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中国临床医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중국림상의생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8552
  • 国内刊号: 10-123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8
  • 曾用名: 中国临床医生;中国农村医学;赤脚医生杂志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郝阳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乔文兴;延春红

    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以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 SP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9例细菌性肺炎患儿( BP组)、3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 MP组)以及45例健康儿童(健康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儿童血清PCT、sTREM-1及SPA水平,分析各指标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BP组患儿血清PCT、sTREM-1及SPA水平均明显高于MP组和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BP组患儿血清PCT、sTREM-1及SP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CT、sTREM-1及SPA对细菌性肺炎诊断的佳诊断界值为 PCT>0.515μg/L、sTREM-1>9.28ng/L、SPA>27.45ng/L,诊断敏感性为84.6%、76.9%、84.6%,特异性为88.9%、66.7%、81.5%。结论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sTREM-1及SPA水平有明显升高,三者可作为临床细菌性肺炎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

  • 活血解毒方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黄海涛;王永涛;李远胜;韩祥军;刘敦胜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并从炎性因子调控角度观察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配合活血解毒方灌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发热、腹痛缓解时间和自主排便时间缩短(P<0.05);两组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改良Bal-thazar CT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天数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明显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患者发病后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 新培养模式下心血管内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何华;韩福生;曾玉杰

    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快,心血管专业知识更新快,工作节奏快,突发事件多,对专科知识要求高,同时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对心血管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2]。目前,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已全面开始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培养并轨(四证合一)的培养模式。因此,研究生入学后即开始在临床各科室轮转,共33个月,直至毕业前。在这种新型培养模式下,如何将研究生培养成为兼备临床和科研能力的合格心内科医生成为重要的教育任务。但新模式下心内科研究生的培养尚无标准规范,本研究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在心内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 认知行为干预对孕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郭翠梅;孙媛;陈雪;刘晓巍;王晓东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孕产妇负性情绪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产妇40例作为干预组,选择同时期分娩的产妇37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的治疗,干预组产妇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于孕37周及产后3天分别进行焦虑和抑郁量表的问卷填写,比较两组焦虑和抑郁情况的差异。结果孕37周及产后3天两组患者焦虑状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37周两组患者抑郁状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后3天抑郁状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对孕产妇的抑郁情绪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 三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金林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毒素清除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尿毒症患者,将其分为三组,其中血液透析组(HD组)40例,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40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DP组)4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尿毒症血尿素氮、肌酐、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的下降情况。结果对于小分子血尿素氮、肌酐的清除HD组、HDF组和HDP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而对中大分子血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的清除,HDF组和HDP组显著优于HD组。结论采用HDF及HDP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清除大中分子毒素,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骨盆骨折合并损伤临床特点的分析

    作者:杨庆;蒋凯;陶星光;陈农;周海林;潘福根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骨盆骨折合并损伤病例,统计各部位合并损伤例数,分析骨盆骨折严重程度与合并损伤关系,研究骨盆骨折合并损伤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592例骨盆骨折患者有155例(26.2%)存在其他部位合并伤。四肢损伤发生率与其他部位合并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55例骨盆骨折合并损伤患者ISS评分平均16分(6~27分),B型、C型骨盆骨折ISS评分明显高于A型,C型亦较B型高。死亡9例(1.5%),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平均为29分,较存活病例ISS评分(13分)明显升高(P<0.05)。 ISS评分是预测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骨盆骨折合并损伤发生率较高,ISS评分是骨盆骨折死亡率的重要预测指标,与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

  • 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自体肋软骨移植外耳再造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春梅;邓晓明;杨冬;徐文莉;郅娟;马茜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阻滞、传统静脉自控镇痛(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以及肋间神经阻滞联合PCIA三种不同镇痛方法对肋软骨移植外耳再造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择期行取肋软骨外耳再造患儿,随机分为肋间神经阻滞组( A组)、PCIA组( B组)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PCIA组( C组)各30例,比较三组患儿术后1、4、6、8、12、24、48小时静息、咳嗽状态的疼痛数字评分( NRS评分)、辅助使用止痛药的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静息、咳嗽状态的NRS评分、辅助使用止痛药的人数及次数,C组均低于A组和B组(P<0.05)。术后6小时内A组NRS评分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6小时以后A组NRS评分大于B组(P<0.05)。 B组辅助使用止痛药的人数及次数低于A组(P<0.05);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注射液行肋间神经阻滞可以满足肋软骨移植外耳再造手术后6小时的镇痛;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PCIA能够提供持续满意的术后镇痛,而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部位及时间与感染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杜学娜;张岩;董爱英;苗海荣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导管留置部位、留置时间、导管腔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住院患者共6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导管留置部位,将研究对象分为颈内静脉组57例、股静脉组343例和锁骨下静脉组285例,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导管留置部位的关系。按导管留置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7天组227例、>7~14天组266例和>14天组192例,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的关系。再按照中心静脉导管腔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单腔组198例、双腔组388例和三腔组99例,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导管管腔数的关系。结果不同导管留置部位中心静脉感染率不同,其中股静脉组高于颈内静脉组和锁骨下静脉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7~14天组和>14天组中心静脉血管相关感染率显著高于≤7天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单腔组、双腔组、三腔组三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较高,应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感染率随着导管留置时间延长而有升高的趋势,应控制导管留置时间,减少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欣;赵文淑;徐琳;张帆;张智勇;陈牧雷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准医生”转变的重要阶段,对实习医师临床工作能力及疾病临床诊断思路的培养历来是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1]。心血管内科是一门解剖复杂、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的学科,在有限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心内科多发病及常见病的诊治对带教教师及实习医生均是一种挑战。传统的实习带教方法( 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是一种单一的说教兼简单实践相结合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效果遭到质疑[2]。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心内科临床实习势在必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经过30多年的完善和发展,目前PBL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3]。笔者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尝试使用PBL教学法,并与LBL教学法相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全身麻醉胆道探查术中苏醒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晓青;赵倩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 BIS)监测在全身麻醉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和对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7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BIS监测指导组( B组)30例和传统经验组( C组)27例。两组均实施BIS监测,B组术中参考BIS值调节给药,使BIS值维持在40~60。 C组用纸卡遮挡BIS监测仪屏幕,麻醉医师不能参考BIS值,根据临床经验实施麻醉给药。记录患者入室、诱导时、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对应的BIS值、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苏醒期记录麻醉结束后至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时间及相应BIS值。结果 B组术中BIS均值显著高于C组;C组中BIS值40~65的比例显著低于B组;C组BIS<40、BIS>65时间比例显著高于B组;B组丙泊酚用量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B组患者在麻醉结束后至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少于C组(P<0.05)。结论在胆道探查术中,BIS监测指导麻醉深度可减少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加快患者术后苏醒,提高苏醒质量。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秀芬;孙太冉;王玮;黄兴全;张松筠;姜兰叶;李霞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和白细胞介素-6改变情况。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78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68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血清人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B-ALP)、尿脱氧吡啶啉(DPD)、血清骨钙素(BGP)、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和血清Ⅰ型胶原降解产物( ICTP)、血钙、24小时尿钙含量差异,L2~4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差异,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和mRNA表达的不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FT3、FT4、B-ALP、BGP、PINP、ICTP、DPD、24小时尿钙含量显著增加,L2~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测量值显著降低,血清IL-6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上升。结论甲状腺激素可直接参与加速骨转换及增加骨吸收,导致骨量损失严重,出现骨质疏松。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溶痂的效果分析

    作者:蔡景宁;孙玉静;谢晓繁;李斌;邹晓防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溶痂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行常规清创,观察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对照组给予凝胶基质,观察创面溶痂、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第2、6、10、14天,观察组溶痂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平均溶痂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第14天,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无显著性(χ2=1.40,P>0.05),经Ridit检验,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Z=3.09,P<0.05);治疗第21天,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8.57%),经Fisher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356),经Ridit检验,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Z=2.09,P<0.05);治疗第28天,经Ridit检验,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Z=3.96,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对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溶痂效果理想,对创面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150例矮身材儿童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安宁;张高生;黄晶;王亮

    目的:探讨150例矮身材儿童的病因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瘦素(Leptin)和骨钙素( Ost)水平变化。方法选取150例矮身材儿童(矮身材组)和1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儿童矮身材的病因,比较两组儿童血微量元素以及IGF-1、Leptin、Ost水平。结果150例矮身材患儿中生长激素缺乏症58例(38.7%),家族性矮小46例(30.7%),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19例(12.7%)。矮身材组患儿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锌、钙、铁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血镁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矮身材组患儿血清IGF-1、O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ept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矮身材症病因多为生长激素缺乏、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血微量元素以及IGF-1、Leptin、Ost水平变化可能与儿童矮身材症的发生有关。

  • 北京市某医联体内社区居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现状调查

    作者:许扬;张鹏俊;彭博;杨汀;王辰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认知现状,为开展社区内健康教育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相关内容设计问卷,随机抽取北京市安贞、亚运村两社区的居民共300例,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及就医机构选择等方面问卷调查。结果53.8%的居民从未听说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其主要危险因素、症状全部知晓的居民仅占14.55%、8.36%;48.36%的居民不清楚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否有关;调查发现,仅34.18%的居民了解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的三个途径依次为媒体(报刊、电视、网络)、医务人员、社区机构举办的健康教育活动;当出现身体不适时,56.73%的社区居民首选到社区就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吸引力主要为离家近,就诊患者少、方便快捷,医患沟通更加充分,看病价格相对较低等。结论目前社区居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整体知晓情况还处于较低水平,作为慢病防治的主要力量,基层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促进和社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防病意识和防治观念,提升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防治水平。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和Th细胞因子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意义

    作者:余杨;邹晶晶

    目的:比较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所致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分析T辅助细胞( Th)在此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明确抗HPV感染免疫应答和抗病毒细胞因子在疾病转归中的重要调节机制。方法对86例高危型HPV16/18阳性的患者依所致宫颈病变的不同分为5组:宫颈上皮内瘤变Ⅰ( CINⅠ)组、宫颈上皮内瘤变二级( CINⅡ)组、宫颈上皮内瘤变三级( CINⅢ)组,宫颈癌组和宫颈炎组,检测其干扰素γ( 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病变患者6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差异,及其每个细胞因子对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在宫颈炎、CINⅠ、CINⅡ表现为Th1优势,CINⅢ和宫颈癌表现为Th2优势;宫颈炎、CINI病变组,IL-2、INF-γ、TNF-α均有升高,CINⅡ仅有IL-2的升高。比较回归方程中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对宫颈病变影响程度依次为INF-γ>TNF-α>IL-2>IL-10。结论在抗HPV持续感染免疫应答中,Th1优势更利于机体清除病毒,Th1向Th2的偏移,可加重宫颈病变。细胞因子对该过程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上调或下调免疫反应,增强或抑制免疫应答,另一方面直接作为抗病毒的效应分子发挥作用。

  • 肺动脉瘤诊断与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侯睿;马国涛;苗齐

    目的:探讨肺动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分类,以及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预后。方法收集本院25年来收治的所有肺动脉瘤患者,回顾其主要临床数据。特别是对手术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结果1980~2015年本院共收治肺动脉瘤患者21例,其中5例接受手术治疗,包括2例巨大肺动脉瘤。手术病例的完全缓解率达80%,术后平均住院日(8.5±1.29)天,有1例因分布性休克导致术后死亡。结论肺动脉瘤必须严格依病因进行分类,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策略。瘤体巨大或进展迅速,以及合并有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解剖畸形、邻近重要结构压迫的患者均应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对病变肺动脉的处理方式可依不同病因而选择单纯动脉瘤缝合术或异体/人工血管替换术,而合并的解剖畸形也应在术中一并处理。该类患者手术效果良好,长期预后满意。

  • 保乳手术后乳腺癌患者血 CD19+、自然杀伤细胞、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对乳腺癌复发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峙霖;周恩相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血CD19+、自然杀伤细胞(NK)、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对乳腺癌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观察组)手术前后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CD19+、NK表达百分率,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6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CD19+、NK以及IL-6水平变化,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评价术后患者血CD19+、NK以及IL-6对乳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前血CD19+、NK以及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乳腺癌患者血CD19+、NK以及IL-6水平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5)。复发组乳腺癌患者术后血CD19+、NK以及IL-6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血CD19+、NK以及IL-6预测乳腺癌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0.745、0.711,佳检测阈值分别为CD19+>10.29%、NK>17.64%、IL-6>49.43ng/L,预测灵敏度为83.3%、58.3%、66.7%,特异度为73.5%、86.8%、76.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CD19+、NK以及IL-6呈高表达,术后血CD19+、NK以及IL-6水平检测有助于乳腺癌复发的预测。

  •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作者:南毛球;戴军;黄光辉;曹雄彬;刘雅芳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内皮素( ET)、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方法选取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受试人员血清NSE、ET、TNF-α水平,并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NSE、ET、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NSE、ET、TNF-α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佳临界值分别为NSE>15.40ng/L、ET>77.94ng/L、TNF-α>44.21μg/L,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0.0%、80.0%、80.0%,特异性分别为85.0%、80.0%、70.0%。观察组患者两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EDV)、平均血流速度(Vm)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而RI则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患者血清NSE、ET、TNF-α呈高表达状态,血流动力学参数也存在明显变化,对血清NSE、ET、TNF-α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

  • 孤独症儿童血清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S100 B蛋白的水平

    作者:彭志晴;朱连荣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和S100B蛋白血清浓度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方法依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 DSM-IV)》选择已明确诊断的孤独症儿童65例,并按照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 CARS)标准对孤独症儿童进行病情分级;另选7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受试儿童血清中GDNF和S100B蛋白水平。用SPSS20.0统计软件做两组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病例组儿童血清G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病例组儿童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病情分级后,轻度孤独症儿童血清GDNF水平与对照组儿童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病情加重GDNF水平呈下降趋势,重度孤独症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重度孤独症儿童之间的GDNF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重度孤独症儿童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儿童相比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重度孤独症儿童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病例组均未发现GDNF和S100B蛋白水平存在性别差异(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血清GDNF水平明显升高,而S100B蛋白水平有升高趋势,推测两者在孤独症的发病过程中均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宇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价值。方法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剖宫产手术,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产后恶露天数、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值下降幅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1.57±7.59)分钟、胃肠蠕动恢复时间(12.47±3.65)小时、肛门排气时间(24.82±3.47)小时、产后恶露天数(23.77±2.95)天,均显著短于对照组[(59.44±8.23)分钟、(17.92±5.71)小时、(31.25±4.38)小时、(29.58±3.22)天],差异具有显著性(t=4.106、3.344、2.955、2.568,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14.34±83.44)ml]及血红蛋白下降幅度[(1.31±0.55)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39.48±87.15)ml、(2.65±0.74)g/L],差异有显著性(t=4.952、5.21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84%(14/37)]与对照组[33.33%(12/36)]差异无显著性(χ2=1.017,P>0.05)。结论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产后恶露天数,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变化。

  • 子宫肌瘤及瘤旁平滑肌组织中 miR-18 a及 ERα的表达分析

    作者:邢景娜;王世荣;薛娟;庞旭娇;刘叶

    目的:子宫肌瘤及瘤旁平滑肌组织中miR-18a及ERα的表达分析。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组织标本68例,取其瘤旁组织作为对照,比较子宫肌瘤组织和瘤旁组织、单发肌瘤组织和多发肌瘤组织中miR-18a和ERα表达的差异,分析子宫肌瘤组织中miR-18a和ERα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子宫肌瘤组织的miR-18a表达平均光密度(95.28±4.50)低于瘤旁组织(138.54±5.6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子宫肌瘤组织的ERα表达平均光密度(381.49±18.35)高于瘤旁组织(935.21±24.6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发肌瘤组织的miR-18a表达平均光密度(89.35±4.05)低于单发肌瘤组织(102.84±4.1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发肌瘤组织的ERα表达平均光密度(367.54±25.17)高于单发肌瘤组织(392.71±22.2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子宫肌瘤组织的miR-18a表达平均光密度与ERα表达平均光密度呈负相关(r=-0.485,P<0.001)。结论 miR-18a在子宫肌瘤组织特别是多发肌瘤组织中呈低表达,而ERα呈高表达,可能为miR-18a影响了子宫肌瘤组织中ERα的表达。

  • 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和胆固醇水平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作者:李春芝;赵鑫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和胆固醇( TC)水平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 MA)的价值。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病患者16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术前(T0)、术后1天(T1)、3天(T2)、1周(T3)和1个月(T4)的血浆NT-proBNP和TC水平。统计研究组随访2年期间MA发生情况,并根据其MA发生情况分为MA组( n=18)和非MA组(n=150)两个亚组,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浆NT-proBNP和TC水平,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 ROC)分析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NT-proBNP和TC水平联合预测其MA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围术期的血浆NT-proBNP和TC水平均升高;与T0比较,研究组T1、T3和T4的血浆NT-proBNP和TC水平均降低(P<0.05)。研究组MA发生率为10.71%(18/168),且MA组围术期的血浆T-proBNP和TC水平均高于非MA组(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728.28 pg/ml和4.15 mmol/L为血浆NT-proBNP和TC水平临界值时,AUC=0.884(95%CI 0.791~0.936),曲线上MA患者17例,敏感度为94.44%,曲线下非MA患者148例,特异度为98.67%,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1%、89.47%和99.33%,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NT-proBNP和TC水平联合预测其MA的价值良好。结论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NT-proBNP和TC水平均较高,且两者联合预测其MA的价值良好,这可能和NT-proBNP与患者心功能损伤相关及TC调节心脏电解质平衡作用相关,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NT-proBNP和TC水平可能用于其MA的预测,为其预后改善提供依据。

  • 发烟罐中毒18例诊治分析

    作者:段利达;徐荣;刘彤;郭凯

    目的:探讨发烟罐中毒对多系统的损害及诊治方法。方法对发烟罐中毒患者给予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护胃黏膜治疗,同时给予补液、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治疗,加强口鼻腔护理。结果1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达到治愈标准,出院时肺部病灶已大部分吸收,随诊1个月无残留病灶。结论发烟罐中毒目前无特效解毒剂,对症支持治疗是为主要的救治措施,应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和进一步探讨研究。

    关键词: 发烟罐 中毒 诊治
  • 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对感染性发热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苗彦;林棱;姚瑾;衣利;黄拔威

    目的:检测100例感染性发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 WBC)、降钙素原( PCT)、C-反应蛋白( CRP)、中性粒细胞CD64,评价CD64检测对感染性发热患者细菌感染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感染性发热患者100例,包括细菌感染组58例,非细菌感染组42例,采用流式细胞仪、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WBC、PCT、CRP、CD64。结果 WBC、PCT、CRP、CD64在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菌感染组中CD64的表达在发热时间≤3天与发热时间>3天以及体温分级之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年龄组、细菌感染部位、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CD64单独检测诊断效能中等(ROC曲线下面积0.717,敏感度73.6%,特异度61.5%),联合PCT、CRP检测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有所提高(82.5%,79.3%)。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可作为临床诊断细菌感染的一项敏感指标,且联合PCT、CRP检测可显著提高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同时,CD64对病情评估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发热时间长,高热的患者CD64的表达显著高于发热时间短、低、中热的患者。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贾利猛

    目的:评估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胆管结石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CBDE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治疗,LCBDE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记录手术过程中各项指标以及住院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LCBDE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LCBDE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LCBDE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疗效可靠,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住院时间短、费用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结石复发率低。

  • 儿童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室内血栓2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

    作者:孙琪青;徐灵敏

    目的:探讨儿童扩张性心肌病形成心室内血栓高危因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2013~2015年收治2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室内血栓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儿平素均未规律服用改善心功能药物及抗凝药物。病例1,女,6岁8个月,同时给予肝素、阿司匹林、华法林联合抗凝治疗12天,血栓吸收顺利,随访6个月,未出现血栓。例2,男,6岁2个月,先给予肝素抗凝,出院前加用华法林,住院56天后血栓吸收,期间出现脑梗死,随访2个月,未出现血栓。结论不规范治疗是儿童扩张性心肌病发生心室内血栓的重要高危因素;定期随访、规范服用改善心功能及抗凝药物,积极处理并发症,有助于改善预后。

  • 机器人辅助膀胱癌根治术与开腹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的围手术期效果的系统评价

    作者:李挺云;梁培育;欧善际;王声兴;周治彦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膀胱癌根治术( RARC)与开腹行膀胱癌根治术( ORC)的围手术期结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9项研究。结果显示,RARC与ORC相比,可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有效地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但其所花费的手术时间更长。结论 RARC与ORC相比,具有更好的围手术期效果。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作者:刘伟;卢帝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常见的糖尿病急症,临床以发病急、病情危重、进展迅速为特点。它是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活性重度缺乏及升糖激素不恰当的升高,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导致以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而血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一个重要检验指标,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则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很大。40%~75%的DKA患者可出现高淀粉酶血症[1],而10%~15%的DKA患者可同时合并AP[2]。同时,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TG)也是AP的诱因之一,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常合并血脂代谢异常,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当甘油三酯>11.3 mmol/L时可诱发急性胰腺炎,称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hyperlip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LAP)。DKA和HLAP可同时出现,临床表现相互重叠,易引起误诊和漏诊,应引起高度重视。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刘丽娜;林财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与升糖激素过多,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了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出现高血糖、酮症,代谢性酸中毒和脱水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感染、降糖药物的不规范应用以及某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都是DKA 的诱因[1-3]。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是冠脉急性闭塞导致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是冠心病的一种急重症,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4,5]。 DKA具有较高的死亡率[6,7],如果DKA并发 AMI 则是内科系统中十分棘手的问题,一方面DKA发作时,AMI发病缺乏典型症状,甚至出现无痛性心肌梗死,容易造成误诊;另一方面DKA合并AMI在治疗上带来难度,病死率升高。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休克的液体复苏

    作者:林财威;张磊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DKA)临床以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为特点,其发生机制与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缺乏及升糖激素增多有关,尤其是生长激素、皮质醇及胰高血糖素等,在急性感染或应激状态下发生。随着胰岛素的广泛应用和糖尿病知识的普及,DKA 的死亡率降至5%以下。但是部分重症DKA患者,特别是合并休克的 DKA 患者,死亡率仍高,常常死于脑水肿、MODS,原因之一是早期的液体复苏仍存欠缺[1,2]。目前的临床共识认为,补液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诊抢救的首要环节。但很多临床医生将DKA导致的脱水和休克混为一谈,对DKA导致休克时的液体复苏,多根据自身临床经验进行,缺乏对液体复苏导致的并发症进行精细调控。液体复苏常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液体复苏时机延迟;其次是液体复苏策略的选择;第三是缺乏对液体复苏导致的并发症进行精细调控。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的相关实验室检查

    作者:张红娟;张丹

    在临床诊断中,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DKA)通常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高血糖,血糖>13.0mmol/L;②有酮体生成;③出现一定程度的酸中毒(pH<7.3)[1]。 DKA常见的并发症有合并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感染、合并急性胰腺炎、合并乳酸酸中毒、合并急性肾衰竭、合并心衰、合并脑血栓等。特殊情况下,还会并发肺水肿或呼吸窘迫等症状,此外,脑水肿、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也是其并发症,但较为少见。DKA的治疗原则是纠正病因,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控制血糖,纠正酸碱失衡,去除诱因,防止可能导致的复发因素,而以上这些治疗措施均有赖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监测。应根据相关的实验检测数据综合判断DKA的轻重程度,并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特殊的监测指标,有利于诊断其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李晓娜;王旭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DKA)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胰岛素不足和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共同作用所致的严重代谢紊乱综合征。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DKA,新发的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DKA为初始临床表现,研究发现15%~67%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发临床表现即为DKA[1],2型糖尿病常在血糖控制不佳时出现该并发症[2-4]。 DKA病理生理改变在及时有效的治疗情况下是可以逆转的,其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其预后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显示12小时血糖、胰岛素用量,24小时意识障碍、发热对DKA患者预后具有影响。

  • 协和中医临床诊治经验荟萃(30)--腰背疼痛、心悸胸闷伴下肢水肿

    作者:王景;景光婵;董振华

    1病例简介
      患者女,53岁,已婚。因“腰背痛8年,间断心悸、胸闷5年,活动后气短伴双下肢水肿4个月余”于2012年7月4日入院。

    关键词:
  • 经方四逆散之妇科临证应用

    作者:谭庆

    四逆散源于张仲景《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散主方为炙甘草、枳实、柴胡、白芍药,其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主治邪热内陷,传入阴经,阳气郁阻不能达于四肢而出现四肢逆冷之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本方所治“四逆”,缘于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此种“四逆”,与阳衰阴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质的区别。李中梓曰:“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唯气不宣通,是为逆冷。”肝为刚脏,喜调达而恶抑郁,主藏血。本证四逆,因肝气郁结,阳郁于里,不能达于四肢而致。肝病易传脾,脾主四肢,脾土壅滞不运,亦可导致阳气不能敷布四肢而为厥逆。本方所治除“四逆”一主证外,其余均为或然症。阳郁气滞是本方证发病的关键[1]。

  • 孕产期相关因素对婴儿行为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金佳;刘晓红

    对于婴幼儿行为发育水平的评价,常用工具为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它是根据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 A. Gesell)和他的同事所修订的发育诊断量表( Gesell量表)修订的。检查内容分适应性行为、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行为五个方面,结果用发育商表示。婴儿发育检查对未来发育是有预测价值的,如果在婴儿期,行为发育完善、质量好、速度正常,证明大脑皮质是健康的,若没有有害的事件介入,大脑皮质的完整将继续保持正常。行为能被大脑的器质性疾病所致的生物学因素所抑制,或被不良的环境所造成的社会心理学因素所抑制。相反,在丰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学习能加快发育的速度。发育的评价是判断小儿神经系统的完善和功能成熟的手段,能较为准确的判断小儿的发育水平。其作用是评价中枢神经的功能,识别神经肌肉或感觉系统是否有缺陷,发现存在的、可治疗的发育异常。

    关键词: 孕产期 婴儿 行为 发育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脑复苏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凯;赵梦龙;翟玉翠;周荣斌

    大脑是心脏骤停( cardiac arrest,CA)后易受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目前对脑复苏的评价主要依赖于临床征象、神经电生理和影像学检查完成,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脑电图、诱发电位、头颅CT和MRI等,但上述指标很难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估,且临床执行困难,不利于脑复苏效果的判断[1]。近年来生物标志物因其具有检测便捷、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其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e specific enolase,NSE)更是被《心肺复苏后昏迷评估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重点推荐( IA类)[2],引起极大的学术共鸣,现对其总结如下。

  •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病例分析

    作者:韩桢;孙晓萌;刘凤奎

    1病例摘要
      患者男,77岁,主因“咳嗽、咳痰,伴发热半个月,上肢皮疹3天”由外院转至本院急诊。患者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体温38.5℃,外院诊断肺部感染,予抗感染1周后行胸部CT检查,怀疑肺栓塞。双下肢血管超声示右侧腓静脉血栓,双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予低分子肝素后出现双上肢疱疹伴疼痛,考虑不除外低分子肝素过敏,停用后皮疹无缓解,仍有高热,转至本院急诊。

  • 拉莫三嗪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病例分析

    作者:徐薇;杨菲菲;李邻峰

    1病例摘要
      患者女,60岁。主因双侧大腿、腹部起疹,伴瘙痒13天,加重伴泛发全身4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3天自双侧大腿、腹部处开始发生红色皮疹,伴剧烈瘙痒,起疹前1个月因癫痫发作口服拉莫三嗪,起疹后即自行停药。曾就诊于外院,诊断为“药物性皮炎”,给予口服西替利嗪,外用药物(不详)治疗,皮疹好转,瘙痒减轻。6天前因双侧耳后淋巴结肿大,就诊于外院,耳后淋巴结超声示:双侧耳后多发淋巴结,诊断为“颈淋巴结炎”,给予头孢地尼、甲硝唑治疗。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8.5℃,皮疹逐渐增多至双侧小腿,血常规示:白细胞6.46×109/L,中性粒细胞0.611,诊断为“药物性皮炎”,给予仙特明、泰诺林口服治疗,皮疹未见明显好转,体温波动在37.5~38.7℃,皮疹渐增多至双上肢、手部、躯干及面颈部,伴咽痛,轻微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遂就诊于本科,以“药物性皮炎”收入院。

  • 2017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解读

    作者:王蕾;杨汀;王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 )是成立于1988年的机构组织,2001年起GOLD开始出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简称GOLD全球策略,使其成为了指导全球多个地区有关慢阻肺诊疗的依据。 GOLD全球策略每年均会更新,分别于2006年、2011年进行了较大修订,自2011年版至2016年版,GOLD全球策略基本沿用原有的框架及中心内容。2017年版GOLD全球策略是近6年来的首次重大修订,框架及内容均有更新,修订内容涉及慢阻肺的定义、病情评估、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并发症管理等诸多方面。

  •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发展沿革的探讨

    作者:林燕;李建

    教材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同时也是一门学科知识及其体系构成的反映。中医儿科学作为临床学科的主要课程,将中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教材编写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能够反映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梳理和分析教材的发展沿革,可为今后的教材编写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有助于完善教材,推动学科发展。笔者以《中医儿科学》规划教材的9个版本为对象,将其划分为统编教材与行业规划教材2个阶段,历经基础、探索、发展和成熟4个时期,根据中医儿科学专业教材编写背景、内容特点,尝试对中医儿科学教材发展沿革进行分析探讨。

  •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留学生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实践及探索

    作者:朱建楠;邓方;孙晴晴;林卫红;王赞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留学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成为评价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1]。近年来吉林大学招收了来自许多国家的留学生,在提高学校国际声望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2]。制订一套适合留学生的教学体制,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在留学生教学实践中共同追求的目标。神经病学作为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相对于内科学来说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留学生自身特点,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医学教学改革问题。近几年通过对本校留学生神经病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以问题为导向(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腹泻的临床诊断思路

    作者:刘凤奎

    腹泻是任何人一生中都曾有过的症状,在发达国家,成人平均每年发生腹泻1~2次,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更高。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1次,个别人每2~3天排便1次,或每天2~3次。正常粪便成形,日量150~200g,水分占150ml左右。在便秘时,由于粪便堵塞于直肠腔内,刺激直肠黏膜,可有排便次数增加,且伴有里急后重感,不能称之为腹泻。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腹泻多指排便次数多于平时,每天排便3次以上,粪便量和性状发生变化,粪便量增多,不成形,便溏稀,含水量增加,或在一定的时间有频繁水样便,每天排粪便总量超过300g,有时便中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食物,或含有黏液、脓血。根据病程,腹泻有急、慢性之分。病程2周以内为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为慢性腹泻。

    关键词: 腹泻 诊断 思路
  • 重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

    作者:王旭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常见的糖尿病急症,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常以感染、胰岛素停止应用、卒中等为诱因,其中感染是常见的诱因。 DKA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拮抗激素过多共同作用的结果[1]。DKA的诊断标准为:①血糖大于11 mmol/L;②血pH<7.3或HCO3-<15 mmol/L;③酮血症和酮尿症。 DKA常见于1型糖尿病的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发生,部分2型糖尿病以DKA为首发表现。50多年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高达3%~10%,得益于胰岛素的应用,目前对于DKA的诊治有了很大进步,在有经验的医学中心, DKA死亡率小于5%。但伴有并发症的DKA患者,死亡率仍然很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并发症有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与心衰、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胰腺炎、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等,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影响DKA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2]。

  • ICU意识模糊评估法使用中常见问题解读

    作者:郭海凌;孙丹丹;梁涛

    ICU谵妄是由于ICU患者经历的一系列打击所致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意识和注意力的障碍,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定向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昼夜颠倒、烦躁不安及恐惧[1]。 ICU 谵妄发生率总体达35%~80%,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发生率更是高达80%[2]。 ICU谵妄的近期影响包括院内死亡率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延长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远期影响主要是神经心理缺陷,表现为出院6个月之后的认知受损,而研究表明这导致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下降[3],因此被称为ICU第六生命体征。因ICU谵妄较高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的危害度,2013年PAD指南[4]和2015年修订版 DAS-Guideline 指南[2]均指出,需要对ICU谵妄进行常规监测与评估,以早期预防ICU谵妄的发生, ICU意识模糊评估法(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intensive care unit, CAM-ICU)是指南推荐的常用ICU谵妄监测与评估工具,被作为ICU谵妄筛查的金标准[5,6]。 CAM-ICU已被翻译为20多国语言的版本,2014年3月美国谵妄协会对于各国CAM-ICU在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并逐一做了详尽回答。 CAM-ICU 评估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环环相扣,国内很多医护人员开始尝试将其作为常规评估ICU患者意识状态的工具[7]。

中国临床医生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3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