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老年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高血压合并心绞痛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高血压合并心绞痛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其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Hcy ≥10μmol/L)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μmol/L 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 Gensini 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CAS);检测血清 Hcy、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结果观察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发生率、CAS 及血清 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Hcy 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效控制老年高 Hcy 水平高血压对于 UAP 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回顾分析
目的:探究讨论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中10例患者部分切除、20例患者次全切除、20例患者全切除。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身体状况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中,尿崩症15例,高血糖6例,脑脊液鼻漏3例,垂体功能低下5例,经治疗后均得到改善。结论应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虽然部分患者伴有术后并发症,但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控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疗效。方法9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9%)优于对照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显著疗效,具有临床大力提倡与应用的价值。
-
显微技术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后并发症对比
目的:对比显微技术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70例行精索静脉结扎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观察组患者行显微技术精索静脉结扎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及复发率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技术下的精索静脉结扎术比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结扎术,有很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间隙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牙列间隙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疗效。方法46例前牙牙列间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3例。实验组给予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修复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修复成功率及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列间隙患者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为 SOM 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85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根据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中度肥大组(66例)及重度肥大组(119例),另外选择无腺样体肥大的扁桃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的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 SOM 发生情况、鼻咽 X 线侧位片测量 A/N 情况及鼻咽镜检查情况。结果中度肥大组、重度肥大组的 SOM 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肥大组 SOM 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肥大组(P<0.05)。对照组 A/N=0.30,气道顺畅无阻;中度肥大组 A/N=0.65,气道部分受阻;重度肥大组 A/N=1.00,气道完全受阻。鼻咽镜检查发现对照组鼻咽部黏膜光滑,咽隐窝、咽口光滑,咽口开放良好;中度肥大组腺样体肥大超鼻咽腔半部,且有部分肥大腺样体堵塞鼻咽鼓管口;重度肥大患儿的腺样体直接压迫咽口堵塞咽鼓管圆枕。结论对诊断为 SOM 的患儿应首先考虑腺样体肥大的可能,因腺样体肥大是 SOM 的主要诱发因素。
-
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观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临床表现、自身抗体谱以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征、常见症状及体征、免疫学特征以及病理学特点。结果30例患者常见的症状为乏力(76.7%),常见的体征为脾肿大(66.7%);抗线粒体抗体(AMA)及 AMA-M2阳性率分别为90.0%和83.3%。丙氨酸转氨酶(ALT)(95.6±4.4)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6.5±3.0)U/L、碱性磷酸酶(ALP)(286.5±8.5)U/L,总胆红素为(19.8±2.6)μmol/L。肝组织学检查以肉芽肿性胆管炎或非化脓性胆管炎为主。按照 AMA 及 AMA-M2是否阳性进行分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病理分期及组织学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室检查结合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早期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对于抗线粒体抗体阴性的患者可行肝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
-
ECT 检查200例肺癌患者脊柱骨转移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探究同位素(ECT)检查肺癌患者脊柱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经 ECT 检查有阳性发现的肺癌脊柱骨转移患者,且以上患者均经准确的病理学诊断,对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癌脊柱转移患者中大多数肺癌病理类型为腺癌,其次为鳞癌,再次为小细胞癌,后为大细胞癌。且男女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0例肺癌脊柱骨转移患者中单部位脊柱骨转移有104例,多部位脊柱骨转移96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对象中发生脊柱骨转移的原发癌发生部位大多在左肺上叶,病理类型中以腺癌居多,单部位脊柱骨转移中以胸椎居多。
-
医源性胆总管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总管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以医源性胆总管损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效果,总结各种损伤因素,提出预防和治疗方案。结果本组40例医源性胆总管损伤患者治愈38例(95.00%),二次手术1例(2.50%),死亡1例(2.50%)。结论及时发现和治疗医源性胆总管损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对四肢骨折患者推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疗法的效果。方法64例四肢骨折者按照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内固定手术,实验组推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发热时间[(3.22±1.44)h VS (5.65±1.73)h]、手术时间[(91.40±9.62)min VS (115.24±14.54)min]、骨折彻底愈合时间[(12.42±3.85)个月 VS (22.97±3.66)个月]、住院持续时间[(8.27±4.83)d VS (16.44±5.28)d]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9.37% VS 31.25%)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推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改进传统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手术方法,探讨术中保留悬雍垂的意义。方法34例 OSAHS 患者采用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采用自身对照评价手术疗效。结果34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术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PSG)分析显示呼吸暂停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以及低血氧饱和度(SpO2)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H-UPPP 治疗 OSAHS 疗效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隐形义齿与铸造支架修复前牙缺失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隐形义齿与铸造支架修复前牙缺失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88例前牙缺失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4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铸造支架进行前牙缺失的修复,试验组患者使用隐形义齿进行前牙缺失的修复。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修复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修复成功106例,成功率73.61%;试验组患者修复成功131例,成功率90.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对照组患者出现牙周病13例,并发症发生率9.03%;试验组患者出现牙周病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缺失使用隐形义齿修复与铸造支架修复比较具有效果美观、固位性优良、舒适耐用的技术优势,同时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修复方式,不会增加牙周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下腹正中横形小切口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下腹部正中横形小切口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0例腹股沟疝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方皮纹处)横形小切口75例,仅行单侧处理55例,行双侧处理20例(包括术前诊断为双侧腹股沟疝14例,术前诊断为单侧腹股沟疝,术中探查对侧6例);对照组:患侧下腹横纹切口75例,单侧56例(不进行对侧探查),双侧19例。对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美观程度、术后复发率、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仅处理单侧与对照组行单侧手术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美观程度、住院平均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处理双侧与对照组行双侧手术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美观程度、住院平均费用等方面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腹部正中横形小切口在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疝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更美观、术后复发率更低、平均住院费用更少等多方面优点,尤其是对于对侧隐匿性疝或对侧是否存在腹股沟疝不确定时,其对侧可探查功能是目前除腹腔镜手术方式以外其他手术方式不可替代的,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合格血液标本对 PT、APTT 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不合格血液标本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151份急诊、住院患者的有问题的不合格血液标本,其中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2~4 h)36份、血液量不足血液标本(血液与抗凝剂总量<1.4 ml)42份、溶血血液标本38份、脂血血液标本25份、其他问题血液标本10份。对以上不合格血液标本再次采集血液进行复检,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血液量不足血液标本、溶血血液标本、脂血血液标本、其他问题血液标本与重新采血后的血液标本 PT、APTT 再次检测结果,除未及时送检的血液标本 PT 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APTT 检查对血液标本的要求较高,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合的应及时重新采血复检,以排除不合格血液标本对 PT、APTT 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准确的检验依据。
-
180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皮下淤青分析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后皮下淤青的情况。方法180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后皮下淤青的例数、淤青出现部位、淤青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以及对患者的术后活动的影响,并总结手术经验。结果180例患者142例出现皮下淤青,其中110例淤青出现在腹股沟区至大腿上1/3处,22例患者膝下内侧出现淤青,其中20例患者腹股沟区至大腿上1/3处及膝下内侧均出现淤青,余10例患者皮下淤青出现在小腿下段。皮下淤青出现的平均时间3 d,消退时间20~25 d。70%的患者对皮下淤青的出现存在不安,经医生及时解释沟通,不安情绪消失。且患者均可以正常活动。结论皮下淤青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大隐静脉主干剥脱时,对大隐静脉主干近端分支进行结扎会避免淤青出现。后期对剥脱后大隐静脉隧道腔内注入加入肾上腺素的冰盐水,可以预防皮下淤青的发生。
-
高龄患者静息能量消耗的初步研究
目的比较高龄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实际测量值(MREE)与公式预测值的差异以选择适当的方式指导临床营养干预。方法42例高龄慢性病患者,用代谢车测定其 REE。能量需要量的预测值分别用 H-B 公式、FAO/WHO/UNU 公式和 Owen 公式计算,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代谢车实际测量值均低于3个公式预测值(P<0.01), MREE 分别为 H-B 公式预测值的82.6%, FAO/WHO/UNU 公式的73.6%和Owen 公式的65.2%。结论高龄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较低,必要时需运用代谢车进行测量,如运用公式进行预测, H-B 公式计算结果相对接近实际值。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肪肝组),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上述两组人员 FFA 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脂肪肝组患者血清 FFA 和 ALT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 FFA 水平升高,其检测可为脂肪肝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梅尼埃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脂蛋白(a)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梅尼埃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及脂蛋白(a)[LP(a)]的水平,了解CRP、LP(a)与梅尼埃病的发病因素关系,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76例梅尼埃病患者(梅尼埃病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集和分析两组的CRP、LP(a)检测数据。结果梅尼埃病组的CRP、LP(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LP(a)与梅尼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临床上动态监测梅尼埃病患者血清CRP和LP(a)对指导防治都具有临床意义。
-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分期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8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分期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6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分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他汀类药物调脂的价值。方法5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根据常规内科标准进行抗血小板凝集、β-受体阻滞剂、抗凝及对症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调脂治疗,研究两组临床施治情况。结果①临床疗效:观察组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26/27),相比对照组的74.1%(20/27)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 P<0.05)。②血脂指标:施治前,两组各项血脂指标水平较接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两组血脂指标值均出现变化,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安全性:两组实施治疗期间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调脂疗效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适合加强推广。
-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FGF23、iPTH、钙、磷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的影响。方法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分为 iPTH ≤500 ng/L 和 iPTH >500 ng/L 两个大组,每组28例;每大组随机分为骨化三醇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和冲击组,各14例。比较两组 FGF23、iPTH、钙、磷的变化情况。结果iPTH ≤500 ng/L 组:治疗前,常规组与冲击组患者 FGF23、iPTH、矫正钙、磷及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和冲击组 FGF23、iPTH 均明显下降,矫正钙、钙磷乘积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TH >500 ng/L 组:治疗后,常规组 FGF23、iPTH 明显下降(P<0.05),矫正钙、血磷、钙磷乘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组 FGF23、iPTH 明显下降,矫正钙、钙磷乘积明显升高,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有助于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FGF23、iPTH 水平,促进钙、磷代谢正常,改善患者预后。
-
阿卡波糖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慢性炎症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讨口服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后其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方法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阿卡波糖治疗组(120例)与未给予阿卡波糖组(120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方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血浆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比较两组血浆 MCP-1、INF-α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TNF-α及血浆中MCP-1均显著降低(P<0.05),且阿卡波糖治疗组比未给予阿卡波糖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2型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空腹血糖、体内血浆中 MCP-1及 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的水平。
-
硝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观察临床效果,探究治疗机制。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只单纯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及美托洛尔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均有降低,且治疗组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疗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理护理对女性甲状腺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女性甲状腺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8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1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加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抑郁得分情况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促进患者血压平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失眠的中医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失眠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方法选取50例骨科围手术期失眠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就实施效果展开探讨。结果本次选取患者干预前睡眠质量评分为(9.06±1.28)分,干预后为(7.19±1.03)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焦虑评分为(47.7±4.9)分,干预后为(39.5±4.2)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围手术期失眠患者,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可安神定志,提高睡眠质量,进而获得良好的心理状况。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记录两组患者救治等待时间(收治怀疑为脑梗死患者到专科医生实施溶栓治疗时间)、在48 h 内的死亡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14周的随访,随访中观察患者的运动障碍情况、睡眠障碍情况、排尿困难等。结果观察组的救治等待时间低于对照组,接诊后48 h 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运动障碍、睡眠障碍、排尿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助于缩短脑梗死患者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长期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和处理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和相关的处理措施。方法100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预见性护理指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和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64例骨科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基本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5%(14/32);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4.2±5.8)d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6.7)d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不但能减少并发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实施预见性护理以来患者满意度较高,该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工作中的护理新进展
临床护理路径是继整体护理之后出现的新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高危孕产妇方面应用较少,尤其是剖宫再孕孕妇方面并未谈及,在剖宫产率较高和国家计划生育二胎政策有所放宽的今天,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管理,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剖宫再孕孕产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本文系统概述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的应用进展,以便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疾病的护理效果。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8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68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坚持用药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痊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只有1例患者治愈无效,总有效率为97.06%。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有3例患者治愈无效,总有效率为91.1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肝肾等功能性异常状况。结论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疗效显著,能够提升护理效果。但是在临床应用上阿司匹林更具有经济优势,在护理过程中应用范围较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ICU 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提高作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对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 ICU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肠内营养耐受性。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60岁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良好和中等例数显著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耐受性差例数显著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 ICU 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肿物的手术室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针对乳腺肿物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乳腺肿物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 C2组与 C1组,各45例。C2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法;C1组选择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方法。对比两组乳腺肿物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恢复满意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乳腺肿物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护理后,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 C1组明显低于 C2组,在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恢复满意度两方面, C1组明显高于 C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物患者在实施微创治疗过程中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探讨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12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加以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为6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达到98.3%的合理操作率,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合理操作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的诱发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的诱发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45例行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PGS);以是否发生胃瘫为因变量,以选取的17项相关指标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术前已经出现幽门狭窄或不通、情绪异常、手术吻合方式是毕Ⅱ式、手术过程中清扫的淋巴结范围(D3)、止痛泵的应用、血糖异常、早期肠内营养、腹腔内炎症、吻合口愈合不良是胃瘫综合征发生的诱发因素(OR>1, P<0.05),患者的血常规检查表明的血色素检测和总蛋白检测是胃瘫综合征是否出现的保护性因素(OR<1, 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出现与多种因素相关,针对相关的危险诱发因素做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防治术后胃瘫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术后护理方法。方法80例行 TST 手术治疗的痔病患者,分析其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术后患者脱出痔块,均还纳肛内,住院时间为5~7 d,平均住院时间(6.22±0.33)d。6个月随访,并未发生大便失禁、肛门狭窄等症状。结论TST 术后采取有效护理,能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恢复。
-
人性化护理服务对 NICU 家长心理需求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家长心理需求的作用。方法选取200例患者家属,将2013年1~12月本院 NICU 科未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作为对照组,2014年1~12月本院 NICU 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作为实验组,各100例。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效果。结果实验组技术操作合格率为99.0%,表格书写合格率为98.0%,危重症患儿抢救成功率为99.0%,家属满意度为98.0%,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科室借鉴、应用。
-
医院门诊输液室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输液室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71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疗效。结果两组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实验组(33.88±4.85)分,对照组(33.74±4.9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输液前 SAS 评分(17.01±2.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5±3.67)分,其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输液室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可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
电视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复杂大气道狭窄的护理要点
目的:研究和分析电视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复杂大气道狭窄的护理要点。方法16例行电视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复杂大气道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电视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复杂大气道狭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优质护理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自行设计遵医行为调查表调查患者的遵医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的 SCL-90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完全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缓解负面情绪,加强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伤情严重胫腓骨骨折胫前皮肤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伤情严重胫腓骨骨折患者胫前皮肤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严重胫腓骨骨折患者40例,在围手术期进行积极的胫前皮肤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1例患者术后出现软组织炎,1例患者伤口裂伤,皮肤功能恢复缓慢,其他患者均无异常,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重症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胫前皮肤护理,可以预防软组织感染,对骨折预后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和心绞痛发作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心绞痛的发作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54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7例。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
舒适护理在行 PICC 置管乳腺癌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 PICC 置管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别在围置管期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45例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5例新生儿均治愈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新生儿采用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探讨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方法70例发生不安全情况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安全措施防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过程中,发生不安全情况的主要与患者、护理人员相关。因此,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在护理工作中加强防范,才能大限度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
-
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总结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20例微创介入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220例患者接受了微创介入治疗,优良率为98.2%,住院时间3~10 d,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为100%,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科学的护理保证了治疗、康复的效果,消除了患者的恐惧,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
体位管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假体脱位的护理效果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体位管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体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防脱位相关知识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假体脱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防脱位相关知识平均评分(81.35±8.51)分,髋关节功能评分(84.74±10.62)分,假体脱位发生率3.33%(1/30);对照组的防脱位相关知识平均评分(67.16±7.30)分,髋关节功能评分(71.28±9.44)分,假体脱位发生率16.67%(5/30),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体位管理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防脱位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假体脱位发生率。
-
精神病患者严重拒食的病情观察要点
目的提供严重拒食的精神病患者观察要点,以提高精神病患者严重拒食的饮食康复程度,杜绝或减少因严重拒食引发的不良医疗事件降低其发生率。方法70例严重拒食的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护理前均给予反复强调要重视病情观察,要求注重每个细节。治疗护理2周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严重拒食患者的饮食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数和发生率,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有效病情观察能提高精神病患者严重拒食的康复程度,杜绝或减少因此引起的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护理差错常见原因及防范
护理差错的防范,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护理人员必须提高安全思想,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具备全面素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
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的性能比较
目的:对洛阳市中心医院便携式血糖仪和医学检验科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进行比对,以保证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由医学检验科提供肝素钠抗凝血10份。在便携式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上重复测量3次,以生化分析仪为靶仪器,计算相对偏移。结果54台血糖仪中50台与生化分析仪测定值偏差在允许范围(±0.83 mmol/L 或±20%)内。结论定期对血糖仪准确性进行评估,能更好地规范血糖仪的使用。
-
药剂科管理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探讨药剂科管理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更多可靠指导。方法选取加强药剂科管理前住院医嘱500张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加强药剂科管理后住院患者住院医嘱500张为观察组。比较分析管理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率、药物金额及问题发生率。结果在抗菌药物应用率、药物金额及问题发生率方面,加强管理后分别为4.8%、(70.2±11.6)元、11.0%,明显低于加强管理前的79.6%、(91.3±20.4)元、32.0%,加强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药剂科管理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有效降低问题发生率及患者医药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生活图标在重症患者中的制作及应用
目的:探讨生活图标对提高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意义。方法2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主动式提问组、肢体语言组和生活图标组,各80例。分别采用主动式提问、肢体语言和生活图标3种方法进行试验。通过医护人员与每位患者交流所花费的时间以及所达到的效果,进行总体评价。结果三组交流所花费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00、126、33 s,生活图标组优于主动式提问组和肢体语言组(P<0.05)。结论通过正确应用沟通技巧,改善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
探讨 ICU 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检索、小组讨论、函询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来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一个ICU 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当中,其回收率91.6%、95.4%,权威系数0.865、0.868,协调系数0.175、0.265,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一个包含三项1级指标,21项2级指标和97项2级指标的 ICU 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 ICU 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护理管理人员采取 ICU 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
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研究和观察助产士对初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后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80例将要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不进行产前教育,观察组由助产士进行产前教育。将两组产妇的产程和分娩方式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产前教育,有利于缩短产妇的产程,并提高产妇自然分娩几率,使母婴的身体素质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优化。
-
盐酸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60例麻醉风险评分表(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每组30例。Ⅰ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0.025μg/(kg·h),Ⅱ组给予盐酸羟考酮0.1 mg/(kg·d)。两组术后背景输注速度2 ml/h,总容量100 ml,记录两组术毕(T1)及术后6 h(T2)、12 h(T3)、24 h(T4)与48 h(T5)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4分,且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0.1 mg/(kg·d)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和舒芬太尼0.025μg/(kg·h)具有相同的镇痛效果,同时可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研究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组患者采取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等给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30%明显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感染、平均疗程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脓肿采取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不但可以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术后感染率和复发率较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浅谈老年病的特点与预防
老年病是指人们步入老年期阶段之后,容易出现的一些疾病,简称老年病。当年龄增加时,人体内部的各个器官的功能开始逐步衰退,甚至日益枯竭,人们对病毒以及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也大大降低,这个时候很容易得上一些病理特征独特的疾病。另一方面,如果老年人患上一种普通病,表现的特征也会与年青人差异很大。老年人因为各方面的脆弱性,治愈疾病的过程也是难上加难,并且自身也会受到极大的创伤,因此,老年病更重要的不是治疗而是预防。
-
糖尿病社区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糖尿病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2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4例。干预组采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遵医嘱自我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社区综合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糖、体质量指数、治疗依从性、并发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浅谈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病因与诊断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类心血管疾病也在逐年上升,这其中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出现在各类心脏疾病中的晚期表现,本文针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病因与对其进行应对的方法入手,帮助人们对心力衰竭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
试论从中药药理和中药临床的研究范围探讨西药中药化的研究
西药中药化,顾名思义就是在中药理论研究基础上对西药进行开发,以此达到中西结合目标。伴随现代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无论是中医理论还是中医技术都得到西医认可,且二者之间互补和互通关系,能使西药开展更为顺利。本文将重点以中药药理和中药临床研究为主进行西药中药化的研究,希望对今后西药中药化开展有所帮助。
-
临床药师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为切入点开展药学服务的体会
本文结合临床药师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实践,总结本院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方法。临床药师可以从药学信息咨询服务,参与临床会诊、药学查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安全使用等方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把握好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临床药师能为临床提供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血尿患者超声诊断腹主动脉夹层瘤1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2岁,主因“间断血尿2个月余”就诊,患者体型肥胖,于2个月前发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曾于本院门诊检查泌尿系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因再次出现血尿而复诊。患者否认泌尿系疾病和外伤等病史,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20余年,故门诊嘱患者憋足尿后再次给予该患者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超声诊断两次妊娠胎儿均为成骨发育不全1例
胎儿成骨发育不全为一种少见的、严重的先天性骨骼发育障碍性遗传性疾病。病理改变主要是网织纤维形成后,骨胶原纤维成熟不足,成骨细胞缺乏使骨膜不能正常骨化,长骨长度仍不断增长,使骨干变细更为明显。骨折后断骨端软骨骨化正常进行而骨膜下成骨较差[1]。还常累及如巩膜、皮肤、牙齿等,表现为骨质疏松合并多发性骨折、蓝巩膜、进行性耳聋、牙齿发育不良、关节松弛。现将1例两次妊娠胎儿超声诊断均为成骨发育不全病例报告如下。
-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治疗320例
目的:总结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综合康复治疗经验。方法对320例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观察综合应用中药塌渍、针刺、超短波、药物四种方法对本病的临床治疗。结果治愈280例,好转2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5.6%。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可以使皮神经及周围软组织在多层次、多靶点上得到干预;其减张减压、消炎镇痛的疗效显著,临床可积极应用。
-
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 COPD 患者肺功能影响的评价
目的:探讨针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观察选择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后对肺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106例稳定期 COP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选择门诊取药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选择综合性肺康复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 COPD 患者在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稳定期 COPD 患者完成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在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稳定期 COPD 患者,临床选择综合性肺康复治疗的方法,能够将患者的肺功能以及患者的血气分析进行有效改善,进而将稳定期 COPD 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提高。
-
急性脑血栓行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初评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血栓行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6±1.1)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为(76.1±7.0)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3±1.8)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为(54.6±4.5)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日常生活能力,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手段。
-
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
目的:探讨双能 X 线吸收技术(DEXA)在体脂测量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体脂分布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双能 X 线吸收技术测量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的体脂和79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的体脂。与腰围诊断标准进行一致性检验。以腹围为判断腹型肥胖的金标准找到躯干脂肪比例的切点并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中心性肥胖(DMOB)组53例和糖尿病非中心性肥胖(DMNOB)组57例,将正常健康人分为对照中心性肥胖(COB)组46例和对照非中心性肥胖(CNOB)组33例。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用 B 型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探讨中心性肥胖和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以 DEXA 方法测量体脂分布与腰围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 DMOB 组与 DMNOB 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 X 线吸收技术可以用于体脂分布的测定来评价中心性肥胖;体脂分布和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密切。
-
新兵体检头部 CT 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新兵体检 CT 头部平扫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湖南地区5年18741例新兵体检复查时进行头部 CT 常规扫面检查并对11244例发现有异常但未退兵的战士进行3年追踪观察。结果发现蛛网膜囊肿196例、透明隔腔和囊肿254例,脑动脉瘤3例,脑动静脉畸形5例,其他疾病3例。结论CT 头部平扫对发现新兵先天性异常和后天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决定是否退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黛力新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联合莫沙必利对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收集(FD)患者486例,进行焦虑评定(SAS), SAS 评分总粗分>40分为焦虑症,其中焦虑症患者351例(A 组),未患焦虑症患者135例(B 组),将 A、B 两组患者按照数字法分别随机分两组, A1组(175例)、B1组(67例)给予莫沙必利治疗, A2组(176例)、B2组(68例)给予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FD 患者中焦虑症发生率为72.22%(351/486),治疗后, A2组患者比A1组患者,其疗效更为显著(93.75% VS 23.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患者与 B1组患者比较并未收到良好效果(36.76% VS 35.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患者其疗效明显低于 B1组患者(23.43% VS 35.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 患者中患焦虑症的患者比例高;黛力新对合并有焦虑症的 FD 患者有疗效,对于未合并有焦虑症的 FD 患者无效,因此对于 FD 患者是否使用黛力新治疗要依据焦虑评定。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自然流产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以避免反复流产的发生,提高正常妊娠率。方法150例早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有2次及2次以上自然流产史为 A 组,1次自然流产史为 B 组,无不良孕史为 C 组,各50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促甲状腺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 A 组28.00%, B 组22.00%, C 组6.00%。A 组与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 C 组、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自然流产有明显相关性,与自然流产次数无明显相关性,对于有不良孕史早孕妇女应常规筛查并尽早积极治疗。
-
低分子肝素在 D-二聚体增高晚期肿瘤患者中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晚期肿瘤患者 D-二聚体增高的疗效。方法检测28例晚期肿瘤患者的血凝及血小板结果,并对血栓标志物 D-二聚体增高的患者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12小时注射1次,治疗7~10 d。检测治疗后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 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0个月,均无血栓疾病发生。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高凝状态,无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可常规临床应用于晚期肿瘤预防血栓形成。
-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负压引流系统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对照试验
目的:比较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7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 VSD 联合 rh-aFGF 治疗, VSD 治疗后继续给予 rh-aFGF 换药治疗;对照组则给予 VSD 联合 bFGF 治疗, VSD 治疗后继续给予 bFGF 换药治疗。随访8周评估烧伤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完全愈合时间、10 d 愈合率分别为(14.4±3.7)d、83.3%,优于对照组的(16.7±4.2)d、56.5%(P<0.05);治疗组皮片存活面积(98.7±3.8)%大于对照组的(92.2±1.4)%(P<0.05);两组并发症、瘢痕控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aFGF 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皮片移植成活率方面较 bFGF 更优,在控制创面并发症及瘢痕发生方面,两药无明显差异。
-
探讨双歧杆菌对剖宫产儿肠道菌群的生长、繁殖、代谢以及定植等生理特征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用含有双歧杆菌辅食喂养对剖宫产儿肠道菌群的生长、繁殖、代谢以及定植等生理特征的影响,扩大双歧杆菌在医学治疗上的使用范围。方法通过剖宫产出生的220例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喂养配方,观察组采用含有双歧杆菌的辅食进行喂养,对照两组剖宫产儿的具体的生理特征变化。结果两组剖宫产儿生理特征的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双歧杆菌加入剖宫产儿的辅食中进行喂养,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的生长、繁殖、代谢以及定植,减少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便秘、腹泻、湿肺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硝普钠疗效欠佳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硝普钠疗效欠佳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硝普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心率(HR)、脑利钠肽(B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治疗硝普钠疗效欠佳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具有较好的临床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三阶梯筛查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初筛中的不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92例25~57岁的妇女进行免费 TCT 及高危型 HPV 检测, TCT 检查诊断为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者或高危型 HPV 检测为阳性者均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并送病理。结果TCT 检查1092例受检者中, TCT 阳性236例,检出率21.61%,其中包括 ASCUS 126例、鳞状上皮低度病变(ISIL)34例、鳞状上皮高度病变(HSIL)74例、鳞状细胞癌(SCC)2例。ASCUS 中活检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者58例,病理组织学符合率为46.03%;LSIL 中活检为 CIN 者24例,病理组织学符合率为70.59%;HSIL 中活检为 CIN 者66例,病理组织学符合率为89.19%;SCC 中活检为SCC 者2例,病理组织学符合率为100.00%。TCT 阳性者与病理组织学总符合率达63.56%。1092例受检者中, HPV 阳性者512例, 检出率为46.89%。其中病理活检为炎症者332例, 占 64.84%,病理活检为CIN Ⅰ级及以上者180例,占35.16%(其中 CIN Ⅰ级128例、CIN Ⅱ级30例、CIN Ⅲ级20例、SCC 2例)。与 TCT 检查的组织符合率(63.5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6, P<0.05)。结论与 HPV 病毒检测相比, TCT 检测的组织学诊断符合率更高,特别是对于 TCT 检测结果为 HSIL 者;对于 TCT 检测结果为 ASCUS 者, HPV 病毒检测可以起到有效的分流管理作用。
-
小金丸联合青霉素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小金丸联合青霉素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青霉素钠,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小金丸口服,10 d 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要症状(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肠系膜肿大淋巴结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小金丸口服联合输注青霉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脂饮食兔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及氨氯地平、辛伐他汀对兔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影响。方法日本长耳兔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氨氯地平组、辛伐他汀组、联合用药组,各1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及高脂饲料并加用药物。于实验开始、24周末测血脂水平,测定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受体(HDLR)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兔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氨氯地平组 TC、TG、LDL-C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辛伐他汀组 TC、TG、LDL-C 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较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 TC、LDL-C、TG 降低, HDL-C 升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不影响血脂水平,增加肝脏 HDLR 表达;辛伐他汀可明显调节血脂,增加肝脏 HDLR 表达;辛伐他汀、氨氯地平联合应用较单药更明显增加肝脏 HDLR表达。
-
伴高脂血症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构建
目的:构建伴高脂血症的阿尔茨海默病(AD)双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方法本实验通过以高脂饮食喂养转基因小鼠建立了不同梯度血胆固醇浓度的 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模型:①高脂阳性辛伐他汀组;②高脂阴性组;③阳性辛伐他汀组;④阳性组;⑤高脂阳性组;⑥阴性对照组。结果高脂饮食组胆固醇浓度超过正常饮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脂阳性组与阴性组和阳性组比较血总胆固醇浓度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阳性辛伐他汀组虽然与高脂阳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但与阴性组相比仍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研究高脂饮食与 AD 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子宫异常出血在治疗上的新进展
子宫异常出血发生于各年龄阶段的女性,出血原因繁多复杂,诊断方法主要有传统的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活检、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声像学检查和宫腔镜检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传统的诊断方法正逐步被取代,本文主要研究异常子宫出血九大类型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
-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概述
综述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医疗提供参考。黄芪桂枝五物汤在临床用于治疗颈椎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肩周炎、慢性心力衰竭肢体酸痛、原发性低血压、酒精性周围神经病变、神经根型颈椎病、股外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等。多种慢性病疗效明显,可为下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