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传染病

中华传染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중화전염병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680
  • 国内刊号: 31-136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35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翁心华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艾滋病患者合并性传播疾病状况及其对夫妻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风险

    作者:杨蓉蓉;桂希恩;熊勇;严亚军;冯玲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an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患者合并性传播疾病(sexual transmitted diseases,STD)状况及其对夫妻间HIV感染的影响.方法 在自愿咨询和检测的基础上,对临床确诊的1871例HIV/AIDS患者进行常见STD检测,同时对其配偶进行HIV筛查.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871例HIV/AIDS患者中合并S T D 571例,占30.5%.合并S T D组和未合并S T D组的夫妻间H IV感染率分别为49.2%(281/571)和23.6%(307/1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6,P<0.01).合并S T D患者夫妻间H IV感染率,生殖器疱疹组为84.2%(80/95),尖锐湿疣组为72.2%(78/108),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组为45.0%(27/60),梅毒组为31.2%(96/308),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P<0.01);组间两两比较,生殖器疱疹组与尖锐湿疣组比较(χ2=4.210,P=0.040)、尖锐湿疣组与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组比较(χ2=12.196,P<0.01)、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组与梅毒组比较(χ2=4.317,P=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AIDS患者合并STD发生率高,且性病可促进夫妻间HIV感染,但不同种类的STD对夫妻间HIV感染的影响不尽相同.

  • 2011至2016年梅毒患者抗体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夏欢;邱梅花;巫翠云

    目的 通过检测入院患者梅毒抗体,了解梅毒感染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6年海口市人民医院199498例就诊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采用ELISA法检测梅毒密螺旋体抗体,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检测非密螺旋体抗体.对ELISA法检测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 PPA)复查确认.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梅毒密螺旋体抗体确认阳性7616例,阳性率为3.82%.2011年至2016年分别检测23188、32010、35079、35734、35406和38081例,梅毒密螺旋体抗体确认阳性者分别为952、1261、1597、1376、1229和1201例,阳性率分别为4.11% 、3.94% 、4.55% 、3.85% 、3.47% 和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167,P<0.05).梅毒密螺旋体抗体阳性者男4899例,阳性率为4.85%;女2717例,阳性率为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443,P<0.05).年龄>80岁者梅毒密螺旋体抗体确认阳性率为6.09%,年龄>60岁者总阳性率为5.03%.TRUST阳性共计3413例,阳性率为1.71%.2011年至2016年TRUST阳性者分别为179、390、585、768、816和675例,阳性率分别为0.77% 、1.22% 、1.67% 、2.15% 、2.3% 和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779,P<0.05).男性TRUST阳性2022例,阳性率为2.01%,女性TRUST阳性1391例,阳性率为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87,P<0.05).2011年至2016年,~9岁、~19岁年龄段TRUST阳性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98和11.018,均P>0.05);而~29岁、~39岁、~49岁、~59岁、~69岁、~79岁、≥80岁年龄段TRUST阳性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100、38.387、89.360、75.874、87.743、71.035和30.593,均P<0.05).结论 2011年至2016年海口市人民医院梅毒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性别、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阳性患者明显增加.

  • α 干扰素-1b调控蛋白激酶Cε、Cα 抑制肝星状细胞纤维化及机制的体外研究

    作者:秦文燕;李国军;林琪;宋凌云;沈萍萍;宋章章;许春芳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1b调控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ε,PKCε)蛋白激酶Cε、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KCα)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纤维化及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α干扰素-1b(100、200、400、800、1000 U/mL)处理HSC-T6细胞株,同步设置无α干扰素-1b处理的对照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分析HSC-T6细胞增殖;分析羟脯氨酸含量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KCε和PKCα的表达,RT-PCR检测PKCε、PKCα、β-链蛋白(β-catenin)、生存素(Survivin)mRNA的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KCε、PKCα、β-catenin、Survivin蛋白水平.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结果 给药24 h后,100、200、400、800、1000 U/mLα干扰素-1b组抑制率分别为(15.85±1.05)% 、(36.59±1.03)% 、(45.12±1.05)% 、(50.00±1.01)% 和(62.20±1.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78,P<0.01);48 h抑制率分别为(20.87±1.09)% 、(43.96±1.08)% 、(53.85±1.08)% 、(64.84±1.06)% 和(74.72±1.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21,P<0.01).48 h时半抑制浓度为343.47 U/mL.100、200、400 U/mLα干扰素-1b组的羟脯氨酸水平分别为(7.48±0.28)、(6.26±0.17)、(3.86±0.20)μg/mL,均低于对照组的(8.47±0.32)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33、10.564和21.160,均P<0.05).100、200、400 U/mLα干扰素-1b组的PKCε荧光强度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84、2.457、7.771,均P<0.05);PKCα的荧光强度分别也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232、15.921、22.222,均P<0.01).随着α干扰素-1b水平的增加,HSC-T6细胞PKCε、PKCα、β-catenin、Survivin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20、24.562、45.701和14.241,均P<0.01).随着α干扰素-1b水平的增加,HSC-T6细胞PKCε、PKCα、β-catenin和Survivin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564、4.409、10.036和6.794,均P<0.01).结论 α干扰素-1b能够剂量依赖性地下调肝星状细胞胶原表达,降低PKCε、PKCα、β-catenin、Survivin表达水平,抑制HSC-T6增殖.

  • 肝内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平衡在不同阶段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作用

    作者:马海霞;李嘉;刘勇钢;武婷;高敏;周莉;陆伟

    目的 分析不同阶段慢性HBV感染者肝内Treg/Th17平衡变化,探讨Treg/Th17平衡在维持免疫耐受和介导免疫清除中的作用以及对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 纳入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68例行肝活组织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20例,清除期36例,非活动期12例.另设健康对照8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内Treg和Th17.分析各组患者肝内Treg/Th17变化及清除期患者入院2周时外周血HBsAg、HBeAg和HBV DNA下降幅度与Treg/Th17之间关系.结果 Treg和Th17水平均为清除期组>非活动期组>耐受期组>对照组,其中清除期组的Treg与其他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耐受期组Th17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系学意义(均P<0.05).Treg/Th17比值表现为耐受期组>对照组>非活动期组>清除期组,其中清除期组与对照和耐受期组间以及非活动期和耐受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清除期患者入院2周时外周血HBsAg、HBeAg和HBVDNA下降幅度与肝内Tre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41、-0.869和-0.883,均P<0.01);炎症程度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不同的清除期患者肝内Treg、Th17水平及其比值均G4组>G3组>G2组、S3组>S2组>S1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reg/Th17在耐受期HBV感染者并未失衡,Treg在维持HBV免疫耐受中并未发挥作用;Treg/Th17在免疫清除期出现失衡,Th17促进炎性反应及纤维化形成,而Treg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抑制炎性反应和减少肝损伤的同时,也阻碍了HBV的清除.

  • 儿童感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林征;曾玫;葛艳玲;魏仲秋;许学斌;黄峥;徐阳;许浩;常海岭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特点及耐药情况,并探讨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感染与本地区儿童腹泻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入选680例门诊腹泻儿童和680例非腹泻儿童.采集两组患儿粪便标本,对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以及其他肠道病原进行检测,并检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检出率分别为15.6% 和13.1%(χ2=151.8,P>0.05),为常见的肠道细菌.以年龄作为控制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aOR=1.2,95%CI:0.8~1.8)、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aOR=1.1,95%CI:0.7~1.6)及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aOR=1.8,95%CI:0.5~6.2)感染与本地区儿童腹泻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甲氧苄胺嘧啶-磺胺甲噁唑、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依次为63.8% 、55.8% 、48.2% 、34.2% 、26.6%,而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4.5% 、1.5% 和0.5%.结论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本研究中腹泻儿童及无腹泻症状儿童的粪便标本中常检出的肠道细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及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感染与本地区儿童腹泻无明显的临床相关性,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及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因检出率低,其在腹泻儿童的致病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 全球首例人感染H7N4禽流感临床救治分析

    作者:童学成;武幸;薛峰;冯静云;张燕萍;徐天敏

    目的 报告全球首例人感染甲型H7N4禽流感病例的临床救治过程,探讨人感染H7N4禽流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 2018年1月1日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例确诊人感染甲型H7N4禽流感病例,通过复习临床资料及救治经过,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并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为老年女性,存在高血压病基础,发病前有活禽暴露史.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等流感样症状,发病第5天出现病情加重,表现为呼吸衰竭伴循环障碍.患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下降,AST、C反应蛋白轻度增高,CK、乳酸脱氢酶增高;肺部病灶短期内进展,表现为两下肺渗出、实变.依据患者流行病学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考虑甲型禽流感可能,入院后予以积极氧疗、抗病毒、抗感染及短程激素等治疗措施,并早期及时留取咽拭子标本送检,经积极治疗患者康复出院.经中国CDC证实,该患者感染甲型H7N4禽流感,与其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结论 人感染甲型H7N4禽流感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特征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可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早期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临床上对于有禽类接触史的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患者,应及时进行禽流感核酸检测,以明确病因.

  •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氧化和抗氧化调节作用

    作者:刘俊平;范竹萍;李海;尚佳;康谊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氧化和抗氧化调节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56只,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7组.正常对照组8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模型组24只,给予胆碱缺乏(choline deficient,CD)饮食喂养,分别在4周、8周和12周随机处死8只;姜黄素治疗组24只,分为低剂量组(8只)、中剂量组(8只)、高剂量组(8只),在CD饮食诱导4周之后分别添加姜黄素50、100和500 mg/(kg·d)喂养8周,12周时处死.留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activity,GPx)、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检测.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CD饮食诱导4周大鼠肝脏即具有NASH表现,8周时出现早期纤维化,12周时部分鼠进展为肝硬化.中、高剂量治疗组NAS评分为6.50(5.25,7.00)和6.00(5.00,6.75),均低于12周模型组的8.00(7.00,8.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441和2.728,均P<0.01),但纤维化分期与12周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795和1.807,均P>0.05).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肝脏TG(t值分别为0.54、1.18和1.66)和TC含量(t值分别为0.11、0.59和0.62)与12周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肝脏GSH含量为(1185.82±204.01)mg/g,与12周模型组(735.29±35.08)m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TBARS含量与12周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8和11.62,均P<0.01).低、中、高剂量组肝脏SOD含量与12周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7、4.32和6.10,均P<0.01);高剂量组肝脏M nSOD含量与12周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P<0.01);而低、中、高剂量组肝脏GPx含量与12周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7、0.21和0.60,均P>0.05).结论 CD饮食诱导SD大鼠时能引起肝脏脂质沉积,引起肝脏抗氧化系统障碍,GSH耗竭,SOD和GPx活力下降.姜黄素可改善NASH大鼠肝脏NAS评分,且可能通过上调机体SOD活力、提高肝脏GSH含量,发挥保护作用;而姜黄素对NASH大鼠肝脏GPx活力和脂质沉积无影响.

  • 2016年杭州市儿童常见肠道病毒型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周俊;吴亦栋;岳美娜;刘荻;厉小玉;赵昕峰

    目的 了解2016年杭州市儿童各种肠道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集2016年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或粪便标本共2977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A16,CoxA16)、CoxA6、CoxA4和CoxA10.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儿肠道病毒阳性率.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977份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1480份(49.7%),其中CoxA6、EV71、CoxA16、CoxA4、CoxA10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为447份(30.2%)、281份(19.0%)、151份(10.2%)、101份(6.8%)、51份(3.4%)和449份(30.3%).男性患儿肠道病毒阳性882份、女性598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4,P=0.471).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和其他类疾病患儿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4.4%(1051/1632)、52.4%(323/616)和14.5%(106/729),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387,P<0.01).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CoxA6为386份(36.7%),EV71为266份(25.3%),CoxA16为130份(12.4%);疱疹性咽颊炎患儿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CoxA4为65份(20.1%),CoxA6为48份(14.9%),CoxA10为28份(8.7%);其他类疾病患儿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其他肠道病毒为63份(59.4%),CoxA4为15份(14.2%),CoxA6为13份(12.3%).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和其他类疾病患儿各种肠道病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758,P<0.01).不同年龄段患儿肠道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99,P<0.01);不同年龄段患儿肠道病毒亚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60,P<0.01).结论 2016年杭州市儿童肠道病毒检出率高的为CoxA6,其次为EV71和CoxA16.

  •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B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叶翩;郑昕

    患者 ,男 ,52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面色发黄3月余"于2015年2月16日入院.2012年发现 HCV 感染 ,未予特殊诊治.起病以来 ,患者精神欠佳 ,饮食正常 ,睡眠一般 ,大小便正常 ,体质量下降.吸烟、饮酒史40余年 , 2014年诊断为高血压和中风史 ,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入院体格检查 :体温36 .2 ℃ ,脉搏110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压148/89 mmHg (1 mmHg= 0 .133 kPa).神志清晰 ,皮肤、巩膜黄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律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 ,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及 ,移动性浊音阴性 ,双下肢无水肿.

    关键词:
  • 肝炎性包块伴肝功能异常布鲁菌病一例

    作者:邢智远;张凤娟;刘培;王光兰;牛庆慧;边城;江月萍

    患者女 ,20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于2017年3月入院.患者高体温38 .5 ℃ ,伴头痛 ,乏力 ,无畏寒、寒战 ,无咳嗽、咳痰 ,无腹痛、腹泻 ,无皮疹、口腔溃疡 ,无关节肿痛 ,当地医院给予头孢类抗菌药物和地塞米松治疗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19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热 ,高体温39 .4 ℃ ,伴畏寒、寒战 ,干咳无痰.实验室检查 :AST 45 U/L ,ALT 68 U/L.胸部C 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肝右叶略低密度影 ,上腹部CT动态增强扫描示肝右前叶上段异常区强化影、炎性病变可能性大(图1).先后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泼尼松、头孢地尼治疗 ,仍有间断发热.患者1个月前食入羊肉串.

    关键词: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皮肤隐球菌感染一例

    作者:蒋莹;武蓉;李懿莎

    患者女 ,42岁.因"发热、左下肢红肿5月余"于2017年3月入湘雅医院诊治.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双足小关节疼痛 ,无明显晨僵、关节畸形等 ,并出现双下肢水肿 ,在当地医院及湘雅医院门诊检查示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 ,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 ,予以泼尼松65 mg/d及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后 ,症状缓解 ,门诊定期复查及注射环磷酰胺 ,蛋白尿转阴 ,泼尼松逐渐减量至15 m g/d.患者1年前晒太阳后出现颜面部发红、下肢水肿加重 ,泼尼松增至50 m g/d ,病情逐渐好转 ,但血压控制欠佳.

    关键词:
  • 艾滋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伴横纹肌溶解症一例

    作者:莫小英;汪美华;邹美银

    患者男 ,64岁.因"乏力、头晕4月个余 ,肌肉酸痛5 d" ,于2016年12月15日就诊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患者2016年8月出现乏力、头晕、一过性晕厥 ,南通市中医院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12月9日患者突然出现肌肉酸痛难以站立 ,酱油样尿 ,实验室检查 :CK1849U/L,肌红蛋白>1000 μg/L,尿隐血(+ + + ),尿蛋白(+ + ),考虑横纹肌溶解症 ,停用阿托伐他汀 ,经碱化、水化等治疗 ,无好转.14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查铁蛋白> 2000 μg/L ,骨髓涂片示 :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成熟粒细胞比例增高 ,部分粒细胞肿胀 ,胞质中可见毒性颗粒 ,红细胞增生受抑 ;血小板呈簇状分布 ;吞噬性网状细胞较易见 ,并可见到吞噬血细胞(图1);考虑噬血细胞综合征.

    关键词:
  • 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细胞癌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韵清;顾思萌;叶丁;蒋曦依;王建炳;唐梦龄;陈坤;金明娟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每年新发 HCC 患者约 46 .6万 ,死亡约42 .2万[1] .其中 ,约50% 的 HCC患者是在CHB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 ].我国2006年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全国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 .18% [3] .

    关键词:
  • 长链非编码RNA及其与结核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方璐;伊正君;付玉荣

    人类大约70% 的基因组被转录 ,但不到2% 的基因组编码蛋白质.根据大小 ,将非编码的RNA (ncRNA )分为长链非编码 RNA (lncRNA )和短链非编码 RNA (snc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它像多数mRNA一样 ,5′端有特殊帽结构 ,3′端有多聚腺苷酸尾 ,但序列中不存在开放读框 ,且有不同于mRNA的剪接、聚腺苷酸化、细胞定位和转录聚合酶等[1] .众所周知 ,lncRNA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 ,可以参与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 ,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近年研究表明 ,lncRN A 对结核病等人类细菌感染性疾病尤为重要[2 ] .

    关键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滋病患者胃肠道卡波西肉瘤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的相关性

    作者:黄晓玲;周洁;高峰;宋国平;冯燕;孔文洁

    卡波西肉瘤是一种较少见的以梭形细胞增生和血管瘤样结构为特征的恶性肿瘤[1 ] .研究发现 ,卡波西肉瘤是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 ,近年来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发生率明显增多 ,常累及淋巴结、口腔黏膜、胃肠道、肝脏、脾脏、肺脏、心脏和骨骼等.在 H IV感染的卡波西肉瘤患者体内发现了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 8 ,HHV-8) ,该病毒具有的潜伏性和裂解性是感染后引起卡波西肉瘤的重要特性[2] .目前 ,通过DNA、RNA 及蛋白表达等分子生物学检测 ,H H V-8 的检出率>70% .目前国内外对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与 HHV-8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口腔、皮肤黏膜等器官 ,胃肠道卡波西肉瘤与 HHV-8的相关性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检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滋病患者胃肠道卡波西肉瘤组织中HHV-8的表达 ,以探讨HHV-8感染与胃肠道卡波西肉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 2009至2016年芜湖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特征和治疗转归

    作者:孙健;杨进孙;葛宗成;杨江华;喻艳林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传染性强 ,儿童罹患率高 ,成为危及我国儿童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和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疫苗免疫 ,因此早期快速的诊断和治疗是控制 H FM D的关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至2016年芜湖地区7730例 H FM D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 ,为 H FM D的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 苏北寄宿高中肺结核暴发初期筛查阶段的影像学表现及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周莹;杨新建;张艳林;李家树;黄秋菊;顾艳

    近年来 ,结核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 ,但截至2014年 ,仍有超过30万人死于结核病[1 ] ,2015年全球新发结核病约10 .4万例 ,比2014年发病率仅下降了1 .5% ,要想实现W HO提出的目标[2] ,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 ,尤其是提高结核病早期确诊率并有效治疗.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 ,全人口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为44 .5% [3 ] .2010年全国第5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 ,15岁及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459/10万 ,其中无肺结核症状者占43 .1% [4 ] .如何发现结核病患者是结核病防治难点之一 ,而青少年结核感染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结核病的长期流行趋势 ,因此在结核显出暴发感染初期 ,早期了解结核感染情况、早期实施抗结核治疗具有重要社会价值.本研究旨在描述苏北某县寄宿式高中暴发肺结核感染初始筛查阶段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评估CT 对青少年肺结核感染初期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 慢性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诱导型NO合酶、CD206、CD163及精氨酸酶-1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陆炯敏;于冰;胡榜利;罗薇;姜海行

    巨噬细胞是细胞免疫应答的介质 ,在肝炎及肝硬化的各个阶段都发挥重要作用[1] .巨噬细胞有MI和M2两种活化状态 ,M1 表达诱导型 NO 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分子 ,促进炎性反应 ,清除微生物 ,引发细胞毒性反应致组织损伤 ;M 2表达CD206、CD163、精氨酸酶-1 (Arg1)分子 ,抑制炎性反应 ,参与胶原纤维形成和组织重塑修复[2-3] .动物研究表明 ,肝脏组织中M1与M2的分布与肝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检测外周血 iNOS、CD206、CD163、Arg1的mRNA表达量 ,探讨其与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白细胞介素-21水平变化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冉飞;郭青青;钟龙青;刘志强;刘发娣;段荣;柯江维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经过合理的治疗 ,多在一周内痊愈 ,预后良好.但是部分重症 H FM D患儿 ,病情进展迅速 ,救治困难 ,甚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1-2].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type 71 ,EV71)是引起儿童重症 HFMD常见的病毒[3-4]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IL-21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 ,对免疫应答和炎性反应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5-6 ] .本研究采用 ELISA 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分析 HFMD 患儿IL-21、IL-6、IL-8、IL-10、T N F-α和 γ干扰素的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 ,探讨上述细胞因子对 H FM D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中华传染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