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传染病

中华传染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중화전염병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680
  • 国内刊号: 31-136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5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翁心华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变化特点

    作者:罗玲;李雁翎;李玲;叶益聪;邱志峰;韩扬;曾勇;李太生

    目的 探讨无心血管疾病的HIV感染者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变.方法 选择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长期随诊的HIV感染者42例,均接受12个月以上的HAART,且病毒被抑制、无心脏疾病表现.另选3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无心血管疾病表现的健康者作为对照.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HIV感染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 心脏舒张功能异常患者HIV感染组20例,健康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0.007).心脏舒张功能指标中,HIV感染者E峰减速时间为(161.87±21.64) ms,健康对照者为(190.34±37.22)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P=0.002).HIV感染者的早期舒张峰大血流速度/晚期舒张峰血流速度(E/A)比值为1.16±0.35、早期舒张峰大运动速度(Ea)为(10.18±2.80) cm/s、E/Ea比值为5.43±1.99、左室等容舒张时间为(93.18±20.34) ms;健康对照者E/A比值为1.19±0.26、Ea为(11.45±2.75) cm/s、E/Ea比值为5.78±0.91、左室等容舒张时间为(93.57±18.55) 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3、0.29、1.53和0.67,均P>0.05).心脏收缩功能指标中,HIV感染者射血分数为(66.7±6.4)%、左室缩短率为(37.08±4.79)%,健康对照者分别为(68.7±4.2)%、(38.17±3.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1、-1.00,均P>0.05).结论 HIV感染者亚临床的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而心脏收缩功能无明显差异.

  • 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蛋白调控结核免疫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倩倩;欧勤芳;高岩;张冰琰;张文宏;邵凌云

    目的 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蛋白(BATF)在结核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和机制,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纳入1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例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和14名健康对照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BATF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分别用PD-1、PD-L1和PD-L2特异性抗体阻断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PD-L)通路,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BATF表达的变化.两组之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表达BATF的T淋巴细胞比例和表达PD-1的T淋巴细胞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 活动性结核组表达BATF的CD4+ T淋巴细胞占CD4+ T淋巴细胞的5.16%(2.96%,8.71%),高于潜伏性结核感染组的1.05%(0.40%,1.27%)和健康对照组的0.71%(0.43%,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6.5和9.0,均P<0.01);活动性结核组表达BATF的CD8+ T淋巴细胞占CD8+ T淋巴细胞的4.10%(2.27%,8.17%),高于潜伏性结核感染组的0.55%(0.34%,1.18%)和健康对照组的0.84%(0.41%,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0和8.0,均P<0.01).活动性结核组BATF+ PD-1+ CD4+ T淋巴细胞占CD4+ T淋巴细胞的比例均高于潜伏性结核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6.0和14.5,均P<0.01);且BATF+ PD-1+ CD8+ T淋巴细胞占CD8+ T细胞的比例也均高于潜伏性结核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0.0和16.5,均P<0.01).活动性结核患者外周血中表达BATF的CD4+ T淋巴细胞比例与表达PD-1的CD4+ T淋巴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676,P=0.016),与CD8+ T淋巴细胞比例亦呈正相关(r=0.610,P=0.035).阻断活动性结核患者PD-1/PD-L通路后BATF在CD4+和CD8+ 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有所下降.结论 BATF可能是PD-1/PD-L通路参与结核免疫负性调控的重要分子,进一步研究其在结核中的作用机制,可以对研究以BATF为靶点的新型抗结核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曾庆球;王秋景;张剑静;杨喆娟;黎运呈;朱慧敏;李世波

    目的 通过对中国东部沿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高发区舟山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致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降低该病致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舟山医院收治的107例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分为SFTS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两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采用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两组分类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死亡17例,病死率为15.9%.SFTS死亡组患者2种及以上基础疾病、意识障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CK、乳酸脱氢酶(LDH)、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均P<0.05);死亡组患者Ca2+、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组(均P<0.05).将上述各组计量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出其截断值(cut-off值),将其作为佳诊断阈值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2+<1.625 mmol/L、APTT>73.45 s、SOFA评分>9是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6.947、8.459和11.770,均P<0.05).结论 血Ca2+、APTT、SOFA评分是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抑制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真玉;田虹;陈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抑制(SMD)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84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根据心功能指数 (CFI) 分为心肌抑制组(37例)和心肌非抑制组(47例);于入院第1天进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28 d病死率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于入院第1、3、5天动态观察血清sCD14-ST、B型钠尿肽(BNP)、TNF-α、肌钙蛋白 Ⅰ (cTnⅠ)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两组间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入院第1天心肌抑制组患者心脏指数(CI)、全心射血分数(GEF)和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ax)均低于非抑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sCD14-ST、TNF-α 和BNP水平均高于非抑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84例脓毒症患者血清sCD14-ST水平与BNP、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4和0.516,P值分别<0.05和0.01).第1天sCD14-ST预测脓毒症心肌抑制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当其截断值为988 mg/L,其敏感度为89.2%,特异度为78.0%,预测价值低于BNP和TNF-α (均P<0.05),三者结合能够提高脓毒症心肌抑制的预测能力;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CD14-ST不是脓毒症心肌抑制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37例心肌抑制组死亡24例,病死率为64.9%,高于非抑制组的42.6%(2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2,P=0.042).第1、3天心肌抑制组的血清sCD14-ST水平高于非抑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均呈下降趋势.心肌抑制组死亡者的血清sCD14-ST水平高于生存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脓毒症心肌抑制是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中的较普遍现象,高水平的sCD14-ST在一定程度上与脓毒症心肌抑制相关,但不是独立预测因子,与BNP和TNF-α联测更能提高预测能力.

  •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3及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通路在脂肪变性HepG2/HepG2.2.15细胞中的变化

    作者:王艳;赵龙凤;王荣荣;智陞雯

    目的 探讨HepG2和HepG2.2.15细胞脂肪变性对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3(su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SREBP-1c)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油酸诱导HepG2和HepG2.2.15细胞脂肪变性,成功构建脂变的细胞模型,分为HepG2对照组、HepG2.2.15对照组、HepG2脂变组和HepG2.2.15脂变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SOCS-3及SREBP-1c 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中SOCS-3及SREBP-1c蛋白的表达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法.结果 SOCS-3 mRNA表达水平,HepG2.2.15对照组显著低于HepG2对照组,HepG2脂变组显著低于HepG2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epG2.2.15脂变组较HepG2.2.15对照组也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细胞与脂变有交互作用(F=25.547,P<0.01).SREBP-1c mRNA水平,HepG2.2.15对照组表达低于HepG2对照组,HepG2.2.15脂变组表达明显高于HepG2.2.15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epG2脂变组与HepG2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细胞与脂变有交互作用(F=5.04,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两组细胞脂变48、72 h后SOCS-3和SREBP-1c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脂变细胞.结论 两组细胞脂变后SOCS-3和SREBP-1c蛋白的表达出现上调.细胞与脂变之间存在交互作用,HBV基因可以抑制脂变细胞SOCS-3 mRNA的表达,促进SREBP-1c mRNA的表达.

  • 119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分析

    作者:张静怡;柳念;张婷;杨景丽;金丽娅;李俊峰;田爱平;袁宏

    目的 分析布鲁杆菌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为布鲁菌病在临床治疗和预防两方面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方法 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0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19例住院布鲁菌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牛羊接触史,以及发热、出汗、关节肌肉疼痛等临床表现,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资料,对上述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以中年男性居多,男性病例数是女性病例数2.5倍(85比34).全年均有发病,多集中于5至7月;78例有明确动物接触史,其中接触牛、羊者53例(44.54%);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84例(70.59%),肌肉、关节痛93例(78.15%) ,多汗52例(43.70%),全身乏力29例(24.37%),以骨关节、肌肉疼痛症状为常见.25例(21.01%)患者中性粒细胞下降,34例(28.57%)红细胞沉降率增快,30例(25.21%)凝血功能出现障碍;ALT升高37例(31.09%)、AST升高43例(36.13%).其他检查显示,脾肿大28例(23.52%),肝脏弥漫性病变22例(18.49%);常用药物前3位分别为多西环素79例(66.39%),利福平60例(50.42%),头孢类50(42.02%),其中利福平联用多西环素常见,有45例(37.82%),多西环素联用利福喷丁或头孢类31例(26.05%);患者治愈、好转112例(94.12%).结论 布鲁菌病患者以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师应加强辨别,防止误诊,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布鲁菌病监管和宣教.

  • 东北5家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的分析

    作者:吴娜;田素飞;褚云卓;陈佰义;刘丽文;张智洁;王晶;肖晓光;路娟

    目的 了解东北地区5家医院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RE)的药物敏感情况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东北地区5家医院临床分离的85株CRE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受试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分别通过改良Hodge试验、EDTA协同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及DNA测序方法对受试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型进行检测,同时以PCR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结果 85株CRE中,肺炎克雷伯菌61株,占71.8%.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菌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80.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厄他培南耐药率为100.0%(85/85),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5.9%(56/85)和71.8%(61/85),有36株菌对两者同时耐药;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左氧氟沙星72.9%(62/85),环丙沙星65.9%(56/85);对磷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5.0%(55/85)和54.1%(46/85);耐药率低的是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分别为21.2%(18/85)和20.0%(17/85).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阳性菌株分别为49、12株.经PCR检出64株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别为KPC-2(53/85,62.4%)、IMP-4(10/85,11.8%)、NDM-5(7/85,8.2%)、NDM-6(1/85,1.2%).同时对85株CRE菌株进行了ESBL基因检测,未检测出TEM型及SHV型酶,产CTX-M型ESBL酶的菌株有47株(55.3%).结论 东北5家医院临床分离的CRE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CRE株以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为主,约50%菌株同时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和ESBL酶基因,耐药机制复杂.

  • 拉替拉韦在接受美沙酮替代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者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作者:张峣;谢荣惠;李慧琴;杨炼;刘霞;豆智慧;张福杰

    目的 探索含整合酶抑制剂拉替拉韦(RAL)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在美沙酮替代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和湖北省衡阳市的2家HIV定点诊疗机构入组30例准备开始抗HIV治疗同时正在使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给予RAL和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联合抗病毒治疗.在48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后美沙酮治疗的调整、戒断反应的发生以及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2家HIV定点诊疗机构中共入组患者30例,平均年龄(39±6)岁,其中男性22例(73.3%),汉族29例(97%).抗病毒治疗启动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10±110)/μL,90%合并HCV感染.28例研究过程中未失访患者纳入主要终点分析.抗病毒治疗启动后的前4周内,5例患者(17.8%)出现阿片类戒断症状并增加了美沙酮的剂量.治疗24周和48周,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的均值分别为(136±71)/μL和(185±88)/μL.得到有效HIV-1 RNA检测结果的患者中,治疗24周和48周分别有82.6%(19/23)和95.8%(23/24) 患者血浆HIV-1 RNA <50 拷贝/mL.4例患者(13.3%)报告了6起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为1~2级.结论 RAL和TDF、3TC组成的抗病毒方案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使用时,对美沙酮治疗的影响小,安全性和优效性良好,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

  • 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作者:张慧;张照如;李家斌

    目的 比较细菌性肝脓肿在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特点与转归,以期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糖尿病组)和非2型糖尿病者分别为45例和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两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两组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首发症状为发热者分别有37例和40例,右上腹痛分别为7例和2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417、4.582,均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12.87±8.83)×109/L和(10.24±4.8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0.841±0.077和0.799±0.103,白蛋白分别为(28.36±4.65) g/L和(30.67±6.16)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10、2.317、-2.265,均P<0.05).尿素氮升高者分别为13例和8例,肌酐升高者分别为9例和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33、4.892,均P<0.05).非糖尿病组脓液培养阳性9例(9/13),血培养阳性6例(6/25,24.0%);糖尿病组脓液培养阳性13例(13/19),血培养阳性7例(7/21,33.3%).两组肺炎克雷伯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7.5%(15/40)和15.8%(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9,P=0.031).糖尿病组积极控制血糖后两组病例有效率分别为84.4%(38/45)和84.6%(55/65),病死率分别为2.2%(1/45)和1.5%(1/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发脓肿(OR=34.61,95%CI:1.601~748.457,P=0.024)为糖尿病组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时行侵入性治疗(OR=0.028,95%CI:0.001~0.984,P=0.049)为糖尿病组的保护因素.低白蛋白血症 (OR=14.793,95%CI:1.605~136.322,P=0.017)、2年内有腹部手术史(OR=7.624,95%CI:1.294~44.913,P=0.025)为非糖尿病组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者较不合并2型糖尿病者感染症状重,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更高.合并2型糖尿病的细菌性肝脓肿,在抗感染的同时应该及时行侵入性治疗.

  • 头孢曲松治疗先天性神经梅毒一例

    作者:孙丙虎;池云;成骢;魏洪霞

    患儿女,3个月,足月剖宫产.因梅毒抗体阳性和皮疹1个月余于2013年5月20入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患儿1个多月前于南京某医院查血梅毒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阳性(1∶16),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其母同时查梅毒抗体RPR阳性(1∶4),TPPA阳性,同时发现臀部少量皮疹,未予重视.1周前于当地医院复查血梅毒抗体RPR阳性(1∶32),其母同期梅毒抗体RPR阳性(1∶4).患儿皮疹分布于臀部、枕后和颈部,红色圆形皮疹,伴脱皮,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食纳、睡眠可.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80 ℃,脉搏110次/min,呼吸18次/min,神清,精神可,皮肤、黏膜无黄染,臀部、枕后和颈部可见红色圆形皮疹,伴脱皮.颈软,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

    关键词:
  • 输入性播散型球孢子菌病一例

    作者:张偲;王睿莹;赵华真;王璇;吴吉芹;秦艳丽;朱利平

    患者男,27岁.因双侧臀部疼痛伴咳嗽、咳痰2个月,发热12 d,于2015年2月5日入院.患者于2014年12月上旬出现右侧臀部疼痛,以右髋部疼痛为主,呈持续性针刺样痛,自服布洛芬疼痛不能缓解,5 d后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黏痰,当地医院予泼尼松20 mg 每12 h一次,阿奇霉素250 mg,1次/d,口服5 d,右髋部疼痛完全消失,咳嗽减轻,但出现左侧髂后上棘疼痛,进行性加重,行走及改变体位疼痛加重,无发热.再次给予头孢克肟、多西环素、环苯扎林、氢溴酸右美沙芬、泼尼松等治疗,疗效不佳.腰髂部MRI示,多发性软组织肿块累及腰椎、骶椎和双侧髂骨,从第2腰椎左侧上端板延长外生性软组织肿块,患者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居住一年,发病后于2015年1月22日回国,出现持续性发热,体温38.5~40.3 ℃,伴明显畏寒、寒战.外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77,Hb 102 g/L,血小板计数239×109/L.

    关键词:
  • 自然杀伤细胞G2家族介导的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马路园;王亚东;王玮;赵彩彦

    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ntiviral agent,DAA)为治疗丙型肝炎带来划时代的意义,使大多数患者实现了病毒清除、临床治愈的目标,但仍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停药后复发、肝脏炎性反应与纤维化进展、甚至进展为肝细胞癌.因此,深入了解HCV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机制是有效防控肝脏病变进展的关键.

    关键词: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俊;黄文祥

    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及时准确的发现病因,以便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1].临床上主要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微生物学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明确诊断.但某些感染性疾病经过常规检查仍无法做出准确的诊断.正电子发射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一项无创、快速和精确定位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广泛用于肿瘤诊断.由于该项检查容易发现疑似感染和非感染性炎性病灶,因此近年来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为一些复杂和隐匿性感染的诊断提供新的支持.

    关键词:
  •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甄国东;茅利明;赵斐;李三验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的人数超过5亿,结核病患者人数位居全球第3位,每年新发病例150多万,约13万人死于MTB感染[1-3].抗酸染色涂片和MTB培养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但存在阳性率低、检测周期长,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等缺陷[4].另外,肺外结核的不典型临床表现,以及病灶部位MTB量的不足,使得肺外结核的诊断存在更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寻找准确、快速、可靠的结核病诊断方法.

    关键词:
  • 替诺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对比

    作者:潘家超;王蒙;杨洋;孔祥亘;李强

    目前,用于治疗CHB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等核苷(酸)类似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是一种新型的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美国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批准TDF用于治疗CHB,我国TDF治疗CHB的Ⅲ期临床试验已经结束,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抗HBV治疗.本研究旨在评价TDF治疗HBeAg阳性CHB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
中华传染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