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중화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346
  • 国内刊号: 11-20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jns.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忠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小脑幕切开术用于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复位的临床体会

    作者:魏增华;国庆英;吴超;续继军;魏丹;赵曰琨;丁鹏;马红鑫

    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在40%~90%[1].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我们采用小脑幕切开术治疗48例小脑幕切迹疝病人,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垂体瘤MRI影像学特征与视功能障碍

    作者:祖朝辉;王颖;阚志生;张宇新

    目的 通过对垂体瘤MRI影像学特征的研究,结合患者的神经眼科学表现,进一步探讨垂体瘤导致患者视功能障碍的可能原因.方法 将48例垂体瘤患者分为视交叉受压移位和视交叉未受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视力下降率和视野缺损率的差异.以MRI正中矢状位和冠状位肿瘤的相对高度为自变量,患者双眼视力下降值为应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48例垂体瘤患者中,38例(79%)视交叉受压向上移位,视力下降率和视野缺损率分别为78%和54%,10例(21%)视交叉未受肿瘤压迫,视力下降率和视野缺损率分别为60%和30%,两组患者视力下降率和视野缺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I正中矢状位和冠状位肿瘤相对高度平均值分别为2.0±1.2(0.0~5.5)cm和1.7±1.1(0.0~5.0)cm,双眼视力下降值平均0.9±0.6(0.0~1.9),肿瘤的相对高度与患者双眼视力下降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除视交叉受肿瘤压迫和"窃血"机制外,视交叉供血动脉受累亦可能是垂体瘤患者出现视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 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迟发性颅内出血(附15例报告)

    作者:田永吉;马振宇

    目的 介绍颅内表皮样囊肿手术后一种罕见并发症--自发性颅内出血,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1985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治的所有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并发症的病例特点及高危因素.结果 颅内表皮样囊肿患者共737例,其中手术治疗719例,术后出现自发性颅内出血15例(2.1%),男5例,女10例,(男/女=1:2),平均年龄(39±8)岁,出血发生在术后第(9±3.7)天,死亡10例(66.7%).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第5-18天为发生致命性颅内出血的高危期,目前尚无规律町循,因此应提高对这种罕见并发症的警惕,争取早发现,早抢救,改善患者预后.

  • 海绵窦区脑膜瘤的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王亮;张俊廷;吴震;尹长有;郝淑煜;汤杰;张力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海绵窦区脑膜瘤的疗效,评价手术对眼肌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总结经外科手术切除的25例海绵窦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以及随访期间应用Biglan眼肌功能分级对患者进行眼肌功能评定.结果 肿瘤全切4例,近伞切除14例,大部切除7例;术后19例出现了新的脑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术后上睑下垂18例;2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期为46.2个月,总体复发率为12%;术前、术后1周、随访期间Biglan眼肌功能分级中优秀+良好的比率分别为64%、52%和68%.结论 海绵窦区脑膜瘤全切困难,规范的显微外科手术是有效地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受累眼肌的远期预后.

  • 颅脑创伤所致脑中心疝的提前干预治疗

    作者:李树志;张鹏;王美香;岳修臣;邓昌武;张聿民;袁邦平;李耀华;郭明宝

    近年来,对颅脑创伤致脑中心疝的治疗方法报道较多.但对其产生原因、发生时间、提前干预治疗报道较少.脑中心疝与其他几种常见疝临床表现不同,易被临床医生忽视,它一旦形成,发展迅速,预后差,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 体感诱发电位与直接皮层电刺激在大脑功能区手术中的联合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赵焕燕;乔慧;朱军;李建民;刘淑玲;王明然;刘莉

    目的 术中联合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形翻转与直接皮层电刺激(DCES),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肌力、感觉功能变化及切除程度来了解此技术的优越性.方法 实验组64例运动感觉功能区占位病人术中联合采用此技术进行监测,与对照组64例比较,以肌力、感觉及切除程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A组12例、B组27例术后出现肌力下降;A组2例、B组1例术后出现感觉减退;A组50例全切,14例近全切;B组42例全切,21例近全切,1例大部切除.结论 术中联合采用SEP波形翻转与DCES监测技术,能有效保护运动功能.

  •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道宝;刘艳辉;余水;刘家刚;毛庆;尹卫宁;周良学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分析17例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法和疗效.结果 17例中13例位于幕上,幕下小脑半球3例,颈髓1例.其临床表现及体征无特异性,GT和MRI无法明确诊断.手术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随访14例,均死于术后肿瘤复发,短于术后1个月死亡,长于术后14个月死亡,术后中位生存期6.5个月.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误诊率高,预后差,以手术切除为主,可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性治疗.

  • 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引起脑功能严重受损二例

    作者:姜国;陈旭;邰宏武

    例1 女58岁.2004年5月因车祸伤致右侧颞部广泛脑挫伤.患者嗜睡状态,伤后13 h突然出现昏迷,右侧瞳孔散大.立即行右侧颞额大骨板去除减压术.术中发现右侧颞部有极少量的硬膜下薄层血肿,脑挫伤至脑肿胀而造成脑疝,术后1周患者神志渐清,但遗留左侧半肢体功能障碍.

  • 快速演变的急性硬膜外血肿二例

    作者:周利城;张桥;邱朝红;陶开剑;王峰;王建

    例1男,44岁.因头部外伤半小时入院,伤时有短暂昏迷史.就诊时神志清,头颅CT示左颞微量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左颞骨骨折.约4 h后病人昏迷,左侧瞳孔4.5 mm,右侧瞳孔2.0 mm.头颅CT示左颞顶及后颅窝巨大硬膜外血肿,量约120 ml.急诊行后颅窝及左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见左侧横窦及上矢状窦中部均有出血,清除血肿,横窦处保留骨桥,悬吊上矢状窦及横窦处硬脑膜以止血.

  • B超定位切除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一例

    作者:曾家良;李梅;吴南;冯华;王宪荣

    患者女性,40岁.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11年,头痛2年入院.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入院时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头颅MRI平扫加增强提示:右额、颞、枕分别有略呈类圆形影像,3个病变在T1、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但在T2加权像病变周围有环低信号,提示有"含铁血红素"沉积.

  • 神经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雍利军;贾元光;龚洪福;何明方;梁兴泽

    患者男,2岁.因"右下肢反复发作性疼痛,行走困难20 d"入住骨科.入院查体见右额略隆起,右大腿轻度红肿,局部触痛明显,活动受限.右股骨X线示"右股骨上段早期骨髓炎改变".

  • 延髓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并发小脑囊性血管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张学新;刘海英;佟静;刘英姿;李建峰

    患者女,17岁.因阵发性头痛4个月,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0 d于2007年9月19日入院.查体:神清,语利,视力正常,阵发性呼吸困难,颈项稍僵硬,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轮替试验(+)、指鼻试验(+)、Romberg征(+).无家族病史.

  • 颅内恶性嗜铬细胞瘤一例

    作者:李智;赵祥启;罗泽旭;郭博

    患者女55岁.1997年6月因偶发心悸就诊于外院,CT发现左侧肾上腺肿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嗜铬细胞瘤(未提示恶性).术后未行其他治疗,亦无不适.2005年体检时发现肝脏肿瘤,于我院行介入治疗失败.其后1年多未行任何治疗,亦无明显不适.

  • 弥漫性轴索损伤相关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甲;冯东福;李雪元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以腩白质广泛性轴索肿胀、断裂、轴缩球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特殊类型脑损伤.由于患者多昏迷,缺乏特异性体征,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 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切除累及鞍旁的垂体腺瘤

    作者:黄山;张义

    对于局限型垂体腺瘤(直径<2 cm,鞍内)采取传统的经鼻蝶窦入路可全切肿瘤.而对于侵袭性垂体腺瘤(直径>2 cm,侵入鞍旁海绵窦),如何行扩大入路尽可能切除肿瘤引起广泛的讨论.

  • 腺病毒介导Nogo受体特异性RNA干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轴突再生和神经行为的影响

    作者:王敬;秦新月;张沁丽;马秀华;吕富荣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Nogo受体特异性RNA干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轴突再生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2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RNAi干预组、阴性对照组.术后24 h、9周行CT测量腩梗死体积,术后行神经功能评分,示踪技术观察皮质红核束和皮质脊髓束.结果 RNAi治疗后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和阴性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RNAi治疗3周后,神经功能有明显地恢复(P<0.01),RNAi治疗9周后健侧皮质红核束发出侧枝支配病灶侧的数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 腺病毒介导NgR特异性RNAi可以增加来源于健侧皮质的轴突侧枝出芽,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丘脑底核电刺激对大鼠黑质网状部及苍白球细胞外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初君盛;张斌;张建国;张颖

    目的 通过电刺激正常及癫痫大鼠丘脑底核(STN),研究黑质网状部(SNr)及苍白球(GP)细胞外液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变化,探讨电刺激治疗癫痫的机制.方法 正常大鼠和癫痫大鼠各加只,将刺激电极植入一侧STN,分别用130 Hz和260 Hz进行刺激,同时在同侧的SNr和GP收集细胞外液,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其Glu和GABA的含量.结果 癫痫大鼠SNr的GABA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大鼠.电刺激使两组SNr的GABA明显升高.130 Hz和260 Hz刺激明显增高两组GP和SNr的Glu含量,但130 Hz的更显著.结论 SNr细胞外GABA升高在STN电刺激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电刺激增加了GP细胞的活动,STN电刺激治疗癫痫机制不能单纯解释为"功能的毁损".

  • 人脑恶性胶质细胞瘤组织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黄延林;兰青;刁艺

    目的 建立人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并探讨移植瘤细胞的生长状况.方法 将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新鲜人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手术标本移植于裸小鼠右尾状核并传代,观察各代移植瘤的生长特性及组织学特点.结果 移植瘤在裸小鼠右尾状核已连续传至7代,向周围鼠脑侵袭性生长;瘤细胞排列紊乱,核大深染且异型明显;移植瘤中EGFR的表达率为70%.结论 本法建它的人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原位模型能够真实地模拟其原发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对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放、化疗等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 反义miR-21抑制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株增殖的体外研究

    作者:周旋;任玉;许鹏;王广秀;贾志凡;张安玲;徐嵩;浦佩玉;康春生

    目的 探讨敲低miR-21表达抑制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株增殖能力的效果和机制.方法 脂质体介导转染反义寡聚核苷酸(AS-miR-21)下调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株miR-21的表达.使用实时定量PCR和原位杂交法鉴定转染后U251细胞miB-21表达水平下调;MTY法评价AS-miR-21抑制U251细胞生长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U251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PCNA、CyelinD1、Bcl-2、PTEN和Septin-7)评价转染后U251细胞肿瘤生物学性状改变.结果 MTT结果显示AS-miR-21转染组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小于对照组与无义寡核苷酸(F=78.926,P=0.000)组;实时定量PCR法:AS-miR-21转染组miR-21表达下调为对照组0.042±0.012;LNA-miR-21原位杂交显示AS-miR-21转染组miR-2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与无义寡核苷酸组下调;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AS-miR-21转染组细胞周期存在G0/G1期阻滞(X2=14.160,P=0.007)且凋亡比例高于对照组与无义寡核苷酸组(F=23341.25,P=0.000);细胞免疫荧光法表明AS-miR-21治疗后U251细胞PCNA、CyclinD1、Bcl-2表达下调,PrEN、Septin-7表达上调.结论 以miR-21作为靶点抑制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株生长结果肯定,miR-21可以作为人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侯选靶点.

  • 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对帽状腱膜连续缝合的体会

    作者:梁成;朱宗锦;刘保华

    一、材料与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67例患者在施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应用可吸收缝合线进行帽状腱膜连续缝合.年龄17~76岁.平均39岁.其中外伤49例,肿瘤10例,脑出血8例.

  • 急性硬膜下血肿迁延为亚急性13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浦强;孙吉书;江水

    本文回顾了我院自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1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迁延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例,均采用钻孔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脑室内出血

    作者:吴德权;羊正祥;周志敏;浦毅;程超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脑室内出血共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3~56岁,平均45.3岁.

  • 积极稳妥地开展脊柱外科手术

    作者:王贵怀

    我国神经外科医生对脊髓脊柱病变的外科治疗主要是脊髓肿瘤,而发病率较高的椎间盘病变、脊髓脊柱损伤等常见病几乎多由骨科医生治疗,而在国外对脊柱病变的外科治疗主要是神经外科医生处理[1-4].如此差异是否需要改变?神经外科如何与国际接轨?这些问题是我们广大神经外科医生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 "双保险"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巨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术中的应用

    作者:高宇飞;赵丛海;宫崎朋子;山田勝;藤井清孝

    目的 探讨巨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治疗中,"双保险"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对5例巨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采用"双保险"颅内外血管搭桥(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阻断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血管造影显示,4例吻合血管通畅,1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口狭窄.5例动脉瘤均不显影.随访3-24个月,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无动脉瘤复发或破裂.结论 "双保险"颅内外血管搭桥能有效防治术中、术后脑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是治疗巨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有效、安全的方法.

  • Hydrocoil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瘘六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永安;陈剑;张鲲鹏;潘树茂;吴鑫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及栓塞材料的更新,血管内栓塞治疗凭借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目前闭合颈内动脉瘘治疗的首选方法[1-3].目前国内外对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瘘报道较多[4].本文报道一组Hydrocoil弹簧圈治疗颈内动脉瘘的病例资料,并对其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以期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作者:刘恋;吕宪利;姜除寒;吴中学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佳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19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CSDAVF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12例,仅应用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B组7例,应用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本文对治疗后的影像学结果、并发症、临床表现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1.7%和100%,并发症主要有脑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脱发等;治疗时间分别为(6.77±2.49)h和(3.75±1.63)h;治疗费用分别为(16.9±4.8)万元和(10.3±5.7)万元.结论 Onyx胶结合弹簧圈技术有望安全可靠的替代单用弹簧圈子栓塞治疗CSDAVF.

  • CT监测下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

    作者:赵宪林;焦德生;高飞;李子强;陈世伟;张蜂;刘永军;王庭忠;杜敬华;刘国军;关永昌

    目的 探讨CT监测下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处理要点和疗效.方法 在CT监测下行硬通道穿刺抽吸血肿、间断用尿激酶溶解引流残余凝血块方法,治疗68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临床评价标准包括术前与术后GCS评分、血肿体积减少量、平均手术时间、30 d内死亡率.结果 术前与术后GCS评分平均增加2.0分,血肿体积平均减少30%,平均手术时间23.6 min,30 d死亡率19.1%.结论 CT监测下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简单、快捷、准确、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能降低死亡率,但是必须强调适应证和时机.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作者:任少华;任晋瑞;张刚利;丁新民;郝旭东;张汉伟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和60例对照者血浆Hcy、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相关危险因索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颅内动脉瘤组平均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两组中血浆Hcy升高分别有38例(48%)和9例(15%)(X2=16.239,P<0.001);颅内动脉瘤组平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05);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浆Hcy水平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是颅内动脉瘤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3.961[P=0.019,95%可信区间(CI):1.255~12.500].结论 高Hcy血症与颅内动脉瘤发病有密切关系,可能是颅内动脉瘤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关.

  • 上颌动脉与颈内动脉搭桥解剖学研究

    作者:徐善才;史怀璋;刘增尧;高成;季智勇;王春雷;吴培;刘珍

    目的 探讨上颌动脉(MA)与颈内动脉(ICA)搭桥的可行性.方法 5具成人尸头行双侧解剖,解剖颞浅动脉(STA)、MA、颈外动脉(ECA)、ICA并测量其血管外径;额颞瓣开颅,显露ICA床突上段并测量其外径;在蝶骨上磨一骨孔,测量MA与ICA之间距离以及ECA和ICA起始段到ICA床突上段之间距离,比较所测得数据和移植物行走路径.结果 MA血管外径(2.66±0.20)mm大于STA分叉部的血管外径(1.92±0.15)mm.MA与ICA之间的距离(4.69±0.34)cm小于ECA、ICA起始段与ICA床突上段之间的距离(17.76±0.47)cm和(18.11±0.51)cm.结论 MA与ICA之间搭桥在解剖上是可行的,具有移植血管短、路径直的优点.

  • 介绍一种简易颅骨固定方法

    作者:李平;潘文勇;丰育功

    开颅手术中骨瓣的固定方法很多,多年来我们采用丝线网织固定骨瓣,简单易行,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如何做好额颞部颅骨成形术

    作者:史益民

    当今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水平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但要求大程度地切除病变,还要大限度地保留或重建功能,甚至追求美容的效果.

  • 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祝永杰;王贵怀;杨俊

    目的 探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技巧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44例病例资料,均行后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对手术时机及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4例肿瘤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者33例.结论 对于有明确神经系统症状的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应积极、早期行肿瘤切除术,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中注意微创操作,并充分利用B超和电生理监测等手段,可以很好地保护脊髓.

  • 脊髓硬膜下血肿合并颅内硬膜下血肿(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董建军;高波;李洪伦;袁源;谢海柱;刘奉立

    硬脊膜下血肿(spinal subdural hematoma,SSDH)临床少见[1];合并颅内硬膜下血肿(cranial subdural hematoma,CSDH)更是罕见.SSDH通常与外伤、血液病、抗凝、腰穿及血管畸形有关[1-2].

  • 改良远外侧入路切除C1~C2哑铃形神经鞘瘤

    作者:王军;王运杰;欧绍武;吴安华;王义宝

    目的 探讨改良远外侧入路在切除C1~C2哑铃形神经鞘瘤中的意义.方法 对10例经改良远外侧入路切除的C1~C2哑铃形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肿瘤全切者8例,次全切者2例,术前有神经根痛的6例患者术后均缓解,无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产生,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5年,术前有肢体肌力障碍的3例中,2例已恢复正常,1例有明显改善,3例术前有麻木症状者亦有所好转,肿瘤全切的8例中有1例于术后第4年复发,行二次手术全切肿瘤.结论 改良远外侧入路在切除C1~C2哑铃形神经鞘瘤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 大型椎管肿瘤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的研究

    作者:张刚利;吉宏明;宋洁富;张汉伟;贾贵军;李荔荣;王树荚

    显微外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椎管内肿瘤的全切除率不断上升,但是对椎管内大型肿瘤[1],尤其是位于脊髓腹侧、椎管内外呈哑铃形生长的肿瘤,治疗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许多患者术后存在脊柱不稳定,常需行内固定手术.本研究对此问题探讨如下.

  •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张嘉;王振宇;刘彬

    目的 总结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及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和手术结果.结果 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部分伴有脊柱发育畸形,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神经根性痛和脊髓压迫症状.MRI可清晰显示囊肿及其周围结构.囊肿通常表现为稍长T1、长T2均匀信号.11例中4例全切,7例大部切除.所有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肠源性囊肿是少见的先天性疾患,多发生于颈胸段椎管硬膜下脊髓腹侧,常伴有脊椎畸形.MRI是方便有效的检查方法.手术切除囊肿,神经功能多能恢复.

  • 多节段髓内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建军;王振宇;李振东;马长城;刘彬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恶性程度不同的多节段髓内星形细胞瘤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 21例多节段(3个椎体节段以上)髓内星形细胞瘤患者均行后正中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以UOA分值差(术后UOA和术前UOA差值)评估手术效果.以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同归分析统计学数据.结果 肿瘤性质直接影响肿瘤的切除程度(X2=10.41,P=0.03),高度恶性肿瘤只能大部切除或减压.年龄(X2=12.53,P=0.01)、肿瘤性质(X2=16.44,P=0.002)和部位(X2=27.12,P=0.04)影响近期手术效果(UOA分值差);青少年患者、低度恶性肿瘤手术效果较好,单纯累及胸段的患者手术效果差.结论 低度恶性或青少年多节段髓内星形细胞瘤患者应尽早手术,术后疗效满意.

中华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