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仲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

    作者:宋体松;吴保安;张成辉;葛玉锋;张荣侠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22例,经后腹腔操作,分离出上段输尿管和结石,用尖刀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常规在输尿管内置入支架管并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1例因结石进入肾内术中改开放手术,1例术后出现持续漏尿500~800 ml/d,3d后改开放手术放置双J管治愈出院.余2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0~24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50 ml.肠功能恢复时间12~30 h,平均18 h.术后住院5~8 d,平均6.8 d.手术成功的20例随访1~12个月,平均5.8月,B超及IVU复查,15例肾盂积水消失,5例轻度肾盂积水,无结石残余及输尿管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对于较大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刨吸术(TriVex)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16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开;戴毅;武国;刘崇清;幸天勇

    目的评价TriVex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对11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78条肢体)的曲张浅静脉进行刨吸切除,对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每条肢体进行刨吸切除时间为8~45 min,平均24 min;手术切口2~9个,平均4.6个.27条(15.2%)肢体发生局部血肿,2条肢体(1.12%)术后出现小腿蜂窝组织炎,1条(0.56%)术后1个月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16例中有105例(162条肢体)随访3~24个月,平均12.7月,随访率90.5%,复发1例复发率0.62%.结论TriVex刨吸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较理想术式.

  •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杨国存;胡建文;曾一民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优点.方法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50例,其中高位和后段偏曲6例.结果50例均一次完成手术,偏曲的鼻中隔均获得彻底矫正.手术时间30~72 min,平均48 min,偏进的鼻中隔获得彻底矫正,随访6~9个月,平均7.1月,治愈45例(90%),好转5例(10%).无鼻中隔血肿、脓肿、穿孔、鼻腔粘连、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可同期行鼻窦手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 切割吸引器在喉部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徐赛男;张瑜

    2004年4~9月,我科在支撑喉镜和显微镜下用切割吸引器治疗12例喉部病变,现报道如下.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作者:刘小华

    本文报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olecystectomy,MC)418例,占同期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的79.8%(418/524),手术均获成功,并发症发生率1.9%(8/418),胆管损伤发生率0.5%(2/418),再手术率0.5%(2/418).MC应严格选择适应证,在没有腹腔镜的基层医院可广泛开展.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直视
  • 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320例临床总结

    作者:侯林都;雒宏毅;赵胜利

    本文报道320例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308例切口2.5~3.5 cm,7例切口扩大至4~5 cm,5例切口扩大至6~12 cm.无并发症.202例(63%)随访6个月,无胆道残余结石.本法适合于无条件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层医院.

    关键词: 直视微创 胆囊切除
  • 穿刺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0例

    作者:邓元央;黄海能;赵邦

    报道穿刺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0例,术前CT定位,在局麻下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全组均治愈,无一例死亡.术后硬膜外血肿1例,气颅3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1年6个月,平均9个月,未复发.

  • 腹腔镜诊治未触及睾丸的隐睾42例

    作者:于启海;吴荣德;王刚;赵斌;郭宗远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未触及睾丸的隐睾患儿中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对42例未触及睾丸的隐睾患儿腹腔镜检查,根据睾丸的位置及发育情况,分别行睾丸一期固定术、分期Fowler-Stephens手术或切除术.结果腹腔内睾丸28例(28/42,66.7%),其中4例行分期Fowler-Stephens手术,1例行分期睾丸固定术,余23例行一期睾丸固定术;睾丸发育不良4例(4/42,9.5%),经腹股沟区探查行切除术;睾丸缺如7例(7/42,16.7%);腹股沟管内睾丸3例(3/42,7.1%),行常规睾丸固定术.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8个月,患侧睾丸位置和发育基本正常.结论腹腔镜能够准确诊断未触及睾丸的隐睾,并可做相应的治疗.

  • 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4例

    作者:蔡军;龚仁华;刘其春;张懿;何新苗;范育林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tc cholecystectomy,LC)的特殊性.方法1992年10月~2003年12月54例小儿行LC,CO2流量<2.0 L/min,气腹压力<10 mm Hg,腹壁3个操作孔的位置选择均应较成人位置稍低2cm.结果胆囊管冗长扭曲8例,胆囊管与肝总管异位汇合4例,肿大淋巴结压迫胆囊管l例.全组均成功实施LC.手术时间10~30 min,平均24 min.术中出血量15~80 ml,平均35 ml.住院时间4~7 d,平均5.3 d.48例随访7个月~5年,平均38个月,1例因胆总管结石,行T型管引流术,余47例均无并发症,无一例复发.结论低气腹压、腹壁操作孔的位置低与胆管解剖变异为小儿LC的特殊性.

  • 腹腔镜在新生儿及幼婴胆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陈兰萍;任红霞;陈淑芸;韩湘珍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新生儿及幼婴胆道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4年8月我院9例新生儿及幼婴胆道疾病腹腔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儿行腹腔镜探查,其中胆总管囊肿2例,胆道闭锁5例,胆汁黏稠1例,胆道发育不良1例.8例胆道造影成功.2例胆总管囊肿行腹腔镜下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胆道闭锁中3例行开腹扩大肝门、肝肠吻合术;1例行腹腔镜下扩大肝门、肝肠吻合术;1例拒绝根治,放弃手术.1例胆道发育不良行开腹扩大肝门、肝肠吻合术.1例胆汁黏稠行胆道冲洗术.结论腹腔镜是诊断新生儿及幼婴胆道疾病简单、可靠的方法.腹腔镜治疗胆道疾病具有微创、美观、出血少、恢复快优特点,临床效果可靠.

  • 腹腔镜辅助下经肛治疗直肠阴道瘘2例

    作者:李宇洲;梁健升;姚干;杨庆堂;张庆峰

    本文报道2例小儿腹腔镜辅助治疗直肠阴道瘘的成功经验.经腹腔镜在腹腔内先剪开腹膜反折行下段直肠前壁的游离,至瘘管上缘,进而弧形游离瘘管口两侧,然后在腹腔镜的引导下,于肛门处把瘘口上缘游离的全层直肠前壁切开并出肛门,覆盖瘘管口并与远端直肠全层吻合,瘘口及瘘口以下到肛门的直肠黏膜全部予以剔除.手术时间60、70 min,出血2 ml,无术中并发症,伤口无感染,愈合良好,排便功能好.

  • 经阴囊(或大阴唇)途径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752例手术体会

    作者:商建雄;洪先明;刘文超;周欣;段栩飞

    报道1994年10月~2004年10月应用经阴囊(或大阴唇)途径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 752例.手术时间5~30 min,平均14 min.1 750例随访2个月~10年,平均5年.1年内复发41例,1~3年复发9例,复发率2.8%(50/1 750),二次手术成功率100%.该手术方法具有损伤小、无需住院、感染少等优点.

  •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特点

    作者:周欣;刘恒意

    在小儿外科领域,腹腔镜随着各种器械的微形化而得以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大切口外科手术相比,腹腔镜外科手术具有很多优点.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发展与麻醉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对腹腔镜手术必需的气腹的生理学影响的理解,对不同腹腔镜手术的程序及其影响器官的了解是保证良好的术前、术中和术后麻醉处理的关键.

  • Z字形钢针在漏斗胸Nuss手术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学东;林春榕;李俊;范智东;李爱民;寸向农

    目的观察Z字形钢针矫治大鼠漏斗胸的固定效果.方法按Nuss介绍的方法,利用Z字形克氏钢针对12只漏斗胸大鼠进行胸壁畸形矫正手术.结果接受Nuss手术的12只漏斗胸大鼠中,除1只因切口感染提前取出内固定外,另11只的内固定按期取出.其中9只矫形效果满意,2只明显改善,1只因提前取出内固定而畸形复发.矫治畸形总优良率和钢针固定稳固率均为91.7%(11/12).结论在大鼠漏斗胸的Nuss手术中,利用Z字形钢针矫正胸壁畸形固定牢靠、矫形满意.

  • 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

    作者:刘继炎;姜斌;李涛;易军;孙斌;陆如刚;周勇;张纯德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应用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100例,短段型21例,常见型72例,长段型7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1.5岁.脐部和左右下腹放置内径0.5 cm的0°或30°腹腔镜和操作钳,设定CO2压力8~12 mmHg,取结肠浆肌层组织做病理诊断,紧贴肠管处理需要切除的结肠系膜血管,达齿状线上0.5~1 cm水平后经直肠肛门内翻拖出切除,结肠直肠全层心形斜形吻合.结果手术时间80~17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不足10 ml.全部病例治愈,无一例死亡,皮下气肿5例,尿潴留6例,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术后结肠炎5例,污粪2例,吻合口狭窄1例,迟发吻合口漏1例.结论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创伤小,方法简单,具有改良Swenson法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 脐部单孔法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

    作者:李功俊;董明武;张晓军;肖在鹏

    目的探讨脐部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34例小儿急性阑尾炎在外径10 mm带有5 mm器械操作孔道的腹腔镜下采用脐部单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腹腔镜下提出阑尾,腹腔外常规开腹法切除阑尾.结果手术时间10~50 min,平均22 min.术后排气时间6 23 h,平均14.5 h.术后住院3~7 d,平均4.5d.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肠梗阻等并发症.34例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无并发症.腹部未见切口瘢痕.结论脐部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行.

  • 腹腔镜心形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与开腹手术比较

    作者:汤绍涛;曹志清;阮庆兰;毛永忠;王勇;李时望;童强松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LHSC)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后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方法1999年8月~2003年11月,57例患儿进行了LHSC,5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是2.8年(6个月~4.8年),主要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排便功能及费用并与1999年8月之前的48例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168±59)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38±43)min,(f=2.903,P=0.005);腹腔镜组住院总费用为(12 030±1 050)元,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10 500±1 500)元(t=6.019,P=0.000);2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统计学上差异无明显性(χ2=2.86,P=0.091);伤口感染和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腹腔镜组较少,而尿潴留的发生率比开腹组高.腹腔镜组直肠肛管反射恢复率55.6%,直肠肛管角为83.4°±10.4°,排便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1.1%,便秘和污粪各占50%,与开腹组相近.肛管直肠压差与肛管高压区长度两组无明显差异性(t=-0.979,P=0.334;t=-0.234,P=0.816).结论LHSC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排便功能与开腹手术相同.

  • 微创外科技术诊治小儿恶性肿瘤现状

    作者:吕志葆

    20世纪90年代初,腹腔镜和胸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外科领域,但在小儿肿瘤外科进程缓慢.1995年Holcomb等[1]总结了美国15个小儿癌症中心1991年12月~1993年10月微创外科技术的开展情况,腹腔镜手术和胸腔镜手术仅分别为25例和63例.其主要问题和争议包括不适当的手术入路、肿瘤不能完整切除、恶性肿瘤的转移种植和手术切除肿瘤标本完整取出等.近10年来,随着腔镜器械的微型化和手术技术的进步,相关报道日趋增多,微创外科技术在小儿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2-4].

  • 两孔法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作者:任红霞;陈兰萍;陈淑云;韩湘珍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对21例术前明确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经二孔法腹腔镜治疗.于脐环下缘置5 mm trocar,放入腹腔镜,于右侧肋缘下锁骨中线处做3 mm trocar,放入微型电钩及弯钳进行操作.结果21例患儿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23~65 min,平均31.3 min.术后4~6 d出院.无并发症.18例随访2~7个月,平均3.2月,所有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结论二孔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治疗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附7例报告)

    作者:徐伟立;李索林;时保军;于增文;仲智勇;李振东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在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实施腹腔镜巨脾切除术7例,年龄1~14岁,平均8.8岁;体重10~57 kg,平均33.8kg.其中3例合并胆石症,2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和1例行胆囊切开取石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1例脾静脉出血小切口辅助完成.手术时间50~15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30~500 ml,平均117 ml;住院时间4~10 d,平均5.5 d;术后3 d红细胞计数较术前显著增高(t=2.652,P<0.05).7例随访2个月~1年,平均7.8月.术前症状完全消失,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是治疗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经精索近侧入路疝囊或鞘突管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鞘膜积液

    作者:周福金;王夫

    目的探讨经精索近侧入路疝囊或鞘突管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274例斜疝、鞘膜积液采用精索近侧入路行疝囊高位结扎或鞘突管高位结扎术.结果本组274例一次性治愈,131例鞘膜积液手术时间6~10 min,平均8 min,143例斜疝手术时间7~13 min,平均10 min.15例术后阴囊水肿;随访3个月~6.5年,平均3.5年,无并发症.结论精索近侧入路疝囊高位结扎或鞘突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鞘膜积液手术方法简单,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 斜疝 鞘膜积液 小儿
  • 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50例报告

    作者:周薇莉;孙立宝;赵晓波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成功经验.方法2001年4月~2004年4月,应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50例,年龄12~90 d,平均35 d.分别在左、右上腹各置入3 mm trocar,左侧trocar置入无损伤抓钳夹近幽门处胃壁,右侧trocar先后置入伸缩式幽门肌切开刀、剥离器和幽门分离钳,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腹腔镜下完成手术48例,中转开腹2例,其中1例为术中发现幽门前瓣膜症,1例为幽门黏膜损伤,经开腹修补痊愈.手术时间15~45 min,平均25 min.术后6 h拔胃管,开始喂奶.3~5 d出院.42例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月,生长发育均恢复正常.结论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术中良好的麻醉和合适的手术器械是完成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保障.

  •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的护理

    作者:梁焕叶;郭维光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001年8月~2002年12月77例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患儿术后恢复快,哭闹少,小便未尿湿小切口,手术完全清醒后能饮水,12 h可进食,术后次日下床活动,出院后随访2~12个月,复发1例.结论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效果好,传统疝修补术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该手术的要求,需要建立新的护理模式与其相适应.

  • 腹腔镜小儿脾切除术(附7例报告)

    作者:吕昕亮;张恒;朱锦德;邵初晓;方基兴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小儿脾切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3月腹腔镜小儿脾切除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例,脾血管瘤1例.结果7例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切除脾脏时间45~9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10~50 ml,平均23 ml.术后24 h内恢复胃肠蠕动,次日恢复饮食和下床活动,住院时间4~14 d,平均7 d.7例随访2~6个月,平均4.8月,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脾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诊治小儿肝脓肿(附15例报告)

    作者:房淑彬;梅振宇;姚凯;朱向明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在小儿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小儿肝脓肿通过超声引导确定后进行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其中9例行穿刺抽脓1~4次,6例行置管引流.结果15例穿刺、置管全部获成功,治愈14例,住院15~42 d,平均26.3 d,无出血及胆漏并发症.11例随访4个月~1年,平均6.8月,均无复发.1例无效自动出院.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或置管引流治疗小儿肝脓肿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神经的意义

    作者:陶维阳;许军;孙备

    随着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局部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病死率.人们已从过去一味追求"癌肿根除,挽救生命"的目标变为"根治癌肿,改善生活"的双重标准,Halsted术"金标准"作为为后选择.缩小手术范围旨在减少其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这决不是意味着手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精细.对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的保留,可以减少一系列并发症,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X线钢丝定位切检诊断T0乳腺癌

    作者:麦沛成;傅建民;周冬仙;邙建波;马捷;彭东红

    目的探讨乳腺X线钢丝定位切检诊断T0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对41例乳腺X线片发现微小可疑病灶而临床触摸不到肿块的患者,在电子计算机辅助定位下穿刺插入带钩钢丝作为导向,手术切取病变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X线钢丝定位切检能准确定位将病灶切除检查,15例诊断为乳腺癌.结论X线钢丝定位切检定位准确,解决了乳腺微小病灶切检定位困难的问题,对于提高T0乳腺癌诊断率有重要价值.

  •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附132例分析)

    作者:续哲莉;边学海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肿块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32例221处乳腺肿块在B超引导下进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其中一侧单发肿块79例,单侧或双侧多发肿块53例,直径0.5~5.2cm,平均1.4 cm,149处肿块临床可扪及.结果所有肿块均完成Mammotome微创旋切切除,平均旋切24次,平均36 min (10~40 min).无一例操作失败.所有肿块均获得明确病理诊断,良性病变12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肤伤口小,除10例有轻度皮下瘀血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进行乳腺肿块切除,操作简易,切除彻底,创伤小.

  • 乳管镜的临床应用(3000例报告)

    作者:邢华;续哲莉;宋昌龙;罗晓

    目的探讨乳管内视镜对乳腺疾病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细乳管内视镜检查乳房疼痛、肿块、乳头溢液病人3000例,部分病例镜检后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3000例病例中诊断乳管内占位性病变608例,闭塞性乳管炎1709例,积乳症350例,急性乳管炎24例;单纯乳管扩张症282例;乳管未见异常27例.1167例有乳头溢液的病人中585例(50%)镜下诊断为乳管内占位性病变.手术治疗643例,采用乳管内介入治疗2365例.结论乳管内视镜可用于各种乳房疾病的诊断、治疗,并不限于单纯乳头溢液病人的诊断.

  • 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研究进展

    作者:陶维阳;许军;孙备

    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要求至少切除肿瘤周围5 cm的皮肤,而且在术中切除乳头-乳晕复合体,这些都大大增加患者的残缺感[1].为减少这方面的负面心理影响,人们希望能有一种新的外科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即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skin-sparingmastectomy,SSM).本文就SSM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手持式Mammotome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司徒红林;陈前军;张建兴;林毅;刘鹏熙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系统对乳腺实质病灶的诊治价值及操作技巧.方法对81例87处乳腺病灶行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评价其对乳腺病灶的诊治效果.结果所有病灶均成功切除.87处乳腺病灶中,70处为纤维腺瘤,6处为腺瘤样增生,8处乳腺增生,1处为重度不典型增生,1处为乳头状增生活跃,1处为乳腺癌.结论手持式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可有效治疗乳腺纤维瘤;能明确诊断可疑病灶,降低良性病变手术率.若为恶性可确定癌组织生物学特性并据此进行新辅助治疗.

  • 两孔法腔镜切除乳腺良性肿瘤(附22例报告)

    作者:向国安;陈开运;高鹏;刘灏;肖方联;谭敏

    目的探讨腔镜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3月~2003年8月经乳房钼靶X线照相筛选为良性的乳腺肿瘤22例,其中乳腺纤维瘤15例、乳腺囊性腺瘤7例,肿块直径2~4 cm,平均2.8 cm.采用两孔法腋窝入路,腔镜下用电刀、超声刀进行切除.结果22例均在腔镜下完成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时间28~68 min,平均42 min.放置引流管1 d,1例出现皮下积液,未发生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恢复顺利,术后住院2~4 d,平均3 d,随访3~12个月乳房上不留任何瘢痕.结论乳腺良性肿瘤采用经腋窝腔镜切除安全可行,具有美容、美体的手术效果.

  • Mammotome微创旋切刀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附45例报告)

    作者:张静霞;蒋劲松;袁宏钧

    目的探讨Mammotome微创旋切刀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用Mammotome微创旋切刀对45例各种乳腺疾病进行病理诊断及治疗.结果45例中良性疾病42例,均用微创旋切刀切除,手术时间9~45 min,平均16 min,术后随访2~4个月,平均3.2月,未发现手术部位肿块复发,乳腺癌3例,中转行根治术,术后随访8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Mammotome微创旋切刀在乳腺疾病诊治中具有痛苦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Mammotome旋切术在乳腺肿块活检中的应用

    作者:张林;吴亚群;王立平

    目的探讨Mammotome旋切术在乳房肿块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检测出的不典型增生病例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3月~2004年1月对我院32例39处乳腺病灶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及相应外科手术治疗.结果32例39处乳腺病灶中,乳腺纤维腺病24例(31处病灶),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非典型增生4例,乳腺癌3例.4例非典型增生中2例接受再手术,结果证实为非典型增生;1例轻度非典型增生和1例介于中度与重度非典型增生之间,口服他莫昔芬.结论对Mammotome旋切术检出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必须接受再次手术;对术前可触及肿块的中度以下的非典型增生,建议手术切除;对术前不能触及肿块的中度以下的非典型增生(不合并家族史),在肿块已全切情况下,可不手术,予他莫昔芬口服并随访.

  • Mammotome旋切术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清萍;王强;项洪刚;许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Mammotome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02年10月61例临床诊断为乳腺良性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经Mammotome旋切治疗后的疗效.结果51例为乳腺纤维腺瘤,10例为乳腺腺病.手术时间(20.6±4.1)min.无一例操作失败.61例随访,近期(1个月)随访除3例有轻度皮下淤血外,无感染、乳房变形等并发症;远期(2年)随访仅2例复发,切口瘢痕均不明显,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的乳房外形.结论Mammotome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切除完整,创伤小,复发低,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的乳房外形,临床效果可靠.

  • 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腔镜保乳手术64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华;骆成玉;张键;丁毅;段煜飞;关琛;刘宝胤;薛雷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腔镜保乳手术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64例乳腺癌接受CEFi方案化疗2~4周期后行乳腔镜保乳术.结果CEFi方案新辅助化疗CR 5例,PR 52例,SD 5例客观有效率92.0%(57/62),病理学完全缓解率6.5%(4/62),保乳手术后对乳腺形态满意率98.4%(63/64).随访2~30个月,平均18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早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肿物降低分期,便于保乳治疗.乳腔镜保乳并发症少,乳腺形态变化小,美观效果好.

  •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

    作者:郇金亮;王强;叶来英;蔡清萍;阮灿平;马旺扣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男性乳房肥大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B超引导下利用Mammotome对10例17处男性乳房肥大症行微创旋切切除术.结果乳房肿块均被Mammotome微创旋切切除,每处平均旋切28次(25~47次).手术时间15~40 min,平均30 min.皮肤切口仅3~4 mm,术后1周2例出现轻度皮下瘀斑,1例出现局部小血肿.10例随访6~8周,临床及B超复查均无异常.结论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行男性乳房肥大症切除术,操作简易,创伤小,切除彻底,值得临床推广.

  • 中美妇科泌尿、盆底重建妇外科手术研讨会通知

    作者:

  • 全国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防范与处理学术研讨会暨腹腔镜高中级手术演示会中华医学会Ⅰ类继续教育项目通知

    作者:

  • Miccoli法甲状腺切除术

    作者:杨翀;王平;王玮;董兵;周林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辅助下用超声刀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14例病人在腹腔镜下使用超声刀自颈部小切口行部分或次全甲状腺切除术.结果14例均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手术.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45 min.术后病理报告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全组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及积液,颈部切口仅为2.5cm左右.14例随访3~17个月,均对瘢痕效果满意.结论Miccolli法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美容效果明显等优点.

  • 腔镜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1例

    作者:钱立新;孙跃明;吴宏飞;张炜;吕强;吴升;徐正铨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一种严重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较少见,欧美国家报道其年发病率7.8/10万[1].主要导致代谢紊乱,其中以泌尿系统结石常见,骨病、消化性溃疡及胰腺炎次之,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我们应用微创腹腔镜技术治疗1例甲状旁腺腺癌,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经乳晕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耕;王明华;潘俊峰;赵宗斌

    目的探讨经乳晕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4年6月15例经乳晕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对腔镜甲状腺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及手术的安全性等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全组14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 h,平均100min.1例因出血中转传统手术.无并发症,住院7 d后痊愈出院.1例诊断为甲状腺癌,后行甲状腺全切术,治愈出院.13例随访3~6个月,平均4.5月.无一例复发. 结论经乳晕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具有很好美容效果的手术方法.

  • MEN1基因在甲状旁腺肿瘤发生中作用

    作者:龚龙;薛新波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the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是一种具有染色体显性遗传倾向的肿瘤综合征.基于对MEN1患者肿瘤的杂合性丢失的研究和对患者家族进行基因连锁分析确定了MEN1基因位于染色体11q13[1],它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编码蛋白质Menin.目前,MEN1基因的突变被认为是导致甲状旁腺肿瘤发生的几个主要因素之一.在动物实验中,使小鼠细胞Menin杂合性失活,结果这些小鼠多数发生了甲状旁腺肿瘤,在后期还发生了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类似的表现[2,3].尽管一些事实已表明Menin蛋白与基因的转录调控,细胞周期的调控和一些蛋白协同分子的作用有关,但是Menin的失活导致甲状旁腺肿瘤发生的具体机制以及Menin蛋白的生理功能还需要不断的探讨.

  • 腔镜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5例报告

    作者:徐德龙;许家鹏;刘宁青;吕鹏飞;田玉芝;马小英;张全;王娟茹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施行经胸入路腔镜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5例.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0~150 min,平均130 min,出血量5~15 ml,平均10 ml.手术后无出血、声嘶、呛咳、皮下积气积液和感染等并发症.5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满意.结论腔镜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同时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

  • 特殊类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国内对策

    作者:常宏;田兴松;侯连泽

    根据近年国内文献,对临床较为少见的特殊的甲状腺癌,包括隐匿性甲状腺癌、青少年甲状腺癌、双侧同时性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食管的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甲状腺癌以及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等临床特征及国内对上述甲癌手术治疗原则及对策作一概述.虽然已有一定数量文献报告临床诊治经验及疗效,但某些治疗原则仍存争议,尚须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加以明确.

  • 内镜辅助的甲状腺切除术(附8例报告)

    作者:章勇;李吉;陈江;张华云;朱江帆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4年9月我院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进行内镜辅助微创甲状腺腺叶切除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20min.术中失血10~30ml,平均20 ml.无并发症,无中转手术.术后3~4 d均痊愈出院.8例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伤口愈合良好,无感觉不适.结论内镜辅助的甲状腺切除术安全有效,并具有明显美容效果.

  • 免气囊分离器完全腹膜外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作者:刘嘉林;周汉新;余小舫;鲍世韵;吴海雄;毕建钢

    目的探讨免气囊分离器完全腹膜外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1月~2004年4月完成10例,其中腹股沟斜疝7例,隐匿性斜疝合并直疝1例,直疝2例,其中1例为复发性直疝.结果10例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9.5 min,平均出血量11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1 d,平均恢复日常活动时间5.2 d.腹壁下动脉游离、误入解剖层次和腹膜撕裂各1例.随访时间1~6个月,未见复发及神经性疼痛等并发症.结论免气囊分离器完全腹膜外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可行,安全,有效.

  • 改良式腹腔镜腹膜外补片植入法疝修补术

    作者:蔡秀军;王一帆;梁霄

    目的探讨改进式腹腔镜腹膜外补片植入法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4年10月13例腹股沟疝进行的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外补片植入法联合腹膜缝合覆盖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9例,直疝4例;其中复发疝1例;右侧8例,左侧4例,双侧1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单侧手术时间35~85 min,平均50 min,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 d,13例随访1~28个月,平均1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腔途径腹膜外补片植入法联合腹膜缝合覆盖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腹股沟疝修补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代替开放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 腹腔镜腹膜前补片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24例经验

    作者:朱小林;王存川;何家驹;吴东波;胡友主

    目的分析总结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原因,探讨腹腔镜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ransabdominal approach with stapled preperitoned mesh repair,TAPP)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03年10月收治24例腹股沟复发疝进行TAPP的临床资料,其中直疝11例,斜疝13例.结果24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7~128 min,平均69 min,术后住院2~5 d,平均3 d.术后6例出现尿潴留,留置尿管1~3 d后拔除,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积气等并发症.24例随访2个月~5年6个月,平均2年3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行复发性腹股沟疝TAPP修补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改制腰麻联合硬膜外穿刺针在腹腔镜疝修补中的应用

    作者:吴礼武;杨明威;陈海涛

    目前腹腔镜下疝修补缝合针多为Endoclose缝合针及针钩,或其改制品[1,2].我们将腰麻联合硬膜外穿刺针的针内针(细腰穿针)改制成Y字形针尖,叉送7号双丝线,硬膜外麻醉穿刺针行疝内环口缝合,2003年2月~2004年8月临床应用68例(79侧),取得良好效果,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 双尖缝合针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中的应用

    作者:张金成;汤治平;丁纪伟;陈建安;陈勇

    目的探讨双尖缝合针在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中的价值.方法双尖缝合针自内环口的内侧进针,自上向下,过疝环口下方向外缝合出皮肤,由疝环口的外侧腹膜外向疝环口的上方缝合,将针尾尖自皮肤的切口处穿出,出针带出缝合线结扎疝环口.结果本组32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25 min,平均15 min,无并发症.32例随访6个月~1年,平均10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双尖缝合针结扎创伤小、操作简单、缝合疝环口完全.

  • Kugel手术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附15例报告)

    作者:张波;江勇;谭卫林

    应用Kugel手术修补腹股沟疝15例,其中原发疝14例,复发疝1例.手术时间35~65 min,平均50 min,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住院3~8 d,平均5 d.15例随访3~8个月,平均5个月,无明显的腹股沟区不适或异物感,无一例复发.手术近期随访结果满意,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术中补片放置部位准确并与腹横筋膜缝合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中国微创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