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疑难病杂志

疑难病

疑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ases 의난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6450
  • 国内刊号: 13-131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18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疑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马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低磷骨软化症11例分析

    作者:赵永强;田德增;金楠

    目的:分析11例低磷骨软化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低磷性骨软化症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低磷骨软化症患者11例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0~64岁,平均(40.5±15.0)岁,病程1~10年,平均(3.6±2.6)年。结果双足跟疼痛3例,双下肢乏力3例,全身疼痛2例,腰部疼痛1例,髋关节疼痛1例。血磷均降低,血钾降低3例,正常8例,24 h尿钾增多5例,甲状旁腺素升高8例,3例正常,1,25二羟维生素D3均降低。 X线检查均示长骨及扁骨普遍脱钙,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模糊。诱发疾病为:右股部肿瘤1例,左股骨内侧踝肿瘤1例,右股骨头肿瘤1例,甲状旁腺亢进1例,干燥综合征1例,肿瘤相关骨软化症可疑6例。结论低磷骨软化病患者起病隐匿,易误诊,以骨痛或乏力起病,进展迅速,血生化提示低磷血症,X线提示骨骼改变,应注意肿瘤性骨软化症,需行奥曲肽扫描,并结合CT或MR定位,手术切除后症状缓解。

  • 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丁英奇;刘英飞;李耀华;苏心镜

    目的:探讨关节镜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半月板损伤患者64例69膝,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关节镜治疗组( A组)32例35膝,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组( B组)32例34膝。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治疗后B组优于A组( P﹤0.05)。 B组治疗后临床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3个月时分别为94.1%和80.0%,6个月时分别为97.1%和82.9%, P﹤0.05)。结论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损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确切,如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其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

  • 脾脏血管肉瘤自发性破裂1例

    作者:吕龙;高俊;陈功

    患者,女,76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 d加重1 h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症状稍有缓解,无黑便。无畏寒高热,无头晕乏力,无尿黄及白陶土样大便。否认近期身体消瘦,有胃部疾病史3年余,有胆囊切除病史7年余。1 h前患者腹痛加剧,遂来我院急诊就诊,门诊查血:WBC 8.4×109/L,Hb 78 g/L。 B型超声示腹腔少量积液。腹部立位平片未见明显膈下游离气体。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腹痛待查,上消化道穿孔?胆管炎?胆管结石?”收入病房。患者发病以来无头痛、昏迷、抽搐、发热。查体:T 36.5℃,P 90次/min, R 20次/min, BP 95/60 mm Hg。消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巩膜无黄染,腹平,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蠕动波。上腹部剑突下明显压痛,无反跳痛,无肌卫,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左中上腹轻度压痛。全腹叩诊呈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入院前查胃镜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活动性胃炎伴糜烂;胃窦大弯局部黏膜隆起。病理提示:(窦小)慢性中度浅表性胃炎,局灶区肠上皮化生;(窦大)慢性中度浅表性胃炎,局灶区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入院3h后患者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出汗,腹痛加剧,并出现一过性神志不清,行腹穿抽出血性液体,考虑血腹,立即剖腹探查发现腹腔大量积血,约2500 ml,脾窝见积血块共约200 ml,见脾脏下极破裂伴活动性出血,脾脏呈多囊性改变,胆囊缺如,肝脏未扪及肿块。行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脾脏血管肉瘤,免疫组化示:Vimentin (++),CKpan (-),EMA(-),CD34(++),SMA(++)(图1、2见封3)。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后3个月来院复查CT:(1)右肺多发结节灶,考虑转移瘤;(2)左肺野少许索条影,部分胸椎及肋骨骨质破坏;(3)脾脏切除术后;(4)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下段结石;(5)肝脏多发低密度灶,考虑转移瘤,部分为囊肿。继续化疗随访。

  • 错向第三神经综合征1例

    作者:李妍;白萍

    患者,女,17岁。自幼左眼小、睁眼困难、视物时仰头,于2008年7月10日来我院眼整形门诊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全身情况良好,精神、睡眠、二便无异常,未给予任何处置。其父亲及堂兄患有双眼先天性上睑下垂,家族中无近亲婚姻史。查体:全身检查一般状况良好。眼科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5,矫正-2.75DS=1.0,左眼1.0;双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睑裂大小:正前方位右眼约9 mm,左眼约4 mm,左眼上睑遮盖角膜约1/2;眼球运动时睑裂大小检查:向左侧水平位转动时,左眼睑裂明显变小下垂加重,上睑可完全遮盖角膜,向右侧水平位(内转位)转动时左眼睑裂明显变大呈现轻度上睑退缩(见图1~3);眼球水平运动时右眼睑裂大小均无变化。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查:角膜映光正位,交替遮盖OU (-),遮盖去遮盖OU(-);眼球运动:左眼上转、下转受限。辅助检查:同视机检查:OD注视,融合点:-7°R/L7°=他觉,融合范围:+13°~-11°。双眼超声医学影像检查示:右眼下直肌厚2.3 mm,上直肌厚1.9 mm,内直肌厚2.4 mm,外直肌厚2.7 mm;左眼下直肌厚3.3 mm,上直肌厚1.9 mm,内直肌厚2.7 mm,外直肌厚3.0 mm。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诊断:错向第三神经综合征。于2008年7月14日在局麻下行左眼额肌瓣筋膜悬吊术联合右眼重睑成形术,术后向正前方位两侧睑裂大小基本对称,左眼睑裂大小随眼球运动而变化的症状基本消失,术后7 d拆线。术后3个月复查,左上睑位置回退1 mm,水平位运动时左眼睑裂变化不明显(见图4~6)。

  • Alagille综合征致肝硬化行肝移植1例

    作者:黄云帆;陈虹;王旭;范铁艳

    患儿,男,10岁。主因间断皮肤巩膜黄染9年余,双下肢水肿1个月余入院。患儿出生后2个月即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院外查体发现胸骨左缘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部胀满,肝脏肿大,肝肋下4.5 cm,脾未及,双手均为6指。辅助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中心型);肝脾大;胆道严重梗阻。母亲巨细胞病毒 CMVIgM (+)。考虑婴儿肝炎综合征( CMV)可能或胆道发育不良。予以保肝、对症治疗,疗效不佳。1岁零4个月时腹部B型超声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下腔静脉、肝静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双肾实质回声增强,内部结构回声正常,集合系统无分离,慢性肾病声像图表现;少量腹水。1个月前,患者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遂就诊我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无明显黄染,眼距较宽,眼球内聚,眨眼频繁。腹部平软,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脏右肋缘下3 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血 ALT 117 U/L,AST 163 U/L,TBIL 47.7μmol/L,DBIL 17.3μmol/L, GGT 131 IU/L,ALP 430 IU/L,TBA 239μmol/L,TC 6.2 mmol/L,铜蓝蛋白0.25 g/L(正常参考值0.2~0.6 g/L),自身抗体谱(-)。脊柱X片及眼底检查无阳性发现。考虑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脾大、脾功能亢进)。于2011年9月2日于我院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术后病理示:肝实质为较宽的纤维间隔分隔成“七巧板拼图”样不规则团片,大部分纤维间隔可见多数小动脉支,缺乏伴行小胆管,间隔边缘带组织疏松水肿,少量细胆管反应,细胆管内偶见胆栓,炎性反应不明显,少数间隔见小胆管,基底膜增厚。被分割肝实质内多可见中央静脉,肝细胞间散见毛细胆管含粗大胆栓。诊断:胆汁淤积性早期肝硬化,肝内小胆管缺失,符合Alagille综合症表现。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良好。转氨酶、胆红素及总胆汁酸逐渐降至正常范围, GGT和ALP一直有轻度升高,血脂正常。目前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随访至2013年9月10日,肝功能各项指标稳定。

  • 有效数字的确定

    作者: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 mg,那么称重结果12.34 mg中,12.3 mg为准确数字,0.04 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 x珋±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2.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 心尖球形综合征1例

    作者:张方亮;许向东;娄金荣;吴国林

    患者,女,56岁,因情绪波动后突然出现胸痛伴恶心、呕吐入院。患者胸痛位于胸骨下段,非压榨性伴胸闷,持续1h余,休息后不能自行缓解,伴全身冷汗,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肩背部放射痛,无黑矇、晕厥、昏迷、抽搐,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70 ng/ml(正常值0~3.77 ng/ml ),肌红蛋白66.07 ng/ml (正常值25~58 ng/ml),肌钙蛋白T 0.161 ng/ml(正常值<0.014 ng/ml),血 RBC 3.75×1012/L,Hb 117 g/L,N 0.772,凝血试验正常,D-二聚体正常,电解质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ST段改变,给予“血塞通、低分子肝素钠、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等药物治疗,请心内科会诊,考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近段远端局限性病变,约25%狭窄,余血管未见病变(见图1);左室造影示左室前壁中段收缩活动明显减弱,心尖部收缩活动正常,LVEF 0.65(见图2)。介入术后患者胸痛好转,仍有胸闷不适,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心内科病房。入院查体:T 36.3℃,P 60次/min,R 20次/min,BP 144/66 mm Hg。神志清,精神欠佳,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6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不肿。入院第2天患者胸痛、胸闷症状完全消失,复查CK-MB 9.16 ng/ml,肌红蛋白21.44 ng/ml,肌钙蛋白T 0.177 ng/ml,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1378 pg/ml。查心脏彩色超声:左室壁不增厚,静息状态下各阶段收缩活动未见异常,室间隔心尖段、心尖局部膨出;前间隔心尖部应变率降低,左室舒张顺应性降低,左房稍大,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LVEF 0.70。入院第5天复查CK-MB 1.46 ng/ml,肌红蛋白<21 ng/ml,肌钙蛋白 T 0.023 ng/m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 ST-T段改变。入院第9天复查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室舒张顺应性降低,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少量反流,LVEF 0.66,心尖形态恢复正常,静息状态下各节段收缩活动未见异常。入院后经拜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坎地沙坦、辛伐他汀、丹参酮等药物治疗患者症状于入院第2天消失,未再复发,入院第11天予以出院,诊断为心尖球形综合征。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例

    作者:任小燕;闫朝丽;张少杰

    患者,女,25岁,因月经不规律6年入院。患者足月顺产。1岁多走路、说话,6~7岁出现阴毛、腋毛,13~14岁乳房发育,儿时身高均较同龄人高,体力好,12岁时达163 cm后再无生长,青春期亦无生长。15~16岁时面部痤疮较多。19岁初潮,月经不规律,有时长达6个月无月经,经期3d左右,量少无痛经。患者自述收缩压曾达160 mm Hg。入院查体:毳毛多,口周胡须明显,皮肤黑,声音稍显低沉,喉结明显,甲状腺无肿大,乳房发育IV期,乳晕周围可见粗长体毛,上臂肌肉轮廓可见。阴毛发育V期,沿腹中线向上扩展,呈正三角形分布,大腿内侧可见体毛。阴蒂明显增大。辅助检查:门诊查FSH 4.04 IU/L,LH 6.84 IU/L,雌二醇( E2)180.2 pg/ml, PRL 17.44 ng/ml, PRO 10.76 ng/ml;查T3、T4、TSH均正常,肝功能正常,空腹血糖5.1 mmol/L;空腹胰岛素6.93μU/ml,肾上腺CT提示双侧肾上腺肥大。子宫、双附件超声:子宫偏小(44 mm ×20 mm ×23 mm),右卵巢囊性灶。入院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皮质醇节律试验显示:311.2 nmo/L(8∶00),58.3 nmol/L(00∶0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554 pg/ml,提示ACTH明显升高。睾酮(T)3.13 ng/ml,孕酮10.1 ng/ml。中剂量地塞米松试验(1日法):实验前3.13 ng/ml,孕酮10.1 ng/ml,ACTH 554 pg/ml;实验后0.41 ng/ml,孕酮1.02 ng/ml,ACTH 1.15 pg/ml,三者均抑制到实验前50%以下。查电解质及24 h尿电解质基本正常。入院后监测血压未发现增高。后诊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CAH,21-羟化酶缺陷)、性腺功能减低、皮质醇功能减低、高雄激素血症。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地塞米松7.5 mg/d,逐渐减量至0.75 mg/d维持量治疗。

  • microRNA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代慧宇(综述);付锦(审校)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在中青年人中多发,且导致较高的残疾率,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在治疗方面无明显有效的措施。因此,该疾病在神经病学领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

  • 《疑难病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疑难病
  •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在肺部疾病中的表达及作用

    作者:逯佳(综述);崔晓光(审校)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RAGE)是一种细胞跨膜型蛋白受体,可以与多种配体相互作用形成配体-RAGE轴,激活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从而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反应、改变细胞功能等引起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中,可以与糖代谢终极产物( AGEs )相结合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 RAGE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性疾病、中枢及外周神经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证实有着紧密关系,并且是体内重要信号通路的枢纽。近期对RAGE的研究已经从全身性疾病过度到脏器疾病的研究中,本文就RAGE与肺部疾病的关系展开论述。

  • 《疑难病杂志》2014年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疑难病 征稿
  • 脑外伤致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催醒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鹏;邢红伟(综述);周志武(审校)

    据学者推测我国颅脑损伤年发病率为55.4/10万人次,患病率为783.3/10万人次,其中重度颅脑损伤占5%~9%[1]。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随着病程迁延,意识障碍不能恢复,伴随而来的是高达约14%的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仍处于持续植物生存状态(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2],不可避免地造成众多社会和经济问题。如何使这一部分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使其回归社会,从而减少家庭、社会的负担,是医学界一大难题。随着研究逐步深入,近年来对持续植物生存状态在催醒治疗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绩,探讨持续植物生存状态的催醒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4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骆丽;黄培;李道明;刘凤阁;王秀芳

    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CH )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4例LCH的临床特征,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其病理学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本组病例中男11例,女3例,年龄9个月~52岁,累及骨13例(颅骨8例,下肢骨3例,椎骨2例),累及皮肤2例,光镜下可见朗格汉斯细胞(LCs)呈卵圆形,核不规则、有核沟和核折叠,核仁不明显,核膜薄,细胞质中等量,略呈嗜酸性,伴多少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表达CD1a、S-100均阳性,Langerin阳性12例(2例未做),CD68阳性9例,LCA、CD3和CD20均(-),Ki67阳性率10%~20%。结论 LCH的临床表现复杂,从单系统病变到多系统病变,好发于骨,确诊需取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LCs的CD1a、S-100和Langerin的阳性表达对于LC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作者:江兵;朱成润;曹燕庆;潘宏;陶岳峰;刘金锐;蒋仁义;陈诚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2008年1月-2013年8月,采用颈前路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疾病253例,分别采用颈前路减压钢板加钛网或融合器植骨融合术,颈前路减压加自稳型颈椎融合器融合术,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颈前路减压钢板加大块髂骨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253例随访3~12个月,中位数7个月。早期手术相关并发症24例,发生率9靠.49%。其中喉上神经损伤4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取骨区顽固性疼痛5例,吞咽困难4例,颈部血肿2例,植入髂骨块移位1例,钢板螺钉松动5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掌握各种颈椎前路内固定器械的佳适应证和选择佳手术方法,牢固掌握相关解剖知识和手术技巧是减少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医药科学
  • 双次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治疗中上腹顽固性癌性内脏痛疗效观察

    作者:杨冯睿;武百山;赖光辉;王琦;倪家骧

    目的:探讨双次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治疗中上腹顽固性癌性内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疼痛科住院保守治疗失败并接受CT引导下双次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治疗的顽固性癌痛患者24例进行分析,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结果双次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8敂.3±1.3)分下降到术后的(1.4±1.1)分,吗啡用量由术前的(120±80)mg/d下降到术后的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P <0.05);疼痛缓解持续到术后6个月或直至患者死亡。其中发生轻微腹泻8例(33.3%),低血压9例(37.5%),一过性下肢无力1例(4.2%),但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CT引导下双次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可有效缓解中上腹顽固性癌性内脏痛患者的疼痛,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从而减少镇痛药的不良影响,且中远期疗效佳、安全性高。

  • 指背筋膜蒂皮瓣在手指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杨杰;于晓洁;王鹏;王建成;曹文宏;许会敏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33例(37指),男19例(22指),女14例(15指);受伤至入院时间1 h~15 d;指腹皮肤缺损17指,甲床缺损9指,中节掌侧皮肤缺损6指,中远节掌侧皮肤缺损5指;皮瓣切取面积0悙.8 cm ×1.0 cm~1.9 cm ×2.7 cm。应用大小为1.0 cm ×1.2 cm ~2.1 cm ×2.9 cm的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创面,供区游离植皮修复。根据患指缺损形状、大小、在指背设计皮瓣,自手指近端游离皮瓣,远端设计为“泪滴”状。皮瓣与受区疏松缝合,放置引流片,供区近节指背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抗炎抗痉挛等常规治疗。结果术后5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I期愈合。术后30例(34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中位数16.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9 mm,中位数7.7 mm。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法评定达105°~230°,中位数204.6°。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皮瓣厚薄、质地良好,皮瓣可恢复感觉,是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 MR 扩散张量成像中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值的变化

    作者:任庆云;何丽;刘斋;雷立存;祁宇轩

    目的: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患者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 FA)值的变化,探讨FA值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DTI)对18例MCI患者( MCI组)和18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应用GE Signa Excite 1 J.5 T 核磁共振系统进行头颅DTI检查,分别测量2组双侧颞叶白质、侧脑室前后角旁白质、额叶及顶叶内侧皮质下白质的FA值,并对测量结果比较。结果 MCI组双侧侧脑室前角旁白质、右颞叶白质及右顶内侧皮质下白质FA值低于健康对照组( P﹤0.05)。而双侧额内侧皮质下脑白质、双侧侧脑室后角旁白质、左侧颞叶白质、左顶内侧皮质下白质及胼胝体膝部及压部FA值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侧侧脑室前角旁白质、右侧颞叶白质及右顶内侧皮质下白质FA值降低可以作为早期诊断MCI的影像学指标,对于早期干预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关于DOI的介绍

    作者:

    DOI是“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的简写,用来标识在数字环境中的内容对象。 DOI可以用来揭示有关该数字对象的一些信息,包括从internet哪里可以找到它。随着时间推移,数字对象的某些有关信息可能会有变化(包括从哪里可以找到它),但是DOI不会改变。 DOI是一个永久性的标识号,由International DOI Foundation 管理。

  • NF-κB p65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肖建波;李海丽;王轶楠;王学静;张顺礼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和组织NF-κB p65的表达是否一致,其表达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组织NF-κB p65的表达,ELISA 法检测患者血清NF-κB p65水平。分析血清与组织NF-κB p65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5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组织的NF-κB p65表达率分别为51浇.7%、55.2%,表达一致率为75.8%。血清及组织NF-κB p65的阳性表达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及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有关( P <0.05),而在不同性别、年龄及T、B细胞亚型之间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NF-κB p65表达升高,可能部分反映淋巴瘤组织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同时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及IPI相关。

  • 沙利度胺联合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晔;张旭刚;谢娜;王美芹;李炳茂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老年(≥60岁)晚期NSCLC患者62例,所有病例均为初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给予TP方案化疗,并于化疗第1天起口服沙利度胺100 mg/d,如患者能够耐受,1周后加量至200 mg/d,21 d为1个周期,连续口服3个月;对照组31例,给予TP方案化疗。入组的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43乙.3%,对照组为38.7%( P >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7%和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KPS评分好转率、食欲增加率及体质量增加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治疗组为7.97个月,对照组为5.9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治疗组为12.71个月,对照组为11.23个月,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延长( P <0.05)。不良反应主要为I~II级脱发、白细胞减少、肌肉关节痛及恶心呕吐,III~IV级发生率均较低,2组除恶心呕吐有显著差异( P <0.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未见沙利度胺相关的出血、血栓及III~IV级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沙利度胺联合T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提高了患者的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万功山;宋艳荣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D-二聚体(D-D)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根据梗死灶大小又分为小面积亚组( n =30),中面积亚组( n =24)和大面积亚组( n =36),再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亚组( n =33)、中度亚组( n =19)和重度亚组( n =38);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同型Hcy、hs-CPR及D-D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 Hcy、hs-CRP、D-D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忖.05);大面积亚组患者血清Hcy、hs-CRP、D-D的含量>中面积亚组>小面积亚组( P <0.05);重度亚组患者血清中的Hcy、hs-CRP、D-D的含量>中度亚组>轻度亚组( P <0.05)。结论 Hcy、hs-CRP和D-D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检测其水平对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ADA 联合 IFN-γ及 LAM 抗原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施健;周丽荣;孙宝华;王晓晟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 ADA)联合γ-干扰素( IFN-γ)及脂阿拉伯甘露聚糖( LA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胸腔积液患者98例按胸腔积液性质是否为结核分为结核组(62例)与非结核组(36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胸腔积液与血清中ADA、IFN-γ水平及LAM的阳性率,并应用ROC曲线确定ADA联合IFN-γ及LA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价值。结果结核组胸腔积液中ADA及IFN-γ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组[(53排.88±14.39)U/L、(496.82±183.65)pg/ml vs.(15.07±12.36)U/L、(49.74±32.18)pg/ml, P﹤0.05];结核组与非结核组血清中ADA及IFN-γ水平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4.31±7.85)U/L、(47.88±8.35)pg/ml vs.(22.94±7.60)U/L、(45.62±7.74)pg/ml, P﹥0.05];结核组胸腔积液及血清中LAM抗原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结核组(64.52%、74.19%vs.2.78%、5.56%, P﹤0.05)。胸腔积液中ADA联合IFN-γ及LA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95%CI 0.832~1.243)。结论胸腔积液中ADA联合IFN-γ及LAM抗原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值得推广。

  • 放化疗联合 Ommaya 囊置入化疗治疗囊性脑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许德志;王勇;徐军;朱玉方;陶荣杰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Ommaya囊置入治疗囊性脑转移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0例囊性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Ommaya组24例,对照组16例。 Ommaya组行Ommaya囊置入术,同时进行同步放化疗及瘤内化疗;对照组仅进行同步放化疗,均4周为1个疗程。2组均随访至2013年6月,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时间( MOS)、生存率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Oommaya 组治疗后客观有效率为91敂.7%,高于对照组62.5%( P <0.05)。 Oommaya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6月,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为6月。 Ommaya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75.0%和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18.8%和0( P <0.05)。患者的耐受性好,2组相关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放化疗联合Ommaya囊内化疗治疗囊性脑转移瘤,其疗效优于单纯放化疗,且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S-100B蛋白水平关系的研究

    作者:黄嵘;王翀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S-100B蛋白的水平及关系。方法选取112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依病变程度分为轻度37例、中度45例,重度30例。选择体检证实为健康的成年人7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NO、IGF-1和S-100 B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NO、S-100B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牋.92±1.45)μmol/L vs.(3.80±1.65)μmol/L,(80.57±16.20)ng/L vs.(67.54±22.41)ng/L],而IGF-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38.14±35.46)mg/ml vs.(168.73±39.75)mg/ml]。观察组随着病变程度加重,NO、S-100B水平升高、IGF-1水平下降,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O、IGF-1和S-100B水平未见相关性。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NO、IGF-1和S-100B的异常表达对促进患者病程的进展可能有一定作用。

  • 认知功能障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作者:许保磊;马丽娜;吴立克;杨伟

    目的:明确认知功能障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进行简短精神状态量表( MMSE)及SF-36量表测定,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50例(观察组)和2型糖尿病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62例(对照组),比较2组生化指标及SF-36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HbA1c、TC、TG、HDL-C、LDL-C、HoMA-IR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照.05),而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等8个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观察

    作者:宁涛;白铁成;刘文娜;周志翔;刘涛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 S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化疗采用SOX方案;对照组化疗采用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每个化疗周期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1.38%,疾病控制率为75.86%,对照组有效率为34.48%,疾病控制率为68.9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余不良反应,如红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腹泻、外周神经症状、手足综合征、肝功能异常等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种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SOX方案的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利于提高患者化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疑难病杂志》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

    作者:

    2013年10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公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奖”名单,《疑难病杂志》喜获殊荣。本次评奖活动是根据原卫生部办公厅制定的《医药卫生期刊综合评估体系(试行)》的具体要求,组织专家对国家卫计委主管参评期刊进行审读、评定,终确定25种期刊,授予“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荣誉称号。

  • 脾脏巨大表皮样囊肿1例

    作者:吴磊;郭娟;周星

    患者,女,19岁,因胸闷伴剑突下疼痛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剑突下疼痛,无心慌、出冷汗等不适;门诊B型超声提示“左上腹囊性包块”。发病以来,患者体质量无明显变化,睡眠、饮食可。查体: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消化道钡餐检查可见胃受压征象。腹部CT示脾脏前方见巨大类圆形囊性肿块, CT值约39 Hu,大小约8.9 cm ×8.1 cm,与脾脏分界不清(见图1);MR示脾脏前方稍长T1、长T2肿块,信号均匀(见图2)。入院后手术切除治疗,手术所见:脾脏上极可见暗红色9 cm ×8 cm大小囊实性包块,张力高,脾脏与大网膜有粘连;分离显露脾脏后,先行脾脏包块穿刺减压,抽吸出黄白色混浊囊液及血性液体共约500 ml。病理检查示:脾脏表皮样囊肿。

  • 肾病综合征合并肺结核误诊1例

    作者:张绍敏;张义锦;高宏宇;魏月娥

    患者,男,46岁。主因间断发热、咳嗽2个月,加重1周入院。2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咯白色痰,无胸痛、咯血,诊断“肺部感染”,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仍间断发热,高达38.8℃,多于晨起时发热,可自行缓解。1个月前胸部CT示:双肺炎性反应,心包积液。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体温仍高达40℃,1周前出现乏力、纳差、盗汗,于当地输液治疗,体温下降后再次升高。既往肾病综合征病史1年,高血压病史1年,口服美托洛尔、福辛普利。入院查体:T 38.3℃,R 20次/min,BP 90/60 mm Hg。满月脸,贫血貌,眼睑水肿,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WBC 4.7×109/L,N 0.80,Hb 56 g/L;尿常规: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3.12 g,总蛋白52 g/L,白蛋白30 g/L,尿素氮4.8 mmol/L,肌酐104μmol/L。 ESR 66 mm/h,PPD阴性,ANCA、抗GBM抗体阴性。痰抗酸杆菌涂片及染色阳性,血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无核细胞∶有核细胞=1000∶100,其中粒系占51%,红系占40%,粒∶红=1.28∶1,粒系增生活跃,红系增生明显,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部分幼红细胞巨幼稚变或类巨变,全片巨核细胞171个,形态正常。 X线胸片示双肺间质性改变;胸部CT示双肺上部可见密度较淡,边缘模糊的云雾状阴影。诊断:浸润型肺结核,肾病综合征,肾性高血压,失血性贫血。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口服抗结核,纠正贫血,控制血压及补液等治疗。患者咳嗽发热等症状好转。

  •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支架置入术中无复流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积伦;何亚军;武胜;周晓林;高爱红;田燕妮;李军朋;朱彩霞;何勇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手术中发生无复流的风险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服用通心络组(治疗组, n =48)和未服用通心络组(对照组, n =72),治疗组术前均连续服用通心络胶囊1周以上(2~4粒,3次/d),对照组术前均未服用通心络胶囊,按常规方法行急诊支架置入术。观察术中TIMI血流分级,术后校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帧数( CTFC),术后心功能等。结果治疗组术中无复流5例(10.4%),对照组11例(1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术后CTFC为(26.7±8.3)帧,对照组为(29.7±7.2)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周治疗组LVEF为(52.7±8.0)%优于对照组(48.5±8.8)%,治疗组NT-proBNP为(1217±1363)pg/ml低于对照组的(1815±1493) pg/ml( P均<0.05)。结论术前服用通心络胶囊不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但仍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向前血流,改善心功能。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辅酶Q10佐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权晓慧;李毓杰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辅酶Q10佐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住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均接受利尿剂、洋地黄等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和辅酶Q10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测定并比较心率、血压、6 min步行大距离、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父.0%和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心率降低、6 min步行大距离增加、BNP水平降低,SV、CI、LVEDD、LVEF指标改善明显( P <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辅酶Q10可以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内 NF-κB 表达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石秋艳;张瑞彪;田广平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AE)大鼠脊髓内NF-κB表达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82只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健康对照组,余72只以50%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发建立EAE 模型,而后随机分为EAE模型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大剂量组)、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小剂量组)各24只,采用量化评分法,比较造模后14 d、21 d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 EAE大鼠血清白介素-2( IL-2)、同型半胱氨酸( Hcy)及脊髓内核转录因子-κB ( NF-κB)水平的影响,同时对其发病率及潜伏期进行比较。结果造模后高剂量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及EAE模型组,14 d及21 d时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及EAE模型组( P <0构.05),而低剂量组与EAE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造模后14 d及21 d,EAE模型组血清IL-2、Hcy水平及脊髓NF-kB阳性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 P <0.05),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与EAE模型组( P <0.05),而低剂量组与EAE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1 d时,高剂量组、低剂量组、EAE模型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14 d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能降低大鼠EAE的发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与其抗炎及免疫调节机制有关。

  • 柔肝化纤颗粒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MMP-2、TIMP-2的影响

    作者:王振常;杨删;黄晶晶;吕健林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 TIMP-2)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清洁SPF级大鼠7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病理模型组( B组)、柔肝化纤颗粒组(C组)、大黄虫丸组(D组)及秋水仙碱对照组(E组),后4组均建立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而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柔肝化纤颗粒、大黄虫丸、秋水仙碱灌胃,治疗5周、10周后分别取大鼠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MMP-2及TIMP-2。结果治疗5周、10周时与A组比较,B组肝组织炎性反应活动度计分、肝纤维化程度计分均明显升高( P <0;.05),C、D、E组均较B组明显降低( P <0.05),其中C组下降较D、E组明显( P <0.05),而D、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A组比较,B组MMP-2、TIMP-2、MMP-2/TIMP-2均明显增高( P <0.05);与B组比较,C、D、E组MMP-2、TIMP-2表达、MMP-2/TIMP-2明显降低( P均<0.05),C组下降较D、E组更明显( P <0.05),而D、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能通过调节TIMP-2/MMP-2比例发挥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 2013年心血管病领域研究热点回顾

    作者:韩爽;郭艺芳

    2013年度,在心血管病研究领域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这些新证据的取得,进一步完善了心血管病的防治策略。与此同时,国内外多项防治指南的更新,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将2013年度内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进展总结如下。

    关键词: 心血管病 研究热点
  • 数值的修约

    作者:

    按照GB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进行,其简明口诀为“4舍6入5看齐,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0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例如:修约到一位小数,12.149修约为12.1;12.169修约为12.2;12.150修约为12.2,12.250修约为12.2。

    关键词: 数值修约规则 口诀
  • 心电图 Tp-Te 间期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丁莹;刘海;张民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 Tp-Te )间期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入住的110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为冠心病患者( CHD组),48例为非冠心病患者(非CHD组)。对2组患者Tp-Te 间期、Tp-Te 间期离散度及J波进行测量,并对心电图进行记录。结果(1)2组V2导联Tp-Te 间期、V6导联Tp-Te 间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P <0.01),但Tp-Te 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组间V2导联Tp-Te 间期、V6导联Tp-Te间期及Tp-Te 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冠心病患者中,有J波组与无J波组V2导联Tp-Te 间期、V6导联Tp-Te 间期及Tp-Te 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电图Tp-Te 间期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冠脉狭窄支数或缺血性J波对Tp-Te 间期并非惟一的影响因素。

  • 地尔硫缓解 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琦;史玲;潘云红;王莹

    目的:观察地尔硫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地尔硫治疗组102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78例。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术前与术后0 h、24 h、14 d、3个月时血压、心率、心肌氧耗量、C反应蛋白以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左室短轴缩短率( LVFS)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忖.05);与治疗前比较,术后0 h 2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肌氧耗量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05),治疗组在术后24h、14 d、3个月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2组LVEF与LVF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 P <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2组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尔硫能显著缓解PCI术后心绞痛、改善左心功能。

  • 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祥东;王新;王安才

    目的:探讨急诊胸痛患者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CEM)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急诊胸痛疑似ACS患者,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53.6±7.2)岁。胸痛发作3 h内和3~6 h分别留取血样测定CEM 、CK-MB、cTnI的含量,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超声结果,参照AHA/ACC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ACS组、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非冠心病( NCHD)组,分别比较3 h内和3~6 h各组CEM、CK-MB、cTnI的差异,并观察CEM、CK-MB、cTnI联合检测对ACS的诊断价值。对ACS组患者随访,比较心血管事件亚组和无心血管事件亚组CEM含量的差异。结果80例入选对象中,诊断为ACS 30例, SAP 26例,NCHD 24例。 ACS组CEM水平在3 h内和3~6 h均明显高于SAP组和NCHD组( P均<0.05)。3 h内CK-MB、cTnI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6 h,ACS组CK-MB、cTnI水平高于SAP组和NCHD组( P <0.05)。 SAP组和NCHD组在3 h、3~6 h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检测CEM、CK-MB、cTnI诊断AC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5%、95.6%、98.7%和99.3%,均明显高于CK-MB、cTnI联合检测(89.8%、87.5%、90.3%、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心血管事件亚组(12例)的CEM含量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亚组(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检测CEM含量可以在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之前预测ACS的发生,能弥补CK-MB、cTnI对ACS诊断的局限性,与CK-MB、cTnI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对 ACS的诊断价值。

  •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治疗重度 COPD 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效果比较

    作者:孟丽霞;董惠芬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代表药贝那普利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缬沙坦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 COPD 合并肺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各56例。全部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平喘、氧疗、利尿(螺内酯)、强心等治疗,贝那普利组患者加用贝那普利片2挝.5~5.0 mg,1次/d;缬沙坦组加用缬沙坦片20~40 mg,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CAT评分、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92.9%)高于缬沙坦组(71.4%)( 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FEV1%、FEV1/FVC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2组患者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AT评分均降低,且贝那普利组较缬沙坦组降低更明显( P <0.05);与贝那普利组比较,治疗后缬沙坦组患者血压偏低、心率偏快( P均<0.05);贝那普利组咳嗽(6例,10.7%)多于缬沙坦组(2例,3.6%),低血压(4例,7.1%)少于缬沙坦组(10例,1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重度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使用贝那普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心脏直视术后心室电风暴5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日辉;吴宏妍;陈家军;杨俊波;聂荣华

    目的:总结心脏直视术后心室电风暴发生的早期识别和抢救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7月襄阳市中心医院心脏直视术后发生心室电风暴5例临床资料。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3例,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不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术后发生电风暴行电除颤复律,静脉应用美托洛尔及胺碘酮联合抗心律失常、镇静、补钾、补镁、冠状动脉解痉等综合治疗。结果4例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期治疗后顺利出院;1例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持续性昏迷15 d,放弃治疗自动出院。5例患者出院后门诊或电话随访1~12个月,其中3例已停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胺碘酮片,1例仍存在心房纤颤患者,继续服用胺碘酮片,无特殊不适。1例昏迷自动出院患者出院后第3天死亡。3例门诊复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未再发作室速、室颤。结论注意基础病因治疗、及时识别及电除颤复律、联合美托洛尔及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是心室电风暴抢救成功的关键。

  • 低体质量婴幼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瘤样扩张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闫芳;吕瑛;王军;张会军;李小兵;李志杰;李红英;孙丽颖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瘤样扩张的低体质量婴幼儿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合并房间隔缺损同时出现肺动脉瘤样扩张婴幼儿12例,月龄4~16(8 B.8±3.2)个月;体质量4.5~8.0(6.9±2.1)kg;身长56~83(67.4±9.5)cm。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手术前,术后3、6个月及1、2年婴幼儿主动脉、主肺动脉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 RVEDD)及LVEDD/RVEDD的比值。结果12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术后2年主肺动脉内径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 P <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RVEDD/LVEDD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 P <0.05);术后1年及术后2年RVEDD/LVEDD与术后6个月相比亦明显下降( P <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致肺动脉瘤样扩张的低体质量婴幼儿手术后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 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覃裕旺;卢健褀;朱智德;王庆高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辅治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冠心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方,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患者肱动脉内径、血流介导血管舒张百分比( 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百分比( NID)及NO、6-keto-PGF1α、ET-1、TXB2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2组 NO、6-keto-PGF1α均显著升高( P <0构.05),ET-1、TXB2水平均显著降低( 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MD、NID均明显提高( 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养心通脉方辅治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 不同剂量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QT 离散度、JT 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段班燕;党书毅;周明;谢建;李军;许海军;王俊峰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 QTd)、JT离散度( JTd)及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根据卡维地洛用量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3 V.25~6.25 mg,每日2次, n =68)和大剂量组(12.5~25.0 mg,每日2次, n =52),疗程均3个月。治疗前后患者均接受长程心电图检查,记录QTd、JTd、HRV时域( SDNN、SDANN、rMSSD)、频域指标( LF、HF、LF/HF)。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QTd、JTd、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及频域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更为明显( P <0.05, P <0.01)。6个月内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大剂量卡维地洛能进一步减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JTd及改善HRV,但并不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疑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