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중국실용신경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110
  • 国内刊号: 41-138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78
  • 曾用名: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楠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

    作者:张渊博;韦秋红;刘媛媛

    目的 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70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同时联合维生素B12 0.5 mg肌内注射,1次/d;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同时联合甲钴胺0.5 mg肌内注射,1次/d.治疗14 d(1个疗程)后,观察2组视力及视野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视力及视野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视力及视野总有效率分别为94.11%、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较单一治疗起效快,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和视野损伤情况,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脑肿瘤病变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临床研究

    作者:邱妮妮;周昊;张丽君;胡兴荣

    目的 探讨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肿瘤病变的诊断作用,以期为临床脑肿瘤病变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 以2012-06以来入我院治疗的确诊为脑肿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对患者行常规MRI扫描、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常规MRI增强扫描及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分别测量扫描图像中脑组织的信号强度值磁敏感信号半定量分级,计算并对比增强前后磁敏感加权成像图像的病变实质部分的对比噪声比和正常脑组织的信噪比,比较对肿瘤的显示率、瘤周水肿、瘤内钙化、出血及供血血管的检出率.结果 共纳入患者63例,增强前后磁敏感加权成像图像病变实质部分的对比噪声比及正常脑组织的信噪比以及磁敏感信号半定量分级对比,P>0.05.但较常规MRI结合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瘤内钙化、瘤内出血及瘤周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 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不仅可以显示部分病变的强化征象,且可显示病灶内磁敏感信号.增强扫描后行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是可行的,增强后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肿瘤病变的分级和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临床价值.

  • 颈部血管彩超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毛燕丽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达100.o%.对照组为15.o%,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检出率87.5%,对照组为1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可以较好对颈动脉狭窄进行诊断,对预防或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IL-6及CRP的关系

    作者:曾庆范;卢红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观察组)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分为不稳定斑块组(29例)、稳定斑块组(31例)及无斑块组(35例),选择同时期健康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测定4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6、CRP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CRP(4.80±2.16) mg/L和IL-6(209.54±75.60) pg/m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43±0.51)mg/L和(103.34±8.99)pg/mL(P<0.05).不稳定斑块组CRP、IL-6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和对照组(P<0.05);稳定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和对照组(P<0.05).CRP、IL-6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呈正相关(rCRP=0.740,rIL-6 =0.924,均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IL-6、CRP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可能在预测脑血管病的发生及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 经颅多普勒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勇

    目的 对比经颅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92例,另选取体检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TCD(经颅多普勒超声)、CDF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TCD检查,VBI组低速和高速血流和健康组的血流比较,P均<0.05;CDFI对VBI患者和健康组检查,血流、血管参数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独用一种方法有片面性,两种方法联用,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与TCD灵敏度、CDFI特异性比较,P均<0.05.结论 对于VBI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颅内椎基底动脉和颅外椎动脉进行全面检测,能提高准确率.

  • α-硫辛酸对多发性硬化临床功能及认知障碍的改善效果

    作者:赵雷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α-LA)对多发性硬化(MS)临床功能及认知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2-042014-04收治的5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α-硫辛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300潜伏期、EDSS评分(扩展能障碍状态量表)、MMSE评分(简易智力检查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0%,与对照组的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321.5±16.3)ms vs(352.6±16.8)ms]、EDSS评分(1.8±1.2 vs 3.4±2.2)、MMSE评分(29.3±0.8 vs 28.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Lindmark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能明显改善MS患者临床功能及认知障碍,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及效果观察

    作者:梁红涛

    目的 观察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2组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改变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术后镇静、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时刻与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刻与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2、3天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长春西汀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会林;杨虹;周俊霞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进行简易智能检查(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单纯脑蛋白水解物治疗,且安全性高.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与NIHSS评分的影响

    作者:肖斌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NIHSS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VEGF、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VEGF、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因子水平与氧化反应,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发挥脑保护作用,效果显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双侧额颞平衡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

    作者:张新平;徐庆余;卢鹏;揭伟

    目的 分析双侧额颞平衡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8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1)及观察组(n=40),分别实施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及双侧额颞平衡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比较2组GCS评分、昏迷分级、脑梗死灶变化、中线结构变化及预后优良率.结果 术后3d、7d及14d,观察组GCS评分分别为(4.72±1.16)分、(7.95±1.74)分及(10.24±2.0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15±1.23)分、(5.83±1.37)分及(6.45±1.43)分(P<0.05).术后14 d,观察组轻度昏迷及中度昏迷百分比分别为24.39%、41.4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12.50% (P<0.01).此外,术后3d、7d及14d,观察组梗死灶范围更小,中线位移更小(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预后优良率56.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0% (P<0.01).结论 双侧额颞平衡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具有临床疗效好、预后佳等优点.

  • 立体定向与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探讨

    作者:李峰;张继伟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与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90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对照组行开颅手术,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质量评分(ADL)评估2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 伽玛刀治疗脑干转移瘤的影响因素及生存期分析

    作者:王永才;金河天;贾成武

    目的 评价伽玛刀治疗腩干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医院放疗科2009-2012年接受伽玛刀治疗的脑于转移瘤患者34例,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生存分析中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2009-12-2012-12本中心共治疗34例脑干转移瘤患者,其中按发病部位分类:中脑7例,脑桥23例,延髓4例.按原发肿瘤分类:原发性肺癌14例,乳腺癌9例,肾癌5例,黑色素瘤6例.其中多发转移11例,单一病灶23例.年龄25~76岁,平均(53.71±12.95)岁.平均处方剂量(15.50±1.82) Gy,其中小剂量10 Gy,大18.5 Gy.肿瘤体积0.06~3.0(0.75±0.78)mL.伽玛刀治疗后中位生存期9.8个月,与生存期密切相关的预后因素是是否为单一病灶、有无黑色素瘤病史、肿瘤体积以及颅外病灶的控制情况.结论 对体积<0.75 mL、原发肿瘤为非黑色素瘤的脑干转移瘤,应用15.5 Gy的处方剂量,可取得较好的肿瘤局部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相关射线并发症.

  • 小剂量尿激酶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凝血功能及硬化斑块的影响

    作者:吴红霞;王珂

    目的 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后凝血功能与硬化斑块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2-02-2015-02我院治疗的64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以随机平行对照法为参照,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依次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与血糖、降脂、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脑循环等),观察临床疗效,并对比凝血功能[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DD(D二聚体)、Fbg(纤维蛋白原)]与硬化斑块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90.63% vs 71.88%,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27.39±23.66 vs 30.79±21.37)、DD(0.72±0.43 vs 1.38±0.60)、Fbg(2.02±0.31 vs 3.15±0.45)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APTT、PT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有效调节其凝血功能,稳定硬化斑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 针刺介入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吴波;程晓明;聂水波;田卓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针刺介入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针刺介入治疗.对照组于发病10~14 d开始针刺治疗,观察组于发病3~5 d内开始针刺治疗.比较2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肌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著进步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力良好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给予针刺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提高肌力.

  •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

    作者:曾春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特点与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 37例经CT检查提示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纳入20例经CT复查未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11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患者入院时血压水平均明显升高,收缩压(SBP)均>180 mmHg,高达242 mmHg;舒张压(DBP)均>105 mmHg,高达136 mmHg.头颅CT扫描显示,基底节区出血9例,左侧5例,右侧4例;血肿形态呈不规则形6例,椭圆形或圆形3例;经治疗后5例死亡,6例治愈及好转.结论 血压未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控制以及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属于临床上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主要原因.临床对血压较高的患者,应积极进行降压处理,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敏;蔡胜男;李迪;颜永宏;冯树行

    目的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抽签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63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另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25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治疗,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NIHSS(3.11±3.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10±5.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DL评分(57.28±7.3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8.26±6.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0% (P<0.05).结论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理想的药物,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联合醒脑静治疗脑损伤临床研究

    作者:李志营;夏云;郭晓鹤;杨伟科;王占伟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动员联合醒脑静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联合自体BMSCs动员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格拉斯哥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1HSS)评价疗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33+/CD34+比例,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外周血CD34CD133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率升高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BMSCs动员联合醒脑静可有效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损伤修复,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免疫肠内营养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

    作者:闫秀峰

    目的 探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营养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74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使用常规肠内营养制剂,检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0d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血红蛋白(Hb)等营养学指标,以及IgA、IgG和IgM等免疫学指标,观察2组住院时间和感染发生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10d对照组PA、Hb、IgA、IgG和IgM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Hb、IgA、IgG和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41.55±10.34)和感染发生率(13.1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营养和免疫状态,降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对于治疗神经内科重症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蒲景礼;莫建兵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量表对预后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对选取的白变量赋值后先行单因素分析,再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 本组预后良好30例(44.12%),预后不良38例(55.8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出血量、术前GCS评分、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近期预后有影响(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出血量、术前GCS评分、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手术时机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近期预后密切相关(P<0.05或0.01).结论 出血量>60 mL、术前GCS评分低、血肿破入脑室及手术时机>6 h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近期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小脑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路开民;张岚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对小脑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肿瘤的MR1常规表现、DWI表现,并计算其ADC值.结果 肿瘤位于小脑蚓部及四脑室区19例,位于小脑半球11例.20例呈圆形或类圆形,10例表现为不规则团块.T1WI均表现为低或等信号影,T2WI均表现为稍高信号;DWI呈混杂高信号,ADC值为(0.584~2.369)×10-3 mm2/s.3种常见肿瘤的平均小ADC值分别为髓母细胞瘤(0.512±0.132)×10-2mm2/s,星形细胞瘤(1.657±0.795)×10-3 mm2/s,室管膜瘤(0.793±0.036)×10-3mm2/s.ANOVA分析,F=52.13,P<0.05;两两比较,P均<0.05.30例小脑肿瘤实质与正常脑白质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及ADC值可作为常规MRI检查的有效补充工具,对小脑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 小儿颅脑外伤术后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危晴天;孙道法;许刚

    目的 探讨小儿颅脑外伤术后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0-06-2013-04接受治疗的125例小儿颅脑外伤患者,通过采集125例小儿颅脑外伤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以及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采用药敏试验对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 检出21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5株(20.8%),革兰阴性菌155株(71.8%),真菌16株(7.4%).革兰阳性菌主要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真菌主要包括白色念珠菌与克柔念珠菌;病原菌主要感染部位在呼吸系统,占89.6%(172/192),其次为泌尿系统,占11.0%(19/192),其他部位的感染主要包括血液感染、切口的感染以及皮肤组织感染,占5.2%(10/19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高(56.1%),对环丙沙星在耐药性低(17.1%);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高(50.0%),对替卡两林的耐药性低(9.1%);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高(61.8%),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低(17.6%);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高(55.2%),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低(22.4%).结论 小儿多发颅脑外伤术后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致病菌的分布部位主要在呼吸系统,临床上应根据致病菌的耐药情况灵活掌握,合理选择抗生素,尽量减少耐药情况发生.

  • 脑卒中后早期精神康复与躯体功能障碍恢复研究

    作者:王静

    目的 探讨精神康复治疗对患者躯体运动功能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护理组,康复组患者在护理组的基础上增加精神康复治疗.在实验开始时与实验4周后评估2组精神状况与躯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组SAS与SDS评分均有所降低,而康复组较护理组降低更加明显.躯体功能方面,康复组SSS评分与MBI评分均较护理组有更显著改善.结论 在临床综合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精神康复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并对躯体功能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 微创治疗在婴儿晚发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祁伯祥;胡宝莉;盛利平;商磊;姚红;朱磊

    目的 评价微创治疗在婴儿晚发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巾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给予微创治疗的49例晚发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给予保守治疗的48例同类患儿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治疗婴儿晚发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致残率,改善患儿大脑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312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磊;徐翀;刁玉玲;杨伟锋;周文科

    目的 对前循环动脉瘤术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1-01-2014-12 3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高血压、颅内血肿或脑室积血、意识障碍史、瞳孔异常变化、吸入性肺炎、术中动脉瘤破裂、动脉瘤部位、性别、吸烟、术后腰椎穿刺术等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行x2检验,并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低龄较高龄动脉瘤术后患者预后好(OR=0.480,P<0.05);低级别较高级别Hunt-Hess分级动脉瘤术后患者预后好(OR=2.083,P<0.05);早期手术预后较好的比例明显低于非早期手术(OR=0.505,P<0.05).结论 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是影响前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动脉瘤手术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老年症状性腔隙性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和血管损伤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作者:薛建中;陆毅奇

    目的 探讨老年症状性腔隙性梗死(LI)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血管损伤性指标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50例LI患者分为进展组(n=30)和稳定组(n=20),其巾NIHSS评分增加≥1分者为进展组,其余为稳定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ADMA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CD42b、CD148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进展组和稳定组18项检查指标比较,除梗死面积、收缩压和IMT 3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外,余15项均无显著差异(P>0.05).稳定组CD14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D42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进展组CD148、CD42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进展组和稳定组ADMA和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0.01).进展组梗死面积<8mm2组中,梗死面积与CD42b水平下降无显著相关性(r=0.358,P=0.541),与CD148水平呈微弱相关(r=0.523,P=0.046),与ADM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47,P=0.005),与IM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63,P=0.000).进展组梗死面积>15 mm2组中,梗死面积与CD42b水平下降呈显著负相关(r=-0.592,P=0.032),与CD148、ADMA、IM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83、0.741、0.962,P=0.013、0.007、0.000).进展组和稳定组入院6h内NIHSS评分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012,P=0.314);治疗2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3,P=0.022);治疗4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83,P=0.000).结论 CD148、CD42b、ADMA、IMT均参与了LI患者的病理过程,提示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

  • 儿童热性惊厥与铁代谢及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关系

    作者:李怡静;王松江;李玲玲;李相磊

    目的 探讨儿童热性惊厥与铁代谢及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关系.方法 入组患儿依照病情分组,就诊时采集静脉血并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铁蛋白,应用红菲绕啉直接法测定样本血清铁含量及总铁结合力;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样本中脑利钠肽含量,并使用全自动生化仪(美国Beckman)测定样本血清钠离子浓度.结果 CFC组患儿及SFC组患儿血清铁、铁蛋白及总铁结合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RI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C组血清钠离子水平及脑利钠肽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SFC组血清钠离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脑利钠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RI组与对照组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热性惊厥与铁代谢与血清脑利钠肽水平有密切关系.

  • 都江堰地区小儿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研究

    作者:吴兆海

    目的 观察都江堰地区小儿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情况,提高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率.方法 选取2012-03-2014-03收治的小儿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患者150例,统计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脑电图检查结果.大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70%,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也增高.结果 小儿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均有发热症状,其次较为常见的分别是脑膜刺激征、喷射状呕吐、头痛、精神萎靡及惊厥.其中异常脑电图114例(76%).入选患者脑电图主要是α节律不常见,脑电图异常波分布为弥漫性异常.其中轻度异常患者中基本有节律,可见纺锤波,双侧的波形则欠对症,偶尔可以观察爆发性中高幅的慢节奏;中度异常则以θ波为主,以阵发或持续情况出现,双侧波形不对称;重度异常以高幅紊乱δ波,并可观察到棘、尖波,棘、尖慢复合波等波形.结论 脑电图配合其他的检查能够有效提高小儿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率,及早开展治疗,预后好.

  • 急性脑梗死不同病因学亚型患者BNP和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意义

    作者:朱红敏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病因学亚型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和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 纳入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TOAST分型分为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LAA)、小血管闭塞性脑梗死(SAO)、心源性脑栓塞(CE)以及不明原因性脑梗死.检测所有患者血浆BNP与D-二聚体含量,分析上述指标与脑梗死不同亚型、梗死体积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E组BNP水平明显高于非CE组(P<0.05),D二聚体水平亦明显高于非CE组(P<0.05);非CE各组BNP与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组BNP与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中梗死组与小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分组BNP与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NIHSS评分<7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型脑梗死患者血浆BNP与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且脑梗死体积越大,病情越严重,血浆BNP与D-二聚体水平越高.

  • MoCA MMSE及P300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郭艳平;杨清成;王永姣;李振华;李庆霞

    目的 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 related potential P300,ERP-P300)在早期评估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 以2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oCA、MMSE及ERP-P300进行认知功能检测,对比阳性率;再以敏感量表(MoCA)及临床痴呆评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为依据分为无认知障碍组(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无痴呆型认知障碍组(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比较3组MoCA、MMSE及ERP-P300的检测结果.结果 MoCA及ERP-P300潜伏期的检出率高于MMSE及ERP-P300波幅的检出率(P<0.05).MoCA、MMSE、ERP-P300潜伏期及ERP-P300波幅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筛查中,MoCA和ERP-P300潜伏期优于MMSE和ERP-P300波幅.

  • 阿替普酶超时间窗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作者:黄骥;欧阳娟;阳军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超时间窗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于发病后3.0~4.5 h,对照组于发病时间4.5~7.0 h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总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GCS评分、MR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超时间窗溶栓治疗也可发挥作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血流流变学指标.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临床研究

    作者:周妙兵;陈三军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0-12-2014-12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并发脑梗死60例,未合并脑梗死40例,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受伤时间、损伤程度、诊治)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患者平均年龄、脑损伤程度及脑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预后良好率33.33%,病死率6.67%;非脑梗死组Bederson评分1.48±0.34,凋亡细胞数59±12,均低于脑梗死组的2.79±0.28、11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血肿清除后并发腩梗死与年龄、脑损伤程度等有关,需及时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 开封市青少年强迫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马宁;魏艺铭;高刚

    目的 分析开封市青少年强迫症的影响因素,为当地青少年强迫症的预防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我院就诊的青少年强迫症患者105例为观察组,105例健康正常青少年为对照组.应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选择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观察2组研究对象处事的应对方式,选择家庭环境量表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家庭环境,选择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评价研究对象父母的教育态度和行为,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开封市青少年强迫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30.3±5.6)分,低于对照组的(39.6±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消极应对评分(35.2±6.8)分,高于对照组的(28.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情感表达(4.27±1.13)分、亲密度(4.84±1.35)分、娱乐性(3.26±2.05)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12±1.42)分、(7.82±1.55)分、(5.76±1.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矛盾性(5.47±1.11)分高于对照组的(3.33±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情感温暖与理解(41.3±7.0)分低于对照组的(49.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惩罚与严厉(19.8±4.8)分高于对照组的(15.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情感表达、亲密度是开封市青少年强迫症的保护因素,而矛盾性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强迫症在开封市青少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巨大的危害,应针对开封市青少年人群强迫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做好积极预防工作.

  • 神经外科显微镜在眼眶病变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柴昌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显微镜在眼眶病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针对眼眶深部病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329例眼眶深部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头灯放大镜组和神经外科显微镜组.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手术情况比较,神经外科显微镜组效果好于头灯放大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显微镜是眼眶手术的良好工具,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可靠,适宜推广.

  • 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沙河;侯林;王晓永;冀刚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SWI)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142例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常规行头颅CT扫描.统计头颅CT的出血灶,MR各序列的出血灶显示率.结果 近一半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史,常见的出血部位位于基底节及丘脑.SWI对出血灶的检出率100%,T1检出率16.32%,T2检出率18.40,FLAIR检出率19.0%.统计发现SWI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灶显示高,与T1WI、T2WI及FLAIR序列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1WI、T2WI及FLAIR序列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灶的显示明显高于其他序列,为脑出血早期出血灶的有效检查方法,对脑内出血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 颅脑损伤伴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急性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小波;林爱国;何程;唐宏图;周鸿伟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点,探讨与急性期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04-2014-09在我院行颅脑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300例,对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情况、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急性期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64例,感染率21.33%.其中年龄<12岁或>60岁、脑脊液漏、手术部位在幕下、手术时间>4 h、未进行清洁手术、术后放置引流管>48 h、脑室外引流>1周的患者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术前抗生素的使用对颅内感染的发生影响不显著.脑脊液培养共分离出38株病原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主要部分,构成比26.32%,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构成比18.42%.结论 年龄<12岁或>60岁、脑脊液漏、手术部位在幕下、手术时间>4 h、未进行清洁手术、术后放置引流管>48 h、脑室外引流>1周是发生颅内感染及影响急性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手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以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改善急性期预后.

  • 外侧裂入路与皮质造瘘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侯锐;陈治标

    目的 观察外侧裂入路与皮质造瘘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05-2014-09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选择外侧裂入路进行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实施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GOS评分优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与术后6个月GOS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传统皮质造瘘,实施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患者机体干扰,降低术后并发症,并有效提高近远期疗效.

  • 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春格;周艳宏;李鹏强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12例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Glasgow预后评分(GOS)将11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GOS1~3分为对照组、4~5分为观察组.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12项因素年龄、凝血指标、血糖、多发伤、术前颅内压、术前瞳孔、术前Glasgow评分(GCS)、脑膨出原因、是否再次手术、术后颅内压、术后瞳孔L、术后GCS等,采用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112例患者中22例(19.6%)预后良好,90例(80.4%)预后不良.年龄、手术前后颅内压、脑膨出原因、术后GCS与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 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颅脑损伤患者总体预后差,年龄、手术前后颅内压、脑膨出原因、术后GCS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定

    作者:马龙祥;栗超跃;史锡文;张佳栋;赵黎明;常运光;邓欢欢

    目的 探讨个体化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人民医院2013-03-2015-03 CT及MRI确诊的21例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应用3D打印技术建立颈椎个体化3D打印模型,术前进行模拟置钉及内固定术,以期得到个体化得置顶数据,进而辅助真实手术,采取一期后路减压及内固定治疗.结果 15例3D打印模型模拟辅助术中置钉及内固定手术全部置钉成功,无椎动脉及神经根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6个月,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术后复查颈部CT或头颈部MR,寰椎齿突间隙(ADI)明显缩小,延髓颈髓角(CMA)明显增大,延髓腹侧受压明显减弱和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未出现手术死亡,且无呼吸困难病例.结论 个体化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螺钉内固定可提高置钉成功率,有效保护椎动脉及神经根,提高安全性,特别对椎动脉“高跨”及各种先大椎体变异的寰枢椎不稳定病人有很大帮助.

  • 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良斌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静滴,均治疗7d.根据患儿精神症状、体温、皮疹、血常规检查及脑电图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定,详细记录2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病程及住院时间、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72%,对照组为6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1,P<0.05);治疗后治疗组NSE水平(19.78±4.25)μg/L,对照组为(28.45±4.1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91,P<0.05);治疗组脑电图恢复正常率6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00%(x2=4.253,P=0.032);治疗组发热、惊跳、肢体抖动消失时间、病程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可明显改善或消除患儿神经系统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孙静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我院2009-01-2013-01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线性相关性分析,比较入院时和出院时PANSS、ITAQ和DAI评分并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 出院时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和PANSS总分均低于入院时(P<0.05),出院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出院时ITAQ和DAI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PANSS阴性症状评分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r=0.183,P<0.05),入院时PANSS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ITAQ和DAI评分及各量表残差与患者住院时间无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示,住院时间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无相关性(P>0.05),与病程呈正相关(r=0.213,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确认病程和入院时阴性症状评分是影响住院时间的线性相关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和入院时阴性症状评分是影响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病程和入院时阴性症状程度是影响精神分裂症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

  • 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作者:何佳;李倩;宋晓征;张丽雅;黄睿

    目的 研究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CA-IMT)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05 2014-0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口服卡马西平组42例(A1组)及癫痫未治疗组(A2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2例为对照组(B组),对比各组血脂、Hcy及CRP水平,各组CA-IMT水平,分析影响CA-IMT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 A1组TC、TG、LDL-C、Hcy及CRP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A2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1组右侧CA-IMT、左侧CA-IMT及平均CA-IMT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A2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用药时间及用药总剂量均为影响CA-IMT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 癫痫患者经卡马西平治疗对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可增加CA-IMT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时关注.

  • 血清烯醇化酶及磁共振对早期预测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意义

    作者:成红霞;李雪琴

    目的 分析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预测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胆红素脑病将其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71例)和胆红素脑病组(29例),观察和比较2组早期血清NSE水平、血清胆红素水平和MRI表现.结果 胆红素脑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NSE水平及MRI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高胆红素血症组(t=19.255、9.053,x2=35.203,P<0.05);在胆红素脑病组患儿中,MRI检查阳性患儿的血清胆红素、NSE水平均显著高于MRI检查阴性的患儿(t=7.562、6.338,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水平(OR=1.718)、血清NSE水平(OR=1.954)、MRI检查阳性(OR=2.367)均与胆红素脑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早期血清NSE水平升高和MRI检查阳性表现与胆红素脑损害具有相关性,且其危险程度高于血清胆红素的升高,可作为早期预测胆红素脑损害的辅助指标.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异氟醚麻醉的疗效及神经损伤程度比较

    作者:田松;魏巍

    目的 比较丙泊酚和异氟醚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效果和神经损伤程度.方法 选取2012-06-2014-10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异氟醚联合芬太尼吸入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比较2组麻醉疗效及神经损伤程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过程中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3~15 d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血清S100β和NSE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丙泊酚麻醉较异氟醚能够更好地稳定患者的心率和血压,麻醉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血清S100β和NSE水平,神经损伤程度较小,麻醉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奥拉西坦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学红

    目的 分析奥拉西坦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78例血管性痴呆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26例;3组患者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基本治疗,观察组加用奥拉西坦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Ⅰ组单纯给予奥拉西坦胶囊,对照Ⅱ组仅作为阴性对照;同时对3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及疗效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障碍,使其顺利回归社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腰大池引流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作者:吴中华;王斌;史锡文;李明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行腰大池引流术患者320例,其中顽固性神经根性疼痛4例,继发颅内感染2例,硬膜外积液2例,低颅压综合征9例(轻度6例,重度3例),脑疝先兆症状3例.结果 20例并发症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操作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处理并发症.

  • 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刘月梅;汤昱;孙凯婷;赵二要

    目的 分析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06-2014-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64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2组患儿均进行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及引导式教育等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GM1联合中频电疗等措施.2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MFM评分),发育诊断量表(GESELL评分)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的GMFM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的GMFM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GESELL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的GESELL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的神经功能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可溶性CD40L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刘全生;张雯凌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40L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观察组),以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测量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计算Crouse积分,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根据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比较2组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分析可溶性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可溶性CD40L浓度(7.97±2.42)μg/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出粥样硬化斑块91个,其中不稳定斑块62个(68.13%).不稳定斑块组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观察组IMT增厚、Crouse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与IMT、Crouse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为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标,可溶性CD40L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越差,通过影响斑块稳定性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方;李文杰

    目的 探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形成,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动态变化,分析脑水肿与MMP-9的相关性.方法 20例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的含量进行动态观察,分别于发病后24 h、第3天、第7天、第14天清晨抽取静脉血3 mL(除前2次外均需空腹),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对脑水肿面积以及血肿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水平呈动态变化,发病3~7 d明显升高,之后下降,脑出血急性期血清MMP-9水平与血肿周围脑水肿量呈正相关.MMP-9与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时问存在一致性.结论 MMP-9参与了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形成的机制,MMP-9的高表达可能是出血早期引起BBB开放、血管源性脑水肿的重要原因,阻断脑出血后MMP-9的激活及降低其过度表达是防治脑水肿形成的一个潜在途径.

  • 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肝衰竭并肝性脑病临床观察

    作者:侯环荣;尚佳;康谊;李玉魁;梁首勤;曹永革;曾艳丽;彭真;殷辉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肝衰竭并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肝衰竭并肝性脑病患者,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PE联合HF治疗,观察对肝性脑病不同分期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PE联合HF治疗后,患者消化道症状均有所改善,黄疸减轻,精神神经症状均有所好转,其巾Ⅰ期肝性脑病35例、Ⅱ期17例、Ⅲ期4例均神志转清、扑翼样震颤消失、氨臭味消失,Ⅱ期1例、Ⅲ期3例、Ⅳ期1例精神神经症状减轻、昏迷变浅,Ⅲ期3例、Ⅳ期5例无变化;治疗后TBIL、ALT、AST、血氨、UREA、C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钾、钠、氯、钙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88.41%,不良反应发生率14.02%,经对症处理均缓解并完成PE联合HF治疗.结论 PE联合HF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衰竭并肝性脑病的方法.

  • 外部暴力性急性颅脑损伤院前及院内急救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龚国彪;梁建

    目的 探讨外部暴力性急性颅脑损伤院前、院内急救的效果.方法 以2011-07-2014-07我院临床救治的外部暴力性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方法分为未急救组(312例)和院前院内急救组(306例).观察2组院前死亡情况和治疗后重度残疾发生情况.结果 院前院内急救组院前临床病死率显著低于未急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院内急救组重度残疾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急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救治外部暴力性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院前、院内急救措施可有效降低院前病死率,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

  • 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王丹辉;王国华;李锦;魏兰萍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01-2014-01我院收治的200例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采取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0岁患者在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下肢动脉疾病分别为124例(75.2%)、102例(61.8%)、71例(43.0%)、70例(42.4%)、48例(29.1%),与≤60岁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421、6.304、5.395、8.425、7.294,P<0.05).200例患者中,血管狭窄≥50% 63例(31.5%),其中颈动脉狭窄≥70% 24例(12.0%),狭窄50%~69%者37例(18.5%),其巾下肢动脉疾病者重度狭窄比例高.对颈动脉狭窄进行多因素分析,其中年龄>60岁、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2、0.012、0.009).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年龄>60岁、冠心病及下肢动脉疾病是危险因素,需要重点关注及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胜武;吴瑞

    目的 总结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2012-01-2014-12于我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276例,统计一般资料、既往病史、诊治情况等,并于术后3个月按临床结局Rankin评分分为良好结局组和不良结局组,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良好结局组117例,不良结局组159例.单因素分析示,年龄≥60岁、发病至溶栓时间≤4.5 h、TOAST分型、OCSP分型、基线血糖值、纤维蛋白原水平、基线NIHSS值、24 h NIHSS评分降低≥4分或降至0分可能为临床预后影响因素(P<0.05).纳入上述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发病至溶栓时间≤4.5h、基线NIHSS水平、基线纤维蛋白原水平、24 h NIHSS评分降低≥4分或降至0分为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基线NIHSS水平、基线纤维蛋白原水平可独立预测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缩短溶栓时间窗,于24 h内迅速降低NIHSS评分,是提升患者预后的可靠措施.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浆Hcy水平及甲钴胺干预后的变化

    作者:尚军洁

    目的 分析Hcy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浆中的水平特点,以及给予甲钴胺干预后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1-01 2015-03我院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另取30例于我院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DPN分为DPN组与非DPN组.DPN组8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钴胺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各44例.比较DM组与正常组、DPN组与非DPN组血浆Hcy水平,以及经甲钴胺治疗后DPN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DM组Hcy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和非DPN组(P<0.05).2组治疗前血浆Hcy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甲钴胺组血浆Hcy水平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高Hcy是导致DPN的高危因素之一,甲钴胺可有效降低Hcy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和预防DPN发生的重要措施.

  • 早期医院-家庭康复对脑损伤早产儿近期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作者:熊丽

    目的 观察早期医院-家庭康复对脑损伤早产儿近期神经系统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出生后6h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检查提示脑损伤的早产儿90例.根据有无接受早期干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早期医院-家庭康复,对照组不给予早期医院-家庭康复.观察2组患儿体格发育以及神经心理发育.此外,在患儿l岁及2岁时再次进行aEEG检查,观察脑损伤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6个月时头围、身长及体质量分别为(41.39±0.83)cm、(65.55±2.43) cm、(7.77±1.38) kg,对照组分别为(40.73±1.48) cm、(64.33±1.45)em、(7.28±1.32)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12个月时头围、身长及体质量分别为(44.67±1.45)cm、(74.37±1.36)cm、(9.77±1.42)kg.对照组分别为(43.19±1.65)cm、(73.28±1.18)cm、(9.19±0.83)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发育商分别为(92.90±8.39)、(94.87±7.75)、(95.02±12.33)、(99.33±8.06)、(102.97±6.76),对照组分别为(85.27士7.69)、(85.89±7.16)、(85.95±7.49)、(87.49±6.42)、(88.89±5.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1岁、2岁时aEEG异常率分别为8.89%、4.44%,对照组分别为26.67%、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医院-家庭康复有助于脑损伤早产儿神经系统、心理以及运动系统的发育,对于改善患儿的脑损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汪洋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评估疾病发生、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的方法,选取2010-01-2014-04我院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 50例,根据出血量的大小情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及必要的病史采集,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出血量较大的实验组63例(42.0%).出血量较大与性别、受教育程度、饮酒史、负性生活事件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脑血管事件再发与否、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肿瘤有关(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大小与多因素相关,在诊断和治疗中要综合考虑病人情况.

  • 武汉地区老年脑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闵素梅;殷章红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老年脑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总结干预对策,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145例老年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生存质量低下的21例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脑肿瘤生存质量单危险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群体抗癌、家庭支持、收入水平、婚姻状态、社会支持、医疗形式、病程(P<0.05),同时也是多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脑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很多,同时也存在相互联系性,临床要个体化治疗.

  • 神经干细胞移植减少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凋亡

    作者:祁绍艳;祁景;刘晓静;刘小军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立体定位仪制作脑出血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sham组、ICH组及NSCs组,通过mNSS评分定量评价细胞移植后,观察脑出血大鼠在第1、3、7、14、28天的神经功能的行为学的动态变化;进行Caspase-3的免疫组织化学及灰度分析,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 NSCs组mNSS评分在1 4、28 d均较ICH组明显改善(P<0.05).NSCs组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的Caspase-3的表达水平较ICH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NSCs移植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Caspase-3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

    关键词: NSCs 脑出血 凋亡
  • 标准大骨瓣开颅加颞肌贴敷减压术与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

    作者:肖伟利;元少鹏

    目的 观察大骨瓣开颅加颞肌贴敷减压与单纯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骨瓣开颅干颞肌贴敷减压治疗.比较2组预后,术前、术后各时间点脑梗死灶体积变化情况,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变化.结果 观察组预后分级Ⅳ、Ⅴ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d、7d、14d脑梗死灶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7d、术后14 d MCA平均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加颞肌贴敷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脑侧支循环代偿、血管再通等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自发性脑出血中红细胞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江雷振;史保中;葛朋莉

    目的 研究自发性脑出血(SICH)中红细胞对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大鼠自体血脑内注射法造成自发性脑出血模型,用脑立体定位仪向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自体全血(WB)或红细胞(RBC)以建立SICH动物模型.分组按照不同时间点(6h、1d、3d、5 d)处死大鼠,处死前经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溶液2 mL/kg,取标本后用甲酰胺浸泡法检测脑组织EB含量.结果 BBB通透性检测脑组织EB含量:RBC、WB、SO组6h、1d、3d、5d比较,其中在RBC第1、3天组明显高于6h和5d组,SICH后6h开始升高,1d达到高峰,3d开始恢复,5d有所下降(P<0.05).结论 SICH后导致BBB功能障碍,红细胞对BBB结构破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因素与护理体会

    作者:司慧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我院神经外科住院部于2014-01-12收治的100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风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误吸、气道湿化不足、口咽部定植细菌下行、年龄过大及住院时间过长等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分别占29%、20%、16%、1 6%、11%及8%.本组所有患者肺部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中痊愈13例,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误吸、气道湿化不足、口咽部定植细菌下行等是神经外科患者全部肺部感染的重要风险因素,在护理中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感染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早期护理干预作用

    作者:李琳;王旋;酒晓盈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急性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研究[1]报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达40%~80%,并发应激性溃疡中的10%~20%可能发展成大出血或穿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干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本文观察我院2012-06-2014-12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报告如下.

  • 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封晓燕;费文静;焦薇

    目的 探讨在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过程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外科2013-10-2014-12手术治疗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各80例,治疗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持续质量改进(CQI)模式下进行护理,分析2组在不同手术部位与不同感染影响因素下的感染发生率与病人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个不同手术部位及感染影响因素下的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可降低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预防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魏晓兰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05-2015-06急诊外科收治的128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预防性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对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38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3,P<0.05).结论 对于脑出血的患者,积极运用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脑出血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化护理与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症脑室出血侧脑室引流术后脑并发症患者的护理

    作者:杨芳;刘少佳;余生原

    目的 总结重症脑室出血侧脑室引流术后脑并发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以2010-01-2015-01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重症脑室出血,并实施侧脑室引流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包括术后再出血、脑疝、颅内积气、低颅压、穿刺孔脑脊液漏、颅内感染、中枢性高热等进行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脑疝10例(33.3%),颅内再出血4例(13.3%),颅内感染3例(10.0%),颅内积气5例(16.7%),中枢性高热13例(43.3%),低颅压1例(3.3%),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脑疝、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中枢性高热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重症脑室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针对经常出现的脑并发症有的放矢地做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 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患者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

    作者:刘俊丽

    神经内科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在抢救过程中难免有侵入式操作,选择合适的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患者院内感染,提高治疗效果[1-2].笔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1-2014-06我院神经内科患者482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41例,男143例,女98例;年龄22~76岁,平均(62.15±6.37)岁;住院时间3~25 d,平均(10.12±1.26)d:其中脑梗死132例,脑出血 56例,脑栓塞35例,脑膜炎12例,其他6例.对照组241例,男151例,女90例;年龄23~75岁,平均(61.77±6.59)岁;住院时间4~27 d,平均(10.38±1.74)d;其中脑梗死128例,脑出血55例,脑栓塞37例,脑膜炎13例,其他8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和仪器检查均为神经内科确诊病例,无其他脏器合并性疾病,根据患者知情同意权,签订知情通知书,自愿参加本研究,并报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循证护理在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林丽荣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02-2015-02收治的120例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8.33%、36.67%、5.00%和95.00%,与对照组的33.33%、40.00%、26.67%和73.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8.5±2.5)d,对照组为(12.0±3.0)d,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循证护理在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邱红丽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措施,包括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手术前后呼吸道严密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及重症肌无力危象等.术后给予生命体征严密监护,术后MG危象并发症的严密监测与护理及其他针对术后并发症的专业性及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手术患者采用一系列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与护理方法,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后的专业化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及远期预后.

  • 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

    作者:刘彩霞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残障率高达70%~80%.由于病程长、后遗症多、致残率高、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对我院的96例患者实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3-09-2014-09我院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96例,男57例,女39例;年龄59~81岁,平均67.5岁;发病96 h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治疗组50和对照组46例,2组一般情况、神经损功能缺积分、CT或MRI及发病至用药时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 冰刺激延续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的改善效果

    作者:乔艳丽

    目的 观察冰刺激延续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住院部收治的100例脑梗死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冰刺激延续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前后2组吞咽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冰刺激延续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为营养的摄入提供保证.

  • TNF-α和TNF-β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作者:樊明鹤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联合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病例5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选对象TNF-α和TNF-β水平.结果 观察组TNF-α和TNF-β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TNF-α和TNF β水平均高于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均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TNF-α和TNF-β水平均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TNF-β水平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其水平越高,脑梗死面积越大其水平也越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脑梗死诊断并判断其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检测意义.

  • CT与MRI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作者:吴建民

    目的 对比CT与MRI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2012-02-2015-02收治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选取164例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对比分析CT和MRI对脑梗死的诊断率;按脑梗死的发生时间、病灶部位、梗死灶的大小以及是否发展为血管性痴呆等分组,对比CT和MRI的检出率,统计CT与MRI对多发性脑梗死的总检出率及检出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嗜睡、偏瘫和锥体束征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5);入院后6、24h,2组MRI诊断率均明显高于CT(P<0.05或P<0.01).在24 h内组与24~72 h组,CT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MRI;>72h组中,CT与MRI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脑干及小脑部位的梗死检出率明显低于MRI(P<0.05);MRI对脑梗死微小病灶的检出能力明显优于CT(P<0.05);颅脑CT对非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的梗死检出率明显低于MRI(P<0.05),而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梗死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MRI检查较CT具有明显优势.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伟芳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03-2015-03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NIHSS评分、BI(Barthel指数)评分的改善情况,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60.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至(5.1±2.2)分,BI评分上升至(60.8±9.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效率高,患者脑神经缺损状况及肢体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降脂通络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疗效

    作者:卢仁凯;聂方华;张贇;李生俊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中沉积的脂质逐步形成斑块的发展过程,易受累的部位是颈动脉[1].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其引起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造成颅内动脉的栓塞.动脉粥样硬化型(arteriosclerosis,AT)是脑卒中新的病因分型的一种,具有颅内外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表现,积极有效地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将脑梗死的发生降至低,同时减少致残率与病死率[2].本次研究观察我院96例AT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降脂通络胶囊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作者:周汇文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选择1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根据斑块情况,分为无斑块组32例,稳定斑块组41例,不稳定斑块组54例.95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根据斑块严重程度,分为Ⅰ级21例,Ⅱ级35例,Ⅲ级39例.抽取各组患者肘静脉血3 mL,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结果 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3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无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在3组中低(P<0.05),不稳定组同型半胱氨酸高(P<0.05).Ⅰ级、Ⅱ级、Ⅲ级斑块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级斑块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低(P<0.05),Ⅲ级斑块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关系.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康霞

    现将我院13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使用丁苯酞注射液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2014-06 2015-06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男36例,女29例;年龄40~72岁,平均59.62岁.对照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42~73岁,平均58.83岁.2组年龄、性别、治疗前NIHSS评分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经头颅MRI证实,发病48 h内,NIHSS评分6~1 8分,mRS评分2~4分,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排除标准:合并意识障碍、继发癫痫、感觉性失语无法合作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感染性疾病,既往脑卒中史,出血倾向疾病,妊娠或哺乳期,既往有芹菜过敏史者.

  • 大面积脑梗死溶栓治疗与未溶栓治疗的预后及并发症对比

    作者:濮捷;崔敏;吴非;武强

    目的 对比分析大面积脑梗死溶栓治疗与未溶栓治疗的预后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3-01-2014-01我院住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1例,分为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溶栓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注射,并于24 h后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及稳定斑块等药物治疗,未溶栓组入院后即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药物治疗,观察2组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溶栓组30 d及3月NIHSS评分低于未溶栓组(P<0.05),治疗后3个月病死率少于未溶栓组(P<0.05);未溶栓组并发症(脑出血、肺部感染、非脑内出血、癫痫)高于溶栓组(P<0.05).结论 影响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因素较多,临床应采取早识别、早确诊的方针,根据梗死具体部位和面积大小、基础疾病情况、脑梗死形成原因等,急性期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控制脑水肿,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防治并发症,从而有效控制病死率及致残率.

  • 急诊MRI快速评价对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指导作用

    作者:隋海晶;赵振国;白青科

    目的 探讨急诊MRI快速评价对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对224例发病不足1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CT平扫或MR颅脑快速成像序列扫描,其中91例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变化,随访3个月,记录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末次随访时,91例患者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为期3个月的随访中,91例患者中仅1例(1.1%)因症状性颅内出血并发脑疝死亡,非症状性颅内出血9例(9.9%),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3.3%).结论 对经急诊MRI快速评价指导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对全面提升预后质量、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等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乔卿均;高飞;汤涛

    目的 对比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112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成A、B2组各56例.B组予以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A组予以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比对2组肿瘤完全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平均术程、术中失血量及总住院时问等.结果 A组平均术程、住院时间及术后出血量等均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肿瘤完全清除率为87.5%,显著高于B组的55.4%,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显著低于B组的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垂体瘤患者予以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疗效确切,肿瘤清除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瑞星;晋涛

    目的 探讨颅骨早期修补术存颅骨缺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早期组34例和晚期组34例,其中早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手术,晚期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1 a内行颅骨修补手术,术后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早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恢复及治疗效果好于晚期组.结论 早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更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谢永富;廖煜;李冰

    目的 总结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和急救方案,总结抢救经验.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181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昏迷患者的病因及抢救方案.结果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以急性中毒、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并发症为常见,急性中毒患者以女性多见,心血管疾病以男性多见.急性中毒和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病死率较低,心血管疾病、脑部病变及其他原因(溺水、电击)的病死率较高.结论 及时分析昏迷患者的病因,积极组织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基础.

    关键词: 急诊 昏迷 病因 诊断
  • 万古霉素鞘内持续泵入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侧脑室术后颅内感染

    作者:孙继锋

    侧脑室出血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转归.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和细菌耐药日益严重,导致单纯静脉给予抗生素的方式治疗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差,病情经常迁延不愈,疗程延长,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我科2009-102015-10应用万古霉素鞘内持续泵入与腰大池引流治疗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血清S-100B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冬丽;钱东星;余凤娟;李耀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窒息缺氧导致的脑损害,发生于新生儿时期可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患儿发生脑性瘫痪或智能迟缓[1].研究表明[2-3],血清S-100B水平可作为脑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标记物.本研究通过观察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清S-100B在HIE中的早期诊断价值及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 清肝达郁汤结合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54例疗效观察

    作者:崔利萍

    目的 观察清肝达郁汤联合针灸从肝论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以清肝达郁汤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以泰必利治疗,均治疗2个月,观察2组药物治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2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肝达郁汤结合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呋塞米与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潘家兴

    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人为脑出血的高发人群,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治疗时间长、预后较差等特点,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1-2].甘露醇为降颅压的药物,可有效降低急性脑血管导致的颅内压升高,但长时间应用甘露醇治疗可导致肾功能损害[3-5].本文探讨呋塞米、甘油果糖、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阿立哌唑及利培酮对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赵全军

    目的 总结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100例2013-01 2014-01就诊于我院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MMSE、CDR及ADL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MMSE、CDR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但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00% (P<0.05).结论 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在伴精神行为症状痴呆患者的治疗中均有较为理想的效果,且两者临床疗效相当,但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健康体检人群血压血脂血糖及颈动脉硬化的干预效果

    作者:周小莉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某单位健康体检人群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及颈动脉硬化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41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20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变化及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BP、DBP、TG、TC、FPG及HbA1c分别为(120.32±12.31) mmHg、(80.03±8.33) mmHg、(5.36±0.41) mmol/L、(2.52±0.23) mmol/L、(6.06±0.47) mmol/L和(6.00±0.26)%,均较对照组的(140.42±12.87)mmHg、(88.12±8.03)mmHg、(6.33±0.51) mmol/L、(4.14±0.27) mmol/L、(8.31±0.63)mmol/L和(6.67±0.28)%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IMT和斑块厚度分别为(0.85±0.11)mm和(1.13±0.21)mm,较对照组的(0.98±0.10)mm和(1.67±0.20)mm显著减少(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可较好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吡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肌阵挛癫痫临床观察

    作者:马燕丽;徐凯丽;陈国洪;邹艳萍

    目的 观察吡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肌阵挛癫痫的有效性.方法 5例药物难治性肌阵挛癫痫儿童添加应用吡拉西坦,观察患儿的发作频率、不良反应、认知改善情况等.结果 其中2例达到肌阵挛癫痫发作完全缓解,认知功能明显改善;2例达到肌阵挛癫痫发作减少>75%;另1例发作减少≤50%,兴奋症状明显,停用该药.结论 吡拉西坦用于添加治疗儿童肌阵挛癫痫可能有效.

  • 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受累应用丙种球蛋白前后NSE及S100蛋白的变化

    作者:李鹏;宋春兰;成怡冰

    目的 探讨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合并神经系统受累手足口病(HFMD)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前后病情的关联.方法 收集手足口病普重症92例患儿,入院当日和治疗后取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100β、NSE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S100β、NSE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IVIG治疗组NSE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S100β、NSE水平为早期发现重症型HFMD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早期给予IVIG治疗后,NSE有明显下降,提示脑损伤无进一步损害,可以说早期应用IVIG可降低致残、致死率.

  • 23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宋宣克;冯怡锟;黄丽慧;苏彦河;兰红;崔新征;张灿宇

    目的 总结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23例,全组完全切除率82.6%,临床Ⅰ、Ⅱ期完全切除率100%,Ⅲ期完全切除率63.6%.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中AB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的比例较低,分别为8.7%和4.3%,B1和B3型胸腺瘤的比例则相对较大,均为26.1%.术后控制重症肌无力的有效率为89.5%,胸腺瘤复发或转移率仅5.3%.结论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行胸腺瘤、胸腺及周围脂肪切除术能有效控制重症肌无力症状.胸腺瘤都有外侵可能,重症肌无力患者一旦发现合并胸腺瘤,若病情允许,均需尽早手术切除.

  •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对比

    作者:鞠艳涛

    小儿癫痫又称“羊角风”[1],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常伴随躯体感觉症状,可能会发展为强直阵挛发作,给患儿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本文选取2012-05-2014-10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癫痫患者为对象,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纳入120例癫痫患儿,入院后均给予严格、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均确诊为小儿癫痫,并符合WHO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排除合并心、肾、肝脏疾病、精神系统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所有患儿家长均知情,并自愿入组,签署知情同意书.

  • 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探讨

    作者:范筱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心理矛盾和情绪应激在消化性溃疡中的致病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本文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心理状态,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3-01-2014-12消化内科收治的52例患者,男32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26±5.67)岁;其中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溃疡24例.发放问卷全部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 强化他汀治疗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景;何超明

    目的 分析强化他汀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20例,根据药物剂量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40例.3组均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低剂量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中剂量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高剂量组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d.结果 低剂量组终点事件发生率25.00%,中剂量组为12.25%,高剂量组为5.00%.随着剂量的增加,终点事件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且高剂量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rCBF为(0.78±0.06)mL/(100 g·rnin),rCBV为(9.85±0.05)mL/100g,rTTP为(1.34±0.09)s.中剂量组rCBF为(0.80±0.07)mL/(100 g·min),rCBV为(0.86±0.06)mL/100g,rTTP为(1.35±0.08)s.高剂量组rCBF为(0.85±0.06)mL/(100g·min),rCBV为(0.89±0.05)mL/100g,rTTP为(1.21±0.07)s.高剂量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他汀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付伟奇

    本次研究探讨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12-2012-12就诊的脑出血患者92例,男55例,女37例;年龄53~77岁,平均(63.25±8.36)岁;平均血肿量(50.99±15.01)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颅手术组各46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单纯型呼吸性碱中毒的治疗

    作者:吴恒浩;张万宏;郑光明;孙建中

    目的 观察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单纯型呼吸性碱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单纯型呼吸性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碱中毒的治疗方法分成面罩治疗组(56例)和肌松药联合呼吸机治疗组(16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呼吸机治疗组各时间点均比面罩治疗组血气分析恢复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松药联合呼吸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单纯型呼吸性碱中毒患者碱中毒的纠正有明显疗效.

  •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后顽固性高颅压的作用及实施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森岗;赵建奇

    目的 观察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后顽固性高颅压的效果,并探讨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重型颅脑创伤后顽固性高颅压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2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术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62.22%,对照组为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12.81±4.07),对照组为(21.10±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56%,对照组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后顽固性高颅压的综合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 视频成像系统联合面肌肌电图监测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若妍;宋来君;郭付有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显微神经外科器械的不断改良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听神经瘤手术的目标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求在安全范围内大程度的切除肿瘤,更要保证患者术后具备良好的面神经功能[1],使得患者不仅在生存时间上得到收益,更能获得较佳的生活质量.听神经瘤、特别是直径>4 cm的巨大听神经瘤,在肿瘤缓慢生长过程中,瘤体与周围颅神经及脑组织粘连严重[2],面神经因长期受压可能形成膜状,甚至和肿瘤包膜存在血运关系[3],以致术中即使应用显微镜也难以解剖辨认面神经[4],给面神经保护带来极大困难,在此背景下,神经外科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应运而生,开辟了听神经瘤治疗的新篇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