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癌症杂志

癌症

癌症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암증(영문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467X
  • 国内刊号: 44-119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6-21
  • 曾用名: 癌症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癌症》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曾益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绞股蓝总皂甙诱导人肝癌HepG2-A16细胞程序性死亡

    作者:曹建国;周军民;唐小卿;郑兴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ypenosides,GPS)对人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微量琼脂糖培养克隆形成法检测GPS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A16)细胞生长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抑制作用.应用DNA断片法和TUNEL法观测GPS对HepG2-A16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同时使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GPS对HepG2-A16细胞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GPS(50-250mg/L)对HepG2-A16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0.001),呈剂量相关性(P<0.0千).2.GPS(50-250mg/L)处理HepG2-A16细胞24小时后,DNA琼脂糖电泳表现出细胞程序性死亡特征性的梯形条带图谱;TUNEL法染色细胞呈现典型凋亡特征性蓝紫色颗粒.3.S-P免疫组化法检测HepG2-A16细胞Bcl-2蛋白呈阳性染色;GPS(50mg/L)孵育24小时后Bcl-2蛋白呈阴性染色.结论:GPS具有促进人肝癌细胞程序性死亡作用;GPS诱导人肝癌细胞Bcl-2基因表达下调可能是其促进细胞程序行死亡的主要机制之一.

  • 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人骨肉瘤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朱全胜;丘钜世;梁惠珍

    目的: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骨肉瘤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将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重组质粒-PM47,导入人骨肉瘤细胞株HOS-8603细胞中,经选择培养基筛选阳性生长细胞克隆,用PCR技术检测PM47在转染后的瘤细胞内的存在情况;在相差显微镜和光镜下对转染前后瘤细胞的形态学进行观察和生长特性进行测定;用凋亡原位检测法检测瘤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瘤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法对转染前后瘤细胞p53、p21/WAF1、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结果:转染后的瘤细胞形态由转染前密集排列的上皮样细胞转变为排列稀疏的长梭形细胞,瘤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群体倍增时间比转染前增加了2.3倍,且易出现脱壁并见散在瘤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后的瘤细胞多停滞于G1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发现转染后的瘤细胞p21/WAF1和bax蛋白的表达较强,而bcl-2蛋白表达受到抑制.结论:野生型p53是通过诱导p21/WAF1蛋白的表达和抑制bcl-2的表达从而调节细胞周期发挥抑瘤作用;诱导bax的表达启动细胞凋亡.

  •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p21WAF1及p16INK4a的表达与HBV的关系

    作者:张胜亮;张耀铮;高鹤立;李士军

    目的:研究p21WAF1、p16INK4a及CDK4在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为主要诱因的肝细胞癌(HCC)中的改变及变化机理.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CC中p21WAF1、p16INK4a及CDK4的蛋白表达;对HCC的实体瘤及血液进行HBV-DNA的PCR.结果:(1)p16INK4a蛋白在HCC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1.35%,p21WAF1蛋白的表达率为43.24%,而正常肝组织中为100%,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16NK4a及p21WAF1蛋白的缺失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与HBV的感染没有相关性.p16NK4a蛋白的缺失与HCC转移有关.

  • 鼻咽癌组织p53蛋白积聚与血清EB病毒抗体ⅠgA/VCA的关系

    作者:李群;宗永生;刘克拉;张昌卿

    目的:研究鼻咽癌活检组织中p53积聚与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ⅠgA/VCA滴度水平的相关关系.材料和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取自36例鼻咽癌组织中p53表达和细胞增生情况;用免疫酶标法检测患者血清ⅠgA/VCA滴度.结果:鼻咽癌活检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与患者血清ⅠgA/VCA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meantitre,GMT)和细胞增生核抗原(PCNA)表达程度正相关.10例p53高积聚(+++)患者的ⅠgA/VCAGMT(519.88±2.53)明显高于12例无p53积聚患者(226±2.84).PCNA表达强度与ⅠgA/VCAGMT亦呈正相关.结论:p53积聚强度与PCNA呈正相关提示鼻咽癌组织中积聚的p53已丧失阻止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的生理功能.而p53积聚强度与患者血清ⅠgA/VCAGMT升高呈正相关提示,鼻咽癌细胞中EB病毒随癌细胞增生加速而增多可能是患者ⅠgA/VCA滴度升高的原因.

  • 吐温80合并温热对人胃癌细胞热耐受性和HSP70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斌;杨虎川;杨耀琴;朴文姬;陶惠红

    目的:观察吐温80合并41℃温热对BGC 823细胞热耐受性和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吐温80合并41℃作用后不同时间43℃再作用,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并运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分析细胞Hsp70的表达.结果:(1)41℃温热诱导后BGC 823细胞形成的热耐受性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即时、非Hsp70依赖的,另一部分为Hsp70依赖的热耐受性;(2)41℃诱导后即时,Hsp70表达并未改变;8h达到高峰(P>0.05);(3)合并作用后,细胞的热耐受性及Hsp70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吐温80合并温热对肿瘤细胞热耐受性和Hsp70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与两者对肿瘤细胞质膜系统的协同作用有关.

  • 肝细胞癌血清、肝组织中HCV和HBV感染状况的研究

    作者:郭荣平;李国辉;李锦清;周元平;彭晓谋

    目的:通过研究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探讨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26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抗-HCV、乙肝两对半,采用套式PCR检测血清中HCVRNA、HBVDNA以及组织标本中的HCVRNA、HBVDNA.结果:126例HCC患者血清中抗-HCV阳性率为11.1%,HCVRNA阳性率为17.5%,抗-HCV和HCVRNA同时联合检测HCV的阳性率为21.4%,血清HBsAg阳性率为82.5%,HBVDNA的阳性率为75.4%,HBsAg和HBVDNA联合检测同时HBV阳性率为92.9%,HBV、HCV重叠感染率为17.5%,肝癌和癌旁组织HCVRNA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7.9%、12.7%和38.1%、74.6%.结论:利用PCR技术直接检测HCVRNA和ELISA法检测抗-HCV更能全面了解和准确评价HCV在HCC患者中的感染情况,肝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都检测到HCVRNA,提示HCV在肝组织中的存在及复制,支持HCV与HBV一起参与HCC的发生.

  • 食管癌手术切缘组织p53突变研究

    作者:邵根泽;申延琴;李璟;任运生;张少英

    目的:检测食管癌手术切缘组织p53基因突变,确定其"分子边缘",并探讨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PCR SSCP对原癌组织、切缘组织p53基因第5~9外显子进行突变分析,并对其切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28例原癌组织p53基因突变患者中23例切缘HE镜检未见癌;在这23例患者中,13例(56 5%)切缘组织检测到p53基因的突变.切缘组织p53突变患者预后差,其肿瘤复发率为46%(6/13);而p53基因无突变者无一复发,两组复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切缘组织P53基因突变有助于食管癌手术评估和预后判断.

  • 眼镜蛇毒溶解因子对人鼻咽癌细胞株的毒性及其与抗癌药的协同作用

    作者:苏秀容;王雪敏;杨小平;黄守坚

    目的:探讨纯化的眼镜蛇毒因子(CVF),CVF和单抗交联物(BAC5-CVF)和直接溶解因子(DLF)对人鼻咽癌细胞株的毒性及DLF和抗癌药的相互作用.方法:用MTT法或台盼蓝拒染法了解合并用药的细胞毒作用.结果:CVF本身对CNE2细胞并无细胞毒性;BAC5-CVF对CNE2细胞有剂量依赖性杀伤作用,其IC50为3 07×10-7mol/L;引起22 03%抑制效应的DLE与长春碱(VLB)、甲氨蝶呤(MTX)、阿霉素(ADM)、氟尿嘧啶(5-FU)和平阳霉素(BLM)有协同作用,但能拮抗氮芥(HN2)作用.结论:CVF不引起CNE2细胞毒性,但BAC5-CVF和DLE对CNE2细胞有毒性作用;除能拮抗氮芥外,DLE和其它抗癌药对人鼻咽癌细胞株细胞毒性有协同作用.

  • 分析myc小鼠的转基因复本和肿瘤发生

    作者:陈汉源;曾位森;谢卫兵;罗琛

    目的:研究带外源myc和ras转基因小鼠的致瘤潜能和肿瘤生物学特性.方法:斑点杂交、光密度测量和Southrn印迹分析myc小鼠基因组和诱发的肿瘤DNA.肿瘤组织经过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在存活一年以上的38只转基因小鼠中有12只(9myc和3myc+ras)发生多种肿瘤,其组织类型以成淋巴细胞瘤和纤维肉瘤居多.肿瘤组织含有的myc癌蛋白显著高于四周正常组织,24例myc小鼠基因组DNA含myc基因为三倍体.在3例myc小鼠肿瘤TDNA中,1例为二倍体,2例为超四倍体.结论:myc基因扩增和myc癌蛋白过量表达在转基因小鼠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水稻叶面喷硒提高大米中硒含量的防癌研究

    作者:杨容甫;梅承恩;黄宝珍;梁永能;陈巧伦

    目的:提高大米中的硒含量和生物转化无机硒为天然的有机硒并用于防癌保健.方法:一定浓度的无机硒溶液喷施于水稻叶面法和硒的2,3-二氨基萘荧光测定法.结果:喷硒田大米中的硒含量为2.701±0.569μg/g,显著性地高于对照田(0.054±0.011μg/g),P<0.001.绝大部分的无机硒已被生物转化为天然的有机硒,其含量(2.676±0.569μg/g)占总硒的99.07%.结论:在水稻吐穗扬花的初期,将一定浓度的无机硒溶液喷施于水稻叶面上,能显著地提高大米中的硒含量,无机硒能被转化为天然的有机硒,此有机硒可用于防癌保健.

  • 骨肉瘤微血管密度和nm23-H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王东;牟江洪;李增鹏;陈俐

    目的:研究骨肉瘤微血管密度与转移抑制基因nm23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及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80例骨肉瘤微环境之重要因素微血管密度(MVD),以及nm23-H1表达和PCNA指数,并应用Cox模型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MVD与nm23-H1表达呈负相关,而与PCNA指数呈正相关.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MVD、nm23-H1和PCNA均为影响骨肉瘤预后的重要因素.MVD低值组比高值组预后好(P〈0.05).结论:骨肉瘤转移和预后领带于血管生成,然而血管生成可能是肿瘤转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它与nm23-H1和PCNA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骨肉瘤的转移和预后.

  • 鼻咽癌疗前AgNORs与不同分割方式疗效的关系

    作者:高剑铭;毛志达;赵美卿;刘孟忠;涂明耻

    目的:探讨是否可以将疗前的AgNORs参数作为选择放疗分割方式的参考指标.材料和方法:将108例初治鼻咽癌病人采用以TNM、性别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同期缩野加量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对照组)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了76例放疗前的AgNORs各参数值,实验组41例,对照组35例.结果:A、实验组鼻咽原发肿瘤临床全消率和鼻咽肿瘤CT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B、CT疗效(疗效1级)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传统法)表明疗前平均每核AgNORs颗粒面积与鼻咽CT疗效呈显著负相关.C、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如果平均每核AgNORs颗粒面积≥11.07μm2,实验组鼻咽CT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如果<11.07μm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A、同期缩野加量治疗在粘膜瓜耐受的情况下能提高鼻咽癌的近期疗效.B、疗后3月鼻咽CT肿瘤全消率的相关因素分析表明疗前平均每核AgNORs颗粒面积可以作为其独立的预测因素.C、疗前平均每核AgNORs颗粒面积可以作为同期缩野加量治疗达到鼻咽癌个体化放射治疗的参考指标之一.

  •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40例分析

    作者:郑海波;李学明;吴智勇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1977~1997年共切除食管贲门癌3872例,发生胸内吻合口瘘40例,发生率1 12%.早期瘘2例,中期瘘32例,晚期瘘6例.全部病例均行胃肠减压及胸管引流,行空肠造瘘24例,二次开胸修补1例.二年来开展食管胃粘膜延长及胃底前璧开口吻合术式245例,无胸内吻合口瘘.结果:保守治疗39例,治愈27例,治愈率67 5%,其中早期瘘0%,中期瘘65 6%,晚期瘘100%.二次开胸修补1例,死亡.结论:改进吻合术式可有效预防吻合口瘘,对胸内吻合口瘘按其发展各阶段采取积极措施可获较好效果.

  • 异丙酚加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门诊纵隔镜检查术的麻醉

    作者:王旭东;许梅曦;钟忠健;蒋艳波;李伟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全麻应用于门诊病人X纵隔镜检查术的可行性.方法:13例纵隔镜检查术门诊病人,用异丙酚、芬太尼诱导插管,麻醉维持用微泵推注异丙酚加小量芬太尼混合液,同时吸入50%N2O.计算异丙酚麻醉维持所需用药量及术后病人恢复情况.结果: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期平均用药量为2.3±0.3mg.kg-1.h-1,手术维持期平均用药量为5.3±1.6mg.kg-1.h-1;停药至吞咽反射恢复所需时间为4.0±1.2min,意识恢复时间为5.8±1.5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7.6±1.1min,完全清醒时间为11.3±2.2min.结论:异丙酚静脉全麻适合于门诊病人纵隔镜检查术的麻醉.

  • 近距离放疗在前列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曹新平;陈昆田;何智纯;叶伟军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应用192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两种近距离放疗和激素合并免疫治疗法疗效.方法:41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三组:(甲组):11例采用192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乙组):18例采用192铱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射;(丙组):12例采用雌激素加免疫治疗.结果:4年的生存率:甲组:81.82%(9/11);乙组:66.67%(12/18);丙组:50.00%(6/12);合计:65.85%(27/41).结论:早期的前列腺癌可用192铱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合并外照射,较晚期的前列腺癌用192铱直肠内敷贴近距离放疗合并外照射,而晚期的前列腺癌则用雌激素加免疫治疗.

  • 鼻咽癌放疗后颅神经损伤的MRI检查分析

    作者:龙晚生;黄岩;汤积耀;罗学毛;梁金平;陈曼琼;郑作琛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颅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其MRI表现.材料和方法:选择临床和MR资料完整的46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1 0T型MR机,SE序列,行头颅、鼻咽部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成像.结果:(1)颅神经第Ⅵ、Ⅴ、Ⅲ、Ⅻ对的损害占前四位.(2)鼻咽癌局部复发31例,其中27例鼻咽部有肿块,4例无肿块.(3)单纯放射性脑病6例.(4)复发与放射性脑病并存的9例.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颅神经损伤有肿瘤复发、放射性脑病和两者共存三方面原因.MR检查能清楚、准确显示其病变.

  • 生殖器流行性卡波西氏肉瘤71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灵;林焕新;潘琼;Y.Kirova;E.Belembaogo;J.P.Lebourgeois

    目的:分析生殖器流行性卡波西氏肉瘤(Kaposi'sSarcoma简称KS)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资料和方法:1986年6月至1996年12月,巴黎第十二大学医学院HenriMondor医院肿瘤放疗科共收治645例爱滋病KS病人,其中71例有阴茎及阴囊病变.单发于阴茎或阴囊有12例,其余59例均合并有其它部位的皮肤侵犯.中位年龄37岁,9例有排尿困难,13例有水肿或/和疼痛.均采用放射治疗,选用低能(45KV)X线,大野照射10Gy/4次·周,根据病变反应,休息15天,缩野再予5~10Gy.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客观上的缓解和器官功能的恢复.在71例共189个病变部位中,完全反应率28%,部分反应率66%,6%无反应.所有病人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期7 5个月.结论:发生于生殖器的流行性KS少见.放疗对本病可取得满意结果;尿道狭窄为放疗的主要并发症.

  • 氯屈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验证报告

    作者:林桐榆;管忠震;何友兼

    目的:考察明兴制药厂生产的氯屈磷酸二钠(德维)对恶性肿瘤引起的溶骨性病变和高血钙的疗效;观察其在人体的毒副反应;和进口同类产品比较,疗效和毒性反应如何.方法: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1例患者用德维治疗,对照组97例病例用进口氯屈磷酸二钠治疗,用药剂量和方法一致.结果:试验组的止痛有效率为74 1%,对照组的为74 2%;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离子钙均数有所下降;两组的毒性反应相似,均可耐受.结论:德维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有较好的疗效,与进口同类产品的疗效相近;德维对恶性肿瘤骨侵犯患者有一定的降低血钙的作用;德维的毒副反应较轻,与进口同类产品相似,多能耐受.

  • 108例梨状窝癌临床分析

    作者:陈文宽;曾宗渊;陈福进;伍国号;魏茂文;郭朱明;张诠;杨安奎

    目的:探讨梨状窝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5例共108例梨状窝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分别为单纯放射治疗组、手术+放射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统计其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结果:单纯放疗、综合治疗组(手术+放疗组)和单纯手术三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7.5%、52.8%和38.7%,5年生存率分别为12.5%、36.1%529.0%,其中单纯放疗疗组与手术+放疗组,单纯放疗与单纯手术组之间的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放疗组的单纯手术组之间的3年生存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治疗(手术+放疗)是梨状窝癌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鼻咽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徐伯平;胡丕丽;吴秋良;侯景辉;张蓓;陈徐贤;黄国贤

    目的:探索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71例鼻咽癌组织标本作雌、孕激素受体(ER、PR)进行测定,结合CT扫描结果、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对咽旁组织的侵袭、淋巴结的转移率,与ER的表达成正相关(P值均〈0.01),与PR的表达亦成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鼻咽癌属ER、PR高表达类肿瘤,ER、PR的阳性强度与鼻咽癌的侵袭强度、淋巴结的转移率成正相关,鼻咽癌ER、PR的表达,为对鼻咽癌进行内分泌治疗提供了病理学的依据.

  • 食管鳞癌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惠忠;李海刚;黄洪铮;董书坤;张华

    目的:研究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与食管鳞癌(esophagealsquamouscarcinoma,ES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5例ESC和53例癌旁鳞状上皮组织中CEA、CD44s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ESC组织中CEA、CD44s和CD44v6的阳性率分别为61.5%、80.0%和69.2%,而在癌旁鳞状上皮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6%、43.4%和3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EA在高、中分化组ES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CD44v6的表达与ESC的浸润范围、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CD44v6和CEA在ES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p=0.045).结论:CD44v6与ES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ESC的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

  • 螺旋CT在诊断肾细胞癌中的应用

    作者:郭燕;黄兆民;刘明娟;张翎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总结40例肾癌的螺旋CT表现,其中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进展期肾癌34例,增强扫描24例皮质期强化高或等于正常肾皮质,8例强化低于皮质但高于髓质,2例强化等或低于髓质;小肾癌4例,3例皮质期强化高或等于肾皮质,1例低于皮质但高于髓质;囊性肾癌2例,1例皮质期囊壁及壁结节强化低于肾皮质高于髓质,1例皮质期囊壁及不规则分隔强化等于肾皮质.皮质后期及实质期肿瘤强化减弱.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肾癌尤其是小肾癌的诊断中较常规CT有明显优越性;多数肾癌皮质期强化明显、皮质后期及实质期强化减弱这一强化形式有一定定性诊断意义.

  • CBP方案治疗上皮性卵巢癌

    作者:李孟达;张彦娜

    目的:寻找对上皮性卵巢癌有良效的化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6年1月至1998年5月间,应用CBP方案治疗术后上皮性卵巢癌40例的疗效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0.6%、68.0%;2年和3年复发率分别为35.0%、37.5%.缓解率的长短与临床期别、残留病灶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P<0.05).结论:CBP化疗方案对术后上怪性卵巢癌,尤其是中晚期癌经满意的细胞减灭术者,有较好的疗效.

  • 外阴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复发及转移规律的探讨

    作者:黄欣;梁立治;刘继红;李俊东

    目的:分析外阴恶性肿瘤病例,掌握其复发及转移规律,探讨降低复发及转移率的可能措施.方法:1970年1月~1998年6月间手术治疗268例,67例复发和转移.Ⅰ期39例,Ⅱ期115例,Ⅲ期87例,Ⅳ27例.首次手术方式包括外阴广泛切除105例,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清扫术61例,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02例,术后有淋巴结转移者加相应部位的外照射治疗.结果:外阴部复发52例,腹股沟部复发3例,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1例,远处转移11例(10例为多部位).本组资料显示临床分期晚、盆腹腔淋巴结阳性数高,则外阴复发率高.同时,Ⅱ、Ⅲ、Ⅳ期单作外阴广泛切除术,而未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者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而外阴恶性肿瘤根治性术后复发和转移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手术切除范围关系不大.结论:外阴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外阴部复发与临床分期、盆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有关,Ⅱ期以上病例除行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外,需加强放疗和局部化疗的综合治疗.

  • 颈外动脉灌注顺铂微球栓塞治疗晚期头颈癌

    作者:郑亿庆;黄晓明;黄金华;彭解人

    目的:经动脉灌注DDP ms联合栓塞治疗26例晚期鼻窦癌和舌癌.方法:经seldingers选择性插管灌注含DDP ms的"PFB"化疗药物.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轻度缓解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69.23%.结论:表明选择性插管为头颈癌的区域化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给药方式,DDP ms联合PFB方案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 p53抑癌基因、nm23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表达

    作者:李志刚;李孟达

    目的:研究p53抑癌基因和nm23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2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16例交界性肿瘤以及79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53及nm23的表达情况.结果:p53表达率于卵巢上皮性癌为48 1%,其他组织均呈阴性,与组织类型无关,但与分化程度成反比,与分期、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COX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p53表达与预后相关;nm23表达率于卵巢上皮性癌中为49 1%,且与组织类型、细胞分化,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COX模型单因素分析表明nm23表达与预后有关.结论:p53和nm23可作为估计患者预后的指标,前者阳性者预后欠佳,后者阳性者预后较好.

    关键词: 卵巢肿瘤 P53 nm23 预后
  • 结肠代食管手术的临床应用(附28例报告)

    作者:杨名添;黄植蕃;戎铁华;吴一龙;区伟

    目的:探讨结肠代食管手术的适应证及应用技术.方法:本组共28例.其中4例贲门癌,9例为曾作胃大切的食管癌,12例为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或吻合口狭窄、梗阻,3例为吻合口瘘作食管外置者;结肠采用顺蠕动和逆蠕动各14例.结果:27例康复出院.主要并发症中颈部吻合口瘘4例(3例治愈,1例继发呼衰死亡,腹壁感染1例.结论:必需慎重选择结肠代食管手术的适应证,尤对姑息性手术及吻合口良性狭窄的病例更应严格选择.结肠代食管成功的关键是良好的血运和熟练的技术,与选择哪一肠段及蠕动方式无关.

  • 骨膦和153钐乙二胺四甲撑磷酸治疗头颈肿瘤骨转移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作者:许光普;曾宗渊;樊卫;张诠;杨安奎;宋黎君

    目的:评价骨膦和153钐乙二胺四甲撑磷酸(153SmEDTMP)对头颈肿瘤骨转移灶单独及联合应用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收治头颈肿瘤骨转移病人61例,随机分为骨膦组、153SmEDTMP组和骨膦+153SmEDTMP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骨膦组、153SmEDTMP组和骨膦+153SmEDTMP组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5%、82.6%、83.3%,三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骨膦组及骨膦+153SmEDTMP组4例血钙升高者,治疗后全部降至正常,153SmEDTMP组2例中,1例降至正常.骨膦组、153SmEDTMP组、骨膦+153SmEDTMP组,骨转移病灶的缓解率分别为:5%、13%、38 9%.骨膦组病人毒副作用轻微,有2例出现轻度呕吐;153SmEDTMP及骨膦+153SmEDTMP组分别有8例及6例出现Ⅰ~Ⅱ骨髓抑制.结论:骨膦和153SmEDTMP均可有效地治疗骨转移所致的疼痛,骨膦可有效地控制肿瘤性高血钙,骨膦和153SmEDTMP联合应用可提高骨转移灶的缓解率.

  • 鼻咽癌'92分期临床验证

    作者:马骏;洪明晃;闵华庆;崔念基

    目的:对鼻咽癌'92分期标准行临床验证.材料及方法:1992年8月~1993年12月,对本院621例单纯放疗前行CT或MRI检查、病理确诊的MO鼻咽癌患者,按T.N分期的内容进行归类.放射治疗:根据不同的T分期,鼻咽采用面颈联合野及双侧耳前野为主野,辅以鼻前野,耳后野及颅底野;颈部采用下颈前分割野、颈前、后分割野及垂直野,60Coγ线或直线加速器9MV光子线及8Mev电子线,深部X线治疗机进行外照射,NPDT:66~74Gy/33~37次共7~9周;LNDT:60~70Gy/30~35次,共7~8.5周,颈预防量48~50Gy,中位随诊时间58个月.结果:T,N及总临床分期构成较为合理,Ⅰ~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9.32%、75.00%、59.78%及34.3%(P<0.05);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68%、74.62%、58.28%及33.37%(P<0.05).T1-4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24%、87.87%、72.22%及53.37%(P<0.05);No-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分别为:93.37%、81.48%、71.67%及37.92%(P<0.05).结论:采用'92分期标准,本组病例各种生存率大致反映鼻咽癌治疗的预后,T、N分期亦可分别预测局部控制及远处转移情况.但分期标准仍需进一步完善.

  • 肝动脉碘油栓塞后瘤周门脉碘油逆流的表现

    作者:李立;吴沛宏;林浩皋;张伟章;伍尧泮

    目的:探讨肝动脉碘油栓塞后肿瘤周围门脉碘油逆流的表现.方法:选取50例肝动脉栓塞后腹部平片显示瘤周门脉碘油逆流,分析瘤周门脉碘油逆流的形态.结果:瘤周门脉逆流为肿瘤周围的3~5级门静脉分支碘油显影,可表现为肿瘤周边较粗的血管分支或星状小血管分支碘油显影.结论:作者认为肿瘤周围出现门脉碘油逆流是肿瘤碘油栓塞完全的标志之一,可对肿瘤门脉供血起部分栓塞作用.

  • 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时间对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曹卡加;毛志达;潘国英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单纯颈淋巴结残留时间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把在我院放疗后单纯颈淋巴结残留的51例鼻咽癌病人分为两组,残留病灶在放疗后3个月内消退者为残留1组,残留病灶超过3个月未消退者为残留2组,用Kaplan-Meier和Log-Rank计算和比较两组的生存率.结果:残留1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7.6%、60.7%;残留2组分别为88.9%、27.8%、22.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残留2组的主要死因是颈部失控(57.1%).结论:放疗后单纯颈淋巴结残留时间超过3个月的鼻咽癌病人生存率较低,主要死因是颈部失控.

  • 支气管类癌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作者:马国伟;戎铁华;吴一龙;杨名添;林妙卿

    目的:探讨支气管类癌的治疗和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14例支气管类癌病人的诊治情况,并用SPSS统计软件包的Kaplan Meier和Cox模型,分析比较14例支气管类癌和相同性别,相同分期,年龄近似,手术年份近似的14例肺鳞癌和14例肺腺癌的累积生存率和影响生存率的因素.结果:支气管类癌的3、5、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5.7%、75.4%;非支气管类癌为65.6%、49.2%、32.8%.两者比较,Breslow=4.98,P=0.0257.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为病理类型.结论:同分期的支气管类癌预后较肺鳞癌和肺腺癌预后好.

  • 活性氧和细胞凋亡

    作者:朱琦;陈国强;沈志祥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肿瘤、发育和神经生物学家、免疫学家和其他生物学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称细胞程序化死亡的研究,使之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中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许多研究显示活性氧(reactiveosygenspecies,ROS),即氧自由基及其衍生物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例如,低浓度的H2O2能诱导某些类型的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HL60细胞)凋亡,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淋巴细胞凋亡,过氧亚硝基自由基可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等.本文拟就ROS和细胞凋亡的关系作进一步综述.

  • 端粒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朱孝峰;曾益新;杨大俊

    端粒酶在正常体细胞中无活性或检测不出其活性,而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活性高,且其功能是添加端粒重复序列至DNA末端阻止端粒随细胞分裂而缩短,起着稳定DNA的作用.因此,许多学者推测端粒酶可能是肿瘤治疗的佳靶点之一[1,2].FENGJL等[3]用端粒酶RNA组份的反义核苷酸转导入HeLa细胞中后,细胞端粒酶活性丧失,端粒也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变短,经20-26个倍增时间,细胞发生衰老死亡.当此研究在杂志中发表之后,对端粒酶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研究变得更加热门.有靶向端粒酶RNA组份的反义核苷酸、剪切端粒酶RNA组份的核酶等[4]基因治疗法和以端粒酶蛋白组份为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等.靶向端粒酶的基因治疗具有基因治疗本身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前景,所以开发端粒酶抑制剂类型的小分子药物更具吸引力,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端粒酶抑制剂 肿瘤
  • 绿茶茶多酚防癌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志铭;刘宗潮;管忠震

    茶叶气味芬芳,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饮料.按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占干重30%的绿茶茶多酚(以下简称茶多酚)主要为黄烷醇,通常称儿茶素.其中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含量高,占儿茶素的80%左右.一杯200ml绿茶(中国杭州)约含142mgEGCG、65mgEGC、28mgECG、17mgEC和76mg咖啡因[1].饮茶是否有益于健康?这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茶叶与肿瘤发生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有大量正相关、负相关和无相关的文献报告[1~2].结论如此纷纭,可能与各地区地质条件、居民生活习惯(如饮茶量、种类、温度、还有吸烟和饮酒习惯等),甚至茶叶本身的定义不尽相同有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茶叶的防癌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实验室研究证实茶叶确能抑制肿瘤.本文将就其研究新进展--分子机制和药代动力学方面作一综述.

  • 肿瘤抑制基因CDKN2/p16与肺癌

    作者:苏长青;单祥年

    近几年来,分子生物学对肺癌发生机制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之一,就是确立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肺癌细胞的重要调控作用.目前已发现的原癌基因有100多个,抑癌基因也超过12个[1].其中新发现的抑癌基因CDKN2/p16因在很多人类肿瘤中有频繁的突变率和抑癌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的突变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

  • 非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

    作者:陈明;崔念基;蒋国梁

    1 非常规分割放疗的历史常规分割放疗是指每天照射1次,每次1.8~2.0Gy,每周5天,总剂量60~70Gy,总疗程6~7周的放疗方法.这一方法来自于长期的临床经验,已沿用了近半个世纪,用以治疗上皮源性癌,临床已证实其有效.然而常规分割放疗的疗效并不满意,即局控率不高,放射后遗症明显.70年代以来,放射生物学在放疗的时间-剂量-分割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此基础上L?出了非常规分割的放疗方法.自80年代以来用于临床实践.临床试验已证实其对部分肿瘤的放疗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放疗.

  •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新药的进展

    作者:潘启超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发生率的3/4,对化疗不太敏感,因此特别受到注意.近年来铂类发现后,疗效有所改观,多用丝裂霉素加长春碱类加顺铂的MVP方案,或用依托泊甙加顺铂的VP方案.随着新药的出现又有其他方案的崛起,现介绍新的药物如下.

    关键词: 肺肿瘤 药物治疗
  • 前列腺癌基因诊断新进展

    作者:李荔霞;王晓怀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对于前列腺癌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转移及复发是前列腺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前列腺癌疗效的重要措施,目前针对该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如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血清学检查、骨扫描、前列腺活检、免疫荧光实验及流式细胞仪等均无法检测出存在于血液、骨髓及淋巴结等处的前列腺癌微转移灶.前列腺癌主要通过血道向远处转移,血液中微转移癌细胞的检测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经PCR循环后,可以使单拷贝基因经过35个循环后变成109,敏感度极高,可检测出每毫升血中含有的一个转移癌细胞,且极少出现假阳性,故特异性强,已成为检测微转移癌细胞的新手段,目前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这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细胞核质稳定性的卫士或促细胞凋亡的勇士?--p53基因双重抑癌机理的探讨

    作者:张炎

    近年来,由于先后从人类头颈部肿瘤、肺癌、肠癌恶变的造血干细胞及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癌中分离出突变的p53基因,p53基因从而被归属为抑癌基因.与其它作用专一的癌基因比较,p53基因的抑癌机制牵涉了多方面的作用因而较复杂.p53基因抑制肿瘤生长机制的矛盾焦点,在于其作用点是着重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还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亦或二者兼备?围绕此主题本文归纳总结了近4、5年来的研究进展状况.

  • 子宫内膜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作者:万小云;石一复;程琪

    为了探讨端粒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法(Telomere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al,TRAP)检测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

    关键词: 端粒酶 子宫内膜癌
  • 贲门癌手术切口的改良

    作者:王彤;汪桂清;叶慧康;叶根榕;黄石川

    自1989年1月至1997年1月,作者采用自行改良的切口行贲门癌手术10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胃癌经腹全胃切除食管空肠Gambee单层吻合法的应用(附37例报告)

    作者:田夫;潘学峰;李密;胡丛斌

    胃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的方法繁多,但术后吻合口瘘仍是目前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1].我院1989年至1997年应用Gambee单层吻合法行胃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37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和手术死亡,现报告如下.

  •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和IL-2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丽荣;郭燕燕;曹泽毅

    卵巢癌死亡率居妇科肿瘤首位,肿瘤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NK细胞活性(NKcA)和IL-2活性(IL-2A)对化疗中卵巢癌患者病情监测及估计预后方面价值.

  • BC369对小鼠肺腺癌生长延迟的初步实验分析

    作者:张炳团;王争

    BC369对多种小鼠不同的移植性肿瘤具有抑制生长或延长荷瘤小鼠生命的作用[1].为此本文又采用肿瘤生长延迟指标,观察BC369对小鼠肺腺癌的疗效.

    关键词: 肺腺癌 延迟 BC369
  • 人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在动物体内免疫原性的研究

    作者:杨洁;卢方安;罗超权;伍新尧;杨英浩

    本文报告癌胚抗原cDNA 重组痘苗病毒(CEA rV)在体内能有效地表达CEA,并激活机体产生抗CEA抗体.

  •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41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顺官;王苏;廖万清

    疼痛是骨转移癌常见的症状之一,放射治疗认为是满意的治疗措施.本院放疗科自1992年10月至1995年4月收治41例骨转移癌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全部放疗效果满意.

  • 妊娠滋养叶细胞疾病p21蛋白表达的研究

    作者:陈忠东;马艳;曾宪端

    妊娠滋养叶细胞疾病(GTD)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一组疾病,早期诊断是治愈疾病的关键.近年来,DNA倍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在预测诊断持续性滋养叶细胞疾病(PTD)方面的研究[1,2]为早期诊断开辟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GTD PTD p21 监测
  • CD44蛋白在胶质瘤和脑转移癌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魏红权;章锁江;林敏;竺可青

    CD44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近年已受到注意,并在胃癌和乳癌等具有高转移能力的肿瘤方面研究较多,而在低转移能力的肿瘤中研究尚少.本文对20例胶质瘤和25例脑转移癌作一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 Krukenberg瘤治疗的探讨

    作者:郑敏;李孟达;罗美珍

    krukenberg瘤原发灶多为胃肠道,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不佳.现报道我院1964年~1998年收治的12例Krukenberg瘤,并就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提出讨论.

  • C-myc与nm23在淋巴结转移的卵巢肿瘤中扩增与表达

    作者:丁晓萍;冯辉;杜丽华

    近年来研究表明nm23基因与c-myc抑癌基因在许多肿瘤中有阳性表达,并与一些肿瘤的预后有密切关系,但此两种基因同时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未见报告.故设计本组实验,观察nm23和c-myc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扩增,探讨其临床意义.

  • 术中印片细胞学快速诊断的价值

    作者:何洁华;梁小曼

    常规的术中病理诊断是以冰冻切片观察组织学结构而作出病理学诊断,同时也可以采用术中细胞学方法以辅助诊断,其方法有印片、涂片、刮片及压片等.本文就印片的诊断敏感率及诊断意义作一探讨.

  • 鼻咽癌放疗后的闭经及照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曹卡加;崔念基;林妙卿;毛燕翔

    闭经是女性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但关于这方面的文献报道甚少.本文收集64例放疗后无复发生存5年以上的18~40岁的年轻女性鼻咽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闭经的发生率及鼻咽照射剂量对闭经的影响.

  • 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

    作者:王俊杰;扬建良;申文江;王燕华;付健

    核仁组成区(NOR)是指rDNA周围具有生物活性的非组蛋白,其功能是指导核仁合成和组装rDNA,其相关蛋白(AgNORsAP)可通过银染方法显示[1].AgNORs的相对含量反映了rDNA转录活性和蛋白质合成的活跃状态[2,3,4],有研究报道在肿瘤良、恶性鉴别及肿瘤恶性程度上具有诊断价值,而关于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能否作为肿瘤预后和转归监测指标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 小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陆云飞;林进令;梁水庭;廖清华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文献报告肝癌术后疗效与手术切除时肝癌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其中直径<3cm的小肝癌是疗效好的[1~3].我院从1984年1月至1997年6月手术切除肝癌257例,其中直径<3cm的小肝癌37例.为了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我们地37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肝肿瘤 病理学 预后
  • p16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作者:苏长青;叶玉坤;单祥年

    p16基因蛋白作用于CDK4、CyclinD1和Rb的反馈回路,通过调节Rb的蛋白活性,防止细胞过度增殖[1].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肺癌组织蛋白的表达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p16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186例鼻咽癌放疗疗效分析

    作者:郑坚;庄承海;郭良君

    我科自1988年1月至1992年8月共收发治186例鼻咽癌病人,占同期收治的恶性肿瘤第一位(31.4%、186/592).现对其疗效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 大肠癌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的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洪亮;申洪明;徐忠法;马恒;宋希林;宋绍卫;宋现让;王更记;赵宏伟

    本实验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3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进行定量检测,研究其临床意义.

  • 75例直肠癌放疗疗效分析

    作者:牛道立;盛秦;胡慧玲;刘树杰;董玲;段锋

    多年来,人们一致公认直肠癌宜首选手术治疗,但近年来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就诊病人中不愿手术者和因其它原因不能手术者,在临床上已很常见.从1989年6月至1994年12月,我们共收治放疗的直肠癌病人7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尿路上皮肿瘤p53基因突变和蛋白定量表达的研究

    作者:余明年;涂响安;赵志毅;黄春南;谢佛龙;李全贞;左连富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加单链多态性分析(PCR-SSCP)及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52例尿路上皮肿瘤p53基因突变和p53蛋白定量表达和DNA倍体变化,并探讨与其生物学行为关系.

  • CA242、CA19-9、CA15-3检测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价值

    作者:夏吉荣;魏祥松;郭述良

    CA242、CA19-9、CA15-3是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产物,其对肿瘤的诊断、疗效监控等广受人们关注.我们对这三种肿瘤糖链抗原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价值作了初步实验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胸水 肿瘤标记物
  • 带蒂臀大肌束环绕下拉结肠重建肛门外括约肌功能的应用

    作者:吴仕光;李殿波;吕军吉;管杰

    肛管及下段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可引起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目前,国内已有多种重建肛门内、外括约肌的术式应用于临床[1].本研究采用双侧带蒂臀大肌束环绕下拉结肠重建括约肌功能,临床应用2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p16,nm23-H1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赵川;普苹;付红梅;赵晓霞

    应用免疫组化对正常肺组织、肺良性病变及肺癌组织进行p16,nm23 H1蛋白的表达研究,以探讨其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舌癌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组织插植后装放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曹新平;陈昆田;何智纯

    对于舌根癌及肿瘤超过中线的舌癌,本院自1993年8月至1996年6月采用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组织插植后装放疗,治疗了32例病人.总结如下.

  • 微泵输注小剂量异丙酚及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手术的应用

    作者:何伟雄;陆霄云;郑銮

    胃癌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术中胃肠牵拉反应发生率高,严重时影响手术进行.本文用新型麻醉药异丙酚+芬太尼连续静脉输注作为硬膜外麻醉的辅助用药行胃癌手术,观察其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 模拟机等中心定位应用于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作者:罗志强;苏建新;萧达宜

    自1985年至1997年止,我院胸科利用模拟定位机作为定位导引设备,开展经皮肺穿刺细针针吸活检术作病理学诊断,本文就模拟机等中心定位、X线导引技术作简要介绍.

  • PCR-SSCP对几种恶性肿瘤p53基因突变的筛检

    作者:丁晓华;杨红霞;邱晓萍;伍欣星

    p53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已证明正常p53基因能降低细胞癌变的可能性,p53基因失活与相当多的人类肿瘤有关,这主要表现为p53基因的突变和缺失[1,2].

  • 带蒂腹直肌岛状肌皮瓣在腹股沟区肿瘤外科的应用

    作者:郭洪亮;徐忠法;马恒;宋希林;刘岩松;李永清;赵宏伟

    腹股沟区肿瘤有时因延误治疗或首次治疗不当,使肿瘤弥散扩大或累及皮肤、破溃,给下一步治疗带来困难.该部位肿瘤切除相对容易,但术后组织缺损修复较困难.我院自1990年-1997年对31例腹股沟区恶性肿瘤患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带蒂腹直肌岛状肌皮瓣Ⅰ期修复术后缺损,均获得满意效果.

  • 病理大切片技术结合CT定位在对肝肿瘤评估的作用

    作者:赖英荣;王连唐;沈冰奇;钟觉民

    为了探讨经CT定位后肝细胞癌边缘完整性及其浸润程度,准确地反映肿瘤边缘(假包膜)的组织学改变,我们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对照观察经CT定位的肝肿瘤的范围,肿瘤的浸润程度以及肿瘤旁门静脉分支中癌栓的发生率,这对于肝细胞癌的治疗,预后以及CT分级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内外未见报道.

  • 面罩固定在鼻咽癌照射野中的重复性及其方法的改进

    作者:梁俊斌;萧达宜

    面罩固定在放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据产品书介绍,该固定技术的位置重复性(Repeatedpositioning)是无可比拟的(Unmatched).实际使用中,作者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照射野的重复性.本文探讨模拟定位时,面罩上所设定的照射野与体表照射野数十次的摆位放疗过程的重复性.

  • 等中心对置野摆位误区分析

    作者:梁俊斌;萧达宜

    等中心(SAD)放射治疗技术,是以空间立体几何原理为理论基础来设定治疗靶区、模拟定位及治疗摆位.已应用十多年,有着良好的基础.但目前还没有一套严谨的操作规程作为指引,在实际操作中仍发现一些带普遍性的技术性操作失误,造成照射野不能完全重合.本文着重讨论等中心技术,机架0°和180°(垂直)以及非0°和180°(倾斜)两野对置照射临床摆位问题.

  • 加速器活动光栏型电子线准直器不规则野托盘的制作

    作者:李琳;黄月英;李伟雄

    我院于1996年6月引进GE公司saturne42型直线加速器一台,有4.5、6、7.5、9、12、15、18、21Mev,共8档能量的电子线,该加速器对电子线照射野大小,采用两组活动光栏式爪型结构,不采用照射筒,只能照射矩形野,不配有照射不规则野的结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电子线有机玻璃托盘,现介绍如下.

  • 鼻咽癌放疗的头部固定技术

    作者:林览峰;管迅行;张华满

    治疗摆位是对治疗计划的忠实执行过程,原则上要求重复性好,摆位操作简单方便,体位舒服,保证体位在照射中不移动,因此,必须具备各种不同的辅助固定装置固定体位,使之符合治疗体位的要求.下面具体介绍鼻咽癌放疗中常见的四种头部固定技术.

  • 枢丹等三种药物联用治疗以顺为主化疗引起的呕吐

    作者:郑功利

    我院自1996年至1997年用枢丹(宁波天衡制药厂生产)、地塞米松、胃复安治疗以顺铂(PDD)为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与枢复宁(英国葛兰素公司生产)止吐作用相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关键词: 枢丹 枢复宁 呕吐
  • 隐性鼻咽癌的放射治疗4例报告

    作者:曹卡加

    隐性鼻咽癌的病例在临床上很少见,且治疗方法尚有争论.自1985年以来,作者收治4例隐性鼻咽癌,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肺鳞癌结肠转移致肠梗阻1例

    作者:尤毓元

    患者,女性,68岁.因咳嗽、咳血丝痰,伴胸痛半月余于1998年2月25日入院,住院号980485.CT检查提示右肺下叶癌.月28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病理报告为鳞状细胞癌.癌理号98 171.住院32天出院.同年3月31日觉左上腹痛,呕吐,腹胀3天,每日解少量粉红色水样便3~4次再次入院.腹部B超探及左上腹部有120mm×100mm混合包块,周边为实质性,中央为不规则液性暗区,提示左上腹部肿瘤.钡灌肠透视见降结肠上段结肠袋变浅,部分消失,钡剂通过脾曲受阻,横结肠粘膜破坏,充盈缺损,提示结肠癌.4月8日剖腹探查,见脾曲处有12cm×14cm肿块,表面凹凸不平,与结肠相连,压迫结肠致不完全性肠梗阻,行左半结肠及肿瘤切除.病理报告:结肠粘膜下肌层及浆膜层之间转移性鳞状细胞癌,病理号98.280.

    关键词: 肺肿瘤 结肠转移
  • 以胸膜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肾癌1例

    作者:王炳胜;刘秀芳;付显成

    患者男性,68岁,双胸壁渐长性肿物3个月,胸痛1周于1996年12月18日入院.住院号:178360.查;右肩胛线第8、9肋间及左腋中线第4、5肋间处分别可触及大小约5cm×6cm、4cm×8cm肿物,界清,质硬,压痛,与皮肤无粘连.CT提示:两肿物均位于胸膜,向胸腔内及胸壁外突出生长.血尿常规、血沉、血钙正常,胸片两肺未见异常,肾脏B超提示右肾下极有一大小约1.0cm×1.5cm肿物.于1996年12月25日行右胸壁部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肋间肌下方,与之粘连,切除部分肋骨,暴露肿物,见肿物位于脏层胸膜,有包膜,向内外生长,因有转移,面积较大,行胸壁外肿物姑息切除,同时行左胸壁肿物活检,送病理检查,病理号:64573,病理报告: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细浆丰富,内含胆固醇性物质、中性脂肪和磷脂体,细浆浅染、透明、部分空泡,核小、少数有丝分裂,诊断:透明细胞癌,来源于肾脏.术后行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肾脏行动脉灌注化疗无水酒精注射栓塞治疗,肿物基本消失,随访2年,未见其它复发灶.

    关键词: 肾癌 胸膜转移
  • 以右手中指转移为首发表现的左肺癌1例

    作者:柳伟明;洪顺飞

    患者,女性,59岁,农民.不明诱因出现右手中指肿痛2个月,活动受限,未引起重视;20天前因咳嗽左胸痛伴气促在当地医院拟诊为"结核性胸膜炎",以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1周后胸水迅速增多,于1998年11月9日转来我院(住院号149948);查体: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胸廓饱满,叩诊呈实音,左肺呼吸音消失,右手中指末节明显肿胀,活动受限.胸片:左侧大量胸水;右手中指正侧位片:右中指远节急性骨髓炎可能;胸部CT发现左侧胸腔积液,左下肺有一87mm×61mm占位性病变,提示左下肺癌伴胸膜腔转移可能.住院期间胸水中检到大量鳞癌细胞;并于11月20日行右手中指末节截指术,术后病理报告(病理号:984829):右手中指末节中分化鳞癌(考虑为转移性).

  • 食管胃底端侧吻合术加动脉导管化疗治疗晚期贲门癌

    作者:张力建;杨仁杰

    以往的晚期贲门癌,在不能切除时,为解决进食问题,为其它治疗提供机会,多采用胃、空肠造瘘术和食管、胃转流吻合术[1,2],近来作者采用食管、胃底(体)端侧吻合的术式,对此类病人进行了姑息治疗,辅以术后动脉导管灌注综合治疗的探索.

  • 头颈部血管平滑肌瘤三例

    作者:殷鹏

    例1:张某某,门诊病人,女,50岁,1997年3月10日就诊.主诉:左侧进行性鼻塞伴鼻血十余年,加重一月.体检:一般状况好,颈部淋巴结无肿大.左鼻腔下鼻甲前端有一孤立的菜花样肿块,约1.5cm×1.5cm×1.2cm大小,呈粉红色、质硬、有蒂.于当日在局麻下行肿块摘除术,蒂部电灼止血,左鼻腔明胶海绵填塞.病理报告:左下鼻甲血管平滑肌瘤(病理号:97-378).术后随访一年无复发.

  • 副鼻窦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

    作者:王东;熊明辉;杨兆健

    副鼻窦软骨肉瘤少见,有关影像分析更少报道.笔者遇到4例,现报告如下.

  • 原发性肝细胞癌蝶窦等转移一例

    作者:胡伟汉;黄晓明;梁碧玲

    患者,男性,51岁(住院号95792).1994年9月诊断为肝脏右叶恶性肿瘤,在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局部切除术.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NO.157128).1996年10月至1997年7月期间曾经两次局部复发均行手术切除.此后至1998年1月15日止先后对肝脏进行三次TAE介入术.同年2月22日突然连续5天出现右侧鼻衄、复视及偏头痛,在该医院进行MRI(NO.18180)检查,发现鼻咽右顶后壁粘膜下异常信号肿物灶,呈T1W中等、T2W中等偏高信号改变,肿物累及右侧头长肌及斜坡、右侧海棉窦及右眶尖等.3月3日开始转我院诊治,CT(NO.045970)显示同样肿物;并见蝶窦、颅底右侧广泛骨质缺损.

  • 外科治疗食管癌穿孔并纵隔、肺瘘一例

    作者:白凤祥;吕军吉;辛本强;谷兰海

    患者,男,65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余,经食管钡餐检查诊断为胸中段食管癌.于1997年8月在我院行放射治疗四周,出现胸痛、高热及食后呛咳,行食管造影证实穿孔而转入我科.于1997年9月17日在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右胸膜顶食管胃吻合术(即Ivo1-Lewis食管胃切除术)及右下肺叶切除.术中首先经左上腹游离胃,保留胃血管弓及胃大弯侧大网膜;然后经右胸探查见食管中段有一10cm×6cm×6cm大小肿块,表面被右肺下叶包裹,分离右肺下叶见食管有朝向右胸腔约0.5cm×0.5cm大小瘘口,右肺下叶有一8cm×7cm大小脓腔,手术证实为食管癌穿孔并纵隔、肺瘘.先切除右肺下叶,然后切除胸内食管将胃提至胸膜顶与食管吻合,在胃大弯侧游离一条状大网膜片,将其环绕吻合口固定在包埋缝线上,并将其余大网膜填塞于纵隔内.术后病理报告:食管鳞状细胞癌Ⅰ级,右肺下叶为脓肿.术后第15日出院,随访9个月一般状况良好.

  • 右主支气管纤维血管瘤一例

    作者:黄丽杉;李雄;王平;程宏忠;熊健;李琳

    患者,男性,34岁,一年前无诱因出现痰中带血,以清晨较多,无低热、盗汗、咳嗽.1997年初,再度出现上述症状,伴刺激性干咳、呼吸困难、消瘦.于1997年6月5日住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气管轻度左移,右肺呼吸音减弱,可闻支气管喘呜音.心、腹、四肢部位检查无异常.支纤镜检查:在右主支气管距隆突0.5cm处见三块暗红色小结节,随呼吸移动,於该处两次取材,刷拭,痰检数次均未发现恶性细胞.1997年6月18日在全麻下行剖胸探查术:切开右主支气管侧壁距隆突0.5cm处见0.5cm×0.5cm,0.3cm×0.3cm,0.5cm×0.8cm大小的小结节呈暗红色,表面不光整,锯齿状生长.小结节质软,带蒂,脆且易出血,相互关联.肿块位于右主支气管外侧壁,遂於蒂部切除,电灼,手术顺利.镜检:瘤组织由大量的血管构成,大小不一,管壁厚薄不均,血管扩张,腔内充满红血球,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变性,伴出血.病理诊断:右主支气管纤维血管瘤.

  • 恶性肿瘤侵犯颈总动脉的处理

    作者:宋明;郭朱明

    随着诊断学和治疗学的进步,头颈部晚期癌瘤的治疗手段亦有一定的改进,不少患者甚至可以获得治愈.但仍有一部分晚期头颈癌瘤患者,由于肿瘤或转移淋巴结侵犯总动脉而失去根治的时机.近年来不少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使这类患者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均有所提高.现就这方面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血管生成

    作者:陈福进;宋文虎

    实体瘤的生长亦和成熟组织的生长、重建、再生一样伴随着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形态学基础,它不仅向肿瘤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也向机体输出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的恶性性长和转移[1,2].内皮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几种功能和形态性质完全不同的脉管内皮.在血管生成刺激作用下,内皮细胞可以重新进入细胞增殖周期,降解内皮细胞下的基底膜,形成毛细血管芽胞,然后通过芽生的方式向周围组织中形成毛细血管,这时处于增殖周期的内皮细胞退出增殖周期,分化形成新的血管,这个过程就叫血管生成.在这个过程中,血管生成受组织中细胞环境的影响,并受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生存的调控.反过来说,如果调控出现衰竭,机体就会出现很多疾病,如伤口愈合延迟、动脉硬化、出血等等.严重的是,血管生成过程导致肿瘤的生长和转移[1].

癌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