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 진단병리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882
- 国内刊号: 1007-8096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肋骨原发性上皮样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肋骨原发性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原发于肋骨的上皮样肉瘤标本,通过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等方法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本例肿瘤原发于肋骨.肿瘤细胞结节状排列,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大部分由相对独特的上皮样细胞组成,核卵圆形,胞质丰富,嗜酸性,玻璃样.肿瘤中心常见变性坏死.免疫组化示EMA、CK和vimentin(+).电镜显示肿瘤细胞有大量的细丝、细胞间桥和细胞连接.结论原发于肋骨的上皮样肉瘤比较罕见,形态学相对复杂多样,诊断较困难.根据其组织学和病理学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组织来源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应用CD34、Vim、bcl-2、actin、Des、CD68、S-100以及MG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镜下见肿瘤组织由不同比例的纤维母细胞和胶原构成,纤维母细胞分化良好,形态多样,散乱穿梭于胶原蛋白束之间或环绕在玻璃样变的血管周围,伴有局灶性致密区域;胶原成分发生玻璃样变,局部呈轮辐状或瘢痕状排列.免疫组化染色示CD34、Vim、CD99及bcl-2(+),余均(-).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可以根据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来加以诊断和鉴别诊断.
-
乳腺黏液癌24例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复习24例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4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31~63岁,平均48.7岁.肿物直径1~4.5 cm,平均2.3 cm.纯型13例,混合型11例.淋巴结转移6例,占25%.ER、PR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无差异,c-erbB-2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结论乳腺黏液癌纯型较混合型转移率低,预后较好,腋窝淋巴结转移是黏液癌预后判断有价值的标志物.无转移的纯型黏液癌患者可考虑保乳手术治疗.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瘤旁原位癌病变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观察睾丸原位癌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探讨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4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瘤旁原位癌病变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PLAP表达.结果原位癌病变在曲细精管呈弥漫分布,受累曲细精管变细,基底膜增厚,管内生精细胞消失,仅见癌细胞和Sertoli细胞.癌细胞体积大,核硕大,染色质细,常见居中核仁,胞质透亮,瘤细胞靠近基底膜排列,管内Sertoli细胞正常.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4例睾丸原位癌均表达PLAP,其中12例呈强(+),正常生精细胞及阴性对照无PLAP表达.结论睾丸原位癌呈特征性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癌细胞高表达PLAP,表明PLAP是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肿瘤标记物,它在睾丸原位癌早期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
-
色素性肾副节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报道1例发生在肾的罕见色素性副神经节瘤,探讨其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和电镜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位于左肾皮、髓质交界处,直径5 cm,有包膜,黑褐色.光镜下瘤细胞呈上皮样,圆形、多边形,胞质嗜酸性或空泡状,排列成巢状、腺泡状,间质富含血管呈器官样结构,瘤细胞胞质及间质内见多量色素颗粒沉积.特染网状纤维包裹瘤细胞团成巢状,胞质内见PAS阳性的玻璃样小体,苏丹Ⅲ染色显橙红色.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Syn、CgA、NSE、NF(+),显示S-100蛋白支持细胞(+),而CK、EMA、Vim、HMB45、Des、HHF35和CD34(-).电镜下胞质内见神经分泌颗粒.结论色素性肾副节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器官样结构及神经内分泌标记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要注意与其形态相似的良性或恶性肿瘤相鉴别.
-
多形性脂肪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研究软组织多形性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软组织多形性脂肪瘤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光镜下肿瘤由单核或多核巨细胞、成熟的脂肪组织及梭形细胞组成,多核巨细胞呈花冠样.肿瘤细胞CD34和S-100(+).结论多形性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应注意与其他良、恶性肿瘤相鉴别.
-
女性生殖道鳞状上皮病变的HPV原位杂交检测
目的观察女性生殖道鳞状上皮病变的HPV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186例女性生殖道鳞状上皮病变组织进行HPV6/11、HPV16/18和HPV31/33定型检测.结果尖锐湿疣HPV6/11的阳性表达占96.4%,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IN1)中HPV6/11与HPV16/18阳性表达分别为47.6%和50%,HPV检测多项阳性病例占17.1%.结论CIN1中存在高危型HPV感染病例,混合性HPV感染在CIN中不少见.
-
黏液样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阐述黏液样肾上腺皮质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黏液样肾上腺皮质癌的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肿瘤呈胶冻样外观.瘤细胞呈腺样、条索状及包巢状漂浮在黏液中.AB-PAS染色证实为细胞外黏液.免疫组化示Mart-1、a-Inhibin、CD56、vimentin(+).结论黏液样肾上腺皮质肿瘤是罕见的肾上腺皮质肿瘤.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结果有助于鉴别诊断.
-
胃小细胞癌5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观察胃小细胞癌(S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5例胃SCC的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例胃SCC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7.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黑便、上腹痛、吞咽困难和消瘦,肿瘤分别位于胃体部、窦部、贲门和残胃吻合口.胃SCC肿瘤主要形成巢片状结构,瘤细胞大小及形态一致,核呈卵圆形、短梭形或不规则形,有异型,染色质为粗细不一的颗粒状,部分深染,核分裂象平均44个/10HPF;4例有片状坏死;2例可见腺样分化并各自伴有类癌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各例肿瘤呈明显的浸润性生长并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1例有肝转移.免疫组化示4例SCC Syn、CK8、CKAE1/AE3及NSE(+).随访4例,3例死于肿瘤,平均生存8.3个月,1例已存活25个月,该例无肿瘤坏死.结论胃SCC是一种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与肺SCC相似的高度恶性肿瘤,对Syn和CK8的表达是其免疫表型特点,肿瘤性坏死是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
淋巴结苗勒上皮包涵物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苗勒上皮包涵物的病理特点并与淋巴结转移性腺癌鉴别.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及染色进行观察.结果在76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标本中,检出11例淋巴结苗勒上皮包涵物,占总病例数1.44%.结论淋巴结内苗勒腺性包涵物生物学行为良性,与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鉴别依赖于组织学特征.
-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变7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7例该类肿瘤,分析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分期及随访结果.结果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变多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多表现为盆腔肿块.7例中3例为甲状腺肿恶变,2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恶性黑色素瘤,1例为类癌.7例均为临床Ⅰ期.除1例失访、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外,其余5例均无瘤生存.结论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变率低,病理检查需细致全面,结合临床综合治疗Ⅰ期患者预后良好.
-
肺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肺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发生在肺内的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进行光镜观察、PAS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2例患者均为无明显诱因下胸痛,胸部X线平片及CT显示肺部多个结节状阴影,胸膜增厚.镜检肺组织内形成上皮样肉芽肿,肉芽肿中央有非干酪样凝固性坏死,多核巨细胞、淋巴浆细胞浸润,小血管炎,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抗酸杆菌染色、PAS染色(-),肺肉芽肿区域组织内CD8(+),T淋巴细胞增多.经类固醇药物治疗后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结论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是一种较少见的多发于肺内的良性肉芽肿性疾病,病理诊断应侧重于与结节病、Wegener肉芽肿以及结核、霉菌感染等引起的肉芽肿性疾病相鉴别.
-
Fabry肾病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阐明具有肾损害的Fabry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具有肾损害的Fabry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其肾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2例患者出现蛋白尿、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间质成分也可出现泡沫样变;病变晚期,肾小球出现节段性和/或球性硬化;超微结构显示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内具有嗜锇性髓鞘样包涵体,表现为"斑马"样外观.结论Fabry病少见.具有肾损害的患者临床可出现蛋白尿,晚期常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内出现嗜锇性髓鞘样小体是Fabry病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
-
4312例冷冻组织切片中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日常冷冻组织切片诊断中各种疾病的分布及其甲状腺疾病所占的比例和疾病构成.方法统计分析1年内发生在我院的所有冷冻诊断病例,并对其中甲状腺疾病的冷冻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对比.结果4312例冷冻组织切片中甲状腺疾病823例(19%),乳腺疾病589例居第二位.结节性甲状腺肿514例,是甲状腺疾病中常见的类型;而乳头状腺癌为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常见的类型(47/103);桥本病在甲状腺炎中常见(21/35).结论甲状腺疾病是病理诊断中的主要疾病,其冷冻诊断准确率达98%以上.
-
原发性心脏肿瘤3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PCT)的发病学特点、病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HE染色、组织化学法及免疫组化SP法对35例原发性心脏肿瘤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结果分析,35例中良性肿瘤33例,均为心脏黏液瘤;恶性肿瘤2例,1例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为平滑肌肉瘤.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罕见,以青壮年多见,好发于心房;主要为良性肿瘤,以心脏黏液瘤多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更为罕见,但类型较多,形态结构复杂,免疫组化标记能够明确肿瘤的组织来源;有效的心脏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PKCβ1、PKCβ2和P53在结肠癌、腺瘤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PKCβ1、PKCβ2和P53在结肠肿瘤及其相应正常腺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结肠癌、20例结肠腺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相应组织及瘤周正常结肠黏膜进行PKCβ1、PKCβ2和P53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KCβ1表达在结肠癌与腺瘤和正常黏膜差异显著,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依次递减;PKCβ2在三者的表达率均低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53主要表达于中低分化的结肠癌及伴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且结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结肠腺瘤,正常黏膜不表达P53.结论PKCβ1可能与结肠黏膜上皮增生有关,可能参与了结肠的癌变过程,并可能在癌变早期发生改变;P53在判断良恶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子宫透明细胞型平滑肌瘤1例
患者女性,36岁.因发现子宫肌瘤1月余入院行手术治疗.查体: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如孕2个月大小,双附件正常.各项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送检.
-
伴大量砂砾体形成的胆管细胞肝癌1例
患者男性,65岁.因尿黄、全身皮肤及黏膜黄染1个半月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颈无异常,腹平坦,肝肋下未及,肝区叩痛明显.上腹部强化CT扫描示肝总管、胆总管上端结石并肝内胆管扩张,肝左叶胆管结石.脑CT未见明显异常.前列腺B超未见异常.临床诊断:胆石症.行左半肝切除+右肝管空肠吻合术.术中见肝左叶质硬萎缩,胆总管增粗,胆总管内有多枚结石,肝门部肝管处可触及质硬肿块,肝管内可见肿物,侵及左侧肝管及肝内胆管.肝右叶代偿性增大.
-
巨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患者女性,35岁.发现腹部包块4个月5天前感腹痛来我院就诊.患者无发热、恶心、呕吐和黄疸.查体:上腹部膨隆,左上腹部可触及一巨大肿物,内侧刚过中线,约20cm×15 cm大小,光滑、可活动、质硬,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胸膝位直肠指诊未发现异常.术前CT示左上腹部腹膜后脾、肾间紧邻胰腺可见一巨大肿物影,密度稍欠均匀,大小为17 cm×10 cm,肿物边缘清楚、规则,周围脏器受推挤移位;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延迟扫描肿物内可见条状血管影,部分呈弧状走行.三维重建显示腹主动脉受压右偏,胃网膜动脉呈弧状包绕肿物,胃网膜静脉明显迂曲增粗.考虑嗜铬细胞瘤不能除外.奥曲肽显像示肿物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131I-MIBG(碘131标记的间碘苄胍)显像未见嗜铬细胞瘤征象.术中见肿物占据左上腹腔大部,推挤胃、肝、脾、腹主动脉及胃网膜动脉,与胰尾部紧密粘连,包膜完整,可与胰腺完整分离.
-
腮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
患者男性,82岁.主因发现右侧腮腺肿物伴右侧面部疼痛4月余入院.CT扫描显示右侧腮腺实质性肿物突入颞下间隙.临床诊断:右侧腮腺恶性肿物.在全麻下行右侧腮腺深叶及肿物摘除术.
-
口外型舌下腺囊肿1例
患者男性,17岁.发现左颌下肿物3月余就诊.行左侧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临床诊断:左侧舌下腺囊肿(口外型).
-
原发于残胃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1例
患者男性,70岁.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30年,腹部胀痛不适4个月入院.患者于30年前曾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慢性溃疡伴出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食欲佳,未出现并发症.于4个月前又感腹部胀痛不适,食欲差,行胃镜检查示胃小弯溃疡,胃壁僵硬,提示恶性肿瘤.
-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伴肾病综合征1例
患者女性,30岁.以乏力、双眼睑及下肢水肿8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血白蛋白20g/L,甘油三酯2.5 mmol/L.肾活检示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大量纤维蛋白样物沉积,免疫荧光测定IgM呈阳性,病理诊断为肾皮质区肾小球局灶性阶段性硬化.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给予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2年后再次就诊诉产后闭经6个月,近期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10余天.妇科行诊断性刮宫,刮出物为紫红色碎组织2块,体积2.2 cm×2 cm×1.8 cm.快速冷冻诊断:恶性肿瘤,绒癌可能性大.常规组织切片诊断:胎盘结节,不除外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术前辅助检查:妊娠试验(-),B-HCG 40.85 mIu/ml(正常<2.9mIu/ml),CA125 61 U/ml;白蛋白23g/L,球蛋白29g/L;血甘油三酯2.51 mmol/L,尿蛋白(++).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性改变.术中见妊娠子宫45天大小,表面呈紫蓝色,子宫后壁结节样改变,侵蚀整个宫壁,内有凝血块.
-
子宫黏液性平滑肌肉瘤1例
患者女性,43岁.经期延长、经量增多1年,伴下腹痛2月余.妇科检查:宫颈口扩张,可见半透明烂鱼肉样肿物脱出至宫颈口,宫体如孕6个月大小,质硬,活动度差,轻压痛,双附件未扪及包块.B超示子宫体增大,考虑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
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患者女性,42岁.因面部皮肤多发结节久治不愈来诊.自诉于1998年始鼻根部起高粱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不痛不痒,半年后增长为黄豆大小,1年后长为指甲大小,色红,质硬和鼻骨相连,骨质有破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畸形骨炎.术后半年至今相继在鼻部(原发处)、右眼内眦部、左面部、左眉弓上、右上下眼睑、左右耳后等处出现指甲大小、黄豆大及高梁米粒大结节,稍红,质硬,3~5个群集,表皮有碎屑.结节之间皮肤呈皱缩状.此外,左额部、左右颧骨、上下颌骨等骨弥漫性肿胀,大小4 cm×2.5~2 cm×1.5 cm,界限不清.X线显示骨质有破坏.右眼裂变小,左眼球轻度突出.既往14年无月经,31岁起饮水多,每日5~6暖水瓶,夜间尤甚,每夜2~3暖水瓶.医院检查尿糖(-),血糖正常,无多食现象.
-
婴儿头颅黑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2例
例1男婴,5个月龄.因2个月前发现右颞部绿豆大小、质硬肿块来我院就诊.发病当时未发现任何不适,以后肿块逐渐增大,无红、肿、痛等症状.查体:右颞部有一直径4 cm左右的圆形肿块,质硬,边界尚清,不能推动,表面光滑,无触痛,哭吵时未见明显隆起.头颅CT示颅骨肿瘤,考虑:①血管肉瘤侵犯脑组织;②脑膜肉瘤待排.尿VMA在正常范围.术中见肿块位于颅骨,组织为骨性,内有暗褐色的肉瘤样组织.术后患儿未行正规化疗.2年半后因右眼突出明显来院复诊,CT示右眼眶壁骨样组织增生,行放射治疗;随访半年中病情稳定,右眼球未见进一步突出,后失访.
-
颅鼻沟通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
患者女性,28岁.因眩晕并进行性加重2月余,左眼突出,嗅觉减退1个月入院.1个月前,在外院检查发现鼻息肉,活检病理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查体:双鼻腔充满息肉样肿物,嗅觉减退.左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眼底检查未见异常.颅脑CT及MRI示鼻腔、筛窦占位性病变,筛板及颅骨受损,并侵及左额叶及左眶内侧.临床以嗅神经胶质瘤行颅鼻沟通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呈息肉样,位于双侧嗅沟处,呈紫红色,边界不清,局部骨质破坏,损及筛窦、左眼眶、颅底,侵入额叶脑实质.肿瘤肉眼全部切除.
-
左肾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
患者女性,54岁.因B超发现左肾占位1个月入院,既往无手术、外伤史.CT示左肾明显增大,中后部有一肿块影约14.5 cm×10.5 cm×9.5 cm大小,呈类圆形,中心以低密度为主,周围为高密度钙化影;肾盂、肾盏及肾皮质受压,但无积水,右肾未显影,诊断:①左肾中后部巨大囊性占位,囊壁广泛钙化;②右肾先天性缺如.术中见囊性肿物位于左肾背侧中上部,约15 cm×9 cm×8 cm大小,囊壁厚约0.2~0.4 cm,整个内壁钙化,囊内有大量褐色泥沙样物质,中上部分被囊性肿物挤压变薄,囊性肿物与左肾关系密切,不能分离.
-
肝内胆管囊腺癌1例
患者男性,54岁.因右上腹疼痛伴同侧肩胛区放射痛10余年入院.查体:巩膜黄染,肝肿大,右上腹胆囊区压痛(+),莫菲征(+);B超示肝左外叶内有多个回声区,大小6 cm×4.5 cm×3 cm,胆囊内有数枚结石.遂行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术中见左肝外叶体积增大,有囊性感.
-
阴茎Monder静脉炎1例
患者男性,36岁.发现包皮内肿物3个月,肿物环绕阴茎,质硬如软骨,无疼痛及感觉障碍.查体:于冠状沟近端0.5 cm处可触及条索状肿物,环绕阴茎3/4周,无触痛.实验室检查:HIV、梅毒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手术见阴茎包膜内管样条状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质地硬,半透明,环阴茎3/4周,大直径0.2 cm,术中有少量液体流出.临床诊断:阴茎纤维组织增生.
-
小肠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
患者女性,25岁.右腹部阵发性隐痛不适1个月,以中腹部为主,疼痛无放射性.院外B超示右附件区囊性包块.查体:腹部无隆起,未触及明显包块.本院B超示盆腔多发性包块,盆腔积液.手术中见右附件无异常,距回盲瓣30 cm处回肠见-囊实性包块,起于肠系膜、环小肠大半周,累及长度约10 cm.
-
孤立性肠外囊肿型肠重复1例
患者女性,15岁.因腹痛1周,发现腹部包块1天来我院就诊.查体:腹部高度膨隆,张力高,轻压痛.B超示畸胎瘤.临床诊断腹膜后畸胎瘤.术中见肿块位于腹膜后,与正常肠管无粘连,无沟通,呈囊状,囊内有暗黄色黏稠液2 500ml,完整切除腹膜后巨大包块送检.
-
食管基底样鳞状细胞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
食管基底样鳞状细胞瘤(esophageal 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为发生于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由Wain等[1]1986年首先报道.食管BSCC与低分化鳞癌形态相似,但生物学行为却不尽相同.为此作者对9例食管BSCC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预后进行研究.
-
咽部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例报道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是发生于髓外的、由粒细胞系不成熟前体细胞构成的实体肿瘤,外周血和骨髓均无白血病表现的所谓孤立性粒细胞肉瘤非常少见,在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发生率约为9%~10%.GS多出现于白血病病程中,也可在治疗缓解后,也可先于白血病数月或数年发生,但几乎所有粒细胞肉瘤患者终会有骨髓的受累.也有报道,GS患者未进展成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病程长为16年.原发于咽部的粒细胞肉瘤罕见,本文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粒细胞肉瘤病例并作文献复习.
-
WHO新旧分类在结、直肠活检中对腺癌诊断的差异
结、直肠活检的病理诊断对于临床处理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由于WHO(2000)新分类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名称、定义作了一些新的规定,其中有些规定与我国目前使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较大差异.本文探讨WHO结、直肠肿瘤新分类对结直肠活检中腺癌诊断的影响.
-
如何制作精良的淋巴组织切片
淋巴组织疾病的诊断是外科诊断病理学的难点之一,而制作出精良的淋巴组织切片对于正确诊断至关重要.在日常会诊工作中,有时所谓的"疑难病例"往往是因为制片不良而造成的.由于淋巴组织富于细胞而间质较少,因此其制片过程与其他组织相比有自己的特点.那么,如何制作出一张理想的淋巴组织切片呢?根据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个环节需要注意.
-
241例术中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质量分析
收集2003-06-2004-03间我院241例术中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提高超声波快速石蜡制片质量的方法.
-
甲基丙烯酸-甲基酯单体塑料包埋新技术在骨髓活检中的应用
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克服了由于石蜡包埋所引起的细胞皱缩不利于造血细胞分类的缺点,从而使得骨髓活检病理切片在苏木精-姬姆萨-酸性品红(HGF)染色下,不仅能观察造血组织的结构,而且能更清晰地分辨造血细胞的各个阶段,有利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明确诊断.但是目前常用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GMA)作为包埋剂,在室温下聚合时,不仅强烈放热,且可遮蔽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使在塑料切片上无法系统地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尽管真空冷包埋系统能够检测大部分髓细胞系抗原,但对于淋巴细胞系统的分化抗原则无法检测.我们科针对以往的情况,研制出新的第三代包埋剂,即甲基丙烯酸-甲基酯单体(MMA),可对骨髓切片有效进行多系统免疫酶标染色.
-
具有上皮样细胞形态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着重探讨软组织肿瘤中瘤细胞具有上皮样形态的某些肿瘤的亚型,如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上皮样平滑肌肿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鞘瘤,以及瘤细胞具有上皮样细胞但不能确定分化的软组织肿瘤,如上皮样肉瘤、横纹肌样瘤、促纤维性小圆细胞性肿瘤、透明细胞肉瘤、血管周上皮样分化的肿瘤和混合瘤/肌上皮瘤/副脊索瘤,这些肿瘤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和电镜均有各自的特点,旨在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
学习WHO(2003)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的体会
对WHO(2003)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的一些概念性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包括非特殊类型癌、多形性癌、特殊类型癌、肉瘤样癌、非典型髓样癌、神经内分泌癌、大汗腺癌、浸润性癌的组织学分级、微浸润性癌、前驱病变、小叶性肿瘤、导管上皮内肿瘤、扁平上皮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和不典型乳头状瘤,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概要介绍和讨论.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研究新进展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少见的仅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外淋巴瘤类型,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与系统性淋巴瘤相比,具有相对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遗传学改变,故就近10年来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发生的PCNSL的临床病理特征、病因以及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
TR6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前景
TR6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新成员.TR6为分泌性、可溶性细胞因子,通过与LIGHT、FasL和TL1A结合,阻断其介导的细胞凋亡.因此,TR6可能在调节细胞增殖、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在部分正常组织及血清中少量表达,在一些恶性肿瘤及免疫性疾病中表达明显增加.具有临床病理应用前景.
-
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鼻咽癌EBV的比较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病理分型95%属于非角化鳞癌.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γ亚科嗜淋巴病毒属的DNA病毒,大量研究认为它与鼻咽癌特别是非角化型鼻咽癌关系密切.我们同时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例鼻咽癌石蜡切片中的EB病毒,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以及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
美国病理学专业网站简介
作者2002-2004年间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对美国病理学学术机构的情况做过一些调查,浏览过美国病理学学术机构的主要病理学专业网站.美国的主要病理学学术机构包括:美国研究病理学学会、美国临床病理学学会、病理学主任联合会、美国病理学家学会、美加病理学学会及美国分子病理学学会.每个病理学学会都有不同的学术任务、学会特点及相应的特色网站.有关上述病理学学会的情况笔者在相关的专业杂志上进行过介绍…,本文简要介绍美国主要的病理学专业网站,以帮助国内同行方便地从有趣的病理学网站上获取信息.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