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현대의약위생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5519
  • 国内刊号: 50-112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姜瑜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23例临床分析

    作者:逯春梅;余林

    目的:探讨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3例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3。B 细胞来源(86.96%)显著高于T细胞来源(13.04%)。临床表现主要为咽痛、咽异物感(65.22%),其次为颈部包块(39.13%)。发病部位主要为扁桃体(73.91%)。23例患者中17例(73.91%)有多次就诊经历,7例(30.43%)经多次活检确诊。结论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但误诊率仍较高,应予以重视,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 热敏灸治疗近视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罗亚玲;周美启;吴生兵

    目的:探讨热敏灸治疗近视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40例(80眼)患有轻度近视在校大学生,年龄17~2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40眼)和对照组20例(40眼)。对照组嘱患者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揉天应穴、挤按睛明穴、揉四白穴、轮刮眼眶4节)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选取风池、足三里、光明、肝俞、肾俞5个穴位进行热敏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观察两组患者视力变化。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34眼有效,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24眼有效,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矫正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矫正度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条件下,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近视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近视 热敏灸
  • 经脐入路3D高清腹腔镜手术408例临床分析

    作者:曾龙飞;姚健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3D高清腹腔镜治疗腹部外科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应用美国Viking 3D高清腹腔镜行经脐入路手术408例患者手术资料,其中胆囊切除术284例,直肠癌行Dixon术7例,阑尾切除术43例,胃穿孔修补术13例,胰周囊肿剥离术3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50例,肾脏切除术8例。结果40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或更换2D腹腔镜操作系统,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传统腹腔镜相当,术后无出血、胆瘘、尿瘘、胰漏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3~7 d均痊愈出院。结论经脐入路3D高清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切口隐秘,符合现代“微创精准”理念,加之3D高清腹腔镜独到的三维立体成像系统,使手术解剖更精确,操作更容易,降低了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颅内误诊单发转移性肺腺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马昕

    目的:探讨肺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期提高脑转移性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病理科以神经系统症状而就诊的10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肺腺癌中,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49~68岁;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起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意识障碍,伴有不自主肢体运动、头皮发麻、肢体乏力等;影像学表现为单发脑实质占位,位于额叶、颞叶和顶叶;病理形态主要为乳头状结构,少量肿瘤呈腺管状或实性团块状,免疫组织化学CK、EMA、CK7、TTF-1、NapsinA强阳性。结论单发脑转移性肺腺癌影像学易与原发性脑肿瘤混淆,术前肺影像学检查及评估非常重要,终需要病理确诊,在病理检查中要以特征性形态为基础,辅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便与脑肿瘤及其他脑转移性肿瘤鉴别。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无痛胃镜检查临床观察

    作者:季红兴;徐汉达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血管痉挛与颅内压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奚再兴;何小姣;孙含蓄

    目的: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脑血管痉挛(CVS)与颅内压(ICP)的相关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9例tSAH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诊断CVS,采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行无创ICP监测明确ICP,分别于发病6 h、1、3、5、7 d监测CVS及ICP,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39例tSAH患者中有30例患者出现CVS,其中ICP升高患者34例,tSAH患者改良Fisher分级越高,CVS及ICP升高越显著,经相关性分析CVS与ICP升高呈显著正相关(r=0.892,P<0.01)。结论在tSAH患者临床中治疗,早期控制CVS对降低ICP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郑敏明;许燕

    目的:通过分析眼科就诊的187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了解其临床特征。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187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泪液分泌试验(Schimier test)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分析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187例干眼症患者中,男82例,占43.9%;女105例,占56.1%。年龄17~76岁,平均(35.2±16.3)岁。患者主要集中在36~45岁年龄段,有82例,占总人数的43.9%。其次是26~35岁年龄段,有61例,占总人数的32.6%。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常见的是眼干涩和视疲劳,分别为161例(86.1%)和153例(81.8%)。职员、工人、公务员所占比例高于其他职业。在干眼症的患者中,一部分同时患有眼部伴随疾病以及全身系统性疾病。结论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以中青年患者为主。干眼症的发病率具有职业的差异性,并可能与一些眼部伴随疾病或者全身系统性疾病具有相关性。

  • 聚丙烯缝线在乳腺癌术后皮肤切口中的应用

    作者:汪正燕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缝线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肤切口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切口缝线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选择聚丙烯缝线行皮内缝合,B组选择薇乔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C组选择慕丝线行皮内缝合。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感染情况、异物反应情况、切口裂开情况及患者对皮肤外观满意度等。结果 B组患者异物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拆线疼痛率发生情况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切口瘢痕形成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瘢痕宽度大于2 mm患者明显多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B、C组,且C组患者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美容缝合方法行皮内缝合时好选择能拆除的缝线,聚丙烯缝线较薇乔可吸收线、慕丝线瘢痕形成少,美容效果佳,建议在乳腺癌患者手术皮内缝合中推广使用。

  • 改良平面导板在打开咬合加强上颌磨牙支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德胜

    目的:通过自制改良上颌平面导板在安氏Ⅱ类伴有深覆牙合、深覆盖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病例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打开咬合、加强上颌磨牙支抗、远中移动尖牙中的作用及矫治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0~2016年收治的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磨牙远中关系安氏Ⅱ类拔牙矫治患者20例,在矫治中佩戴自制改良平面导板协助打开咬合,并加强支抗以远中移动上颌尖牙。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良上颌平面导板能在2~5个月的时间升高后牙打开深覆牙合,并充当支抗,在同期完成了上颌尖牙的远中移动,为患者缩短了2~5个月矫治时间。结论改良上颌平面导板矫治效能增多,除了有效地打开咬合,又在同期的远中移动上颌尖牙的过程中加强了支抗,为更有效地内收上颌前牙保存了大的拔牙间隙,为上下牙合关系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 高尿酸血症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预后关系

    作者:杨枫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及二者的预后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不同程度CHF患者(无肾功能损害病史)67例,以是否合并HUA为依据,将合并HUA者分为A组(31例),未合并HUA者分为B组(36例)。同期收集该院健康体检者9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尿酸(BUA)检测,分析HUA与CHF的相关性及二者预后关系。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A组中,BUA是CHF的危险因素(OR=4.31,P<0.05);A组患者CHF程度以中度、重度为主(90.32%),而B组患者CHF程度以轻度为主(58.33%),两组CHF程度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对CHF的预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BUA水平越高,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其复入院率和死亡率也越高。A组不同CHF程度患者复入院率、死亡率呈递增趋势,组间不同程度CHF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HUA患病率呈正相关,HUA是诱发CHF发生的危险因素,且CH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后期住院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

  • 太宁栓预防内镜下直肠黏膜切除术后显性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忠;尹晓燕;何治军

    目的:探讨太宁栓对于内镜下直肠黏膜切除术后显性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直肠黏膜切除术的患者共205例,将其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5例)。治疗组于常规术后由肛门塞入1枚太宁栓,每天1次,连用1周,对照组则仅进行常规内镜下治疗。观察2组术后显性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显性出血率为0(0/100),对照组术后显性出血率为1.90%(2/1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有条件下,内镜下直肠黏膜切除术后应用太宁栓预防显性出血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效果。

  •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试点满意度调查

    作者:何建军;张华莉;李建桥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宝贝计划”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满意度,为进一步完善该系统各项功能,提高基层预防接种工作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宝贝计划”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沙坪坝区人民医院605名接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家长对“宝贝计划”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总体满意度为91.4%(553/605);接种流程满意度93.1%(563/605);门诊环境满意度90.1%(545/605);短信通知满意度为91.7%(77/84);留观依从性92.4%(559/605);接种安全性100.0%(605/605)。结论“宝贝计划”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总体满意度较高,儿童家长对“宝贝计划”接种服务比较认可。

  • 脱甲氧基姜黄素纳米脂质载体冻干工艺的优化

    作者:代文婷;陈进;何争民;王凤玲;陈卫东

    目的:优化脱甲氧基姜黄素纳米脂质载体的冻干工艺。方法以外观、色泽、再分散性为考察指标,考察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和浓度对纳米脂质载体冻干粉的影响,并对冻干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优化的冻干工艺为:纳米脂质载体乳液中加入5%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摇匀后-80℃预冻24 h,升温至-35℃,维持16 h;再升温至30℃,维持8h。结论采用优选的冻干工艺制得的冻干粉疏松,易分散,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

  • 宫颈球囊与催产素联合应用于妊娠晚期引产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丽;张碧英;黄勤华

    目的:分析宫颈球囊与催产素联合用于妊娠晚期引产后孕妇宫颈成熟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自愿接受引产的160例妊娠晚期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患者通过宫颈安置球囊联用催产素方法进行引产;对照组60例患者使用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进行引产。结果观察组孕妇宫颈成熟率为96.00%(9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阴道分娩成功率[80.00%(80/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35/60);观察组剖宫产率[20.00%(20/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67%(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羊水粪染、产褥感染、产道损伤、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虽因使用球囊引产有发生球囊脱落、胎儿转位等特殊并发症,但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置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较传统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有更加满意的临床效果,并且未发现临床并发症增多。

  • 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妮;田福华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在转移性骨肿瘤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该院32例在CT引导下将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骨肿瘤治疗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组32例患者疼痛控制率达到90.6%(29/32),产生不良症状患者较少,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随访6~14个月,无死亡病例,也未发生肿瘤扩散,未出现放射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转移性骨肿瘤安全、微创、简便、明显改善疼痛等症状,且易于防护,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 Tat蛋白对人脑内皮细胞闭锁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瑞芬;赵清侠;吴刚;郭姣;侯敏娜;冯旭阳

    目的:探讨重组Tat蛋白对人脑内皮细胞闭锁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Weksler′s方法分离和处理人脑血管内皮细胞。采用一步法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依据Reyes′s法,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闭锁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荧光显微镜观察分析图像。结果重组Tat蛋白可以降低闭锁蛋白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在重组Tat蛋白处理30 min后闭锁蛋白的mRNA水平开始出现明显抑制(P<0.05),重组Tat蛋白处理1、2、6、12、24 h时闭锁蛋白的mRNA水平分别为0.66、0.55、0.58、0.54、0.53,与对照组(重组Tat蛋白处理即刻,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锁蛋白水平在6 h内保持不变,12、24 h时分别为0.71、0.61(P<0.05)。同时,荧光显微镜也观察到了组织学改变。未处理组闭锁蛋白的染色强且均匀。细胞经重组Tat蛋白处理24 h后,闭锁蛋白的染色明显减弱。结论重组Tat蛋白能够破坏血-脑脊液屏障的完整性,可以抑制闭锁蛋白的表达。

  •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淀粉样脑血管病并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宏;刘进才;游咏;罗光华;谢佩含;杨娟;董雨岚;卿伟鹏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淀粉样脑血管病(CAA)并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该院初步诊断疑似为缺血性脑卒中的81例患者的高分辨头颅磁共振检查资料,筛选出高度疑似CAA患者,分析图像质量并选择图像质量合格者的资料进行MRI、GRE及SWI序列分析。结果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责任血管及斑块或血栓形态、信号。筛选出的疑似CAA患者颅内脑实质微出血的检出情况,GRE序列与SWI序列检出情况一致性较好,且Kappa值为0.8695。结论高分辨核磁共振成像能够清晰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变责任血管,而且对脑内微出血的诊断中有很高的准确度。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改良三角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段鹏飞;朱代华;唐云昊;肖端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术运用改良三角吻合技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施行的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67例,其中传统三角吻合(Con-DSG组)35例,改良三角吻合(Mod-DSG组)32例,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住院时间、吻合口大小、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非计划再次手术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吻合口直径[(28.7±3.1)mm vs.(29.9±3.1)mm]、消化道重建时间[(19.0±3.1)min vs.(18.9±3.0)min]、淋巴结清扫[(17.0±1.9)枚vs.(17.6±2.2)枚]、住院时间[(14.7±5.0)d vs.(13.0±2.0)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on-DSG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Mod-DS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on-DSG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Mod-DS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三角吻合技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近期疗效确切,能使患者获益,值得推广。

  • 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作者:程黎;杨平;林可

    目的:应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PICCO)观察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对36例心肺复苏术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进行分组,根据亚低温治疗时间分为12小时组和24小时组,在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即刻,亚低温治疗后24、48 h分别应用PICCO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全心舒张末容积、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排量指数(CI)及左心室收缩指数(LVSI),并在各时间点取静脉血测血浆乳酸水平。结果(1)在亚低温治疗后24 h时,与12小时组比较,24小时组患者PICCO参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增加[(1683±467)dyn·s·cm-5·m2 vs.(1732±490)dyn·s·cm-5·m2],HR下降[(71±13)次/分vs.(60±14)次/分]及CI降低[(2.6±0.6)L·min-1·m-2 vs.(2.1±0.6)L·min-1·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心舒张末容积及LV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亚低温治疗后48 h时,两组间PICCO参数SVRI、HR及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亚低温治疗后24、48 h时,两组乳酸水平、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排量和HR的下降,以及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这种影响为非持续性,随着亚低温状态的消除而消失;(2)亚低温持续时间对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氧代谢无影响。

  • 重庆市某地区雾霾天气对小学生患病情况影响分析

    作者:胡桂林;李向东;曾艺;汪强;张臻

    目的:了解空气污染尤其是雾霾天气可能对小学生患病情况的影响,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重庆某地区小学开展健康问卷调查以了解其患病情况,再结合环境监测的各项污染物结果,对各项污染物浓度水平与小学生患病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着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小学生患病人数也呈增加趋势,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PM2.5、PM10、NO23种污染物与小学生患病人数的相关系数(rs)分别为0.733、0.833、0.933。结论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受雾霾影响大,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而传染病及其他疾病与雾霾各污染物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

  • 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肖爽;赵庆华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生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对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新入职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以护理人员核心能力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共发出130份问卷,有效问卷122份,回收率为93.85%。结果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平均得分(3.92±0.48)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伦理素养(4.31±0.69)分、恪尽职责(4.31±0.66)分、沟通与合作(4.06±0.73)分、关爱(4.03±0.76)分、终身学习(3.84±0.84)分、批判性思考(3.82±0.76)分、一般护理临床技能(3.69±0.72)分、基础生物医学知识(3.18±0.69)分。护理兴趣、毕业后想在什么机构上班、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无曾参加校内活动、有无曾担任班级职务、有无曾认真完成作业与准备考试、有无曾主动学习与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有关(P<0.05)。且对护理非常有兴趣、毕业后想投身护理工作、经常主动学习是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通过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有效评估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可指导护理规范化培训及护士本、专科教育课程规划,同时为未来医院选拔护士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 欧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关节周围感染的细菌学分析

    作者:李程;安德烈坦普斯

    目的:分析欧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例的细菌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1~2016年欧洲有关人工关节(髋、膝、肩)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文献,统计分析有关假体关节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共有30篇文献入选,膝关节和髋关节感染病例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肩关节感染以丙酸杆菌为多见。结论成功防治假体周围感染的关键在于多学科团队合作,即需要微生物学家、传染病专家、骨科医生和创伤外科医生联合采取预防措施和诊断,严格按照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的结果,避免增加细菌耐药,合理选择抗生素结合外科手术,终实现根除感染、无痛、保留关节功能。

  • 经皮肾镜取石术前术中尿及结石细菌培养对照研究

    作者:梁敏;郑立民;马志明;蒋娇娇;何耀;李春光;黎海怡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检查阳性率,为防治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行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392例,所有患者术前连续3d取中段晨尿行细菌培养,术中取肾盂尿行细菌培养,取出结石后再行结石细菌培养,比较各自培养结果的阳性率。结果术中结石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中段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1,P<0.05)。中度以上肾积水患者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中段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3、23.742,P<0.01)。结石细菌培养阳性者术中肾盂尿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术前中段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2,P<0.01)。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者结合血培养、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结石细菌培养等检查结果,综合培养阳性率达76.2%(64/84)。结论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不能有效地反映上尿路结石患者细菌感染情况。对于可疑感染性结石及明显肾积水患者,联合术中肾盂尿、结石细菌培养,对术后感染的防治更有价值。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时,建议常规行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和药敏鉴定。

  •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田晶;左中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以505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基本信息,检测血压、腰围、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等生化指标,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baPWV值。应用统计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各指标与baPWV的相关性,研究baPWV的主要影响因素。以baPWV≥1400 cm/s作为baPWV异常标准,将受检者分成baPWV正常组和baPWV异常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间各因素是否存在差异。采用TG和HDL值计算TG/HDL值,通过四分位数将TG/HDL分成四组,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baPWV值及baPWV异常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baPWV受年龄、血压、腰围、TG、FBG的影响(P<0.05),其中年龄和血压是主要影响因素。baPWV正常组和异常组间在年龄、体质量、腰围、收缩压、舒张压、LDL、TC、TG、FBG均有差异,其中年龄及血压的组间差异性大。TG/HDL各分组间baPWV值和baPWV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和血压是baPWV的主要影响因素,TG/HDL值的增加会增加baPWV异常的发生率。

  • 微课教学在儿科临床理论小讲课中的应用

    作者:刘晓微;屈桂琼;尧国勇;李书文;庞永宁;何华荣;张利莉;卢桂环;卢余洲;陈祺棠;翁国庆;黄庆娟

    目的:通过将微课教学引入儿科临床理论和操作实践教育,比较分析微课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9月在该院进行儿科实习的医学生110名,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名,试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实践考试成绩,并对微课教学方式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微课在儿科临床理论中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实践考试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微课教学方式满意人数多于不满意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教学有助于儿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创新改革实践

    作者:赵文杰;黎庆;郭祥林;张磊;夏德林;肖金刚

    为促进学科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口腔医学生对口腔颌面外科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该院在国家针对医学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着眼于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关改革方案并予以实施。首先将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相结合,以种植外科教学作为切入点,先从实践入手,返回理论再到实践的方法,让学生的知识累积做到以点概面。其次,根据调查后发现,目前国内各大医学院校针对口腔颌面鄄头颈部显微外科技术大多停留在书本理论教学层面,在此次改革计划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建设数字化口腔显微外科实验室,开展大鼠腹主动脉的显微血管吻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本门学科专业的热爱和创新能力。经过阶段性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改革的教学实践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同学对该学科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理论与临床之间的差距,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案例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实习生病历书写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葛倩;廖奎;李启富

    目的:在临床医学生实习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如何正确规范地书写病历,提高学生病历书写质量。方法每周选取1份住院患者运行病历,让学生“找错”后教师进行评讲,3个月后比较教学前后学生书写的病历的评分值。结果3个月实习结束后,学生书写的病历的总评分值较实习前的评分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单项评分值如主诉、现病史等也有明显提升。并且有93.5%(43/46)的学生认同这种方法。结论在病历书写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病历书写质量。

  • 显微镜示范教学在牙体牙髓科实习中的应用

    作者:王青青;唐宇英

    目的:探讨显微镜示范教学在牙体牙髓科实习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5月30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实习的本科生40名,将其随机分为传统带教组(普通组)和显微镜带教组,各20名。分别采用常规椅旁观摩和显微镜示范操作。2周后问卷调查两组对牙体牙髓科基本疾病诊治和操作要点的学习情况,出科前问卷调查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操作技能的评价。结果显微镜带教组相比于普通组在龋病诊断、窝洞预备、开髓孔位置、根管疏通预备、根管预备形态、隐裂诊断、树脂充填、根管口定位、根长测量、根管充填这10个方面的学习和操作技能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示范教学在牙体牙髓科实习带教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 教师标准化病人结合模型教学在妇产科男学生临床教学中的探讨

    作者:李维宏;徐红兵;漆洪波

    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学科,面对的都是女性病人,涉及到很多隐私和妇产科临床操作,男学生经常遇到女患者不配合问诊和拒绝查体操作的情况,严重影响他们的临床学习效果。男学生除了学习书本上理论知识,如何熟练掌握妇产科患者问诊和必备的操作技能,是妇产科临床学习的关键。作者将教师标准化病人与模型教学有机结合并运用于临床教学中,发现这种结合更有利于培养男学生对妇产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分析病例的能力,提高操作技能,教师标准化病人结合模型教学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 医学信号处理教学中的典型随机过程动态演示

    作者:粘永健;邱明国;许可;万建伟

    “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是医学信号处理研究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是该课程中非常重要但又比较抽象的内容。作者采用Mathematica 软件设计了一系列动态演示实验,利用这些实验来演示随机过程的生成与特征值估计,并给出了正态随机过程和瑞利随机过程的结果。这些动态演示实验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 临床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法在危重症专科护士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余中琴;唐萍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科护士临床带教方法以提高带教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该院监护室实习的危重症专科护士学员14名作为观察组,采用临床导师制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选取2014年本院监护室实习的危重症专科护士共1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临床导师制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培训8周后对其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危重症护理查房进行考核,并在实习结束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员专科理论、操作技能、危重症护理查房成绩及学员满意度。结果2015年实习学员专科理论、操作技能、危重症护理查房成绩高于2014年学员成绩,临床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学员的欢迎。结论临床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模式是危重症专科护士临床培训的有效途径。

  • 优质护理带教模式在小儿呼吸科带教中的应用

    作者:赵华;张勇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带教模式在小儿呼吸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在该科临床实习的本科和大专生共40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护生45名,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带教模式(传统带教模式),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带教模式(一对一带教模式),在实习第1周和实习结束前1周从考核成绩、带教教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实行优质护理带教模式的护生在多方面的实习成绩均有明显提高,且试验组护生带教教师、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带教模式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其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 重庆市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

    作者:夏利华;张克标;古满平

    目的:通过调查重庆市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完善培训工作,提高重庆市急诊专科护士综合能力。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运用重庆市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了解2014年度重庆市急诊专科培训班62名护士培训前自评专业综合能力现状。培训结束时,了解62名学员自评专业综合能力情况、急诊专科理论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培训15个月后,向学员所在单位护理部了解培训效果。结果62名学员培训后自评专业综合能力情况、急诊专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与培训前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15个月后其所在单位护理部反馈:学员的教学、科研、临床专科工作能力均有提高。结论通过急诊专科护士培训,能提高学员综合能力。

  •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郑凯迪;雷康福;毛孙忠

    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评价体系中适当地引入形成性评价指标,建立形成性评价与期末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系统。首先在大课教学中期通过考易平台进行选择题测试,测试后教师给予及时反馈与讲解,另外在毕博网络教学平台出1~2道讨论题,教师与学生可以做线上线下讨论,教师终做出点评和总结;其次实验课上根据学生课上听课情况、动手积极与否、操作有无错误、结果是否合理、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形成性评价,教师对每次实验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并总结,并在下一次实验课授课前进行统一反馈;再次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讨论课上,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行查阅资料、进行组内和组间交流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这三部分教学环节中都使用形成性评价,弥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 医师资格考试新改革--分段式考试之所见探讨

    作者:孙秀娜;马亮亮;卢书明;吴泰华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不仅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业准入考试,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随着社会、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卫生改革的要求,对目前已实施了17年的执考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因此,国家教育部与医学考试中心提出,从2013年始,逐步通过课题研究、实际认证、实行执考的分段式考试改革。该文对执考的改革做了初步的总结及体会。

  •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作者:刘小琪;巫倩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且在出院后不采取任何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遵医行为。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前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6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按时锻炼、按时复诊、合理饮食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在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家庭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电话随访对门诊糖调节受损人群的影响

    作者:刘言;杨丽琴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糖调节受损人群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6月该院门诊糖调节受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随访组,各40例。其中随访组患者设立教育小组采取建立患者档案,由专门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定期电话随访的模式,干预其生活方式。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随访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建立随访体系,可降低糖调节受损患者糖尿病发病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不同吸痰方式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对比

    作者:曾彬;邓秀云;黄卫;王晓晓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4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74例)。试验组使用密闭式吸痰法,对照组使用开放式吸痰法,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发生VAP 20例,发生率为27.78%(20/72),对照组发生VAP 34例,发生率为45.95%(3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法可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 品管圈管理模式在抑郁症出院患者电话随访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禹婷婷;徐丹;朱咏娜;刘敬文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模式下的电话随访对抑郁症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出院的142例抑郁症患者,按具体采用的随访模式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比较2种随访模式对于改善抑郁症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良好率[79.8%(63/79)]明显高于对照组[61.9%(39/63)],而观察组服药依从不良率[6.3%(5/79)]明显低于对照组[17.5%(1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服药依从性中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模式下的电话随访较常规电话随访更能有效维持抑郁症出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饮食运动规范化管理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罗小红

    目的:观察饮食、运动规范化管理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该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17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护理和用药指导,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饮食、运动规范化管理,入院时、出院6个月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总胆红素指标,比较两组管理前、管理6个月饮食、运动达标率。结果出院6个月观察组饮食、运动达标率分别为83.05%、72.88%,对照组分别为13.79%、8.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观察组患者FBG、2hPG、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运动规范化管理,力求异中求同,在矛盾中寻求统一,可提高患者饮食、运动达标率,是辅助治疗的有效措施。

  •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对临床试验项目质量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刘利妍;吴忠均

    探讨如何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角度加强对临床试验项目的质量管理。通过总结本机构临床试验项目常出现的问题,机构为加强对临床试验项目的质量管理,开展对项目不同阶段的检查,并不断改进质量管理方法以及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临床试验规范开展。

  • 影响家庭常用药物使用安全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作者:柯春锦;郭志娟;王权;康亚;张一兵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比较乐观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个人卫生条件也随之改变。个人卫生意识得到了加强,基本摒弃了封建迷信思想,医学常识得到了基本普及,所以生活中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热、炎症、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等,人们基本上知道通用药物是什么。然而人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导致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或药物与食物的冲突等安全问题。生活中出现了不少这样的事例。作者对生活中家庭常用药物安全问题及医学用药常识做出初步分析。

  • 药师门诊审方的作用及审方体会

    作者:黄义;刘湘

    该文旨在探讨药师门诊审方的作用,提出门诊药师审方的感悟。根据医改的实施现状,加强门诊审方制度的把关作用。应当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药师自身素质,运用现代化管理,保证门诊处方的安全、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评价半夏泻心汤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的免疫指标

    作者:陈玉礼;黄干荣;赵丽娟(综述);黄衍强(审校)

    幽门螺杆菌(Hp)属微需氧菌,据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中国在肝、食道、肺和胃这4种恶性肿瘤中无论是新增病例还是死亡人数均居世界第一,而且胃癌的发病率居各类肿瘤首位[1-2]。研究表明,Hp 感染是胃癌、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主要病因[3],如何有效根除Hp,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目前,根除Hp主要是使用抗生素,但容易出现耐药性,部分抗生素耐药率已经非常严重,如甲硝唑有些地区达90%以上,多重耐药率也日益升高[4-6],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7],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急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是治疗“心下痞”的代表方。Hp感染在《中医学》中属“邪气”范畴,Hp感染的病理基础是脾胃虚弱,其导致的胃肠疾病符合半夏泻心汤医治的范畴,而且已有实验证明半夏泻心汤能抑制Hp的生长,并能通过免疫调节协同清除Hp、修复受损伤的胃黏膜,明显改善Hp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炎变程度,防治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及发展[8-10]。本课题组分析近年来半夏泻心汤根除Hp的相关研究,论证作为评价半夏泻心汤根治Hp疗效的免疫指标,为从中医药免疫调节的角度进一步开展半夏泻心汤根治Hp的研究提供更多、更有力的参考依据。

  • 肾虚证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丽玲(综述);樊均明(审校)

    肾虚证(kidney deficiency syndrome )为中医病症名,是指肾气、肾阴、肾阳、肾精不足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其中肾气的强弱取决于肾阳的盛衰,肾阳足,肾气充沛;肾阳亏,则肾气损。肾之阴阳相互抑制,相互为用,决定万物正常生长和活动。肾之阴阳盛衰参差,失之平衡,病证可偏阴或偏阳;若阴阳两虚,则机体功能降低,产生各种肾虚的典型病证如身软乏力、耳鸣头晕、精神委顿、毛发受损等。近年来,国内外对肾虚本质和补肾中药对肾虚证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进展,从能量代谢、内分泌系统、细胞凋亡、基因水平等各个方面阐述了中药调节阴阳失衡的机制。本文将对近年来中医药调治肾虚证的机制作一综述,以促进对中医药调治肾虚证的进一步认识,为临床改善机体阴阳偏颇,纠正肾虚,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肾虚证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肾虚 补肾 中草药 综述
  • 甲状腺功能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傅艳莉(综述);范良敏(审校)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率及发病率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病是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血液高凝状态和微量清蛋白尿等代谢紊乱的总称。该病是在1988年Reaven提出X综合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胰岛素抵抗及向心性肥胖是中心环节。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激素之一,它具有影响三大类营养物质的代谢及生长发育的生理作用。目前,甲状腺功能与MS各组分的关系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现就甲状腺功能与MS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进展

    作者:殷玲利(综述);彭辉灿(审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损害视力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按其病变严重程度在临床上分为2个阶段:早期阶段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晚期阶段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不断上升。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1]报告目前全世界已有4亿1500万糖尿病患者,预测至2040年可达到6亿4200万,Yau 等[2]认为目前全世界已有9300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1700万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有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视力损害是目前眼科的研究热点,也是需攻克的难点。

  • 假体周围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邹回春;张洋(综述);史占军(审校)

    关节置换术(total joint arthroplasty,TJA)是成功的骨科手术之一,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患者10年生存率可达95%。据统计,每年在美国实施近80万台关节置换手术,预测到2030年手术量可突破400万台[1]。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PJI的出现,将对患者造成心理、生理和经济上的多重负担[2]。有数据显示,初次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病率可达2.3%[3]。伴随着关节置换手术量的逐年增加,有学者预测,到2030年,膝关节和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病率可高达6.5%和6.8%[1]。目前由于缺乏良好的生物学指标及分子病原学检测技术,PJI的诊断依旧存在困难[4]。在治疗方面,PJI需要彻底清创后进行一期或二期翻修,但是,这也同样存在着再次感染的风险[5]。

  •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综述);罗小琼;陈升才(审校)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1]。盆腔脏器和腹膜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部位。该病多发于30~40岁的育龄妇女,是激素依赖性疾病,其病变广泛、形态多样,可形成广泛、严重的粘连,且容易复发,是引起盆腔疼痛与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2]。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部位多位于下腹部和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3]。疼痛治疗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关键,目前药物、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常见方法。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发病机制和疼痛特点、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法等作一综述。

  •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作者:罗一文(综述);刘应才(审校)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中国新心血管病年度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因心血管病而导致的死亡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心血管病疾病造成的负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那么除了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外,是否有新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参与了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本文将重点阐述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 内质网应激对软骨细胞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李祥柱(综述);秦霞;张珍(审校)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是细胞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质在内质网腔累积而引起的一种亚细胞病理状态。未折叠蛋白应答是对内质网应激的响应。在这种情况下,未折叠蛋白应答的目标是通过停止蛋白质翻译,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并活化信号传导途径,导致参与蛋白质折叠的分子伴侣生成增加,从而恢复细胞的正常功能。近年来研究认为,内质网应激与许多人类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疾病相关,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代谢性疾病、癌症和炎症性疾病等[1-5]。但内质网应激对软骨细胞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

  • 康复运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瑞雪(综述);吴宗辉(审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其高致残率、高再住院率及高病死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负担[1]。目前,全国心血管疾病患者预计2.9亿,其病死率为2.5%~3.0%,已占我国居民死亡构成的40%以上[2]。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超体质量/肥胖等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3]。目前,心脏康复治疗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受到医疗工作者的关注,积极发展康复运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延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本文将对康复运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黏弹性补充疗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浩(综述);史占军(审校)

    通过透明质酸(HA)关节内注射的黏弹性补充疗法与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均是临床骨性关节炎(OA)的主要局部治疗手段。其用于治疗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已超过30年,目前除膝关节以外的其他关节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

  • 超声内镜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胰岛素瘤1例的护理

    作者:刘璐;宋元鲲;左颖;滕冬梅;李春花

    胰岛素瘤是由胰岛β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肿瘤。它能够合成和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症状反复发作,严重者出现癫痫样症状、昏迷等,甚至死亡。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万~5/100万,女性略高于男性,多为良性单发肿瘤,也有5%~11%为恶性[1]。既往多采用外科开腹手术治疗,但由于胰岛素瘤体积较小(大部分小于2 cm),术中精确定位困难,而手术盲目切除部分胰腺,风险高,创伤大。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有学者研究提出了治疗胰岛素瘤的新方法,主要是针对不能完全手术切除及不能耐受手术的胰岛素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针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2015年3月本中心针对1例胰岛素瘤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奉齐;王季石;吴莉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单核-吞噬系统细胞单克隆增生导致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肿瘤,界于良恶性肿瘤之间,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将其归类于组织细胞/网状细胞增殖性疾病。其临床罕见、发病较隐匿、临床表现多样,病变可为局灶性或弥漫性浸润,临床表现取决于疾病发生的部位,骨是LCH 常受累的部位,骨骼X线检查可见单部位或多部位骨质缺损,表现为溶骨性损害。该病预后差别较大,部分病人可自行缓解。本文报道1例以骨组织破坏为临床表现的LCH患者,查阅相关文献,拟对该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进行讨论。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不同内镜下表现

    作者:姜萍萍;曹贤;刘琦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是起源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B细胞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它被认为是一种低度恶性的惰性淋巴瘤。胃MALT淋巴瘤是由Issacson和Wright于1983年首先引进,主要描述原发于胃的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和小肠免疫增生性疾病,其中胃是MALT结外边缘带B 细胞淋巴瘤常发生的部位,占40%~60%,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及临床特征[1-3],主要依靠胃黏膜病理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虽然人们早已对胃MALT淋巴瘤有所认识,但由于临床少见,且临床表现及内镜下表现均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因此临床误诊率极高,但该病的治疗及预后与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关系密切,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讨论胃MALT 淋巴瘤在胃镜下的不同表现,以期提高胃MALT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胃镜下胃MALT淋巴瘤的漏诊及误诊。

  •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分析

    作者:张先进;黄小妹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致命的合并症,发病率约2%~6%,病死率达30%~78%[1]。国内目前有关的报道较少,国外报道HD患者中IE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16.9~60倍[2-3],其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50%[4],IE已成为HD患者继心血管并发症的第二致死原因[5-7]。本文报告武汉市中心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HD合并IE患者的诊治过程。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志谢

    作者:

    关键词:
  • 本刊欢迎各类基金课题论文

    作者:

    关键词:
  • 论文写作时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

    作者:

    关键词:
  • 欢迎订阅《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作者:

    关键词:
  • 酒精性肝病常见肝外并发症

    作者:郭津生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酒精性肝炎和肝纤维化、肝硬化和终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出现各种危及生命的肝硬化并发症。短期大量酗酒时也可诱发广泛肝细胞损害和急性肝功能衰竭。

  • 饮酒模式与酒精性肝病的风险

    作者:丁媛媛;王炳元

    酒精是全世界社交场合消耗普遍的饮料之一,几乎有一半的世界人口在消耗酒精,在所有因肝硬化死亡的病因中大约48%由酒精所致[1]。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发生肯定与饮酒量和持续时间有关,但只有大约35%的大量饮酒者罹患肝病。提示酒精之外的因素可能参与了肝病的发生,比如性别(女性)、吸烟、肥胖、饮酒模式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等与ALD的风险增加相关。但饮酒模式与ALD发生的风险却很少被重视。

  • 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多彩的表现

    作者:李银玲;王炳元

    美国国家酒精滥用和酒精中毒检测研究所的报告指出,肝硬化是引起美国全因死亡的第十二大原因,但约50%的总死亡率与酒精相关。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长时间过量饮酒或酗酒有关,再加上一些如肥胖、女性以及酒精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等危险因素或易感因素,使ALD出现脂肪变性、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进行性肝纤维化至肝硬化及叠加肝细胞癌等不同组织学类型。因易感因素、持续时间和酒精消耗强度的不同,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组织学阶段共存,特别是AH可以与所有组织学阶段并存,是ALD中表现多彩的。当患者短期内大量饮酒,可以出现急性脂肪坏死的组织学表现,此时称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ASH)。重度AH具有非常高的短期死亡率(3个月时为20%~50%),是临床肝病中致命的疾病之一[1]。

  • 酒精性肝病的诊断

    作者:迟程;徐有青

    饮酒作为一种社交和饮食行为流行于全球范围内,而且是导致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因。饮酒每年造成全球250万人的死亡,而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在酒精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占有一大部分。2010年酒精性肝硬化造成了全球近50万人死亡,在所有病因肝硬化中占50%。另外,有80000人死于酒精性肝癌[1]。

  • 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与自然史

    作者:张洁;虞朝辉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指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一种肝脏疾病,初期常表现为脂肪肝,可进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者可诱发广泛的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1]。饮酒在ALD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学者研究表明过度饮酒(120~150 g/d),在2~3周的时间内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戒酒可逆转这一改变[2],若继续饮酒,可进展为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酒精性肝纤维化,甚至酒精性肝硬化,造成不可逆的病理改变。1990年,酒精性肝硬化导致的死亡人数为37.32万人,而2010年,这一人数上升到49.33万人(男性33.64万人,女性15.69万人),占整体死亡人数的0.9%,1454.4万伤残调整寿命年(男性1043.2万伤残调整寿命年,女性411.2万伤残调整寿命年)[3]。ALD给人类的健康及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本文系统地回顾近20年国内外ALD的流行病学及自然史,为其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 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作者:董志霞;陆伦根

    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7630万人有酒精使用障碍(AUDs),其中每年死亡约180万人[1]。高达42%的患者入住综合医院,1/3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2];大约8%的住院AUDs患者会发生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 withdrawl syndrome,AWS)[3]。AWS 是指有意或无意的突然停止重度或长期饮酒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轻度AWS表现为震颤、乏力、出汗、反射亢进以及胃肠道症状。有些人还会发生癫痫大发作,但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发作2次以上酒精性癫痫或酒痉挛。严重AWS患者住院时间多延长2倍且通常需要入住ICU治疗,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4-5]。

  •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孔维宗;王迎春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s,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肝脏疾病。早期的表现通常为脂肪肝,病情持续进展可出现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的酗酒可以诱发广泛的肝细胞坏死甚至造成肝衰竭[1]。ALD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南方及中西部地区,成人群体ALD患病率为4.3%~6.5%[2-4]。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将ALD临床分型分为:轻症ALD、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steatosis,AS)、AH和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ALC)[1]。AH是饮酒造成肝细胞短期内大量坏死出现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发生于有或无肝硬化的基础上,主要表现为血清ALT、AST升高和血清TBil明显增高,可伴有发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重症酒精性肝炎(severe alcoholic hepatitis,SAH)是指AH 患者出现肝衰竭的表现,如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常伴有内毒素血症[1]。ALD的各个病理阶段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互相重叠,在AS或ALC的发展过程中,均可进展或合并AH。SAH发生在少数酒精滥用者,但并发症多,病死率高(6个月病死率为40%)[5-6]。及时发现、预防和治疗AH,是防止ALD进展的关键。

现代医药卫生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