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房杂志
China Pharmacy 중국약방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0408
- 国内刊号: 50-1055/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黄酮类化合物调节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黄酮类调节血脂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黄酮""高脂血症""血脂"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00年1月-2015年6月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黄酮类化合物调节血脂及其作用机制的文献,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相关文献236篇,其中有效文献59篇,涉及植物41种.其中,23种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显著降低血清或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1种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3种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5种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1种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VLDL-C水平;4种只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水平;2种只能显著降低血清TC、LDL-C水平;1种只能显著升高血清HDL-C水平;1种只能显著降低血清TC水平.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脂质合成、吸收,促进脂质代谢、转运,抑制脂质的氧化.深入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调节血脂作用及其机制,对于开发黄酮类调节血脂的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
灯盏细辛的化学成分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灯盏细辛新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灯盏细辛""化学成分""制剂""吸收机制""Erigeron brevisca-pus""Chemical composition""Preparation""Absorption mechanism"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01年1月-2015年9月在PubMed、Elsevier、Wiley-Blackwell、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及google中有关灯盏细辛的化学成分及各成分治疗效果局限性、灯盏细辛口服制剂、新的制剂设计思路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相关文献120篇,其中有效文献43篇.灯盏细辛制剂的主要质控指标为野黄芩苷和总咖啡酸酯,均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利用现代药物制剂新技术是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关键.但采取的新技术如将磷脂复合物与自分散纳米胶束结合来提高脂溶性、细胞水平的自乳化给药系统等新思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再进一步通过对其释药特性、体内转运过程、吸收动力学、生物利用度和药效进行相关性的系统研究.
-
鳄嘴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研究鳄嘴花提供参考.方法:以"Clinacanthus nutans""鳄嘴花""忧遁草""青箭""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1970年1月-2015年7月的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鳄嘴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并主要对鳄嘴花的药理作用进行整理.结果:共查阅到相关文献94篇,其中有效文献33篇.目前从鳄嘴花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包括甾醇类、三萜类、黄酮碳苷、含硫糖苷、脑苷类、叶绿素类、megastigmanes、benzenoids及生物碱类等,其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菌及免疫调节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且毒理研究表明其无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小.结论:由于鳄嘴花药理作用的多重性及其民间用药历史的悠久性,随着研究者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其作为药物应用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
不同剂量和配伍对虎杖功效发挥的影响概述
目的:阐明虎杖在历代方剂中的用量、配伍情况,总结其在复方中的功效及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1~11册)为方剂来源,人工查询各方剂组分,检索并收集含"虎杖"方剂77首.用Excel建立数据表,采用归类统计的方法,并结合近现代研究报道,分析虎杖剂量、配伍对虎杖功效的影响.结果:虎杖功效发挥主要在中等偏小剂量(>10~30 g);发挥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功效时,剂量均偏小(≤30 g);发挥活血通经功效时,剂量多为中等剂量(>10~90 g).虎杖在方剂中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血药、补气药、利水渗湿药;其发挥不同功效时有其"特征"性的高频药物配伍.结论:虎杖功效发挥与剂量相关,但不成正比,用量大小应视情况而定;虎杖配伍不同药材时发挥功效各有不同,相须相使扩大了其主治范围.在临床治疗时,建议根据诊疗目的选择其合适的剂量和配伍药物,以利于虎杖相应功效更好地发挥.
-
木瓜中单体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木瓜中已分离出的单体化合物,为木瓜成分的后续分离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Chaenomeles""Chem-ical components/ingredients/composition""Effects/functions/role""木瓜""化合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活性"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1990年1月-2015年6月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Wiley-Blackwell、EBSCO、中国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综述从木瓜中分离的单体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结果与结论:共查询到相关英文文献200余篇、中文文献900余篇,其中有效文献32篇.木瓜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糖类、黄酮类、有机酸、萜类、挥发油和生物酶类物质,目前研究中以黄酮类和萜类活性成分居多.深入了解木瓜所含单体化合物及药理作用有助于本品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
陵水暗罗根超临界CO2萃取物的GC-MS分析及其体外生物活性评价
目的:提取、鉴定陵水暗罗根提取物中挥发性成分,并评价其体外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陵水暗罗根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以0(空白对照)、5、10、20、30、40、50 μg(生药)/ml提取物培养人肝癌Huh-7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测定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相对细胞活力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等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从陵水暗罗根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0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Z,Z,Z)-9,12,15-octa-decatrien-1-ol、甘油、肉桂醛、棕榈酸和丁香酚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陵水暗罗根提取物在5 μg(生药)/ml以上质量浓度时对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IC50值为5.2 μg(生药)/ml;两种抑菌试验均未检测出其具有抑菌活性.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和GC-MS法能有效提取和鉴定陵水暗罗根超临界CO2萃取物的挥发性成分;提取物表现出抑制细胞活力的作用,但无抗菌活性.
-
丹参片和丹参注射液对多柔比星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联用丹参片/丹参注射液对多柔比星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A、B、C 3组.A组大鼠左颈iv多柔比星8 mg/kg;B组:左颈iv丹参注射液0.5 ml,0.5 h后左颈iv多柔比星8 mg/kg;C组大鼠ig丹参片混悬液1 ml(18片溶于50 ml纯水),7 d后左颈iv多柔比星8 mg/kg.3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后0.083、0.25、0.5、0.75、1、2、4、6、8、12、24 h于右颈静脉取血0.6 ml制备血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比较3组药动学参数的差异.结果:与A组比较,B组CL、Vs升高,AUC0-t降低(P<0.05);C组Vs降低(P<0.05),k10增加、t1/2β减小.结论:丹参片/丹参注射液均可提高多柔比星进入各组织的分布速度,两药联用可能会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
-
米格列奈钙3个主要降解杂质的研究
目的:分离纯化米格列奈钙3个主要降解杂质(杂质A、B、C),并进行结构鉴定,同时建立3个杂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米格列奈钙为原料,经酸破坏后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制备3个杂质单体,并采用红外光谱、质谱、1H核磁共振谱、13C核磁共振谱、电子轰击质谱、液相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旋光光谱对3个杂质进行结构鉴定;对3批米格列奈钙原料药进行3个杂质的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 C18,流动相为0.01 mol/L醋酸钠溶液-乙腈-三乙胺(60:40:0.1,pH 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20μl;另进行3个杂质及米格列奈钙的响应值试验.结果:经酸破坏后得到3个杂质A、B、C,经分离纯化后纯度分别为99.05%、98.87%、99.98%;经结构鉴定后分别确证为S-苄基丁二酸、S-苄基丁二酸-4-甲酯、米格列奈甲酯;建立的杂质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均符合相关要求,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387 5~3.875、0.395~3.95、0.392 5~3.925μg/ml(r均为1.000 0);3个杂质及米格列奈钙的响应值分别为2.316 1、2.636 1、2.617 8、2.620 4.结论:鉴定并确证了米格列奈钙的3个主要降解杂质,此3个杂质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
叶黄素对鼻咽癌C666-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叶黄素对鼻咽癌C666-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0(空白对照)、20、40、80、160 mg/L的叶黄素培养C666-1细胞0、12、24、48 h,以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以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率,以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mTOR通路中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S6蛋白的磷酸化程度.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80、160 mg/L叶黄素作用48 h及160 mg/L叶黄素作用12、24、48 h的细胞增殖率均降低(P<0.05);80、160 mg/L叶黄素作用48 h及160 mg/L叶黄素作用24、48 h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80、160 mg/L叶黄素作用48 h的细胞内磷酸化AMPK增加,磷酸化S6K、S6蛋白减少(P<0.05).结论:叶黄素能有效抑制C666-1细胞增殖,可能通过促进AMPK磷酸化,抑制S6K、S6蛋白磷酸化诱导其凋亡.
-
密蒙花花蕾不同提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比较密蒙花花蕾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60%乙醇提取密蒙花花蕾得乙醇粗提物(ET),用水分散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ET得各部位样品PE、EA、BU和水部位样品(SH);以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阳性对照.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分析( FRAP)法分别考察各部位样品的抗氧化能力,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抗氧化当量TEAC值.结果:与其他部位样品比较,ET与EA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EA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3.75、9.78μg/ml,ET为14.93、11.41μg/ml;EA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BHT(IC50为18.71μg/ml).EA、ET、BHT的TEAC值分别为1 657.67、1 586.25、1 581.68μmol/g.结论:密蒙花花蕾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
风湿祛痛胶囊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风湿祛痛胶囊的抗炎作用.方法:分别取60 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0.5%羟甲基纤维素钠)组、万通筋骨片(对照药物,0.3 g/kg)组和风湿祛痛胶囊低、中、高剂量(0.25、0.5、1.0 g/kg)组,ig 给药,每天1 次,连续7 d;进行角叉菜胶足跖肿胀实验、棉球肉芽肿实验,检测大鼠足跖肿胀率、棉球肉芽肿指数及脏器指数.分别取60 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0.5%羟甲基纤维素钠)组、万通筋骨片(对照药物,0.4 g/kg)组和风湿祛痛胶囊低、中、高剂量(0.3、0.6、1.2 g/kg)组,ig 给药,每天1 次,连续7 d;通过测定小鼠腹腔液中伊文氏蓝的含量考察各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风湿祛痛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在致炎后1~6 h 足趾肿胀率、棉球肉芽肿指数显著降低(P<0.05 或P<0.01);各给药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万通筋骨片组比较,给药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风湿祛痛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吴茱萸超微粉巴布剂促渗剂的优选
目的:考察一元促渗剂和多元促渗剂按不同比例联用对吴茱萸超微粉巴布剂的促渗作用,以优选促渗剂及其浓度.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屏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一元促渗剂(丙二醇、氮酮、油酸)、多元促渗剂(丙二醇-氮酮、丙二醇-油酸、丙二醇-氮酮-油酸)及其比例、用量对吴茱萸超微粉巴布剂中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n)的影响.结果:一元促渗剂丙二醇的促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一元及多元促渗剂,且多元促渗系统中丙二醇所占的比例越高,对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促渗作用越好;以3%、5%、7%丙二醇为促渗剂时吴茱萸碱的Q36 h分别为11.290、14.332、13.537μg/cm2,吴茱萸次碱的Q36 h分别为11.965、14.856、13.901μg/cm2.结论:5%丙二醇的促渗作用好,可作为吴茱萸超微粉巴布剂的促渗剂.
-
壮骨伸筋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壮骨伸筋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每个实验选65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万通筋骨片(对照药物,0.3 g/kg)组和壮骨伸筋胶囊低、中、高剂量(0.3、0.6、1.2 g/kg)组,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通过大鼠角叉菜胶足趾肿胀实验、棉球肉芽肿实验测定大鼠足趾肿胀率、棉球肉芽肿指数及脏器指数.每个实验选55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0.5%羧甲基纤维素钠)组、万通筋骨片(对照药物,0.4 g/kg)组和壮骨伸筋胶囊低、中、高剂量(0.4、0.8、1.6 g/kg)组,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d;通过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醋酸扭体和热刺激等实验,测定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以腹腔液中伊文氏蓝含量计)、扭体次数及痛阈提高百分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壮骨伸筋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在致炎后2~6h足趾肿胀率降低、棉球肉芽肿指数降低,小鼠扭体次数减少、痛阈提高百分率升高(P<0.05或P<0.01),毛细血管通透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壮骨伸筋胶囊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
黄芩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法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取40只大鼠离体心脏随机均分为正常组(不停灌处理)、模型组(停灌20 min)和黄芩素高、中、低浓度组(停灌前分别灌注含40、10、2.5μmol/ml黄芩素的K-H液10 min).检测心肌梗死率,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比值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离体心脏的心肌梗死率、心肌细胞凋亡率、CK和LDH活性升高,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增加、SOD活性、GSH/GSSG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素低、中浓度组大鼠离体心脏的心肌梗死率、CK和LDH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并且中浓度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减少、GSH/GSSG比值升高(P<0.05或P<0.01);高浓度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黄芩素对大鼠心肌I/R损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黄芩素的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相关.
-
Akt抑制剂MK-2206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MK-2206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0(空白对照)、0.5、1、2.5、5、10、20、30μmol/L MK-2206处理A549细胞24 h后细胞的光密度;以0(空白对照)、5、10、20μmol/L MK-2206处理A549细胞24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p21、p27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分裂的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f-PARP)、分裂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f-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MK-2206处理后A549细胞的光密度降低;细胞缩小、呈空泡状;主要阻滞于G0/G1期,细胞中p21、p27蛋白表达增强,Cyclin D1蛋白表达减弱;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内cf-PARP、cf-caspase-3、Bax表达增强,Bcl-2表达减弱.各效应均呈浓度依赖性(P<0.05或P<0.01).结论:MK-2206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通过激活caspase-3、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的表达诱导其凋亡.
-
中药汤剂煎药机加液量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目的:建立煎药机加液量数学模型,以利于采用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时能准确计算加液量,从而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方法:测定使用频率高的代表性中药饮片的吸水率,依据与中药饮片吸水率密切相关的密度、大小、形状、水分指标对中药饮片的吸水性质进行聚类统计分析,将吸水性质相近的中药饮片归为一类,据此以代表性中药饮片的吸水率来估算所有单味中药饮片的吸水率;测量不同类型煎药机(电、天然气煎药机)的水分蒸发量、挤压出液量;结合上述参数结果建立不同类型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的加液量数学模型,并采用实际的中药复方验证该数学模型.结果:影响加液量的因素有每味中药饮片的吸水率、水分的蒸发量及煎药机的挤压功能,建立的加液量数学模型为加液量=每味中药饮片的吸水率×饮片质量+蒸发量+所需出液量-煎药机挤压功能参数×处方中饮片总质量;验证试验中煎煮中药汤剂后实际出液量与所需出液量之间的百分比均在±5%以内.结论:本试验建立的加液量模型用于中药煎药机煎煮中药时可提高煎药加液准确性,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
-
常用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盐酸西替利嗪经皮渗透性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常用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盐酸西替利嗪(CET)经皮渗透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接收液,以累积透过量为指标,考察氮酮(0.06%~2.5%)、油酸(0.5%~10%)、1,3-丙二醇(0.5%~10%)、丙三醇(0.5%~5%)等常用透皮吸收促进剂对CET透过离体小鼠腹部皮肤的影响.结果:1,3-丙二醇对CET无促渗作用;CET在0.06%氮酮、0.5%油酸、1%丙三醇中的24 h累积透过量均属同类型中高,分别为227.94、85.25、215.15μg/cm2.结论:促渗作用强弱依次为氮酮>丙三醇>油酸>1,3-丙二醇.其中,氮酮、丙三醇促渗作用较好.
-
转铁蛋白修饰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抑瘤作用
目的:制备转铁蛋白(TF)修饰紫杉醇(PTX)脂质体(TF-PTX-LP),并研究其抑瘤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TF-PTX-LP并观察其形态;定性和定量考察肝癌HepG2细胞对TF-LP和LP的摄取情况;检测PTX、PTX-LP和TF-PTX-LP分别处理HepG2细胞24、48、72 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以HepG2细胞制备肿瘤球,考察生理盐水、PTX、PTX-LP和TF-PTX-LP分别处理0、1、2、4、5、6、7 d对肿瘤球体积的影响;复制HepG2荷瘤裸鼠模型,考察生理盐水、PTX、PTX-LP和TF-PTX-LP(以PTX计8.5 mg/kg)对荷瘤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TF-PTX-LP均呈均一球形,粒径在100~120 nm.TF-LP处理后细胞的荧光强度强于LP(P<0.01).与PTX、PTX-LP比较,TF-PTX-LP处理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更高(P<0.01).与生理盐水、PTX、PTX-LP比较, TF-PTX-LP处理后肿瘤球体积更小,对荷瘤裸鼠的抑瘤率更高,且6、7 d后抑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抑制率和肿瘤球体积变化呈时间依赖性.结论:成功制得具有良好抑瘤作用的TF-PTX-LP.
-
丙泊酚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丙泊酚通过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取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10 mmol/L谷氨酸)组和丙泊酚低、中、高浓度(12.5、25、50μmol/L+10 mmol/L谷氨酸)组,分别加入相应药物,培养48 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光密度、凋亡情况和细胞中ERK1/2磷酸化水平及c-fos、Bax、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的细胞光密度、磷酸化ERK1/2、Bcl-2表达均降低(P<0.01),凋亡率、c-fos和Bax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丙泊酚低、中、高浓度组细胞的光密度、磷酸化ERK1/2、Bcl-2表达均升高(P<0.01),凋亡率、c-fos和Bax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且各浓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泊酚可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可能与上调ERK1/2磷酸化水平有关.
-
大黄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0(阴性对照)、25、37.5、50、62.5、75、87.5、100μmol/L大黄素溶液和100μmol/L 5-氟尿嘧啶(5-FU)培养SMMC7721细胞24、48、72 h,检测细胞光密度,计算增殖抑制率.以0 (阴性对照)、25、50、75μmol/L大黄素溶液和100μmol/L 5-FU培养SMMC7721细胞48 h,检测细胞凋亡率、周期分布和细胞Bax、B淋巴细胞瘤2(Bcl-2)基因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比较,25、37.5、50、62.5、75、87.5、100μmol/L大黄素溶液和100μmol/L 5-FU作用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且与大黄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与阴性对照比较,25、50、75μmol/L大黄素和100μmol/L 5-FU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升高、Bax基因表达增强、Bcl-2基因表达减弱,其中50、75μmol/L大黄素溶液和100μmol/L 5-FU能明显滞留细胞于G0/G1期(P<0.05或P<0.01).结论:大黄素能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阻止其生长.
-
特异乳酸菌对环磷酰胺抗人大肠癌HCT116细胞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特异乳酸菌(Lb-f)对环磷酰胺(CTX)体内外抗人大肠癌HCT116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CT116细胞,MTT法考察4、2、1μg/ml CTX与加入10μg/ml Lb-f联用后对HCT11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复制HCT116细胞异种移植瘤裸鼠模型,考察100、50、25 mg/kg CTX与加入180 mg/kg Lb-f联用后对荷瘤鼠瘤体积、瘤质量及二者相对抑瘤率、化疗增敏效果(以q值表示)、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的影响.结果:与单用CTX比较,CTX联用Lb-f对HCT116细胞的存活率,对荷瘤裸鼠瘤体积相对抑瘤率、瘤质量相对抑瘤率和q值均无明显影响(P>0.05),能增加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P<0.05).结论:Lb-f对CTX体内外HCT116细胞的抑制生长作用未见协同效应;对CTX引起的HCT116细胞异种移植瘤裸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具有抑制作用.
-
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他莫昔芬(阳性药物,1.8 mg/kg)组和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低、中、高剂量(70、140、280 mg/kg)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im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以诱导乳腺增生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ig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30 d后观察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对大鼠乳头直径的影响,测定大鼠血清中血清促乳素(PRL)、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孕酮等的水平,并观察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给药前各组大鼠乳头直径均增加(P<0.05).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乳头直径减小;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PRL、FSH、E2水平降低,LH、孕酮水平升高,低剂量组FSH水平升高、孕酮水平降低(P<0.05);各给药组大鼠乳腺组织病变不同程度减轻,乳腺小叶个数、腺泡个数及导管上皮层数不同程度地减少(P<0.05),形态改善.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中、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物组药效相当.结论:复方鹿角乳痛宁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PRL、FSH、E2水平,升高血清中LH、孕酮水平有关.
-
蒲黄水煎剂对孕后期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蒲黄水煎剂对孕后期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USM)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孕后期大鼠16只,取其USM肌条进行试验.累积加入终质量浓度为0(空白对照)、2、4、8、12 mg(生药)/ml的蒲黄水煎剂,观察其对USM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检测并记录USM肌张力、收缩持续时间、收缩频率;并考察加入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吲哚美辛(1×10-7 mol/ml)、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1×10-7 mol/ml)预处理后蒲黄水煎剂[8 mg(生药)/ml]对离体USM收缩活动的影响,检测并记录USM肌张力、收缩持续时间、收缩频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8、12 mg(生药)/ml蒲黄水煎剂均能使USM肌张力升高、收缩持续时间延长、收缩频率升高(P<0.05);加入维拉帕米和吲哚美辛后,蒲黄水煎剂对USM收缩作用影响减弱,使其肌张力降低、收缩持续时间缩短、收缩频率降低(P<0.05).结论:蒲黄水煎剂能增强孕后期大鼠离体USM的收缩活动,且该作用可被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与钙离子通道阻滞药抑制.
-
不同操作方法对多西他赛药物残留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操作方法对多西他赛药物残留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多西他赛注射液60支,A组(30支)采用按说明书要求的标准操作方法,B组(30支)采用临床通用的常用操作方法,分别放置5、10、15 min抽取药液后收集残留液,计算药物残留量,比较因操作配制方法、放置时间不同所产生的残留量差别.结果:在放置5、10、15 min时,B组的平均残留液体积及药物残留量均高于A组(P<0.05).同组内比较,放置10、15 min时平均残留液体积及药物残留量均低于放置5 min者(P<0.05或P<0.01),且放置15 min时平均残留液体积及药物残留量也均低于放置10 min者(P<0.05).结论:调配人员的规范操作对减少多西他赛残留量,保证患者安全、有效、足量的用药至关重要.建议临床工作者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
他莫昔芬超说明书用于促排卵的分析与管理
目的:对他莫昔芬用于促排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为规范他莫昔芬超说明书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他莫昔芬""促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Tamoxifen""Ovulation induction""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为2015年7月,对他莫昔芬超说明书用于促排卵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共查到文献58篇,选择其中研究他莫昔芬促排卵效果的临床试验或系统评价的文献,得到国内外有效文献11篇,均肯定他莫昔芬用于促排卵的临床效果.参考《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我院药事委员会审核同意他莫昔芬超说明书用于促排卵,并制订了相应的使用规范.结论:规范管理他莫昔芬超说明书用药,可更好地维护医师和患者的权益.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内外结合"中药质量控制新模式探索
目的:探索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内外结合"中药质量控制新模式.方法:利用仿生嗅觉、视觉及味觉系统采集中药材及其饮片的性状、颜色、气味、味道等外部信息,再利用SVM与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水分、灰分、浸出物等内部信息建立关联数据库,建立基于SVM的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新模式.选用来自四川、重庆、湖北和云南的黄连作为分析对象,分别采集其内外部和产地信息后对该系统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与结论:内部特征、外部特征、"内外结合"全部特征这3种识别方法的识别率均大于90%,且"内外结合"全部特征的识别率较单一内部或外部特征高.选用SVM法对得到的内外数据建立关联和特征模型,可使传统"辨状论质"经验得以现代"察外知内"的再现,从而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更加规范、准确、客观的中药质量整体控制新模式.
-
PIVAS使用非PVC双阀软袋包装输液后的无菌检查研究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PIVAS)使用非PVC双阀软袋包装输液后的无菌检查情况.方法:按照输液的包装类型和配制环境将试验分为3组,每组320份.第1组采用非PVC双阀软袋葡萄糖液,于PIVAS配制;第2组采用非PVC双阀软袋葡萄糖液,于病区配制;第3组采用塑瓶葡萄糖液,于病区配制.穿刺1、3、6、9次后将输液成品(n=80)分别放置在病区环境中0、2、4、6 h(n=20),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无菌检查法项下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并分析3组输液穿刺9次时的污染情况.结果:第1组无菌生长,第2、3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和3.8%(n=320);穿刺1、3、6、9次后各组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4%、0.4%、7.5%(n=240),第1组阳性检出率均为0(n=80),第2组分别为0、1.25%、0、8.75%(n=80),第3组分别为0、0、1.25%、13.75%(n=80);穿刺9次时分别放置0、2、4、6 h后第1组的阳性检出率均为0(n=20),第2组分别为25%、5%、0、5%(n=20),第3组分别为5%、15%、5%、30%(n=20).结论:在PIVAS使用非PVC双阀软袋输液可有效预防微生物污染.
-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妇产科医院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调查我院2013年临床药学的服务质量及医护、患者对该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拟订措施、检查和落实,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针对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及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制订了增强临床药师妇产科用药服务技能,增加药学查房患者覆盖面、开展高危妊娠及辅助生殖等重点患者药学监护工作,加强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沟通及宣传等措施.实施后,与2013年比较,2014年各项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指标提高,如药学查房患者由每月445人次增加至1 780人次,合理用药干预建议总数量从14份提高至29份,药学会诊的总数量由8次提高至23次;且医护、患者对临床药学服务的满意度也分别由55.93%、45.95%分别提高至100%、92.10%.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明显提升我院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促进我院临床药学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
基于响应时间解决医院药房候药时间问题的探讨
目的:为解决医院药房候药时间问题提供建议.方法:介绍医院药学调剂流程中的响应时间的定义及分类,通过使用响应时间分析门诊药房、中心药房候药时间成因,提出缩短候药时间的方案.结果与结论:响应时间可分为相对不可变和相对可变两类,前者由硬件、系统等因素所致,相对稳定较难改变;后者多由上一级工序工作速率高于下一级工序所致,可通过一定的方法比如调整人力配置比例及临时调整人力而改变.借助响应时间的概念可准确、深入认识候药时间问题的本质,从根本上找出对策,并可应用于其他如医师开具处方等工序.
-
我院急诊药房单人调剂处方的风险及防范
目的:降低医院药房单人调剂风险,提高急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分析我院急诊药房单人调剂处方风险的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社会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建立风险干预机制,并评价管理效果.结果:通过改进药房软硬件、落实相关制度、加强培训学习、改进调剂流程、改善窗口秩序、加强药品管理、实施踪近错误管理等措施后,与管理前(2014年10-12月)比较,管理后(2015年2-4月)踪近错误、纠纷次数显著降低(P<0.05),给药错误降低为0.结论:单人调剂处方时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药师处方审核能力,可提高急诊药房调剂药学服务.
-
振荡器的使用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百级净化台洁净度的影响
目的:了解使用振荡器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百级净化台洁净度的影响.方法:以沉降菌和尘埃粒子数为检测指标,在普通药物配制间、抗菌药物配制间、危害药品配制间中包括生物安全柜、水平层流台不同位置分别布点,监测振荡器在工作和非工作状态下在不同安放位置下百级净化台的洁净度.结果与结论:振荡器在工作和非工作状态下,各监测点的沉降菌和尘埃粒子数均无差异,且均符合2010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即振荡器的使用与否及其安放位置对百级净化台的洁净度无影响.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在使用生物安全柜配制抗菌药物、危害药品时,将振荡器置于净化台内靠左(右)后壁位置.
-
2014年版《军队合理医疗药品目录》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目的:了解2014年版《军队合理医疗药品目录》(简称《药品目录》)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汇总、分析实地调研资料,对2013、2014年南京、兰州、成都、沈阳4个军区的总医院、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医院、机关门诊部、干休所卫生所(共20个)中军队患者与地方医保患者的用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与2013年相比,2014年4个军区各医疗机构所使用《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品种数均有所增加,其中增幅大的是中心医院,平均达12.2%;增幅小的是总医院,平均仅为4.8%.在使用《药品目录》的品种数中,中心医院累计覆盖率高,平均为83.3%;其次是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平均为80.6%;干休所卫生所较低,仅为63.9%.军队患者的住院、门诊治疗人均药品费用增幅分别为15.0%、18.0%,但仍与同期地方医保患者存在差异.建议根据调研情况,定期对《药品目录》执行情况开展监测评价,为今后《药品目录》的修订提供参考.
-
浙江地区医疗机构的创新药学服务实践
目的:为我国医院药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浙江地区18家三级医院、8家专科医院、6家三级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共32家医疗机构的创新药学服务实践方法.结果与结论:该地区医疗机构通过建设麻醉科卫星药房、开设药学服务门诊(包括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门诊药学服务、由药师管理的抗凝咨询门诊、由临床药师管理的内分泌咨询门诊、药学综合咨询门诊、药学单元模式的门诊药学服务)、创立多学科协作下的药事查房模式、开展基于药学科研的临床药学服务(包括治疗药物监测、基因检测)和基于循证的药学服务模式等创新药学服务模式,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拓展了医疗服务空间,充实了医院药学服务内涵,可为其他地区医疗机构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
-
基于库存模型法的药品采购与库存控制策略
目的:探讨利用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中普遍具有的库存上、下限设定功能,通过模型预测和控制策略来获取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下药房药品的优库存运行状态.方法:借鉴运营管理学、时间序列分析和定量管理决策方法,构建"多品种联合订货模型",即基于历史数据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固定订货间隔模型与再订货点模型,即FOI与ROP)预测药品库存的上下限,并将结果与真实数据对比检验,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的药品采购和库存控制策略,再与模型实施前数据比较以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建立的模型经误差和重现性检验,缺货率低于3.36%,其中71.24%可以有效预警;在计算机仿真运行和实际执行状态下,紧急补货率分别降低9.33%、13.03%,断货率分别降低11.11%、27.45%,日均库存周转率分别提高30.19%、15.85%,均较模型实施前有显著改善.结论:本模型具备良好的精度和可操作性,可以为零库存管理模式下的药品采购和库存控制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
我院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的软件程序改造
目的:提升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的工作性能.方法:结合在使用全自动药品分包机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介绍我院在分包机库存管理、药品标识、特定药品分包、不分包药品单据打印这4个软件功能的改造情况,并比较改造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经改造分包机软件后,与2012年比较,2013年因机内药品滞销而过期的报损事件减少了70%;与分包机相关的药品配发差错减少1/2;药品核对时间缩短了1/5.结论:我院对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的软件程序改造,有效提高了药房的工作效率与摆药的准确率,进一步确保了药品的质量安全,更切合我院的实际工作需求.
-
基于"大药学"理念的我院药学学科建设思考与实践
目的:探索医院药师服务模式及医院药学学科发展方向.方法:回顾医院药学转型及药师职责转变的历程,介绍我院基于以临床药学为核心,注重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医药护协作、多学科交融等内容的"大药学"理念的药学学科构成及工作内容、模式与成果,探索未来医院药学学科的发展方向.结果:我院建立起了合理用药与质量安全体系、药品供应与运营管理体系分支工作模式,将"兼具管理职能、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和"为临床、为患者提供药学专业服务,为医院决策、医疗管理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支撑"作为学科发展战略,将临床药学特色专科/重点学科建设、符合国际规范的药物临床试验技术平台建设等列入学科建设项目,引进品管圈管理等工具,扩展药事监管、药学服务层次,构建精细化、专业化的药师队伍,保障了医院药学的平稳、有序发展.结论:未来医院药学学科建设需要树立"大药学"理念,注重多学科融合,向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
-
基于药品价值链角度对香港地区药品价格管理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香港地区药品价格的管理机制,为大陆地区提供借鉴.方法:从香港地区药品价格管理的每个环节出发,基于整个药品价值链,研究其药品定价、流通和补偿过程中的管理机制.结果与结论:香港地区药品定价方式主要为招标定价法,由医院管理局与药品供应商谈判确定采购价格;在流通方面,以药品支付方作为招标采购主体,对药品进行带"质"招标和带"量"采购,公立医院不加价销售;后采购价格再经过政府补偿环节终形成患者实际支付的药品价格.大陆地区可以借鉴其药品招标模式,将医保部门作为招标的主体,弱化医院与药品经销商或生产商之间的联系;扩大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提高药品报销水平.
-
国外生物类似药监管政策发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目的:了解国外生物类似药监管政策发展现状,为我国生物类似药监管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对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药管局(EMA)、美国FDA发布的生物类似药相关政策或指南中关于生物类似药定义、参比药品选择、质量研究、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国外生物类似药监管政策具有3点共性,一是允许生物类似药与参比药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二是逐项对比生物类似药与参比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确保质量研究的可靠;三是在证实质量的高度相似性前提下减少非临床及临床试验.对比我国这方面的发展现状,应该从提高参比药品选择的针对性、细化临床前与临床研究指南及建立上市后配套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
-
右旋布洛芬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释药行为分析
目的:制备右旋布洛芬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分析.方法:以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黏合剂,采用离心造粒粉末层积-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包衣法制备右旋布洛芬缓释微丸;以1、4、10 h的累积释放度(Q)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蔗糖-药物的质量比、HPMC-丙烯酸树脂NE30D的质量比、包衣增质量为因素,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验证并分析其体外释药情况.结果:优处方为蔗糖-药物的质量比1:10、HPMC-丙烯酸树脂NE30D质量比1.5:1、包衣增质量8%;所制缓释微丸的Q1 h、Q4 h、Q10 h分别为21%、57%、89%(n=3),其零级、一级、Higuchi方程释药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 6、0.989 9、0.996 5.结论:成功制得具有体外缓释作用的右旋布洛芬缓释微丸,其体外释药更符合Higuchi方程.
-
响应面法优化茯苓苦瓜胶囊粗多糖和总皂苷的综合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茯苓苦瓜胶囊中粗多糖和总皂苷的综合提取工艺.方法:依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分别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响应因素,以粗多糖和总皂苷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优化茯苓苦瓜胶囊中粗多糖和总皂苷的综合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优综合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2、提取1.4 h、提取2次.在此工艺下,验证试验中实测粗多糖得率为14.44%、总皂苷得率为1.33%(RSD分别为0.14%、0.75%,n=3),与预测值14.69%、1.36%接近,偏差分别为1.70%、2.21%.结论: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后得到的综合提取工艺参数可用于茯苓苦瓜胶囊中粗多糖和总皂苷的提取.
-
骨疏灵颗粒不同配伍对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疏灵颗粒方中各药材配伍对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组方中黄芪、牛膝、牡蛎的配伍为因素,配伍后处方煎煮液中淫羊藿苷总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药材配伍对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测定含淫羊藿和黄芪配伍的煎液的pH及沉淀中的淫羊藿苷含量.结果:黄芪的配伍对方中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牡蛎、牛膝配伍则无影响(P>0.05),黄芪、牡蛎、牛膝对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不存在两两交互作用;各配伍煎液pH无明显差异;所有淫羊藿与黄芪的配伍均可产生沉淀,且沉淀中淫羊藿苷含量升高.结论:淫羊藿配伍黄芪煎煮后可形成沉淀,由此降低煎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此变化与煎液的pH无相关性.
-
丁香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目的:优化丁香酚-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包合物进行鉴定和表征.方法:以丁香酚与β-CD的摩尔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包合工艺并进行验证;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核磁一维氢谱(1H NMR)的谱图变化验证包合物的形成;通过核磁二维氢谱(1H ROESY NMR)表征包合物的结构.结果:优选的制备工艺为丁香酚与β-CD的摩尔比为1.0:1,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2.0 h;验证试验中平均包合率为73.86%(RSD=0.17%,n=3).包合物的1H NMR结果确定β-CD与丁香酚包合物形成稳定结构时摩尔比为1.0:1;FT-IR和XRD结果证实丁香酚与β-CD之间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1H ROESY NMR结果表明包合物的结构形式以丁香酚的苯环位于β-CD空腔内、乙烯基位于β-CD空腔外为主.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丁香酚与β-CD包合物的制备;波谱分析确证了包合物的形成.
-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盐酸氮斯汀温敏型原位凝胶滴鼻剂处方
目的:优化盐酸氮 斯汀(AH)温敏型原位凝胶滴鼻剂处方.方法:以泊洛沙姆407(P407)、泊洛沙姆188(P188)为辅料,采用冷溶法制备AH温敏型原位凝胶.以P407、P188处方中的用量(g/100 ml)为因素,以相变温度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进行二项式拟合,同时分析预测值和实测值偏差.结果: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2=0.986 5;优处方为P407占20.414 4%、P188占5.035 4%;3次验证试验的相变温度实测值为(30.81±0.02)℃,预测值为31℃,偏差为0.61%.结论: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可用于优化AH温敏型原位凝胶滴鼻剂处方.
-
多指标优选益气固本颗粒澄清工艺
目的:优化益气固本颗粒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以多糖、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和干膏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澄清剂分别为ZTC1+1Ⅱ型、壳聚糖、95%乙醇时的澄清效果;再以料液比、澄清剂加入量、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对益气固本颗粒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条件设计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以ZTC1+1Ⅱ型为澄清剂时有效成分转移率更高;优澄清工艺为料液比1:2,ZTC1+1Ⅱ型A液用量5%、B液用量10%,静置时间5 h.验证试验中3次试验干膏转移率分别为71.54%、70.98%、69.21%,多糖转移率分别为82.55%、81.78%、82.15%,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转移率分别为91.92%、92.34%、91.58%(RSD均≤1.72%,n=3).结论:优选的澄清工艺有效、稳定、可行,可用于益气固本颗粒提取液的澄清纯化.
-
鳖甲加工方法的改进研究
目的:探索鳖甲在净制过程中的优蒸制时间,对现行《中国药典》的鳖甲加工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方法:以机械化加工法代替《中国药典》的人工加工法,考察鳖甲在净制中分别蒸制30、60、90、120、180、240 min后的蛋白质含量和外观性状及各净鳖甲饮片均采用相同的砂烫醋淬后醋鳖甲饮片的浸出物、煎出物、灰分及外观性状.结果:不同蒸制时间所得净鳖甲饮片与醋鳖甲饮片的质量不同.与其他蒸制时间的饮片比较,蒸制时间为90 min时所得净鳖甲饮片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31.16%),且外观性状符合要求;其醋鳖甲饮片的浸出物含量和煎出物含量较高(9.13%、11.39%),灰分较低(66.29%),外观性状符合要求.结论:不同的蒸制时间对净鳖甲和醋鳖甲的质量有一定影响,在净制过程中建议鳖甲蒸制时间为90 min;可采用机械方法对鳖甲进行加工以提高生产效率.
-
混合均匀设计法优化白芍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白芍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提取溶剂、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混合均匀设计法结合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程制作曲面图,对白芍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白芍的优提取工艺为以90%乙醇为提取溶剂,溶剂用量为12倍,提取时间为150 min,提取2次;3次验证试验中芍药苷含量实测值为2.821 4%、2.795 7%、2.841 9%(RSD=0.82%,n=3),接近预测值2.848 4%.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建立的工艺可用于白芍的提取.
-
评价药品监管部门工作质量的药品安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目的:建立北京市药品安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政府合理评价药品监管部门工作质量和评价药品市场安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专家头脑风暴法、大差异化法,遴选出北京市药品安全绩效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并借助SSI Web软件对20名监管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分析各指标的权重.结果与结论:共遴选出可直接反映药品市场安全性的药品抽验结果(Oc),可衡量基本药物质量的药品专项抽验结果(So),可衡量各项药品抽验工作能否按流程、按计划完成的药品抽验操作规范性(Na),可确保抽验进度合理及保证各类药品抽样具有代表性的药品抽验过程合理性(Ra)4个因素共27个指标,经专家讨论终确定为20个指标.4个因素的权重分别为21%、14%、40%、25%.本研究所建立的药品安全绩效考核体系能够达到量化考核药品监管部门工作的目的,解决目前在药品安全绩效考核过程中主观因素过大、无客观统一标准可循、只针对结果进行考核等问题,可为其他省、市、自治区药品安全方面绩效考核指标的制订提供参考.
-
关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二)
本刊讯 (续本期第28页),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及使用建议如下.(2)糖脂代谢异常.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致患者血脂升高、体质量增加、血糖升高或者糖尿病风险.血脂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血糖升高则可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甚至死亡.国内文献关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患者血糖、血脂、体质量的影响的报道较多,相关性明确.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自200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糖脂代谢异常的报告数量共计2 529例次,占总体报告数量的3.5%,其中血脂升高462例次、血糖升高534例次、体质量增加1 533例次.
-
《中国药房》杂志稿约
-
关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一)
本刊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治疗.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具有更强的抗精神病作用和更少的锥体外系反应,因此更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我国上市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哌罗匹隆、帕利哌酮、氨磺必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