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중화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346
  • 国内刊号: 11-20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jns.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忠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HMGB1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作者:李树合;周定标;余新光;许百男;孙同柱;卜博;佟怀宇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改变,并分析其在CAS病理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CAS斑块中HMGB1表达的改变,并对其与炎症细胞浸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CAS斑块不同成分内存在不同的HMGB1表达,其中炎症细胞浸润区内表达显著增高,并与单核-巨噬细胞计数之间呈现明显的直线相关,另外在坏死区和钙化区周边基质内,存在不同程度的HMGB1聚积,而纤维化区HMGB1表达降低.结论 在CAS病理过程中存在HMGB1表达的改变,并且其与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

    作者:王美华;刘阿力

    目的 评价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随访255例伽玛刀治疗后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分成单纯伽玛刀治疗组与外科手术后加伽玛刀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34.2个月(6-90个月).单纯伽玛刀治疗组187例,平均周边剂量14.6Gy;手术加伽玛刀治疗组68例,平均周边剂量13.5Gy.结果 单纯伽玛刀治疗的187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中,肿瘤缩小127例(67.9%),肿瘤大小无变化的56例(29.9%),肿瘤增大4例(1.2%).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加伽玛刀治疗的68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中,肿瘤缩小45例(66.2%),肿瘤大小无变化21例(30.9%),肿瘤增大2例(2.9%).本组随访255例肿瘤总控制率97.6%,出现新的垂体功能低下7例.结论 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是有效和安全的,特别是开颅术后肿瘤残留和复发的病人,并发症少,优于常规放疗.

  •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附300例报告)

    作者:涂远荣;李旭;林敏;赖繁彩;陈剑锋;叶建刚;代祖建

    目的 总结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300例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经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T2~T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资料.以患侧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升高1℃~3℃或更高,转干燥者为有效.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增加小于1℃仍为潮湿者为无效.结果 30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消失,双手转为干燥温暖状,术后掌温升高(2.8±0.8)℃;282例术后随访1-36个月无一例复发,术后转移代偿性多汗60例占21.2%.结论 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方法.

  • 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Eml 5mRNA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孙纪军;王学峰;龚云;李劲梅;刘凤英;朱曦;吴原;晏勇;栾国明;王玉平;李云林;张建国;杨辉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Eml 5(EMAP like protein 5,Eml 5)mRNA表达,探讨其表达异常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和8例非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用含有14 109条人类基因的芯片对其扫描,筛选出目的基因后,用荧光定量PCR对芯片扫描结果进行验证,并与8例正常脑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发现候选基因Eml 5mRNA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脑部海马和颞叶中出现高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Eml 5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难治性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可能通过加强神经微管组装,促进神经元轴突延伸,触发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苔藓纤维异常发芽,参与了病理性神经网络重组和兴奋性突触重构.

  •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一例

    作者:祝新根;刘新军;郭华;赖贤良;李里香

    患者 女,56岁.因胸背部疼痛3年,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年余,加重并伴小便费力1周入院.神经系统检查:脐下约5 cm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Ⅲ级,病理征未引出.MRI检查示:T12~L2硬膜外梭形异常信号影(图1),病灶呈稍短T1长T2改变,病灶呈不均质强化.术中所见:肿瘤位于椎管内硬膜外,呈暗红色,质地较软,边界清楚,与硬膜稍粘连,血供一般,给予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图2).

  • 头皮巨大畸胎瘤一例

    作者:文建平

    患者 女,66岁.因发现右侧顶部包块10年,增长快速伴头晕6个月入院.自10年前发现右侧顶部生长一黄豆大小包块,未见增长,近半年来包块迅速增大.体检:右侧顶枕部近耳后见一半球形包块呈蕈样突出,无压痛,包块大小约14 cm×10 cm×6 cm,触之表面光滑,有囊性感,基底部无移动,颅骨未及缺损.

  • 先天性颅骨缺损多次修补一例报告

    作者:邵威;王晓峰;周永春;王军;李加龙

    患者 男性,18岁.于出生时后枕部即有两处颅骨缺损(呈裂隙状,宽度约1 cm),脑组织无膨出,此后裂隙逐渐增宽,于6岁时出现剧烈呕吐及患处压痛,行头颅CT:枕骨两处骨质缺损,大小分别为:3 cm×4.5 cm、2.5 cm×2 cm,骨缘轻度外翻,枕大池囊性扩大,四脑室略大(图1).

  • 先天性颅面巨大混合型血管瘤一例

    作者:刘如恩;郭京

    患者 男,12岁.出生时发现左面、左额、左顶部肿物.肿物渐生长,以左额肿物生长为著,发展至左眼睑,形成巨大包块,包块下垂将左眼覆盖,不能视物.肿物渐发展至颅内,于左额、颞、顶形成巨大占位.无头痛、头晕,无癫痫发作,无偏瘫失语,智力发育正常.左面部有一3 cm×3 cm×1 cm、左额有一20 cm×18 cm×11 cm、左顶部有一15 cm×10 cm×6 cm大小的肿物,额、顶部肿物间有蒂连接,肿物质软,边界不清,表皮色泽正常,无破溃(图1,2).

  • M1段巨大夹层动脉瘤手术切除一例

    作者:刘峥;王如密;赵琳;魏梁锋;张小军

    患者 女性,41岁.因阵发性头痛、头晕1年入院.检查:神志清楚,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头颅MRI发现右侧颞顶叶脑内巨大靶环样、长条形团块状等T1短T2异常信号影,内见粗大的流空信号影,长约12cm,团块周围见片状的长T1长T2信号血栓影,增强扫描见病灶内流空信号区及边缘明显强化.

  • 海绵窦区真菌性肉芽肿一例

    作者:刘剑波;姚振庆;刘世玉;詹书良;杨福兵

    患者 女,31岁.因"头痛3个月,复视1个月,左眼睑下垂7d"入院.检查:左眼睑下垂,左眼球内收、外展受限,可轻微向上、下活动,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4.5 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无面瘫.头颅MRI示:左侧海绵窦区见不规则等T1、稍长T2混杂异常信号影,增强后边缘轻度强化.病灶向内侧侵及蝶窦左侧.

  • 脑室-腹腔分流管胸腔移位致胸水、肺部感染一例

    作者:顾硕;鲍南;陈其民;顾松

    患儿 男性,5岁.1年前因脑积水在本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凤凰中压分流管),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后定期随访.1个月前,患儿出现发热、气急、咳嗽,有间歇性加剧,外院摄胸片显示胸腔积液,以肺炎、胸腔积液收入院治疗,20 d后病情稍好转出院.2 d前患儿再次发热、咳嗽加剧.来院就诊,摄胸片示:左侧胸腔积液、左胸腔分流管影(图1).

  • 垂体腺瘤与脑膜瘤并存五例报告

    作者:朱建堃;王翦;钱瑞菱

    颅内多发多源性肿瘤临床少见,它可以表现在不同部位、不同源性同时存在.笔者曾遇5例垂体腺瘤与脑膜瘤并存,现报告如下.

  • 脑外伤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胡明军;张建;朱泳鹏;林涛

    患者 男,44岁.因脑外伤手术后9年,头痛恶心10 d入院.患者9年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诊断:右额脑内出血,脑挫裂伤,即在当地医院行右额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正常工作.近10天来,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并进行性加重,前来我院就诊.头颅CT示:低密度灶,考虑胶质瘤?颅骨缺损(图1).

  • 缝隙连接蛋白介导的细胞间通讯与胶质瘤自杀基因治疗

    作者:苑玉清;游潮

    1967年Kevel首次在大鼠心肌细胞间和肝细胞间发现了一种构造精妙的连接方式,并将之命名为"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中枢神经系统细胞间存在有多种特异性连接蛋白(connexin,CX)的分布和表达并与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胶质细胞瘤[1]、脑膜瘤[2]、癫痫[3]、脑缺血缺氧性损伤[4]及Alzheimer病[5]等.

  • 绿色荧光蛋白在胶质瘤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马翔宇;李新钢;赵鹏;王东海

    胶质瘤的发生和侵袭是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完成的生物学过程,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胶质瘤这一生物学行为特征不仅是其本身恶性行为的结果,也是其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为我们直观的观察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和其微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生物学过程以及客观评价抗胶质瘤各种治疗策略的效果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

  •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灵长类动物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向东;惠国桢;吴智远;刘天津;蒋芝华;郭礼和

    目的 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恒河猴脊髓半切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脊髓半切损伤制作恒河猴脊髓损伤模型,同时移植人羊膜上皮细胞或转染BDNF的羊膜上皮细胞,于损伤后70 d行荧光金注入脊髓损伤下方4 cm处,损伤后80 d观察实验动物的行为学变化,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脊髓损伤侧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移植物内可见AchE、TH阳性神经纤维和GFAP阳性的神经胶质细胞,移植物内有荧光金染色.结论 移植人羊膜上皮细胞使恒河猴脊髓半切损伤后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 双额叶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的治疗体会

    作者:孙怀宇;陈振国;王鹏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 14例,女9例,年龄19~45岁,平均32.5岁.病人伤后就诊时间为1.5-78h,伤后意识障碍由朦胧至中度昏迷,入院时生命指征(BP、P、R)不稳定者9例,瞳孔变化者(包括明显缩小或放大者)13例.肢体运动障碍者(单侧及双侧)7例.

  • siMDR1基因转染人类BT325胶质瘤细胞系的表达

    作者:赵岩;赵澎;郑永日;张亚卓

    目的 探讨siMDR1基因转染人类胶质母细胞瘤细胞BT325后细胞的表达能力.方法 设计并合成siRNA质粒,取培养对数期生长良好的胶质母细胞系BT325,传代培养.将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和质粒MDR1 DNA按比例共转染.瞬时对转染成功的细胞系应用抗性药物-嘌呤霉素进行筛选,筛出稳定的细胞系后,分别在荧光显微镜下分析转染情况.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对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的BT325细胞进行检测,确定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阿霉素对瞬时转染及稳定转染的BT325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了逆转录病毒si RNA质粒载体,经过瞬时转染BT325细胞生长状态良好,48h表达绿色荧光强.加入嘌呤霉素筛选后,在第8天出现单细胞克隆.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瞬时转染与稳定转染BT325细胞P-gp的表达下降.细胞的转染效率为70%~80%.BT325细胞经过RNA干扰,细胞对MDR1耐药性明显下降,IC50降低,细胞的耐药因子(RF)有所升高.结论 siMDR1基因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都可以抑制P-gp蛋白的表达,其可以作为基因治疗的重要手段.

  • STAT3信号通路影响人胶质瘤细胞株存活和凋亡的研究

    作者:张煜;崔尧元;吴伟忠;孙瑞霞;刘银坤

    目的 了解STAT3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STAT3通路在胶质瘤细胞株生长、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显示星形细胞瘤手术标本中STAT3的表达情况.用AG490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U87,通过Western blot了解STAT3蛋白在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和AG490对STAT3通路的阻断情况.观察AG490作用后胶质瘤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STAT3阻断后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RT-PCR了解STAT3通路阻断后部分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STAT3在星形细胞瘤中有广泛表达,瘤内表达明显高于瘤周组织(P<0.01).STAT3在不同病理分级、性别、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490作用胶质瘤细胞株后可使细胞内p-STAT3表达下降,同时肿瘤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肿瘤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升高.AG490对U251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的影响与AG490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在AG490阻断STAT3信号通路的过程中,Mcl-1、Bcl-XL和Survivin的mRNA表达有所下降.结论 STAT3在星形细胞瘤中有广泛表达并与肿瘤细胞生长凋亡的生物学特性有着内在联系,STAT3通路有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有用靶点.

  •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shRNA抑制U251胶质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作者:康春生;浦佩玉;张志勇;王广秀;贾志凡;裘明哲;周宏旭;于士柱

    目的 探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RNA干涉(RNAi)技术抑制恶性胶质瘤体外细胞系U251的EGFR表达后,在体内外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在人EGFR开放阅读框的细胞内区酪氨酸激酶结构域选择1个siRNA靶序列、进行短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psiRNA-2400的构建,并以含有随机序列的psiRNA-scr表达质粒为对照进行了脂质体介导的U251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表达.应用RT-PCR检测EGFR表达水平,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评价肿瘤细胞转染前后的生物学行为.进一步应用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观察脂质体介导shRNA基因治疗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对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EGFR、PCNA和GFAP表达比较.结果 脂质体介导、靶向EGFR的shRNA可显著抑制U251细胞ECFR表达,MTF法分析显示psiRNA-2400转染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68%;与对照组和psiRNA-scr转染组比较,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psiRNA-2400转染组G0~G1期细胞数没有明显变化,进入S期的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了12.7%~13%,而进入C2期细胞则增加了10.5%~11.7%.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显示对照组和psiRNA-scr转染组细胞呈正常形态贴壁生长,而psiRNA-2400转染组细胞不能贴壁生长,呈团块状簇集生长.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实验显示psiRNA-2400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生长,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治疗组EGFR表达下降、PCNA标记指数降低而GFAP表达上调.结论 靶向EGFR的RNAi技术可以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EGFR表达,在体内外对U251细胞生长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因此,shRNA表达质粒介导的基因治疗可以成为胶质瘤靶向性EGFR治疗的新策略.

  • MGMT表达指导下的恶性脑胶质瘤预见性化疗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张俊平;牟永告;张湘衡;赛克;吴秋良;岳伟英;陈忠平

    目的 评价根据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表达指导的恶性脑胶质瘤化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28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MGMT蛋白表达,对MGMT表达阳性者采用不含亚硝脲类和替莫唑胺的方案进行化疗,MGMT表达阴性者用药不受限.按WHO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评价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评价标准.结果 28例中有4例进行了两个方案化疗,共32化疗例次进入疗效评价.5例次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6例次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2例次稳定(stable disease,SD),9例次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客观有效率(CR+PR)为35%,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3%.化疗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恶心呕吐和脱发.结论 对恶性脑胶质瘤病人在化疗之前检测MGMT蛋白表达,指导选择化疗方案,可以明显提高近期化疗疗效(有效率35%,传统亚硝脲类药物对恶性胶质瘤的有效率仅20%),毒副反应耐受性好.

  • 立体定向注射靶向性缓释BCNU聚乳酸微球治疗C6胶质瘤的研究

    作者:康春生;原续波;浦佩玉;郭艳霜;巴达尼;李彦和;王广秀;谭健;张富海;常津;盛京

    目的 研究立体定向局部投递以转铁蛋白受体为配基的聚乳酸缓释卡莫司汀(BCNU)[Tf-(BCNU-PLA)]微球对C6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转铁蛋白为外水相,应用沉淀技术制备了表面含转铁蛋白、包载卡莫司汀的聚乳酸微球.分别应用Bratton-Marshall比色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载药率与释放曲线.99mTc标记微球后SPECT考察载药微球的体内分布,并进一步观察立体定向注射聚乳酸缓释BCNU微球后对C6胶质瘤的治疗效果.结果 载药微球呈球形,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Tf-(BCNU-PLA)平均粒径为183.6 nm.平均载药率为4.86% w/w;BCNU体外药物释放分析显示BCNU在释放开始的12 h表现出较大的突释,释放量达到载药量的40%,随后进入缓释期,至180h释放了所载药物的60%.立体定向注射2h后Tf-PLA NPs仍滞留于原位,胸腔和腹腔器官均未显示放射性活性.14 h后放射活性减至接近本底,Tf-PLA NPs仍在注射位点保持了良好的滞留性.与对照组相比,注射Tf-(BCNU-PLA)的大鼠生存期显著延长,核磁共振图像显示其中2只大鼠颅内肿瘤消失.结论 Tf-(BCNU-PLA)微球可有效延长荷瘤大鼠的生存时间,对恶性脑胶质瘤具有抑制作用.

  • 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基因PASG敲除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作者:董军;黄强;孙林泉

    目的 探索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PASG基因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性敲除PASG基因7.126 kb基因组DNA序列(含该基因第10~12个外显子),并从形态学及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水平观察基因敲除后的改变.结果 PASG基因敲除鼠全基因组表现为低甲基化水平.海马区皮层的大锥体细胞存在细胞形态、排列层次和数量的异常.鼠脑全基因组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PASG基因敲除后,表达差异超过1.6倍的基因共有123条,其中61条表达下调,62条表达上调.结论 PASG基因作为上游调控基因,通过改变基因组甲基化水平调控下游一系列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表达.PASG基因表达异常导致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可能是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初步研究

    作者:朱玉德;季晓燕;黄强;张全斌;董军;王金鹏;王爱东;兰青

    目的 从人脑胶质瘤体外细胞系和胶质瘤组织中分离、鉴定肿瘤干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方法 将人胶质瘤SHG44细胞和手术标本制成的单细胞,分别用含血清培养基(DMEM+10% FBS)和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添加bFGF、LIF和EGF)培养.用CD133免疫磁珠筛选,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干细胞、祖细胞和分化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结果 SHG44细胞培养1周,用CD133磁珠分离得到的CD133+细胞的比例:血清组为0.021%,无血清组为1.2%.流式细胞仪检测:(1)Hoechst 33342-细胞比例:血清组为1.5%,无血清组为16.4%;(2)nestin+细胞比例:血清组为7.2%,无血清组为51.05%;(3)免疫磁珠分离的CD133+细胞再用流式细胞仪测得的CD133+细胞为83.02%,CD133-细胞群中有3.32%的CD133+细胞.标本源肿瘤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两天后CD133磁珠分离CD133+细胞比例为4%.CD133+细胞在分化不同阶段共表达或分别表达祖细胞标志物nestin、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MAP2和GFAP.结论 在胶质瘤细胞系和胶质瘤组织中均存在CD133+的脑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无血清培养下细胞球体中CD133+细胞仍占少数,而nestin+细胞占多数,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脑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实验材料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 人脑胶质瘤hMIBP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王维兰;孙立军;陈德富;只达石;陈喜文

    目的 从人脑胶质瘤中克隆与肿瘤分化相关基因human c-myc内含子结合蛋白1(hMIBP1),并测定其全序列.方法 收集病理确诊的恶性胶质瘤样品,提取总RNA后用RT-PCR法分段克隆,所得片段经测序和组装后,获得全序列.结果 提取的人脑总RNA质量好、纯度高,适合RT-PCR分析;克隆的基因命名为hMIBP1,长度为7 341 bp,含一编码2 446个氨基酸的完整读码框,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DQ231041.结论 从人胶质瘤标本中获得hMIBP1基因,为hMIBP1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 声动力化学疗法对体外C6胶质瘤细胞作用的研究

    作者:宋大勇;岳武;赵钊;王殿洪;张旭;孟祥喜

    目的 研究声动力化学疗法(SDT)对体外C6胶质瘤细胞作用效果,试图探索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SDT后的各时段、加不同氧活性物质(ROS)后的抑瘤率;流式细胞学检测C6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百分比;透射电镜观察C6细胞亚细胞结构变化.结果 SDT后抑瘤率显著增高;超声组也有一定的抑瘤率;血啉甲醚(HMME)组抑瘤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与SDT组比较,加NaN3抑瘤率显著降低,加过氧化氢酶及SOD抑瘤率亦较SDT组低,加甘露醇抑瘤率无明显变化.SDT后凋亡率升高,G0/G1期、G2/M期百分比降低,S期百分比升高、凋亡增殖比(APR)升高.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C6细胞无明显变化,SDT组细胞呈现凋亡或坏死状态.结论 SDT能显著杀伤体外C6胶质瘤细胞.

  • PET-CT神经导航优化脑胶质瘤手术

    作者:张川;杨树源;朱涛;蔡莉;高硕

    目的 探讨PET-CT神经导航脑胶质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两例考虑为胶质瘤的患者,以脑CT和MRI及PET-CT检查进行术前评估,并在PET-CT导航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结果 常规脑CT和MRI检查均不能分辨两例肿瘤的确切部位、范围和与周围水肿的关系;PET-CT显示肿瘤的位置和边界清晰,并能揭示肿瘤增殖的不均一性,为神经导航提供了准确的肿瘤信息.结论 对于常规影像学不能明确界限的胶质瘤,基于PET-CT的神经导航手术对提高肿瘤全切率和揭示胶质瘤生物学特性有较高的临床和研究价值.

  • TaqMan低密度表达芯片检测DNA损伤修复基因在原发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姜政;胡锦;李新钢;卢大儒;江玉泉;周伟

    目的 运用低密度表达谱芯片检测人脑原发胶质瘤组织中DNA损伤修复基因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 使用TaqMan低密度表达芯片技术检测27个DNA损伤修复基因在40例不同级别原发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其在不同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较,有13个DNA损伤修复基因在Ⅱ、Ⅲ、Ⅳ级胶质瘤中均表达下调,包括ERCC1、ERCC2、ERCC3、ERCC4、MGMT、MLH1、MLH3、NTHL1、OGG1、RAD50、SMUG1、XRCC4、XRCC5(P<0.05).MSH2、MSH6、NUDT1和XRCC3只在Ⅱ级和Ⅲ级胶质瘤中表达下调;MRE11A和MUS81只在Ⅲ级和Ⅳ级胶质瘤中表达下调.PMS2、RAD52和XRCC1只在Ⅲ级胶质瘤中表达下调,而UNG只在Ⅱ级中表达下调.结论 TaqMan低密度表达芯片为多个基因的同时定量表达提供了一种准确、快速、有效的多变量检测技术,可用于发现新的肿瘤相关基因.大量的DNA损伤修复基因的表达下调,与胶质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 小儿脑干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方陆雄;漆松涛;邱炳辉;陈状;黄广龙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在小儿脑干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以及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对18例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干胶质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术中影像资料和术后随访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其中9例术后进行放疗.平均随访2.8年,总体效果良好.结论 适应证明确的脑干胶质瘤患儿应积极显微手术治疗.在选择手术患儿时,除肿瘤系外生型、内生局限型或颈延髓型外,MRI上有局限性强化灶和神经功能缺失不明显也是重要的手术指征.

  • 手术夹闭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一例

    作者:王君;李宝民;许百男;孙正辉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出血的常见病因,经典的手术夹闭瘤颈和介入栓塞动脉瘤腔成为主要的治疗策略,如何评价二者的关系和地位,多年来一直是神经外科讨论的重点.本文就我科近日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联合治疗1例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情况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办的2006北京市神经外科学术研讨会上进行讨论,与会的各位专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中华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