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림상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781
  • 国内刊号: 42-176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46
  • 曾用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孔维佳 黄选兆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颞骨肿瘤性面瘫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杨东辉;梁敏志;谭向杲;夏广生

    目的:探讨引起面瘫的颞骨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引起周围性面瘫的颞骨肿瘤临床资料,包括面神经瘤11例(面神经鞘瘤8例、面神经纤维瘤3例),颞骨恶性肿瘤12例(颞骨鳞状细胞癌9例、软骨肉瘤1例、横纹肌肉瘤2例).全部患者行CT及MRI检查.于术治疗23例,其中11例行面神经瘤切除术(经乳突径路6例、乳突颅中窝联合径路3例、乳突腮腺联合径路2例,8例肿瘤切除后同期进行面神经移植);12例行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扩大乳突根治术5例、颞骨次全切6例、颞骨全切除术1例),术后均加放疗.结果:影像学上肿瘤是否沿面神经走向分布是面神经源性及非面神经源性肿瘤的主要鉴别方法.随访3~8年,10例面神经瘤全部切除无复发,1例面神瘤残留.12例颞骨恶性肿瘤(Stell分期:T2期5例,T3期7例)复发率为41.7%(5/12),5年生存率66.7%(8/12).结论:引发面瘫的颞骨肿瘤中面神经源性肿瘤多为良性,非面神经源性肿瘤以恶性肿瘤多见.CT及MRI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类型及范围而定,面神经源性肿瘤多可同期行面神经移植改善面神经功能.恶性肿瘤需行放疗等综合治疗.

  • 发生于头颈部的6例上皮样血管瘤临床分析

    作者:吕丹;徐婷;朱远志;张琴;刘世喜

    目的:探讨发生于头颈部的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07-08-2011-09确诊为上皮样血管瘤的6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18~44岁(中位年龄29.5岁).肿瘤位于腮腺、颈部及耳部,4例以颈部包块为主要表现,均无创伤史.6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未辅以药物治疗,随访过程中有4例复发,复发患者中有3例再经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行放疗),未见复发.结论:上皮样血管瘤的确诊有赖于结合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应特别注意与木村病的鉴别.多采用手术治疗,预后良好,但易复发.

  • 听性脑干诱发反应结合单刺激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对正常青年人纯音听阈测听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倩庆;宋江顺;刘文婷;汤颖文

    目的:分析正常青年人多刺激听觉稳态诱发反应(m-ASSR)、单刺激ASSR(s-ASSR)、听性脑干诱发反应(C-ABR)、纯音听阈测听(PTA)阈值,分析听力测试组合与PTA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听力测试组合(C-ABR结合0.5、1.0 kHz s-ASSR)在听力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听力正常青年人(43例86耳)分别行PTA、mASSR、0.5 kHz s-ASSR、1.0 kHz s-ASSR、C ABR检查.将PTA、m-ASSR、听力测试组合(C-ABR结合0.5、1.0 kHz s-ASSR反应阈)等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各频率m-ASSR、听力测试组合反应阈与PTA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0.5、1.0、2.0、4.0 kHz处,听力测试组合反应阈与PTA相关系数分别为0.803、0.650、0.649、0.734,而m-ASSR与PTA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64、0.57、0.64.结论:在正常青年人听力评估中,听力测试组合与PTA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听力测试组合可以更准确、更可靠评估正常青年人听阈水平.

  • 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中文版复测信度评估

    作者:李玉玲;张华;张建一;雷畅;马佳;刘海红;王硕;亓贝尔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SADL)中文版复测信度评估,为助听器效果评估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综合性评估方法.方法:采用跨文化翻译法将SADL问卷翻译为中文版,对30例18~87岁配戴助听器的患者进行中文版SADL问卷评估,间隔2周后对同一批患者使用同一问卷进行再次评估.结果:4个子维度及问卷总评分的复测信度系数均大于0.70(均P<0.01),说明问卷的复测信度较好.与SADL源问卷的设计者Cox和Alexander1999年建立的标准值比,本研究除个人形象外,余各子维度及量表总平均分均高于1999年的标准值(P<0.01).结论:本试验初步完成了中文版SADL问卷的编译及复测信度评估;为了满足临床及科研对调查工具可信度和有效度的要求,下一步仍需对中文版SADL问卷进行效度评估.

  • 先天性内耳畸形与GJB2基因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幼瑾;杨军;杨涛;柴永川

    目的:分析婴幼儿、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SNHL)中先天性内耳畸形患儿的GJB2基因突变发生的概率,突变类型以及基因突变与各种内耳畸形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先天性内耳畸形患儿77例及对照组1(无内耳畸形的先天性SN HL) 80例、对照组2(听力正常人群)100例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JB2,直接测序分析突变.结果:77例样本中,发现GJB2基因突变12例,多态34例,正常31例.GJB2基因突变中发现c.235delC纯合突变1例.c.235delC单杂合突变4例,p.V371杂合7例,其中合并p.R184Q(显性遗传)单杂合突变1例.对照组1中发现GJB2基因突变29例,多态34例,正常17例.对照组2中发现GJB2基因突变12例,多态70例,正常18例.内耳畸形患儿与对照组1的GJB2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耳畸形患儿与对照组2的GJB2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JB2基因突变与内耳畸形无相关性,但与无内耳畸形的先天性SNHL有显著相关性.

  • 颞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2例

    作者:赵艳梅;史保院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iant cell reparative granuloma,GCRG)是一种少见的非肿瘤性病变,具有局部侵袭性,好发于上颌骨及下颌骨,发生于颞骨者较少,我院自2006-10-2006-12收治2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 男,50岁,因右颞部外伤1个月,发现右耳上肿物20 d于2006年10月5日入院.1个月前患者搬家具时不慎碰伤右颞部,当时局部稍红肿,无皮肤裂伤.伤后10 d发现右耳上方有一肿物,生长较快,无明显疼痛.体检:右耳轮脚前上方可触及一大小约2.8 cm×2.5 cm×2.0 cm肿物,质较硬,不活动,轻压疼.CT扫描示:右耳根部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CT值41 HU,周围骨质正常.中耳及乳突正常.入院后第3天局部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中见肿物质硬,光滑,有包膜,切面呈鱼肉样,与耳轮脚软骨膜粘连.术后病理为GCRG(图1).随访4年零7个月无复发.

    关键词: 肉芽肿 巨细胞 颞骨
  • 耳鸣对突聋疗效的影响

    作者:陈平;周津徽

    耳鸣是突聋常见的伴发症状,突聋伴耳鸣的发生率可高达70%~100%[1-2],耳鸣有时甚至是突聋患者就诊的首要或惟一主诉.已有研究证实,突聋的年龄、是否伴发眩晕、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等因素对突聋疗效均有影响[3-4],耳鸣对突聋疗效有影响吗?为此,本研究对80例(84耳)突聋住院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体位限制的必要性研究

    作者:贾建平;唱得龙;戴嵩;桑月红;邰旭辉;孙晓慧;侯乐;张伟

    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采用耳石复位法治疗,为了确保疗效及防止复发,在治疗后一般进行限制性体位,本文对限制体位的必要性进行评价.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8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进行Epley手法复位治疗,之后再随机分成限制体位组及自由体位组.限制体位组患者在复位后48 h内严格控制体位活动方式.自由体位组患者则不进行任何限制.分别于治疗后1周及3个月进行随访,了解治疗结果及复发情况.结果:1周内及3个月后随访其治愈率略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位法治疗BPPV疗效确切,治疗后限制体位会对患者生活及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对治疗效果无显著影响,建议Epley手法复位治疗之后不限制体位.

  • 开窗减压术在颌骨囊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洪育明;许志辉;吴文源;梁振源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在颌骨囊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颌骨囊性病变实行开窗减压术,使囊腔呈开放状态,解除囊肿压力,术后冲洗囊腔,定期随访.结果:开窗术后全部患者囊腔缩小,X线和(或)CT复查可见囊腔周围新骨生成,倾斜移位的牙逐渐纠正,小儿患者移位的恒牙胚基本回位并萌出;18例仅存小骨凹陷,无需行Ⅱ期手术;8例囊腔缩小50%以上.予行囊肿切除术;6例囊腔缩小不足50%,仍在随访治疗中.结论: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 部分突聋患者的椎动脉改变

    作者:宋翊飒;吕峰泉;蔡辉霞;吴浩

    目的:分析部分突聋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DSA的表现特点,以期了解内耳血供的异常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方法:对经彩超证实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34例突聋患者分别在两侧椎动脉行DSA检查.分析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的影像学表现,继而有针对性地行耳内科治疗方案,疗程结束后观察听力改善情况.结果:34例均成功进行上述检查,无相关并发症出现.34例中,2例表现一侧椎动脉闭塞,5例椎动脉硬化.分别有29.4%(10/34)的右侧小脑前下动脉和35.3%(12/34)的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呈现缺失或细小改变,64.7%(22/34)的右侧内听动脉和73.5%(25/34)的左侧内听动脉呈现缺失或细小改变.行针对性的耳内科治疗方案后纯音听阈测试显示听阈水平(250、500、1 000、2 000、4000 Hz听阈的平均值)平均下降28.2 dBHL,其中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3%.结论:部分突聋患者的发病与其内听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的细小、缺失导致的内耳缺血有相关性.因此,在行耳内科治疗中,合理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对此类突聋患者的疗效是较为令人满意和肯定的.

  • 太阳活动与全球变暖对突聋发病率的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

    作者:李可军;冯雯

    目的:探讨突聋发病人数的长期变化趋势与太阳活动和全球变暖的关系.方法:对1980-2009年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突聋发病人数逐年的百分比、每年平均太阳黑子数、每年西安市平均气温等三种数据进行了经验模式分解、交叉相关分析和统计检验分析.结果:突聋的趋势项成分与气温变化的趋势项成分有明显关联;突聋的本征模函数项成分与黑子数的本征模函数项成分有明显关联.结论:气温变化的趋势是影响突聋发病率长期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黑子活动(主要是非趋势波动成分)可能对突聋的非趋势波动成分有显著影响.

  • 血必净对OVA诱导变应性鼻炎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对HO-1的影响

    作者:宋冬梅;牛英豪;王建涛;薛静;吕欣;杨建旺;王宝山

    目的:研究血必净在OVA诱导的小鼠变应性鼻炎(AR)模型中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气道局部雾化吸人给药的可行性.方法:建立OVA诱导的小鼠AR模型,用血必净[1 ml/(kg·d)]和地塞米松[30 mg/(kg·d)]分别进行气道雾化治疗,对照组用PBS(pH 7.4)代替;检测各组小鼠鼻腔灌洗液中嗜酸粒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鼻腔灌洗液中炎性因子、OVA特异性IgE的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鼻黏膜及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鼻黏膜及肺组织中HO-1的表达.结果:经血必净气道局部雾化吸入给药处理的小鼠可明显降低气道中的嗜酸粒细胞、炎性因子IL-4、IL-5、IL-13和TNF-α的表达水平,提高IFN-γ的表达水平;降低鼻腔灌洗液中OVA特异性IgE的表达水平;减少鼻黏膜和肺组织中黏液产生和炎症细胞的浸润;诱导鼻黏膜及肺组织HO-1的表达.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气道局部雾化吸入给药可以抑制OVA诱导的小鼠AR模型中炎性因子产生,逆转Th1/Th2失衡,其治疗作用可能与诱导鼻黏膜组织HO-1的高表达有关.

  • 2012年中国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作者:亚明宏

    1 指南产生的背景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非必要的甲状腺结节的手术率也显著上升.甲状腺癌的术式、放射性碘治疗、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和甲状腺癌复发的监测等方面都缺乏共识和规范.2011年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首次发表了《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1].由于受国内整体临床水平的局限,此指南中的一些标准与治疗方式有别于欧美的指南,不被大多数学科认同.

  • 骨导听觉植入装置(BAHA)临床应用适应证

    作者:夏寅;董博雅

    骨导听觉植入装置(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BAHA)是一种利用骨融合原理、借助骨导途径直接将声音信号传人内耳,从而改善患者听力的听觉装置.BAHA由三部分组成:钛质植人体、基座及言语处理器.1977年瑞典的Anders Tjellstrom教授首先将BAHA应用于3例慢性中耳炎患者,获得良好效果.迄今,BAHA在全球已有超过100000名受益者[1].

  • 振动声桥植入适应证

    作者:吴皓;黄琦

    借助人工植入装置来恢复听力的方法是近20年来耳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听力损失分别采用不同的植入装置.振动声桥(vibrant soundbridge,VSB)便是其中之一,由Geoff Ball发明,分体内部分(调制解调器、磁铁、内部线圈、导线、漂浮传感器)和体外语言处理器(麦克风、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电池)二部分,原理:声音由方向性麦克风接收后转换成电信号,再由电磁转换器产生振动并放大听骨链的自然振动.自1996年第1例声桥植入以来(U.Fisch)已有10多年的经验,全世界已有数千用户.其早期主要适应证:由于内耳问题导致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 助听器产品与服务进展

    作者:张华

    助听器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进入我国[1],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近10余年来数字式助听器的应用,以及我国验配师制度的确立,给我国助听器行业带来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从事助听器行业的专业人员仍然较为缺乏,服务基础仍然很薄弱,服务系统不够完善.而在这方面,发达国家有很多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国内常常以"多通道、频率改变、体积更小"等作为新技术的进展,而有的国家则强调以完善服务和培训为主.本文就国外(以美国为主)目前的助听器服务系统进行介绍,同时也对当前助听器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

  • 振动声桥植入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佩娜;黄宏明

    振动声桥(vibrant soundbridge,VSB)是一种新型的半植入式中耳助听装置,由Geoffrey Ball 在1994年研发成功,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通过欧洲CE和美国FDA认证,并于2010年5月在中国正式上市,目前全球的VSB植入患者已超过一万例.VSB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声信号转换成电磁能,驱动漂浮质量传感器(floating mass transducer,FMT)产生机械振动,以此带动听骨链、圆窗或前庭窗的振动,促使外淋巴液发生流动刺激内耳,从而达到有效改善听力的目的.VSB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初期主要应用于中-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聋,后逐渐扩展到传导性聋和混合性聋,尤其适用于佩戴助听器效果不佳且不宜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耳聋患者[1].VSB植入能有效改善耳聋患者的听力及言语识别能力,而且不影响患者的残余听力,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现对国内外VSB植入的临床应用效果做一综述.

    关键词: 振动声桥 耳聋 应用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