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중화검험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52/R
- 国内刊号: 韩锟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初步研究湘雅医院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病原学、毒素基因携带情况及核糖体分型情况,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提高艰难梭菌分离率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6至12月腹泻患者粪便标本452份,对其进行选择性厌氧培养及API20A鉴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毒素基因检测( tcdA、tcdB、cdtA、cdtB)和核糖体分型(16S-23S间隔区多态性);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发病高危因素。结果艰难梭菌检出率13.94%(63/452),其中42.86%(36/63)为 A-B+型,14.29%(9/63)来自社区感染,二元毒素基因检测均为阴性;共检出11种核糖体型,其中CD017常见,占22.22%(14/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 P=0.016; OR=4.45;95%CI:1.33~14.91),腹泻次数(P=0.007;OR=0.03;95%CI:0.002~0.38)及腹泻持续时间(P=0.015; OR=7.86;95%CI:1.50~41.16)为其发病高危因素。结论艰难梭菌是湘雅医院腹泻患者重要致病菌,主要来自医院感染,A-B+型检出率较高;核糖体分型存在相对优势型别CD017,无证据提示存在艰难梭菌感染的暴发流行。
-
NT-proBNP 侧向免疫层析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性能评价
目的:建立适用于POCT的人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研制快速定量检测人血清中NT-proBNP的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通过检测线性、精密度、准确度、特异性、稳定性等指标进行试剂盒的实验室性能评估;并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郑州市儿童医院疑似心血管疾病患者1056例(男性605例,女性451例),采集其血清标本,通过研制试剂与参比试剂的多中心、平行比对研究进行试剂盒临床应用评估。采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阴/阳性符合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T-proBNP定量试剂报告范围为18~35000 ng/L;试剂在重复检测低、中、高3个浓度校准品的变异系数( CV)小于15%,偏倚小于20%;标本中常见干扰物胆红素、甘油三酯、胆固醇在所测定的浓度下,测试结果的CV值可控制在15%以内,对NT-proBNP定量检测无明显影响;14个月内检测不同浓度的NT-proBNP校准品,偏倚可以控制在±20%以内,试剂有效期大于12个月;在临床样本的检测中,本试剂盒与参比试剂产品有较好的相关性(Y研制=1.0489X参比+121.54,R2=0.9566,n=1056),并且对临床血清标本定量结果的偏差无统计学意义( Z=0.88,P=0.379>0.05);研制的NT-proBNP检测结果以参考试剂结果为标准进行比对,在2个不同cut-off 值(300和450 ng/L )下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1和0.97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NT-proBNP免疫荧光定量层析检测方法及相应的试剂,在各项指标的评估中均达到临床检测的要求,可用于血清NT-proBNP 指标的快速检测。
-
基于 Ion Proton 半导体测序平台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Ion Proton半导体测序平台的无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检的孕龄12~32周的1000例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Ion Proton半导体测序平台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对其外周血游离胎儿DNA进行分析,其中72例行羊膜腔穿刺技术进行确诊。结果1000份标本中,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18例(1.8%),其中7例21-三体,4例18-三体,2例13-三体,4例性染色体异常及1例15-三体。72例孕妇经羊水穿刺确诊,胎儿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的无创产前检出率及正确率均为100%,误诊率均为0;性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为2/2,假阳性率为1/3,1例15-三体高风险孕妇经核型确诊为假阳性。经55例核型分析和493例随访研究,该方法检测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的特异度均为100%。采用Ion PITM芯片每次可检测12~15份标本,上机测序时间为1.5 h,整个无创检测流程为1~1.5 d。结论利用基于Ion Proton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该平台检测速度快、无须积累大样本量进行上机,为将来临床规范化独立开展无创性基因检测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疾病奠定了基础。
-
抗磷脂综合征相关自身抗体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评估抗磷脂综合征( APS)相关自身抗体:抗β2糖蛋白I抗体( anti-β2 GPI)和抗心磷脂抗体(A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对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53例 APS,2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伴APS,55例单纯SLE,46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4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anti-β2 GPI( IgG)和ACA( IgA、IgG、IgM)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对AP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血清anti-β2 GPI和ACA-IgG水平间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结果 APS组血清anti-β2 GPI、ACA-IgG/M、ACA-IgG、ACA-IgM 阳性率[77.4%(41/53)、81.1%(43/53)、56.6%(30/53)、52.8%(28/53)]及相应血清水平(14.1 AU/ml、19.6 U/ml、17.9 U/ml)均明显高于单纯 SLE 组[16.4%(9/55)、32.7%(18/55)、20.0%(11/55)、18.2%(10/55);4.9 AU/ml、9.4 U/ml、8.7 U/ml,χ2=40.4、25.7、15.4、14.2;U =255.0、632.5、476.5, P 均<0.01]、其他自免病组[0%(0/46)、4.3%(2/46)、2.2%(1/46)、2.2%(1/46);3.2 AU/ml、2.6 U/ml、3.4 U/ml,χ2=60.7、58.6、33.9、30.5;U=53.5、87.0、66.0,P 均<0.01]和健康对照组[0%(0/40)、2.5%(1/40)、0%(0/40)、2.5%(1/40);3.0 AU/ml、3.5 U/ml、2.9 U/ml),χ2=55.3、56.5、33.4、26.9;U=61.0、124.0、152.0,P均<0.01]。 ACA-IgA阳性率及血清水平[18.9%(10/53)、11.7 U/ml]仅明显高于其他自免病组[2.2%(1/46)、2.9U/ml,χ2=6.9,U=581.0,P<0.01]和健康对照组[2.5%(1/40)、2.1 U/ml,χ2=4.4, U=764.0,P<0.05]。 anti-β2GPI对APS诊断的特异度(83.6%)明显高于ACA(67.3%),χ2=4.0, P<0.05。结论 anti-β2 GPI、ACA-IgG和ACA-IgM,而非ACA-IgA,对鉴别SLE是否伴有APS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诊断APS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anti-β2 GPI的特异度高于ACA。
-
体检人群中自身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自身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4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中心北京某单位职工年度体检者932名,其中男性649名,女性283名。采用IIF检测ANA,采用线性免疫印迹法( LIA)检测ANAs 15项,EL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AMA-M2、抗ACL抗体和抗β2GPⅠ抗体。男性与女性组抗体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不满足χ2检验条件的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根据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自身抗体滴度≥2倍cut-off值,且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病相关实验室指标异常)将体检人群中自身免疫病高危者召回就诊。结果932名体检者中,ANA的总体阳性率为11.27%,其中女性阳性率为19.79%,高于男性阳性率7.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6, P=0.00);ANAs的总体阳性率为8.69%,其中女性阳性率为13.43%,高于男性阳性率6.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P=0.00);AMA-M2、抗CCP抗体、抗ACL抗体和抗β2GPⅠ抗体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3.22%、0.54%、2.90%和0.21%,其中在女性阳性率分别为2.83%、0.71%、3.18%和0.71%,在男性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9%、0.46%、2.77%和0.00%,女性和男性体检者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召回就诊者58名,占6.22%,确诊为或者高度疑诊AID者15例,占1.61%,其中确证AID者11例,占1.18%,分别为CTD 6例、pSS 3例、RA 1例和pSS/PBC 1例,高度疑诊AID者4例,分别为疑诊CTD 3例,疑诊pSS 1例。确诊或疑诊AID患者阳性自身抗体滴度主要为≥3倍cut-off值。结论体检人群中自身抗体具有较高的阳性率,但自身抗体滴度≥3倍cut-off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自身抗体阳性的高危人群需要专业临床医生提供随访、咨询和健康教育,以便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AID。
-
C 反应蛋白冰冻混合人血清定值校准品的制备研究
目的:制备3个水平C反应蛋白( CRP )的定值校准品。方法按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选择感染疾病检测阴性、无肉眼溶血、脂血、黄疸的体检者或患者血清,按CRP浓度水平分成低、中、高3组,分别混匀、过滤除菌、分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其均匀性、直线回归分析检验其稳定性,通过国际标准物质,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为CRP定值,评估不确定度。结果(1)均匀性检验中CL、CM、CH三组血清的Ubb分别为0、0.125、0,Ur分别为0.046、0.213、0.785,Ubb均﹤Ur;F值分别为0.803、1.686、0.966,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均匀性良好。(2)稳定性研究中室温条件下F 值分别为0.609、0.259、1.557;冷藏条件下 F 值分别为1.217、4.583、0.893,P值均﹥0.05,说明血清CRP在室温、冷藏条件下至少稳定3、30 d。(3)3个水平的CRP定值结果分别为(2.64±0.14)、(31.17±0.63)、(73.85±1.74) mg/L。结论3个水平冰冻混合人血清CRP定值校准品均匀、稳定、定值可靠,可用于临床检测系统的校准评价。
-
胶体金渗滤法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方法评价及其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国产胶体金渗滤法试剂盒(SAA-SPOT)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分析性能,探讨SAA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按EP文件评估SAA-SPOT方法的分析性能。(2)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方法,在2014年3月至7月间随机抽取广东省5家三级甲等医院386例细菌感染患儿和219例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一般情况、诊疗信息,以及血SAA、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检测指标。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独立t检验、ROC曲线和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分析。结果(1) SAA-SPOT平均回收率为103.74%,10 mg/L和100 mg/L的批内变异系数( CV)分别为8.77%和3.61%;批间CV分别为9.01%和3.74%;天间CV分别为9.07%和4.03%;线性范围5 mg/L~200 mg/L;5 g/L血红蛋白,800μmol/L胆红素和22 mmol/L甘油三酯对检测无干扰。与西门子BNPRO定量系统SAA检测结果比对相关系数R2=0.96。(2)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血清SAA(细菌感染t =13.05,P=0.001;病毒感染组t=7.68,P=0.001)和SAA/CRP比值(细菌感染组t=2.29,P=0.023;病毒感染组t=3.32,P=0.01)均显著升高。(3)细菌感染组,SAA与CRP呈平行升高,病毒感染SAA也显著升高,但CRP无显著变化。(4) SAA、CRP和WBC三指标的联合方程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正确判断率分别为92.25%和85.28%,鉴别诊断效率优于SAA/CRP比值。结论国产SAA-SPOT胶体金法分析性能良好,作为即时检测项目能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SAA与CRP和WBC联合检测可提高感染的诊断效率。 SAA作为新的感染指标可为儿童病毒与细菌感染的早期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
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是 POCT 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挑战
POCT以“现场非专门训练人员”的操作模式与“微型、便携、智能”的检测技术为基础,以“事发现场快速获得检验结果进而指导科学处置”为目标,日益受到临床、疾控、质检、环保、法医、海关等广义检验领域的关注。在此,对POCT的定义、简史以及从定性到定量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阐述。
-
POCT 在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导致死亡的疾病。由于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导致诊断和治疗滞后,病死率高。随着基础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提示早期肿瘤存在的特异性标志物被发现,但目前的检测大多依赖于大型医院的专业实验室,耗时长,价格昂贵,给患者在时间和经济上带来诸多困难且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难以推广。近期新兴的检验模式POCT发展迅猛,因其设备便携,获得结果迅速,可在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以及经济落后地区开展,有利于人群中肿瘤标志物( TM)的筛查。通过POCT在TM领域的应用,以期实现对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
-
POCT 类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技术要求解析
POCT类体外诊断试剂具有操作简便、现场检测、标本处理要求低、快速出具结果等一般特点,通常适用小型检验仪器,是临床检验中心高通量、大型自动化检验的有力补充,具有一定的特点。依据国务院2014年颁发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结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系列规定、办法,对POCT类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注册申报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探讨,为注册相关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
-
感染病原体新型分子检测技术 GeneXpert
近年来开展应用的GeneXpert分子生物学检测系统,整合了定量PCR分子检测过程中的样品制备、核酸纯化、基因扩增、结果报告等步骤并将其自动化,具有准确、快速、安全性高等特点,已成为新型分子POCT检测技术平台,为感染性病原体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尤其是在结核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介绍GeneXpert的检测原理、在感染病原体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以及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我国高原地区 POCT 临床应用的现况
我国高原地区由于受特殊低氧环境和相对落后的医疗技术水平等原因,急性高原病如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等死亡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得不到及时诊断而耽误了佳治疗时机。 POCT因其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快速可以弥补这一短板,因此,非常适合在我国高原地区各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但应针对高原低氧的特殊环境,建立一套关于POCT仪器性能维护、人员培训以及质量控制的管理体系,在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其准确性,使POCT项目能更好的发挥在我国高原地区医疗、急救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作用。
-
浅析中国与美国 POCT 的应用与管理现状
POCT(point-of-care testing)是检验医学的新领域,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美两国在POCT的法规、行业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的现状,阐明我国POCT发展面临的挑战,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POCT管理体系的措施和建议。
-
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是一种多功能血浆球蛋白,是循环中维生素D(VD)的结合蛋白和转运载体,它将VD运输到各效应器官而发挥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表明,VD和作为其转运蛋白的VDBP与多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的风险有关,但仍缺乏有力的流行病学证据,且VD如何调控及影响癌症的机制仍存在争议。此外,研究还发现,VDBP衍生的巨噬细胞活化因子( GcMAF)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淋巴因子。然而,VDBP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包括其基因的多态性、血浆中的浓度与癌症的关系尚未完全明了,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揭示此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依据。
-
C反应蛋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凋亡细胞清除缺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 CRP)与死亡或受损细胞上的磷酸胆碱及相关分子结合,具有重要免疫调节功能。 CRP作为可溶性调理素通过活化补体和(或)与免疫球蛋白受体FcγR结合,促进病原体和凋亡细胞或核抗原清除,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因此CRP在自身免疫和炎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临床上CRP水平也是一个敏感的自身免疫和炎性反应指标,可用于活动性自身免疫病的评估和诊断。
-
2014东方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报名
由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办的2014东方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12月11至1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2727号)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创新转化,合作共赢”,会议将设置分子与转化医学、实验室管理与信息化、肿瘤免疫与肿瘤标志物、血脂与心血管病、微生物快速诊断、血栓与止血临床应用等6个分论坛,大会邀请到了3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作为报告嘉宾,以大会报告、分论坛、专题演讲、卫星会议等方式,就近年来检验医学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及各种热点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本次大会也将成为寻求突破,促进跨专业、跨地区的合作,力求搭建一个“发表学术观点、争鸣学术思想”的理想平台。本次会议将进行学术征文,并进行优秀论文评比,会议期间将同时举行临床检验设备展览会。参会注册代表将获得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
-
第12届中国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与试剂博览会报名
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CACLP/CAIVD)主办的第12届中国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与试剂博览会拟于2015年3月18至20日(16至17日布展)在福建省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由上海博德会展会务有限公司举办的第二届博德中国体外诊断行业论坛将于2015年3月17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多功能会议厅隆重召开。依托第12届中国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与试剂博览会的契机,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融合、分享、发展,将成为高层次、高质量的体外诊断行业论坛。热诚欢迎国内外生产、经营企业莅展参会,真诚欢迎国内外业界同仁和检验医学工作者参会。了解详情,请登录 www.shbode.com, www.caclp.org,www.caivd.org或致电(021)54825490咨询。
-
质谱仪在临床病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质谱( mass spectrometry )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电荷-质量比)的分析方法,可用来分析同位素成分、有机物构造及元素成分等。质谱仪早的临床应用主要在于检测一些生物标记物以帮助诊断癌症和遗传疾病等。20世纪80年代,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MALDI)技术的发明使得质谱能够检测生物大分子[1-2],该发明在2002年荣获诺贝尔奖。
-
核酸检测 POCT 应用的现状与发展
POCT 因为其简单、快速,逐渐被临床医生和患者认可和接受,但目前的POCT产品和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免疫学反应和生化反应,检测蛋白质和小分子化合物(如毒品)为主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核酸POCT技术和方法得到了实质性进展,已经有成熟的产品。本文简单介绍几种国外常见的、相对成熟的、已经开发出应用产品的技术及其应用。 POCT检测核酸作为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值得关注。
-
中孕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质量管理
目的:分析中孕期母血清学筛查质量管理的特点,探讨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方法收集2011至2012年浙江省17家产前筛查机构筛查孕妇的临床资料及产前筛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孕妇年龄、体重、孕周、标本采集影响、血清标志物中位数的选择、分析软件使用等方面研究对筛查质量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收集了2011年417347例及2012年463846例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数据。全省产前筛查孕妇年龄基本呈正态分布,不同筛查机构年龄分布不一致;全省及各筛查机构体重分布趋势相似;筛查孕周集中在17周左右,孕周确定方式各筛查机构存在显著差异。筛查机构本部采血标本和采血点送检标本所测的AFP及free β-hCG值可不同,采血点送检标本free β-hCG正偏倚尤为明显。加强对各采血点标本运输环节温度和时间控制后,两组标本的结果趋于一致。对标志物median MoM出现正、负偏倚的机构,采用本地人群的参比中位数后,筛查标志物Median MoM值更接近于1,筛查阳性率下降,但不影响检出率。本研究对随访到的213例阳性病例进行分析,用Lifecycle软件代替2T软件后多检出6例阳性病例,可提高检出率。结论在评价与比较不同实验室筛查质量时应考虑孕妇年龄、体重、孕周、标本采集等因素对评价指标筛查阳性率的影响。风险评估时的血清标志物中位数宜采用本地人群的数据;筛查分析软件的优化可减少筛查假阴性的发生。
-
卫生行业标准 WS/T403-2012在全国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和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卫生行业标准WS/T 403-2012《临床生物化学常规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在我国常规化学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中的适用性。方法质量管理方法研究。收集2013年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第一次活动中23个项目测定结果。依据卫生计生委行业标准WS/T 403-201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分别以两个标准来源的总误差评价收集到的数据结果,并计算不同的标准下2013年常规化学室间质评的总及格率;分别以两种不同的变异系数标准评价室内质量控制的变异系数,比较各项目的符合率。结果按照行业标准的总误差标准,各项目第1次室间质评活动中5个批号样本的全部符合的实验室比例范围为55.5%~94.7%;各项目全年及格率范围为73.9%~98.5%。按照GB/T 20470-2006的允许总误差标准,第1次室间质评活动中5个批号样本的全部符合的实验室比例范围为63.0%~99.2%;各项目全年及格率范围为90.0%~99.7%。按照行业标准的变异系数标准,各项目室内质控变异系数的符合率为55.5%~94.7%;按照1/3 TEa标准,室内质控变异系数的符合率为63.0%~99.2%。结论《临床生物化学常规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作为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总误差和室内质控不精密度的评判标准,能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实验室的分析质量,有助于临床实验室发现问题,进行质量改进。
-
第二届全军生物医学技术:军事医学转化与保障能力提升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军检验医学专业学术会议在秦皇岛市召开
为强化及推动军事医学发展,聚焦实战医学需求,促进新基础医学理论与技术向军事医学及临床医学的转化,由全军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全军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及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军生物医学技术:军事医学转化与保障能力提升大会暨全军检验医学专业学术会议”,于2014年9月20至23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来自全军5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邀请国内16名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大会共收到各专业学术论文646篇,并评选出优秀学术论文130篇。本次大会以“军事医学转化与保障能力提升”为主题,交流内容涉及检验医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会议聚焦实战医学需求,围绕提升军事医学与保障能力,大家进行了深入和有建设性的探讨。会议中,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共同分享科学技术创新研究成果,促进了新医学理论与技术成果向军事医学、检验医学及临床医学转化,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
2014年中国西部第四届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在重庆市召开
2014年9月17至19日,中国西部第四届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在重庆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西部检验医学协作组主办,重庆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承办。来自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新疆、陕西、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等西部13省市自治区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们及6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术会议于9月18日上午正式开始。简短的开幕式后,来自西部13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府伟灵(重庆)、魏军(宁夏)、郝晓柯(陕西)、石贵泉(西藏)、苏海翔(甘肃)、任健康(陕西)、秦雪(广西)、阿祥仁(青海)、丁海涛(内蒙古)、梁红萍(山西)、黄山(贵州)、张新(新疆)、王玉明(云南)、闵迅(贵州)等教授,分别就“现代科技革命及对检验医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医学实验室人员能力评估”、“实验室自动化”、“高原地区凝血项目的检测”、“肿瘤标志物”、“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团队管理”、“高原地区医学实验室概况”、“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测量不确定度”、“心脏标志物”、“检验与临床沟通”、“临床常用血脂检验项目应用”、“ISO15189与科室全面质量管理”等主题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和技术讲座。此次大会在收到的535篇学术论文中,评出优秀学术论文118篇。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名单
-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各专业学组成员名单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稿约
关键词: -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名单
年 | 期数 |
2019 |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