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呼吸系统疾病 >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

临床肺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림상폐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63
  • 国内刊号: 34-12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肺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许学受
  • 类 别: 呼吸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比较

    作者:梁章荣;李旷怡;张英俭;陈景利;吴智鑫;汤琪;邝敏华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心搏骤停患者86例,均行心肺复苏治疗和PETCO2监测。根据复苏效果分为两组,34例患者自主循环恢复( ROSC)为观察组,52例患者复苏未成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ETCO2的变化情况。根据存活时间,将观察组分为两组,19例患者于24h内死亡为A组,15例患者存活大于24h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ETCO2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PETCO2先升高后降低,观察组患者PETCO2持续升高,观察组患者PETCO2在多个时相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PETCO2均持续升高,B组患者PETCO2在多个时相点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PETCO2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肺复苏预后的有效监测指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CAT评分与右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欣;费广鹤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CAT评分量表与右心功能之间相关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6月我科12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符合入组条件患者62例,其中轻-中度组29例、重-极重度组33例,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并记录肺动脉压力( PAP)、心功能参数( RA-V、RVD、Tei ),所有受试者完成CAT评分量表、肺功能参数、动脉血气测定。结果轻-中度、重-极重度组的CAT评分与PAP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CAT评分与RA-V、RVD成正相关,且轻-中度组更具有显著相关性(r=0.654,r=0.444);CAT评分与Tei成显著正相关性,P值<0.01。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CAT评分与右心功能参数间均有显著相关性,提示CAT可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右心功能严重程度评估,右心心功能变化可能影响CAT评分分值,从而拓展CAT在临床的应用范围。

  • 由胸腔镜检查探讨经皮穿刺胸膜盲检对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腔积液确诊率差异的原因

    作者:况里杉;廖秀清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胸膜盲检对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水确诊率差异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胸膜炎20例、恶性胸水12例胸腔镜检查结果,观察两组患者镜下形态学差异,分析胸膜结节或白斑样病变间黏膜组织的活检病理结果;结果肿瘤与结核均以弥漫性分布、结节状病变为主。在病变之间的胸膜组织也均呈现出充血、水肿、增厚、粗糙、纤维粘连等异常的形态特点。对病变间黏膜组织进行活检的结果提示:结核性胸膜炎组(95%)病理符合率显著高于恶性胸水组(16.7%)(P<0.01)。结论结核特征性病变分布更广泛,是导致经皮穿刺胸膜盲检对结核、恶性胸水确诊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 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对肺癌转移及预后评价的意义研究

    作者:张宁玲;李秋梅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 LYVE-1)水平,并探讨血清LYVE-1用于判断肺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57例肺癌患者血清中LYVE-1的水平,同时分析血清LYVE-1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分析血清LYVE-1用于判断肺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评价LYVE-1用于预测病人预后的临床意义。结果肺癌患者血清LYVE-1为1625.0±343.0 pg/mL;血清LYVE-1与肺癌患者性别、肿瘤组织学分型、血清CEA和CA125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有关( P<0.05);血清LYVE-1用于诊断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728(95% CI:0.685-0.747,P<0.05);LYVE-1的为1821 pg/mL时,其诊断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68%;血清LYVE-1大于1821pg/mL的肺癌患者预后要比血清LYVE-1小于1821 pg/mL的肺癌患者预后差,两组总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5)。结论血清LYVE-1可用于确定肺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并可用于评估病人预后。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1和IgE水平的影响

    作者:舒海燕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时对患者血清IL-21和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同时选取4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人员血清IL-21及IgE,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总有效率为89.7%(70/78);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21及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21及IgE显著降低(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有效降低血清IL-21及IgE水平,减轻气道炎症反应,进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疗效可靠。

  •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孙晓静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l(GLUT-1)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胸腔积液中脱落细胞GLUT-1的表达以及ELISA法测定胸水中GLUT-1的水平。结果两组胸液脱落细胞GLUT-1的表达率恶性组为89.33%,良性组为3.17%,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胸液上清中GLUT-1的表达水平恶性组为(1.18±0.35)pg/ml,良性组为(0.85±0.24) pg/ml,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LUT-1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以作为鉴别恶性胸腔积液的可靠标记之一。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勉;陈方方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患者中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 NT-proBNP)的变化意义。方法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68例患者,按照治疗期间是否发生VAP分为Ⅰ组(出现VAP,n=62例)和Ⅱ组(无VAP,n=106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确诊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Ⅱ( APACHEⅡ)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将Ⅰ组按照血浆NT-proBNP分为正常组及增高组,比较两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住院死亡率;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P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因素。结果Ⅰ组血浆NT-proBNP、APACHEⅡ评分、血糖及WBC计数明显高于Ⅱ组( 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Ⅱ组( P<0.05);NT-proBNP增高组死亡率高于正常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r=0.502,P<0.05)、CRP (r=0.513,P<0.05),WBC计数(r=0.339,P<0.05)及血糖水平(r=0.311,P<0.05)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OR=2.012,P<0.05)是VAP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 VAP患者中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且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是CAP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浆NT-proBNP水平在评估CAP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槲皮素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46的凋亡调控作用

    作者:苏珊;邹建军;孔少颜;李磊;岑文昌;张贤兰

    目的:初步探讨槲皮素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槲皮素培养H446细胞24 h后,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以0、15、30、60μmol/L浓度的槲皮素作用于细胞株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0±0.32)%(12.95±0.08)%,(16.8±0.19)%,(25.81±1.01)%,各组间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并且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H446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两者呈正性相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发现,随着槲皮素作用浓度的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信号亦逐渐降低。结论槲皮素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有促进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有关。

  • 戒烟干预对不同风险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

    作者:罗勤利

    目的:探讨戒烟干预对不同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急性加重次数的影响,期为临床治疗慢阻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26例慢阻肺患者,根据是否戒烟和接受治疗前1年急性加重次数分为4组,采用不同方案的干预手段。然后对4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随访,比较1年后患者症状评分、FEV1以及急性加重次数。结果1年后,戒烟干预低风险组临床症状评分变化量为(2.11±0.32)分,与对照低风险组(1.28±0.51)分相比有明显改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5,P=0.004<0.05)。两者FEV1相比,有显著差异(0.16±0.11比0.50±0.04,t=3.268,P=0.003<0.05)。戒烟干预低风险组的急性加重次数也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5.364,P=0.002<0.05);戒烟干预高风险组临床症状评分变化量为(2.77±0.29)分,与对照高风险组的(1.28±0.51)分相比有明显改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3.641,P=0.005<0.05)。两者FEV1相比,有显著差异(0.04±0.07比0.12±0.11,t=2.952,P=0.006<0.05)。干预高风险组的急性加重次数也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3.695,P=0.005<0.05)。结论戒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吸烟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FEV1下降,降低急性加重次数。随访及戒烟干预对吸烟的高风险慢阻肺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急性加重风险更具有临床意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气道阻力和肺功能的关系分析

    作者:代红;杨飞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与其气道阻力( R)和肺功能(LF)的关系。方法将140例慢阻肺患者根据慢阻肺分级分为轻度组(n=41)、中度组(n=58)和重度组(n=41),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HRV、R和LF并分析慢阻肺患者HRV与其R和LF的关系。结果轻度组、中度组的和重度组HRV和LF均低于对照组,R则高于对照组,慢阻肺患者HRV和LF亦随着慢阻肺分级的增大而降低,R则随着慢阻肺分级的增大而升高( 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阻肺患者HRV与R和LF均相关(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存在HRV和LF的降低及R的增加,其HRV与R和LF均相关,可用于其病情的预测。

  • 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杨志勇

    目的:分析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案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的心脏毒性、肾毒性、胃肠道反应、脱发等不良发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2%,对照组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良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抗凝治疗肺心病患者对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

    作者:郎永军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肺心病患者对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宣化钢铁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92例肺心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的抗凝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1.3%(42/46)明显比对照组71.7%(33/46)高( P<0.05),全血高切和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比容、血浆粘度、F1+2、Fg、GMP-140、PaCO2、PaO2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抗凝治疗肺心病患者能够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洋;郭艳玲;孙琦;邢爱英;傅瑜

    目的:研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 MBL2)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对112例肺结核患者和120例健康对照DNA样本中MBL2-221位点和外显子区54号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肺结核病人和健康对照-221各基因位点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在MBL26个单倍体型中,YA/YA基因型在肺结核病人和健康对照的比例分别为35.7%和4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OR值:0.57), XA/XA基因型则分别9.8%和1.7%(P=0.007, OR值:6.4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肺结核病人-221位点和外显子区54号位点基因多态性除在不同年龄之间,初治与复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临床特征与各位点基因多态性无关(P>0.05)。结论 YA/YA单倍体型可能是一种保护基因型,MBL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肺结核易感性有关,并与肺结核病人复发等相关。

  • 空气质量、气象因子等环境因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患者住院的影响

    作者:刘宏炜;马江伟

    目的:探讨空气质量、气象因子等环境因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冠心病患者住院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至2013年上海一所区中心医院每日收治住院的慢阻肺以及冠心病的病例数与住院当天(d0)、前三天(d-3)的空气质量、气象因子等环境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其中的一些相关因素。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慢阻肺患者每日住院总人次与住院当天的PM10、SO2数值呈正相关性,与NO2、平均气压、平均湿度数值呈负相关。与住院前三天当日的SO2数值呈正相关性,与前三天当日的日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平均湿度、NO2数值呈负相关。冠心病患者每日住院总人次与住院当天的NO2数值呈正相关,与SO2数值呈负相关。与住院前三天当日的PM10、NO2数值呈现正相关性,与前三天当日的SO2的数值呈负相关。结论慢阻肺、冠心病患者的住院与空气质量存在相关性,慢阻肺患者住院同时易受到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肺栓塞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佳;王静;马利军

    目的:对比分析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组肺栓塞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分成瑞替普酶组(23例)与尿激酶组(39例),将两组患者溶栓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肌钙蛋白T、N-ProBNP及PAS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aO2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小时D-二聚体及肌钙蛋白T差值无明显区别(P>0.05),但瑞替普酶组PaO2、N-ProBNP、PASP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及尿激酶均可以用于治疗急性中危组PTE,但于住院期间给予中危组肺栓塞患者,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效果优于尿激酶。

  • 肺功能检测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张鑫;李坤玲;康书慧;刘士甫;赵磊;曹金凤

    目的:探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改变。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0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列为A组,检测肺功能,并与50例肺结核( B组)及50例2型糖尿病( C组)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结果 A组肺功能异常发生率66.7%(20/30)显著高于B组36.0%(18/50)和C组22.0%(11/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和C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较差。

  • MicroRNA-18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晓林;欧阳小平;黄玉民;陶玉坚

    目的:探讨微小RNA-182( miRNA-18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miRNA-182在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织中miR-18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miR-182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EGFR基因突变明显相关(P<0.05)。 Kaplan-Meier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miR-182低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高表达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iR-18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均上调,可作为肺癌转移和预后判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 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作者:陆璐;王永;宋苏娟

    目的:观察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抗炎、解痉平喘、止咳化痰、雾化吸入、持续低流量吸氧或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人工扣背排痰法,观察组加用体外振动排痰机行机械叩振排痰法。结果①观察组较对照组HR、RR、PaCO2、pH值下降更明显,PaO2、SaO2上升更明显,住院天数缩短,抗生素使用天数缩短,24小时排痰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患者的气急、胸闷、呼吸困难改善,呼吸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③观察组湿啰音消失率84.4%(54/64)与对照组67.2%(43/6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振动排痰机治疗AECOPD患者具有显著的排痰效果,能改善患者的血气与肺功能状态,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痛苦小、缩短疗程,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AECOP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小细胞肺癌同期化放疗的临床结果分析

    作者:徐秀理;陆林;胡宗涛;高世乐;费振乐

    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情况,并评价不同治疗方式对小细胞肺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140例经病理诊断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共分4组,其中A组(化疗同期放疗)44例、B组(单纯化疗)28例、C组(单纯放疗)13例和D组(序贯化放疗)55例。原发灶放疗采用常规分割三维适形和常规放疗技术,肿瘤剂量为40~64 Gy。化疗方案以EP、CE、CAV为主。结果随访率为97%。 A、B、C、D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41%、34%和43%、21%、10.5%和39%、17%、0%和63%、33%、21.8%。放化疗综合治疗组优于单一治疗组,同期放化疗生存率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化疗同期采用放疗治疗模式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血小板平均体积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变化

    作者:周磊

    目的:观察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关系。方法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40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三组血清中血小板平均体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之间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为(10.69±0.96) fl,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为(10.59±0.75)fl,健康对照组为(10.46±0.66)fl,三组两两比较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血小板平均体积较慢性持续期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可能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发病及严重程度有关。

  • S100 A4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曹睿杰;钟杉;官兵;洪玉萍;周敏;闵大六

    目的:探讨S100A4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45例肺鳞癌、50例腺癌、23例小细胞肺癌病例,调查其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等参数;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各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应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所有肺鳞癌、腺癌标本中S100A4蛋白的表达均强于相应的癌旁组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小细胞肺癌细胞内未检测到S100A4的表达,但在其间质血管中检测到S100A4的表达。在鳞癌患者中的S100A4蛋白表达中,Ⅰ期IOD值为19012.12±4856.98,Ⅱ期为27654.40±5365.86,Ⅲ期为39001.38±6435.97,IV 期为48753.00±7727.42(P <0.05),而在腺癌中,Ⅰ期为22343.11±5156.18,Ⅱ期为31942.04±4915.36,Ⅲ期为44519.23±5435.07,Ⅳ期为51060.53±10757.74(P<0.05)。鳞癌和腺癌标本中S100A4蛋白的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有远处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0.05)。肺鳞癌、腺癌标本中S100A4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S100A4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100A4蛋白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判断;同时它可能在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 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陆月明;饶敏;王红;董甲贵;张梦;王展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我院共分离鲍氏不动杆菌149株,广泛分布于临床各科室,多见于急诊内科(占21.5%),其次为胸外科(占11.4%)。鲍氏不动杆菌以痰液中检出率高(占88.6%),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5.4%)。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9.7%和49.0%,对多粘菌素全部敏感。结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可见于许多临床科室,对碳青霉烯类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医生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 儿童支气管哮喘EOS、IL-17和IgE表达水平临床意义

    作者:陈玲;张丙宏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免疫球蛋白E(IgE)在支气管哮喘( BA)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93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和发作期IL-17、EOS和IgE水平,同期选择8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结果患儿组血清EOS计数、血清IL-17和IgE水平均显著上升,远高于对照组(P<0.05),EOS计数随血清IL-17增高而增高,两者呈现正相关性(r=0.794,P=0.003),而IgE和EOS计数、血清IL-17水平并无相关关系;哮喘发作期IgE水平较缓解期高(P<0.05),发作期患儿IgE水平和IL-17呈现出正相关性(r=0.583,P=0.007)。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EOS计数、血清IL-17和IgE水平表达增高,可为判断病情提供理论依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营养状况、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姚德志;许衍硕;谢亦欢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血清脂联素与其营养状况、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慢阻肺患者58例为病例组,健康人群3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营养指数评分系统,评估受试者的营养状况,对比两组受试者MNI评分结果。结果病例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6.5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IBW为(86.27±9.82)%,上臂肌围为(23.41±3.58)cm,血清脂联素水平为(8.04±3.91)μg/L,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20.89±2.49)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血清脂联素参与患者营养状况和炎症反应的调节。

  • OSAHS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石芳;李海涛

    目的:观察和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与胰岛素抵抗( IR)的关系。方法选取男性OSAHS患者100例,依据睡眠监测的呼吸低通气指数( AHI)情况将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分别纳入57例和43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AHI、平均血氧饱和度( SpO2)、低SpO2、体质指数( BMI)和HOMA-IR指数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重度组患者的AHI、BMI和HOMA-IR指数均高于轻-中度组患者,而重度组患者的平均SpO2和低SpO2均低于轻-中度组患者;患者的HOMA-IR指数与其BMI、AHI呈正相关关系,与其平均SpO2、低SpO2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OSAHS患者的肥胖程度和IR程度随病情加重而进展,IR程度与OSAHS患者病情和肥胖程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 血管外肺水指数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在脓毒症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江皓波;马明远;劳美铃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UACR)与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与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共98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收治后6小时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计算两者的比值。通过PiCCO系统,监测EVLWI。统计分析UACR和EVLWI分别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 APACHEⅡ)的相关性,比较EVLWI、UACR在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与非MODS患者,28天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间的差别。结果 UACR、EVLWI 分别与 APACHE Ⅱ呈显著正相关( UACR: r =0.498, P=0.009;EVLWI:r=0.312, P=0.021)。 MODS病人EVLWI及UACR明显高于非MODS病人(P<0.05)。28天生存病人的EVLWI、UACR明显低于死亡病人(P<0.05)。结论在某些脓毒症患者,EVLWI与UACR可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预后。

  • 克拉霉素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作者:匡庆贵;付印强;陈顼;赵正秋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从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和ACT评分,治疗后两组患儿诱导痰中各种白细胞数量、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部功能以及ACT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患儿肺部功能以及ACT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诱导痰中各种白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中IL-2高于对照组, TNF-α、IL-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4.8%,而对照组为65.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可以减少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纤支镜灌洗与常规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137例对比分析

    作者:李挺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137例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体位引流、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炎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肺复张有效率94.37%,对照组有效率78.7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灌洗后PH值、SaO2、PaO2、PaCO2较灌洗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肺不张能够有效解除支气管阻塞,更快地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减少住院时间。

  • 血清及胸液C-反应蛋白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研究

    作者:茅敏华;张金松;姜觉如

    目的:探讨血清及胸液C-反应蛋白( CRP)对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癌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选取胸腔积液患者80例,其中类肺炎性胸腔积液3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13例,恶性胸腔积液32例,比较所有患者血清和胸液中CRP的测量值。结果类肺炎性胸腔积液血清及胸液中CRP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血清及胸液中CRP含量显著高于癌性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和胸液中CRP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加重与昼夜节律的相关性

    作者:周瑛;张有志;常晶;秦兴国;龙丰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与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对154例慢阻肺患者随访3年,记录每位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情加重的情况,分析吸烟、年龄、性别与慢阻肺病情加重昼夜节律的相关性。结果154例患者共出现急性加重次数1401次,觉醒型512次(36.5%),睡眠型889次(63.5%)。其中82例为睡眠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53.2%),32例为觉醒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20.8%),40例为弥散型慢阻肺急性加重(26.0%)。高龄(≥70岁)、吸烟和男性均较低龄(<70岁)、非吸烟和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夜间病情加重(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存在昼夜节律性,病情恶化更容易出现在夜间,睡眠型加重患者更为多见,尤其是吸烟、高龄男性。

  •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牛莉娜;郭素娟;牛丽鑫;肖胜霞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血清白介素-13(IL-13)、IgE、及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EOS)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CVA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上加服孟鲁司特钠,药物干预共进行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13、IgE及外周血EOS表达水平变化及评价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L-13、IgE、E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IL-13、IgE、EOS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0%,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602,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CVA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明显改善哮喘、咳嗽等临床症状。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雪冬;朱光发;王爱萍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 ECO)在我院2008-2012年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VITEK-Compact系统和Phoenix 100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临床分离ECO 630株,其中产ESBLs的ECO菌363株,总产酶率为57.62%。产ESBLs的ECO标本呼吸道多(44.63%),其次是尿液(33.61%)、血液(7.44%)等,科室分布依次是重症监护室(31.13%),其次为妇产科(9.09%),心脏外科(9.09%)。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的ECO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严重耐药性,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ESBLs的ECO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的ECO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严重耐药性,在治疗ECO时应根据实验室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注射用利福平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席秀娥;王明永;万勇敢;姚恒波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利福平冻干粉针(维夫欣)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2HRZES/6HRE复治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强化期使用注射用利福平,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8例和96例完成治疗。比较两组的痰菌阴转率、病灶显效率、空洞闭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强化期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2.7%(81/98)和93.9%(92/98) ,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5.6%(63/96)和81.3%(78/96),不同时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强化期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2.65%(81/98)和40.82%(40/98) ,高于对照组的[60.41%(58/96)]和25.00%(24/96)(P值均<0.05);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2.86%(91/98)和85.71%(84/98),高于对照组的[81.25%(78/96)]和72.92%(70/96)(P值均<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 P<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16/98)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28/96)(P<0.05)。结论在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中,强化期使用注射用利福平能提高痰菌阴转、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加快临床症状消失,药物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RP、D-D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作者:薛华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C-反应蛋白( CRP)、D-二聚体( D-D)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将其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非肺动脉高压组,分别纳入42例和3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血浆D-D水平和肺动脉收缩压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和血浆D-D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P<0.05),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13,P<0.05),与血浆D-D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表现为血清CRP水平和血浆D-D水平的显著升高,而且血清CRP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反映患者病情进展的辅助指标。

  •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晓艳;申孟平;宫红梅;张冰;贾冬梅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因素及早期预测方法。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5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病例和同期无PPHN的相对健康儿50例对照组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病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感染性肺炎( OR=43.665)、新生儿窒息( OR=33.682)、先天性心脏病(OR=30.548)、性别(OR=18.337)、宫内窘迫(OR=17.727)、混合性酸中毒(OR=7.975)、出生体重(OR=1.002)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预测回归模型P=1/1+Exp∑(-13.511+2.909X1+3.777X2+3.517X3+2.875X4+3.419X5+2.076X6)的适配度的Chi-square检验结果为86.807,提示P<0.01,模型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对高危患儿应尽早采取措施,减少患病率及死亡率。

  •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孔爱华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以治疗组效果更佳。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较对照组更佳。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环磷腺苷葡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肺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 孟鲁司特钠联合运动处方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涛;李丽华;白雪明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运动处方在儿童哮喘防治中作用。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12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上应用运动处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肺功能、生命质量评分及哮喘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EF显著高于对照组,PEF变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活动受限、情感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日间症状及夜间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运动处方能够改善患儿肺功能及哮喘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作者:徐琳琳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72例,按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将其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A组)和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B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原发性相关疾病、目前的一般情况、意识状况及呼吸通气方式等相关性因素。结果 A组患者死亡率为21.88%,高于B组患者死亡率5.00%,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7.42,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患者年龄、意识状况、有无口咽微生物、有无创通气方式、抗生素混合使用情况、APACHE评分存在相关性( P<0.05)。结论使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密切监测相关危险因素,及时给予处理,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

  • 桩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忠堂;张立平

    目的:探讨桩蛋白( Paxillin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livision法检测60例NSCLC和38例周围正常肺组织中Paxillin、MMP-9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Paxillin、MMP-9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且其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Paxillin与MMP-9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Paxillin、MMP-9的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两者有望成为判定NSCLC及预测其侵袭转移能力的指标。

  • 监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小艳;章琳

    目的:评价连续监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中的意义。方法治疗前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痰细菌学培养,肺炎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及血清PCT测定。治疗后24 h、72 h再次检测血清PCT水平。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评分组及低评分组;按血清PCT<0.1μg/L作为界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两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58例老年肺炎患者痰细菌学培养阳性20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0例,肺炎衣原体抗体IgM阳性2例,痰细菌学培养阴性26例。②痰菌阳性组PCT水平较非典型病原体组及痰菌阴性组高,且随治疗时间的推移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菌阴性组及非典型病原体组的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变化规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评分组PCT水平较低评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评分组PCT阳性率较低评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监测血清PCT水平对老年CAP患者的病原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PCT升高程度有助于评价老年CAP感染的严重程度。

  • 内参标化的灌洗液CEA在周围型肺癌中的价值

    作者:方年新;陈正贤

    目的:探讨内参标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的CEA在周围型肺癌中的价值。方法对69例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并测定血清及BALF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钾、CEA。结果1.两组CEA在血清和BAL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参标化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癌胚抗原( BFCA)肺癌患者均高于非肺癌患者。2.各内参标化后BFCA对诊断肺癌曲线下面积均在0.70~0.90,白蛋白标化后BFCA选择截点为680.01ng/ml,灵敏度达96.9%,特异度为50%;尿素标化后 BFCA 选择截点127.24 ng/ml,灵敏度为59.4%,特异度为95.5%;钾标化后BFCA选择截点165.39 ng/ml,灵敏度为68.8%,特异度为86.4%;总蛋白标化后BFCA选择截点2595.29 ng/ml,灵敏度为53.1%,特异度为86.4%。结论内参标化后BFCA可除外稀释的影响,联合多个内参标化将更好的提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

  • 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难治性肺炎的疗效

    作者:段竹云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难治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难治性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3/45)(P<0.05)。治疗后,两组IL-6、IL-10及CPR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部CT明显改善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陈碧;张淼;刘文静;赵力;朱述阳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11~2013年间住院的112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48)和慢阻肺组(n=6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肺功能、血气分析表现,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BMI低于慢阻肺组;日常咳脓性痰者比例、入院前一年的住院次数均明显高于慢阻肺组(P值分别<0.01与0.05)。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FEV1% pred、FEV1/FVC、FVC% pred、DLCO%pred降低较单纯慢阻肺组更为显著( P<0.05)。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6个月内平均每人发生急性加重次数(1.47±0.85次);高于慢阻肺组患者(1.06±0.54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中合并支气管扩张者较为常见,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

  • 帕洛诺司琼和托烷司琼预防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柴琴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和托烷司琼两种止吐药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使用帕洛诺司琼,对照组37例采用托烷司琼,比较两组预防急性呕吐(化疗后24 h内)和迟发性呕吐(化疗后2-5天内)的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预防急性呕吐帕洛诺司琼组有效率为89.2%,托烷司琼组有效率为83.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预防迟发性呕吐帕洛诺司琼组完全缓解率为64.9%,托烷司琼组为4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帕洛诺司琼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便秘。结论帕洛诺司琼预防急性呕吐的有效率与托烷司琼相当,预防迟发性呕吐的有效率优于托烷司琼,且不良反应轻微。

  • 单操作孔完成全胸腔镜肺癌完全切除329例经验报告

    作者:蒋连勇;王明松;李国庆;胡丰庆;谢晓;丁芳宝;梅举

    目的:分享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癌完全切除经验。方法2011年11月至2014年6月上海市新华医院共对342例患者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癌完全切除术,其中男196例,女146例;手术年龄26-85岁(平均56.42±18.63岁);体重38-88kg(平均61.54±17.72kg),所有患者经左/右侧卧位,于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3-5肋间做2-4cm操作孔,行全胸腔镜病变肺叶切除及常规淋巴结清扫。结果8例因血管损伤出血转为小切口手术,5例因操作困难增加一个操作孔,其余329例手术均在单操作孔下完成,其中左上肺叶切除75例,左下肺叶切除66例,右上肺叶切除59例,右中肺叶切除46例,右下肺叶切除83例,采集淋巴结9-19(平均13.75±5.62)个,手术时间74-182(平均136.65±45.82)分钟,术中出血40-480(平均130.54±74.42)ml,术后住院时间4-14(平均7.53±3.45)天,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16例术后合并肺不张、8例合并肺炎经治疗后痊愈,其余均恢复顺利。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癌完全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淋巴结清扫相对困难。

  • 呼吸机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宏琼

    目的:分析常频呼吸机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72例RDS患儿,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均采用常频呼吸机并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36例患儿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观察组36例患儿给予大剂量氨溴索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疗效、血气指标、临床相关指标及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8 h两组 PH 、PaO2、PaO2/Fi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P>0.05)。两组平均吸氧时间、机械通气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肺炎患儿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频呼吸机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RDS疗效与PS联合呼吸机基本相同,但费用较低,可减轻患儿家庭负担,及降低肺炎的发生率。

  • 降钙素原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范兆普;赵雪峰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与临床肺部感染( CPIS)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65例VAP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5天及转出或死亡前PCT、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 P>0.05);生存组第5天和转出或死亡前PCT、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低于死亡组( P<0.05);PCT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0.647,P<0.01),PCT、CPIS评分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35,P<0.01和r=0.548,P<0.01)。结论动态监测PCT与CPIS评分对VAP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GGO中的应用

    作者:麻成方;李绍鹏;李志华;魏春勇;汪礼旭;洪琼川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诊治肺部磨玻璃样阴影( GGO)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39例GGO患者经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切除部位包括左肺上叶尖后段4例、固有段4例、前段1例、舌段6例,左肺下叶背段5例、基底段4例;右肺上叶尖段、前段、后段各1例,右肺下叶背段7例、基底段5例。术中标本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若为良性则结束手术;恶性肿瘤患者清扫淋巴结4~7(4.8±0.2)组。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90~310(165±52) min,术中出血量30~200(67.5±12.7) ml,清扫淋巴结4~14(11.7 ± 0.4)枚,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8(3.8±0.5)d。术后患者均顺利恢复,对肿瘤患者术后随访3~9个月内暂无复发、转移。结论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诊治GGO是安全可行有效的,进一步降低了创伤,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Notch信号通路在肺组织的传导及哮喘中的作用

    作者:荣恒漠;陈毅斐;李淑华;杨炯

    Notch是一种保守进化的,在胚胎和成熟组织中对细胞命运有决定性影响的信号通路。

  • 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的治疗

    作者:郭天芳;王璞

    间质性肺病(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多种肺部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继发性间质性肺病和特发性间质性肺病,其中,特发性间质性肺病患者合并肺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发性肺纤维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1]。本文对ILD合并肺癌在流行病学、治疗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莉;彭丽

    医院获得性肺炎(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是指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 h后发生的肺炎,包括在院内获得感染而出院后48 h 发病的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HAP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指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48~72 h后发生的肺炎[1]。 HAP是美国所有医院中排在第2位的院内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总发病率为0.5%~1%, ICU 内发病率增加至25%,而ICU中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病率是未接受机械通气的6~20倍,病死率高达33%~50%。同时可导致每个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增加7~9天,平均住院费用增加4万美元以上[1,2]。我国HAP总发病率为1.4%,普通病房为0.9%, ICU为15.3%, HAP病死率为22.3%, VAP为34.5%。住院时间较同期所有住院患者延长10天左右,总住院费用高于同期呼吸科住院患者平均费用5倍左右[3]。而性别不同也会影响HAP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有研究表明男性较女性HAP有更高的发病率,但病死率较女性低[4]。因此,明确 HAP 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药物敏感性,有利于HAP的防治。现就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白念珠菌与细菌跨界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嵩(综述);谭筱江(校对)

    白念珠菌是人体的共生菌群,可寄生在人体的体表、口腔、咽喉、肠道、阴道黏膜等部位,可引起皮肤局部感染甚至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全身感染。人们发现,白念珠菌粘附在人体内形成的生物膜中,可常伴有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感染。目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共同决定着对人体的致病性、对抗生素或是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然而其中的机制极为复杂。本文就人体内白念珠菌与常见院内感染致病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重要性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病因研究进展

    作者:王朝(综述);邹卫(审校)

    气胸是指气体在胸膜腔内的异常积聚。胸膜腔在生理状态下是一个呈负压状态的潜在性密闭腔隙,在整个呼吸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其压力均小于体外正常大气压。气体进入胸膜腔可能通过下述三种途径:①胸膜腔直接与体外相通,即创伤性气胸(包括外伤、医源性等),胸壁(皮肤、肌肉和/或肋骨以及壁层胸膜存在破损;②胸膜腔与体内部分器官(这部分器官原存在与外界相通如气管、支气管、肺组织、食管甚至胃肠道)交通,其中常见病因为胸膜表面肺大疱破裂;③胸膜腔感染,胸腔内滋生产气微生物。气胸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和创伤性气胸,前者又可根据是否合并已知肺部疾病或肺组织异常而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Sec-ond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SSP)和其他类型的自发性气胸,后者主要分为医源性和非医源性气胸。

  • 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唐海成;宋曙;邵伟伟;邓文华;柏宏坚

    恶性胸膜间皮瘤(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也称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源自于胸膜间皮细胞,是一种具有很强致死性的少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步增加,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石棉暴露史与其密切相关。其预后与病理分型有关,除此之外,本病的预后还与肿瘤分期、发病年龄等相关[1]。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8~15个月[2],平均中位生存期<1年,5年生存率<1%[3]。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多以气促、胸痛症状首发,诊断比较困难,且易误诊,目前尚没有标准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分析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例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旨在提高对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治的认识。

  • 支气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癌变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艳丽;刘艳红;杨雅吉;邢西迁;张红艳;吴绪伟;杨芳

    支气管乳头状瘤是起源于正常支气管上皮的带蒂肿瘤,好发于中老年。根据组织病理学分为三种类型:鳞状细胞型、腺型及混合型(鳞状细胞型和腺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诊断金标准为病理学检查。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以及肺不张致支气管阻塞的相应症状,部分患者有咯血。HPV感染在支气管乳头状瘤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虽然支气管乳头状瘤是良性病变,但可以出现局灶性细胞异型性,复发率近20%,并且可能恶变为鳞状细胞癌。我科2008年确诊支气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3年后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现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 支气管异物3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贾卫红;马莹;卜丽娜;崔宪珍;宋爱玲;韩燕燕;杨栋才

    气管、支气管异物常见于儿童,在成年人中并不常见。但经查阅近十年文献发现成年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并非少见,以老年人居多。现将我院确诊的3例成人支气管异物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

  • 非小细胞肺癌伴神经内分泌化合并肺毛霉病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戴文鑫;吴智勇;陈娟;冯光球;翟文婷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伴神经内分泌化患者肺毛霉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收集非小细胞肺癌伴神经内分泌化患者肺毛霉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以及治疗方案、预后转归等。结果临床症状体征: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开始多为黄色黏痰,后期痰呈灰褐色;8例有咯血;5例有胸痛。肺部听诊仅有湿性啰音的3例,干、湿性啰音均有7例,其中可闻及明显哮鸣音的4例。12例患者均有呼吸困难及明显低氧血症,人院时PaO261.3~71.5 mm Hg (1mm Hg=0.133 kPa),平均66.7 mmHg;氧饱和度80.1%~91.3%,平均86.9%,无CO2潴留。12例患者胸部X 线片及CT新发病灶(原发病以外病灶)种类有团块影8例、空洞7例、大片云絮状阴影7例、小斑片状阴影或结节样密度增高影6例、双侧肺炎7例、单侧肺炎5例。12例患者均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毛霉菌丝。12例患者经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8例治愈,9例CgA和SYN表达阳性,阳性表达未超过均++;4例死于大咯血,4例死亡患者SYN强表达( ++ + ~ ++ ++),CgA表达阳性(均为+)。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伴神经内分泌化患者合并肺毛霉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肺部新发病变,尤其是结节、空洞、渗出病变者,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者,要注意本病;SYN表达越强,死亡率越高。

  •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曲雅静;穆海玉;沈春燕;李强;史晓雄;张铁寒;王志梁

    目的:分析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TBP)的疗效分析。方法分析149例rhIL-11治疗肺癌化疗后TB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I~IV度骨髓抑制患者应用rhIL-11治疗TBP的疗效情况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Ⅰ~Ⅲ度骨髓抑制患者应用rhIL-11治疗TBP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V度骨髓抑制患者应用rhIL-11治疗TBP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 I度骨髓抑制患者起效时间2~12 d(平均时间为6 d);Ⅱ度骨髓抑制患者起效时间2~14 d(平均时间为8 d);Ⅲ度骨髓抑制患者起效时间4~14 d(平均时间为10 d)。 I度、Ⅱ度骨髓抑制患者中有效病例与无效病例血小板抗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度、Ⅳ度骨髓抑制患者中有效病例与无效病例的PAIgG、PAIgA、PAIgM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rhIL-11副作用,水肿患者达到12%,心律失常患者达到4%。结论 rhIL-11治疗Ⅰ~Ⅲ度骨髓抑制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平均7d起效,不良反应轻微。

  • 右美托咪啶对肺癌单肺通气患者肺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作者:兰晓明;屈昕;熊桂林;印武;庄爱成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 Dexmedetomidine)对肺癌单肺通气( OLV)患者肺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58例肺癌OL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 n=28例)麻醉诱导前静注Dex,B组( n=30例)麻醉诱导前静注相同容量生理盐水。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OLV前即刻(T1)、OLV60min(T2)、OLV120min(T3)、膨肺后1 h (T4)、术后24 h(T5)时检测中性粒细胞(PMN)数量,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黄嘌呤氧化酶( XOD)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表达水平,详细记录各种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OLV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术中失血量、尿量和补液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ASA分级、OLV时间及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PMN计数和血清MPO、XOD表达水平在T2-T5时均较T0时明显升高(P<0.05),且A组PMN计数和血清MPO、XOD表达水平较B组明显减少(P<0.05);A组异丙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B组( P<0.05),而苏醒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 P<0.05)。结论 Dex可降低肺癌OLV患者血清XOD、MPO表达水平和PMN计数,对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1265例原发性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金朝辉;吴树杰;李运双

    目的:观察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1265例原发性肺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伽玛刀治疗中心2008年10月至2014年3月间行体部伽玛刀放射治疗的126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伽玛刀联合化疗,选择同期行单纯化疗的患者76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记录观察组患者的急性不良反应及晚期不良反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9,P=0.003),P<0.05;生存期比较在治疗18月后(χ2=5.128,P=0.033)、24月后(χ2=12.500,P=0.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性放射损伤中,以0级和Ⅰ级损伤较为常见;晚期不良反应以肺脏损伤为常见;两组患者在治疗12月后( t=3.023,P=0.0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效果确切,并且能够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 巨大左心房误诊右侧胸腔积液行闭式引流1例报告

    作者:黄种杰;黄小平;洪原城;洪丽月;黄鑫成;范洪涛

    患者苏德根,男,63岁,主因“黑便、呕血1天”于2014-02-22入住我院消化内科。既往史:20余年前因“气喘、胸闷”在外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长期服用“地高辛、硝酸异山梨酯片、氢氯噻嗪、氨苯蝶啶片”等药物治疗,气喘、胸闷时好时差;1997年因“脑梗塞”在外院住院治疗,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现仍左侧肢体偏瘫。2014-02-22急诊查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①二尖瓣重度狭窄伴重度返流,②左房、左室扩大( LA6.8cm, LV5.4cm),③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入院后查体:体温:36℃,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78 mmHg。营养差,消瘦外观,贫血面容,右侧胸部第3前肋以下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消失,余肺部呼吸音增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律齐,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及收缩期杂音。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3+级。入院后查床边胸片(2014-2-23,0:53)提示:①符合风湿性心脏病;②右侧胸腔积液。(见图1)。给予抑酸、减少内脏血流、强心、利尿等治疗。2014-2-23早晨患者气喘、胸闷症状加重。请呼吸内科会诊后,考虑:右侧胸腔积液,风湿性心脏病。于2014-2-23,10:40为患者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先于右腋前线第六肋间行诊断性穿刺。抽出少量血性液体,静置约3分钟不凝固。再次以右侧背部肩胛线下角线第9肋间为穿刺部位,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发现引流出血性液体很快凝固,故夹闭引流管。查胸部CT(2014-2-23,12:23)提示:右侧胸腔留置引流管术后,引流管头端位于右心影内;右心影明显增大伴右中、下肺部分不张;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见图2)。心脏彩超(2014-2-23,15:48)提示:左房明显增大,偏移至右侧胸腔,左房后下壁内隐约可见一平行管征。胸部 CT(2014-2-23,16:56)提示:右侧胸腔留置引流管术后改变,引流管头端位于左心房后下壁内;左心房明显增大伴右中下肺部分不张;主动脉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见图3-4)。床边心脏彩超(2014-2-23,22:05)提示:左房明显增大,偏移至右侧胸腔,四腔心切面:左房横径13.6 cm。右心明显受压。明确胸腔闭式引流管植入左心房内。予牢固固定引流管。于2014-3-4拔除引流管,复查心包及胸腔积液无增多。

  • 3例艾滋病患者合并肺孢子虫肺炎误诊的治疗体会并复习文献

    作者:彭宁

    一、患者男性,50岁,因“发热、咳嗽2周”入院。咳嗽为阵发性,无痰,体温高达39℃,伴咽痛,活动后气促,自行服药及诊所输液治疗,症状无缓解。诉近2年反复出现扁桃体化脓。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查体:神清,口唇略发绀,双肺呼吸音略低,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腹无特殊。入院查胸部X 线示支气管炎,双肺门影增重,感染?胸部CT示双肺感染(图1、2)?肺功能示肺活量轻度下降,弥散功能严重受损。血气分析示 PH 7.49, PaO2:57 mmHg, PaCO2:32 mmHg。输血前常规示HIV可疑阳性,需复查。予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无缓解,行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透壁肺活检及肺泡灌洗)明确为肺孢子虫肺炎。后再次询问患者承认有高危性生活史。1周后疾控中心明确为艾滋病患者。

  • 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误诊6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作者:安瑞馥;张国安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IM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好发于肺组织的肿瘤,无症状或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极易发生误诊,收集近3年间在我院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以此提高对本病的了解和认识。现报告如下。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析及碳青霉烯酶检测

    作者:郭宏波;孟昭彦;闫明宇

    目的:分析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CRAB)耐药机制,调查感染因素,为治疗及控制院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11年检出的1571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检测40株CRAB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与40位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消毒监测。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痰液占50.9%,临床分布以烧伤科为主占37.4%,对多种抗生素耐药。35株CRAB检出OXA-23。医护人员手、呼吸、神经外科和泌尿外科环境≤10cfu/cm2,烧伤科、ICU≤5cfu/cm2。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CRAB耐药机制是OXA-23,感染因素是抗生素选择性压力。

  • 右肺上野透亮度增高伴结节影

    作者:李勇;陈聆;程齐俭;万欢英

    女性,36岁,家庭主妇,既往体健,无吸烟史。因“咽痛、咳嗽咳痰2天”2014.3.22就诊。2014.3.20患者受凉后出现咽痛、咳嗽咳痰,少许白痰,无畏寒发热、无盗汗消瘦、无胸痛咯血、无体重减轻等症状,给予“头孢呋辛”静脉抗感染等治疗3天后缓解。2014.3.23胸部平片:右上肺野低密度影,肺大疱可能,右中肺野结节影(图1);2014.3.25拟诊“肺部阴影”收入我科。

  • 重庆华邦制药“注射用利福平冻干粉针在肺外结核病的临床应用”征文通知

    作者:

临床肺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