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현대의약위생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5519
  • 国内刊号: 50-112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姜瑜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区的OCT观察

    作者:袁学双;费志刚;肖启国;王智;谭娟;肖勇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11月在该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68例(83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40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为观察组,38例(43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对照组。术前,术后1、4周行所有术眼的佳矫正视力及黄斑区OCT 检查。结果术后1、4周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佳矫正视力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0、3.226,P<0.05)。观察组术前黄斑中心视网膜凹厚度为(152.20±17.08)μm,术后1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192.90±22.46)μ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7,P<0.05);而术后4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155.20±16.01)μm,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9,P<0.05);术前与术后4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10,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1、4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39.40±14.04)、(236.90±12.13)、(241.30±13.75)μm,三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64、0.189、4.700,P>0.05)。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明显增加。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是估计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指标。

  • 肿瘤标记物SCC-Ag和CEA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意义

    作者:季亦男

    目的:观察比较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肿瘤标记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及癌胚抗原(CEA)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门诊阴道镜检病理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受试人群血清标本,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C-Ag和CEA表达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计算SCC-Ag和CE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并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SCC-Ag表达水平[(1.29±0.61)ng/mL]高于对照组[(0.24±0.1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EA表达水平[(2.78±0.74)ng/mL]与对照组[(2.89±1.40)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 曲线下面积SCC-Ag为0.905,标准误差为0.050,95%可信区间为0.807~0.914;CEA ROC 曲线下面积为0.658,标准误差为0.064,可信区间为0.625~0.690。结论 SCC-Ag较CEA的诊断价值大,可以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参考指标。

  • 男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4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熊月丽;胡鹏

    目的:分析男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断为PBC的24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确诊时年龄、吸烟史、临床表现、发病或初诊至确诊时间、生化及免疫学指标等。结果24例诊断为PBC患者年龄13~80岁,平均(58.2±16.7)岁;其中19例(79.2%)为中老年患者,1例(4.2%)为少年(确诊时年龄13岁);12例(50.0%)患者有吸烟史,烟龄20~47年,中位烟龄为25年;主诉就诊类型:呕血4例(16.7%),水肿3例(12.5%),皮疹1例(4.2%);碱性磷酸酶升高23例(95.8%),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21例(87.5%);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18例(75.0%),AMA-M2阳性24例(100.0%)。结论对于有类似病毒性肝炎相关症状的男性患者,除进行肝炎病毒方面的筛查外,还应加强PBC的筛查,一旦确诊,应早期给予熊去氧胆酸正规治疗。

  • 不同麻醉方式对神经外科手术中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作者:陈莺;武勇;赵志斌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80例,将其分为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A组)、静吸复合麻醉高血压组(B组)、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C组)、全凭静脉麻醉高血压组(D组),每组20例。在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1、10、30 min(T2、T3、T4),拔管前(T5),拔管后1 min(T6),术后10 min(T7)记录各组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 B组患者T0、T1、T2、T3、T4、T5 MAP值明显高于A、C组,D组T0、T1、T2、T3、T4、T5、T6时MAP值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0比较,各组患者的MAP、HR在T1时明显下降,在T2时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6时A、B组患者的MAP、HR较T0时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D组T6时MAP、HR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MAP、HR在T6时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神经外科高血压患者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 神经眼科体征在脑干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彬;李震;李晓艳;张乐;姜丹

    目的:分析神经眼科体征在脑干梗死中的特点,评价其在脑干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出现神经眼科体征的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眼部表现、病变部位等。结果9例患者中男4例,女5例;发病部位:中脑梗死4例(44.44%),脑桥梗死5例(55.56%)。中脑梗死患者的眼肌麻痹均为核性动眼神经麻痹。脑桥梗死引起的眼球运动异常表现多样,有2例表现为核性神经麻痹,1例为核间性眼肌麻痹(INO),1例伴眼球震颤,1例为核上性眼肌麻痹。结论脑干梗死患者眼球运动异常的主要特点包括核性眼肌麻痹、INO、眼球震颤、核上性眼肌麻痹等,神经眼科体征对脑干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 单纯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比较

    作者:王北京

    目的:比较单纯全身麻醉(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妇科进行腹腔镜下单纯子宫切除、子宫联合双侧或单侧附件切除手术治疗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EG组),每组6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建立气腹后、拔管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麻醉后子宫松弛度、麻醉恢复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G组患者比较,EG组患者气腹后和拔管时HR、MAP均明显降低,麻醉后子宫松弛度优的比率和优良率均明显提高,差的比率明显降低,患者完全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G组患者比较,EG组患者术后麻醉并发症总发生率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麻效果更显著,可作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传统填塞治疗鼻出血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刘权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传统填塞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5例鼻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填塞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12±0.62)d]显著短于对照组[(6.58±1.33)d],临床治愈率[9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治疗后综合征和鼻黏膜变化等并发症发生率[13.3%(4/30)、10.0%(3/3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10/25)、44.0%(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填塞治疗,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疗效显著,其操作方法简单,止血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喉罩在气管切开术中的运用

    作者:章利财;邱利权;李强;卢彬;缪冬梅

    目的:观察喉罩用于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P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成人颅脑损伤术后需行PT患者38例,分为喉罩组(LMA组)和气管插管组(ETT组),每组19例,记录两组患者行PT前置入支气管镜3 min(T1)、PT时(T2)、PT完成后3 min(T3)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气管内结构可视化程度分级患者数,通气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行PT期间各时点PaO2均有下降,PaCO2均有上升,但ETT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L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内结构可视化程度, LMA组良好率为73.7%(14/19),明显高于ETT组的42.0%(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T组中3例发生气管导管滑脱,1例气管后壁划伤,重新ETT行PT,而LMA组中仅1例置入喉罩失败,行ETT后顺利完成手术。LMA组行PT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E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TT相比,LMA在气管内结构的可视化程度及避免因气管导管滑脱发生缺氧危险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清晰的视野不仅降低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 优质护理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赵线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轻、中度腹泻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时间、排便次数正常时间、粪便症状正常时间及粪便化验正常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82.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使患儿快速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 整体护理干预在配合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赵艺敏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配合高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2例行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91.1%、98.2%)均高于对照组(75.0%、82.1%),不良反应发生率(5.4%)低于对照组(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配合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利华;王芬;汤春梅;陈红梅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60例,均为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技术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2h阴道失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剖宫产率(6.67%)和产程时间[(5.36±1.55)h]低于对照组[16.67%、(6.82±1.6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产时、产后2 h失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适于在产科临床推广应用。

  • 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罗孝鑫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消化内科2014年1~11月收治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健康教育组与常规管理组各68例。常规管理组患者仅采用传统的口头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组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健康教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

  • 关怀理念用于ICU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罗瑞平

    目的:研究关怀理念对ICU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ICU住院的危重患者共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关怀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投诉率进行调查并记录;对护理人员在护理行为中出现的差错进行记录。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投诉率(2%)和差错发生率(8%)均低于对照组(8%、12%),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关怀理念有利于减少甚至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护理

    作者:张代英;江涛;胡运桃;李静言;温希;肖金刚

    为探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对该院收治的28例舌癌患者采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舌癌根治术后组织缺损,并在术前实施心理干预和指导及针对性训练,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的护理,防止移植皮瓣血管危象的发生,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经过精心护理,28例患者移植的前臂皮瓣均存活,供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仅1例术后24 h内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及时通知医生,抢救成功,皮瓣存活。表明术前加强针对性训练及心理干预和指导,术后精心观察和护理,尤其是术后加强呼吸道、体位、移植皮瓣和负压引流等护理,及时发现术后潜在并发症并采取相应措施,对确保手术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64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作者:赵红;刘春兰;吴贞云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的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筛选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EECP治疗和相关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增加29.4%以上、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70.31%)高于对照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CP治疗冠心病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相关症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更加巩固疗效。

  • 护理干预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作者:梁连卿;肖观清;黄雪芳;陈春香;李燕;温振英;申淑仪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进行MHD超过3个月的患者3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后的用药依从性及血压变化等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及血压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HD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并可有效控制血压,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魏敏

    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148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4/74)]及住院时间[(5.73±1.02)d]明显低于对照组[14.86%(11/74)、(7.66±1.31)d],总满意度[97.30%(72/74)]明显高于对照组[82.43%(6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自我管理干预对克罗恩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陆清华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克罗恩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5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我管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实施自我管理干预4个月后临床缓解率为28%(7/25),有效率为64%(16/25),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4个月后临床缓解率为20%(5/25),有效率为48%(12/25),总有效率为68%;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IBDQ)评分[(168.58±29.56)分]高于对照组[(156.85±29.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克罗恩病患者实施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医嘱管理、行为指导、压力管理、症状识别等自我管理干预,使患者学会自我管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8例急救护理

    作者:王利君;彭佺;邓瑜;唐万彪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止血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取急救护理,对患者及时进行止血和补充血容量,对有手术指征患者及时转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33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12倒,总有效率为78.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94.44%、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抢救治疗成功率。

  • 慢性病患者对照顾者护理能力的期望分析与护理干预

    作者:杨庆瑜;丘秀丽;朱燕君

    目的:分析慢性病患者对照顾者护理能力的期望,为照顾者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提升其护理能力。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内科病房住院、符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诊断标准的157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从专注力、沟通、合作、关爱、技术、评估、评判性思维等7个方面共13个项目调查内科病房慢性病患者对其照顾者护理能力的期望,识字能力差的患者采取问答式调查,其余自行填写问卷。结果共发出157份问卷,收回157份问卷,有效问卷157份,其中沟通、技术、评估分别被勾选155(98.73%)、129(82.17%)、118(75.16%)例次,位列7个调查要素的前3位。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病程慢性病患者对其照顾者护理能力的期望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慢性病患者对照顾者沟通能力的期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P=0.02),病程短的患者对照顾者与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期望高于病程长的患者,而对与家人沟通能力的期望则是病程长的患者高于病程短的患者。结论慢性病患者对照顾者的护理能力期望以沟通、技术、评估3个要素为主,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提升照顾者的护理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 心理干预在眩晕症患者中的运用

    作者:周湘荃;赵青;庄雄

    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理干预对眩晕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眩晕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29%(33/35)]及护理满意度[94.29%(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26/35)、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眩晕症患者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罗莉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对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行TURP的68例高龄患者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功能指导及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管道护理及术后出血、电切综合征、精神障碍、感染等并发症的护理措施。6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有11例术后膀胱痉挛较重,6例术后出血较多,3例尿道狭窄,2例短暂尿失禁,1例尿失禁时间长达16个月,1例拔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8例出现术后谵妄。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和加强围术期护理,患者均恢复较好,对护理效果满意。表明加强围术期护理对TURP的成功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基础医学课程监控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作者:王瑾;黄庆荣;柯湛华;庄海旗;陈春浩

    通过深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一线,掌握成人教学的现状,了解成人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成人教学监控的组织机构、成人基础医学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监控内容及方法三方面构建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基础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在校内外实施,以提高成人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成人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 研讨式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作者:王新胜;孙鲜明;吴艳芳;周惠云;张延萍;李军;尹卫平

    《药物分析》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综合性的必修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基于药物分析教学大纲和内容,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以讨论式、案例式和问题式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研讨式教学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研讨式教学法在《药物分析》课程中应用,可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但能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也有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受到学生好评。

  • 口腔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赵彦禹;张志敏;吴明松;王哲;李学英

    医学遗传学是基础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针对口腔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终的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把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

  • 法医学教育对护理本科生法医学课程认知的影响

    作者:章丽霞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在法医学教育前后对法医学课程的认识、需求和认知程度,尤其是对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态度及认识,以调整和指导法医学的教学改革。方法对2010级278名护理本科生在法医学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学习法医学课程前发出问卷278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99.28%);课程结束后发出问卷278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97.12%)。结果接受法医学教育后,学生对法医学课程的认知程度(包括对法医学的态度、法医学研究对象、法医学对将来的工作有无帮助、法医学授课方式、对案例教学的态度和方式、对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认识、如何进行法医学鉴定等)较接受法医学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对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后(77.4%和90.0%)较学习前(8.7%和5.1%)明显提高(P<0.01);对法医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认同,认为有必要增加实践课,与学习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对法医学感兴趣,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并增加法医学实践课。

  • 高等医学院校实行讲课比赛对临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作者:孙荣;唐新业;杨阳

    近年来,随着医学院校扩招及医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师队伍日益壮大,青年临床教师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在临床教学中,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临床授课能力成为临床教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方向。通过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可充分调动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积极性,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该文结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几年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经验和具体实践,探讨通过讲课比赛活动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意义。

  • 病理生理学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晓芹;张红;段丽芳;王宇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学》的两种考核模式,推动该课程考试的全面改革,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对该校临床医学专业386名学生实施新的考核方式,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病案分析、实验技能操作等方式,强化过程考核。与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新的考核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明显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论新的考核模式能从“学”与“教”两方面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病理生理学》在基础与临床医学课程间的桥梁作用。

  • 电子标准化病人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马春花;周薇;钟丽强

    目的:分析比较学生标准化病人与电子标准化病人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3~12月,对某护理学院2011级本科1班护理学生在健康评估实践课教学中采用电子标准化病人与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2班学生只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分析比较2个班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2个班学生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比较,1班学生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2班,1班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技能操作掌握、知识应用方面得分高于2班,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健康评估实践课教学中应用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 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作者:蒋渝;鲁慧慧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护理职业教育的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方法结合《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经验,分析比较传统教学法和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劣。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课堂参与、技能和理论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也有明显差异,试验组学生更愿意参与学习过程。结论《内科护理学》采用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评制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 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评价PBL教学实施效果

    作者:徐琰;罗东林;马永达;韩晓丽;王克雪;李民

    目的:尝试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对临床见习阶段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95名200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学生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对PBL教学组学生开展PBL教学,运用学生在OSCE中问诊技能站、体格检查站和病例分析站的得分及总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其学习效果。结果接受PBL教学的学生OSCE 3个站点的成绩及总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PBL教学的学生在临床实践方面的综合能力优于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OSCE使得对PBL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能够在更准确、更客观的条件下进行。

  •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范宏英;龙北国

    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和考核中引入“临床微生物学病例分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PBL教学是在授课时以病例为中心,巧设疑问,让学生产生悬念和兴趣,然后通过基本理论知识讲解、学生自学、展开讨论等一系列环节,后让学生阐述病因,提出诊治方案,变“以菌说病”为“以病说菌”。教学实践证实,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微生物教学中,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 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作者:陈志鹏;高倩倩;董洁;毕肖林;乔宏治;陈军

    总结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初步改革探索经验,分析现阶段国内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包括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安排及实验考核制度等,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 整合医学在黄疸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王迎春;孔维宗

    在黄疸教学中应用整合医学的教学模式,将黄疸和有关医学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科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整合性质的医学教学新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案例教学法,注重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出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务工作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周复(综述);罗治海(审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及病死率都日渐增高,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GB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死亡原因和第五大世界经济负担。COPD全球倡议(GOLD,updated 2014)对COPD的定义是:COPD是一种普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与呼吸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1]。COPD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公认的机制包括炎性反应机制、氧化/抗氧化失衡、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等,其中炎性反应机制被认为是重要的。本文对COPD炎症致病机制中较重要的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进展进行综述。

  • 喉癌治疗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作者:刘晓宙(综述);胡国华(审校)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喉癌治疗后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一种并发症,由于肿瘤治疗方式的多样性,其发生率在24%~92%[1-4],特别是对于进展范围较广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而言,其治疗过程并非单纯手术或放疗,往往经过手术治疗联合术前或术后放疗,其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性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后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 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对女性生育力的影响

    作者:郭丽萍(综述);钟影(审校)

    近年来,体外受精(IVF)辅助生殖技术是解决不孕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其成功率相对较低。虽然过去30年里,IVF在辅助生殖领域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研究者们一直都在探索独立于女性年龄、移植胚胎质量、配子质量,以及激素刺激反应性之外的其他影响IVF成功率的因素。本文就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与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潜力的关联进行综述。

  • 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对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涛(综述);刘兰祥(审校)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该病以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的进行性丧失为主要特点[1]。然而该病发病较为隐匿,当临床作出诊断时,70%~80%的纹状体多巴胺(DA)和1/3的黑质神经元及纹状体神经纤维已经丧失[2-3]。因此,对PD进行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

    作者:牛婧雅;顾倪浩(综述);袁瑞(审校)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常见的良性病变,是由一个或多个螺旋动脉为血管轴,腺体及间质包围组成的突出于子宫内膜的赘生物。EP多与内分泌因素或炎症因素相关,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排卵性功血、黄体功能不足、服用他莫西芬、子宫内膜炎等。然而,EP常因临床症状不典型、自身直径较小等而被忽视,尤其在不孕症患者中,EP通常是在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或卵泡监测期行超声检查后才被发现。为加深对该病的了解,现将其发病机制及诊治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肝癌治疗中的营养支持方案

    作者:陈亚琴(综述);胡怀东(审校)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估计全球约有3.5亿~4.0亿人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其中中国约1.3亿以上,且每年肝癌患者增速约35万人[1]。据调查,全球约70%~80%的肝癌患者可能由HBV引起[2]。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是合理营养,而患者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该疾病的终转归。目前对于肝癌的治疗尚缺乏理想药物,而营养支持是公认的支持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肝癌患者由于摄入量少(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道黏膜病变、胆汁减少、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药物不良反应等)、出量及消耗增多(恶性肿瘤消耗、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毒血症、组织分解、大量引流腹腔积液、内分泌紊乱、免疫系统激活等)、正常肝细胞功能受损、机体适应能力下降等因素,多数都伴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表现为糖储存和氧化减少,脂肪酸和酮体产生及利用障碍,蛋白质分解增加。营养支持不仅能满足供能需求,还可促进受损肝细胞修复再生,改善肝脏代谢,增强解毒能力,减少毒物生成;并且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其抵抗力。

  • Caveolin-1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李明(综述);熊国祚(审校)

    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病理变化,是由于血管阻塞后重新恢复血运后导致的机体组织、细胞生理和生化改变。Sewell等于1955年发现,在结扎犬冠状动脉后,心肌缺血后再恢复血流可以导致心肌损伤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一概念于1960年首次被Jennings提出,此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急慢性动脉栓塞再通、止血带长期应用、断肢再植[1]、严重挤压伤、车祸、战争等均可导致肢体缺血,恢复血运后肢体损害有时反而加重[2],终可能导致远隔器官的损伤,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因此,对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的了解,也是外科医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从根本上防治和缓解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窖蛋白-1(Caveolin-1,Cav-1)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1~24)×103的膜蛋白,是小窝(Caveolae)的主要结构成分,参与细胞黏附、分子运输和信号传导等过程,近年来发现,其与炎性反应、氧化应激、钙通道开放及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本文介绍Cav-1的结构和功能,重点综述Cav-1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研究Cav-1在预防和缓解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 CAD/CAM全瓷修复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建民(综述);苗芳(审校)

    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分级结构来控制与管理制造过程中有关生产和技术设计等方面的工作[1]。其初应用在工业自动化和航空航天领域,其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评价国家加工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准。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学者 Frances Duret 首次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的概念引入口腔修复领域[2];1983年,首台采用CAD/CAM 技术制作的修复体样机在法国问世;1985年,该设备制作出首个后牙全冠[1]。CAD/CAM 技术的出现被认为是口腔医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使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制作修复体成为现实[3],引发了口腔修复学界重大的技术革命,为牙科修复体的制作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 NLRP3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彭尚文(综述);程勇(审校)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的免疫耐受被打破,从而攻击自身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引起损伤所诱发的疾病。根据损伤的情况,其可分为系统性 AID 和器官特异性AID。前者主要是指弥散性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多肌炎/皮肌炎等;后者可涉及各种组织或器官的特异性损伤,如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自身免疫性肝病、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绝大多数AI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随着组学技术(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的发展,学者们利用基因表达谱发现了很多在AID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的信号通路,如干扰素相关信号通路和白介素相关信号通路等[1]。近研究表明, Nod 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在AI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有相应的变化,随之引起下游产物IL-1β或IL-18等的变化,提示NLRP3可能在AID中扮演重要角色[2]。

  • 雌激素受体β与大肠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宁伟伟(综述);谢铭(审校)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增高趋势[1]。据报道,2012年全球新增大肠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9.7%,位居世界第3位,并且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自1992年以来,全球每年新增100万大肠癌患者,发病率每年增加1.2%[3]。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雌激素对消化道肿瘤具有保护作用,绝经后女性患大肠癌的风险明显升高,而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可将大肠癌的发病率降低,雌激素可能参与和影响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4]。然而,雌激素在大肠癌的发生与发展中是通过什么机制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目前尚不清楚。但是,随着相关研究的进展,发现大肠组织中存在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表达,同时ERβ对大肠黏膜发生癌变有阻抑作用,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着抑癌基因的角色[5]。本文就ERβ与大肠癌的相关性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作者:陈思远(综述);王佚(审校)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首位,为1/1500~1/5000,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男性发病率稍高[1]。其畸形涉及的范围较大,发生率为28%~70%[1-2],可包括远端肛门直肠畸形及泌尿生殖道畸形。不同类型的ARM其治疗及预后大不相同。同时,ARM常合并其他系统的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消化系统畸形、脊柱脊髓畸形等,且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畸形,而这些合并畸形会影响到治疗及预后。本文拟对先天性肛门闭锁的病因、分类、伴发畸形、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预后等综述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复发性下尿路感染48例临床研究

    作者:李杰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复发性下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女性下尿路感染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或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翘八正散加减治疗,并在停用抗生素后使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尿频、尿痛、发热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菌尿消失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6个月后的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75.0%),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菌尿消失时间及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6个月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下尿路感染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 小儿复方氨基酸结合外敷散治疗婴幼儿腹泻128例疗效分析

    作者:袁贤诸;罗银花

    目的:探讨小儿复方氨基酸结合外敷散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用。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泰和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8例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64例)和联合治疗组(64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静脉补液以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氨基酸静脉注射并结合外敷散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优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6,P<0.05);联合治疗组平均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24.5±1.5)h、(24.1±1.9)h、(8.46±1.02)d]明显短于对照组[(48.6±2.3)h、(48.5±2.0)h、(16.15±1.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25、6.451、5.368,P<0.05)。结论婴幼儿腹泻采用普通治疗好转时间长、临床效果不明显,而在普通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复方氨基酸联合外敷散治疗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 埃索美拉唑联合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分析

    作者:刘忠鑫;薛红;杨文;李树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分别联合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3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和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治疗8周后复查胃镜,观察并记录病灶范围、大小,统计胃镜下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反流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0.9±0.2)分]优于对照组[(2.4±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下总有效率[90.32%(56/62)]、临床总有效率[93.55%(58/62)]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7.21%(41/61)、77.05%(47/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较法莫替丁和盐酸伊托必利片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吲达帕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50例疗效分析

    作者:王维维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为(114.2±4.1)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为(74.4±3.2)mm Hg,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36.6±5.1)、(85.8±6.1)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吲达帕胺联合依那普利能有效提高疗效,降压效果显著,且临床治疗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尿路感染患者186例病原菌分布及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朱厚军

    目的:通过临床检测和掌握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大肠埃希菌耐药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检测的186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种类、K-B纸片扩散法分析病原菌种类及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86例尿液样本所分离出的186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高,为131株(占总株数70.4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2.37%(23/186)]和表皮葡萄球菌[4.84%(9/18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为97.62%,其次为头孢唑林(96.15%)、头孢呋辛(95.65%);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耐药率高,为93.75%,其次为氨苄西林(92.13%)、哌拉西林(89.13%)等。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且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较严重,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谢小英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0月收治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其中A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患者则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控制达标率,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B组患者血压和血脂控制达标率均显著高于A组,B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和改善血脂水平,且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谢志群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2例TIA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凝血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文科;李品军

    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C组三组,每组46例。A组患者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治疗,B组患者采用多奈哌齐治疗,C组患者采用奥氮平和多奈哌齐联合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痴呆病理行为及不良反应评分、患者家属对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痴呆病理行为及不良反应评分、患者家属对治疗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家属对治疗总满意度明显高于A、B组,且痴呆病理行为及不良反应评分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家属对治疗满意度,并有效控制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其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黑曲霉对20(S)-原人参三醇的微生物转化及条件优化

    作者:严宾;邹宝华

    目的:利用微生物转化方法构建制备20(S)-原人参三醇衍生物的新合成途径,并对转化条件进行优化,提高转化产物的产率。方法选取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AS 3.1858)为转化菌株,从接菌量、底物浓度、转化时间、加样时间、温度、转速等方面对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获得2个20(S)-原人参三醇衍生物,即24-亚甲基-20(S)-原人参三醇和23,24-烯-25-甲氧基-20(S)-原人参三醇;并获得了优化的转化工艺,即接种量为15%、底物浓度为0.25 mmol/L、加样时间为转种后36 h、培养温度为26℃、转化时间为5 d、摇床转速为150 r/min。结论该转化方法能简便地获得20(S)-原人参三醇衍生物,采用优化后的转化条件,24-亚甲基-20(S)-原人参三醇和23,24-烯-25-甲氧基-20(S)-原人参三醇的产率均明显增大。

  • 多层螺旋CT配合阴道超声评价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相关性

    作者:陈刚;周煜

    目的:应用经多层螺旋CT配合阴道超声评价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诊治的198例排卵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96例PCOS排卵障碍患者设为PCOS组(DHE-AS阳性组58例,DHE-AS阴性组38例),将102例非PCOS排卵障碍患者设为非PCOS组;同时选取因男方因素就诊而排卵正常的100例不孕症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多层螺旋CT检测患者卵巢多囊样改变临床表征,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患者排卵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DHE-AS水平。结果 PCOS组、非PCOS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DHE-AS的检测平均值分别为(1055.71±169.58)、(795.84±137.72)、(274.15±49.56)ng/mL, PCOS组的测定值显著高于非PCOS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HE-AS阳性组患者的平均排卵周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发生率和黄体生成素峰形成率[(108.72±23.56)d、24.14%(14/58)和46.55%(27/58)]均明显高于DHE-AS阴性组[(14.58±3.94)d、7.89%(3/38)、26.32%(10/38)],而提前排卵率、排卵率和卵泡未破裂黄素化平均发生周期[3.45%(2/58)、10.34%(6/58)、(3.57±1.38)d]均明显低于DHE-AS阴性组[26.32%(10/38)、92.11%(35/38)、(18.95±4.2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HE-AS水平与平均排卵周期、卵泡未破裂黄素化发生率和黄体生成素峰形成率呈正相关(r=0.471、0.684、0.360,P=0.017、0.006、0.034);与提前排卵率、排卵率和卵泡未破裂黄素化平均发生周期呈负相关(r=-0.371、-0.753、-0.556,P=0.032、0.002、0.014)。结论过高水平的DHE-AS是导致PCOS排卵障碍的重要因素。

  • 流产后关爱服务干预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分析

    作者:陈镘如;梅立;王滟

    目的:探讨对人工流产女性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人工流产的育龄女性893例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1~5月接受传统模式讲解人工流产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的43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6~10月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并于手术后当天开始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的461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阴道流血量、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改变情况,以及人工流产术后3、6个月避孕措施、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术后6个月再次流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再次流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避孕措施、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能提高女性科学避孕意识,同时,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服用口服避孕药,能有效减少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降低再次流产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预测价值

    作者:黄萍;刘星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10月该院收治的143例疑诊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82例)和冠心病组(61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并对粥样斑块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心血管常见危险因子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动脉斑块积分和冠脉造影评分方面比较,非冠心病组明显低于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1、3.79,P<0.01)。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颈动脉斑块积分和冠脉造影评分比较,多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

  • 基于迁徙两地人群血糖及血脂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海艳;齐向东;秦建增;陶凯;关梅灵

    目的:对迁徙辽宁省沈阳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两地的锡伯族体检者的血糖(GLU)、血脂、体质量指数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两地锡伯族人群血液学检测结果的差异,为该少数民族人群的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为后期研究两地容貌差异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2013年沈阳、新疆两地锡伯族135名体检志愿者的GLU、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等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地迁徙锡伯族体检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体质量指数值比较,迁徙新疆体检者高于迁徙沈阳者,新疆体检者超体质量率[46.88%(30/64)]及肥胖率[23.44%(15/64)]均高于沈阳体检者[33.80%(24/71)、7.04%(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地迁徙人群TG、TC、HDL-C、LDL-C异常人数所占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LU检测结果异常人数所占比率新疆[25.00%(16/64)]高于沈阳[5.63%(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3,P<0.01)。结论迁徙两地锡伯族人群GLU检测结果具有差异性,考虑环境及饮食差异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应提倡人群加强对GLU、血脂的关注度,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饮食提高其健康率。

  • 品管圈策略在减少护士针刺伤中的应用

    作者:刘为;陈文均;彭倩;邓琴

    目的:减少针刺伤发生率,提高护士职业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0月2日至2014年3月2日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措施,并于2014年4月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对2014年4月16日至9月16日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与QCC活动前进行比较,分析发生针刺伤的常见原因,评价QCC活动前后QCC成员的能力素质和团队作用。结果开展QCC活动后,医院科室针刺伤发生率[25.0%(5/20)]低于实施前[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针刺伤的常见原因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操作不规范、防范意识差、患者不配合等。结论通过QCC活动的有效开展,降低了护士在针刺过程中针刺伤发生率,增强了圈员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性。

  • ER C-erbB-2和CyclinB1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加步;曹军;姚运红;曾超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细胞原癌基因C-erbB-2和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10~2013年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70例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C-erbB-2和CyclinB1的表达,观察其与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分级等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329,P<0.01),C-erbB-2、CyclinB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467、0.548,P<0.01),CyclinB1的表达与组织分级和肿瘤大小呈显著相关(r=0.589、0.568,P<0.01);ER和C-erbB-2的表达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分级等均无相关性(P>0.05);CyclinB1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ER与C-erbB-2、CyclinB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02、-0.376,P<0.01)。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 ER、C-erbB-2和CyclinB1的表达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对指导治疗和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朱燕;赖婷;陆安伟;林群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是来源于种植性中间滋养细胞的一种较少见的妊娠性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ms,GTN),其发生率占全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s,GTD)的0.23%~2.00%,至今国内外报道该病仅百余例。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较困难。外科手术切除是该病主要治疗手段,必要时对复发风险高的病例辅以化疗,目前对保守手术尚存在争议。本文报道1例本院2013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PSTT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为该病的保守性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 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4例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作者:冼淡;王磊;陈巨峰;李金

    滑膜软骨瘤病为关节、滑膜囊或腱鞘滑膜内发生的良性、结节性软骨增生[1],关节滑膜软骨瘤病以滑膜发生软骨化生,形成软骨结节,并有部分脱落至关节腔成为游离体或关节鼠为典型特征[2-3]。该病好发于四肢大关节,颞下颌关节较为罕见。现就本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例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报道如下。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巩膜溶解1例

    作者:王学锋;唐仁泓

    翼状胬肉是眼表常见病,往往因牵拉角膜造成散光、遮挡瞳孔引起视力下降、影响泪膜的稳定性而造成干眼、影响眼球运动和美观等原因而采取手术切除,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复发,术后巩膜溶解属罕见。查阅文献发现,巩膜溶解与巩膜裸露、单纯胬肉切除术、联合使用丝裂霉素(MMC)、过度烧灼止血及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有关[1-4]。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快速重建眼表结构,避免巩膜裸露和MMC的使用,能有效降低复发率,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而巩膜融解作为该手术术后一种近期严重的并发症报道甚少,需引起关注。本院眼科近期收治1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在未使用抗代谢药物的情况下发生巩膜溶解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发生骨水泥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报道

    作者:白延斌;高慧;张二飞;胡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患者就医人数越来越多,高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的机会也日益增加。股骨头置换术是骨折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机会也非常多见,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院于2014年12月19日为1例91岁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发生骨水泥过敏性休克,患者病情非常危重,经过积极抢救获得成功。现将救治经过报道如下。

  • 程序化护理管理在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郦珍芳;冯薇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在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857例急诊孕产妇为对照组,按常规接诊急救流程并辅以常规护理;以2014年1~12月收治的913例急诊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应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急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接诊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孕产妇接诊的急救过程中,应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及信效度研究

    作者:汪燕;冯思佳;谭嘉萌

    目的:研制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NJSSC),并对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与评价。方法采用专家审核修订法、主成分分析法、Cronbach′sα系数与Guttman折半信度法及重测信度等方法对研制的NJSSC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NJSSC 由8个因子共24个条目构成;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tem-CVI)在0.85~1.00,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Scale-CVI)为0.95,8个因子累计解释变量总方差达78.612%,量表及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8,重测相关系数均大于0.7(P<0.02)。结论研制的NJSSC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当前国内医疗环境下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测量与评价。

  •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作者:李庆;邱天;雷朋;王浩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昌盛,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诸多矛盾中,器官移植与器官捐献之间的供需矛盾更显突出。其中除了经济原因,重要的问题在于人体器官捐献的不足。人体器官捐献不足与人体器官移植供需矛盾的突出,已经成为器官移植临床实践的瓶颈。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工作任重道远。在怀有对生命的敬畏感和尊重死者家属意愿的前提下,需要从提前积极介入、改进现行体制、加强社会团队合作等方面考虑如何做好器官捐献的协调工作。

  • 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风险意识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作者:郭文;吴修建;唐万珍;李远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风险意识及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程度,为今后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该院2011~2013年招聘的工作年限在1~3年的低年资护士2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历为本科的低年资护士认为静脉输液风险较大,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培训需求较强,而学历为大专的低年资护士认为静脉输液风险较小,培训需求较弱,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90、16.022,P=0.000),但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的低年资护士对静脉输液风险和输液相关知识培训需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63、1.664,P=0.124、0.197)。结论学历为大专的低年资护士培训需求较弱,因此,应加强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培训,着重提高学历为大专的低年资护士的静脉输液风险意识。

  • 工频电磁场对人群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影响的跟踪调查

    作者:马玉周;张家棋

    目的:通过对三峡库区居住在输变电廊附近居民的生活状况和生理指标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工频电磁场暴露对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以宜昌市高压输电网密集的某郊区乡镇居民为调查对象,2012~2014年3年共连续跟踪调查53户193人,将居住地距离输变线路大于150 m的调查人群设为对照组(87人),居住地距离输变线路小于20 m的人群设为观察组(106人)。通过对居住地现场进行电磁场强度检测、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包括调查对象年龄、性别、职业和日常生活接触,有无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高血压及1年内医院就诊次数等)、临床检查(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白细胞计数等检测),研究工频电磁场对居民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2014年观察组调查对象发生心悸、高血压及因病就诊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调查对象2014年到医院就诊次数较2013年明显增多,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的工频电磁场暴露可能与心悸、高血压、白细胞减少等有关,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可能有一定的累积影响。

  • 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虞银香;张标新;赵德娟;邱建新;童步升;胡翠霞;贾南德拉·撒

    目的:了解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家庭影响因素,为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卫生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7月30日至12月30日选取2~7岁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212名为研究对象,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家庭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并对发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人数为56名,检出率为26.42%;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问题组儿童FES-CV亲密度、组织性、知识性得分低于无行为问题组,矛盾性高于无行为问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前听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与家庭结构、主要教育者及学历、父母角色、是否独生子女等有关(P<0.05)。结论学龄前听力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受家庭的多因素影响,应从家庭干预入手,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 妙用逍遥散加味治愈多例小儿多动症

    作者:夏睿明;刘荣满

    逍遥散素有女性圣药之称,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的名方,曾誉为“肝病第一良方”。《局方·卷九治妇人诸疾》中记载:“逍遥散,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烦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用于治疗室女血弱阴虚,营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赢瘦,渐成骨蒸。很长一段时间里,乃产后虚热的专用方。其功效重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明代以后,逍遥散的应用不断扩展,因其配伍严谨,其所主病机肝郁与血虚又常是各科各种疾病的病理基础。故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各疑难病的治疗,近代逍遥散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疗效甚佳。

现代医药卫生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