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중경의과대학학보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626
  • 国内刊号: 50-104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雷寒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一种新型抗菌剂——噬菌体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丽娟;杨婷;张宗德;郭述良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带来严峻的挑战,新型抗菌药及制剂的研制与开发迫在眉睫.噬菌体裂解酶是由双链DNA噬菌体感染后期表达的、能裂解细菌细胞壁的一类蛋白水解酶.近年来对噬菌体裂解酶研究显示其在原核细胞中能得到成功克隆表达,且表达的裂解酶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杀菌作用.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裂解酶制剂能特异性抗宿主菌,抗菌作用迅速,对机体安全、无害,且裂解酶之间以及与传统的抗菌剂之间具有协同杀菌作用.噬菌体裂解酶的这些特性使其在临床治疗耐药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16例病例分析

    作者:陈素玉;刘昱婕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16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检测及B超和CT的结果,记录患者治疗过程及预后,并对照同期入院的16例非急性胰腺炎产妇做回顾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为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2例为重型,11例患者获得活婴.14例轻型患者中9例胎儿已足月,8例行剖宫产术,1例进行产钳助娩;5例轻型患者胎儿孕周较小,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重型患者剖宫产终止妊娠并经内科对症治疗后出院.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为胆管疾病和高脂血症;血、尿淀粉酶及影像学检查是该类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病人的生命安全,同时结合患者疾病特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法.

  • 代谢组学分析在重症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余锋;林时辉;廖晓辉;徐昉

    重症医学领域的疾病常常以“综合征”为代表,即使是同样的一个结局,他们的病因也不尽相同.现行评估这些综合征的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机体所受到的压力.代谢组学是新的“组学”技术,涉及生物体或特定生物样品小分子代谢物的全面分析.代谢组学提供了对细胞状态的洞察,并描述了生物体的实际健康状况.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等可用于各种生物流体的研究技术,用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代谢组学分析.这些技术已成功用于ICU和其他临床环境的诊断和预后,例如,脓毒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等.本文就代谢组学分析在重症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肺炎链球菌MarR家族蛋白SPD_0379通过调节基因rafX的表达调控磷壁酸的合成

    作者:张竞辉;叶唯洁;张雪梅;尹一兵;孟江萍

    目的:明确肺炎链球菌MarR家族蛋白SPD_0379对细菌磷壁酸(teichoic acids,TA)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凝胶阻滞实验验证SPD_0379蛋白与rafX基因启动子序列的结合,通过LacZ报告基因观察细菌在spd_0379基因缺陷后的rafX基因表达变化,通过斑点杂交、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菌磷壁酸的含量变化,通过生长曲线分析揭示SPD_0379蛋白在细菌生长中的作用.结果:SPD_0379蛋白与rafX基因启动子序列发生特异性结合,spd_0379基因缺陷后,细菌的rafX基因表达上调(t=10.010,P=0.001),免疫斑点与ELISA均显示磷壁酸含量明显升高(t=5.848,P=0.004;t=4.653,P=0.001),且缺陷菌的自溶较野生菌明显提前.结论:SPD_0379蛋白负调控rafX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菌磷壁酸的合成,参与细菌自溶的调控.

  • 3%高渗盐水与盐酸氨溴索雾化辅助治疗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比较

    作者:耿刚;代继宏;符州

    目的:比较3%高渗盐水与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12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入院后进行病情严重度评分,并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1组予以3%高渗盐水雾化,1组予以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3d后,再次进行临床严重度评分并比较病情恢复情况以及住院天数差异.结果:2组患儿入院时病情严重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d后,高渗盐水组与氨溴索组患儿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盐水组中度(n=27,46.55%)与氨溴索组中度患儿(n=29,46.03%)(5.44±0.97 vs.5.62±1.12)(P=0.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渗盐水组重度(n=31,53.45%)与氨溴索组重度患儿(n=34,53.97%) (7.39±1.43 vs.8.26±1.33)(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渗盐水组与氨溴索组患儿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高渗盐水与盐酸氨溴索雾化辅助治疗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均有显著疗效,但对于重度毛细支气管炎,3%高渗盐水疗效更佳.

  • 脓毒症患者血清miRNA-21和PCT动态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巧;马渝;肖玲;周发春

    目的:观察血清miRNA-21和炎症因子PCT在脓毒症病程中的动态表达,并探讨与脓毒症病情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58例、健康对照24例,其中一般脓毒症32例,脓毒性休克26例,按28 d病死率分为生存组48例和死亡组10例.检测研究对象在入组第1、3、5天血清miRNA-21表达量以及炎症因子PCT水平,并记录患者的临床信息.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脓毒症患者入组第1天血清miRNA-21表达量明显升高(Z=-7.061,P=0.000),做ROC曲线分析得出血清miRNA-21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97 (95% CI=0.991~1.000,P=0.000),且以miRNA-21≥0.875为截断点,其诊断脓毒症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1.7%、100%.②在脓毒症5d病程中,不同时间点的miRNA-21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7.778,P=0.000),且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0,P=0.000),入组第1天血清miRNA-21表达量(1.974±0.886) ng/μL高于第3天miRNA-21表达量(1.015±0.709) ng/μL,第3天血清miRNA-21表达量高于第5天miRNA-21表达量(0.531±0.312) ng/μL.③在脓毒症5d病程中,不同时间点的PCT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4.304,P=0.000),且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0,P=0.000),入组第1天PCT表达量(14.164±13.939) μg/L高于第3天PCT表达量(4.224±4.039)μg/L,第3天PCT表达量高于第5天PCT表达量(1.614±3.438) μg/L.④脓毒性休克组入组第1天,血清miRNA-21表达量、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一般脓毒症组(Z=-6.510,P=0.000;Z=-4.457,P=0.000;Z=-6.517,P=0.000),且miRNA-21表达量与APACHEⅡ评分成正相关(r=0.993,P=0.000).⑤血清miRNA-21在死亡组中高表达,且在各个观测时间点两组表达量均具有统计学差异(Z=-2.823,P=0.005;Z=-3.664,P=0.000;Z=-4.942,P=0.000).结论:血清miRNA-21在脓毒症中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为脓毒症潜在的早期诊断标记物.血清miRNA-21在脓毒症病程中的动态表达可能与机体炎症反应紧密相关,并在预警脓毒症严重程度以及评估预后方面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海南省复治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现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周云;刘瑞;杜永国;周贵忠;林翀;林洪;何晶

    目的:探索海南省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多药发病率以及影响因素,为本地区耐多药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海南省18个市县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694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菌种鉴定以及比例法药敏试验,发现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描述耐多药率,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耐多药影响因素.结果:3年间海南省复治涂阳耐多药率为18.4%(128/694),2014至2016年分别为20.9%(49/234)、16.2%(39/241)、18.3%(40/219),近3年耐多药率无明显变化(χ2=1.79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业(OR=1.692,CI=1.047~2.734,P<0.05)、居住在西部地区(0R=1.588,CI=1.266~1.992,P<0.05)、低收人家庭(OR=2.153,CI=1.300~3.567,P<0.05)、接受过2次及以上治疗(OR=1.860,CI=1.222~2.831,P<0.05)、首次诊疗机构在私人医院或个体诊所(0R=1.668,CI=1.128~2.467,P<0.05)更易产生耐多药.结论:海南省复治涂阳耐多药疫情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居住在西部地区、低收入、反复多次治疗、不到定点结防机构诊治可能是海南地区耐多药发生的危险因素.

  • 重庆市耐多药肺结核可疑患者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胡彦;杨春;卢楠;刘洁;刘英;余锋平;沈静;朱大冕;冯鑫;王晓英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可疑患者药敏结果,为重庆市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现及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重庆市39个区县573例MDR-TB可疑患者痰培养阳性分离株,采用比例法进行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和6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3例MDR-TB可疑患者的MDR-TB检出率为25.0%,明显高于单耐药结核病(single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SDR-TB)检出率(9.6%)及多耐药结核病(po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PDR-TB)检出率(8.0%)(P<0.001).高危人群MDR-TB检出率为26.6%(130/488),明显高于新患者的15.3%(13/85)(P=0.026).高危人群中,复治失败患者MDR-TB检出率高,为42.1%(16/38),其次为初治失败患者,为40.0%(18/45).结论:重庆市耐多药肺结核可疑患者MDR-TB检出率高,耐多药肺结核防控形势严峻.高危人群尤其是复治失败和初治失败患者应该作为耐多药肺结核筛查的重点人群.

  • “早期血流动力学干预”对不明原因低血容量性休克容量管理价值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彪;张苜;胡大碧;刘谋远;魏旭升;况刚;陈勇

    目的:探讨“早期血流动力学干预”对不明原因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容量管理,为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其中实验组中有2例病人治疗过程中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1人放弃治疗;对照组中有2例病人放弃治疗,3人转上级医院治疗.故终纳入分析的实验组为25人,对照组为23人.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利用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指导容量复苏及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经验采用传统容量复苏方法治疗,2组均在达到目标治疗后适当脱水降低心脏前负荷以便保护心肺功能.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CVP、血乳酸清除率、复苏液体量、使用血管活动药物的例数、肾功能损害例数、肺水肿例数及心衰发生例数;同时观察72 h内反复出现容量不足需再次扩容的例数;3、6h的休克纠正达标率例数;2组患者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入住天数及死亡例数.结果:2组APACHEⅡ评分都逐步下降,24 h后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72 h后血管活动药物使用例数、肾功能损害例数及再次出现休克需扩容纠正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72 h肺水肿、心衰发生例数治疗组多于对照组(P<0.05).6、24 h实验组液体总入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72 h液体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24 h后实验组乳酸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CVP、MA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CVP在6、24、72 h实验组优于对照组,MAP在6、24 h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h的休克纠正达标率例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ICU入住时间及死亡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低血容量性休克在“早期血流动力学干预下”采取EGDT液体治疗有显著疗效,但仍有不足.在复苏过程中因液体负荷过高发生心衰、肺水肿的医源性再损伤概率较大.故容量治疗阶段提出了寻找佳心脏前负荷的设想.

  • C57b1/6小鼠OVA哮喘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邹文静;王婷;丁凤霞;符州

    目的:本实验旨在利用无鸡蛋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建立C57bl/6小鼠的哮喘模型,并用地塞米松对该模型小鼠进行治疗,用以评价模型是否建立成功.方法:将36只3代以上脱敏饮食的6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哮喘组小鼠在第0、14天分别腹腔注射0.2 mL致敏液[20 μg OVA,100 μL生理盐水,100 μL Al(OH)3]致敏,在第21~27天用1.5% OVA溶液雾化,对照组小鼠在同样时间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治疗组在第25~27天雾化前0.5 h腹腔注射5 mg/kg地塞米松溶液0.2 mL.于末次雾化后24 h内对每组6只小鼠进行有创肺功能检测气道阻力,其余6只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气道炎症情况,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改变,PAS糖原染色观察气道黏液分泌情况,ELISA检测血清IgE以及肺泡灌洗液中IL-4含量.结果:哮喘组小鼠气道阻力值在激发浓度为25 mg/mL时较对照组(F=26.530,P=0.000)明显升高,在激发浓度为50 mg/mL时较对照组(F=18.690,P=0.000)明显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计数细胞总数哮喘组较对照组(F=1.349,P=0.000)和治疗组(F=1.461,p=0.006)有明显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哮喘组较对照组(F=7.000,P=0.013)和治疗组相比也有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0,P=0.056),肺部病理和气道黏液分泌情况哮喘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严重,哮喘组血清中Ig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F=15.10,P=0.036)和治疗组相比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80,P=0.083),哮喘组肺泡灌洗液中IL-4含量均较对照组(F=7.953,P=0.000)和治疗组(F=4.413,P=0.008)明显增加.结论:本实验成功确立了构建C57bl/6小鼠哮喘稳定模型的方法.

  • 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致心律失常监测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赵倩如;张霞;潘龙芳;杨相梅

    目的:监测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致心律失常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某三甲医院呼吸科56例患者应用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前后心率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发生心律失常7例(12.50%),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及性别均无相关性,大多发生在雾化开始8 min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有71.43%存在基础心电图异常.结论:为加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医护人员应警惕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后心律失常这一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加强联合雾化后的观察及心率的监测,尽量减少和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

  • 入院贫血对创伤性脑损伤患儿预后的影响

    作者:卢思为;符跃强;刘成军;许峰

    目的:探讨入院贫血对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中重型TBI患儿[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3~13分]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将患儿分为入院非贫血组(Hb≥100 g/L)和入院贫血组(Hb<100g/L),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及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采用多变量logistic分析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09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17例患儿院内死亡,52例患儿入院时存在贫血.与入院非贫血组患儿相比,入院贫血组患儿年龄更加幼小,入院GCS、儿童创伤评分(pediatric trauma score,PTS)评分更低,而死亡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均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有入院贫血,入院高血糖、GCS<8、PTS<8、瞳孔反射异常和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等因素的中重型TBI患儿病死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贫血(AOR=9.383,95%CI=1.086~81.094,P=0.042)、入院瞳孔反射异常(AOR=23.121,95%CI=3.680~145.270,P=0.001)和入院高血糖(AOR=15.181,95%CI=2.019~114.160,P=0.008)均是中重型TBI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贫血是中重度TBI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会延长此类患儿的住院时间.

  • PBEF对HPMEC和A549细胞的影响及对ARDS发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熙宇;周发春;罗子国;刘欣;刘畅

    目的:探讨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re-B cell colony enhancing factor,PBEF)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株(HPMEC)和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株(A549),采用不同浓度(0、50、100、500、1 000、2 000 ng/mL)重组人PBEF(rPBEF)分别作用于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r)法检测细胞活性.选用100和1 000 ng/mL rPBEF刺激细胞,并设置空白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mia-2 gene,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水通道蛋白-1 (aquaporin 1,AQPl)、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00、500、1 000、2000ng/mLrPBEF组相比空白对照组明显抑制了细胞活性(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与对照组[HPMEC:(19.347±2.052)%;A549:(17.297±0.800)%]比较,100和1000ng/mLrPBEF组细胞S期百分比[HPMEC:(43.847±1.272)%、(63.300±2.102)%;A549:(36.247±2.045)%、(46.400±1.346)%]明显增多(P=0.000);与对照组[HPMEC:(8.433±0.600)%;A549:(3.877±0.666)%]相比,100和1 000 ng/mL rPBEF组细胞凋亡率[HPMEC:(11.317±0.533)%、(15.227±0.637)%;A549:(6.120±0.439)%、(8.633±0.497)%]明显升高(PHPMEC=0.001,PHPMEC=0.000;PA549=0.002,PA549=0.000).1 000 ng/mL rPBEF处理细胞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典型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同时,与对照组[HPMEC:(1.279±0.077);A549:(2.824±0.129)]相比,100和1 000 ng/mL rPBEF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HPMEC:(0.418±0.043)、(0.190±0.012);A549:(1.276±0.212)、(0.601±0.164)]明显下调(均P=0.000),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HPMEC:(0.763±0.030)、(1.170±0.056);A549:(0.217±0.010)、(0.375±0.032)]较对照组[HPMEC:(0.459±0.032);A549:(0.114±0.007)]明显升高(PHPMEC=0.000,PHPMEC=0.000;PA549=0.001,P49=0.000);AQ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mRNA:HPMEC (0.543±0.113)、(0.287±0.093) vs.(1.050±0.155) (P=0.002,P=0.000);A549(0.823±0.104)、(0.463±0.184) vs.(1.317±0.215) (P=0.013,P=0.001);蛋白:HPMEC (0.494±0.038)、(0.233±0.030) vs.(0.824±0.067)(均P=0.000);A549 (0.850±0.157)、(0.484±0.118) vs.(1.344±0.136) (P=0.005,P=0.000)],而IL-8、IL-1β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PBEF可能通过下调Bcl-2基因表达,使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从而诱导HPMEC和A549细胞凋亡,并通过下调AQP1表达参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 树鼩间质视黄醇结合蛋白-3T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及其致葡萄膜炎的活性

    作者:高杰;曾纹鑫;韩文莉;徐磊;韦莉;潘永全;陈飞兰

    目的:预测树鼩间质视黄醇结合蛋白-3 (retinol-binding protein 3,RBP3)的T细胞抗原表位,评价其致葡萄膜炎的活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通过DNAMAN软件比对树鼩RBP3蛋白与人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lbinding protein,IRBP)、狒狒IRBP、牛IRBP、大鼠IRBP和小鼠IRBP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分析树鼩RBP3蛋白T细胞抗原表位及其与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相互作用的抗原位点,合成上述预测的RBP3182-192抗原多肽片段评价其致B10.RIII小鼠的葡萄膜炎活性和免疫原性.结果:根据DNAMAN比对分析,树鼩RBP3与人IRBP、狒狒IRBP、牛IRBP、大鼠IRBP和小鼠IRBP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3.50%、82.81%、82.23%、82.94%、82.63%.T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结果显示,RBP3含有47个潜在辅助性T细胞抗原优势表位和34个鼠MHC-Ⅱ类分子结合的CD4+T细胞抗原表位.合成包含预测抗原位点的RBP3182-192抗原多肽能够诱导出B10.RⅢ小鼠的全葡萄膜炎疾病和刺激其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树鼩RBP3蛋白包含较多CD4+T细胞抗原表位,选择并合成所预测的RBP3182-192抗原多肽具有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活性和致小鼠葡萄膜炎的活性,可为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树鼩新型模型的抗原筛选及葡萄膜炎研究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 288名学生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韩明明;钟晓妮;彭斌;张燕;谭明天;戴江红;张菊英;梁浩;孔翠娥;黄爱龙

    目的:了解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近1年里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进行检测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地区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方便抽样,共招募291名学生MSM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HIV检测.结果:调查完成问卷291份,有效问卷288份(98.97%).近1年HIV检测率为58.68%,本次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学生MSM近1年进行HIV检测的促进因素有:年龄≥22岁(OR=2.59,95%CI=1.24~5.42,P=0.012)、艾滋病知识得分>10分(OR=2.45,95%CI=1.37~4.39,P=0.003)、主动进行过艾滋病免费咨询(OR=6.64,95%CI=3.80~11.60,P=0.000).结论: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地区学生MSM近1年HIV检测率不高.影响近1年HIV检测的主要因素有为年龄、艾滋病知识得分、主动进行艾滋病免费咨询.

  • 重庆市手足口病多种预警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作者:何晶晶;明鑫;刘勋;谢佳伽;王怡;邓丹

    目的:构建多种重庆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疫情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为卫生部门提供准确的疾病动态及预警预告奠定基础.方法:对重庆市2009至2014年HFMD月发病率资料分别建立3种单一预测模型(SARIMA、BPNN和Elman神经网络)和3种组合预测模型(SARIMA-BPNN、SARIMA-Elman、BPNN-Elman),利用2015年HFMD月发病率资料对各个模型进行拟合和评价,并选择优预警模型预测2016至2017年重庆市HFMD发病率.结果:SARIMA模型、BPNN模型、Elman模型、SARIMA-BPNN组合模型、SARIMA-Elman组合模型、BPNN-Elman组合模型拟合及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平均误差率(mean error rate,MPAE)、预测准确度(prediction accuracy,P)、非线性相关系数(non-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NL)和平均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MRE)分别为0.595、0.515、0485、0.551、0.493;0.265、0.229、0.771、0.673、0.029;0.234、0.202、0.798、0.737、0.142;0.248、0.215、0.785、0.714、0.101;0.328、0.284、0.716、0.620、0.103;0.229、0.198、0.802、0.745、0.071.综合各个评价指标,选出本次研究优预测模型为BPNN-Elman组合模型,并采用BPNN-Elman组合模型预测出2016年和2017年重庆市HFMD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62.8/10万和160.9/10万,95%置信区间为-0.236~0.184.结论:BPNN-Elman组合模型预测效果优,能较好预测重庆市HFMD发病情况,为HFM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38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测结果的病程相关性特征

    作者:华雪莹;蔡方成;赵智;余加林

    目的:观测分析初期病程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测结果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从2010至2014年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等5所医院经住院确诊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407例中,筛选腰椎穿刺前未曾使用任何抗生素的足月儿38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测结果,分别计算各参数在不同病程时间段中位数,以分析在无抗生素干扰情况下脑脊液检测结果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①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常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30/38,78.95%),仅约1/3病例具有神萎嗜睡(14/38,36.84%)和(或)抽搐(12/38,31.58%)等中枢神经受累表现.②起病24 h内患儿脑脊液各项主要指标大多仍在正常范围内,但随病程进展呈现一动态变化过程.即在起病一周内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逐日升高,在感染后的第3天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脑脊液中糖的浓度逐渐降低,在感染后第3天出现低值,继后上升.而脑脊液中的氯化物水平仅在感染第3天略有升高.结论:腰椎穿刺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关键性实验依据,但对起病早期患儿要警惕脑脊液检测假阴性可能性,病后2~3 d复查常可获得更明显异常.

  • 自发性腹膜炎诊治进展

    作者:刘雪芹;辛小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及重症肝炎合并腹水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且诊断困难,治疗主要为经验性抗菌治疗,对于SBP存活者尚予以抗生素预防SBP复发.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多重耐药性细菌引起的SBP呈增多趋势,新的细菌谱、经验性治疗及预防有待进一步研究.

  • 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流感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

    作者:苏若伊;彭东红

    目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HPIV)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全院住院患儿中应用呼吸道免疫荧光法检测HPIV抗原的病例进行分析;纳入HPIV为唯一病原并排除不符合标准的病例后共13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9 632例痰标本中有1 573例HPIV抗原阳性(8.01%),其中HPIV3 1 369例(6.97%),HPIV1 184例(0.94%),HPIV2 20例(0.10%);男1 002例(8.21%),女571例(7.69%)(x2=1.660,P=0.203);春、夏、秋、冬四季感染率分别占11.32%、13.21%、5.27%、3.35%,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48.253,P=0.000);婴儿组1 065例(8.80%),幼儿组406例(9.97%)(x2=5.054,P=0.025);以HPIV为唯一病原感染者所患疾病:支气管肺炎92例,支气管炎17例,百日咳综合征16例,毛细支气管炎11例.结论:①HPIV是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以HPIV3感染多见.②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春夏为好发季节,婴幼儿多发.③以HPIV为唯一病原感染的患儿居前4位的呼吸道疾病依次为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综合征、毛细支气管炎.多数患儿经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

  • 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男男性接触者HI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危险性行为调查

    作者:谭明天;钟晓妮;彭斌;张燕;韩明明;张菊英;孔翠娥;黄爱龙

    目的:了解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在校大中学生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态、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近6个月多性伴(性伴数≥2个)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和四川采用非概率抽样,共招募200名在校大中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和现场HIV检测.采用频率描述HIV感染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近6个月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回收调查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3份(96.50%).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29%,在读学校是中学(高中/中专/职高)、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95%、8.33%、5.08%;户口是农村的和在此之前未做过HIV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70%、11.11%.近1个月内82.47%(127人)发生插入性行为时未每次使用安全套;近6个月内51.81%(100人)有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近6个月内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的独立因素有:在读学校是大专(0R=4.270,P=0.0083)、在读学校是大学及以上(OR=3.523,P=0.0043)、近6个月通过互联网寻找男性性伴(OR=5.622,P<0.0001)、近1个月内无保护插入式性行为(OR=2.255,P=0.0201).结论: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MSM的HIV感染率高,尤其是中学生MSM和农村户口的学生MSM的HIV感染率高,同时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MSM危险性行为发生率高,多性伴行为普遍,应及时开展科学适用的干预方式,遏制艾滋病毒在学生MSM中的流行.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疗效的免疫学观察

    作者:龙玲;姚云清;汪燕;蒋影;陈雪霞;龙琴;张清秀;颜成果

    目的:从免疫学角度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CHBc)的疗效,为CHBc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CHBc 61例为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30例为阳性对照组,健康人30例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CHBc组和CHB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24周,NC组不接受任何治疗.收集初次就诊和恩替卡韦治疗24周后的外周血样本,Treg、Th17细胞频率用流式检测仪进行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deukin,IL)-10、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和IL-17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治疗前,CHBc组(18.58±10.79)Treg/Th17比值较NC组(6.26±3.29)、CHB组(2.68±1.39)高(p=o.ooo),NC组又较CHB组更高(P=0.000).恩替卡韦治疗24周后,CHBc、CHB组Treg/Th17比值均降低(P=0.000),且CHBc组(6.60±5.27)较NC组(6.26±3.29)、CHB组(1.09±0.72)高(P=o.ooo),NC组、CHBc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986).CHBc组(r=0.827;r=0.353;r=0.391)和CHB组(r=0.826;r=0.529;r=0.580)Treg/Th17比值与HBV-DNA、HBsAg和HBeAg均呈正相关关系(P=0.000).结论:恩替卡韦可以调节CHBc的免疫应答,使Treg/Th17比值下降,从而促进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及HBV标志物的清除,远期可能有助于减缓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进展.本研究证实CHBc有必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且疗效佳、安全.

  • 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疗效分析

    作者:万文娟;李琦

    目的:分析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117例(151眼),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84眼)和治疗组(56例,67眼),对照组予以常规白内障术后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对患者分别行术前及术后ld、l周、1个月、2个月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 I test,Sit)检查和自觉症状评分.结果:所有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患者干眼主观症状增加、BUT缩短、Sit延长、FL增多(P<0.05).至白内障术后2个月,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仍较术前严重、BUT较术前缩短(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干眼主观症状、BUT和FL已接近术前水平(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较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更轻、BUT更长、FL更少(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恢复泪膜稳定、缩短眼表功能修复时间.

  • 姜黄素抑制脂多糖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作者:李彦;李化;周善璧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RPE细胞株ARPE-19,CCK-8测定不同浓度姜黄素(5、10、20、30、40 μmol/L)或不同浓度姜黄素和脂多糖(5 μg/mL)刺激后细胞的活性,以此确定姜黄素的适作用浓度.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和IL-6的mRNA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IL-6和IL-8的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κB-α、p-IκB-o蛋白表达变化.结果:CCK-8:不同浓度姜黄素对ARPE-19细胞活性无影响(P5 μmol/L=0.998,P10 μmol/L=1.000,P20 μmol/L=0.124,P30 μmol/L=0.092,P40 μmol/L=0.078),预先作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细胞活性有保护作用,20 μmol/L保护作用明显(P=0.041).PCR:姜黄素+LPS组IL-8的mRNA相对表达量(4.965±3.863)比LPS组(106.331±37.314)明显降低(P=0.000),姜黄素+LPS组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0.992±0.374)比LPS组(2.175±0.560)明显降低(P=0.005).ELISA:姜黄素+LPS组IL-8的蛋白表达量[(191.600±18.773) pg/mL]比LPS组[(589.025±38.880) pg/mL]明显降低(P=0.000),姜黄素+LPS组IL-6的蛋白表达量[(113.906±27.947) pg/mL]比LPS组[(243.380±38.001) pg/mL]明显降低(P=0.000).Western blot:与LPS组相比较,姜黄素+LPS组的p-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01).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NF-κB活性抑制了脂多糖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保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 近视眼患者屈光度与像差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会振;杜之渝;张玙;晏丕松;姚浩;王杰

    目的:探讨近视眼患者屈光度、角膜前表面像差及全眼像差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于重庆明达眼科门诊部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部分近视患者74例(144眼),对该部分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综合验光仪确定患者屈光度并计算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利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和WaveScan波前像差仪分别确定6 mm瞳孔直径时角膜前表面及全眼的总像差(all order aberration,AOA)、总高阶像差(high order aberration,HOA)、总彗差(co-ma aberration,Coma)、总三叶草(trefoil aberration,Trefoil)、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Spherical)、垂直彗差(vertical coma,Z3-1)、水平彗差(horizontal coma,Z31)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标准均为α=0.05.结果:全眼高阶像差部分中HOA、Coma、Trefoil及Spherical均明显小于角膜前表面对应的高阶像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Z3-1、Z31与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E将所有纳入144眼分为SE≤-6.00 D组(89眼)和SE>-6.00 D组(55眼),SE≤-6.00 D组和SE>-6.00 D组屈光度与角膜前表面各像差均无相关性(屈光度与角膜前表面像差AOA、HOA、Coma、Trefoil、Spherical、Z3-1、Z31相关系数r:SE≤-6.00 D组分别为-0.086、0.074、0.060、0.066、0.054、0.112、-0.069,均P>0.05;SE>-6.00D组分别为0.522、0.827、0.975、0.497、0.106、0.148、0.226,均P>0.05),而与全眼AOA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SE≤-6.00 D组r=0.741、SE>-6.00 D组r=0.962,均P<0.01);当SE>-6.00 D时屈光度与全眼Spherical呈正相关(r=0.346,P<0.05).结论:近视眼患者眼内高阶像差中的HOA、Coma、Trefoil及Spherical对角膜前表面对应的高阶像差有抵消作用,可降低全眼像差,Z3-1、Z31对角膜前表面对应的高阶像差既有抵消作用又有叠加作用;屈光度对全眼像差的低阶部分及高阶像差中的球差部分影响显著而对角膜像差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近视眼 屈光度 像差
  • 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莎;彭惠

    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idiopathic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IPCV)是一种以脉络膜末端息肉样血管扩张、异常分支血管网形成为特点的视网膜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视网膜下出血或液体积聚、持续性渗漏、反复发作的浆液血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或神经感觉层脱离.近年来,对于本病的治疗研究越发得到重视,也取得了不少进展.然而,IPCV的佳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对近年来发表的关于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治疗方案的论文进行整理综述.

  • miR-142通过上调AKT2的表达促进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作者:沈厉;周善璧;毛旖旎;林天兰;岑超;胡雁;侯胜平

    目的:研究microRNA 142(miR-142)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实验设置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过表达miR-142组以及干扰miR-142组,分别利用miR-142模拟物(mimic)和抑制物(inhibitor)过表达和干扰miR-142;CCK-8增殖实验检测miR-14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能力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AKT2是否为miR-142的直接靶基因;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142对AKT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CCK-8增殖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过表达miR-142组96 h的吸光度(absorbance,A)均值分别为872.21±44.20、842.16±49.54和1 407.91±16.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2.8,P=0.000).干扰miR-142后HUVECs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空白对照组=919.69±25.46,阴性对照组=856.76±36.22,干扰miR-142组=602.77±25.62;F=72.8,P=-0.000).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发现过表达miR-142后AKT2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对照组=0.36,过表达miR-142组=0.46,P=0.147).RT-PCR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42(0.408±0.046)后AKT2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0.173±0.022)升高(P=0.018),干扰miR-142组(0.16±0.02)较阴性对照组(0.362±0.068)明显降低(P=0.0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验证了miR-142对AKT2基因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shRNA干扰AKT2后miR-142促进HUVECs增殖的作用消失,对照组、过表达miR-142组、过表达miR-142+shRNA-AKT2组和shRNA-AKT2组的96 h吸光度值分别为981.80±75.40、1 357.81±47.56、806.39±49.70和921.59±4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97,P=0.000).结论:miR-142通过上调AKT2的表达促进HUVECs增殖,从而促进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