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特殊类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目前已广泛开展,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术中出血较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施术者技术水平的差异,鞘穿刺、电刀、电凝的使用,胆囊三角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胆囊的炎症程度等因素影响,都可能出现并发症,是富有潜在危险的手术[1].我将我个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复杂胆囊病变的处理,手术常见情况及处理方法论述如下:
-
龙血竭片联合诺氟沙星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龙血竭片联合诺氟沙星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收治的9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成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诺氟沙星胶囊,4粒/次,2次/d,于早晚餐前30 min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龙血竭片,4片/次,3次/d,三餐前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21 d.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主症积分及总分、各相关体征评分及总分变化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骶胀痛和带下异常(量多、色黄、气臭)积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主症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糜烂面积、炎症程度、阴道清洁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相关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7.4%、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血竭片联合诺氟沙星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小糜烂面积,缓解局部炎症,降低复发风险,患者耐受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扁桃体大小四度分法
扁桃体大小分度的意义:①便于临床纪录,以资不同时期扁桃体大小的对比;②据扁桃体的大小判断是否适合行扁桃体挤切术;③虽然扁桃体大小与炎症程度不完全成比例,但两者仍有一定关系。扁桃体大小三度分法已沿用多年,但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即二度时扁桃体大小的范围过大。如扁桃体内侧面刚超过腭咽弓时与接近口咽中线时均属二度大,但这两种情况时扁桃体大小相差较多。所以此分度方法并未真正反映出扁桃体的大小。因此,本文采用四度分法。具体分法及纪录方式为:扁桃体内侧面未超过腭咽弓者为一度,记录为I度/4;扁桃体内侧面超过腭咽弓但未超过腭咽弓与口咽中线之间的中点线者为二度,记录为Ⅱ度/4;内侧面超过腭咽弓与口咽中线之间的中点线但未达口咽中线者为三度,记录为Ⅲ度/4;达到或超过口咽中线者为四度,记录为Ⅳ度/4。其中4代表四度分法,以区别于三度分法。扁桃体大小为I度/4者因其过小不易挤切干净,不适合采用挤切法手术;Ⅱ度/4者也因不易一次挤切彻底,一般也不采用挤切法,但若扁桃体粘连较轻,患者恶心时扁桃体可明显向内突出且术者技术熟练也可考虑应用挤切法;凡为Ⅲ度/4及Ⅳ度/4且粘连又不甚严重者均适合应用挤切法。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老年OSAHS疾病的炎症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疾病炎症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OSAHS患者,通过多导睡眠(PSG)监测将其分为轻度组[46例,5≤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h],中度组(31例,16次/h≤AHI<30次/h),重度组(25例,AHI≥30次/h),另选取2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对象空腹外周静脉血,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F mRNA表达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MIF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β、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PSG检测AHI及氧减指数(ODI),分析MIF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ODI、AHI、MIF mRNA及蛋白、TNF-α、IL-6、IL-1β、CRP在重度、中度、轻度组和对照组中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mRNA及蛋白与AHI、ODI、TNF-α、IL-6、IL-1β、CRP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在老年OSAHS疾病患者中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病情、患者炎症程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炎症程度 老年 -
咖啡因与丙型肝炎男性晚期肝纤维化发展风险降低相关
近日,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咖啡和咖啡因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男性退伍军人晚期肝纤维化发展风险降低是相关的,根据研究数据显示。研究人员,包括休斯敦贝勒医学院和 Michael E. DeBakey VA 医疗中心的 Hashem B. El-Serag 博士,分析了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910名退伍军人的的数据,并评估了每个人含咖啡因和不含咖啡因饮料的日摄入量,包括咖啡、茶和苏打水。对队列中这些饮料的日摄入量进行评估,通过 FibroSURE 测试(BioPredictive,巴黎,法国)来确定其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联。“我们发现,患者自报的咖啡饮料及饮料中咖啡因摄入与慢性 HCV 患者晚期肝纤维化的低风险是有关的,但与肝脏炎症程度之间是不相关的,”研究人员写道。“平均每天从咖啡、茶或苏打水中摄入大约100mg 咖啡因,与晚期纤维化约1/3的减少是有关的,但摄入量更高似乎并不会带来任何额外的益处。”此外,研究人员还试图确定胰岛素抵抗在饮料和纤维化的关联与作用。
-
轻松呼吸,从预防哮喘开始
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疾病.其中,“慢性”说明它是长期存在的,“炎症”说明呼吸道存在着发炎引起的肿胀和黏液增多.呼吸道的这种炎症程度越重,空气吸入和呼出肺部就越困难.我们这里所指的炎症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反应而造成的组织损伤;而不是人们平时所说的感染引发的、需要抗生素治疗的炎症.
-
高频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随访治疗中的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以关节发炎多见,具体表现为滑膜增厚和(或)滑膜炎,以及炎症性骨侵蚀为主要特点的疾病。此病主要以对称性侵犯大小关节且造成不可逆转的关节破坏。近年来,目标治疗是其成功治疗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密切监测RA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并根据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既往,临床医生往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间接地评估关节的炎症程度。近年来,随着新型影像学技术,尤其是肌肉骨骼超声的出现,使得对RA患者的随访评价有了更直接更有效的指标。超声技术是监测RA滑膜炎症变化的敏感和高效能手段,在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结合超声检查才可能更准确地评价RA患者。
-
对比苦参碱栓及抗宫糜栓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效果
目的:对比苦参碱栓及抗宫糜栓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予以苦参碱栓,观察组予以抗宫糜栓,并观察2组慢性宫颈炎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慢性宫颈炎患者抗宫糜栓的治疗更为显著,可显著清除炎症,提高病变部位清洁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动态监测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对评价哮喘气道炎症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理特征是气道炎症反应,它与病情恶化、气道结构重建密切相关[1].有研究表明, EOS在哮喘气道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EOS炎症程度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指标来诊断哮喘和衡量哮喘病情[2];ECP是EOS激活后释放的一种毒性蛋白,是EOS活化的标志,也是造成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介质,可直接反映气道炎症状态[3].为提高临床对哮喘的诊断及预后分析,我们于2004 年12月至2008 年12 月对98例住院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组36例;哮喘治疗缓解组32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诱导痰的方法,并进行动态监测诱导痰细胞学分类及ECP测定,旨在探讨其与气道炎症反应状态的关联,并评价其在哮喘诊断和预后分析的价值.
-
白细胞介素2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IL-27是2002年发现并命名的IL-6/IL-12家族成员,由p28和EBI3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1](图1[2]),在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中发挥广泛的作用.在适应性免疫应答阶段,IL-27与IL-12协同提高CD4、CD8和NKT细胞分泌IFN-γ的产量,同时IL-27是APC活化后的早期产物,可以促进Th0向Th1分化并促进后者增殖.若将IL-27质粒与传统铝盐佐剂Al(OH)3联合使用则能显著增强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组疫苗的免疫原性[3];在固有免疫应答中,IL-27能够诱导单核细胞产生IL-1、TNF-α、IL-18和IL-12,诱导肥大细胞产生IL-1和TNF-α.近研究显示,IL-27能够抑制Th17细胞分化[4-6]、诱导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ype 1cells,Tr1)增殖活化[7,8].在HIV阳性患者中IL-27能诱导IL-6、TNF-α和IL-10表达下调,并可作为判断肺结核炎症程度的指标[9,10].因此,IL-27是下调器官炎症反应和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下面就有关IL-2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4与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关系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酶引起的一种化学炎症反应性疾病,其出血坏死型(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达50%左右.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cute pancreatitis-associated lung injury,APALI)是AP常见的并发症,是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炎症介质的互相激活和级联反应是APALI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多种炎性因子参与了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发生,如IL-6,TNF-α,p物质等,其中涉及多种细胞如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等[1].近研究发现[2],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参与了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过程,敲除TLR4基因的小鼠,急性胰腺炎炎症程度减轻且肺损伤明显减少.但TLR是否与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发生相关,仍缺乏临床资料.本研究拟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4的表达与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关系.
-
锡类散、甲硝唑加激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病因迄今未明,治疗上缺乏特异性、治愈性的措施,故仍以控制症状及防止复发为主。本病具有直肠受累、连续性、上升性分布的特点,且大多发生于直肠、乙状结肠,故采用药物灌肠法治疗UC可收到较好的疗效。1993年3月~1999年10月,我们采用锡类散、甲硝唑和氢化考的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UC,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中西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简称西药组)。中西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6岁~62岁,平均年龄32.4岁;病程3个月~9a,平均3.5a;临床上UC程度(Thomson's标准):轻度7例,中度11例,重度4例;结肠镜检查炎症程度(Baron's分度法):Ⅰ度10例,Ⅱ度9例,Ⅲ度3例;病变范围:直肠5例,直乙状结肠7例,左半结肠5例,累及横结肠3例,全结肠2例。西药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8岁~59岁,平均年龄30.5岁;病程1个月~8a,平均3.2a;临床上UC程度(Thomson's标准),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2例;结肠镜检查炎症程度(Baron's分度法),Ⅰ度10例,Ⅱ度8例,Ⅲ度2例;病变范围:直肠6例,直乙状结肠7例,左半结肠4例,累及横结肠2例,全结肠1例。两组资料:年龄、病程经t检验,余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1.2 治疗方法:中西组将锡类散1g、氢化考的松100mg溶于0.5%甲硝唑100ml中,每晚1次保留灌肠,每次2h,每次灌肠前需排空粪便,采用头低脚高位及左右侧卧位,交替变换体位,使药液充分与肠壁接触。西药组仅将氢化考的松100mg溶于0.5%甲硝唑100ml中,方法同前。疗程4周,所有病例4周后均做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2 结果2.1 疗效评定标准:近期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停药或仅用维持量药物观察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轻度炎症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好转。2.2 疗效:中西组近期治愈14例(63.64%),有效6例(27.27%),无效2例(9.09%),总有效率90.91%;西药组近期治愈5例(25%),有效8例(40%),无效7例(35%),总有效率6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χ2=7.18,P<0.05),中西组优于西药组。2.3 毒副作用:中西组有4例,西药组有3例,出现轻度的恶心和腹痛,其余病人均无明显副作用。
-
从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
乙型肝炎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机体感染HBV后并不直接对肝细胞造成损伤,而是通过诱发机体免疫间接损伤肝细胞.同时,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清除病毒,这种免疫反应主要通过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1,2],一般用外周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来反映,但实际上并不理想.本文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和肝硬化患者外周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和百分比,比较何种方法更能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程度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
234例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与病理分度对比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复杂的临床表现,使得临床上对肝组织病变活动程度的判定较为困难.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判断炎症程度的可靠标准,但其为有创伤性的检查,并有一些并发症和禁忌证,不便于反复进行.为此,我们对2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生化指标和病理分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
甲胎蛋白与慢性肝炎关系的探讨
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重要诊断指标.但近来不少研究发现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FP都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本文通过对10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的检测,发现血清AFP的值与慢性肝炎炎症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
对"碘致NOD.H-2h4小鼠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实验研究"的编后评论
我国实施全民食盐碘化(USI)以来,碘与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发病的关联一直备受关注,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期刊登了滕晓春等所著"碘致NOD.H-2h4小鼠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实验研究"一文,作者应用国际公认的AIT动物模型,通过饮水中加碘并与对照鼠比较,结果显示NOD.H-2h4小鼠饮用加碘水后AIT患病率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同时观察到炎症程度动态变化及炎性细胞类型演变规律,以及甲状腺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呈明显相关性.
-
TLR9诱导产生的Ⅰ型IFN对实验性大肠炎的抑制作用
细菌DNA及其来源的具有免疫刺激效应的寡聚核苷酸(ISS-ODN)(含有非甲基化CpG基序)是TLR9的配体.ISS-ODN能够刺激Th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上调抗原提呈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增强宿主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ISS-ODN能够防止或明显减轻CD4+T细胞依赖和CD4+T细胞非依赖实验性大肠炎的发生或炎症程度,但这种保护作用是短暂的,不具有免疫记忆效应,表明ISS-ODN介导的抗实验性大肠炎效应是天然免疫应答.通过T细胞和B细胞缺陷的SCID和RAG-/-小鼠,发现ISS-ODN对RAG-/-小鼠发生实验性大肠炎具有保护机制,而这种效应主要是通过ISS-ODN活化TLR9信号通路产生的Ⅰ型IFN来发挥作用.
-
骨关节炎患者血清H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骨关节炎(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临床上诊断该病主要靠患者的自觉症状和X线检查,而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表现.OA患者如果不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则监测疾病活动常用的指标如血沉和C-反应蛋白往往在正常范围内,因而难以对其病情程度、药物治疗效果及预后做出正确的判断.目前较能特异性地反映OA患者的临床状态和炎症程度的生化指标较少.透明质酸(HA)作为关节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在关节内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观察骨关节炎患者血清H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血清HA在骨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
胃窦粘膜幽门螺杆菌定植密度与炎症程度及血清抗体水平的相关性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因之一,Hp感染引起胃粘膜的炎症及特异的血清学改变,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粘膜Hp定植密度与粘膜慢性炎症程度及血清抗Hp抗体(Hp-IgG)水平是否存在着量级关系。一、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对象均为初次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有较长时间的消化道症状史。本次就诊前无较长时间的应用抗菌药物史、无免疫方面的疾病。本组46例,男35例,女11例;年龄21~69岁。
-
二孔法手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1例
常规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采用四孔或三孔操作,我们采用美国Stryker腹腔镜共施行LA 127例,并选择其中的31例施行了LA的改良术式一孔法手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1例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4~54岁,平均30.7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5例,坏疽性阑尾炎7例。 2.手术方法:硬膜外置管后患者取足高头低30°,左侧卧30°,脐下缘切口做人工气腹后,插入10mm套管针置入腹腔镜,镜下观察阑尾炎症程度,在右下腹贴近阑尾根部处置另一10mm套管针,用无齿抓钳提起阑尾或推开肠管、大网膜等脏器,小范围的膜状粘连可用剪、推、钩等操作解除。确认阑尾可以提到腹腔外后,将一自制的无菌橡胶戳孔保护套(可用避孕套代替)放入腹腔,保护套两端呈喇叭状,开口处直径3cm,中间部分为膜状橡胶组成,内径为1cm,大长度5cm,使之套迭可缩小长度以适应腹壁厚度,利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