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Journal of Diagnostics Concepts & Practice 진단학리론여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870
  • 国内刊号: 31-187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8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王鸿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动脉激发静脉采血样与CT能谱成像对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比较研究

    作者:吴志远;林晓珠;吴达明;黄蔚;陈克敏;严福华;张华

    目的:比较动脉激发静脉采血样(arterial stimulation venous sampling,ASVS)与CT能谱成像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病例同时行ASVS和CT能谱成像检查,记录临床资料、肿瘤数量、部位和大小,比较这2种方法定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病理证实一共24个病灶,ASVS和CT能谱成像均正确诊断22例中的21例,定位诊断准确率均为95.5%.ASVS误诊1例由于解剖变异,CT能谱成像误诊1例由于肿瘤外生性生长.结论:CT能谱成像具有与ASVS同样的定位诊断准确率,ASVS可用于其他检查方法均为阴性的可疑病例或需明确肿瘤病灶的分泌功能之时.

  • STA-Liates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性能的多中心评价

    作者:张利伟;井娜;司力;杨佰霞;宋鉴清;张宁;鲍渝霞;沈韻

    目的:评价STA-Liates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试剂在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上的性能.方法:选择质控血浆、患者血浆及健康成人血浆样本总共360份,在全国范围内按不同地域分布选取了6家医院进行多中心同步实验检测.分别使用STA-Liatest FDP和N-FDP,在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上行FDP检测,检测结果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1988 (CLIA88)标准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TA-Liatest FDP多中心总的批内重复性,变异系数分别为8.0%(质控水平1)和4.7%(质控水平2);与N-FDP的相关系数为0.718(P<0.05,FDP<5 μg/mL)和0.983(P<0.01,FDP≥5μg/mL);稳定性验证中,同一瓶试剂连续使用3d的重复性,变异系数≤11.5%.结论:STA-Liatest FDP的上述性能指标符合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同时,为保证检测系统的溯源性,建议实验室尽可能使用配套试剂,以大限度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 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切面联合显示法在高危人群产前胎儿心脏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慧;孙立群;牛建梅;陈炯;周雷平;陈瑞玉;李丽蟾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切面联合显示法在高危人群产前胎儿心脏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 165例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及2 050例无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孕20~36周运用多切面联合显示法,在上腹部短轴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心底短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上下腔静脉切面、肺静脉入左心房切面,进行胎儿心脏形态结构检查.结果:产前超声发现心脏异常93例,其中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73% (59/2 165),无高危因素人群检出率为1.66%(34/2 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切面联合显示法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可靠手段,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诊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及乙型肝炎病毒激活情况分析

    作者:赵亚男;孙步彤

    目的:探讨伴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的肝损伤及HBV激活情况,为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伴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的肝功能变化,并总结化疗后肝功能损伤相关因素及HBV再激活情况.结果:伴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中,化疗后发生肝损伤者多发于淋巴瘤Ⅲ、Ⅳ期,而采用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后,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伤率明显下降.化疗方案中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及表阿霉素的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较未应用上述2种化疗药物者明显高.接受含美罗华化疗方案化疗的患者更易导致HBV再激活(21.8%比8.4%),这部分患者中未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者的HBV再激活率明显高于采取预防性抗病毒者(28.9%比5.9%).结论:疾病分期、表阿霉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与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相关,可能成为化疗后肝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应用含美罗华化疗方案化疗更易导致HBV再激活,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能显著降低HBV再激活率.

  • miR-203调控NEDD9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及迁移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褚庆华;张婕;孙奋勇

    目的:研究miR-203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NEDD9蛋白的作用对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miR-203脂质体转染MDA-MB-231细胞,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通过蛋白印迹检测miR-203对NEDD9表达的调控作用,并用sensor reporter确定miR-203的靶标位点;后,通过细胞“拯救”实验研究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片状伪足和黏着斑的改变,探究miR-203对MDA-MB-23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调节机制.结果: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显示,miR-203抑制了MDA-MB-23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203的靶基因是NEDD9;蛋白印迹和sensor reporter检测结果显示,miR-203通过与NEDD9 3'-UTR结合,下调NEDD9;共转染siNEDD9和miR-203的“拯救”实验后的细胞划痕实验、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miR-203抑制NEDD9表达导致激活态Rac1-GTP减少,致使细胞运动状态改变,侵袭迁移能力减弱,而siNEDD9干涉作用能“拯救”miR-203对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结论:miR-203通过降解NEDD9,下调激活的Rac1水平,导致乳腺癌细胞MDA-MB-231片状伪足和黏着斑的减少或消失,从而抑制细胞的侵袭及迁移.

  • 癌抗原125在上皮样肉瘤组织和血清中表达的意义

    作者:冯砅锦;单连成;肖家诚

    目的:观察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25(CA125)在上皮样肉瘤(epithelioid sarcoma,ES)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血清CA125水平与患者疗效及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8例确诊的ES患者(男5例,女3例),另选取上皮样血管肉瘤和上皮样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患者各2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CA125的表达,同时收集1例随访系统、详尽的ES复发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段血清CA125水平(术前1次,术后10次),结合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研究肿瘤标志物CA125与患者疗效间的相关性.结果:8例患者手术切除的ES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提示CA125表达均为阳性,上皮样血管肉瘤和上皮样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则无CA125阳性表达.ES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在随访期内(8~102个月,平均60.13个月),5例患者治愈,肿瘤无复发,其余3例肿瘤复发.其中1例术后半年复发的患者,术前血清学CA125高表达,术后10次复查中血清CA125表达比术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并逐渐增高.结论:免疫组织化学CA125的阳性表达可能成为ES的一项重要诊断指标,且推测ES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动态变化可能与其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作者:徐学勤;缪飞;林晓珠;张静;吴志远;郭滟;陈克敏;严福华

    目的:评价相关影像学特征在鉴别低级与非低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NENs)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病理证实的pNENs患者的CT特征,其中低级pNENs组40例,病理分级均为1级;非低级pNENs组14例,病理分级为2级者11例,3级者3例.结果:2组间的性别、钙化、不均质、侵袭性、主胰管扩张、淋巴结增大、病灶大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低级pNENs的平均大径大于低级pNENs,病灶大径鉴别两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3.当病灶大径界值为2.6 cm时,鉴别非低级与低级pNEN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和87.5%.Logistic回归方程鉴别2组的AUC为0.913,准确率为85.2%.Logistic回归方程的AUC与病灶大径值的AU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结论:非低级pNENs在影像学上与低级pNENs间存在差异,其中病灶大径是鉴别两者的佳单一指标.

  •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潘慧瑾;曾丽莉;辛晓瑜;郭正良;刘建荣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type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梗死组(73例)和出血组(46例),并设健康对照组(57名),观察梗死组和出血组患者发病24 h、第(5±2)天和第(12±2)天这3个时段的NT-proBNP水平、梗死面积、出血量、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发病3个月的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并分析NT-proBN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发病3个月的MR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组患者在24 h、第(5±2)天和第(12±2)天时的NT-proBNP水平分别为546.78 pg/mL、456.62 pg/mL和176.14 pg/mL;出血组患者分别为458.57 pg/mL、366.31 pg/mL和159.95 pg/mL.不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分数亚组间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与患者入院24 h时的NT-proBNP水平显著相关(P<0.01).血清NT-proBNP水平越高,患者发病3个月的MRS也越高.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可能是与脑卒中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相关的血清生物学指标.

  • 浅表器官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作者:衡伟;阿地来·马合木提;王艳芸;苏丽娟

    目的:探讨浅表器官结核的超声图像特点,并评估超声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病理证实为浅表器官结核患者的超声图像,其中附睾或(和)睾丸结核34例,颈淋巴结结核23例,腮腺或(和)腮腺淋巴结结核8例,胸壁结核5例,甲状腺结核2例,乳房结核3例.对75例患者进行进行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结果:75例浅表器官结核患者病灶的超声图像表现为实块型11例,脓肿型13例,混合型28例,弥漫型16例,溃疡窦道型7例.彩色多普勒图像显示,多数病灶血供不丰富(68/75).结论:浅表器官结核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提示超声检查是浅表器官结核诊断的重要手段.

  • 儿童Gitelman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淑平;丁洁;姚勇;俞礼霞;王芳

    目的:分析1例Gitelm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以提高医师对Gitelman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Gitelm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行SLC12A3基因检测,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诊断.结果:患儿表现为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低镁血症、低钙尿症、高镁尿症,而其血清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水平增高,但血压正常;检测到SLC12A3基因5个变异,但未检测到致病性突变.结论:应提高对Gitelman综合征的认识,以防漏、误诊.

  • 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迟婧;宋琦;岳婧婧;丁蓓;黄娟;凌华威;方文强;陈克敏;严福华

    目的:探讨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的MRI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0例PSIS患者行MRI扫描及激素水平检测.所有患者均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T1WI及快速SE序列T2WI、FLAIR T1WI脂肪抑制序列及增强序列(冠状位T1WI动态增强及延迟期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T1WI)扫描,分析垂体柄、垂体前叶形态和垂体后叶信号变化.结果:40例患者的基础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水平为0.01~1.44 μg/L,GH激发试验峰值为0.024~1.750 μg/L,均为完全GH缺乏.其中,38例为多垂体激素缺乏,2例为单一性GH缺乏.患者垂体前叶高度为1.2~3.5 mm,平均为(2.6±1.3) mm,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33例患者在正中矢状面及冠状面上垂体柄均未见明确显示,7例表现为不连续的细线状.所有患者的垂体后叶均未见正常高信号,35例表现为垂体后叶高信号异位在第三脑室漏斗隐窝、垂体柄及下丘脑;5例表现为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也未见异位的高信号.结论:PSIS患者在MRI上有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激素水平可明确诊断.

  • 应用六西格玛理论评价和设计临床干化学检验室内质控规则

    作者:赵霞;汪萍;张广慧;沈立松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6σ)理论分析临床干化学检验项目质量控制数据,评价其分析性能,设计质量控制规则,并指导其质量改进.方法:收集2014年度临床干化学18个检验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及室间质量评价的数据,按照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allowable total error,TEa)标准,使用Bio-Rad公司的Unity Real Time软件进行操作,计算σ值并绘制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和西格玛度量图,评价检验项目分析性能,设计质量控制方案;计算检验项目的质量目标指数(quality goal index,QGI),查找导致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提出优先改进方法.结果:18个临床干化学检验项目中,以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TEa取期望值为例,6个(33%)项目的性能大于6σ,1个(6%)大于4σ,11个(61%)小于3σ.所有项目的平均σ值4.23.在总分析性能未达到6σ的检验项目中,8个项目(QGI<0.8)需优先改进精密度,占67%;3个项目(0.8≤QGI<1.2)需同时改进精密度和准确度,占25%;1个项目(QGI>1.2)需优先改进准确度,占8%.18个干化学项目终质控方案是为,1个项目选择了佳水平的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6个项目选择了期望水平,5个项目选择了低水平.本实验室目前钠、氯、钙、碱性磷酸酶和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检测的性能不能满足低水平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的要求,可降低质控目标的设置等级.结论:6σ质量管理方法可有效评价临床干化学检测性能,设计个性化的质量控制方案可更有效地控制测检质量,有助于不断提高临床实验室生化检验项目质量水平.

  •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王晴柔;陈克敏;黄蔚;徐学勤;林晓珠;柴维敏

    目的:分析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典型及不典型CT表现,并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11至2014年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26例,术前行CT平扫、增强动脉期(延迟时间30 s)和门脉期(延迟时间70 s)扫描,分析其CT征象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6例患者共发现27个病灶,其中22例患者计23个肿块呈类圆形,有完整纤维包膜,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较多的脂肪密度内混杂少量轻、中度强化的软组织密度影,术前CT诊断为髓性脂肪瘤,诊断准确.另4例患者术前CT误诊,其中2例病灶内未见成熟脂肪成分,1例术前诊断为肾上腺腺瘤,1例诊断为节细胞神经瘤;其余2例中,1例病灶边缘有粗大钙化,诊断为畸胎瘤或错构瘤,另1例体积较大,向肾上腺前下方生长,考虑为腹膜后脂肪肉瘤.结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一般CT征象较典型,当肿块体积较大、合并出血或脂肪成分较少时,应与其他肾上腺及肾上腺外肿瘤鉴别.

  • NLRP3基因Q705K多态性与成人斯蒂尔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晓蕾;吕良敬

    目的:检测成人斯蒂尔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患者gDNA内的NIRP3基因Q705K多态性,并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AOSD发病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9例AOSD患者及94名正常人的gDNA,对目的NLRP3片段进行扩增,检测其碱基序列,同时与PUBMED已解码的人源NLRP3进行比对.结果:本研究AOSD患者及正常人中未发现NLRP3基因Q705K突变位点,在比对中发现的A242A(rs3806268)和T219T(rs7525979)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但与亚洲人群基因型频率进行比对后,发现其与AOSD的发病间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NLRP3基因Q705K多态性与AOSD的发生不相关.

  • 影像学诊断嗜铬细胞瘤的价值

    作者:宋琦;迟婧;方文强

    嗜铬组织来源的肿瘤主要包括两大类,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称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见图1),而发生于肾上腺外嗜铬组织的,称为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两者统称为PHEO.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大多数嗜铬细胞在出生后不久逐渐消退,其余90%的嗜铬细胞位于肾上腺髓质中,另10%分布于主动脉旁的副神经节丛,故PGL以腹主动脉旁(见图2)、肾门及下腔静脉旁多见,偶见于膀胱(见图3)、肝门、胰头(见图4)、心脏、纵隔(见图5)、颈部、颅底及腔静脉内等部位.

  • 内分泌肿瘤性病变的相关活检

    作者:陈克敏;黄蔚;吴志远

    近年来影像医学进展很快,特别是CT、MRI、超声和PET-CT、PET-MRI等,其检测速度和空间分辨率等均较过去有了明显的进步.如目前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覆盖胸、腹部的全身CT扫描,其扫描时间只需约10s,且空间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如肺内数毫米的结节.此外还可进行多种相关的功能成像,包括PET-CT、PET-MRI、MRI和能量、能谱CT等,对肿瘤的功能代谢及治疗后的疗效等进行评估.

  • 肾上腺皮质增生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方文强;宋琦

    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由皮质、髓质和基质构成,能产生多种激素.肾上腺皮质产生和分泌醛固酮、皮质醇和雄激素,而其病变会导致过多地产生和分泌醛固酮,引发原发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Conn综合征);各种病因所致的肾上腺皮质长期、过量分泌皮质醇可产生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则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酶存在缺陷,导致皮质激素合成不正常的一组疾病.

  • 影像学在内分泌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进展认识

    作者:严福华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生化检查、功能判断、定位诊断以及病因和病理诊断,其中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在定位诊断和病因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影像学检查方法,如超声(US)、CT、MRI、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种检查技术在内分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展,在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影像学在内分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作一介绍.

    关键词: 内分泌 影像 诊断
  • 胰岛素瘤的术前定位诊断技术及进展认识

    作者:林晓珠;缪飞;陈克敏;严福华

    胰岛素瘤是常见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60%,其中约90%为良性,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患者出现Whipple三联征,即低血糖、血糖测值≤2.2 mmol/L、摄糖后症状缓解时,应怀疑胰岛素瘤.胰岛素瘤常较小,直径多在0.5~2.0 cm间,术前定位诊断有时较难.虽然对于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价值曾有过不同的见解,但随着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等微创手术的开展和普及,精确的术前定位无疑变得更加重要.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技术包括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和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 重视介入静脉采血样技术在内分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吴志远;张华;严福华

    内分泌疾病的定性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定位诊断则常依靠影像学检查,超声(US)、CT、MRI等方法往往可提供形态学依据.但部分内分泌疾病责任病灶体积较小,影像学有时难以检出,从而造成诊断的困难.静脉采血样技术是一类介入检查方法,通过直接采集相应部位的静脉血样,测定激素浓度,从功能学检查的角度对疾病进行定性和定位诊断.但由于这些技术属于有创检查,国内开展尚不广泛,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詹维伟;倪晓枫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常见的内分泌肿瘤,通过触诊和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率为3%~76%[1].甲状腺无症状的良性结节通常予随访,而恶性结节则常需要手术治疗.然而,近年来对于低危的恶性结节可考虑激光等消融治疗,因此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成为了指导临床治疗的关键依据.

  • MRN复合物(MRE11/RAD50/NBS1)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靖淞;梁珊珊;王喆;李贺明;王慧;王若雨

    双链DNA损伤(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MRE 11/RAD50/NBS1是检测和修复DSBs的重要复合物[1].细胞代谢过程中的复制、有丝分裂及遗传毒性化学物质和放射治疗均能引起DSBs[2-3].MRN复合物在DSBs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起始修复、引发信号转导和协助修复等DNA损伤修复应答的每个环节[4].近些年,在放射治疗敏感性的探索中发现,抑制MRN复合物活性,阻碍肿瘤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可达到放疗增敏的目的[5].

  • 二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实验室检测分析报告

    作者:万颖蕾;陈长强;梁璆荔;顾志冬

    2013年3月31日,3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确认[1].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类新亚型的禽流感病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在全球尚属首发,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2].然而,目前医学界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发病和病情演变规律了解甚少,尤其是对于实验室检测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所起的作用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3].现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例H7N9禽流感患者自入院以来的实验室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提供客观依据.

  • 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进展

    作者:程爱萍;陈绍亮

    胃癌是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在我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死于胃癌[1].腹膜转移是胃癌常见的转移形式,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因[2].胃癌早期腹膜转移患者在临床上并无特殊表现,诊断困难;而到晚期,患者出现肠梗阻、腹水、肿块、恶液质等并发症时较易确诊,此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已严重降低,治疗困难,预后极差[3-4].因此,及时、早期、准确诊断胃癌腹膜转移是术前精确分期和术后随访及时发现肿瘤转移的关键.本文将就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及其近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介绍.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诊断
  • 医学检验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郑文芝;钱士匀;邬强;熊燏;蔡群芳;夏乾峰;黄燕妮

    医学检验技术发展及临床实践的变化,对医学检验的内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与人才目标要求之间脱节的现象日渐突出.我院以检验专业几门重要的主干课程为依托,根据大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进行了相关改革.重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经过5年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先进实用的实验教学模式,为我校医学检验专业特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