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解放军医学杂志

解放军医学

解放军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해방군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影响因子: 1.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7-7402
  • 国内刊号: 11-10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放军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引起肝功能衰竭1例

    作者:张学亚;吴诗馨;郭健欣;肖娓珠;郭熙哲;潘敬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特殊类型,具有PML/RAR α融合基因,通过全反式维甲酸(AFRA)诱导分化以及亚砷酸诱导凋亡等靶向治疗,可使APL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改善.但在APL治疗过程中仍有部分患者因出现诱导分化综合征及脏器损害等并发症而死亡.本文将近期收治的1例在ATRA诱导分化过程中出现进行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例报告如下.

  • 两种染色法在分枝杆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银萍;吕尚军;贺雄;杨栗坤;孙雯娜;杨楠;李洪敏

    目前,临床上结核病细菌学的诊断主要采用抗酸染色法,即萋-尼染色法,但其检出率偏低,尤其是在标本含菌量较少时.本研究采用快速荧光染色液检测420例痰液标本,并与萋-尼染色法进行对比,以探寻分枝杆菌的佳检测方法.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观察

    作者:武建宏;孙宗琴;邢效如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中,低分子肝素的应用较为广泛,但仍存在争议.由于未经指南推荐,低分子肝素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如何鲜见报道.解放军254医院2005-2010年对收治的大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驻岛军人睡眠质量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辛健;聂军

    睡眠是衡量健康水平的一项基本指标.本研究对我国南方某部海岛的驻岛军人进行了睡眠质量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旨在研究驻岛军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立意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择我国南方某部驻岛军人作为研究对象,现场发放睡眠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关键词: 睡眠异常 军事人员
  • 干细胞基础研究热点及应用难题

    作者:李进;侯俊;胡敏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的发展快速、深入,基础和临床应用概念也不断更新.本文就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出现的一些热点和新概念,如成体干细胞,干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干细胞增生与分化信号传导通路,诱导多能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等进行介绍和评述.对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进行同顾,探讨未来干细胞从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同时,总结干细胞应用中的难题和障碍,如干细胞扩增、特异性分化诱导和伦理学等.虽然我国的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目前尚无技术标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所以在研究和应用中出现了标准不统一、结果判断欠科学等问题.通过总结既往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干细胞研究的科研忠诚和医者仁心的严肃命题,希望我国能够建立起针对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使干细胞研究及由此衍生的干细胞临床应用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 氨磷汀对百草枯染毒大鼠肺摄取及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阳彩云;张锡刚;张天宏

    目的 探讨氨磷汀对百草枯(PQ)染毒大鼠肺组织摄取的影响及其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模型组(n=10)和药物干预组(n=60).模型组按染毒后8h、24h采样再分为8h-模型组和24h -模型组,每组5只;药物干预组根据氨磷汀的使用剂量[30、60、100mg/kg(分别以L、M和H表示)]和用药间隔时间[0.75h和1.5h(分别以1和2表示)]及采样时间(染毒后8h和24h)分为8h-L1、8h-M1、8h-H1、8h-L2、8h-M2、8h-H2、24h-LI、24h-M1、24h-H1、24h-L2、24h-M2和24h-H2组,共12个亚组,每组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经腹腔注射PQ35mg/kg.染毒后1h,各药物干预组按上述给药剂量及间隔时间腹腔注射氨磷汀各3次,在不同时间(染毒后8h和24h)处死所有动物采样,测定血浆和肺组织中PQ浓度并检测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低剂量药物干预组肺组织PQ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及中、高剂量药物干预组(P<0.05),但不同时间间隔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药物干预组血浆PQ农度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剂量组和各时间间隔组之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高剂量组SOD变化不明显外,其余各剂量药物干预组肺组织SOD和MDA含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即SOD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P<0.01).各药物干预组之间比较,0.75h间隔组SOD含量明显高于1.5h间隔组(P<0.01).结论 短期内多次重复给予一定剂量氨磷汀可显著减少PQ肺组织摄取,减轻PQ毒大鼠肺组织的氧化损伤.

  • 醋酸铅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作者:贾庆华;杨霄鹏;惠玲;哈小琴;王晓辉

    目的 探讨醋酸铅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HRMC,分别采用含0、5、10、20μmol/L醋酸铅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于6、12、24、48h后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于培养24h后采用Hochest33342-PI染色法观测细胞的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Caspase-3 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5、10、20μmol/L的醋酸铅可不同程度地抑制HRMC的增殖(P<0.01).Hochest33342-PI染色显示醋酸铅作用后HRMC呈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数量减少,核染色质凝集,核膜破裂.RT-PCR显示醋酸铅作用后Caspase-3 mRNA表达升高.细胞免疫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醋酸铅作用后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醋酸铅可促进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Caspase-3参与了该过程.

  • 治疗性低温及其诱导时机对兔复苏后心肌的影响

    作者:范振兴;李银平;秦俭;吴燕川;江利;陈文强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机行轻度低温干预对室颤兔心肌组织能量、超微结构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以及近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雄性新西兰兔54只,随机分为5组;常温(39.0±0.5℃)对照组(n=8),低温(33.5±0.5℃)对照组(n=8),常温(39.0±0.5℃)复苏组(n=14),复苏前低温(33.5±0.5℃)组(n=10),复苏后低温(33.5±0.5℃)组(n=14).采用心外膜电刺激致颤法制备兔心肺复苏模型.复苏后4h采血检测血清cTNI、TNF-α水平;低温各组均持续控温4h后自然复温,观察各组存活情况至复苏后48h,将兔处死后行左室心尖组织电镜检查和三磷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腺苷(AMP)含量测定,计算心肌能荷(EC).结果 复苏后低温组和两对照组48h存活率均为100%,高于常温复苏组和复苏前低温组(60.0%和44.4%,P<0.05),复苏前低温组48h存活率低于常温复苏组(P<0.05).各复苏组血清cTNI水平均高于两对照组,复苏前低温组血清cTNI水平低于常温复苏组和复苏后低温组(P<0.05);常温复苏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两低温复苏组间及两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前和复苏后低温组心肌组织ATP含量均高于常温复苏组,复苏后低温组和常温复苏组心肌组织AT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常温复苏组EC明显低于两对照组和复苏前低温组(P<0.05);复苏后低温组EC与复苏前低温组及两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前和复苏后低温组复苏后48h心肌超微结构损害均较常温复苏组轻(P<0.05).结论 室颤兔自主循环恢复后存在心肌组织损害和能量代谢异常;自主循环恢复后轻度低温干预可减轻心肌组织结构损害,降低48h死亡率,其保护机制与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室颤前轻度低温处理不能降低48h死亡率.

    关键词: 心室颤动 低温 心肌
  •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BCG2、CK19和P63在皮肤日光性角化病、Bowen病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作者:李泓馨;管海宏;孙建方;林麟

    目的 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BCG2、CK19和P6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经病理学确诊的组织学标本37例,其中日光性角化病(AK)10例,Bowen's病(BD) 14例,鳞状细胞癌(scc)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ABCG2、CK19、P63在各类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程度,计算各分子在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百分率.结果 ABCG2和CK19的阳性反应物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在SCC中两种分子的阳性细胞率(22.1%±12.6%,23.5%±18.5%)显著高于AK(7.1%±6.6%,5.7%±4.596)和BD(10.8%±9.1%,6.6%±4.9%,P<0.01),而AK与B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BD和SCC中ABCG2和CK19阳性病例的比例逐渐增加(ABCG2为40.0%、71.4%、84.6%,CK19为40.0%、50.0%、92.3%).P63阳性反应物定位于细胞核,在AK、BD和SCC的所有病例中均呈阳性,其阳性细胞分别为50.5%±17.1%、56.3%±19.8%、43.5%±21.6%,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G2、CK19和P63阳性表达程度可能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临床鳞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

  • 白藜芦醇对小鼠胰岛样细胞团的抗移植排斥作用及其IL-2、IL-1O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丽;张薇华;周光纪;吴洪福;蔡波;徐明锋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小鼠胰岛样细胞团(ICCs)的抗移植排斥作用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BALB/c小鼠胚胎干细胞系B/c-ES在体外定向诱导形成ICCs,DIPA标记后移植至近交系昆明小鼠皮下.将小鼠随机分为环孢素A(CsA)组(阳性对照)、Res组、CsA+Res组和PBS组(阴性对照),每组6只,移植前3d开始给药(CsA及Res剂量均为50mg/kg),每天1次直至取材日.分别于ICCs移植后第5天和第10天取移植物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免疫排斥情况,部分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L-2、IL-10表达情况.结果 移植后第5天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移植排斥反应,除不用免疫抑制剂的PBS组外,其余各组均有移植细胞存活;Res组和CsA+Res组IL-2表达率分别为l7.5%及l4.5%,明显低于CsA组(59.5%,P<0.05),而Res组与CsA+Re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s组和CsA+Res组IL-1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和48%)明显高于CsA- (12.5%,P<0.05),且CsA+Res组明显高于Res组(P<0.05).移植后第10天,仅CsA+Res组有少量移植细胞存活,其余各组未见移植细胞;Cs组IL-2和IL-10表达明显减弱,其余各组几乎不表达IL-2和IL-10.结论 Res可抑制小鼠ICCs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2表达及上调IL-10表达有关.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hTERC基因的扩增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爽;李亚里;姜淑芳;张咏梅;吕亚莉;钟梅;刘爱军

    目的 检测子宫颈病变组织中人端粒酶RNA基因(hTERC)的异常扩增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收集不同宫颈病变组织195例,包括慢性宫颈炎33例,CIN Ⅰ级34例,CINⅡ—Ⅲ级37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腺癌61例.应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慢性宫颈炎3.03%,CIN Ⅰ级29.41%,CINⅡ—Ⅲ级72.97%,宫颈鳞癌100%,宫颈腺癌91.8%.宫颈鳞癌及腺癌hTERC基因扩增率明显高于CIN Ⅰ级、CINⅡ—Ⅲ级(P<0.05),CINⅡ—Ⅲ级hTERC扩增率显著高于CIN Ⅰ级(P<0.05),但宫颈鳞癌与腺癌hTERC基因扩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可作为组织学诊断困难病变的确诊、病变预测及治疗后风险评估手段.

  • 阿魏酸钠对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帆;游陆;张东献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SF)对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ox-LDL(50mg/L)组,SF低浓度(5μmol/L)组,SF中浓度(10μmol/L)组及SF高浓度(20μmol/L)组.SF低、中、高浓度组在加入含相应浓度的SF培养1h后,加入终浓度为50mg/L的ox-LDL.采用MTT比色法确定SF的作用浓度.分别采用Hochest 33258细胞核荧光染色法(定性)和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SF对ox-LDL致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一定浓度的SF能够抑制ox-LDL引起的HUVEC存活率降低,对HUVEC损伤具有拮抗作用,40μmol/L以下是SF拈抗细胞损伤的佳浓度范围.Hochest33258染色后ox-LDL组细胞核显示较强蓝色荧光,可见核固缩、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加入20μmol/L SF后,细胞核基本恢复其正常形态.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加入低、中、高浓度的SF后,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21%±4.07%、12.45%±2.65%、10.85%±1.23%,与ox-LDL组(31.14%±4.29%)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存在量效关系.结论 SF具有拮抗ox-LDL诱导的HUVEC损伤,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 分化抑制因子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途径

    作者:李春燕;江山;岳渝娟;陈晓品

    目的 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d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NP69、CNE1.合成Id1小分子干扰RNA (siRNA),构建Id1表达载体并分别转染鼻咽癌细胞NP69、CNE1.收集Id1siRNA及对照质粒Scramble转染72h的NP69细胞(分别命名为NP69si-Id1、NP69-NC),pcDNA3.1-Id1及对照pcDNA3.1转染48h的CNE1细胞(分别命名为CNE1-Id1、CNE1 -Vector),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Id1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比较顺铂(DDP)对NP69si-Id1、NP69-NC和CNE1-Id1、CNE1 -Vector增殖的影响.采用CalcuSyn软件计算各组细胞对DDP的IC50值.将1μg/ml DDP与鼻咽癌细胞共同孵育24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Bax、Bad的表达及蛋白激酶B(Akt)Thr308和Ser473的磷酸化情况.结果 与NP69-NC比较,NP69si-Id1的Id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CNE1 -Vector比较,CNE 1-Id1的Id1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升高.NP69si-Id1细胞对DDP的IC50值(0.207±0.008μμg/ml)明显低于NP69-NC(0.405±0.009μg/ml,P<0.05),CNE1-Id1细胞对DDP的IC50值(0.671±0.012μg/ml)明显高于CNE1-Vector(0.445±0.008/ml,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NP69-NC比较,NP69si-Id1的Caspase-3断裂带增多,Akt Thr308和Ser473磷酸化减少;与CNE1-Vector比较,CNE1-Id1的Caspase-3断裂带减少,Akt Thr308和Ser473磷酸化增加.结论 Id1可促进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抵抗DDP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加Akt磷酸化有关.

  • 醛固酮自分泌环在高糖致人系膜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杜超;周波;段雅倩;苏红

    目的 研究高糖环境下人系膜细胞(HMC)中醛固酮自分泌环及活性氧(ROS)、癌胚纤连蛋白(FN)表达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醛固酮白分泌环与ROS、癌胚FN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常规培养HMC,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5组:正糖组(5mmol/L D-葡萄糖),渗透压对照组(5mmol/L D-葡萄糖+20mmol/L L-葡萄糖),正糖+依普利酮组(5mmol/L D-葡萄糖+10μmol/L依普利酮),高糖组(25mmol/L D-葡萄糖),高糖+依普利酮组(25mmol/L D-葡萄糖+ 10 μmol/L依普利酮).采用RT-PCR法检测醛固酮合酶(CYP11B2)、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Ⅱ(11 β HSD2)、癌胚F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YP11B2蛋白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法分析细胞培养液中醛固酮水平,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盐皮质激素受体(MR)蛋白表达及转位情况,荧光显微镜和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 与正糖组比较,高糖组HMC细胞CYP11B2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ROS和癌胚FN mRNA表达亦上调,培养液中醛固酮浓度升高(P<0.05).高糖可促进MR蛋白发生核转位,定量分析显示高糖组胞质/胞核荧光强度比值较正糖组降低30%(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依普利酮组ROS及癌胚FN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高糖负荷可通过激活HMC局部醛固酮自分泌环而导致HMC损伤.

  • 悬滴培养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作者:杨静;张琪

    目的 探讨悬滴培养对人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ADSCs)成骨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AD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的表达.对hADSCs进行悬滴培养,贴壁后添加诱导剂对其进行成骨诱导分化,以平板培养组为对照,诱导分化7d及21d时,利用RT-PCR检测成骨基因Runx2及Osteopontin的表达.结果 分离培养的hADSCs表达干细胞表面标志CD44、CD90、CDI05,不表达CD34、CD45;悬滴培养3d的hADSCs可形成大小均一的球状三维结构;RT-PCR结果表明,在成骨诱导分化的不同时间点,hADSCs悬滴培养组的成骨基因Runx2及Osteopontin表达均比平板培养组高,表明悬滴培养可促进hADSCs的成骨诱导分化.结论 悬滴培养有利于hADSCs的成骨诱导分化,有助于提高其成骨诱导效率.

  • 药根碱对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王慧;陈刘;姜友昭;陈兵

    目的 探讨黄连根茎提取物药根碱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脂肪酸氧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265.65、53.75、10.75、2.15、0.45μmol/L)药根碱作用于3T3-L1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h),MTT法检测药根碱的细胞毒性.以0.45 μ mol/L药根碱作用于3T3-L1细胞48h后,用[3H]2-DG标记检测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情况,14C-palmitic标记检测脂肪酸氧化情况,Real-time PCR检测PPARs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PPARs蛋白表达情况,以PBS代替药根碱作为对照.结果 药根碱佳作用浓度为0.45μmol/L,佳作用时间为48h.与PBS对照组相比,药根碱具有促进3T3-L1细胞脂肪酸氧化、PPARα、PPARβ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P<0.01或P<0.05),而对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药根碱可显著促进3T3-L1细胞的脂肪酸氧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α、PPARβ基因及蛋白表达有关.

  • 斯钙素1在氟中毒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高钙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永春;吴小候;罗春丽

    目的 观察斯钙素1(STC1)在大鼠氟中毒肾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高钙对大鼠肾脏STC1的影响.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分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低氟加钙组、中氟加钙组、高氟加钙组,每组6只.对照组按体重比注射5ml/kg生理盐水,低、中、高氟组按体重比分别给予5、10、20mg/kg的氟化钠腹腔注射,每48h注射1次,常规白由饲食(含钙量0.87%);低、中、高氟加钙组除按以上方法染氟外,给予高钙饮食(含钙量5.49%).建模16周后处死动物,肾脏取材,行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STC1的定位及表达,以荧光探针标记后采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肾细胞内[Ca2+]i水平,并检测肾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的活力.结果 STC1主要定位于肾脏皮髓交界的近曲小管,染氟大鼠的STC1表达量及肾细胞[Ca2+]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钙可增强STC1的表达,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上升,并抑制[Ca2+]i水平,使丙二醛(MDA)含量下降,且上述改变随染氟剂量增加更加明显.结论 氟中毒肾损伤时STC1可反应性增高,高钙能拈抗氟中毒肾损伤,并促进STC1的表达.STC1可能参与了氟中毒大鼠的肾损伤机制.

  •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iNOS表达及NO生成的影响

    作者:吴宗盛;郑嘉奕;姚咏明;卢中秋

    目的 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和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巨噬细胞NR8383,分别加入LPS(终浓度1μg/ml)和不同浓度(10-10、10-8和10-6mol/L)的CCK-8进行干预,并设空白对照组(加入PBS)和丙谷胺干预组(丙谷胺终浓度2μg/ml,CCK-8浓度10-8mol/L,LPS浓度1 μ g/ml).各组细胞培养24h后收集上清液,Griess法检测NO含量;取培养24h后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RT-PCR法检测iNOS基因表达情况;裂解培养24h后的细胞,离心取上清,生化法检测细胞内iNOS活性.结果 LPS可明显促进大鼠肺泡巨噬细胞iNOS的表达和NO的生成;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CCK-8均可抑制LPS诱导的iNOS mRNA水平上升和活力增强,减少NO生成,且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或P<0.01).CCK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可逆转CCK-8的抑制作用.结论 CCK-8可能通过降低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iNOS表达和NO产生来实现其对内毒素休克动物的保护效应.

  • 转录因子ROR γt对妊娠期哮喘模型小鼠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

    作者:马佳佳;Nick Lu;陈必良

    目的 观察妊娠期哮喘模型小鼠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的表达变化,探讨地塞米松(DXM)对小鼠气道炎症和Th17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妊娠(Hp)组、妊娠期哮喘(Ap)组和地塞米松(DXM)组,每组10只.AP组和DXM组于实验当天(0d)和7、14d时分别给予OVA/Al(OH)3混悬液腹腔注射致敏,HP组仅给予单纯等量生理盐水(NS).3组小鼠合笼交配至妊娠成功.于21d起,连续7d对AP组和DXM组给予50g/L OVA雾化激发(1次/d,40min/次);DXM组于雾化吸入OVA前30min给予1mg/kgDXM腹腔注射;HP组仅给予单纯等量NS进行雾化激发.各组小鼠于末次激发24h后进行气道反应性检测,结果以相应浓度乙酰胆碱(Mch)激发下增强的呼吸间歇(Penh)值与基线值的百分比[Penh值(%)]来表示;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观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并计算Th17/Treg比值;ELISA法测定外周血IL-17、IL-23、IFN-γ和ROR γt含量,RT-PCR法检测前述因子在肺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RORγt的表达.结果 雌性BALB/c小鼠以OVA致敏后气道反应性增加,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淋巴细胞(Lym)和中性粒细胞(Neu)比例增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符合哮喘的特征.外周血标本中,AP组Th17细胞显著升高,Treg细胞显著降低(P<0.05),Th17/Treg比值上升.DXM组Th17和Treg细胞变化趋势与AP组相同,Th 17/Treg比值高于HP组,但低于AP组(P<0.05).分别在肺组织和外周血标本中检测蛋白和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P组IL-17、IL-23及RORγt含量均高于HP组及DXM组(P<0.05),IFN-γ含量低于HP组及DXM组(P<0.05).AP组肺组织RORγt蛋白的表达(61.27%±3.11%)明显高于DXM组(37.51%±1.93%,P<0.01)和HP组(22.39%±0.86%,P<0.01),后两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AP组肺组织RORγt蛋白表达量与Eos、Lym和Neu细胞绝对值呈显著正相关(r=0.879、0.759、0.802,P<0.01),与外周血IL-17含量、肺组织IL-17mRNA表达水平亦呈正相关(r=0.696、0.863,P<0.01).结论 Th17细胞分泌功能及RORγt表达上调参与了妊娠期哮喘的发生发展.DXM干预在改善哮喘症状的同时可降低RORγt表达,使Th17分化和增殖功能受抑.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麦海星;陈立军;曲楠;赵立;王亚林;黄晨;吴佳燕;陈彪;李学超;李建涛

    目的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尿液内脱落细胞染色体异常情况,以提高膀胱癌早期诊断率,减少患者膀胱镜检查次数.方法 应用FISH技术分析110例血尿患者尿脱落细胞染色体异常情况,其中包括膀胱癌86例、泌尿系感染12例、滤泡增生(腺性膀胱炎)4例、良性肿瘤(乳头状瘤)4例、不明原因血尿4例.上述患者均经膀胱镜组织活检确诊.比较FISH检测与病理切片检查在确诊膀胱肿瘤上的区别.结果 86例膀胱癌患者中有68例FISH检测结果为阳性,剩余18例FISH检测为阴性的膀胱癌患者中有10例为小于5mm的Ta期浅表膀胱癌.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FISH检测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87%.FISH检测结果发现T1及T2期膀胱癌细胞染色体异常数目明显高于Ta期膀胱肿瘤(P<0.05),但在T1及T2期膀胱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SH检测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无创伤等优点,在初步诊断及监测膀胱癌复发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有可能成为简便、有效的膀胱癌初筛指标之一.

  • N-乙酰半胱氨酸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薛强;刘作金;杨慷;涂兵;丁雄

    目的 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时内毒素介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96只,随机均分为3组(n=32):急性胆管炎组(AOC组),结扎大鼠胆总管,于胆总管内注入大肠埃希菌O111:B4(菌落浓度5×1012cfu/L),建立急性AOSC动物模型;NAC预处理组(AOC+NAC组),建模前2h给予300mg/kgNAC预处理;胆总管结扎组(BDL组),仅结扎胆总管.3组动物分别于术后0、4、8、16h活杀取材(每组每时间点8只),检测肝组织中脂多糖(LPS)受体CD14及NF-κ B蛋白水平,测定血浆LPS、TNF-α、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随病程延长,AOC组血浆LPS、TNF-α、ALT、TB水平逐渐增高,肝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逐渐加重,而肝组织中CD14和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AOC+NAC组各时间点肝组织中CD14和NF-κ B蛋白表达,血浆LPS、TNF-α、ALT、TB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均低于AOC组(P<0.01).结论 AOSC时内毒素介导的急性肝损伤与肝组织CD14、NF-κ B表达上调有关.NAC预处理可通过抑制CD14表达及NF-κ B活化而减轻AOSC时内毒素介导的急性肝损伤.

  • 木村病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被误诊为肺癌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孙曦;白莉;高杰

    目的 探讨木村病的诊断误区.方法 报道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收治的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木村病1例.在PubMed以及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查及木村病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例3例.分析包括本例在内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近年来关于木村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结果 本例患者为61岁男性,初于2008年诊断为肺癌,但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癌细胞,纵隔淋巴结内仅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010年患者因双侧眼眶肿物就诊,手术病理证实为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即木村病.复习文献并加上本例在内,共获得4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木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淋巴瘤.激素治疗对全部4例患者均有效.结论 木村病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病例极其罕见,临床上易误诊.微创纵隔穿刺活检技术,如超声内镜和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 34例肺癌相关性高钙血症患者的生存预后分析

    作者:张素洁;王海娟;焦顺昌;刘哲峰;陶海涛;胡毅;钱海利

    目的 探讨影响肺癌相关性高钙血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4例肺癌相关性高钙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器官(骨、肺、肝、肾、脑)转移,远处转移部位的数目、精神症状、确诊肿瘤至出现高钙血症的时间、病程中血钙高值及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34例患者病程中血钙高值为2.77~4.87mmol/L,中位值2.94mmol/L.出现高钙血症后生存时间1~1067d,中位生存时间92d.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高钙血症患者的生存时间的因素包括确诊肿瘤至出现高钙血症的时间、精神症状及肾转移(P<0.0001,P<0.0001,P=0.003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确诊肿瘤至出现高钙血症的时间、精神症状及肾转移是影响高钙血症患者的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HR=11.483,P=0.006; HR=4.372,P=0.002;HR=6.064,P=0.026;HR=8.502,P=0.011).结论 肺癌相关性高钙血症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预后差.年龄>50岁、确诊肿瘤至出现高钙血症的时间>90d、发生精神症状或发生肾转移会导致患者生存时间缩短.

  • 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术后镇静作用的研究

    作者:郭剑颖;邓群;郭旭升;刘双庆;张玉红;何忠杰

    目的 了解右美托咪定(DMED)对重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生命体征、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MV)时间、睡眠等方面的镇静作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OSA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组(P组)、咪唑安定组(M组),每组20例,分别采取相应的药物进行镇静.患者安睡可唤醒并配合时撤除机械通气,术后6h酌情拔除气管插管.记录每小时及拔管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血压(SBP)和带气管插管时间、MV时间,记录患者对带管期间睡眠的评价.结果 给予镇静药物后10min、拔管前,D组较P、M组HR下降(P<0.05或P<0.01),拔管后D组较P组HR降低(P<0.01).给药10min P组和M组较D组的呼吸频率也明显下降(P<0.01).与P组和M组比较,D组SBP在给药后10min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药后2h则明显降低(P<0.05),拔管前D组SBP较P组明显下降(P<0.01).各组气管插管时间无明显差异.D组MV时间较P、M组均有所下降(P<0.01).患者对带气管插管期间的睡眠评价,以D组为满意(P<0.05).结论 DMED用于OSAS患者术后镇静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增加睡眠满意度.

  • 外伤性眼睑畸形的整复治疗(附68例报告)

    作者:宋慧锋;柴家科;高全文;许明火;梁黎明;王祎蓉;陈保国;郝永红

    目的 探讨各类外伤性眼睑畸形的合理整复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1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各类外伤性眼睑畸形68例,共计157个眼睑,其中包括睑外翻、眼睑部分或全部缺损、内眦瘢痕挛缩、眼睑粘连、眼周瘢痕等,采用急诊清创植皮、局部皮瓣(或瘢痕瓣)转移、眼轮匝肌皮瓣转移、软组织扩张术、睑板重建、额肌瓣转移、眦韧带悬吊等手术方法进行整复.结果 68例外伤性眼睑畸形外观及功能均明显改善,眼睑正常解剖结构基本得到恢复.结论 针对不同致伤原因、损伤程度、周围情况、伤后时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尽早恢复眼睑的解剖学结构,是外伤性眼睑畸形整复的关键.

  • 正常人颈动脉瞬时波强的曲线特征及相关参数研究

    作者:崔振双;张宝燕;智光

    目的 探讨正常人颈动脉瞬时波强(WI)的曲线特征及相关参数的正常取值范围.方法 选择2009年1-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体检的152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6 ~ 80岁)、中年组(46~ 65岁)、青年组(18~ 45岁).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二尖瓣E/A比值,应用改良Simpson's双平面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WI检测系统获得标准WI曲线并分析相关参数[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面积(NA)、心电图R波顶点至W1顶点的距离(R-W1)、W1顶点至W2顶点的距离(W1-W2)]的正常取值范围,并将各参数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青年、中年、老年组W1分别为10976±7373、8350±3959、8250±3737mmHg·m·s-3,W2分别为1803±1054、1822±946、1919±863mmHg·m·s-3,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E/A外,各年龄组NA、R-W1、W1-W2、LVEF之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W1、W2、E/A、NA与年龄均呈弱相关(r=-0.233,r=-0.159,r=-0.242,r=-0.213,P<0.05),R-W1、W1-W2、LVEF与年龄无相关性(r=0.128,r=0.112,r=-0.135,P>0.05).结论 WI可能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

  • RASSF1A及p53蛋白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雅慧;兰忠平;惠起源;李宝莉

    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是新近发现的候选抑癌基因,其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与p53基因的相关性也日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研究检测胃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RASSF1A与p53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分析RASSF1A与p5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成人型Moyamoya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研究(附14例报告)

    作者:吴雪华;毕国荣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9月-2011年9月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例成人型Moyamoya病患者,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35~53岁,平均41岁,病程0.5 ~ 2.0年.既往有头晕、头痛病史4例,高血压病史4例,脑室出血病史2例,腔隙性梗死病史4例,所有患者均否认家族史及颅脑外伤史.

  • 结合基因型耐药突变检测与表型耐药分析探索乙肝病毒耐药的新认识

    作者:徐东平;刘妍

    核苷(酸)类似物是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常用的药物,但长期应用可引发病毒耐药,导致治疗失败.基因变异检测及表型耐药分析是发现和鉴定HBV耐药的基本方法,前者主要是应用基因测序或线性反向探针杂交等方法,检出已知的病毒耐药相关突变,后者则是在体外细胞水平确定携带有变异基因的HBV毒株对病毒复制力及核苷(酸)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是鉴定复杂与特殊HBV耐药变异的基本手段.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建立了敏感、特异、经济、高效的HBV基因型检测方法,进而建立了可靠的HBV复制力和表型耐药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样本分析,实现了对HBV耐药的早期发现及对新的非典型HBV耐药相关突变株的鉴定. 我们近期在核苷(酸)类似物耐药和应答不佳的患者中检测到多种特殊和复杂HBV耐药相关突变,并结合临床资料,进一步对代表性变异株进行病毒复制力和表型耐药分析,取得了多项重要发现:①从大样本中检出和鉴定了多种多重耐药HBV变异株,并发现联合用药可协同抑制多重耐药HBV变异株的体外复制;②HBV rtL229替换可作为补偿变异,恢复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rtM204I的病毒复制力;③rtM204Q是一种新的拉米夫定耐药相关突变;④rtAl 81C+rtL180M+rtM204V与恩替卡韦耐药相关;⑤同一耐药患者血清HBV虽检出耐药变异,但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s)中的HBV cccDNA仍以原始野生株为优势种群,提示PBMCs为体内HBV野生株的“存储库”,参与HBV肝外感染 . 上述发现对深入揭示HBV耐药变异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机制,辅助临床合理制定并优化抗病毒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 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HBV反转录酶区新变异rtM204Q的表型特点分析

    作者:王嫣;刘妍;许智慧;思兰兰;陈丽;戴久增;姚增涛;徐东平

    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HBV)反转录酶(RT)区YMDD功能域新变异rtM204Q的表型特点.方法 从1例接受拉米夫定(LAM)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提取HBV DNA,扩增HBV全长RT区基因,PCR产物直接克降到pGEM-Teasy载体中,随机挑选40个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并分析耐药相关变异.将Xho I/Sph I双酶切后的RT片段与载体连接成含HBV 1.1倍基因组长度的重组载体.采用FuGENE·HD试剂盒,将构建的含野生株和变异株的重组载体转染至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转染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核苷(酸)类药物[LAM终浓度为0、0.01、0.1、1、10、100μmol/L;阿德福韦酯(ADV)终浓度为0、0.033、0.1、0.33、1、3.3μmol/L;恩替卡韦(ETV)终浓度为0、0.001、0.01、0.1、1、10μmol/L;替诺福韦酯(TDF)终浓度为0、0.01、0.1、1、10、100μmol/L],隔天换药,连续作用4d后收集细胞上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HBV DNA的复制水平,以分析变异株的表型特点.结果 对从患者血清获得的37个克隆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13个(35.1%)为野生型,11个(29.7%)为rtM204Q突变型,2个(5.4%)为rtM204I突变型,10个(27.0%)为rtA181T突变型,1个(2.7%)为rtA18 4T+rtM204Q突变型.后4种变异株的复制力分别是野生株复制力的89.95%、46.28%、55.77%和34.44%(P<0.05).前2种变异形式的表型耐药分析结果显示,rtM204Q对LAM的敏感性为野生株的1/75.68,而rtM2041对LAM的敏感性不及野生株的1/1000.rtM204Q和rtM2 041株对ADV、ETV和TDF均敏感.结论 HBV RT区新的YQDD基序变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复制力,对LAM的敏感性降低,提示这可能是一个新的LAM耐药相关变异.

  • 我国患者多重耐药乙肝病毒感染的基因型和表型特点

    作者:刘妍;许智慧;刘立明;李乐;茹超;陈丽;白文林;李晓东;姚增涛;思兰兰;纪冬;辛绍杰;徐东平

    目的 分析我国大样本来源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多重耐药HBV的基因型和表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00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反转录酶(RT)区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相关的突变类型及频率,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克隆测序法(≥20个克隆/样本)对其中的46例多重耐药HBV突变株进行鉴定.采用体外表型耐药分析法检测核苷类与核苷酸类联合处理对多重耐药HBV的抑制效果.分析临床治疗方案在多重耐药HBV感染的发生及控制中的作用.结果 在11800例慢性HBV感染者中,共3658例(31.0%)检出核苷(酸)类耐药相关突变,其中拉米夫定(LAM)耐药突变2592例(70.9%),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突变665例(18.2%),恩替卡韦(ETV)耐药突变293例(8.0%),替比夫定(LdT)耐药突变62例(1.7%),同时针对核苷类和核苷酸类的多重耐药(MDR)突变46例(1.3%).对46例多重耐药感染样本的克隆测序显示,40例样本在同一病毒基因组上检出MDR突变,其他6例样本的MDR突变则存在于不同的HBV基因组中.基因型分析显示共有15种病毒变异形式,同时耐LAM(或LdT)和ADV,以及同时耐ETV和ADV的MDR株分别为10种和5种.体外表型耐药分析结果显示,ETV(或LAM)和ADV联合用药可有效抑制HepG2细胞内MDR HBV的复制,但对野生株无类似效果.临床用药方案分析显示,多重耐药HBV感染常出现在LAM(或)LdT、ADV、ETV序贯治疗的患者,以LAM→ADV(22例)和LAM→ADV→ETV( 10例)多见,发生多重耐药后大多出现病毒学和(或)生化学突破.LAM+ADV或ETV+ADV联合挽救治疗可成功将大多数多重耐药HBV的DNA复制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结论 我国MDR HBV株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表型分析和临床观察均证实核苷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控制MDR HBV复制.多重耐药HBV感染的发生与临床长期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序贯治疗有关,密切监测病毒应答及耐药突变对于临床尽早制定优的抗病毒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血清病毒检出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突变的慢性乙肝患者PBMCs中HBV cccDNA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作者:李忠斌;任晓强;刘妍;许智慧;李韦杰;戴久增;李乐;邵清;陈国凤;徐东平

    目的 分析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并已在血清病毒中产生耐药基因突变的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反转录酶(RT)区的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收集2010年7月-2011年8月于解放军302医院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30例,均经6个月以上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并已在血清中检测到耐药相关突变.采集与血清检测同一时间点的全血标本30份并分离PBMCs,提取总DNA,以不降解质粒的ATP依赖的DNA酶(PSAD)消化+滚环扩增+跨缺口PCR方法扩增HBV cccDNA的RT区,分析9个位点的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相关变异.结果 30份样本中,16例检出HBV cccDNA,检出率为53.3%,PBMCs中HBV cccDNA检出率与HBeAg阳性率、血清ALT水平及血清HBVDNA载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在16例HBV cccDNA检出者中,B基因型5例,占31.3%,C基因型11例,占68.8%,与血清HBV基因分型结果一致.但是,与血清HBV均检出耐药突变株不同,16例PBMCs cccDNA中检出的病毒均是无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相关突变的野生株.结论 在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产生耐药突变的情况下,PBMCs中HBV cccDNA仍以原始野生株为优势种群,推测PBMCs可能是体内HBV野生株的“存储库”.

  • 乙肝病毒多聚酶区rtL229突变的演变及其表型分析

    作者:纪冬;刘妍;许智慧;李乐;陈丽;李晓东;陈国凤;辛绍杰;徐东平

    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HBV)多聚酶的反转录酶(RT)功能域rtL229突变的演变规律及其与拉米夫定(LAM)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在解放军302医院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rtL229F突变的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其动态血清中扩增HBV RT基因并克隆测序(>20个克隆/样本)以观测rtL229F突变的演变过程.同时将含有不同突变形式(rtM204I、rtL229F以及rtM204I+rtL229F)的HBV DNA RT区基因定向克隆至HBV1.1载体中获得可复制的HBV复制子,将复制子转染HepG2细胞,在含或不含核苷(酸)类似物[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和替诺福韦酯(TDF)]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4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清中产生的HBV DNA.结果 LAM治疗过程中,rtL229F突变可继发于rtM204I突变,而停用LAM后可逐渐同复为野生型.表型分析结果显示,单独rtL229F突变不改变病毒的药物敏感性,而与rtM204I突变联合后可以增强突变HBV的LAM耐药性.结论 rtL229F位点突变是LAM耐药突变的补偿突变,与LAM应答不佳相关,且对ADV、ETV及TDF敏感.

  • 慢性乙肝患者HBV反转录酶区新变异rtL180M+A181C+M204V的鉴定及表型耐药特点分析

    作者:刘佳慧;刘妍;许智慧;王嫣;陈丽;李乐;姚增涛;胡景鑫;徐东平

    目的 鉴定经核苷(酸)类似物序贯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HBV反转录酶(RT)区的新变异rtA181C,并分析其表型耐药特点.方法 2010年6月解放军302医院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例,提取血清HBV DNA,巢式PCR扩增HBVRT全基因,采用PCR产物直接双向测序结合克隆测序分析HBV RT区12个耐药相关突变位点.构建代表性克隆重组表达载体pTriEx-HBV1.1,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转染4h后加入不同浓度拉米夫定(LAM,终浓度为0、0.01、0.1、1、10、100μmol/L)、阿德福韦(ADV,终浓度为0、0.033、0.1、0.33、1、3.3μmol/L)、恩替卡韦(ETV,终浓度为0、0.001、0.01、0.1、1、10μmol/L)和替诺福韦(TDF,终浓度为0、0.01、0.1、1、10、100μmol/L),4d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培养细胞上清中HBV DNA的复制水平并分析其表型耐药特点.结果 此例慢性乙肝患者序贯接受LAM治疗36个月→ADV治疗14个月→ETV治疗29个月,而后发生病毒学突破,HBV DNA由阴性升高至1.1 × 106IU/ml,ALT由正常升高至235U/L.直接测序显示HBV RT基因rtL180M+A181V+M204V变异,克隆测序得到18个克隆,其中9个为rtL 180M +A 181V+M204V变异株,7个为rtL180M+A181C+M204V变异株,1个为rtV173L+L180M+A181V变异株,1个为野生株.病毒复制力检测结果从高到低依次为:野生株>rtV173L+L180M+A181V>rtL180M+A181C+M204V>rtL180M+A181V+M204V.表型耐药分析显示,与野生株比较,rtL180M+A181V+M204V变异株和rtV173L+L180M+A181V变异株对LAM和ADV不敏感,rtL180M+A181C+M204V变异株对LAM和ETV不敏感.结论 长期核苷(酸)类似物序贯治疗可引起多重耐药;rt181位点新的变异rtA181C与ETV长期用药有关,可能是新的ETV耐药变异位点.

解放军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