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早期发现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的三种检测方法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3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多普勒超声、连续CT、MRI,脑室分流管造影3种检查方法来判断脑室分流管的分流情况,对16例脑外伤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脑疝、外伤性静脉窦回流受阻等原因导致脑积水的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2个月至2年对分流管检测.结果9例被判断分流管堵塞的患者,再次手术中与术前检查结果一致.再通术后,5例患者康复水平较前明显提高.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即可判断分流管是否通畅,连续CT、MRI检查可进一步帮助判断分流管的分流状况,脑室分流管造影可后确定堵塞部位,因而能早期诊断和手术.
-
体感诱发电位动态监测在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体感诱发电位在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监测22例脑血管病患者在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中体感诱发电位N20波形的变化,观察体感诱发电位变化与术中、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在脑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出现改变,并有相应神经功能障碍,18例患者术中体感诱发电位无明显改变,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一侧肌力减退.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与术中、术后脑缺血有相关性(P<0.01).结论在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病因诊断和治疗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病因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方法对138例经临床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开颅夹闭动脉瘤组(60例)、血管内治疗组(5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22例).结果138例患者中60例接受手术夹闭治疗,56例血管内介入治疗,22例内科保守治疗;4例死亡,134例痊愈.结论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病因,动脉瘤多位于前、后交通动脉,常为单发的中小动脉瘤.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确切.
-
应用X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87例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7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X刀治疗,动静脉畸形团大小为5~40 mm.87例中单独接受X刀治疗55例,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32例.治疗周边剂量17~30 Gy,平均22.6Gv,等剂量曲线70%~90%.随访时间6~96个月,平均53.4个月.结果单独接受X刀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41例完全闭塞,9例部分闭塞,5例无变化;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26例完全闭塞,3例部分闭塞,3例无变化.两组患者完全闭塞67例(77.01%),癫痫完全缓解7例(26.17%),头痛、头昏症状缓解18例(38.30%),再出血2例,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6例.经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4例.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眼底动脉硬化患者行经颅多普勒检测对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硬化的意义
目的探讨眼底动脉硬化与颅内动脉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433例常规体格检查提示眼底动脉硬化患者(A组),根据有或无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病史者,分为A1组(307例)和A2组(126例),将同期204例无眼底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史者作为对照组(B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血流频谱特征,比较两组对象血流频谱Ⅰ型(正常血流频谱)、Ⅱ型(高阻力型)、Ⅲ型(一般硬化型)、Ⅳ型(血管狭窄型,狭窄率>50%)的检出率,分析眼底动脉硬化与颅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与眼底动脉硬化及颅内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Ⅰ型血流频谱检出率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35.1%与66.6%(P<0.001),而Ⅱ型、Ⅲ型、Ⅳ型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33.7%和10.8%、31.2%和22.5%、22.6%和10.8%(每组P<0.001).A组患者中A1组血流动力学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A2组,分别为68.7%和55.6%(P<0.001).眼底动脉硬化与颅内动脉硬化存在相关性(r=0.72),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与眼底动脉硬化及颅内动脉硬化相关(r=0.763、r=0.874、r=0.565).无眼底动脉硬化改变者中有33.3%存在颅内动脉硬化.而眼底动脉硬化患者中有35.1%,TCD提示为正常血流频谱.结论眼底动脉硬化与颅内动脉硬化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TCD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颅内动脉硬化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
灌注磁共振技术评价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运用灌注磁共振技术评价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3种外科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预后.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对32例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其中颈内动脉内膜切除2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13例,以及支架血管成形术17例.运用灌注磁共振技术对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外科治疗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局部脑血流量没有显著性降低,但存在灌注明显延迟.术后与术前对比显示,所有患者灌注延迟的区域明显减少,其中分水岭区恢复正常,但大脑中动脉分布区仍存在灌注延迟.结论通过灌注磁共振技术,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3种外科治疗方法前、后单侧前循环供血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
-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卒中的复发率分析
目的通过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卒中事件的复发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82例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首发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根据TCD收缩峰血流速度,将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为3组:中度狭窄组(86例)、重度狭窄组(80例)、闭塞组(16例);根据头部CT、MRI检查所显示梗死灶的部位将脑梗死分为3类:皮质区域内梗死、交界区梗死和深穿支动脉梗死.在发病6个月内随访,评估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复发事件的相关性.结果182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发病6个月内病变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内卒中复发率为13.2%.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7),重度狭窄患者卒中复发率高.不同梗死类型患者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以交界区梗死患者卒中复发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复发事件与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密切相关(P=0.0015,0.0098).结论大脑中动脉的狭窄程度、卒中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及脑梗死类型与患者卒中的复发有关.卒中复发机制可能与脑组织低灌注以及动脉栓塞有关.
-
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
吉林省人民医院于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用溶栓药物行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7例,现报道如下.
-
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24例临床分析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CVS)发生率高达30%~70%[1],是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动脉瘤性SAH的病理生理机制虽没有得到精确阐明,但国内外多数学者都认为,CVS明显地同蛛网膜下腔存有积血有关.自1999年3月起,本组124例SAH患者经过病因治疗后,接受腰大池持续引流术(lumbar drainage,LD),降低了CV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立体定向第三脑室引流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10例
重症脑室出血是指双侧侧脑室及第三、四脑室积血扩张,致死率很高.我院自1994年至今,采用头部CT立体定向行第三脑室及侧脑室抽吸引流,配合脑脊液置换、引流治疗10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血管内神经外科已经成为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作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已被广泛接受.作者就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技术的演化、变革历程作一简要回顾,现将文献综述如下.
-
凝血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在脑损伤中的双重作用
1978年,Carney和Cunningham首次鉴定凝血酶受体(thrombin receptor,TR).1991年,Vu TK等克隆了第一个TR.1994年,Coughlin等依据TR由蛋白酶水解机制激活,首次命名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家族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1994年,Nystedt等克隆了另一个由蛋白酶水解机制激活的受体,该受体以胰蛋白酶为底物,被命名为PAR-2,故早得到克隆的TR也被称作PAR-1.此后Hiroaki等、Xu等分别报道了另两种TR,也都属于PAR家族,分别称为PAR-3和PAR-4.目前发现的PAR成员共有4个,分别为:PAR-1、PAR-2、PAR-3和PAR-4,其中PAR-1,PAR-3和PAR-4都是TR,而PAR-2为胰酶受体.由于"PAR"已被用于表示其他基因,故根据国际遗传学标准化命名委员会的建议,将人的PAR家族的基因依次命名为:PAR1g、PAR2g、PAR3g和PAR4g[1].凝血酶在凝血级联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凝血酶有许多细胞外的效应,通过凝血酶影响的大多数细胞的功能是由PAR介导的[2].
-
值得高度重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是指缺血引起的短暂性脑局灶功能或视网膜功能缺损,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传统定义的TIA所致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应在24 h内完全消失,但随着临床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尤其是缺血性卒中起病早期溶栓治疗的应用,国内外有关TIA的时限和处理方面的争议日益增多,值得神经脑血管科医师高度重视.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形成脑积水的相关因素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有6%~67%的患者将会发生脑积水.可发生于SAH后急性期(SAH后0~3 d)、亚急性期(SAH后4~13 d)或晚期(SAH后≥14 d).有的脑积水必须进行永久性分流术,称为"分流术依赖性脑积水".
-
卒中患者便秘影响因素分析及函数预测模型
目的调查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便秘发生的函数预测模型.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64例卒中患者进行便秘的前瞻性调查,并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建立便秘发生的函数预测模型及便秘是否发生的判别函数,并对资料进行回代检验.结果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60.93%(39/64),影响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发病1周时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的评分.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的模型为h(t,X)=h0(t)exp(0.84X1+0.03X2);便秘发生判别函数为Y(1)=-27.67+4.84 X1+0.30X2.结论卒中患者发病后10 d内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较大且生活能力状态较低的卒中患者比较容易发生便秘.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