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瘢痕增生
背景:瘢痕是创伤修复的产物,严重的瘢痕增生常常导致机体的畸形及功能障碍。血管生成伴随着瘢痕形成的整个过程,与瘢痕的形成密切相关。细胞因子也参与了与瘢痕的形成的过程。
目的:关于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与瘢痕增生进行阐述,了解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通过影响瘢痕形成过程中血管的生成与成熟,影响瘢痕的增生及萎缩成熟,终为临床防治瘢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应用“瘢痕,血管生成,细胞因子”等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应用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及Medline,应用“scar,angiogenesis,cytokine”等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筛选关于瘢痕增生与血管生成,瘢痕增生与细胞因子,血管生成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文献,后筛选纳入54条文献。
结果与结论:瘢痕的形成是机体各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瘢痕的形成过程中存在血管生成和成熟。各种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必然会通过影响血管生成成熟,从而影响瘢痕的增生和萎缩。在临床应用中通过干预相关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或阻断其作用,影响瘢痕组织中的血管生成与成熟,从而达到防治瘢痕的目的,为瘢痕治疗与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
微管蛋白和微管作用物质研究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机制探讨
背景: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研究表明,变异的tau蛋白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产生老年斑的关键;人突触核蛋白(Syn)是参与形成帕金森病患者淀粉样变性的主要成分。
目的:总结近年来微管相关作用物质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
方法:以“tubulin;Alzheimer Disease;Parkinson Disease;Neurodegeneration:微管蛋白;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为检索词,检索1975年3月至2014年3月PubMed数据库及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纳入微管结构与功能、微管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微管蛋白相关物质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研究的文献26篇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与结论: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在细胞中起重要的细胞骨架作用。在神经系统,微管系统的稳定性也是维持胞体和突起间营养转运的基础。已证实微管蛋白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蛋白密切相关。tau蛋白异常聚积导致的轴突转运障碍不仅影响神经元的形态,而且影响其功能。Syn可以促进生长初期原代培养神经元轴突内微管的组装。当细胞受到不良刺激时,发生微管相关物质的不良代谢,导致微管系统产生结构的紊乱和功能的障碍,胞内物质异常堆积,并通过一系列目前尚待阐明的调控机制使细胞逃逸凋亡,从而进入退行性变性。目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也多以替代法治疗为主,尚无特效药物。 -
有限小切口松解与常规切开松解修复腕管综合征的Meta分析
背景:自1991年以来,许多医师在使用腕横纹开放式小切口技术试图结合传统腕管切开松解的简单性和安全性减少组织损伤和术后复发率。但哪一种技术更具优势一直存在争议。
目的:对非内窥镜的有限小切口松解和传统腕管切开松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按照 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1月至2010年3月)、EMBASE(1966年1月至2014年5月)、Cochrane图书馆(2014年5月)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3年12月),并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5.2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有限小切口松解与传统腕管切开松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是否有差异的相关证据。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Meta分析显示,有限小切口松解组与传统腕管切开松解组的瘢痕痛、柱状痛,主观满意率、治疗后恢复日常工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有限小切口松解组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时间显著低于传统腕管切开松解组(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腕管切开松解相比,有限小切口松解可降低腕管综合征治疗后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两种术式治疗后瘢痕痛率、柱状痛率、主观满意度、恢复日常工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因研究质量及样本的局限性,此两种治疗方法与治疗后恢复时间、治疗后疼痛和手功能等指标的比较上有待进一步研究。 -
胚胎反复种植失败与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的应用
背景:目前文献大多报道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取得较好效果,而关于主动免疫治疗对反复种植失败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目的:探讨封闭抗体检测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对52例封闭抗体检查为阴性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设为观察组,74个周期,封闭抗体转阳后行胚胎移植。另选对照组65例,92个周期,直接行胚胎移植。
结果与结论:反复种植失败患者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转阳率92%。观察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流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表明,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有助于提高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再次助孕的妊娠率。 -
Lentivirus载体对许旺细胞的转染效率
背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LV载体,因其强大的转染能力以及较高的转染效率等特点,在基因转染的实验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的:进一步验证Lentivirus载体在体外对原代许旺细胞的转染效率。
方法:以Lentivirus三质粒系统构建病毒载体,在体外分别以MOI值为1,5,10,20,40对原代大鼠许旺细胞进行转染,转染后第1,3,5,7,9天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Lentivirus携带的荧光表达情况,并在显微镜的计数方格内计算细胞的转染情况。发出绿色荧光的为转染成功的许旺细胞,否则认为没有转染病毒载体的,从而算出转染效率。
结果与结论:在病毒转染3 d后,在各不同MOI值的培养孔中,均能观察到极少量的荧光反应,在第5天时,荧光数量较前明显增多。第7天时达到高峰,第9天的荧光数量与第7天变化不明显。从细胞转染效率来看,不同的MOI值明显不同,MOI值为1时的转染效率约为45%,MOI值为5时为80%,MOI值为10时为90%, MOI值为20时为78%,MOI值为40时转染效率为70%。 -
两种砷化物诱导胰岛细胞的凋亡
背景:近年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砷暴露与糖尿病发病相关。
目的:实验从砷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入手,阐明砷化物相关糖尿病的致病机制。
方法:将砷酸氢二钠(Na2HAsO4·7H2O,iAs5+,50,100,200μmol/L)和二甲基胂酸钠(C2H6AsNaO2·3H2O, DMA5+,100,200,400μmol/L)分别作用于大鼠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24 h或48 h。通过MTT法检测砷化物对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用Annexin V-FITC/PI和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两种砷化物致细胞凋亡情况。用2’,7’-二氢二氯荧光素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53的蛋白含量变化。
结果与结论:砷酸氢二钠(>50μmol/L)、二甲基胂酸钠(>100μmol/L)均降低大鼠胰岛β细胞的细胞存活率(P<0.05,P <0.01);砷酸氢二钠(50-200μmol/L)和二甲基胂酸钠(100-400μmol/L)作用于大鼠胰岛β细胞48 h后,细胞发生凋亡。砷酸氢二钠、二甲基胂酸钠暴露24 h引起大鼠胰岛β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 <0.05,P <0.01)。经砷酸氢二钠染毒的胰岛β细胞的细胞核内P53蛋白表达增多(P <0.05,P <0.01),而经二甲基胂酸钠染毒的大鼠胰岛β细胞的细胞核内P53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两种砷化物砷酸氢二钠、二甲基胂酸钠均可引起胰岛β细胞凋亡,可能与砷所致活性氧水平增高有关。 -
不同方法提取SD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的总RNA
背景:目前文献报道的软骨RNA提取有多钟方法,国内文献报道多为经典Trizol法,在实验中发现该方法提取的RNA并不能满足后续实验的需要。
目的:探索不同方法提取SD大鼠软骨组织总RNA的区别。
方法:选取3月龄SD大鼠9只,分别采用Rneasy Lipid Tissue Kit、RNAout试剂盒和经典Trizol法对软骨组织进行总RNA提取,并通过R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以探寻软骨总RNA佳提取方案。
结果与结论:Trizol法提取的RNA A260/A280值为1.58,说明纯度不高;RNAout法提取的RNA,由于软骨含有大量的蛋白多糖和胶原,也不能满足后续实验的需要;RNeasy? Mini Kit法和肝(Trizol)法提取RNA的A260/A280值分别为2.00和1.98,说明提取的总RNA或核酸的纯度高。RNA的完整性电泳结果显示, RNeasy? Mini Kit法、RNAout法和肝(Trizol)法可见28 s、18 s及5 s条带,而Trizol法未见任何条带, RNAout法28 s和18 s条带不清楚。结果提示Rneasy Lipid Tissue Kit法获得的总RNA纯度高、完整性和稳定性好,并能成功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而RNAout试剂盒和经典 Trizol法获得的总 RNA不能满足后续实验需要。 -
软骨损伤后Ⅰ、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背景:目前Ⅰ型胶原蛋白与骨关节炎间的关系尚未被完全揭示,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模式亦未知,缺乏相关的研究来探讨上述问题。
目的:观察软骨退变过程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模式,为进一步研究Ⅰ型胶原蛋白与骨关节炎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用手术刀片在兔左下肢股骨滑车凹造一约5 mm长的纵向软骨损伤制备软骨损伤模型。造模后2,6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取软骨损伤部位后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损伤周围Ⅰ、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番红O-快绿染色检测损伤周围软骨的退变情况。
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示:造模后2周后即可在软骨损伤周围检测到少量Ⅰ型胶原蛋白,6周后软骨损伤周围的Ⅰ型胶原蛋白有所增加,Ⅱ型胶原蛋白则未见明显改变。番红 O-快绿染色示:2,6周软骨损伤周围均未见明显退变。结果表明,Ⅰ型胶原蛋白在骨关节炎早期即有表达,在软骨退变过程中表达逐渐增加,提示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
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地塞米松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背景:利用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因子相结合是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至第3代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分5组培养:DMEM组、基础骨诱导组、基础骨诱导+地塞米松组、骨诱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骨诱导+地塞米松+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的成骨分化情况。
结果和结论: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具有成骨分化的潜能,骨形态发生蛋白2、地塞米松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单独及联合应用地塞米松、骨形态发生蛋白2能够促进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结节的形成,其中两者联合的作用更强,而且后者能明显促进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提示两者联合更有效地促进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 -
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指导下颌前突畸形正颌矫正:重建颅颌面颈平衡结构
背景:下颌前突畸形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但术后复发为常见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以个体颅颌面整体平衡结构为基准,构建理想的颅颌面结构,能够据此指导设计正颌手术方案,增加术后稳定性。
目的:分析Delaire头影测量指导设计下颌前突畸形患者的正颌方案治疗后的效果及稳定性。
方法:对20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采用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设计外科治疗方案,于正颌治疗前、治疗后6-8个月及治疗后12-16个月进行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测量并统计分析19项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下颌角点至颏下点距离(Go-Me)、下颌角点至下齿槽基座点距离(Go-LA)正颌治疗后无统计学意义上复发。②实际下颌体平面与理论下颌体平面交角(∠Mp-F7)、实际咬合平面与理论咬合平面交角(∠Op-F8)正颌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小。③理想下颌角角度(∠F3-F7)、理想腭平面与理想下颌体平面交角(∠F4-F7)、理想下颌体平面与理想牙合平面交角(∠F7-F8)在3个时间点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④颅颈角(∠cc-SN)正颌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大。结果表明,由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指导下颌前突畸形外科正颌治疗后,患者颅颌面颈平衡结构根据新的颌骨形态作出适应性调整,无明显复发,具有相对稳定性。 -
高糖介导人牙周膜细胞凋亡中bcl-2、bax的作用及机制
背景:高糖环境下人牙周膜细胞会发生凋亡,其中bcl-2,bax是否启动?如何发挥作用?此方面尚未见有文献报道。
目的:应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影响人牙周膜细胞,观察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表达的变化。
方法:原代培养并鉴定人牙周膜细胞,取5-8代细胞用于实验。采用5.5 mmol/L葡萄糖(生理对照组)和2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作用细胞24 h和48 h;以Hoechst 33258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人牙周膜细胞凋亡;以Real-time PCR检测bcl-2、bax表达。
结果与结论:25 mmol/L葡萄糖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凋亡,bcl-2、ba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高糖可增加人牙周膜细胞凋亡,Bcl-2家族发挥了重要作用。 -
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黏附及增殖:不同宽度表面均一平行沟槽的影响
背景:生物相容性材料表面的微结构可影响真核细胞的黏附和增殖。
目的:观察纯钛表面的微结构对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探索优化种植体体部及穿龈部位的材料形貌特征。
方法:在光滑的钛片表面设计并制备深度为2μm,宽度分别为100,50,20,10,5μm的5种均一平行微米沟槽,以光滑钛片作为对照,测定样品的粗糙度和亲水接触角。在体外对不同形貌的钛片分别进行成骨细胞MG63和成纤维细胞L929复合培养。
结果与结论:微米沟槽钛片的亲水性和粗糙度较光滑钛片均有所增加。不同尺度的沟槽对不同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不同,均一平行沟槽结构普遍促进成纤维细胞的黏附和成骨细胞的增殖(P <0.05);而当沟槽的尺寸接近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时对细胞行为有负面影响。 -
上颌窦外提升中黏膜穿孔成因与修复后的种植
背景:有研究表明上颌窦黏膜穿孔是上颌窦外提升常见的并发症,限制了种植手术的临床应用,但在上颌窦破坏后需做种植的患者植入种植体后的临床效果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分析导致上颌窦外提升中窦底黏膜穿孔的原因,观察黏膜穿孔封闭后完成种植的效果。
方法:收集行上颌窦外提升术治疗的患者29例,共植入种植体39颗。若发生穿孔,修补或封闭穿孔用可吸收生物膜,植骨材料为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骨粉。
结果与结论:在29例共39颗种植体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时8例(20.5%)发生窦底黏膜破损,其中5例行穿孔修补后同期完成植骨;另外3例穿孔加大修补后植骨,延期行口腔种植;所有病例未发生感染,1例(2.6%)发生植体脱落;39例均已完成后期修复,种植体无松动,无疼痛。结果证实,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中导致上颌窦底黏膜穿孔的主要成因在于窦底的黏膜状况、提升工具的选择以及术者的操作,如果黏膜修复得当以及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同期或延期种植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
体外培养人肠上皮细胞株接受脂多糖联合热打击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 的释放
背景:对于肠上皮细胞遭受高热和肠道细菌以及由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等多重打击后经历了怎样的分子生物学变化,一直缺乏切实、可靠实验依据。
目的:观察脂多糖联合热打击对人肠上皮细胞损伤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 释放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人肠上皮细胞株(SW 480),将3×105细胞种入实验用培养皿。实验分组为:对照组(37℃),热打击组(43℃2 h),脂多糖刺激组(1 mg /L脂多糖6 h),热打击联合脂多糖刺激组(43℃+脂多糖)。采用WST-1法观察细胞毒效应和细胞存活率;同时采用ELISA法观察各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热打击组具有细胞毒效应,其细胞活率明显下降,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 a 水平也有所增高。脂多糖组单独作用也具有细胞毒效应,细胞活力、细胞增殖率也明显下降,同时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明显升高。而热打击和脂多糖联合打击后,可观察到两者的协同作用。结果说明,热打击和脂多糖单独作用均可引起细胞损伤,增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 a 表达,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实验结果为理解重症中暑病理过程中,肠道功能障碍、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进而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客观的实验依据。 -
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背景:神经损伤后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与其他原因造成的失用性骨质疏松症不完全相同,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蕴含着更为复杂的因素,除了失去应力刺激外,细胞因子异常、神经功能的异常、激素水平的改变均参与了神经损伤后骨质疏松的发生。
目的:通过活体动物实验探讨神经损伤后和骨质疏松的相互关系。
方法: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失神经组,失神经组大鼠切断股骨神经造成失神经支配模型,然后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失神经支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组在两侧下肢腓肠肌处部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0.2 mL,频率1次/d,失神经支配对照组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置。30 d后称质量、取血、处死动物,取股骨进行骨组织计量学检查。
结果与结论:失神经支配大鼠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后,体质量、骨小梁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增加,提示局部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明显减轻失神经支配后大鼠骨质疏松的程度,并可减弱因失神经导致的体质量减轻,而各组的血钙磷浓度无明显改变。说明神经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并非源自钙磷流失,而是由骨小梁的结构改变所致,同时外源性鼠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性瘫痪后骨质疏松的恢复中具有积极意义。 -
Kruppel样因子6基因对巨噬细胞中胆固醇蓄积的影响
背景:研究表明,Kruppel样因子6与巨噬细胞极化密切相关。但是,关于Kruppel样因子6在巨噬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Kruppel样因子6过表达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胆固醇蓄积及对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表达的影响。
方法:取Raw264.7巨噬细胞株分别转染慢病毒空载体和重组载体pCDH-KLF6,作为对照组和Kruppel样因子6组,另取稳定感染慢病毒空载体的Raw264.7巨噬细胞株和稳定感染重组载体pCDH-KLF6的Raw264.7巨噬细胞株均加入5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孵育48 h后,得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和Kruppel样因子6+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巨噬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 <0.05)。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巨噬细胞相比,Kruppel样因子6+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明显降低(P <0.05)。而未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处理的2组细胞内脂质表达水平少,且对照组与Kruppel样因子6组相比,细胞内脂质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Kruppel样因子6可能通过促进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的表达,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 -
白细胞介素17在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
背景:白细胞介素17是一种强效的炎性细胞因子,在急性排斥反应研究中较多,而在慢性排斥反应以及急性和慢性共同研究甚少。
目的: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17表达与移植肾发生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探索白细胞介素17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关系。
方法:选取解放军第309医院肾移植后穿刺及复查患者47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肾功能稳定组(n=20)、急性排斥组(n=15)和慢性排斥组(n=12),另取健康体检人员15人作为正常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受试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血清肌酐和排斥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组相比,急性排斥组与稳定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慢性排斥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 mRNA较稳定组升高了2.89倍(P <0.01)。急性排斥组及慢性排斥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 mRNA表达水平与肌酐、移植后排斥时间均无明显相关性。提示白细胞介素17在排斥反应中存在显著性意义。 -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Notch1受体阻断剂的影响
背景:研究发现,在病理状态下各种细胞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介导,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进而加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目的:验证Notch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能否有效阻断、部分逆转或者完全逆转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为观察对象,建立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体外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组、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μmol/L)组、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μmol/L)部分延迟加入组、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μmol/L)延迟加入组。分别于12,24,48,72 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E-钙粘连素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
结果与结论:①在干预后在12,24,48,72 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1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 <0.05), E-钙粘连素蛋白和mRNA表达逐渐减少(P <0.05)。②转化生长因子β1+γ-分泌酶抑制剂DAPT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蛋白和mRNA、E-钙粘连素蛋白和mRNA的表达各时间段均接近空白对照组(P >0.05)。③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部分延迟加入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在12 h增加(P <0.05),之后其表达逐渐减少(P <0.05),E-钙粘连素蛋白表达在24 h开始减少(P <0.05),之后逐渐增加,E-钙粘连素mRNA各时间段都与空白对照组相接近,72 h时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与E-钙粘连素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④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延迟加入组各时间点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蛋白表达逐渐增加(P <0.05), E-钙粘连素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P <0.05),但72 h时E-钙粘连素蛋白表达接近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Notch1受体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能够阻断、部分逆转转化生长因子β1所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但不能完全逆转其所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
新型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可作为反义寡核苷酸基因的运输载体
背景:病毒类基因载体虽然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其安全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
目的:以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作为基因药物运输的载体,研究其对人类c-myc反义寡核苷酸(AS-ODN)的负载和运输能力,并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方法:应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双嵌段磷酸胆碱聚合物MPC30-DEA70,并对其溶液进行表征。用DNA凝胶电泳法对MPC30-DEA70与针对AS-ODN生成不同N/P比值的基因复合物进行表征。将MPC30-DEA70/AS-OD基因复合物转染至体外培养的HEK293细胞,检测其细胞相容性、转染效率和细胞内转运机制。
结果与结论:MPC30-DEA70在pH=4.0-11.0范围内的0.01 mol/L PBS中显示出高度水溶性,其正电性随pH值降低而增强。MPC30-DEA70/AS-ODN基因复合物在DNA凝胶电泳中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电泳迟滞,随电性增强而显著。MTT法检测显示MPC30-DEA70对HEK293细胞株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高浓度下细胞毒性显著增强。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复合物的转染随N/P比值增加而显著增强;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AS-ODN分子在细胞核内的转运,提示其有效的核定位。证实新型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可以有效负载和运输反义寡核苷酸,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非病毒类转基因载体。 -
差异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在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相关验证中的应用
背景:课题组前期通过临床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发现其相关的差异基因与炎症、斑块形成及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
目的:对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相关的差异蛋白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基因芯片技术确定的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相关的差异蛋白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搜索软件结合GO数据库搜索进行注释和富集度分析;KEGG、BIOCARTA、BBIOD数据库进行信号转导通路分析;VISANT、DIP数据库检索蛋白质相互作用。
结果与结论:差异蛋白基因主要参与43种生物学过程、3种细胞组分、6种分子途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10条信号转导通路,这些蛋白在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上相互发生作用,发现节点189个,路径映射5个,节点的功能种类包括29类。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遗传差异基因的功能、通路以及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细胞因子趋化、细胞增殖等方面;冠心病血瘀证在多位点、多环节、多种生物学进程中共同发挥作用的复杂病理反应,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站在“整体观”的角度对中医证候的机制作出预测,结合进一步分子生物学验证是一条很好的中医药现代化途径。 -
脊椎矫正枪技术修复骨骼组织细胞产生拉应力及压应力的作用
背景:研究报道,美式脊椎矫正枪智能器械手替代传统推拿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所致腰部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脊椎矫正枪与传统推拿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所致腰部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脊椎矫正枪技术产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作用应用于非特异性腰痛所致腰部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78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脊椎矫正枪治疗,n=39)与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治疗,n=39);两组治疗2周后均要求进行腰肌体操功能锻炼。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选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客观评定;以及临床治愈率和安全性对比。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 <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P<0.01)。说明脊椎矫正枪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疗效优于传统推拿。临床治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师工作强度降低和效率提高明显优于传统推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脊椎矫正枪治疗可在不同密度组织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尤其是在骨与肌腱、骨与软组织之间及骨组织内部产生一系列物理效应,可以迅速解除非特异性腰痛所致腰痛和腰部运动功能障碍,能够提高治疗师工作效率和减少对治疗师手腕关节的损害;也证实了脊椎矫正枪智能器械手替代传统推拿疗效显著,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
骨骼肌疼痛:肥胖人群中右手臂肱桡肌肌腱结合处隐性触发点的可能性发展
背景:有研究显示肥胖与骨骼肌疼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具体因素尚未发现。目的:分析肥胖人群中隐性触发点的可能性发展。
方法:选择暑期减肥夏令营中体脂率均大于30%,年龄在9-20岁自愿受试者57名(18岁以下营员由父母签订知情同意书)。用压力测痛仪测量受试者左右手臂肱桡肌肌腱结合处(C点)、隐性触发点处(B点)以及附着点处触发点(A点)的疼痛阈值。另外,随机选取其中19名受试者进行2周以羽毛球和乒乓球为主的运动锻炼,测量运动前后肱桡肌A、B、C 3点的疼痛阈值。
结果与结论:①受试者B点的疼痛阈值低,C点的疼痛阈值高。②男女比较,A点疼痛阈值存在明显差异,且女性明显低于男性。③B点的疼痛阈值随体质量指数的增加而增加。④运动前后,3点疼痛阈值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说明,人体9岁后可能在肱桡肌处产生隐性触发点,女性可能更易形成附着点处触发点,运动对肱桡肌处隐性触发点的活化或消除均没有影响。 -
兔肌腱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背景:肌腱细胞是一种高分化的细胞,其增殖相对缓慢,在体外经多次传代后甚至丧失增殖能力,因此有必要建立肌腱细胞良好的体外分离、培养模式。
目的:探讨兔肌腱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新西兰乳兔趾屈肌腱,显微镜下剥离腱外膜,采用Henderson分步酶消化法分离肌腱细胞,用含体积分数为20%胎牛血清的F-12培养液进行培养、传代。
结果与结论:通过不同的酶消化分离可获得较纯肌腱细胞,体外培养细胞表现出良好的细胞增殖能力和传代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分离培养的第2代腱细胞Ⅰ型胶原抗体染色呈阳性,而Ⅲ型胶原抗体染色呈阴性,证明所获细胞为肌腱细胞。提示肌腱细胞能够在体外分离、扩增和传代。 -
幼猫眼外肌成肌细胞原代培养和鉴定
背景:制作斜视模型需要双眼前移、具有一定双眼视功能的高级哺乳类动物(如猫科),体外分离培养纯度高、活力强、生物特性均一的幼猫眼外肌成肌细胞,对组织工程及探讨药物治疗斜视可行性显得至关重要。
目的:探索幼猫眼外肌成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方法:利用两步酶消化法联合差速贴壁法获取幼猫眼外肌成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对获得的细胞进行形态学研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
结果与结论:在生长培养基条件下,成肌细胞增殖旺盛;在分化培养基条件下,成肌细胞分化良好,可融合成肌管,且表达结蛋白。提示利用两步酶消化法联合差速贴壁法成功培养幼猫眼外肌成肌细胞,该方法实用性强,所得成肌细胞纯度高,为进一步观察成肌细胞生长特性,并深入探讨药物治疗斜视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不同方向切口取肌腱对胫前皮肤感觉的影响
背景: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目前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流方法,而隐神经髌下支于膝前方由内上向外下走行时和腘绳肌腱接近平行,因此在切取肌腱时可能对患者膝关节胫前皮肤感觉造成影响,改变切口方向可能减少对胫前皮肤感觉的影响。
目的:探索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中使用不同方向切口切取腘绳肌腱对胫前皮肤感觉的影响。
方法:收集于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74例,关节镜下使用患者自体腘绳肌腱修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根据切取肌腱时的切口方向,分为斜形切口组和纵形切口组,各37例。
结果与结论:虽然两组患者取腱切口长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但与纵行切口组相比,斜行切口组患者重建后2 d,重建1,3个月时胫前皮肤感觉减退面积明显缩小(P <0.05),但重建后6个月时2组患者胫前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时,2种切口产生的隐神经髌下支损伤对重建后近期胫前皮肤感觉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接近。 -
自体与同种异体组织移植重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
背景:关节镜辅助下重建前十字韧带的移植物主要有自体组织移植物、同种异体组织移植物,各具优势,对于如何选择移植物存在较多争议。
目的:评价关节镜辅助下自体与同种异体组织重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行关节镜辅助下膝关节十字韧带重建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自体组织移植组27例,同种异体组织移植组25例。
结果与结论:与同种异体组织移植组相比,自体组织移植组重建后住院天数和发热天数均减少(P <0.05)。两组重建后物理学检查、功能试验、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分级评估标准与Lysholm-Tegner膝关节综合功能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证实,关节镜辅助下自体与同种异体组织重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均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自体组织移植与同种异体组织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重建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相同,但两组间住院天数和发热天数之间的差异将影响人们对移植物的选择。 -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后的髌骨轨迹分析
背景:外侧支持带松解是治疗髌股关节紊乱症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有些文献报道部分病例的长期随访结果并不满意。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后的髌骨轨迹,以探讨外侧支持带松解后部分病例随访优良率下降的原因。
方法:临床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57膝(34例)样本,松解前后分别行10°,20°,30°,40°屈膝位髌股关节CT扫描,测量髌股适合角、髌骨外移角和股骨远端内侧扭转角,比较松解前后髌骨轨迹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通过测量髌股适合角,髌骨外移角发现髌骨轨迹17膝松解后无改善,40膝明显改善。40膝的股骨远端内侧扭转角均大于9°,17膝的股骨远端内侧扭转角均小于9°。说明股骨远端内侧扭转角可能是影响外侧支持带松解后髌骨轨迹的一个重要因素。 -
半筋膜瓣半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背景:临床中采用游离的股前外侧半筋膜瓣半皮瓣移植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有部分患者在修复过程相同的情况下移植失败。
目的:观察手足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新型的修复方法以及考察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150例患者应用游离的股前外侧半筋膜瓣半皮瓣移植,半皮瓣置于手或足部的功能区,半筋膜瓣置于非功能区,成活后7-10 d行半筋膜瓣肉芽重塑,植皮覆盖创面。而后对影响游离半筋膜瓣半皮瓣修复成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与结论:游离半筋膜瓣半皮瓣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仅有1例患者存在完全坏死。分析筛选出患者年龄、吸烟史2个影响游离半筋膜瓣半皮瓣移植成功的因素,结果在移植成功组中年龄低于60岁和无吸烟史的病例数显著的高于移植失败者。经过5年的随访,仅有1例患者对移植后效果不感到满意,2例患者日常行动功能未有完全恢复。结果证实,采用游离半筋膜瓣半皮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以收到很好的修复后效果,而影响该修复成功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的年龄和有无吸烟史。 -
游离肩胛皮瓣移植修复头皮大面积缺损合并骨外露
背景:游离肩胛皮瓣具有可提供面积大、皮瓣色泽好、质地优良、薄厚适中、皮瓣易于切取、血管恒定、供区隐蔽等特点,适合作为大面积头皮缺损伴有骨外露的首选皮瓣之一。
目的:回顾性分数应用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复杂的大面积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的方法及经验。
方法:对8例头皮大面积缺损合并颅骨外露患者,采用切取游离肩胛皮瓣,将旋肩胛动静脉与颞浅动静脉或面动静脉吻合方法修复大面积缺损及骨外露。随访6-12个月,观察游离肩胛皮瓣移植后皮瓣感染情况,游离肩胛皮瓣成活情况,供皮区处理及愈合结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与结论:全部8例肩胛皮瓣均一期成活,2例出现静脉回流不畅,给予针刺放血及拆除远端部分缝线后好转;术后随访期间,皮瓣血运良好,头部局部外形好,未见并发症。结果提示游离肩胛皮瓣血管恒定,血运可靠,皮瓣色泽质地优良,可切取面积大,对供区影响小,可作为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选择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