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治疗脑血管疾病中药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
背景: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微量元素是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的缺乏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密切关系,而中药的药效则决定于它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目的:测定10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中钙(Ca)、镁(Mg)、铜(Cu)、铬(Cr)、锌(Zn)和铁(Fe)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医学实验中心.材料:实验于2003-03/2003-05在吉林化工学院进行.选择脑塞通、强力天麻杜仲丸、抗栓丸、通脉宁心冲剂、溶栓胶囊、步长脑心通、大活络丹、中风回春丸、消栓通络胶囊、华佗再造10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均为市售.浓HNO3,优级纯,北京化工厂生产;HClO4,优级纯,天津市东方化工厂生产.方法:将样品丸剂取10丸,片剂取10片,分别粉碎混匀.每一样品平行取2份,每份1.00 g,分别置于10个50 mL锥形瓶中,加入浓HNO3 10 mL封口过夜.次日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浓HNO3 10 mL,HClO4 5 mL,于电热板上缓慢加热,至剩余2 mL左右时再分别加入浓HNO3 20 mL,HClO4 5 mL,继续消化至溶液呈无色透明近干为止,冷却后分别将药品转移至25 mL容量瓶中,用3%HNO3定容.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10种中成药中Ca、Mg、Cu、Cr、Zn、Fe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10种中成药中Ca、Mg、Cu、Cr、Zn、Fe 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10种药物中金属元素含量:溶栓胶囊中Mg含量较多,为(89.201 6±0.855 4)mg/g;大活络丹中Ca含量多,为(14.312 5±0.507 0)mg/g;抗栓丸中Zn、Fe含量丰富,分别为(60.487 5±1.639 8)mg/g和(980.081 2±15.395 9)mg/g;而消栓通络胶囊中含Cr较多,为(9.881 2±0.734 4)mg/g.结论:10种药物中的金属元素含量都比较丰富,但存在一定差异.显示结果为探讨中成药金属元素含量与治疗脑血管疾病疗效的关系提供了一定依据.
-
中医门诊医生工作站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用于中医门诊病历的书写记录和处方的快速检索、选取、打印,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方法:第一作者提出设计方案,编写组按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版,共编辑了22类600余种疾病,1 900余个证候和相应的治疗法则、可能使用的790余个备用处方和需要加减的备用药.由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开发的HIS系统上进行数字化处理.结果:在标准医生工作站的基础上拓展了中药饮片处方的功能,医生可以随时根据需要维护和扩展系统中的数据,能够保存病历,积累病历资料,有利于临床科研总结和必要时的法律举证.实现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任何HIS厂商的应用软件进行数据对接. 结论:中医门诊医生工作站具有操作简便,功能齐全和规范化、人性化、真实性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中医门诊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方便患者就诊,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吸毒对红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与中医肾虚的关系
目的:观察阿片类毒品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并分析其与中医肾虚的关系.方法:于2001-03/04选择在西安市公安局灞桥戒毒所接受治疗的男性戒毒人员17例,均知情同意.另外选择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30名健康男性学员作为健康对照组,自愿参加.采用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反映T细胞免疫功能.参考昆明药物依赖性康复中心《阿片类药物戒断症状量表》进行戒断肾阳虚症状积分评定:总分40分,共20项,每项0~2分(0为无症状,2为症状较重).积分值愈高,肾虚症状愈严重.结果:吸毒人员17例及健康自愿者30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丽组观察对象红细胞免疫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比较:吸毒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CD4+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健康人[(15.59±6.35)%,(35.65±5.70)%;(21.80±3.90)%,(43.80±9.00)%(P<0.01)],且CD4+含量与C3b受体花环率呈正相关(r=0.719,P<0.05).②吸毒者的戒断症状积分:17例吸毒者的戒断积分为23~33分,平均28分.结论:吸毒人员红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低下,中医证型以肾虚为主,以上指标对于临床戒毒疗效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
-
蜈蚣龙蛇汤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蜈蚣龙蛇汤联合甲氨蝶呤与青霉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与甲氨蝶呤联合青霉胺治疗结果做比较.方法:①选择1996-10/2002-03湘雅医院和湖南中医学院附属衡阳医院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6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27~60岁),对照组36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26~58岁).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且对治疗方案和检测指标知情同意.②两组均采用甲氨蝶呤联合青霉胺,甲氨蝶呤每周10mg,一次口服,青霉胺口服250 mg/次,2次/d.治疗组除此外,还接受蜈蚣龙蛇汤方药的治疗,该方药组成:蜈蚣1条(去头足,约1 g),地龙10g,白花蛇1条(约1 g,研末兑服),制川乌3 g(先煎),制草乌3 g(先煎),血竭3 g(研末兑服),制天南星5 g(先煎),土鳖虫5 g,大伸筋10 g,威灵仙10 g,乳香10 g,没药10g,续断10 g,白芷10 g,透骨草10 g,当归20 g,川芎20 g,甘草20 g(由湘雅医院和湖南中医学院附属衡阳医院中药房提供),文火煎,分2次服,1剂/d.两组均以12周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标准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双手握力,20m步行时间,压痛指数,肿胀指数.于治疗前后采用Western法测血沉;采用乳胶凝集法测类风湿因子;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免疫球蛋白IgM,IgG,IgA,C反应蛋白,血清补体C3.两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和67%(P<0.01).②临床症状、体征: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功能指数、20m步行时间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双手握力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0.05).③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只有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A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蜈蚣龙蛇汤联合甲氨蝶呤与青霉胺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效果优于单纯甲氨蝶呤与青霉胺联合用药.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效果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并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比较.方法:①选择2002-02/2006-02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69例,男98例,女71例,年龄32~78岁.均为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胸片或CT发现肺部受照部位出现与放射野一致的肺部纤维化和(或)肺部炎症;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80例.②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由上海凯宝药业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批号021101,10 mL/支)20 mL加入50g/L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用头孢噻肟钠2.0 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2次/d,同时口服强的松片10mg,4次/d,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③疗效评定标准:恢复正常、显效、有效、无效均为临床症状消失,X射线平片表现分别为絮状阴影消失、阴影减少80%以上、阴影减少50%以上、无明显变化或片絮状阴影增加.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热、咳嗽、咯痰、憋喘、胸痛、肺罗音消失和胸部X射线平片表现阴影吸收所需时间.④组间率比较用x2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恶性肿瘤患者16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3%和49%,x2=20.97,P<0.01).②治疗后症状、体症改变所需时间:治疗组退热、止喘、痰色质变化、胸痛消失、肺罗音消失、X射线平片阴影消失天数均短于对照组(t=2.097~6.360,P<0.05~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于放射性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内经理论对夏季养生的启示
从《黄帝内经》理论中传统中医养生的视角,阐述了夏季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特点.对于夏季养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①《素问·调经论》以阴阳平和、充盛形体、三部九候之脉一致为健康的表现.其养生原则包括3个:从欲快志、恬淡虚无、四气调神.②夏季养生包括调摄精神情志,"无厌于日","使志无怒";起居宜忌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不露宿,坐不当风";饮食宜忌宜清淡,慎肥甘生冷.③指导防病对慢性阳虚类疾患,采取冬病夏养的调治.要注意全面客观看待"养阳",顺从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补阳气";又不可因"春夏养阳",就不加辨证,凡春夏用药,一概辛热回阳,否则就是防其过盛,而忽其不及.另外注意结合岭南特点使用芳香化浊、利湿避秽,临床用药注意通阳化湿.
-
不同频率电针与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比较
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及口服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将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100 Hz电针组、2 Hz电针组、西药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100,2 Hz电针及口服西药3种方法治疗,观察3组的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尿酸、尿尿酸的含量.结果表明,100Hz电针组、2 Hz电针组镇痛起效时间均短于西药组(P<0.01),镇痛维持时间均长于西药组(P<0.01),100Hz电针组、2 Hz电针组相比较,2 Hz电针组镇痛效果更佳(P<0.01);2 Hz电针组降低血尿酸和尿尿酸效果优于100Hz电针组(P<0.01),且与西药组相当(P>0.05).可见电针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低频(2 Hz)电针的治疗效果更佳.
-
鹿角方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程度的效应
背景:左心室肥厚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主要环节,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已形成共识,如何逆转或减轻左心室肥厚对于改善心功能防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l临床价值.目的:观察鹿角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影响.设计:以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观察.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内科.对象:选择1996-01/1998-1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及专科门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Framinham心衰诊断标准.②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Ⅲ级以上.③病史3个月以上.④接受适量的利尿剂或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除外)作基础治疗.⑤胸部X射线片及超声心动图有左心室扩大的证据.所有患者均对治疗项目知情同意.方法:将所有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鹿角方组和地高辛组,每组10例.①给予鹿角方组患者口服上海曙光医院按既定工艺研制的鹿角方口服液35 mL,2次/d,3个月为1疗程.地高辛组患者同时口服杭州民生药厂生产的地高辛片(0.25 mg/片,批号970757),0.125~0.25mg,1次/d,3个月为1疗程.①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②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患者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并用体表面积矫正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参考Devereux标准判断左心室肥厚程度.③对两组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放免测定.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肥厚程度)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纳入患者2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鹿角方组患者治疗后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Ⅰ,Ⅱ,Ⅲ,Ⅳ级分别为2,5,3,0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0,0,7,3例,P<0.05),地高辛组患者治疗后Ⅰ,Ⅱ,Ⅲ,Ⅳ级分别为2,4,4,0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0,0,7,3例,P<0.05).②鹿角方组患者治疗后室间隔厚度明显低于治疗前[(11.20±0.42),(12.10±0.32)mm,P<0.01],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低于治疗前[(10.60±0.84),(11.40±1.10)mm,P<0.01],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139.4±12.4),(155.3±15.4)g/m2,P<0.01],地高辛组患者以上指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鹿角方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基本正常、轻、中、重度肥厚分别为2,6,2,0例,明显少于治疗前(0,3,4,3例,P<0.01),地高辛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③鹿角方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97.7±19.5),(144.0±18.5)ng/L,P<0.01],地高辛组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鹿角方具有逆转或减轻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肥厚程度的作用.
-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化学性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通过测定化学性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化学性缺氧小鼠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6-07/08在辽宁医学院机能中心实验室完成.取昆明种小鼠40只,体质量18~22 g.①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选用小鼠20只,随机抽签法分为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小鼠腹腔注射葡萄籽原花青素10 mg/kg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0 min后再腹腔注射亚硝酸钠200 mg/kg,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②氰化钾中毒性缺氧:按①方法取鼠、分组、注药,20 min后再腹腔注射氰化钾15 mg/kg,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LSD方差分析.结果:纳入小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亚硝酸钠中毒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小鼠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22.25±7.58),(11.45±1.72)min,P<0.05].②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氰化钾中毒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2.75±0.63),(14.20±22.13)min,P<0.05].其中,有2只鼠分别存活了52 min和60min.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化学性缺氧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
荞麦花总黄酮对体内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背景: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前期实验表明荞麦花总黄酮能改善糖耐量,此作用是否与荞麦花总黄酮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有关尚不清除.目的:观察养麦花总黄酮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的影响.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地点:华北煤炭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材料:选用75只成年SD大鼠,清洁级,雌性大鼠38只,雄性大鼠37只,体质量(200±20)g,由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合格证号:SCXK11-00-0006).养麦花总黄酮自制,血糖试剂盒(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霉素(批号031020,80万单位,购自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链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30920,100万单位),链脲佐菌素(Sigma公司),果糖胺试剂(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牛血清白蛋白(BSA)(购自Sigma公司),其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方法:实验于2004-03/2004-10在华北煤炭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完成.实验1,体外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测定:①造模和分组:将大鼠按体质量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5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 mL/kg.治疗组45只:大鼠禁食16 h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80mg/kg,8 mL/kg,72 h后取尾静脉血测血糖,凡空腹血糖≥15 mmol/L作为糖尿病大鼠,摸球法将治疗组大鼠分为3个亚组,每组15只,分别灌胃给予0.1,0.2,0.4 g/kg荞麦花总黄酮.模型组15只:仅将大鼠制作成糖尿病模型,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80 mg/kg,8 mL/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用等容积常用水灌胃,上述各组灌胃均为1次/d,连续12周.②空腹血糖的测定:治疗组大鼠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取尾静脉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其空腹血糖,其他组别大鼠在相应时间点给予相应测量作为对照.③血浆及肾组织果糖胺及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含量检测:各组大鼠乙醚麻醉后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浆,同时取肾脏,制成质量分数为100g/L肾脏组织匀浆,低温离心.按试剂盒要求测定血浆及肾匀浆上清果糖胺含量,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及肾组织匀浆上清荧光强度,观察样品的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生成量.实验2,体外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测定:配置葡萄糖含量为0.2mol/L、牛血清白蛋白含量20 g/L的磷酸盐缓冲液,加入青霉素20万U/L,链霉素20万U/L得A液.用A液配制终浓度为0.01,0.05,0.10 mg/L的养麦花总黄酮混悬液各60mL,将不加药物完整的非酶糖基化系统、不加药物不含糖的系统、加药物不含白蛋白的系统和加药物不含糖的系统设为对照,每1样品作5个平行管,作为体外糖基化的培养液,将配好的蛋白糖基化培养液放入37℃的恒温箱内培养孵化,于第4,8,12周分别无菌取部分培养液,按上述方法测定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的荧光值,并计算抑制率,观察荞麦花总黄酮对体外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的抑制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实验1中大鼠空腹血糖、血浆及肾组织果糖胺及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含量检测结果;实验2中荞麦花总黄酮对体外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的抑制情况.结果:实验1:纳入大鼠75只,56只造模成功并进入结果分折.模型组大鼠血糖值、血浆及肾脏果糖胺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7.572,10.186,5.794,P<0.01).荞麦花总黄酮3个剂量治疗组血糖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3.357,4.382,3.938,P<0.05~0.01),荞麦花总黄酮0.1g/kg组血浆及肾脏果糖胺与模型组相近(P>0.05),荞麦花总黄酮0.2,0.4 g/kg组血浆及肾脏果糖胺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5.109,4.605,3.731,3.097,P<0.05~0.01).模型组大鼠血浆及肾脏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生成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6.463,12.704,P>0.05),而治疗组大鼠血浆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近(P<0.01).治疗组各亚组肾脏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9.845,12.799,12.899,P<0.01).实验2:随时间的推移,各组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的产生均逐渐增加,而各组荞麦花总黄酮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的产生,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呈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荞麦花总黄酮能明显抑制在体内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
-
强肌健力口服液对脾虚小鼠RNA合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口服液对实验性脾虚证小鼠RNA合成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脾胃虚损型重症肌无力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10/11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核医学实验室完成.①采用随机抽签法将4周龄健康雄性MH小鼠68只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13)、脾虚模型组(n=16)、强肌健力口服液高剂量组(n=13)、强肌健力口服液中剂量组(n=13)、四君子汤组(n=13).②采用利血平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动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d,同时灌服蒸馏水0.5 mL/d;脾虚模型组动物腹腔注射利血平0.2 mg/(kg·d),并灌服蒸馏水0.5 mL/d;强肌健力口服液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动物腹腔注射利血平0.2 mg/(kg·d),并灌胃强肌健力口服液(由北芪、党参、升麻、白术、甘草等组成,含生药120.4 g/L),给药剂量分别为26g/kg及13 g/kg,1次/d;四君子汤组动物腹腔注射利血平0.2mg/(kg·d),并灌服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灸甘草组成).26g/kg,1次/d,连续用药16 d.测定各组动物脾脏、肾脏、胸腺、肝脏、心肌、小肠等组织RNA水平的变化,以及各组动物造模前后体质量和脾、肾、胸腺、肝脏、心肌组织质量体质量比值的变化.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因灌胃失误及造模等原因引起动物死亡,其中脾虚模型组4只,强肌健力口服液高剂量组3只,强肌键力口服液中剂量组织1只,四君子汤组1只,终进入结果分析为59只.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组动物脾脏、肾脏、胸腺、肝脏、心肌、小肠组织中RNA含量均显著降低(Q=5.07~18.92,P均<0.01);用药16 d后强肌健力口服液26 g/kg组能使脾脏、肾脏、肝脏、小肠组织中RNA含量显著升高(Q=4.45~6.11,P<0.05或0.01);强肌健力口服液13g/kg组能使肾脏、胸腺、肝脏、小肠组织RNA含量显著升高(Q=3.47~5.24,P<0.05或0.01);②实验前各组小鼠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863);实验结束后脾虚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减轻(Q=17.08,P<0.01);强肌健力口服液和四君子汤组小鼠体质量比脾虚模型组显著升高(Q=4.73~7.76,P均<0.01).③脾虚模型组小鼠脾脏、肾脏、胸腺、肝脏、心肌组织质量比正常对照组减轻(Q=6.36~12.83,P均<0.01),且脾脏、肾脏、胸腺组织比值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Q=3.01~5.13,P<0.05或0.01);强肌健力口服液和四君子汤组能使小鼠脾脏、肾脏、胸腺、心肌、肝脏组织质量增加(Q=3.57~10.51,P<0.05或0.01),同时能升高脾脏、肾脏、胸腺、心肌组织比值(Q=3.01~7.28,P<0.05或0.01).结论:脾虚证的发生与RNA合成减少有关,强肌健力口服液对RNA合成有促进作用,从而发挥其健脾益气、强肌健力作用.
-
混悬型六味地黄颗粒剂与丸剂的药效学指标比较
目的:观察混悬型六味地黄颗粒剂对小鼠游泳耐力、自然活动次数及碳廓清率的影响,并与丸剂进行药效学比较.方法:实验于1993-05/1995-06在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实验室完成.选用昆明种小鼠260只,购自北京实验动物中心.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6昧中药材经粉碎后用蜂蜜配制而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能)为焦作市第二中药厂出品.制备混悬型六味地黄颗粒剂,经检测符合1995年版中国药典的有关标准.①小鼠游泳耐力实验:取昆明种小鼠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颗粒剂20 g/(kg·d)组、颗粒剂10 g/(kg·d)组、丸剂20 g/(kg·d)组、丸剂10 g/(kg·d)组及生理盐水组(100mL/(kg·d)),每组20只.连续灌胃给药7 d,2次/d,游泳耐力实验前1 h后1次给药.观察小鼠游泳耐力,以沉下不能浮起到水面时,为耐力游泳时间.②小鼠自然活动实验:取昆明种小鼠100只,分组及给药情况同上.连续给药7 d,于自然活动实验前后1次给药,测录小鼠5 min的自然活动次数,每组小鼠均以同样方法测录给药前的自然活动次数.③小鼠碳廓清率实验:取昆明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颗粒剂20g/(kg·d)组、颗粒剂10g/(kg·d)组、丸剂20 g/(kg·d)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15只.给药情况同上.连续给药7 d,于碳廓清率实验前1 h后1次给药,各组小鼠分别由尾静脉注入以生理盐水稀释的印度墨汁10mL/kg,2 min和20 min时各由眼眶静脉取血0.2 mL,计算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结果:260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小鼠的耐力游泳时间比较:颗粒剂及丸剂各剂量组均显著长于生理盐水组(P<0.050.01),并且颗粒剂20 g/(kg·d)组长于丸剂20g/(kg·d)组(P<0.05),颗粒剂10g/(kg·d)组长于丸剂10g/(kg·d)组(P<0.01).②各组小鼠给药前及给药7 d后的自然活动次数比较:给药7 d后颗粒剂20g/(kg·d)组、颗粒剂10g/(kg·d)组、丸剂20g/(kg·d)组、丸剂10g/(kg·d)组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0.01),并且颗粒剂20g/(kg·d)组高于丸剂20g/(kg·d)组(P<0.05).③各组小鼠巨噬细胞的的吞噬指数比较:颗粒剂及丸剂各剂量组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而颗粒剂20g/(kg·d)组、颗粒剂10g/(kg·d)组均显著高于丸剂20g/(kg·d)组(P<0.01).结论:混悬型六味地黄颗粒剂能够增强小鼠的游泳耐力及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具有抑制小鼠自然活动的中枢镇静作用,药理作用效果较丸剂显著.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药理学 六味地黄汤/生产和制备 -
藿香、白芍复方逆转慢性肝纤维化的从浊毒论治效果
目的:根据从"浊毒"论治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理论,检验藿香、白芍复方肝复健胶囊治疗慢性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①选择2003-02/2005-01在河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武警河北总队医院中医科和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肝病专科住院及门诊就诊肝纤维患者及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肝病门诊就诊肝纤维化患者共78例.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男34例,女8例)及对照组36例(男30例,女6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③治疗组:给予藿香、白芍复方(药物组成:藿香、白芍、红景天、桑椹、急性子、鳖甲、贯众各15 g,佩兰叶、荷叶、田基黄、柴胡各12 g,苦丁茶、三棱各9 g,苦参6 g,研为末.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制剂量中心生产,批号:20030110,1.9g/粒)治疗,10粒/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和络疏肝胶囊(药物组成:白术、白芍、当归、香附、木瓜、三棱、莪术、鳖甲、蜣螂等;雷允上药业公司苏州雷允上制药厂生产,批号20020618,0.93g/胶囊)治疗. 5粒/次,3次/d,口服,连用6个月.④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委员会1992年制定《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试行)判定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γ-谷氨酰肽转移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做腹部B超检查(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厚度).⑤观察用药安全性指标及药物副作用.⑥治疗结束后采用来院复诊或函调的方式对2组患者随访6个月.⑦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及Ridit分析.结果:进入疗效分析、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乙型肝炎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的肝纤维化患者78例,进入B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患者68例.进入随访结果分析患者56例.①两组患者身倦乏力、纳差、腹胀、纳呆、肝区痛、便溏、肝脾肿大等症状、体征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破组症状、体征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除便溏外,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蛋白高于对照组、球蛋白、γ-谷氨酰肽转移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各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④治疗组42例表面抗原阳性者中3例转阴(阴转率为7%),对照组36例阳性者中1例转阴(阴转率为3%),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e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者阴转率分别为53%,43%,明显高于对照组(17.6%,10.7%,P<0.05).⑤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有36例和32例患者做B超影像学检查.治疗后2组患者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厚度均较前改善,但差异不明显.治疗组脾静脉内径及脾厚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⑦两组治疗后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藿香、白芍复方能有效、安全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
-
拟黑多刺蚁乙醇提取物改善KKAy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活性效应
目的:观察拟黑多刺蚁乙醇提取物对KKAy糖尿病小鼠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活性有效作用部位.方法:实验于2003-09/10在解放军总医院动物中心实验室进行.①KKAy糖尿病小鼠34只,按空腹血糖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只.拟黑多刺蚁的处理和实验饲料的配制:活拟黑多刺蚁溺水处死后捞出,滤去水分,晾干,研成粉末.实验组饲料为黑多刺蚁粉末与标准饲料混合,对照组饲料为纤维素加标准饲料,比例均为1:9.饲养3周后进行糖耐量实验,测定灌胃给予淀粉3g/kg后0,1,2 h血糖;喂养4周后不禁食,测定随机血糖;喂养5周后禁食15 h,测定空腹血糖;喂养6周后禁食15 h,测定空腹血糖,灌胃给予L-丙氨酸5g/kg 2 h后检测血糖.②选用NIH雄性小鼠和昆明雌性小鼠各26只,NIH雄性小鼠和昆明雌性小鼠均各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只.拟黑多刺蚁体积分数为0.5、体积分数为0.95的乙醇提取方法:取2份蚂蚁粉750 g,分别加入体积分数为0.5和0.95的乙醇,超声提取3次,合并滤液,用旋转蒸发器浓缩、除去乙醇.残液冰冻干燥,分别得到褐色粉末和红褐色油状物.取粉末提取物0.5 g,加水10 mL,按10 mL/kg灌胃;取油状物,按1:9比例用水稀释后,按10 mL/kg剂量灌胃.实验组分别给予体积分数为0.5、0.95的乙醇蚂蚁提取物、淀粉3 g/kg灌胃.对照组仅给予淀粉3 g/kg灌胃,检测灌胃给予淀粉后1,2 h的血糖.结果:86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①KKAy糖尿病小鼠食用拟黑多刺蚁3周后,给予淀粉后1 h、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7.02±1.31),(8.53±1.81)mmol/L;(6.11±0.97),(7.68±1.48)mmol/L,P<0.01];喂养4周后,随机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5.89±1.80),(7.57±2.13)mmol/L,P<0.05];喂养5周后,空腹血糖明显降低[(3.93±0.63),(4.33±0.66)mmol/L,P<0.01];喂养6周后,灌胃给予L-丙氨酸2 h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4.44±1.72),(6.03±2.01)mmol/L,P<0.05].②拟黑多刺蚁50%乙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NIH雄性小鼠给予淀粉1 h引起的血糖上升[(8.41±1.76),(10.45±2.26)mmol/L,P<0.05].③拟黑多刺蚁50%乙醇提取物也能抑制昆明雌性小鼠给予淀粉后1 h的血糖上升[(8.28±1.67),(9.85±1.87)mmol/L,P<0.05].④拟黑多刺蚁95%乙醇提取物能抑制NIH雄性小鼠给予淀粉后1 h血糖的上升[(7.18±1.14),(9.18±1.02)mmol/L,P<0.01].⑤拟黑多刺蚁95%乙醇提取物能抑制昆明雌性小鼠给予淀粉1 h和2 h后血糖的上升[(6.32±0.53),(9.43±2.32)mmol/L;(5.16±0.61),(5.88±0.62)mmol/L,P<0.01].结论:拟黑多刺蚁能明显改善KKAy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拟黑多刺蚁的50%和95%乙醇提取物均能明显改善不同性别的NIH和昆明小鼠的糖耐量,拟黑多刺蚁的乙醇提取物可能是拟黑多刺蚁的改善糖代谢的有效部位.
-
川芎嗪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血管通透性的调控效应
目的:观察川芎嗪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中的抗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调控.方法:实验于2003-07/2005-05在上海长海医院烧伤中心实验室完成.取36只成年健康SD大鼠,体质量200~220 g,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假烫组、烫伤组、治疗组,每组12只.①烫伤组大鼠采用恒温水烫仪以100℃水烫背部13 s,造成大鼠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假烫组大鼠以38℃水模拟烫伤过程;治疗组伤后半小时腹腔注射川芎嗪(80 mg/kg);烫伤组及治疗组均于伤后6 h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进行延迟复苏.②各组半数大鼠于伤后24h行腹主静脉取血处死,保留静脉血,留取肺脏、心脏及肾脏标本检测含水量;另半数大鼠于处死前1 h颈外静脉注入1%伊文思蓝,留取肺脏、心脏及肾脏标本检测脏器血管通透性.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伤后24 h后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水平.结果:纳入大鼠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烫伤后24 h,烫伤组大鼠的肺脏、心脏及肾脏的含水量高于假烫组及治疗组[烫伤组(82.24±2.15),(79.69±2.36),(79.31±1.65)%,假烫组(76.35±1.88),(74.16±1.59),(73.29±2.38)%,P<0.01,治疗组(79.71±1.94),(76.51±1.82),(75.82±1.69)%,P<0.05];假烫组与治疗组大鼠的肺脏、心脏及肾脏组织含水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76.35±1.88),(74.16±1.59),(73.29±2.38)%,(79.71±1.94),(76.51±1,82),(75.82±1.69)%,P<0.05].②烫伤组大鼠脏器的血管通透性显著高于假烫组及治疗组[烫伤组(437.19±39.23),(313.69±46.54),(346.51±32.27)mg/L,假烫组(49.46±10.16),(62.86±19.38),(59.14±23.24)mg/L,治疗组(293.18±18.96),(185.72±25.49),(201.38±21.98)mg/L,P<0.01].③烫伤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与假烫组差异非常显著[(612.30±75.03),(208.45±49.04),(221.39±33.14)ng/L,(32.68±9.33),(15.87±7.46),(6.99±2.84)ng/L,P<0.01];治疗组大鼠的三者浓度与假烫组及烫伤组相比,差异也均有显著性意义[(298.23±25.78),(113.77±26.56),(111.84±29.57)ng/L,(32.68±9.33),(15.87±7.46),(6.99±2.84)ng/L,(612.30±75.03),(208.45±49.04),(221.39±33.14)ng/L,P<0.01].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使用川芎嗪,可降低各脏器的血管通透性,其机制考虑与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10在血浆中的总体水平有关.
-
艾溃灵合剂促进模型豚鼠口腔溃疡恢复的效果评估
目的:观察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益气养阴功效的艾溃灵合剂治疗口腔溃疡的特点.方法:实验于2005-02/10在河南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以苯酚灼烧豚鼠面颊造口腔溃疡模型为实验对象,将动物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艾溃灵合剂20,10,5 g/kg剂量组(黄芪、生地、白花蛇舌草、连翘、甘草等药物组成),口炎清颗粒剂组(33.3g/kg,天冬、麦冬、玄参、金银花、甘草等药物组成),模型组及空白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造口腔溃疡模型,每日涂抹及灌胃给药,涂艾溃灵合剂各剂量组给药浓度分别为1,0.5,0.25 g/mL,涂量为0.5 mL,灌服20 mL/kg;口炎清颗粒剂组给药浓度为0.167g/mL,涂量为0.5 mL,灌服10 mL/kg;模型组涂抹生理盐水0.5 mL,灌服生理盐水10 mL/kg;空白组不予处理.每天给药1次,连续用药5天,于第1,3,5天用数码照像头摄下豚鼠口腔溃疡情况,于后1次用药后2h,取下口腔溃疡局部,作病理切片,观察溃疡局部充血水肿程度以及溃疡模型组织形态.结果:豚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用药第3天,艾溃灵合剂20,10,5g/kg剂量组,口炎清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使溃疡面积显著减少[(11.8±3.2),(8.9±6.6),(13.4±4.7),(13.0±5.8),(20.30±4.6)mm2;P<0.01].第5天,艾溃灵合剂20g/kg剂量组溃疡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3.9±5.6),(12.2±6.2)mm2;p<0.01],艾溃灵合剂10,5 g/kg剂量组,口炎清颗粒组溃疡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1±3.0),(7.0±3.6),(6.3±3.3)mm2;P<0.05].②用药第3天,艾溃灵合剂20,10g/kg剂量组和口炎清颗粒组均可显著减轻口腔溃疡程度(P<0.01);用药第5天,20 g/kg剂量艾溃灵合剂组可显著减轻口腔溃疡程度(P<0.01),艾溃灵合剂10g/kg剂量组和口炎清组可明显减轻口腔溃疡程度(P<0.05),艾溃灵合剂20g/kg剂量组口腔溃疡程度较口炎清组减轻(P<0.05).③艾溃灵合剂20,10 g/kg剂量组和口炎清颗粒组口腔溃疡组织病理变化显著减轻(P<0.01),艾溃灵合剂5 g/kg剂量组仅有减轻口腔溃疡病理变化的趋势.结论:艾溃灵合剂可显著减轻豚鼠口腔溃疡症状,明显促进豚鼠口腔溃疡的恢复.20g/kg艾溃灵合剂效果优于口炎清颗粒.
-
黄芪建中汤干预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表达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造模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并且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3-12/2005-09在河南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郑州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完成.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170-±10)g,饲养1周后按体质量编号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6只:不做任何处理;慢性萎缩性胃炎组8只: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周造成胃黏膜损伤,后4周结合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使大鼠致虚;维酶素组8只:造模后,给予7.9%维酶素2 mL灌胃,1次/d,连续21 d;黄芪建中汤组8只:造模后,给予2.5kg/L黄芪建中汤水箭剂2 mL灌胃,1次/d,连续21d.末次给药后所有大鼠再逐只处死,平行胃小弯取小块胃窦部胃壁组织,手工制成胃黏膜组织芯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量.从剩余胃黏膜组织中精确称取2g,置于玻璃匀浆器中研磨制成组织匀浆,按放免试剂盒说明测定其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结果:纳入大鼠30只,造模过程中死亡1只,造模结束后抽样处死5只,24只进入结果分析.①原位杂交结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基因表达的阳性部位呈现紫蓝色颗粒,前者以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显色强,后者主要以胃小凹底部和胃腺中上部显色突出.②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的上述指标均显著增高[(333.00±56.71),(453.67±68.25);(0.73±0.21)(3.14±0.77)μg/L;(124.36±26.13),(318.42±45.38),(P<0.01,P<0.05)],经黄芪建中汤治疗21 d后,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其中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表达量的恢复作用显著优于维酶素.结论: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下调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有关,其疗效优于维酶素.
-
通络方剂对糖尿病大鼠血浆和组织血管紧张素水平的调整
目的:观察通络方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浆、肾脏、心脏和腹主动脉组织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12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动物中心完成.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160-200g,大鼠适应性饲养5 d、禁食18 h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模型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用链脲佐菌素(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3 d后测定尾静脉末梢血糖≥16.7 mmol/L,尿糖强阳性者为诱导糖尿病模型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再随机分成糖尿病通络方剂治疗组10只:通络方剂直接溶于蒸馏水,1.0g/(kg·d)、糖尿病未治疗组10只.糖尿病未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以同一时间同等剂量蒸馏水一次灌胃.在实验第8周取血并取肾、心脏及腹主动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和各组织匀浆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纳入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第8周时,糖尿病未治疗组血浆、肾脏、心室肌和腹主动脉组织匀浆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血管紧张素Ⅰ(14.77±0.54),(10.31±0.37)μg/L;(5.65±1.06),(3.73±0.28);(3.99±0.34),(2.72±0.34);(13.05±1.29),(5.00±0.29)ng/kg;血管紧张素Ⅱ(669.61±38.15),(471.08±23.47)ng/L;(6.36±1.81),(2.64±0.25);(3.84±0.59),(2.49±0.15);(12.52±1.95),(4.37±0.19)ng/kg;P<0.01].②通络方剂干预后血浆、肾脏、腹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较糖尿病未治疗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血管紧张素Ⅰ(12.81±0.65)(14.77±0.54)μg/L;(4.06±0.46)(5.65±1.06);(8.50±1.15),(13.05±1.29)ng/kg;血管紧张素Ⅱ(543.92±30.80),(669.61±38.15)ng/L;(3.58±0.77),(6.36±1.81);(8.54±1.58),(12.52±1.95)ng/kg;P<0.01].③各组大鼠通络方剂干预后心脏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较糖尿病未治疗组虽有下降,但其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3.69±0.67),(3.99±0.34);(3.71±1.05),(3.84±0.59)ng/kg].结论:通络方剂能不同程度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浆、肾脏、心脏和腹主动脉组织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对保护和延缓糖尿病肾脏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有一定意义.
-
刺五加皂甙保护PC12细胞活性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目的:观察刺五加皂甙对正常培养和缺氧条件下PC12细胞的活性和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刺五加皂甙抗神经元缺氧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5在南通大学医学院航海医学研究所进行.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瘤PC12细胞株,加入终浓度为0.05 mg/L的神经生长因子和终浓度为125 mmol/L的氯化钴分别建立神经生长因子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神经元模型和氯化钴诱导缺氧的模型;四甲基偶氮唑法检测12.5,25,50,100,150 mg/L的刺五加皂甙对正常培养的和氯化钴诱导缺氧的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刺五加皂甙对正常培养和氯化钴诱导缺氧的PC12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以上实验均以神经生长因子作为阳性对照.结果:①正常培养的PC12细胞为圆形,呈簇状生长.50 mg/L神经生长.因子诱导3 d后,细胞停止增殖,部分PC12细胞开始呈现出神经元样的形态,产生类似于神经元的突起.随着诱导时间延长神经元样的细胞逐渐增多,至第7天,PC12细胞的突起形成网络.②12.5~100mg/L的刺五加皂甙可增加正常培养PC12细胞的活性,其中50 mg/L刺五加皂甙作用强.50 mg/L刺五加皂甙的/预处理可降低因缺氧引起的细胞活性的下降(P<0.01),其作用与50 mg/L神经生长因子相当(P>0.05).③正常培养的PC12细胞不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氯化钴引起的缺氧可诱导PC12细胞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刺五加皂甙、神经生长因子也可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刺五加皂甙和神经生长因子的预处理可以进一步增强缺氧PC12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P<0.01),刺五加皂甙和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50 mg/L的刺五加皂甙对PC12具有明显的缺氧保护作用,其抗缺氧损伤的作用与促进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有关.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组织差异基因的表达: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的比较
背景:许多疾病都伴有基因表达的改变,能够为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组织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山东中医药大学.材料:实验于2005-04/10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选取SPF级健康雄性50 d龄Wistar大鼠1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5只/组.②基因芯片类型为大鼠BiostarR-40S(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公司,批号G050510010052).方法:①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大鼠采用改良烟熏+气管滴加脂多糖的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气道病理改变,若出现气道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肺内支气管的管腔及周围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管壁周围平滑肌和纤维细胞增生;间隔变薄、断裂,肺泡扩大融合;小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变小,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说明造模成功.②造模成功后第30天,中药治疗组灌服浓度为0.65 g/mL的自制中药合剂(麻黄,杏仁,黄芪等),2 mL/次,1次/d,连续给药14 d.模型对照组每天给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正常组不做任何干预,相同室内环境下自由饮食饮水.③给药完毕后处死各组大鼠,进行总RNA提取、探针的标记与杂交、洗片,采用芯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芯片灰度扫描图,得到芯片上每个基因点的原始信号值(包括前景信号值和背景信号值),从而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判定.检验水准是Ratio值大于2.0为上调基因,小于0.5为下调基因.为了提高检验的可靠性,本实验将检验水准设为Ratio值>2.5为上调基因,Ratio值<0.375为下调基因.主要观察指标: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②与正常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差异表达基因.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1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对照组的基因表达情况较正常组有明显变化,差异表达基因达57个,涉及免疫、代谢、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转运、细胞迁移及纤维化等.②中药治疗组的基因表达大多恢复到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减少到¨个,涉及应激反应、信号转导及细胞骨架等.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有7个,涉及免疫及神经递质的分泌.结论:大量的基因表达改变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原因之一,而经药物治疗后,大多数差异表达基因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有利于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
-
川芎嗪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2005在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①分离健康人新鲜血浆制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②取新鲜健康人脐带,离体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③制备含药血清:取Wistar大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川芎嗪组15只,对照组5只.川芎嗪组大鼠分别给予10,30,100 mg/kg灌胃,1次/d,连续3 d;对照组以等量M199灌胃,饮水不受限制.第3天给药1.5 h后,从腹主动脉取血6 mL,分离血清备用.④采用生长稳定的三四代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h使其生长同步化后,应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建立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 μmol/L川芎嗪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30μmol/L川芎嗪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μmol/L川芎嗪组.其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剂量为50 μmol/L.经不同浓度川芎嗪处理72 h后进行细胞计数,于川芎嗪处理12,24,72 h采用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药物效应.结果: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数目增加,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率增加,DNA合成也增加.②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处理组相比,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同时处理组细胞数目减少,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率也降低,DNA合成下降(r=0.931 6,P<0.05).③随川芎嗪浓度增加对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递增.结论: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有促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川芎嗪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平滑肌细胞计数及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②可初步认为川芎嗪降血压作用可能与其抑制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
银杏叶提取物干预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变化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纤维化大鼠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5/11在湖北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取健康Wistar大鼠96只,体质量180~240 g,随机抽签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每组24只.模型组、强的松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经气管注射博莱霉素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天起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每日1次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银杏叶提取物组每天用银杏叶提取物混悬液6.75 mg/kg灌胃,强的松组用醋酸强的松混悬液3.6 mg/kg灌胃,每日1次.各组分别于7,14和28 d随机处死8只大鼠采集肺组织,剪碎过筛后制成细胞悬液,分别用PI和Rhl23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线粒体膜流动性,线粒体膜流动性以稳态细胞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表示. 结果:纳入大鼠96只,模型组造模后第2,3,17天各死亡1只,其余93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膜流动性处于稳态者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4.74±15.78)%,(65.93±21.13)%,(67.34±28.57)%;(34.68±28.94)%,(30.69±20.27)%,(38.23±19.17)%,P<0.01];与模型组比较,强的松组、银杏叶提取物组各时间点膜流动性处于稳态者升高[(34.68±28.94)%,(30.69±20.27)%,(38.23±19.17)%;(45.03±27.55)%,(39.77±29.38)%,(42.25±22.74)%;(45.10±10.17)%,(43.81±21.23)%,(48.68±19.80)%,P<0.01,P<0.05];强的松组与银杏叶提取物组组间比较,第7天膜流动性处于稳态者无显著性差异[(45.03±27.55)%,(45.10±10.17)%,P>0.05],第14天与28天,银杏叶提取物组较强的松组高[(43.81±21.23)%,(39.77±29.38)%;(48.68±19.80)%,(42.25±22.74)%,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够通过保护肺组织细胞线粒体膜结构完整性来降低线粒体损伤程度,维持细胞正常的能量代谢.
-
白茅根抗炎的药理作用
目的:观察白茅根的抗炎药理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5在河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河南大学药学院药理实验室进行.选择NIH纯种健康小白鼠72只,清洁级,体质量(20±2)g;昆明种小鼠112只,清洁级,体质量(20±2)g;均由河南省 南阳理工学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医动字第520002号.SD大鼠80只,体质量150~200 g,由河南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医动字第510005号.分5步进行实验,各步实验动物分别为NIH小鼠72只、SD大鼠40只、昆明种小鼠60只、SD大鼠40只、昆明种小鼠52只.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10mL/kg),白茅根水煎液1组(灌胃白茅根水煎液2.5g/kg),白茅根水煎液2组(灌胃白茅根水煎液5.0g/kg),抗炎药组(灌胃消炎痛或泼尼松).灌胃给药后分别用二甲苯致小鼠廓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酵母多糖A、角叉菜胶、制霉菌素致大鼠或小鼠足趾肿胀,观察白茅根的抗炎作用.结果:本实验共纳入小鼠184只,182只进入结果分析;纳入大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白茅根水煎液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t=1.796 0,P<0.05),大剂量效果更加明显(t=2.858 9,P<0.01).②能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后足跖的肿胀(t=0.751 7~2.717 5,P<0.05),大剂量效果更加明显(t=3.272 7~6.731 1,P<0.01).③能明显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t=1.575 2,t=2.761 5,P<0.05).④能有效对抗酵母多糖A所致大鼠足趾肿胀(t=0.429 5~2.335 7,P<0.05);大剂量效果更加明显(t=0.440 9~3.420 8,P<0.01).⑤对制霉菌素所致的小鼠足跖炎症模型无明显作用(P>0.05),消炎痛则能明显对抗制霉菌素所致的小鼠足跖炎症(P<0.01).结论:白茅根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机制涉及对多种炎症介质的抑制.抗炎作用能部分解释白茅根生药的传统功效.
-
牡蛎肝宝对乙醇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脂质过氧化效应
目的:了解牡蛎肝宝对乙醇所致肝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抗脂质过氧化效果,为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60只,分为5组,每组12只.分为牡蛎肝宝(由中国海洋大学提供,批号为Q-02DEK001-2005,从胶州湾优质海洋生物牡蛎、扇贝、蛤蜊等提炼出的有效生物活性成分,剂量为0.4g/粒,推荐量为6粒/d)0.13,0.40,1.20 g/kg(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3.3,10,30倍)组,用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灌胃量20 mL/kg;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乙醇肝损伤模型组,乙醇肝损伤模型组用无水乙醇(分析纯),以蒸馏水稀释至50%,灌胃量12 mL/kg(4 800 mg/kg).空白对照组和乙醇肝损伤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连续35 d,1次/d.第35天各剂量牡蛎肝宝组及乙醇肝损伤模型组50%乙醇灌胃(12 mL/kg)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1 h后各剂量牡蛎肝宝组再灌胃给予牡蛎肝宝,空白对照组和乙醇肝损伤模型组给予蒸馏水.观察各组动物体质量变化;牡蛎肝宝对肝组织中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三酰甘油的影响;牡蛎肝宝对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6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20g/kg牡蛎肝宝组动物实验后体质量及0.13,1.20g/kg牡蛎肝宝组的增重均低于乙醇肝损伤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7.9±2.1),(29.6±2.0)g;(9.0±2.1),(9.3±1.8),(11.2±1.9)g,P<0.05].②1.20g/kg牡蛎肝宝组小鼠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高于乙醇肝损伤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5.1±0.8),(3.7±0.5)μmol/g,P<0.05];1.20g/kg牡蛎肝宝组小鼠肝组织中的丙二醛、三酰甘油低于乙醇肝损伤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67.2±39.2),(157.2±37.1)nmol/g;(5.40±1.32),(10.20±3.58)mg/g,P<0.05].③乙醇肝损伤模型组肝脏病理改变的程度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40,1.20g/kg牡蛎肝宝组肝脏病理改变的程度均低于乙醇肝损伤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牡蛎肝宝对乙醇所致的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粉防己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粉防己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干预,初步探讨其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4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及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①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粉防己碱组,各16只.粉防己碱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提供,纯度>98%.②造模前20 min,粉防己碱组腹腔注射粉防己碱3 mg/kg(约1.2 mL),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假手术组均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2 mL.③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粉防己碱组大鼠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当结扎点远端心前壁变紫、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为冠状动脉结扎成功,松扎后抬高的ST段回落1/2以上为再灌注成功的标志.实施30 min缺血,再灌注24 h.假手术组不造模,在肺动脉圆锥与左心耳间穿线,不结扎,30 min关胸,24h后处死.④再灌注结束后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心肌梗死范围,并应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凋亡细胞及凋亡指数.结果:4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粉防己碱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①生化指标测定值:心肌细胞受损后,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粉防己碱组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t=4.337~10.810,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t=4.352,P<0.01).②梗死范围:粉防己碱组可明显减少心肌梗死范围,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3.28±4.38)%,(43.76±6.30)%,t=7.552,P<0.01].粉防己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①琼脂糖凝胶电泳:假手术组心肌细胞DNA电泳呈一条大分子DNA片段,为正常DNA带型;缺血/再灌注损伤组DNA电泳呈"梯形结构",可见形似云梯状的DNA片段,为凋亡的典型表现;粉防己碱组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DNA梯形条带明显减弱.②原位末端标记:假手术组偶见凋亡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可见大量胞核呈深浅不一棕褐色的凋亡心肌细胞;粉防己碱组凋亡心肌细胞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明显减少,但较假手术组有所增加.③凋亡指数: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粉防己碱组凋亡指数均显著增高[(0.65±0.39)%,(19.36±5.28)%,(8.62±2.45)%,t=9.096~10.006,P<0.01];但粉防己碱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t=5.224,P<0.01).结论:粉防己碱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及抗氧自由基,为保护濒死心肌提供了机会窗口.
-
阿魏酸对兔失血性休克腹腔脏器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阿魏酸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腹腔脏器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03/06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实验室和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完成.健康大耳白兔1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阿魏酸组,各6只.家兔禁食12 h,戊巴比妥钠3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接动物呼吸机,使PETCO2维持在3.4~5.3 kPa,经耳缘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8 mL/(kg·h),肝素化(3 mg/kg),右股动脉插管供测压及放血用,左股静脉置管供快速输血补液用.对照组、阿魏酸组动物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40 mm Hg,维持90 min,然后回输自体血及2倍放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30 min内输完,液体复苏后90 min时处死动物取肝、小肠、胰腺组织标本.阿魏酸组液体复苏前即刻静脉注射阿魏酸(反式)50 mg/kg;对照组液体复苏前即刻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动物行相同手术操作,不放血,于相应时点处死取组织标本.检测肝、小肠、胰腺组织的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小肠末段组织作电镜切片.结果:18只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液体复苏后90 min时各指标检测结果:①对照组肝、肠、胰组织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阿魏酸组[对照组:(42.67±9.69),(62.67±11.78),(110.67±7.87)μmol/L;假手术组:(6.67±4.13),(32.00±7.16)(42.67±6.53)μmol/L;阿魏酸组:(31.80±5.06),(38.23±6.64),(42.00±6.01)μmol/L,P<0.01,P<0.05].②对照组肝、肠、胰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高于阿魏酸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128.53±1.50),(129.70±2.67),(130.69±2.33)μkat/L;假手术组:(126.36±0.83),(126.03±1.17),(126.70±1.67)μkat/L;阿魏酸组:(126.36±0.83),(126.03±4.67),(128.69±1.17)μkat/L,P<0.05,P<0.01].③阿魏酸组肝、肠、胰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高于对照组,接近于假手术组水平[阿魏酸组:(72.12±13.51),(261.08±51.34),(64.15±8.85)μg/L;对照组:(48.24±15.03),(177.14±57.52),(42.70±7.42)μg/L;假手术组:(100.15±25.13),(303.34±63.78),(81.67±9.82)μg/L,P<0.01,P<0.05].④对照组肝、肠、胰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灰度值显著低于阿魏酸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248.22±16.11,250.38±15.42,235.30±12.41;阿魏酸组:209.34±23.16,216.40±15.09,226.85±19.64;对照组:121.01±18.34,108.56±10.92,131.48±14.53,P<0.05,P<0.01].⑤对照组肠绒毛排列混乱、损伤脱落明显,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化;阿魏酸组肠绒毛及线粒体损伤较对照组轻.结论:阿魏酸能减轻兔失血性休克后腹腔脏器的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抗氧化、抗炎及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升高有关.
-
扶正排毒片干预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效应
目的:观察扶正排毒片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各项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扶正排毒片的益气滋阴、清热解毒的功效.方法:实验于2005-02/10在河南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扶正排毒片主要成分为西洋参、黄芪、白术、防风、女贞子、山茱萸、南沙参、紫草、连翘、白花蛇舌草、甘草等(由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提供,批号050601).②选取昆明种小鼠180只,分别用于以下3项各自独立实验.每项实验选用60只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香菇多糖片组、扶正排毒0.15,0.10,0.05 g/mL浓度组,10只/组.③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于造模第1天,扶正排毒0.15,0.10,0.05g/mL浓度组分别灌服各自对应浓度的扶正排毒片混悬液0.2 mL/10 g;香菇多糖片组灌服5g/L的香菇多糖片混悬液0.2 mL/10 g;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灌服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④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第7天给药后2 h,每组鼠均腹腔注射50g/L的鸡红细胞生理盐水液0.5 mL,4 h后处死.腹腔注入汉氏液2.5 mL,在腹部剪一小口,吸取腹腔液,混匀后滴于载玻片上,37℃孵育30 min,冲去附着的细胞,瑞氏染色,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情况.⑤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溶血素及溶血空斑形成实验:于给药第1天,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50g/L的鸡红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0.2 mL,于后一次给药后2 h,小鼠眼眶取血,分离血清,取上清液于UV-2000型分光光度计540 nm处比色.处死小鼠后,取脾细胞混悬液,取上清液于UV-2000型分光光度计413 nm处比色,检测溶血空斑形成情况.⑥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于给药第1,2,3天每组鼠肌注80 mg/kg的植物血凝素0.01 mL/g.于后一次给药后2 h,小鼠剪尾取血,瑞氏染色,油镜观察并计算外周淋巴细胞转化百分率.结果:18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模型组比较,香菇多糖片组及扶正排毒各浓度组均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t=4.22~7.66,P<0.01),且以扶正排毒0.15,0.10 g/mL浓度组效果明显.②与模型组比较,香菇多糖片组及扶正排毒各浓度组均可促进免疫抑制小鼠溶血素的形成(t=5.26~9.12,P<0.05或0.01);且均可促进免疫抑制小鼠溶血空白斑的形成(t=2.86~6.39,P<0.05或0.01),以扶正排毒0.15,0.10g/mL浓度组效果明显.③与模型组比较,香菇多糖片组及扶正排毒0.15,0.10,0.05g/mL浓度组均可显著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32.2±5.6)%,(49.6±6.9)%,(59.9±6.9)%,(57.4±7.3)%,(51.4±6.8)%,P<0.01],且以扶正排毒0.15,0.10 g/mL浓度组效果明显.结论:扶正排毒片可显著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促进溶血素、溶血空斑的形成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
-
红景天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利用SD大鼠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红景天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5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胃肠外科实验室完成.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00~250 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红景天处理组,每组10只.红景天液制法参照中药质量标准:取红景天生药102 g,加水煎煮2次,第1次1.5 h,第2次1 h,滤过,滤液合并后加水调至120 mL,每只大鼠2 mL/d,相当于生药5g/(kg·d).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动物于术前12 h禁食,不禁水.以2%盐酸氯胺酮(100mg/kg)腹腔注射麻醉.生理盐水2 mL/d,连续灌胃5 d后,取正中切口入腹后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以无创伤血管夹阻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造成小肠完全缺血60 min,然后松夹进行再灌注60min.假手术组:生理盐水2 mL/d,连续灌胃5 d后,只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但不作阻断.红景天处理组:红景天按5g/kg生药,溶于2mL水中灌胃给药,连续5 d后,分离肠系膜上动脉,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再灌注60 min.检测各组大鼠小肠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和红景天处理组[肿瘤坏死因子α:(2.57±0.29),(0.32±0.06),(1.06±0.11)μg/L;白细胞介素-6:(965.73±42.01),(122.46±1.74),(385.03±13.50)ng/L,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丙二醛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和红景天处理组[(0.68±0.11),(0.33±0.10),(0.54±0.12)nmol/g,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和红景天处理组[(34.12±5.31),(92.63±3.82),(55.66±5.92)NU/g,P<0.01].结论:红景天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表达及清除氧自由基的方式,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血脂康、叶酸及两药合用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抑制
目的:观察血脂康、叶酸及两药合用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1在锦州医学院科技楼生化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0只,先给予普通颗粒饲料喂饲1周,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只:①空白组:用普通颗粒饲料喂养.②高脂组:用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0g/L胆固醇+80g/L猪油)喂养.③叶酸组:高脂饲料+叶酸1.3 mg/(kg·d).④血脂康组:高脂饲料+血脂康0.05 g/(kg·d).⑤合用组:高脂饲料+血脂康0.05 g/(kg·d)+叶酸1.3 mg/(kg·d).分组后共喂养12周.于给药12周末观察各组家兔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观察其病变指标,包括主动脉斑块与内膜面积比值、内膜厚度、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结果:40只家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家兔给药12周末主动脉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光镜见,空白组无内膜增厚和脂质沉积;高脂组内膜增厚显著,斑块内脂质增加,含大量泡沫细胞;合用组轻,斑块内脂质和泡沫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叶酸组、血脂康组均介于高脂组和合用组之间.②各组家兔的主动脉斑块与内膜面积比值、内膜厚度、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比较:叶酸组、血脂康组及合用组的斑块与内膜面积比、内膜厚度、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均显著低于高脂组[斑块面积/内膜面积:(80.31±1.25,80.05±1.64,66.23±1.32,87.63±2.15)%,(P<0.05);内膜厚度:(119.11±1.45,119.33±1.23,66.39±1.41,144.95±2.88)μm,(P<0.05);内膜厚度/中膜厚度:(40.92±0.97,40.83±1.01,23.42±1.38,52.05±1.30)%,(P<0.05)].结论:血脂康与叶酸均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两药联合使用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更佳.
-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血管紧张素Ⅱ、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血管紧张素Ⅱ、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并与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作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07/1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七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15~18月龄Wistar大鼠48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00±20)g.按随机摸球法将48只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进行假手术),其余组大鼠均采用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中药组:以0.45g/(kg·d)剂量灌胃步长脑心通混悬液,由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由黄芪、乳香、没药、全蝎、地龙等16味中药组成,0.4g/粒;西药组:以0.32 mg/(kg·d)剂量灌胃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混悬液,该药由瑞士山德士药厂与天津华津制药厂合作生产,生产批号:970141,1 mg/片;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同容量生理盐水;每天分早、中、晚3次.术后当天开始用药,连续8周.②于造模前,造模后2,4,8周进行穿梭箱检查,以主动回避反应比率表示大鼠的认知能力.于给药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海马血管紧张素Ⅱ、精氨酸加压素含量.③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均数间多重比较q检验;数据间相关性处理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造模过程中如有动物死亡则补充相应只数,终进入结果分析的大鼠保持为48只.①主动回避反应比率:模型组和中、西药组大鼠术后2,4,8周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2个治疗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和海马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中、西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两治疗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③精氨酸加压素含量: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和海马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中、西药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大脑皮质、下丘脑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在海马与西药组相近(P>0.05).④相关性分析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海马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与主动回避反应比率呈负相关(r=-0.894,-0.872,-0.928,-0.880,P<0.05),而上述各组大鼠海马精氨酸加压素含量与主动回避反应比率呈显著正相关(r=0.912,0.892,0.937,0.897,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等脑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提高精氨酸加压素含量而实现,作用效果与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相当.
-
熟地黄干预小鼠焦虑行为实验
目的:观察熟地黄的抗焦虑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9在河南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和中药研究室进行.60只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地西泮组,熟地黄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地西泮组前4 d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后3d灌胃地西泮2.5 mg/(kg·d);熟地黄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熟地黄分别为12,8,4g/(kg·d),连续7 d.7 d后开始进行小鼠明暗穿箱实验、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记录10 min内小鼠穿箱次数,分别记录实验期5 min内小鼠进入开放臂和封闭臂的次数、停留时间及在两臂滞留的总时间.计算小鼠进入开臂的次数和在开臂滞留时间分别占总入臂次数和总入臂时间的百分率,以此作为评价药物抗焦虑作用的指标.取对照组、地西泮组及熟地黄中剂量组小鼠行为学观察后立即处死,剥离大脑,用薄层扫描法测定γ-氨基丁酸、谷氨酸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GABAAR1、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6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对照组比较,地西泮、熟地黄中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小鼠的穿箱次数[(17.1±4.6),(32.5±13.7),(26.7±4.1)次,P<0.01],地西泮与熟地黄中剂量组比较,差异不显著.②与对照组比较,地西泮组进入开臂的时间百分率、次数百分率显著增加[(4.51±2.31),(10.83±6.92)%;(14.46±10.71),(25.80±3.61)%,P<0.05,P<0.01],熟地黄中剂量组进入开臂的次数百分率显著增加[(14.46±10.71),(25.42±6.86)%,P<0.01].地西泮组与熟地黄中剂量组比较,差异不显著.③与对照组比较,熟地黄中剂量组、地西泮组小鼠脑组织中谷氨酸含量显著降低[(571.70±52.27),(477.41±41.10),(454.64±32.60)μg/g,P<0.01],γ-氨基丁酸含量显著提高[(182.52±8.65),(239.56±18.00),(295.10±14.83)μg/g,P<0.01].熟地黄中剂量组与地西泮组比较,差异不显著.④与对照组比较,熟地黄组GABAAR1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增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免疫阳性细胞表达表达减少.结论:熟地黄在小鼠明暗箱模型和小鼠高架十字迷宫模型上均表现出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效果与地西泮类似.作用机制与提高中枢γ-氨基丁酸含量,增强GABAAR1表达;降低谷氨酸含量,减少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有关.
-
小檗碱对D-半乳糖诱导糖基化模型大鼠脑损害的干预作用
背景:蛋白糖基化反应是糖尿病的发生机制之一,探讨小檗碱对体内蛋白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蛋白糖基化造成脑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将有助于糖尿病相关疾病的治疗.目的:观察小檗碱对D-半乳糖诱导的糖基化模型大鼠并发脑损害的干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厦门中医院眼科.材料:实验于2005-06/10在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理实验室完成.选择6周龄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氨基胍组和小檗碱高(300mg/kg)、中(150 mg/kg)、低(75 mg/kg)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诱导糖基化模型.实验用药:小檗碱(广东万基药业有限公司);D-半乳糖(上海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方法: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持续8周;其他组动物每天腹腔注射5%D-半乳糖(150mg/kg),持续8周.第3周开始,盐酸氨基胍组开始灌胃盐酸氨基胍(150 mg/kg),小檗碱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小檗碱,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动物均灌胃蒸馏水,连续给药6周.灌胃容积为10 mL/kg.第8周末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比色法测定血清果糖胺.测定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及脑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脑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并以透射电镜观察脑内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含量,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②脑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③脑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水平.④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⑤脑内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结构变化.结果:纳入动物9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中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和糖化产物含量:D-半乳糖处理8周后,模型组大鼠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和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小檗碱高、中剂量组处理6周后,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和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每10 g血红蛋白的吸光度值)、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分别为(1.07±0.39),(1.22±0.47),(1.76±0.30)nkat/g,t=5.052,5.484,P<0.01;(0.740±0.142),(0.862±0.131),(0.958±0.083)mmol/L,t=7.829,P<0.01,t=2.404,P<0.05;58.434±12.135,64.614±13.418,83.747±7.990,t=4.922,6.748,P<0.01;(3.104±0.814),(2.937±0.514),(4.156±0.860)U/mg,t=4.104,3.440,P<0.05];小檗碱低剂量组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低于模型组(P<0.05),对糖化产物未见明显影响.②脑组织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盐酸氨基胍组、小檗碱高、中剂量组大鼠脑组织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低于模型组[分别为(10.52±1.22),(10.95±1.75),(11.95±2.27),(14.26±3.51)U/mg,t=-3.892,-3.263,P<0.01,t=-2.139,P<0.05],小檗碱低剂量处理影响不明显(P>0.05).③脑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盐酸氨基胍组、小檗碱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内脑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低于模型组[分别为(271.52±32.71),(293.84±31.58),(337.15±58.49)nmol/L,t=-3.421,P<0.01,t=-2.275,P<0.05],小檗碱低剂量处理影响不明显(P>0.05).④脑组织内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盐酸氨基胍组、小檗碱高、中剂量组脑组织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分别为(2.09±0.16),(2.12±0.22),(2.41±0.12),(2.54±0.21)μmol/g,t=6.601,5.348,P<0.01,t=2.082,P<0.05;(8.79±1.09),(8.80±1.52),(7.90±1.48),(6.48±1.34)mkat/g,t=4.571,4.254,P<0.01,t=2.226,P<0.05].⑤脑内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结构: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大鼠脑海马细胞线粒体出现明显肿胀,线粒体嵴断裂,结构紊乱,甚至出现明显的大空泡.盐酸氨基胍组和小檗碱高、中剂量组线粒体肿胀不明显,仅有少量线粒体出现小空泡,小檗碱低剂量组线粒体肿胀明显,嵴断裂,结构紊乱,并有空泡出现.结论:D-半乳糖诱导的糖基化模型大鼠脑线粒体损害可能与脑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脑细胞内钙稳态失调以及氧化应激有关,小檗碱具有抑制D-半乳糖诱导的蛋白糖基化反应,并对糖基化状态并发的脑神经细胞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
解郁1号影响抑郁大鼠皮质及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效应
目的:观察以调理脾胃法组成的中药复方解郁1号对抑郁大鼠皮质、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04在广西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SD大鼠40只,按随机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米替林组、解郁1号12,6g/(kg·d)剂量组,每组各8只.解郁1号为半夏,竹茹,枳实,茯苓,柴胡,石菖蒲,合欢花各10 g等组成,中药购于广西中医学院附属一院中药房,经中药植化室鉴定后,水煎浓缩为1.5g/mL,置4℃冰箱内备用.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诱导抑郁大鼠模型,各组在造模同时即开始给药,分别胃饲阿米替林10 mg/(kg·d)(蒸馏水配置,浓度为1g/L),解郁1号提取液12,6g/(kg·d),模型组、正常组胃饲生理盐水(6 mL/kg),每天8:00开始,除正常组外,各组接受21 d长期慢性刺激.各组动物末次造模结束后,采用旷场实验进行行为学评分,24 h后,立即断头,迅速冰皿上取脑,脑组织放入液氮罐内速冻5 min,取出后冰冻切片机进行冰冻切片,片厚20 μm,-20℃冰箱保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大鼠皮质、海马CA4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检测.结果:实验大鼠38只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额叶皮质、海马CA4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标记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257.00±38.40,244.4±38.82,P<0.01),而且免疫标记着色较浅,部分神经元胞浆有空化现象.②与模型组比较,阿米替林组、解郁1号12,6g/(kg·d)剂量组均能增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额叶皮质、海马CA4区的表达(皮质神经元个数:394.25±27.70,403.5±27.77,378.38±32.61;海马CA4区神经元个数:363.29±29.94,354.50±41.07,345.00±36.39,P<0.01),额叶皮质、海马CA4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标记阳性神经元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解郁1号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增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从而发挥抗神经元损伤作用,达到抗抑郁目的.
-
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影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凋亡与Bcl-2、Bax蛋白的表达
背景:补阳还五汤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其作用机制还有许多不明之处.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脑缺血再灌注SD大鼠模型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研究方剂配伍的意义.设计: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进行.选择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的清洁级SD大鼠60只,月龄4~5个月;雌雄各半,雌性260~310 g,雄性280~330 g.活血组药物选用当归120 g,桃仁60 g,川芎60 g,加水1440 mL,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及提取液加入赤芍120 g,地龙60 g,红花60 g,再加入1 440 mL水,煎煮1 h,滤过,药渣再加入2 880 mL水,煎煮1 h,滤过,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1 200 mL,加入挥发油及吐温-80 3 mL,混匀,即得.黄芪组药物选用黄芪1 200 g,加水7 200 mL,煎煮两次,每次1 h,滤过,合并煎液,浓缩至600 mL,加入吐温-80 2 mL,即得.补阳还五汤组选用当归60 g,桃仁30 g,川芎30 g,加水720 mL,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及提取液加入黄芪1 200 g,赤芍60 g,地龙30 g,红花30 g,再加入920 mL水,煎煮1 h,滤过,药渣再加入8 640 mL水,煎煮1 h,滤过,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600 mL,加入挥发油及吐温-80 3 mL,混匀,即得.(黄芪组和补血组药物为补阳还五汤的拆方.)活血组药物每毫升相当生药0.4 g,黄芪组药物每毫升相当于生药2 g,全方组药物相当于生药2.4 g.方法:将60只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组、黄芪组、总方组,每组分别为12只.每只SD大鼠分别通过灌胃给药:活血组8g/kg、黄芪组40g/kg、总方组48g/kg,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通过四血管结扎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原位检测凋亡细胞(TUNEL),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蛋白、Bax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SD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水平的比较;②各组SD大鼠脑组织神经元Bcl-2、Bax阳性细胞表达水平的比较.结果:①各组SD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水平比较: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他各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t=6.07~11.70,P<0.01);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组、黄芪组细胞凋亡减少(t=2.71,2.06,P<0.05),总方组减少明显(t=5.34,P<0.01).②各组SD大鼠脑组织神经元Bcl-2、Bax阳性细胞表达水平的比较:与假手术组相比,活血组、黄芪组、总方组Bcl-2染色阳性细胞的表达增多(t=4.59~8.82,P<0.01),Bax阳性细胞表达更加明显(t=4.59~8.55,P<0.01);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组、黄芪组、总方组Bcl-2染色阳性细胞的表达增多(t=3.48~7.75,P<0.01),Bax阳性细胞的表达降低(t=3.83~5.88,P<0.01).活血组药物作用与黄芪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方组药物作用与黄芪组、活血组差异极具显著性(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达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黄芪组和活血组即拆方的协同作用,使总方组发挥大的疗效.
-
活血、补肾、化痰三种方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的调整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比较补肾、活血、化痰三种方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毒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复方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5/09在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清洁级Wistar雄性健康大鼠53只,采用大鼠脑组织反复缺血再灌注结合腹腔注射硝普钠的方法复制的大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前将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假手术组(n=8)、模型组(n=9)、阳性药(尼莫地平)组(n=9)、活血药组(n=9)、补肾药组(n=9)、化痰药组(n=9).活血药组方为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各15 g.补肾药组方为熟地、山萸肉、枸杞、肉苁蓉、制首乌、菟丝子各15 g.化痰药组方为半夏、陈皮、菖蒲、胆南星、枳实、竹茹,各15 g.造模前3 d开始喂药,造模当天提前2 h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其余各组分别给予活血药液、补肾药液、化痰药液、尼莫地平液灌胃.每天1次,直至造模7 d.造模时将大鼠用10%的水合氯醛麻醉后,分离双侧颈总动脉.模型组、阳性药组及各中草药组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之前,腹腔注射硝普钠,随即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min后,再通10 min,再夹闭10 min.再通后缝合伤口,放回笼中保温饲养.假手术组的麻醉及手术过程与模型组相同,但不阻断颈总动脉、不注射硝普钠.第8天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一氧化氮含量.结果:实验大鼠有50只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而用药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假手术组(7.20±0.64)NU/mg,模型组(5.17±0.39)NU/mg,活血药组(6.36±0.55)NU/mg,补肾药组(6.13±0.43)NU/mg,化痰药组(5.99±0.21)NU/mg,P<0.01].②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大鼠一氧化氮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而用药组大鼠一氧化氮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假手术组(5.32±0.76)μmol/g,模型组(9.05±0.68)μmol/g,活血药组(6.47±0.25)μmol/g,补肾药组(6.61±0.32)μmol/g,化痰药组(6.85±0.52)μmol/g,P<0.01].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均有活血药组优于补肾药组的趋势,补肾药组优于化痰药组的趋势,但活血药组、补肾药组、化痰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三种方法均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一氧化氮含量的作用,而且呈现出活血法优于补肾法,补肾法优于化痰法的趋势.
-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及CD11b阳性细胞的反应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对小鼠脑缺血损害的影响和CD11b阳性细胞反应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3/06在大连医科大学脑疾病研究所进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30 min组、注射玫瑰红组、缺血组、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地塞米松处理组,每组20只.将银杏叶提取物100mg/(kg·d)腹腔注射预处理7 d后,以光化学法建立局灶性小鼠脑缺血模型;运动捕捉系统分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小鼠行为学变化;在相应时间点(分别为3 h,1,3,7 d)处死动物(每个时间点5只),红四氮唑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尼氏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CD11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反应.结果:无补充鼠参加实验,12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对照组相比,脑缺血组缺血后1 d小鼠左右侧上、下肢肢体抬高高度的差值高[(0.292 1±0.067 4),(0.174 0±0.05 3)cm,P<0.001,P<0.01],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和地塞米松处理可逆转这一变化.②局灶性脑梗死缺血后24 h,与缺血组相比,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和地塞米松处理组损害皮质的脑缺血梗死体积明显减少[(9.89±1.01),(7.23±1.45),(6.99±1.21)mm3,P<0.01].③尼氏染色显示缺血周边皮质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P<0.01).④脑缺血后1 d,3 d,7 d皮质缺血周边区CD11b-IR阳性细胞数减少(P<0.001),平均灰度增加(P<0.001).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和地塞米松处理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可能通过降低小胶质细胞反应而产生对小鼠脑缺血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
中药熏洗与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目的:回顾性对比观察舒筋汤熏洗并股四头肌等张收缩功能锻炼两步疗法与单纯应用中药舒筋汤熏洗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的差异.方法:选择1998-08/2004-07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病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57例.①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两步疗法组96例,采用以中药舒筋汤(药物组成:生川乌,生草乌,宽筋藤,透骨草,海洞皮,千斤拔,红花,苏木,爬山虎,艾叶,两面针各30 g)熏洗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两步疗法.股四头肌每抗阻收缩1次持续10 s;30~50次为1组,2~4组/d,其中有两组保证在与中药熏洗的同时进行.中药舒筋汤熏洗2次/d,30 min/次,每2周为1个疗程;单纯中药熏洗组61例,采用中药舒筋汤熏洗治疗,方法同上.②全部患者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近期(治疗停止时)、远期(治疗后2年)疗效评价.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共计100分,临床疗效:优>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59分.结果:157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治疗HSS评分比较:两步疗法组为64.93±4.89,单纯中药熏洗组为64.16±5.58,P>0.05),提示两组间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及远期HS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近、远期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明显提高[治疗后近、远期HSS评分两步疗法组分别为82.54±9.30,P<0.01;82.54±9.30,P<0.01;单纯中药熏洗组分别为78.11±9.91,P<0.01;75.69±10.36,P<0.01];两步疗法组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又比单纯中药熏洗组有明显提高(P<0.05).③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以中药舒筋汤熏洗并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两步疗法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的效果较单纯中药舒筋汤熏洗治疗近、远期疗效均更好,症状复发率低.
-
黄芪注射液影响恢复期老年脑梗死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变化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影响,及其提高脑卒中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①2002-01/2005-12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医院老年病科根据时间顺序收集60~80岁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制定的脑梗死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存在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无意识障碍的脑梗死恢复期住院患者102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黄芪注射液组、常规治疗组,各51例.②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西医常规方法给予对症康复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次,1次/d,共30 d.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 mL+脑蛋白水解物60 mg,1次/d,共30 d.采用Bobath为主的康复指导和训练,包括床上良姿位的摆放、患者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到主动活动、翻身坐起训练、坐位平衡及站立平衡训练、起立站立训练、行走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每种项目均45 min/次,2次/d,10次/周,共4周.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10 mg/次,1次/12 h,共60次.③黄芪注射液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100 mL(含生药0.5 g/mL)静脉点滴,1次/d,15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④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做24 h动态血压检查,白天8:00~20:00每30 min自动测量1次,晚上20:00~8:00每60 min自动测量1次,测量期间保持正常的活动及休息.同时观察血压下降幅度及降压谷峰比值,并进行相应的脑梗死疗效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102例脑梗死恢复期住院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变化:治疗30 d后,黄芪注射液组24 h血压水平显著下降,白昼与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大致相同,血压较趋稳定,心率略有增加,降压谷峰比值收缩压为71.2%,舒张压为78.7%;常规治疗组24 h血压水平亦显著下降,但白昼与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差异较大,血压波动未稳定,心率随血压变化,降压谷峰比值收缩压为50.3%,舒张压为58.6%.②脑梗死疗效评定结果:黄芪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与常规治疗组基本相似(96%,82%,P>0.05),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0%,61%,P<0.05).③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30 d后黄芪注射液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39.72±4.23),(32.53±4.61)分;t=8.207,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32.46±13.28,42.38±13.72;t=3.710,P<0.01].④不良事件和副反应:黄芪注射液组患者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常规治疗组有3例患者治疗开始时出现轻度头痛. 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稳定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血压,临床降压效果较好,并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示黄芪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具有较好的康复和二级预防作用.
-
黄芪注射液改善慢性脑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应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脑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为进一步拓展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择2004-01/2005-12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或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脑缺血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6例,按随机分组表入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予控制血压,对症等治疗,同时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40mg,3次/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含生药500g/L,批号:桂卫药制字(1998)005090]100mL静脉点滴,1次/d,每疗程30 d,连用2个疗程.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评估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及长谷川痴呆量表,脑血流评估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分析,血液流变学检查采用重庆维多公司FASC0-3010B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压力法)测定.结果:86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一般资料显示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病情程度和合并症等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和长谷川痴呆量表积分较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提高(P<0.01或P<0.05);两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和长谷川痴呆量表积分治疗前后差值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认知功能疗效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79.07%,P<0.01).④经颅多普勒检查评估脑血流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电泳率、血沉、红细胞压积各值,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具有改善慢性脑缺血患者认知功能,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脑血流和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有关.
-
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1-10/2005-10在沈阳医学院沈州医院神经外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脑损伤恢复期患者149例.入选对象均在治疗前由资深中医师进行辨证诊断,并接受了龚耀先修订的中国韦氏成人智测量表、Fugl-Meyer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良的Barthel指数)、l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估.结果:149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肾精亏虚型46例(30.9%)、痰浊阻窍型38例(25.5%)、瘀血阻络型27例(18.1%)、肝阳上亢型23例(15.4%)和气血亏虚型15例(10.1%).②中国韦氏成人智测量表成绩组间比较: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多数或部分韦氏智测成绩指标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和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P均<0.05~0.01).③韦氏运动和生活能力评分组间比较: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多数或部分上、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能力总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总分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和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P均<0.05~0.01).④心理情绪评分组间比较: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多数或部分SCL-90总分、SCL-90阳性总分、SCL-90阳性项目均数和SCL-90阳性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总体样本和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P均<0.05~0.01).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征是不一样的,这些表现有其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其中肾虚、痰浊和血瘀证型患者的认知障碍表现较为明显,并与他们运动、生活能力和心理情绪因素有密切联系.
-
加味苓桂术甘汤用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症的治疗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用于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择2004-08/2006-02广州市精神病医院住院及门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出现肥胖者90例.患者按随机抽取序号分为3组,每组30例.加味苓桂术甘汤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6.41±7.98)岁;病程(7.98±5.71)年.口服加味苓桂术甘汤(主要由茯苓、桂枝、白术、苍术、泽泻、荷叶、远志、番泻叶、法半夏、大腹皮、枳实等组成);苓桂术甘汤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8.10±8.56)岁;病程(8.58±6.46)年.口服苓桂术甘汤(主要由茯苓、桂枝、白术、苍术、泽泻、荷叶、远志、菖蒲、番泻叶、法半夏等组成);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7.26±8.20)岁;病程(9.63±7.55)年.口服安慰剂(桑叶、菊花等组成).3组合剂均制成含900g/L生药量,口服2次/d,30 mL/次,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分及测量体质量.结果:9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3组临床疗效比较:加味苓桂术甘汤组、苓桂术甘汤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23/30),70%(21/30)和16.6%(5/30);加味苓桂术甘汤组、苓桂术甘汤组总体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3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比较:加味苓桂术甘汤组、苓桂术甘汤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体质量差异无显著性[(77.83±6.51),(78.97±7.04),(77.30±7.15)kg,P>0.05];治疗6周后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74.50±4.56),(75.07±5.82),(79.13±8.03)kg,P<0.01].③3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变化比较:3组治疗两周后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3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不良事件及副反应:苓桂术甘汤组,服药后全部患者大便次数增多,1~3次/d,有6例大便次数每日四五次.加味苓桂术甘汤组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不明显,对照组无腹泻情况发生.结论:加昧苓桂术甘汤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症中药,副反应较小.
-
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训练对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效果评估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09/2006-07广东省中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44~91岁,平均(72±10)岁.脑梗死急性期者24例,恢复期者41例,后遗症期者3例.患者口服补阳还五汤.同时进行康复训练.①补阳还五汤:由黄芪60~120 g,当归10 g,川芎15 g,赤芍15 g,地龙10~15 g,桃仁10 g,红花5 g,牛膝15 g组成.加减法:气虚明显者加人参6~10 g或党参15g;血瘀重者加三七3 g;伴痰阻者加法夏10 g,胆南星10 g;伴肢体麻木、疼痛者加桂枝15 g,鸡血藤30 g;肢体拘急者加全蝎5~10 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疗程30 d.②康复治疗:进行定时更换体位、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上下楼梯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2次/d,60min/次,疗程30 d.根据其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评估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6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①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thel指数量表评分结果: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60.27±26.97比43.52±25.79,67.13±23.67比45.0±20.60,t=9.97,9.02,P<0.01).②治疗效果:68例患者完全恢复者6例(8.8%,6/68),显效23例(33.8%,23/68),有效26例(38.2%,26/68),稍好8例(11.8%,8/68),无效5例(7.4%,5/68).无恶化及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80.9%.结论:康复训练配合补阳还五汤口服对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
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及考评
目的:编制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评定量表,为该证提供有效的证候识别及疗效评定工具.方法:对2005-08/2006-07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128例进行肝阳上亢证自评量表测试,考核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和可接受性.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98例,为肝阳上亢组;肝肾阴虚患者30例,为肝肾阴虚组.此表根据心理学评定量表及WHO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方法,参考相关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大样本流调资料的回顾、专家讨论、条目分析及经验性筛选等方法建立,各条目按其等级指标依次计0~4分,绝大多数条目采用5级评分方法个别难以细分的条目采用3~4级评分法.根据WHO推荐的筛选条目的标准及有关条目筛选方法,以实测数据采用以下6种方法进行联合筛选:①变异度法.②t检验法.③反应度分析.④相关系数法.⑤因子分析法.⑥克朗巴赫α系数法.结果:参与者12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编制出由阳亢、阴虚2个维度共14个条目组成的肝阳上亢证自评量表.①量表的信度:阳亢纬度、阴虚纬度及总量表的复本信度系数分别为0.973、0.952和0.976,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58 8、0.782 3和0.863 2,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99 2、0.812 3和0.892 5.②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6.121%,量表结构与理论构想相符.肝阳上亢组与肝肾阴虚组的量表测试结果间有极显著性差异(t=12.858,P<0.001).③量表的反应度:30例肝阳上亢患者治疗前后的量表评测结果间有极显著性差异(t=14.630,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用于该证的证候识别和疗效评价.
-
中药平肝益肾涤痰饮改善肥胖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体质量和相关生活质量的调查
目的:观察中药平肝益肾涤痰饮对肥胖伴高血压患者血压、肥胖相关指标和血糖、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①于2003-06/2005-10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东华医院高血压门诊就诊的肥胖伴高血压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35~65岁,高血压病程14~75个月,肥胖病程12~56个月.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高血压判定标准和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亚洲成年人肥胖诊断标准,且对治疗方案和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9例和中药组31例.②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及口服洛汀新10 mg,1次/d.中药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平肝益肾涤痰饮"(天麻12 g,钩藤9 g,泽泻15 g,川牛膝20g,白术15 g,海藻12 g,决明子30 g,桑寄生15 g,广地龙6 g,夏枯草12g,制半夏9 g等,生药来源于东华医院中药房),水煎服,1剂/d,分2次服.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③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测血压、体质量、身高、腰围、臀围、血糖、血脂水平.采用Testa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的具体内容包括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性功能、睡眠状况、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等,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进行评分,4分为自觉无该项症状,0分为自觉有该项症状,频度、程度都十分严重,以此类推.④组间和组内计量结果差异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肥胖性高血压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压变化:中药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7.65±6.37),(82.23±6.76)mm 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分别为(134.72±6.54),(87.07±5.39)mm Hg,均较治疗前下降[(151.45±7.51),(93.00±8.14)mmHg;(14990±9.43),(93.31±7.04)mm Hg,P<0.01];中药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②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变化:中药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分别为(27.45±1.97)kg/m2,0.92 ±0.07,低于治疗前[(28.02±2.17)kg/m2,0.94:±0.07,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③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空腹血糖和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空腹血糖和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对照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④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两组的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生气或活力、焦虑、工作状况、认知能力评分和中药组的性功能失调、强迫状况、人际关系敏感、敌对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0.01).中药组的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睡眠状况、焦虑、强迫状况、人际关系敏感、工作状况、敌对和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结论:平肝益肾涤痰饮可有效改善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肥胖相关指标,对血糖、血脂也有调整作用,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太极拳改善训练者心理健康状态的作用
目的:观察太极拳在改善和调节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方面的作用.方法:①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00/2005的480名太极拳练习者(大学生400名,教师80名)进行调查.练习者中,大学生拳龄0.5~4年,教师2~8年,每天坚持练拳2 h以上.②训练者的练拳动因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为自行设计,列举了5个练拳动因,在开始学拳时填写.③要求训练者每月至少写一次写练拳心得,从练拳心得中选取与心理健康有关的10项指标(心情愉快、消除紧张、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改善思维、改善人际、改善性格、调节情绪、遇事沉稳、转变视角),对480名练拳者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结果:480名练拳者的资料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练拳动因:想增强体质占24.0%,想学习武术占61.3%,想学习传统文化占45.2%,喜欢太极拳,想拜师学艺占70.0%,心理障碍的调整与治疗占11.9%.②经过1个月以上系统的太极拳练习后,100%练习者均有心情愉快的感受;所有学生和95%以上的教师练习者有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等良好感觉,所有教师和97.3%的学生练习者有消除紧张、遇事沉稳等良好感觉;95.2%以上的练习者都感到可以缓解生活和工作压力;92.1%的练习者都认为通过太极拳练习可以改善思维;95.6%的练习者认为可以改善人际关系;89%以上的练习者认为,"能全面分析问题,转变了看问题的角度".结论:太极拳可以达到调节训练者心理健康状态的作用,这一影响是生理-生化、心理、社会以及太极拳本身特殊的运动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
知母、黄柏组方治疗解脲脲原体前列腺炎合并精子活力低下症
目的:观察知母、黄柏组方(知柏地黄丸)对解脲脲原体前列腺炎以及解脲脲原体前列腺炎合并精子活力低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04-08/2005-07收治的解脲脲原体前列腺炎患者72例,其中合并精子活力低下者41例,年龄20~40岁.将72例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①知柏地黄丸组(合并精子活力低下者22例):口服知柏地黄丸(湖南九芝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由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淮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组成),每次16丸(相当于原生药6 g),早晚各一次,温开水送服.②美满霉素组(合并精子活力低下者19例):口服美满霉素(苏州立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早晚各一次,100mg/次.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分别作前列腺液解脲脲原体培养,并观察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根据临床症状和前列腺中白细胞计数评估临床疗效;合并精子活力低下者进行常规精液检查,包括液化时间、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和精子活力(评分越高,活力越强).结果:7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解脲脲原体转阴率:知柏地黄丸组和美满霉素组比较差异不显著(83%,86%,P>0.05).②疗效:知柏地黄丸组总有效率高于美满霉素组(89%,72%,P<0.05).③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数:治疗后均少于治疗前,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④精液检查结果:两组药物均不能改变患者的精子密度;均可使精子的活率和活力增加,在提高精子活力方面,知柏地黄丸优于美满霉素(3.19±0.34,2.53±0.49,P<0.05);同时知柏地黄丸可使患者精液液化时间缩短、精子畸形率下降,而美满霉素则不能.结论:知柏地黄丸能有效地治疗解脲脲原体前列腺炎并能够使合并精子活力低下患者的精子活力提高.
-
N,O-羧甲基壳聚糖对小白鼠精子畸形的影响
目的:观察能明显促进禽类等动物的生长发育,改善肉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N,O-羧甲基壳聚糖对昆明种小白鼠精子畸形的影响,分析其应用在畜牧生产中的安全性.方法:实验于2005-06-22/2005-08-06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药理组实验室完成.挑选体质量25~28 g的小鼠5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环磷酰胺组、N,O-羧甲基壳聚糖(南京龙源天然多酚合成厂提供,商品名为毕罗喜,质量浓度为105 g/kg)2,4,8g/kg剂量组,每组10只.N,O-羧甲基壳聚糖2,4,8g/kg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N,O-羧甲基壳聚糖,溶于1 mL生理盐水,2,4 g/kg剂量1次灌服,8g/kg剂量分2次灌服,每次间隔约3 h;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环磷酰胺组给予环磷酰胺0.04 g/kg,溶于1 mL生理盐水.给药前禁食10 h,不禁水.连续灌胃5 d,给药后30 d麻醉下处死,取两侧附睾按Wyrobek方法涂片,观察小白鼠精子畸形状况.评估标准参照农业部兽药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兽药试验技术规范汇编(2001年).评估内容参照沈建忠主编的动物毒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包括各种畸形的精子形态:不定形、胖头、香蕉头、无钩、双头(多头)和双尾(多尾)等,及其分类计数.每组随机选取5只小鼠,计算总畸形率.精子畸形率(%)=畸形精子总数/检查精子总数×100.结果:终25只小鼠进入结果分析,每组5只.①环磷酰胺组的精子畸形率远高于生理盐水组和N,O-羧甲基壳聚糖2,4,8g/kg剂量组(6.10%,2.48%,2.46%,2.64%,2.78%,P<0.01);N,O-羧甲基壳聚糖2,4,8g/kg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各剂量组之间差异也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各组精子畸形主要表现为头部或尾部异常.以无定形和胖头居多,占35.48%(292/823)和29.28%(241/823);其次是无钩形及香焦形多见,占19.68%(162/823)和13.49%(111/823);偶尔可见双头双尾形,只占2.07%.结论:N,O-羧甲基壳聚糖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呈阴性,说明其对雄性生殖细胞没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
益气化瘀方加葡糖胺和基因治疗对家兔退变颈椎间盘内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a含量的影响
背景:退变颈椎间盘组织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它们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抗细胞因子的中西药(益气化瘀方抗骨增生胶囊和葡糖胺)联合应用、基因治疗对家兔退变颈椎间盘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骨科,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3-03/2004-0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新西兰兔35只,雌雄不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浅层组、模型全层组、药物治疗浅层组、药物治疗全层组、基因治疗浅层组及基因治疗全层组,每组5只.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6组家兔均通过切除颈背部肌肉,建立颈椎动力平衡失调模型,诱导颈椎间盘退变.浅层组切除颈背浅肌群,全层组切除颈背浅肌群和深肌群.术后7个月,①药物治疗组(浅层、全层)家兔给予抗骨增生胶囊(由狗脊、骨碎补、鸡血藤、莱菔子、牛膝、女贞子、肉苁蓉、熟地黄、淫羊藿等成分组成,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和葡糖胺(山西中远威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分别溶于20 mL蒸馏水中,调配成糊状后分别按1.1 g/kg和0.06g/kg灌胃,2次/d,连用1个月.②基因治疗组(浅层、全层)家兔麻醉后,将带有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的重组质粒DNA注入C2~3,C3-4,C4-5椎间盘中(每个椎间盘用量为20μL).造模后8个月处死各组动物,切取C3-4,C4-5椎间盘作标本,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颈椎间盘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主要观察指标:造模后8个月各组家兔颈椎间盘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实验过程中35只家兔无脱失,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造模后8个月各组家兔颈椎间盘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比较:模型浅层组和模型全层组家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药物治疗浅层组、基因治疗浅层组显著低于模型浅层组(P<0.05),药物治疗全层组、基因治疗全层组显著低于模型全层组(P<0.05~0.01).结论:退变颈椎间盘组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它们可加速颈椎间盘退变.中西药联合应用及基因治疗能对其含量起明显的抑制作用.
-
补肾通络方对大鼠膝关节炎软骨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的调节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对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膝关节软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3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实验室完成.将30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抽签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骨关节炎模型组、补肾通络方组,每组10只.造模方法:氯胺酮经腹腔注射,麻醉后纵行切开右膝部内侧皮肤,切断内侧副韧带,打开关节腔,切除内侧半月板,切断前后交叉韧带,缝合皮肤.干预方法:正常对照组随意放养,不做处理.补肾通络方药物组成:杜仲、山萸肉、熟地黄、秦艽、寄生、独活等,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提供.自造模第2周开始灌药,2次/d,连续4周.骨性关节病模型组自造模第2周开始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干预4周后,拉颈处死动物.电镜观察细胞微观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蛋白表达,阳性表达为棕黄色,主要存在于细胞浆内.用平均灰度值和平均吸光度对阳性信号进行量化.RT-PCR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 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表达:骨性关节病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平均灰度值:142.07±4.04,195.65±2.7l,P<0.01;平均吸光度:0.25±0.01,0.12±0.01,P<0.01);补肾通络方组与骨性关节病模型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平均灰度值:167.62±2.70,142.07±4.04,P<0.01;平均吸光度:0.18±0.01,0.12±0.01,P<0.01].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 mRNA表达:骨性关节病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3.16±0.26,0.19±0.03,P<0.01);补肾通络方组与骨性关节病模型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0.41±0.05,3.16±0.26,P<0.01).结论:补肾通络方能够下调膝骨性关节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的表达.
-
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活血化瘀法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1在福建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组,每组5只.采用激素注射造模,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组兔臀肌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7.5 mg/(kg·只),2次/周;正常对照组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动物肌注青霉素16万U和链霉素15万U预防感染,2次/周.治疗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出自清·吴谦等所著的《医宗金鉴》,原方组成为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赤芍、川芎)7mL/kg灌胃,1次/d;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麻醉后各处死5只,13周后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组麻醉后各处死5只,分别进行股骨头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结果:纳入大白兔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股骨头组织病理学观察:模型对照组空缺骨陷窝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7.50±5.40)%,(14.50±1.72)%,P<0.001].治疗组兔股骨头软骨、骨小梁、骨细胞及髓腔组织等均接近正常,空缺骨陷窝数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组空缺骨陷窝数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5.80±2.83)%,(27.50±5.40)%,P<0.001];生理盐水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病理情形相似,其空缺骨陷窝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8.70±7.26)%,(14.50±1.72)%,(15.80±2.83)%,P<0.001].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模型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灰度指数(A)低于正常对照组,即表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90.39±4.31,97.58±0.56,P<0.01);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灰度指数(A)高于正常对照组,表达减弱,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33.53±4.96,97.58±0.56,P<0.001);治疗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灰度指数(A)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表达增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97.55±0.74,133.53±4.96,P<0.001);生理盐水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灰度指数(A)高于模型对照组,表达减弱,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33.53±4.96,90.39±4.31,P<0.001).③血液流变学指标:模型对照组、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35±0.05),(3.14±0.02),(3.50±0.07),(2.76±0.22)mPa·s;(7.11±0.40),(5.77±0.24),(7.48±0.17),(5.49±0.48)mPa·s;(1.70±0.05),(1.57±0.06),(1.72±0.03),(1.48±0.03)mPa·s,P<0.001,0.01,0.05];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0.01).各组间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54±0.04,0.46±0.04,P<0.01);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43±0.04,0.50±0.05,0.54±0.04,P<0.05,0.01).结论:血液流变学异常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活血化瘀中药可对抗激素的作用,间接地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可以有效地改善股骨头微循环障碍.
-
猪苓提取物对大鼠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猪苓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大鼠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4-10/05-24在重庆医科大学药理实验室进行.①分组:取Wistar雄性健康大鼠64只,单纯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正丁醇浸膏0.5,1.0 g组、乙酸乙酯浸膏0.5,1.0 g组和水浸膏0.5,1.0 g组8组,每组8只.②造模;除对照组以外,其他7组大鼠每天灌胃10g/L乙二醇和20g/L氯化铵2mL诱导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③给药:正丁醇浸膏0.5,1.0 g组每天灌胃猪苓正丁醇浸膏0.5,1.0 g;乙酸乙酯浸膏0.5,1.0 g组每天灌胃猪苓乙酸乙酯浸膏0.5,1.0 g;水浸膏0.5,1.0 g组每天灌胃猪苓水浸膏0.5,1.0 g;其他2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均饲养5周.④检测指标:实验结束前1 d收集24 h尿,测定尿草酸盐结石、Ca2+和Mg2+含量;然后处死大鼠,取血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取肾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肾组织Ca2+,Mg2+含量.结果:6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对照组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0.01);乙酸乙酯浸膏1.0 g组血清尿素氮水平低于模型组[(8.12±1.32),(10.84±0.78)mmol/L,P<0.01];正丁醇浸膏0.5 g组,乙酸乙酯浸膏0.5,1.0 g组血肌酐水平低于模型组[(99.18±16.46),(97.58±15.16),(87.03±15.82),(112.11±10.16)μmol/L,P<0.05,0.01].②对照组24 h尿草酸盐结石和Ca2+分泌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正丁醇浸膏1.0 g组和乙酸乙酯浸膏0.5,1.0 g组24 h尿Ca2+分泌量低于模型组[(53.06±11.21),(44.08±10.34),(39.84±13.01),(64.42±15.32)μmol/24 h,P<0.05,0.01],乙酸乙酯浸膏0.5,1.0 g组低于正丁醇浸膏和水浸膏组(P<0.01).③肾Ca2+含量:对照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正丁醇浸膏1.0 g组和乙酸乙酯浸膏0.5,1.0 g组低于模型组[(8.52±2.41),(8.13±2.18),(6.21±0.73),(12.01±0.87)μmol/g,P<0.05,0.01],乙酸乙酯浸膏0.5,1.0 g组低于正丁醇浸膏和水浸膏组(P<0.01).④乙酸乙酯浸膏组肾草酸钙结晶明显少于模型组,肾组织病理变化也轻于模型组.结论:猪苓乙酸乙酯浸膏能抑制实验性高草酸尿症大鼠尿草酸钙晶体的形成,明显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对肾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脂蟾毒配基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系细胞生长的干预效应
目的:观察中药蟾酥主要成分之一--脂蟾毒配基对体外培养人胃癌BGC-823细胞系细胞生长的干预及其与细胞色素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化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2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细胞生物学系实验室完成.体外培养人胃癌BGC-823细胞系,脂蟾毒配基各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脂蟾毒配基(先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再经RPMI-1640培养液稀释至终浓度.细胞增殖及增殖抑制实验、细胞核形态观察及核DNA含量测定实验中脂蟾毒配基浓度分别为0.1,1,10 μmol/L;细胞周期分布实验、细胞凋亡率实验、线粒体膜电位实验中脂蟾毒配基浓度分别为0,1,2.5,5 μmol/L).空白对照组加入RPMI-1640培养液.盐酸阿克拉霉素组加入5 μmol/L盐酸阿克拉霉素.采用酸性磷酸酶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荧光分光光度仪观察细胞核形态及核DNA含量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其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经0.1,1,10μmol/L脂蟾毒配基分别作用24,48,72 h后,细胞生长显著抑制,脂蟾毒配基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百分率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其IC50分别为3.9,2.0,1.5μmol/L.②随脂蟾毒配基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延长,癌细胞核荧光强度减弱,细胞核DNA含量明显降低.③0.1,1μmol/L脂蟾毒配基作用24~48h后癌细胞阻滞在S期,5μmol/L脂蟾毒配基作用72 h时,细胞阻滞在G2+M期;盐酸阿克拉霉素与癌细胞作用24~48 h,细胞阻滞在S期,作用72 h时细胞阻滞在G2+M期.④脂蟾毒配基作用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⑤脂蟾毒配基引起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活化,抑制Bcl-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结论:体外实验条件下,脂蟾毒配基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机制与线粒体通路有关.
-
红景天提取物的抗肿瘤实验
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讨红景天提取物抗肿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5在新疆医科大学细胞实验室、动物中心哪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体外抗肿瘤实验: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红景天提取物对泌尿生殖系统中4个肿瘤细胞株[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生长的抑制作用.细胞实验分红景天提取物0.1,0.01,0.001,0.000 1 g/mL 4个浓度组、阴性对照组(含同一细胞密度的培养液)、溶剂对照组(75g/L甘油).②体内抗肿瘤实验:取40只昆明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组(2 000 mg/kg)、中剂量组(1 000 mg/kg)、低剂量组(500mg/kg).提取物对移植的S180腹水瘤小鼠存活的影响:每鼠腹腔注射腹水0.2 mL.注射的第2天开始灌胃,各干预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相应提取物,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干预时间直至小鼠死亡为止,记录小鼠死亡时间,根据公式计算生命延长率=(实验组平均存活时间/对照组平均存活时间-1)×100%.提取物对移植的S180实体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取已制备的接种混悬液0.1 mL,注射于接种小鼠的左后肢内侧皮下.注射后的第2天开始灌胃,各干预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相应提取物,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时间为每天16:00~18:00,干预时间为2周.每7 d称量小鼠体质量1次,干预结束后第1天剥离肿瘤称重并记录,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阴性对照组平均瘤重-干预组平均数瘤重)/阴性对照组平均瘤重×100%.结果:纳入动物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红景天提取物各浓度对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以浓度为0.01g/mL为例,红景天提取物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427±0.049,0.662±0.025;0.450±0.031,0.606±0.041,P<0.01].红景天提取物浓度为0.001~0.1g/mL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以浓度为0.01 g/mL为例,红景天提取物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411±0.060,0.607±0.018;0.326±0.030,0.701±0.014,P<0.01],而浓度为0.0001 g/mL无抑制作用.②红景天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S180腹水瘤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分别为(16.30±2.36),(14.30±2.67),(14.50±3.95),(8.90±2.60)d,P<0.01];高中低剂量组S180实体瘤小鼠平均瘤重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分别为(1.67±0.80),(1.54±1.22),(1.75±0.24),(3.09±0.98)g,P<0.05].结论:红景天提取物体外实验对4种肿瘤细胞(Hela,Bcap,T24,HO8910)有良好的抑瘤作用;体内实验明显抑制了S180实体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并延长了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红景天提取物具有-定的抗肿瘤效果.
-
连钱草、人参、黄芪等组分的艾克清在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
目的:观察由连钱草、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莪术等组成的方剂艾克清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6/2005-12在河南中医学院药理毒理学研究室完成.瘤株:小鼠肺癌(Lewis)、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癌(HepA)、小鼠艾氏癌(Esc),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引入.艾克清胶囊内容物(由河南中医学院制剂研室提供,批号20041218),配制成含0.5%的羧甲基纤维素纳混悬液0.1g/mL.取C57BL/6雌性小鼠200只,各取50只分别用于小鼠Lewis肺癌、小鼠S180肉瘤、小鼠HepA肝癌、小鼠Esc艾氏癌4种不同癌细胞瘤株的注射.将抽取的小鼠Lewis肺癌、小鼠S180肉瘤、小鼠HepA肝癌、小鼠Esc艾氏癌液体,用生理盐水1:3稀释成1×107个细胞.在C57BL/6小鼠右腋下分别注入小鼠Lewis肺癌、小鼠S180肉瘤、小鼠HepA肝癌、小鼠Esc艾氏癌细胞悬液0.2 mL.均于接种后次日,按随机抽签法分为5组,每组10只.然后给药:①艾克清小剂量组:灌胃艾克清混悬液1.0 g/(kg·d)(相当于临床用量8.7倍).②艾克清中剂量组:灌胃艾克清混悬液2.0g/(kg·d)(相当于临床用量17.4倍).③艾克清大剂量组:灌胃艾克清混悬液4.0g/(kg·d)(相当于临床用量34.8倍).④阳性对照组:肌肉注射环磷酰胺20 mg/(kg·d).⑤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艾克清给药量均为等体积).各组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后1 h,每只C57BL/6小鼠腋下肿瘤生长明显,包膜完整,然后处死小鼠,剥离摘取每只小鼠的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抑瘤率=(对照组-给药组)/对照组×100%.结果:20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艾克清大、中、小剂量组的小鼠Lewis肺癌瘤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0.74±0.12),(0.89±0.13),(0.94±0.11),(1.32±0.13)g,P<0.01],抑瘤率分别为43.98%、32.32%、29.22%.艾克清大、中剂量组连续用药10 d后,小鼠S180肉瘤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0.87±0.13),(1.06±0.22),(1.55±0.19)g,P<0.05,P<0.01],抑瘤率分别为43.54%、31.52%.艾克清大、中、小剂量组连续用药9 d后,小鼠HepA肝癌瘤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1.05±0.13),(1.35±0.12),(1.43±0.22),(1.78±0.31)g,P<0.05,P<0.01],抑瘤率分别为40.8%、31.13%,19.43%,小鼠Esc艾氏癌瘤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1.03±0.12),(1.35±0.12),(1.55±0.15),(1.78±0.17)g,P<0.05,P<0.01],抑瘤率分别为42.24%、24.35%,13.1%.结论:口服4.0g/kg艾克清对Lewis、S180、HepA、Esc的抑瘤率均达到40%以上,口服2.0g/kg艾克清对Lewis、S180、HepA的抑瘤率均达到30%以上.
-
甘肃猫儿眼甲基酯类化合物对人LGC-7910细胞毒性作用
目的:观察甘肃猫儿眼甲基酯类化合物对人LGC-7910细胞毒性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为甘肃猫儿眼甲基酯类化合物的应用和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6在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实验中心完成.①体外培养人LGC-7910细胞48 h,分为3组:甘肃猫儿眼甲基酯类化合物组:给予不同浓度(0.2,0.8和3.2mg/L)甘肃猫儿眼甲基酯类化合物;5-氟尿嘧啶组:给予10mg/L 5-氟尿嘧啶;对照组:加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②用MTY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分裂周期中各期细胞数及凋亡率,用电镜扫描法观察细胞形态结构.⑧采用DUNNETT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①MTI法测定甘肃猫儿眼甲基酯类化合物组(0.2,0.8,3.2mg/L)和5-氟尿嘧啶组对人LGC-7910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2.6%,65.7%,80.7%,46.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5-氟尿嘧啶组、3.2 mg/L甘肃猫儿眼甲基酯类化合物组与0.8 mg/L甘肃猫儿眼甲基酯类化合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流式细胞仪测定,甘肃猫儿眼甲基酯类化合物组(0.2,0.8,3.2 mg/L)和5-氟尿嘧啶组有61.6%,66.3%,70.6%,61.2%,滞留于G0G1期,在G2M期的细胞有11.9%,7.5%,4.8%,154%;凋亡率分别为11.6%,15.7%,26.2%,13.4%.③电镜扫描显示,对照组细胞膜完整,表面有很多微绒毛,甘肃猫儿眼甲基酯类化合物组细胞表面微绒毛断裂,出现孔洞,膜破裂,线粒体结构损伤,细胞出现凋亡、死亡.结论:甘肃猫儿眼甲基酯类化合物对人LGC-79m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分裂,破坏细胞形态和线粒体结构,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金钗石斛茎提取物联苄类化合物对人肝癌高侵袭转移细胞株FHCC-98增殖的抑制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讨从兰科植物石斛的茎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FHCC-98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4/07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完成.采用噻唑蓝法筛选由金钗石斛提取分离的31种单体化合物,测定其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FHCC-98的生长抑制作用,以人正常肝细胞QSG7701为阴性对照.首先利用单浓度(100μmol/L)、单时间点(48 h)对化合物进行初筛,其中有3个化合物符合要求,可以进行复筛,分别为玫瑰石斛素(Crepidatin)、鼓槌联苄(Chrysotobibenzyl)、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二苄(Moscatilin).复筛采用多浓度点(100,50,25,12.5,6.25μmol/L)、单时间点(48 h)对化合物检测细胞毒性(IC50).IC50值>100表示无细胞毒性.结果:玫瑰石斛素、鼓槌联苄、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二苄3种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FHCC-98显示不同的增殖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74.30±0.98,56.60±0.92,8.68±0.95),其中化合物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二苄的作用尤为明显,而3种化合物对正常细胞QSG7701基本没有毒性(IC50值>100).结论:从金钗石斛中提取的3种单体化合物对人肝癌高侵袭细胞株的增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
针刺前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管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
目的:观察针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2-08/2004-05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针灸推拿科就诊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穴取风池(双)、肩中俞(双),采用缓慢捻转进针法对患者治疗,留针20~30 min,每隔5 min行针1次,1次/d,6次为1疗程,每疗程后休息1 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5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治疗前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平均峰流速、脉动指数以及血管弹性指标,观察其指数的改变情况.结果:纳入患者6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效果评价:总有效率86.7%.②平均峰流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动脉血流速度变慢患者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为(27.57±4.69),(26.37±5.85),(33.54±4.23)cm/s,明显高于治疗前[(23.65±4.31),(23.27±4.17),(29.67±4.55)cm/s,P<0.05~0.01].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患者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为(42.27±3.26),(43.35±5.72),(50.49±±4.37)cm/s,明显低于治疗前[(48.27±3.47),(46.03±4.03),(55.94±3.40)cm/s,P<0.05~0.01].③脉动指数变化情况:患者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脉动指数治疗后分别为0.92±±0.26,0.88±0.33,1.19±±0.33,均低于治疗前(1.27±0.15,1.18±0.14,1.38±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④血管弹性指数的变化情况: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患者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其血管弹性指数治疗后分别为0.51±0.27,0.52±0.26,0.54±0.21,均低于治疗前(0.89±0.17,0.76±0.16,0.8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针刺疗法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可降低其血管弹性指数及脉动指数.
-
本体感神经肌肉易化牵伸与斜刺阿是穴治疗小腿三头肌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观察本体感神经肌肉易化法牵伸、斜刺阿是穴对一次大强度力竭离心运动所致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治疗作用.方法:①于2006-05/06选择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学生30人,均为健康男性,且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按照条件对等原则随机分为3组:牵伸组、斜刺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②让受试者先做5组原地蛙跳共60个,然后在跑台上沿-15°斜坡以10 km/h跑速跑至力竭造成延迟性肌肉酸痛.第1次治疗时间均为力竭跑后即刻,而后每隔24h治疗1次,共进行4次.牵伸组:先做5 min的准备活动,再做10min的小腿三头肌本体感神经肌肉易化牵伸练习,然后使用"收缩-放松-向相反方向牵伸法".斜刺组:在小腿三头肌用28号3寸毫针在沿此束肌肉长轴距痛点适当距离处垂直进针,针尖进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时调整进针角度向痛点斜向刺入.在有明显的酸胀感觉时留针3~15 min,不提插捻转,当针感消失或明显缓解后即可出针.对照组:进行15 min的基本活动:先做5 min慢跑,再进行10 min专项基本活动.③于运动前安静时和运动后24,48,72 h先采用美国RT-1904C型半自动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磷酸激酶活性;再按照测量血压的方法,记录当触压到小腿三头肌感到酸痛的程度时,看水银压力计对应的刻度,作为受试者的主观酸痛感觉阈.压力越小表示主观察酸痛感觉越明显.全部选取右腿进行测试.后记录每个学生的原地纵跳摸高高度值(做3次,记录高值),反映小腿三头肌的肌力强弱.运动后测试于当天做完相应治疗措施后进行.④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采用t检验.对血清肌酸激酶和主观酸痛感觉阈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学生3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反映受损肌肉恢复程度):牵伸组、斜刺组运动员运动后48和72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25~4.31,P<0.01),且运动后72 h已经下降至接近安静时(P>0.05),牵伸组、斜刺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在运动后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安静时(t=4.80~10.62,P<0.01).②主观酸痛感觉阈:牵伸组和斜刺组运动后各时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63~4.19,P<0.05~0.01),两组各时段差异不明显(P>0.05);牵伸组和斜刺组只在运动后72 h接近安静时(P>0.05),而对照组在运动后各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安静时(t--4.43~16.61,P<0.01).③纵跳摸高高度值(反映小腿三头肌肌力):斜刺组运动后24 h明显高于对照组(t=3.28,P<0.01);牵伸组与对照组相近,两组均明显低于安静时(t=2.48,3.55,P<0.01).④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与主观酸痛感觉阈的相关性:运动后48和72 h的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与除安静时各时段主观酸痛感觉阈呈显著负相关(r=-0.443~0.487,P<0.05~0.01).结论:①本体感神经肌肉易化法牵伸和斜刺均可以明显加快运动员受损肌肉的恢复、降低主观酸痛感觉.②斜刺阿是穴提高运动员肌力的效果优于本体感神经肌肉易化法牵伸,特别是运动后24 h.③在一次大强度离心力竭跑后48和72 h,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变化与主观酸痛感觉有关,而在运动后24 h内两者无明显相关性.
-
颈椎定点伸引手法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目的:观察颈椎定点伸引手法与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作用.方法:于2002-02/2006-02选择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治的均由CT扫描或MRI检查确诊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15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颈椎定点伸引手法组,银质针导热组,颈椎定点伸引手法及银质针导热联合组,每组50例.颈椎定点伸引手法组采用颈椎定点伸引疗法,对椎管狭窄节段施行该疗法,1次/周,共做2次;银质针导热组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对颈背部和肩胛部软组织病变部位施行银质针导热疗法,1次/周,共2次;颈椎定点伸引手法及银质针导热联合组先后采用颈椎定点伸引手法和银质针导热疗法,各2次.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疼痛数字评分及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和指标评定,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3个月颈椎定点伸引手法组、银质针导热组、颈椎定点伸引手法及银质针导热联合组疼痛数字评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而颈椎定点伸引手法及银质针导热联合组更为明显(8.62±1.39,2.36±2.80,x2=2.52,P<0.01).治疗后6个月,各组病例的疼痛症状多数获得控制,以颈椎定点伸引手法及银质针导热联合组更为明显(1.12±2.78,x2=4.02,P<0.01).其中颈椎定点伸引手法组、颈椎定点伸引手法及银质针导热联合组与银质针导热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后1个月各组临床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尤其是颈椎挤压试验阳性率,颈椎定点伸引手法及银质针导热联合组与银质针导热组、颈椎定点伸引手法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9.25,9.02,P<0.01),而银质针导热组与颈椎定点伸引手法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颈椎定点伸引手法及银质针导热联合组与银质针导热组、颈椎定点伸引手法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88%,78%,78%,x2=6.31,6.11,P<0.01).结论:颈椎定点伸引手法具有解除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的作用;银质针导热疗法则有消除椎管内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改善血供和松解肌肉的作用.两种疗法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具有互补性.
-
分期顺势针刀、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比较
目的:观察分期顺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针刀与针灸治疗的差异性.方法:选择2004-11/2005-11四川省广元市中医院疼痛、针灸门诊患者,除自己要求针刀外,一般单数日为针刀治疗组,双数日为针灸对照组.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肩周炎分期参照康复医学教材(3版),疼痛功能评估参考1990美国医学会永久病损指南及谟懒常数法.一般由3位医生同时分期、评估,排除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核、肿瘤(肺癌骨转移),骨折脱位,经常数量分法75分以下者为纳入病例.其中针刀治疗组疼痛期16例,平均功能积分31.6,粘连期20例,平均功能积分30.1;针灸对照组疼痛期15例,平均功能积分28.6,粘连期28例,平均功能积分30.4.两组积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其积分X2=0.089,P>0.7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分期多参照时区为主,结合症状,因个别因素不一致,如有的已推拿、针灸、封闭等干预治疗过、有的有不同程的外伤史.顺势主要顺应疾病的本身过程,具体体现在治疗疼痛期不配合手法,恢复期不预治疗.针灸对照组采取针灸基本治疗,针刀治疗组采取针刀五点三维法治疗.针刀治疗7~10 d1次,一般一两次;针灸1次/d,6次/周,连续3周;两组均在20~30 d内进行功能评估,均按35分以下为无效,36~55分为有效,56~75分为显效,76~95分为痊愈.结果:79例患者,有6例未在规定时期复诊,纳入分析72例.针刀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10例,治愈率72%;针灸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1例,治愈率4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期顺势治疗肩周炎疗效均较好,针刀明显优于针灸治疗.
-
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时效及对血浆相关因子的干预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时效及其对血浆β-内啡肽、一氧化氮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3-05/2006-0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68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按编码随机抽取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②治疗组:选取突出部位相对应的双侧夹脊、患侧环跳,L4-5配患侧阳陵泉,L5~S1配患侧委中.各穴以触电感向下肢传导为得气征象,并接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激参数均为调频波、刺激强度(恒流输出)为患者所能接受而不引起痛苦的大强度,一般为10~20 mA.1次/d,每次30 min,10 d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 d,共观察2个疗程.对照组:参照《针灸学》选取患侧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刺激参数和疗程同治疗组.③采用国际公认的疼痛询问量表进行疼痛综合评定;观察两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首次治疗后维持时间,并通过目测类比定级法比较治疗开始前、首次治疗后(代表即刻效应)及后一次治疗前(代表远期效应)的平均疼痛分数;采用杨氏评分法评定疗效.④于入院第2天、治疗1次后、治疗1疗程后及治疗2疗程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β-内啡肽;于入院第2天及疗程结束后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羟胺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含量.结果:68例病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在选词阳性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感觉分、疼痛分级指数总分、视觉模拟尺度、疼痛强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4.52~6.64,P<0.01).②治疗组的镇痛起效时间短、镇痛维持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6.63~75.93,P<0.01).③治疗组首次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48%,治疗结束时共下降88%;同时,对照组首次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下降30%,治疗结束时下降69%,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7~67.6,P<0.01),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24~7.57,P<0.01).④治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5.99,P<0.05).⑤治疗后两组β-内啡肽含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t=2.90~13.86,P<0.01).且治疗组上升明显(t=124.53~304.40,P<0.01).⑥两组治疗后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2.05~8.77,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治疗前显著增高(t=2.39~5.47,P<0.05).两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差值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73~22.96,P<0.01).⑦两种疗法对年轻者疗效显著,对年老者疗效略差(x2=9.88,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浆β-内啡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具有良好的即时和远期镇痛效应,且维持时间长,并能降低一氧化氮和丙二醛水平,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的损害.
-
电针干预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脑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动物室、仪器室、脑功能研究室完成.选择健康清洁级成年SD大鼠50只,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正常对照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及高脂饲料喂养组40只.以上大鼠同期喂养6周后,高脂饲料喂养组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高血脂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期电针治疗组和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晚期电针治疗组,每组10只.后3组大鼠在高脂血症造模基础上,采用氯化铁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法,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①正常对照组:每天抓取1次.存活期满后(共60 d)处死取脑.②高血脂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每天抓取1次,存活期满后(共60 d)处死取脑.③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不予治疗,10 d后,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仍不予治疗,7 d后处死取脑.治疗期间,每天抓取1次.④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期电针治疗组:造成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后,电针双侧"三阴交"及"丰隆",1次/d,治疗10 d后,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针刺"百会"及"水沟",同时电针双侧"三阴交"及"丰隆",治疗7 d后处死取脑.⑤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晚期电针治疗组:造成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后,不予任何治疗,10 d后,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针刺"百会"及"水沟",同时电针双侧"三阴交"及"丰隆",治疗7 d后处死取脑.电针于脑缺血造模术前进行干预并于术后全程治疗,通过双抗夹心ABC-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脑匀浆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结果:45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每组9只.①各组大鼠大脑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比较:高血脂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晚期电针治疗组均显著高于高血脂模型组(P<0.05~0.01),另外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期电针治疗组也显著高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及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晚期电针治疗组(P<0.01).②各组大鼠大脑匀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比较:高血脂模型组及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晚期电针治疗组均显著高于高血脂模型组及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P<0.01).结论:持续电针治疗可使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而电针早期介入治疗可能是治疗高血脂合并脑缺血疾病的良策.
-
电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体积及脑内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脑内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探讨电针干预急性脑缺血病理过程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05/08在河南中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①分组:SD大鼠5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电针组25只,模型组25只.②模型制备:电针组和模型组参照Koizumi等建立的方法制备模型,经颈外动脉插入尼龙线,阻塞颈内动脉颅内段到达大脑中动脉分支处的起始部,引起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急性脑缺血,假手术组尼龙线不插到大脑中动脉起始部位,插入深度约12 mm左右,其余步骤同模型组.③针刺方法:电针组造模后常规剪毛消毒用0.35 mmx40 mm毫针快速刺入皮下向左前下方(相当于人体曲鬓穴处)平刺,进针深度约0.8 cm,另于风府穴直刺一针,深度约0.5 cm.于缺血后10 min给予电针,连接全能脉冲电疗仪,百会接阳极,风府接阴极,电针频率7 Hz,强度6 mA,30 min/次.模型组造模后不进行任何处理.④缺血再灌注24 h后电针组和对照组分别取5只大鼠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⑤电针组和模型组分为缺血再灌注2,6,12,24 h 4个观测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5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模型组脑梗死体积大于电针组梗死体积[(137.76±19.90),(84.46±22.30)mm3,P<0.05].②假手术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β在皮质、纹状体呈基础水平表达,模型组和电针组脑缺血再灌注后2 h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开始增强,于再灌注后12 h达高峰,但电针组再灌注后2,6,12,24 h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均较模型组弱(皮质:0.17±0.01,0.21±0.01;0.20±0.02,0.25±0.01;0.27±0.02,0.32±0.02;0.26±0.01,0.28±0.01,P均<0.05~0.01;纹状体:0.18±0.20,0.24±0.02;0.22±0.02,0.27±0.02;0.35±0.01,0.37±0.01;0.31±0.01;0.34±0.01,P均<0.05~0.01).结论:电针可明显抑制皮质及纹状体白细胞介素1β蛋白的表达,同时缩小梗死的体积,说明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脑内白细胞介素1β蛋白的表达有关.
-
电针内关穴对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大鼠主动脉平滑肌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的SD大鼠主动脉平滑肌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CO)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4/12在扬州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完成.取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10只/组:①L-NAME组:腹腔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 5 mg/kg,1次/d,连续2周.②电针+L-NAME组:在L-NAME组基础上,后10 d给予电针双侧内关穴,1次/d,10 min/次,共针10次,频率2 Hz左右,强度以大鼠双前肢出现与电针频率一致的轻微颤动为度.③对照组:不干预.实验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主动脉平滑肌中血红素氧合酶活性、CO生成量及血清NO水平.结果:26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NO浓度:L-NAME组和电针+L-NAME组分别比对照组低了34.14%(P<0.05)、49.57%(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②主动脉平滑肌中血红素氧合酶活性:L-NAME组和电针+L-NAME组分别比对照组高了33.64%(P<0.05),102.34%(P<0.01);电针+L-NAME组比L-NAME组高了51.40%(P<0.01).③主动脉平滑肌中CO的生成量:L-NAME组和电针+L-NAME组分别比对照组高了49.83%(P<0.01),87.85%(P<0.01);电针+L-NAME组比L-NAME组高了25.37%(P<0.05).结论:①一氧化氮合酶-NO系统抑制时,血红素氧合酶-CO系统活性可代偿性上升.②电针内关穴可以激发主动脉平滑肌中的血红素氧合酶-CO的活性.
-
电针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调节
目的:通过观察脑缺血后不同时间段白细胞介素8血清的表达及电针对其表达的调节,以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8/11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内进行.取135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数字法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3,6,12,24 h组,缺血再灌注3,6,12,24 h+电针组.每组1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1 h后再灌注模型,于造模成功后电针缺血再灌注+电针组大鼠的足三里、内关穴,频率2 Hz,电压1.5 V,连续波30 min/次.再利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每组白细胞介素8浓度;并对每组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实验过程中有2只动物死亡,133只动物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3 h白细胞介素8表达开始增加,6 h达高峰,12 h开始下降,24 h恢复正常;其中缺血再灌注3,6及12 h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假手术组(73.56±8.27)μg/L,缺血再灌注3 h(85.18±9.56)μg/L,6 h(109.82±10.82)μg/L,12 h(95.27±9.71)μg/L,24 h(75.61±8.43)μg/L,P<0.05].②缺血再灌注3,6,12 h+电针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与缺血再灌注相应时间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缺血再灌注3 h+电针组(80.39±8.68)μg/L,缺血再灌注6 h+电针组(98.35±9.29)μg/L,缺血再灌注12 h+电针组(86.81±8.09)μg/L,P<0.05].③缺血再灌注3,6,12,24 h+电针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与相应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3,6,12,24 h+电针组分别为(2.85±0.38),(3.06±0.55),(2.98±0.46),(3.02±0.52)分;缺血再灌注3,6,12,24 h组分别为(3.38±0.57),(3.86±0.43),(3.52±0.52),(3.56±0.62)分,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
-
逆灸关元穴对不同月龄更年期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及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影响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不同月龄更年期大鼠血清和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及脾脏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影响,以及逆灸对更年期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调节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SD雌性大鼠128只,4月龄16只,体质量(250±20)g,为4月龄对照组.10月龄112只,体质量(300±2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16只,分别为12,14,16月龄逆灸组,10,12,14,16月龄对照组.采用自然老化方式进行实验.逆灸组大鼠均在10月龄开始艾炷灸(小号),灸前暴露关元穴区(鼠后下肢根部在下腹连线的中点)直径约1.5~2.0 cm区域皮肤,轻抓大鼠,让其仰躺在手掌上,将艾炷点燃后,直接放置在关元穴上施灸,每次灸一壮.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灸2次/周,共灸8周.4,10,12,14,16月龄对照组除同逆灸组轻抓仰躺外不做任何处理.大鼠于4,10,12,14,16月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脾脏雌激素受体α.结果:纳入动物1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4月龄对照组比较,10,12,14,16月龄对照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呈先降后升趋势,16月龄对照组明显高于4月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598±0.830),(1.826±0.379)μg/L,P<0.05];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为先升后降趋势,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同月龄对照组比较,各逆灸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呈先升后降趋势,即12,14月龄上升,其中12月龄逆灸组明显高于12月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755±0.357),(1.290±0.251)μg/L,P<0.05],16月龄逆灸组明显低于16月龄对照组[分别为(1.692±0.238),(2.598±0.830)μg/L,P<0.05];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则12,16月龄逆灸组明显高于12,16月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5.329±4.613),(10.730±1.366)μg/g;(11.622±1.884),(8.814±1.405)μg/g,P<0.05],14月龄略下降(P>0.05).②与4月龄对照组比较,10,12,14,16月龄对照组大鼠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阳性表达(A)呈波动性下降,其中16月龄对照组明显低于4月龄对照组(分别为9384.605±446.939,12 813.915±770.039,P<0.01).与同月龄对照组比较,各逆灸组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阳性表达(A)比各对照组均上升,其中12,16月龄逆灸组明显高于12,16月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6 233.762±519.358,11 294.618±350.804;11 195.763±431.613,9 384.605±446.939,P<0.01,0.05).结论:更年期大鼠随月龄增加,免疫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已出现紊乱.逆灸可通过平抑此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异常波动,提高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和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水平以达调节大鼠更年期免疫功能.并这种调节效应凸显于12月龄和16月龄.
-
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目的:观察针刺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5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完成.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3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每组10只.糖尿病模型针刺组(针刺组):用电针刺激单侧脾俞、膈俞、足三里、内庭穴;糖尿病模型药物组(药物组):将盐酸二甲双胍片按100 mg/(kg·d)灌胃;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模型组)、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②治疗40 d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用ELA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结果:对照组大鼠死亡1只.进入结果分析39只.①各组大鼠糖代谢相关指标的比较: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则明显增高(P<0.05);针刺组除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外,余指标与对照组、药物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糖尿大鼠的稳态模式β细胞功能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各组大鼠血脂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针刺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高于模型组、药物组(P<0.01,P<0.05),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各组大鼠前炎症介质和凝血因子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成正相关(P<0.01,P<0.05),且炎症因子之间也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①针刺可明显降低血糖、血清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与盐酸二甲双胍相近.②针刺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有关.③针刺可明显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优于盐酸二甲双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