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解放军医学杂志

解放军医学

解放军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해방군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影响因子: 1.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7-7402
  • 国内刊号: 11-10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放军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320排CT全脑一站式成像技术对颅内高灌注病灶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杜飞舟;顾明;何次;蒋锐;关静

    目的 利用320排CT一站式成像技术分析颅内高灌注病灶的灌注特征及血管构筑特征,探讨一站式成像技术对颅内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320排CT一站式成像技术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4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集的52例颅内高灌注病灶的影像资料,以病变对侧正常脑组织灌注值为对照,分析病灶各灌注参数的y变化特征及血管构筑特征.结果 52例中亚急性期脑梗死16例,动静脉畸形9例,血管瘤7例,脑膜瘤12例,胶质瘤8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血容量图(CBV)和(或)血流量图(CBF)的升高,而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延迟时间(delay time)等参数变化不一.亚急性脑梗死表现为MTT、TTP、延迟时间延长;动静脉畸形表现为MTT、TTP、延迟时间缩短;血管瘤表现为MTT缩短和TTP、延迟时间延长;脑肿瘤表现为TTP、延迟时间延长,MTT变化不一.血管成像显示所有病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构筑异常.结论 全脑灌注、血管一站式成像分析能够全面反映颅内病灶的灌注特征及血供、微循环变化,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治.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作者:华媛媛;周敏;胡建国;熊正爱;曾飚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7例子宫肌瘤患者(53个肌瘤)进行HIFU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采用UFS-QOL调查表评估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采用MRI、彩超观察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并分析子宫肌瘤体积变化与MRI、彩超影像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38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和UFS-QO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个子宫肌瘤中,45个治疗后体积缩小,MRI和彩超两种方法所测子宫肌瘤体积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子宫肌瘤MRI增强扫描强化信号越低、彩超所见瘤体内血流信号越少,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越显著(P<0.05).治疗前子宫肌瘤MRI增强扫描信号低、治疗中实时超声监测到灰度变化者,治疗后易出现肌瘤内无灌注区(P<0.05).结论 HIFU治疗后可有效减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可作为子宫肌瘤的一种无创治疗方式.

  • 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CA19-9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胆囊癌早期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张航宇;窦科峰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CA19-9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胆囊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1月-2013年1月接受胆囊癌切除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95例,以及同期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和正常成人各51名.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病理、B超、CA19-9、hs-CRP 等检查结果.正常成人组受试者均经健康体检排除胆囊疾病,入组后增加CA19-9、hs-CRP等相关检查,分析其胆囊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95例胆囊癌B超检查结果显示:腔内结节型31例,肿块型40例,厚壁型24例;病理类型:腺癌87例,腺鳞癌6例,鳞癌2例.各组之间hs-CRP和CA19-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胆囊癌组高.单独使用CA19-9和hs-CRP诊断胆囊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特异性低.单独使用B超诊断胆囊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7%和75.0%.在与B超进行联合检测时,将hs-CRP和CA19-9作为一个血清学变量,分别以CA19-9≥100U/ml和hs-CRP≥6mg/L为阳性界值,当B超与2种血清学变量进行串联试验时,敏感性下降至71.6%,但特异性增加至84.4%,进行并联试验时,敏感性增高至98.9%,特异性下降至66.7%.结论 B超与CA19-9及hs-CRP两种血清学指标结合使用,有助于提高对胆囊癌诊断的准确性.

  • 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的临床应用实践:75例回顾性研究

    作者:张小田;伍远航;龚继芳;李燕;王晰程;曹彦硕;周军;陆明;李洁

    目的 评价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胃或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2006年5月-2013年11月共75例HER2阳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以RECIST 1.0及NCI CTC AE 3.0进行评价疗效.结果 75例患者均接受曲妥珠单抗联合单药或双药化疗方案.在52例一线治疗患者中,联合铂类(顺铂或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类44例,联合紫杉醇+氟尿嘧啶类5例,联合替吉奥单药3例.52例患者中共49例完成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32例(61.5%),疾病稳定(SD) 13例,疾病进展(PD)4例,疾病控制率(PR+SD)86.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及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10.9个月(95%CI 6.8~15.0个月)及18.7个月(95%CI 6.3~31.1个月).3例根治术后患者联合应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在20例二线及以上治疗者中,联合顺铂或奥沙利铂+氟尿嘧啶9例,联合紫杉醇+氟尿嘧啶5例,联合氟尿嘧啶类单药3例,联合伊立替康单药2例,联合多西他赛单药1例,2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PR 7例(35%),SD 6例,PD 7例,疾病控制率(PR+SD)65%,mPFS及mOS分别为6.2个月(95%CI 5.1~7.3个月)及12.3个月(95%CI 9.0~15.6个月).曲妥珠单抗的中位应用次数为7次.常见3/4级不良反应包括粒细胞减低和血小板减低,发生率分别为14.7%及10.7%,曲妥珠单抗过敏及发热各1例.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安全有效,将其应用于二线化疗、维持治疗亦可能使患者获益.

  • 子宫颈上皮样平滑肌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胡凌云;王昀;刘爱军;李立安;黄柯;范文生;关铮;孟元光;李亚里

    子宫颈部位间叶源性肿瘤较为少见,平滑肌瘤是常见的一种[1],而平滑肌肉瘤尤其是上皮样平滑肌肉瘤(epithelioid leiomyosarcoma)更为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不足10例.本文报道了1例宫颈上皮样平滑肌肉瘤,并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

  • 齐留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抑制作用观察

    作者:秦华迪;秦春常;张海涛;于雪婧;常静

    目的 探讨5-脂氧合酶(5-LO)选择性抑制剂齐留通(zileuton)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0)、齐留通组(Z组,n=10),采用结扎前降支造成缺血45min、松开结扎线灌注120min的方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Z组于手术前15min给予3mg/kg齐留通.再灌注结束后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心肌的病理损伤情况,TUNEL法检测心肌缅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血浆中白三烯B4(LTB4)、IL-1p、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中的5-LO分布变化.结果 与I/R组比较,齐留通处理可以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病理损伤,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血浆中炎症因子LTB4、IL-1β和TNF-α的水平,抑制5-LO的激活转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5-LO表达总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齐留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5-LO转位激活,进而减轻炎症损伤、抑制心肌凋亡有关.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置放胰管引流合理性的流体动力学模拟研究

    作者:姜凯;陈照军;陈永卫;刘江;赵向前;苏明;刘洋;张文智;董家鸿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置放胰管引流的合理方法并对其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经典伯努利(Bernoulli's equation)管内流体流动机械能衡算式,对胰液在胰管引流管内的流动机械能进行推导计算.设定胰液流速和密度为固定值,考察影响两截面间压力差(△P)的4个关联因素;分别通过实验验证引流管内径和长度对引流速度的影响;利用自制模拟胰管引流装置,观察不同液位差对△p影响.结果 推导计算数据得出,引流过程中4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引流管内径>液位差>引流液黏度>引流管长度.实验证实引流管长度对引流速度的影响较小,而管径影响较大;模拟胰管外引流过程验证了液位差对△p的影响较大.结论 胰管引流管内径需要1.5~2.0mm,且保持管内液体的连续性,才能保证引流管有效、通畅;体外引流管长度以1.4m为宜;胰管肠内引流可能是佳方式.

  • 改良法对NSCLC患者癌组织及外周血K-ras基因常见突变位点的检测

    作者:李学琴;张露萍;徐燕梅;彭丽娜;孙建国;陈正堂

    目的 建立改良的酶切富集PCR-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与血浆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配对提取43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和血浆DNA,采用酶切富集PCR-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K-ras基因第2外显子12及13密码子点突变,利用混合突变/野生型K-ras基因的细胞系(A549/HCC827)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NSCLC患者癌组织中K-ras突变率为9.3%(4/43),血浆中K-ras突变率为7.0%(3/43),均为12密码子突变,突变一致性达75%.混合细胞系检测显示,酶切富集PCR-焦磷酸测序技术的检测灵敏度达0.1%.结论 酶切富集PCR-焦磷酸测序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临床NSCLC患者K-ras突变的筛查.

  • 新改良PCR/LDR/毛细管电泳技术产前诊断胎儿β-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廖茜;易萍;郑英如;俞丽丽;钟小林;黄寅虎;韩磊;朱玉娟;李力

    目的 研究采用新改良聚合酶链反应(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毛细管电泳技术产前诊断胎儿β-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正常DNA与微量β-地中海贫血突变杂合子DNA混合后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LDR反应后通过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其连接产物.采用CEC8000型遗传分析仪分析LDR产物,并观察其灵敏度.结果 将含有相同浓度CD17(A→T)突变的扩增产物作为LDR模板,采用8U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检测灵敏度可达1∶5000,产物峰的面积随着正常人外周血DNA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至1∶10000处不能与杂峰区分,且无CD 17(A→T)突变扩增产物的阴性对照未检测到LDR产物.正常孕妇血浆DNA中加入20pg CD17(A→T)突变杂合子外周血DNA扩增产物,LDR产物峰可明显与杂峰区分.结论 新改良PCR/LDR/毛细管电泳技术有望通过孕妇血浆DNA检测进行β-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

  • 大鼠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间甘丙肽能纤维联系的研究

    作者:李小平;雷革胜;邹慧莉;胡晓辉;于春刚;宿长军

    目的 观察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间甘丙肽(Gal)能神经元的纤维投射.方法 参照Paxions-Waston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中缝背核、前额皮质的坐标,将逆行追踪剂荧光金(FG)分别注入各坐标点后,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Gal/FG双标神经元的分布状况.结果 将FG注入腹侧和背侧前额皮质后,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背核腹侧,尤其集中在内侧纵束周围;将FG注入中缝背核喙侧,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腹侧前额皮质,尤其集中在边缘下皮质(IL)和前边缘皮质(pL);将FG注入中缝背核中间部和尾侧,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均匀分布于前额皮质各区.结论 在中缝背核与前额皮质间存在Gal能双向神经通路.

  • 中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运动性疲劳士兵肝区对血清GSH-PX、SOD、T-AOC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作者:代朋乙;黄昌林

    目的 探讨中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肝区对运动性疲劳士兵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名无训练史的健康男性新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刺激组,每组30名.两组均进行为期5周的强化训练(每周一至周六训练6d,周日休息1 d)以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刺激组于每天训练结束后立即给予经皮肝区中频脉冲电流(频率1024Hz,间动周期1s,时间20min,输出强度≤80mA)康复治疗,两组均于第1、3、5周的周日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测定两组血清GSH-PX、SOD活性,T-AOC及MDA含量.结果 两组第5周末血清GSH-PX、T-AOC明显低于第3周末、第1周末,且第3周末明显低于第1周末(P<0.05,P<0.01);第3周末、第5周末血清SOD活性明显低于第1周末(P<0.01),但第5周末与第3周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周末血清MDA含量明显高于第3周末、第1周末,且第3周明显高于第1周末(p<0.01).与对照组比较,第1、3、5周末刺激组血清GSH-PX、SOD活性及T-AOC均明显增高,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中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运动性疲劳士兵肝区可提高肝脏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机体抗氧化系统的能力,促进机体自由基消除,具有延缓运动性疲劳发生、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

  • 高原暴露人群动脉血压变化与急性高原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阳;张继航;武晓静;高旭滨;卢巍;徐柏达;黄岚

    目的 观察平原健康青年男性暴露于不同海拔不同时相时的动脉血压变化及其与急性高原病(AMS)发病之间的关系,探讨高原环境下动脉血压变化的临床风险及评价动脉血压测量在AM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世居平原(海拔500m)、急进高原(海拔3700m)第1、3、5、7天及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海拔4400m)第5天时人群的人口学资料,测量动脉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BP)等],并填写AMS流行病学观察表.另以平原健康青年男性作为对照组.以路易斯湖AMS计分系统(LLS)诊断AMS.分析上述各人群进入高原后的动脉血压变化及其与AMS的关系.结果 由平原急进高原(海拔3700m)第1天SBP、DBP、MABP均明显升高,习服约1周后血压稍有下降,但仍高于平原水平(P<0.05),继之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海拔4400m)后SBP、DBP、MABP又升高,但低于急进高原第1天水平.急进高原(海拔3700m)第1天,AMS组MABP高于无AMS组(P<0.05),但两组SBP、DBP和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MABP与LLS呈正相关(r=0.138,P=0.048).以MABP作为海拔3700m AMS发病的客观评估指标,其诊断AMS的界值为98.5mmHg,灵敏度为32.8%,特异度为73.7%.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海拔4400m)时,AMS组MABP明显高于无AMS组(P<0.05),但两组SBP、DBP和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MABP与LLS也呈正相关(r=0.145,P=0.045).以MABP作为海拔4400mAMS发病的客观评估指标,其诊断AMS的界值为97.8mmHg,灵敏度为42.4%,特异度为75.5%.结论 在急性低氧暴露后MABP对AMS有一定诊断价值,但由于其特异性或敏感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限制,应当与其他指标(如动脉血氧饱和度)联合以提高诊断AMS的可靠性.

  • 重复持续性+Gz暴露对大鼠肝组织的损伤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文兵;孔亚林;何晓军;赵刚;朱怀成;胡深;刘垒;张洪义

    目的 探讨不同正加速度(+Gz)对大鼠肝脏组织的损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2Gz、+6Gz、+10Gz组(n=6).对照组固定于离心机转臂上,俯卧位,头向轴心,5min;+2Gz组、+6Gz组、+10Gz组固定方法同对照组,+Gz增长率1G/s,峰值时间3min,间隔30min,重复5次.+Gz暴露结束后30min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组织c-jun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p-c-Jun、c-Jun、p-JNK及JNK蛋白的表达,并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及+2Gz组比较,+6Gz组、+10Gz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且+10Gz组明显高于+6Gz组(P<0.05).与对照组及+2Gz组比较,+6Gz组、+10Gz组c-Jun mRNA及c-Jun、p-c-Jun、p-JN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且+10Gz组明显高于+6Gz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JNK蛋白表达无变化(P>0.0S).HE染色显示,+6Gz、+10Gz组肝细胞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细胞间隙不清晰,空泡样改变,且+10Gz组较+6Gz组更为显著.结论 重复持续性+Gz可导致肝脏细胞损伤,肝组织中c-Jun/p-c-Jun以及p-JNK表达增强,JNK/c-Jun信号通路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 中药复方藤黄霖对微波辐照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马琼;杜丽;崔玉芳;蔡金玲;杨晓云;孙嵘;满其航;高月;毛建平

    目的 观察藤黄霖对微波辐照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对微波诱发免疫损伤的防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辐照对照组(RAD组)、辐照+阳性药(安多霖)对照组(ADL组)和辐照+藤黄霖组(THL组),每组20只.大鼠于辐照前7d开始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7d后,用30mW/cm2微波源全身一次辐照15min.CON组行假辐照.于辐照后第7天(n=10)和第14天(n=10)活杀大鼠,检测外周血血象,CD3+、CD4+、CD8+T细胞亚群和CD45RA+B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微波辐照后第14天,RAD组外周血红细胞数明显低于CON、ADL和THL组(P<0.05),而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照后第7天,RAD组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CON组(P<0.05),至辐照后第14天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辐照后第7天THL组和ADL组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RAD组(p<0.05),至第14天CD3+、CD4+T细胞比例仍高于RAD组(P<0.05),而THL组和ADL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照后第7天,RAD组外周血CD4/CD8比值明显低于CON组及THL组(P<0.05),而CON、ADL、TH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照后第14天,各组外周血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照后第7、14天,RAD组外周血CD45RA+B细胞明显低于CON组(P<0.05),而ADL组辐照后第7天,THL组辐照后第7、14天,外周血CD45RA+B细胞明显高于RAD组(P<0.05),与CO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波辐照早期大鼠外周血T、B细胞减少,CD4/CD8比值下降,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和免疫失衡,而中药藤黄霖能够提高微波辐照后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数量,改善CD4/CD8比值失衡状态,为微波辐照损伤防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 乌司他丁对黑火药烟雾所致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IL-1β、TNF-α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一凡;王正冠;唐红卫;吴小利;谢尹晶;张洪瑞;李登清;王成彬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黑火药烟雾所致大鼠吸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吸入性肺损伤组(1组)、乌司他丁高剂量组(UH组)、乌司他丁中剂量组(UM组)、乌司他丁低剂量组(UL组),每组6只.使用自制发烟装置建立大鼠吸入性肺损伤模型,UH组、UM组、UL组分别按100000、50000、20 000U/(kg.d)剂量给予UTI.处理40h后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气、肺湿/干重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血清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肺组织的大体及病理学改变.采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IL-1β、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UH、UM、UL组的PaO2高于Ⅰ组(P<0.05),W/D、BALF中白细胞计数低于Ⅰ组(P<0.05),UM、UL组IL-1β和BALF中蛋白含量低于Ⅰ组(P<0.05),3组PaO2、PaCO2、W/D、BALF中蛋白含量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H组血清、肺组织MPO活性及肺组织MDA含量均低于Ⅰ组(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H组IL-1β和TNF-α mRNA表达均低于Ⅰ组(P<0.05),UH、UM、UL组IL-1β mRNA表达低于Ⅰ组(P<0.05),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TLR-4 mRNA表达水平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观察可见UTI用药组大鼠肺泡腔渗出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均较Ⅰ组减轻.结论 UTI可通过抗炎、抗氧化对黑火药烟雾所致大鼠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高剂量UTI可有效抑制IL-1β、TNF-αmRNA的表达.

  • 维生素D在肾移植领域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袁帅;袁清;蔡明

    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类固醇激素,主要经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新生成的维生素D依次进入肝脏和肾脏后,被转化为活性强的1,25-(OH)2D3并发挥生物学效应.肾移植受者由于缺少日照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维生素D水平常较低,且在移植后早期更为常见,因此需长期补充维生素D,以治疗与之相关的肾移植术后骨质疏松,并维持体内钙磷代谢的平衡.近年来随着维生素D受体(VDR)研究的逐步深入,维生素D所具有的非骨代谢调节功能等已引起移植学界的重视.VDR广泛存在于包括效应T细胞在内的众多细胞和组织中,被认为是维生素D拥有上述生理效应的基础,使其除了能够调节骨代谢外,尚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和抗感染功能.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功能和非免疫调节功能,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学的新探索:异常免疫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过度脂肪化

    作者:卢学春;杨波;迟小华;于睿莉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以血细胞减少为表现的疾病.骨髓脂肪过多且造血前体细胞减少是其显著骨髓病理学特征.本文解读和分析了与再障和脂肪细胞相关的论著和关键综述,旨在对骨髓脂肪细胞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索.这些文献提示,再障相关性毒素和毒性药物,一般也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再障的免疫治疗反应时间要远远长于典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表明异常免疫的靶细胞不仅仅是造血干/祖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也可能也受累.免疫抑制剂和雄激素治疗再障有效,二者也具有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脂肪细胞分泌的很多细胞因子均有抑制骨髓造血作用,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动物模型也证实,骨髓过度脂肪化可抑制造血.另外,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被视作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包括免疫细胞和分子介导造血干/祖细胞破坏导致骨髓造血衰竭.综上,骨髓内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过度分化可能是再障发病的新的病理学机制之一.

  • 腹部战创伤后的损伤控制性复苏策略

    作者:丁威威;黎介寿

    近年来,战创伤后的综合救治理念已得到广泛地更新.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进行积极外科干预的同时,创伤后液体复苏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强调在损伤控制性外科原则的指导下,遵循允许性低血压和止血性复苏这两个策略,有效地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液体复苏.

解放军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