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

中华创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중화창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050
  • 国内刊号: 50-10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83
  • 曾用名: 创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NgR1复合物的分子基础与干扰策略

    作者:陈春林;叶剑

    中枢神经损伤后再生与修复是困扰神经科学研究者的难题,近年来应用神经营养因子、转基因、细胞移植等手段在神经元保护和促进内在再生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ligodendrocyte-myelin glycoprotein,OMgp)和Nogo-A等多种抑制因子的抑制作用,再生神经纤维不能或很少能穿越胶质瘢痕.研究表明,Nogo-A、MAG和OMgp是通过与Nogo-66受体(NgR1)复合物的结合来发挥作用的[1-3].笔者拟对近年来关于NgR1受体复合物的研究加以综述.

  • 枕颈部损伤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概念

    作者:贾连顺

    枕颈部是颅骨和脊柱间的过渡部位,其间骨性结构稳定性较小,主要依靠强健的韧带维持.枕颈部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损伤,死亡率极高.枕颈部损伤有时并发颅脑外伤,给枕颈部损伤的早期确诊带来困难.因此,凡有全身多发伤或颅脑明显外伤史者,在检查前均应视为合并枕颈部损伤.意识清醒的患者常常会主诉枕颈部或枕骨下方疼痛或者头痛,有时仅有头转动困难伴疼痛,如果合并脊髓损伤,多数患者当场死亡[1].笔者对各个部位损伤及治疗加以阐述.

  • 上颈椎骨折脱位治疗的相关问题

    作者:许建中

    上颈椎损伤通常指C1~3的损伤,常见的上颈椎损伤包括寰枕关节脱位、横韧带损伤、寰枢关节脱位、寰椎骨折、枢椎齿状突骨折、枢椎创伤性滑脱、侧块骨折、椎体骨折,以及同时伴有上述骨折脱位的叠加损伤.由于上颈椎的解剖结构复杂,且与多种重要的组织结构毗邻,如延髓和脊髓等,急性严重的上颈椎损伤如合并中枢神经损伤,通常是致命的,同时由于上颈椎椎管管径相对较大,故生存患者神经损伤的概率比下颈椎损伤患者要小.近年来,上颈椎损伤的诊疗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手术治疗手段逐渐增多,而且许多以往治疗较为困难或被视为风险极大的术式已逐渐被认识和接受.本刊特邀了几位在上颈椎有较深造诣的专家介绍上颈椎损伤的诊疗经验.

  • 腹部刺伤时腹腔器官刺伤点数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维良;张新晨;王夫景;张浩民;赵志;王惠良;裴建华

    目的 探讨腹部刺伤后剖腹探查时,如何避免遗漏刺伤点病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79例腹壁穿透伤,经剖腹探查分析腹腔器官刺伤点数目. 结果 279例剖腹探查结果的奇数刺伤点211例,占75.6%;无刺伤48例,占17.2%;偶数刺伤点为20例,占7.2%.奇数刺伤点与无刺伤、偶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于再次剖腹探查证实,无刺伤有13例遗漏,偶数刺伤点有11例遗漏.所以真正的奇数点为235例,发生率为84.2%. 结论 腹部刺伤时腹腔器官刺伤点数多为奇数,如果剖腹探查者为偶数或为无刺伤时,应想到还有一个隐蔽的刺伤点尚未发现;此时应进一步详尽探查,以防遗漏刺伤点病灶酿成严重后果.

  • 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损伤的机械通气策略

    作者:解建;李涛;徐拥庆;姜志明;张子强;杨君;张众慧

    连枷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创伤,常合并肺损伤,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我院ICU 1998年4月-2005年10月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损伤患者21例.现报告如下.

  • 多发伤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陈大庆;朱烈烈

    目的 探讨多发伤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96例多发伤患者按照ISS、输血量的多少、有无MODS、感染、脓毒血症及预后情况进行分类,分别检测不同类别患者外周血PCT、CRP浓度.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多发伤患者PCT和CRP均明显升高,其峰值分别出现在伤后2 d(PCT),5,7 d(CRP).发生MODS、感染及脓毒血症时,PCT和CRP均明显升高.此外,PCT还与患者ISS评分、预后和输血量具有相关性. 结论 联合检测PCT、CRP有助于多发伤患者伤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其中PCT较CRP更具有敏感性.

  • 8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部损伤伴休克的救治

    作者:吴广宇

    我科自2002年11月至2006年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部损伤伴休克患者8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 小儿足掌撕脱离断再植一例

    作者:陈建常;王鑫;梁景灏;史振满

    1 病历资料患者男,6岁,被三轮摩托车撞倒并被车轮碾压致左足掌离断1 h,以左足掌完全离断、左锁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收住入院.体检:左侧头面部、左肘部及右膝肿胀、瘀血,多处皮肤挫裂伤;左锁骨中段隆起,有明显压痛;左足从跗骨处完全撕脱离断,创面污染较重,足背皮肤挫伤严重、部分缺损,肌腱、神经从近端抽出约5 cm.X线片示:左锁骨中段青枝骨折;左足跗骨处完全离断,部分骨质缺损.

  • 闭合复位辅助下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

    作者:万双林;张建锋;范顺武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近年兴起的脊柱微创治疗新技术.1987年由Galibert等[1]首次报告PVP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该技术创伤小,能使患者迅速缓解疼痛,尤其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VCF)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2003年9月-2006年1月,笔者采用闭合复位辅助下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25例,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腰肋部斜切口在探查腹膜后及腹内脏器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吴晖;赖维湛;彭建丰;钟健;杨六成;黄宝裕

    1997年1月-2005年6月,我科共收治腰部刀刺伤患者65例.现将其中经腰肋部斜切口(lumbocostal oblique incision)探查的28例报告如下.

  • 高原地区风钻爆炸致严重多发伤一例

    作者:蒲东利;孙胜;向凯;孙延平;秦斌;吴继军;杜子友

    1 病历资料患者男,20岁,移居高原2年.因风钻爆炸致全身多发伤后1 h于2005年4月18日入院.入院时意识不清,血压为零,脉搏测不出,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右下腹大量小肠外露,右腹股沟区及右大腿大片皮肤撕脱缺失、部分肌肉离断,伤口内混有大量黑色颗粒,右侧精索横断,右侧睾丸外露,右手自腕关节离断,仅少量皮肤相连.

  • 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下颈椎不稳中的安全使用方法

    作者:徐荣明;马维虎;刘观牋;阮永平;校佰平;王庆;胡勇;孙韶华;赵刘军

    目的 探讨颈椎椎弓根技术在下颈椎疾病的安全使用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06年3月76例下颈椎疾病行颈椎椎弓根固定患者,其中49例为颈椎骨折脱位,23例为颈椎病,4例为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前均行X线和CT等检查,术中在C形臂X线监视下置钉,术后行X线和CT检查了解螺钉位置. 结果 76例螺钉均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椎动脉损伤.术后CT显示,342枚螺钉中有37枚(10.8%)螺钉穿破椎弓根,其中29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3枚螺钉穿破椎弓根上侧皮质, 5枚螺钉穿破椎弓根下侧皮质.所有患者近期及远期随访未发现与椎弓根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及内脏器官损伤的并发症.有1枚螺钉断裂,但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余未发现螺钉松动或断钉及颈椎不稳症等.所有患者固定良好,并均已达骨性融合.术后随访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颈椎椎弓根固定提供了三柱的稳定和坚强的后方固定,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熟悉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和手术操作技巧以及采用个体化综合置钉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经口咽Ⅱ型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系统在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

    作者:尹庆水;夏虹;吴增晖;昌耘冰;权日;艾福志;章凯;麦小红;刘晖;何帆;刘景发

    目的 评价经口咽改良Ⅱ型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ype Ⅱ 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Ⅱ)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TARP-Ⅱ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采用枢椎双皮质固定法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15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C级3例,D级10例,E级2例.ASIA运动评分(83.0±13.4)分(46~100分).结果 平均随访10个月,15例均达到即时解剖复位,颈部疼痛和肢体麻木无力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例C级改善为D级,10例D级中的4例改善为E级,其余6例分级无变化,但术后运动评分改善为(93.5±4.0)分(82~100分),10例D级的患者术后评分增加(13.1±9.4)分(4~33分).术后MRI示脊髓减压充分,减压改善率平均89%(82%~99%),术后3个月寰枢椎均骨性愈合.结论 Ⅱ型解剖型TARP手术操作简便可行,效果优于Ⅰ型TARP固定,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可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 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

    作者:刘立岷;宋跃明;刘浩;胡隽宇;龚全;李涛;曾建成

    目的 探讨经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交锁伴不全四肢瘫的疗效. 方法 4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交锁伴不全四肢瘫患者,先侧卧位局部麻醉,经后正中切口暴露脱位节段的上椎板上缘至下椎板下缘,采用撬拨复位技术解除关节突的交锁;复位后可做两节段的侧块螺钉固定或棘突间钛线缆、钢丝固定(Stauffer法);然后变换体位为仰卧位,全身麻醉下经颈椎前路清除脱位椎间的椎间盘、上下终板,常规髂骨块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 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切口感染、喉返神经麻痹、内固定相关并发症,伤口均Ⅰ/甲愈合.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的脱位均完全矫正,无残留小关节半脱位和后凸畸形;未出现脊髓和(或)神经损伤加重者;术后14 d时改良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 结论 采用局部麻醉下后路切开复位固定再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交锁伴不全四肢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优点为时间短、创伤小等.

  • Hangman骨折的稳定性评价及疗效分析

    作者:邱勇;钱邦平;王斌;俞扬;朱泽章

    目的 探讨复杂类型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9~54 岁, 平均36岁.根据是否有合并损伤分为两组:A组(单纯Hangman骨折)11例;B组(复杂类型Hangman骨折)12例,其中合并Jefferson骨折和C1, 2不稳4例,合并C6,7骨折脱位6例.Hangman骨折按Levine-Edwards分类法,A组:Ⅰ型4例,Ⅱ型3例,ⅡA型3 例,Ⅲ型1例;B组:Ⅰ型3例,Ⅱ型7例,ⅡA型1例,Ⅲ型1例.A组Ⅰ、Ⅱ型采用保守治疗,ⅡA、Ⅲ型手术治疗;B组中,合并Jefferson骨折和C1, 2不稳4例,采用后路颈枕融合(从枕骨到C2),合并C6,7骨折脱位6例患者的手术方法为前路C6,7内固定融合、头颈胸石膏固定. 结果 23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3年(平均为12个月)的随访.X线片提示所有患者均获得了骨性融合.A组、B组保守治疗的患者未出现C2、3不稳.手术治疗患者无内固定并发症(内置物松动、折弯、折断等).无术后神经功能加重的患者.结论 对Hangman骨折合并C1骨折,若稳定性较好,可采用颈围或Halo-Vest支架固定;若同时伴C2,3间成角>11°,固定融合范围应扩大到枕骨或行C1~3内固定融合.Hangman骨折合并下颈椎骨折脱位,若Hangman骨折为Ⅰ、Ⅱ、ⅡA型,则可仅行下颈椎手术,对Hangman骨折采用保守治疗.

  • 颈椎后路经关节螺钉钢板内固定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作者:马维虎;刘观燚;徐荣明;孙韶华;黄雷;阮永平

    目的 探讨后路经关节螺钉钢板固定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2003年2月-2006年5月, 对22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后路经关节螺钉Axis钢板固定10例;后路联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Orion钢板固定12例,共置入78枚经关节螺钉.术中运用Klekamp经关节螺钉技术,以侧块中心点内侧1 mm为进钉点,进钉角度在矢状面上尾倾40°,在冠状面上外倾20°,行四层皮质固定. 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3年,平均15个月.术中所有螺钉均成功置入,1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C7单侧神经根刺激症状,未予特殊处理,3个月后症状消失.没有出现椎动脉和脊髓损伤等其他置钉相关并发症.发现1例螺钉松动部分脱出,经加强颈托制动,术后3.5个月仍获得融合.其余患者均融合成功. 结论 下颈椎后路经关节螺钉钢板固定如使用得当,固定可靠、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经关节螺钉钢板置入前,必须行脱位复位和小关节间植骨.

  • 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清;康建平;谭美云;侯宗亮

    目的 评估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疗效. 方法 2003年5月-2006年7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37例,回顾性分析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防治. 结果 37例患者采用Vertex系统固定30例,Axis系统固定7例.寰枢椎完全复位32例,大部分复位5例.寰椎侧块和枢椎椎弓根显露过程中出现静脉丛出血30例次.寰椎和枢椎各置钉74枚,寰椎后弓打孔置钉时5例5处寰椎后弓断裂和下壁破裂,改为经寰椎侧块置钉.枢椎置钉时椎动脉损伤2例(早期病例).无切口感染、脑脊液漏和瘫痪加重患者.随访3个月~3年,平均1.4年.齿状突骨折愈合30例,畸形愈合7例;寰枢区后表面植骨融合37例,枕寰区后表面有骨痂形成2例.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 结论 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只要正确掌握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大多数并发症可避免.

  • 关于对"尺骨冠状突骨折16例分析"一文的看法

    作者:蒋协远;李庭

    发表于《中华创伤杂志》2006年第10期的"尺骨冠状突骨折16例分析"一文(以下简称"该文")分析了尺骨冠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评价了合并韧带损伤或桡骨头骨折的修复效果,结论认为冠状突骨折需积极处理.尺骨冠状突骨折属少见病,国内外的大样本量报道都不是很多.本文作者认真分析了自己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经验,得出相应结论,对于国内以后进一步开展对冠状突骨折的治疗、研究都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 亚低温对重型脑损伤后血清IL-1β和S-100β蛋白含量的影响

    作者:范学政;周开宇;潘红日;金涌;姜军合;毛天明;金杭煌;王广涛

    目的 观察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患者血清IL-1β和S-100β蛋白含量变化以及亚低温治疗对IL-1β和S-100β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可能机制. 方法 46例sTBI患者随机分成常温治疗(normothermia-treated,NT)组和亚低温治疗 (mild hypothermia-treated,HT)组,分别予以常温治疗和亚低温治疗.两组均于伤后6,24 h、3,8 d等各时间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IL-1β和S-100β蛋白含量;分析各时间点两组IL-1β和S-100β蛋白含量与GCS的相关性. 结果 (1)伤后各时间点两组sTBI患者血清 IL-1β和S-100β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间IL-1β和S-100β蛋白含量在伤后6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亚低温治疗后各时间点HT组IL-1β和S-100β蛋白含量低于NT组(P<0.01).(3)NT组于伤后各时间点IL-1β和S-100β蛋白含量均与GCS呈负相关;HT组IL-1β和S-100β蛋白含量于伤后24 h、3 d 与GCS无相关性, 6 h、8 d与GCS呈负相关;与NT组比较,出院时HT组预后较好. 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够降低sTBI患者IL-1β与S-100β蛋白含量,改善预后,具有脑保护作用.其脑保护机制可能与亚低温能减轻血清 IL-1β和S-100β蛋白介导的损伤性脑细胞炎症反应有关.

  • 鼻区骨折CT影像学分型探讨

    作者:何端军;刘红强;郭万宏;王微;周维亮

    面部鼻区骨折是常见的外伤之一,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CT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传统诊断手段的不足日渐显现,漏诊、误诊率较高[1].近年运用CT技术诊断鼻区骨折的报道较多[2,3],逐步成为常规检查,但仍缺乏统一的分型和诊断标准,给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评估和伤情判定等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为此,笔者对近年鼻骨及鼻旁骨骨折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情况,对骨折进行分型.现报告如下.

  • Medpor植入修复眶壁爆裂性骨折并发眼球内陷术后视功能评估

    作者:任敏;滕利;归来;张智勇;丁波;吴国平;卢建建;杨锴;庄洪兴

    目的 应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植入体薄片植入进行眶壁缺损修复,观察其对外伤性眶壁爆裂性骨折并发眼球内陷的修复效果,评估术后患者的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1996年12月-2005年6月, 共治疗眶壁爆裂性骨折并发眼球内陷患者68例, 男38 例, 女30 例;年龄18~50岁, 平均31.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4 d~6.5年, 合并复视患者45 例, 视力较受伤前降低者39 例.采用下睑缘切口, 于下眶缘骨膜下沿内下眶壁向眶尖方向潜行剥离.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和松解嵌入上颌窦的眼眶组织并使其复位, 使之成为骨膜下间隙.依据眼球的内陷程度, 采用Medpor修复眶内下壁及其他眶壁缺损, 矫正眼球内陷畸形. 结果 68例患者术后眼球内陷均得到明显改善.45例复视患者中36例治愈.39例视力下降患者中13例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复视加重和视力下降现象.全部患者经2个月~8年随访,眼球内陷程度均稳定在2 mm以内,无畸形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植入体组织相容性好、并发症少、视功能恢复好,可作为眶壁爆裂性骨折并发眼球内陷修复术的首选植入物之一.

  • 晶状体蛋白促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和突起生长的体外研究

    作者:刘康;王一;王艳华;牛建军;曾玉晓

    目的 探讨晶状体内各主要可溶性晶状体蛋白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存活和突起生长的作用,为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采用分子排阻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晶状体中各主要可溶性晶状体蛋白——α、β-H、β-L、γ晶状体蛋白,再通过SDS-PAGE电泳、肽质量指纹图谱方法鉴定其为目的 蛋白质后,按组分别进行RGCs离体培养试验,观察RGCs的长突起长度和存活细胞数. 结果 RGCs的长突起长度6 d时达大值,分别为:对照组(92.27±35.93)μm,α晶状体蛋白组(181.59±43.78)μm,β-H晶状体蛋白组(123.33±52.81)μm,β-L晶状体蛋白组(89.55±22.40)μm,γ晶状体蛋白组(86.01±39.15)μm.6 d时,各组RGCs存活细胞数分别为:对照组(9.80±3.25)个/视野,α晶状体蛋白组(13.00±4.25)个/视野,β-H晶状体蛋白组(11.33±6.28)个/视野,β-L晶状体蛋白组(8.10±1.83)个/视野,γ晶状体蛋白组(5.74±2.82)个/视野.α、β-H晶状体蛋白组RGCs的长突起长度和存活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α晶状体蛋白组作用更明显,β-L晶状体蛋白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γ晶状体蛋白组存活细胞数在6 d时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α晶状体蛋白有明显的促进体外培养的RGCs存活和突起生长的作用,是一种晶状体源性神经保护物质.β-H晶状体蛋白也有一定的促RGCs突起生长和保护存活的作用.γ晶状体蛋白有一定的抑制RGCs存活的作用.

  • 成批烧冲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救治

    作者:柴家科;盛志勇;陆江阳;文仲光;杨红明;贾晓明;李利根;曹卫红;郝岱峰;申传安;庹晓晔;梁黎明;王淑君

    目的 总结烧冲复合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 方法 2005年6月7日收治一批5例烧冲复合伤患者,烧伤面积达总体表面积(TBSA)的80%~97%[(89.6±7.2)%],其中Ⅲ度面积达TBSA的75%~92%[(83.4±7.3)%],所有患者已行气管切开.对这些患者病情变化特点进行总结,动态测定部分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对1例死亡患者的病理组织进行了检查.结果除1例入院时已并发脓毒性休克于入院后23 h死亡外,其余4例均救治成功.入院时5例患者均有心、肝、肺、胰腺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尤以肺脏损伤为重.死亡患者心、肝、肺等器官出现了严重的冲击伤病理变化.本组血小板均明显降低,凝血功能明显异常,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治疗,5 000 U/次,2~4次/d静脉给予后凝血功能得到改善,未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例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呼吸机支持,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加用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短时间内给予纯氧纠正低氧血症.尽早封闭烧伤创面,所有患者于入院后12~16 h分别行四肢和胸腹部切削痂和异体皮微粒皮移植手术,一次封闭创面(55±8)%.患者异常升高的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在使用大剂量乌司他丁(60万 U/次,4次/d)治疗后恢复至生理水平. 结论 烧冲复合伤伤情重,多器官功能严重受损,临床过程复杂,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正确判断伤情,尽早封闭创面,审慎使用抗生素,积极抗凝治疗,注重营养支持与代谢调理,强化胰岛素治疗,及时有效地行脏器功能支持与保护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芦荟提取物对大鼠烫伤创面微血管形成的影响

    作者:吕瑞林;吴伯瑜;陈晓东;江琼

    目的 探讨芦荟提取物对大鼠烫伤创面修复过程中微血管形成的影响. 方法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每只背部造成4处直径3 cm深Ⅱ度烫伤创面,分别外涂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的芦荟粗多糖膏、芦荟凝胶膏、磺胺嘧啶银(SD-Ag)霜等渗盐水作空白对照,测量和计算烫伤后第10,14,18,21天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并于烫伤前、伤后4 h、12 h、24 h、48 h和7 d、14 d、21 d分别取大鼠创面皮肤测定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含量,采用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5%芦荟粗多糖组和10%芦荟凝胶组(简称前者)与SD-Ag霜组和等渗盐水组(简称后者)相比,烫伤后14,18,21 d,前者创面愈合率显著大于后者(P<0.05);烫伤后48 h、7 d、14 d和21 d,前者比后者创面VEGF含量显著增加(P<0. 05);在烫伤后14 d和21 d,前者创面微血管密度显著大于后者(P<0.05);而5%芦荟粗多糖组与10%芦荟凝胶组间、SD-Ag霜组与等渗盐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芦荟粗多糖和芦荟凝胶能通过增加烫伤创面组织VEGF的合成与释放,增加创面的微血管形成,促进创面愈合.

  • 胰岛素治疗对烫伤脓毒症骨骼肌蛋白高降解的影响

    作者:申传安;柴家科;姚咏明;杨红明;盛志勇;尹会男;迟云飞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烫伤脓毒症骨骼肌蛋白高降解的调节. 方法 沸水烫伤并注射内毒素建立烫伤和脓毒症兔模型,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检测伸趾长肌蛋白降解率和蛋白酶体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胰岛素治疗显著降低了伤后骨骼肌蛋白降解率和蛋白酶体的表达. 结论 胰岛素能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活性的增强,减轻烫伤和脓毒症时骨骼肌蛋白高降解.

  • 青年医师成功之路

    作者:王正国

    时光荏苒,我从医至今已经50周年了,在这段不算短的时间内,我和其他同辈的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有过挫折,有过困惑;也有过成功,有过喜悦.我们这一代人毕竟是年事已高,长江后浪推前浪,希望要寄托在青年人身上.为此,我愿将自己多年来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告诉青年医师,希望你们少走弯路,作出比我们更大的成绩.

  • 中华创伤杂志2006年主要刊文综述

    作者:向勇

    2006年我刊共刊登论文367篇,组织了"胸腰椎骨折"、"组织修复"、"肩关节损伤"、"颅脑损伤"、"损伤控制"、"脑损伤监测"、"创伤脓毒症""膝关节损伤"、"颅骨缺损修复"、"人工关节"等为主题的重点报道.这些论文较系统地反映了国内创伤领域的新进展.现将主要论文综述如下.

中华创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6
1990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