两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凝血酶原时间的校准与检验结果可比性研究
目的 应用仪器配套定值血浆及试剂对实验室内相同厂家不同型号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校准和比对后所得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利用仪器配套标准定值血浆校准Sysmex CA7000和Sysmex CA1500,校准完成后,随机选取20例临床患者标本对凝血酶原时间(PT) 两次平行测定后取平均值进行结果比对,所选标本尽量覆盖仪器检测线性范围.以通过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测定的Sysmex CA7000检测值作为靶值,计算出偏差,对仪器间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校准完成后,两台凝血分析仪检测结果比对所得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在临床应用中可以相互替换使用.结论 检测系统的定期校准和比对有利于减少仪器操作过程中由于试剂,仪器性能及人为操作所造成的差异,有效保证了室内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
膈肌过度运动致急性低氧血症2例报告并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膈肌运动过度致低氧血症病例的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报告2例主要症状为呼吸过速致低氧血症,其中1例为肝脓肿,1例为膈下脓肿.结果 2例患者表现呼吸过速(>40次/min),无急性呼吸窘迫.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PaO2)<55 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30 mmHg.胸部影像学检查示两肺野无典型病灶.治疗主要先予以对症干预治疗,纠正低氧血症后针对病因处理.结论 对呼吸过快所致的低氧血症应警惕膈下病变刺激膈肌运动过度所致,早期进行干预、诊断、综合治疗防治心肺并发症,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
门诊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实践探讨
门诊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三好一满意)"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预约挂号服务,优化门诊服务流程,专家门诊管理,缩短窗口服务等候时间,提供便民措施,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提高门诊服务水平.通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健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规范病历书写,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推进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提高门诊医疗质量.通过开展医德医风教育,举办精神文明主题系列活动,提高整体医德水平.通过开展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和住院患者随访,反馈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
-
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喉罩麻醉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EMS碎石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喉罩麻醉用于泌尿外科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EMS)碎石术中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在全麻下实施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的患者,ASA Ⅱ~Ⅲ级,年龄24~71岁,随机被分为Supreme 双管喉罩组(LMA组,n=30)和气管插管组(TT组,n=30).患者麻醉前、插入喉罩后即刻、拔出气管插管前即刻以及拔出气管插管后即刻的心率(HR)、呼吸系统变化、平均动脉压(MAP)、麻醉深度指数及两组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气管插管组插管2 h(T2)、T3、T4时MAP和HR均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喉罩组患者拔管前即刻(T3)VT、PAW、PCL分别与TT组患者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喉罩组患者麻醉深度指数在T3、T4时与气管插管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术后拔管期双管喉罩组发生术后咽痛、呛咳、体动、声音沙哑较气管插管组显著减低(P<0.05);套囊血迹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喉罩麻醉用于泌尿外科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患者对喉罩插入的耐受性较好,可明显减少咽喉并发症,其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多脏器损害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对小儿各脏器的损害.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有并发症的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中单纯并发脑炎的45 例;同时并发脑炎、心肌损伤的19 例;脑炎、肾炎的2例;脑炎、胰腺炎的3 例;同时损伤心肌、肾脏的6例;损害心肌、胰腺的5例.各种并发症的治疗时间为8~20 d.出院复查心电图、脑电图、尿液,脑电图轻度异常16例.结论 根据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脏器损害的各个不同的并发症应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少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并应重视腮腺炎疫苗的预防接种.
-
血清铁蛋白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在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确诊肺癌患者70例血清铁蛋白变化,收集同期呼吸科收治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58例和健康体检者60例,检测血清铁蛋白并进行分析.结果 70例肺癌患者,有61例患者血清铁蛋白升高,阳性率为87.14%,其中肺癌Ⅰ期患者10例,有6例患者正常,4例患者升高;肺癌Ⅱ期患者36例,有33例患者升高,3例患者正常;肺癌Ⅲ期患者24例全部升高.肺癌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和健康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检测血清铁蛋白能够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有助于判断肺癌患者病情进展,也有助于对良性肺部疾病与恶性肺疾病的鉴别诊断.
-
乳晕环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晕环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乳腺放射状切口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乳晕环形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1年后随访观察.40例患者乳房外形均较好保持,后瘢痕情况满意37例,一般3例,无不满意.对照组术后瘢痕情况15例患者满意,16例表示一般,9例不满意.两组瘢痕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肿瘤采用乳晕或乳晕边缘环形切口,对乳房美观度无影响,瘢痕易于隐藏,有较好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
-
黄芪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目的 探讨黄芪用于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 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黄芪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应用体外震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治愈率为7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愈率为5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黄芪配合体外震波碎石疗效优于单纯体外震波碎石,值得推广.
-
地西泮加人工破膜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西泮加人工破膜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研究组在潜伏期延长时予地西泮静脉注射,待宫口开大5 cm时予人工破膜,视宫缩强弱予催产素静脉滴注.对照组仅在宫缩乏力时予催产素静脉滴注.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窒息3例(占6.0%),对照组2例(占4.0%),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总产程时间以及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产后大出血(出血量≥500 ml)仅1例(占2.0%),对照组有2例(4.0%)出血量≥500 ml,两组出血量≥500 ml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时地西泮静推及人工破膜能够缩短产程,对新生儿及产妇无不良影响.
-
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并出血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并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胃镜表现及预后.方法 回顾32例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并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 32例患者,以溃疡常见 17例(53.1%),其次恶性肿瘤 6例(18.8%),糜烂 4例(12.5%),良性肿瘤 3例(9.4%),钩虫病 2例(6.3%).结论 十二指肠降段出血原因复杂,需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并给予合理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
小面积II度烧伤的门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小面积II度烧伤门诊治疗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II度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凡士林油纱包扎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中药油纱包扎治疗.随访15~30 d,记录换药第7天的创面渗出评分、疼痛评分、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治疗7 d后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1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7 d后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缩短,渗出评分、疼痛评分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中药油纱包扎治疗II度烧伤患者可使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减轻患者创面渗出和疼痛评分,减少创面愈合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七氟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七氟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0例患者分为七氟醚组、异丙酚组、雷米芬太尼组3组,观察3组气管插管1 min、建立人工气腹前、气腹后7 min、拔出气管导管时收缩压(SBP)、心率(HR)、舒张压(DBP),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止痛时间,并评价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七氟醚组气管插管1 min、建立人工气腹前、气腹后7 min、拔出气管导管时SBP、HR及DBP均显著低于异丙酚组和雷米芬太尼组(P<0.05);七氟醚组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止痛时间较雷米芬太尼组显著缩短(P<0.05);七氟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雷米芬太尼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在麻醉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七氟醚麻醉效果好,对人体循环系统影响小,维持生命体征为平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依从性评判,根据依从结果分为两组(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比较两组性别构成比、年龄、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病程时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作用例数、进行心理支持例数等差异.结果 120例患儿中依从性好40例(33.33%),依从性差80例(66.67%).依从性差组疾病知识缺乏、药物不良反应例数高于依从性好组的25.00%、32.50%(P<0.05),且年龄、心理支持低于依从性好组(P<0.05),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两组性别构成比、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疾病知识缺,药物不良反应,年龄小,心理支持少是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的依从性.
-
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产前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1 112例孕妇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将胎儿超声检查结果异常的与胎儿尸检或分娩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普查中发现21例胎儿中有16例胎儿存在心脏结构方面的异常和5例存在电生理方面的异常,其中16例心脏结构方面异常胎儿因为孕母自愿要求人工流产后进行了尸检,分别为8例室间隔缺损,6例为房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5例电生理方面异常的胎儿于出生后1周再次检查发现异常消失.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筛查胎儿心脏异常方面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结果准确的优点.
-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目的 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30例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椎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7.12±6.25)月,见减压彻底,内固定位置满意,畸形全部矫正,植骨全部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胸背痛症状消失,3例有神经症状者术后半年均恢复.结论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安全有效,切实可行.实施该手术需要注意:彻底清除病灶,植骨,牢固内固定,合理、规律、系统、长期抗结核化疗.
-
降低旋转点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创面9例
目的 探讨降低旋转点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中、前足软组织缺损9例,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解剖基础上,以腓深动脉外踝后(距离外踝尖1~3 cm)穿支的发出部位为旋转点,使皮瓣逆行的推移距离增加4~8 cm,使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范围明显增加.结果 9例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远端边缘1.0 cm×3.5 cm坏死,但皮下肉芽生长良好,换药2周创面愈合,效果满意.结论 降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切取方便,容易成活,是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
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肾囊肿患者经过术前准备先用普通探头扫查,确定穿刺路径和穿刺点,在超声引导下进针,50 ml注射器抽出囊液,注入吸出囊液量1/5~1/4的无水乙醇反复冲洗囊腔,直至囊液呈混浊的淡红色为止,囊肿内保留5~10 ml左右的无水乙醇.结果 4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抽出囊液80~650 ml,平均(221.34±87.43)ml;6例进行2次治疗;治疗后6月总有效38例(95.00%,38/40).结论 超声检查肾囊肿简单方便、准确性高、重复性强,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肾囊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莫西沙星治疗颅脑术后坠积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颅脑术后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颅脑手术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莫西沙星组和头孢曲松组,各15例),分别进行莫西沙星和头孢曲松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药物对坠积性肺炎的疗效.结果 莫西沙星组治愈7例,显效3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86.67%;头孢曲松组治愈2例,显效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53.33%;莫西沙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曲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可作为治疗颅脑术后坠积性肺炎的一线用药.
-
七年制学生普外科PBL临床教学探讨
普外科是各种临床外科的基础,病种多,病因复杂,处理方式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综合知识作为基础,因此,普外科教学内容量大,教学任务重.同时,我校实行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新模式,招收的七年制学生多是各中学的尖子生,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英语基础好,对教学环境和教师的要求较高,好胜心较强,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1].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七年制的普外科教学必须由原来灌输式教学方式,枯燥的课堂板书,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我科在七年制普外科教学中,实验性地采取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危重病医学临床教学经验交流
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是研究任何损伤或疾病导致机体向死亡发展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性,并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性对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学科.重症医学所服务和研究的对象为危重症患者.所谓危重病(critical illness)指病情危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或疾病的严重阶段.危重病可以是急性发病,也可以是慢性病的急性加重期.
-
PBL教学方法在周围神经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方法是适应现代医学教育需要且逐步被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总结和分析PBL教学方法在周围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带教中的具体实施,对比传统教学方法总结其优点及目前尚存的一些问题.
-
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对检验医学临床实习教学提出的挑战与对策
全实验室自动化的应用对检验医学临床实习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检验医学实习教学中自动化分析仪器教学方面存在的理论教学缺失、实际操作机会的减少、以及实习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与前期教育的沟通与联系、开发相应的模拟操作系统、集中培训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的应对策略.旨在提高检验医学实习教学效果.
-
健康教育对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索在高校教职工高血压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控制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对2009年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中检出的166例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宣传、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与患者进行直接交流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后有146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控制率为87.95%.结论 针对高血压教职工进行健康教育,对教职工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控制可起到积极的作用,能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教职工的生活质量.
-
采用"九阵"医院信息系统完成药品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九阵"医院信息系统运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九阵"医院信息系统进行药品管理.根据医院信息系统各个子模块的运行情况,给出评价.结果 "九阵"医院信息系统优化了医院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了药品管理,自定义查询模块对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结论 药学信息化已经在医院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药学服务将拥有可靠的数据支持.
-
重视检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线,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历年来一直备受重视,尤其在检验界,各省、地区都成立有临床检验中心,负责辖区内各医院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定期进行室间质量控制评价活动.随着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作为检验科生存立足的根本,检验质量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何做好检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阶段质量控制是反映一个实验室的技术水平,也是反映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要从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3方面着手,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04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