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림상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781
- 国内刊号: 42-176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视神经管局部解剖与鼻内镜下解剖的结合研究
目的:为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临床运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具(20侧)成人湿性尸头,从正中矢状位锯开,以直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量视神经管与前鼻棘间的距离和角度;5具(10侧)(含儿童尸头2具)湿性尸头经鼻腔行鼻内镜下视神经管眶口至颅口段解剖,观察视神经管及其相关解剖标志.结果:大体标本观察,均可见到视神经管与颈内动脉呈"八"字形关系,测得视神经管内侧壁长度平均(9.12±1.89)mm,视神经管眶口直径平均(4.12 ±0.53)mm,前鼻棘到视神经管眶口内壁中点距离平均(61.22±6.23)mm,前鼻棘到视神经管眶口内壁中点的角度平均(45.3±4.5)°.鼻内镜下观察,沿视神经管眶口向后,可见到不同程度的一条反光带,即视神经管,7侧(70%)可见到明显的隆起,3侧(30%)无明显隆起,无法按照隆起形状判断视神经管.结论:结合大体解剖观察与鼻内镜下解剖观察,有助于准确识别鼻内镜下的视神经管,从而提高鼻内镜下视神经管手术的准确性.
-
鼻黏膜创伤愈合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透明质酸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鼻内镜术后术腔愈合与鼻腔分泌液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的关系.方法:比较22例行鼻内镜术的患者术后第1~3阶段PDGF、TNF-α和HA间的差别;比较12周愈合良好者与愈合不良者之间手术前后PDGF、TNF-α和HA的差异性,以及性别、年龄、体重、分型分期方面的差异;并将术腔愈合情况与性别、年龄、体重、分型分期、术前3种因子含量之间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PDGF和HA在术后第1与第2、第1与第3阶段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NF-α在3个阶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鼻黏膜愈合情况与年龄、术前PDGF含量有关,年龄越小,PDGF含量越低,愈合越好,反之,愈合越差.结论:在鼻黏膜创伤愈合的不同阶段,PDGF、TNF-α和HA具有不同的分泌规律,年龄和术前PDGF含量是预测鼻黏膜愈合优劣的有效指标.
-
3种神经肽在血管运动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研究以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为代表的神经肽及其神经纤维在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分布,探讨其在血管运动性鼻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组鼻黏膜标本来源于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辅助检查证实的30例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过治疗,将实验组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每组15例;对照组鼻黏膜标本来源于近3个月无鼻腔急慢性炎性病变并排除变应性疾病的9例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医学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定性、半定量分析并比较SP、CGRP、VIP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鼻黏膜中的表达、分布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鼻黏膜中SP、CGRP、VIP阳性神经纤维和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而且其平均积分吸收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未治疗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SP、CGRP及VIP为代表的神经肽及其神经纤维系统在血管运动性鼻炎发病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
变应原疫苗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调控
目的:探讨变应原疫苗(AV)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表达Th1/Th2细胞因子(IL-2和IL-4)之间的平衡以及血清IgE水平调控作用.方法:选择90例缓解期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组,雾化吸入AV(A组)30例;舌下含服AV(B组) 30例;皮下注射AV(C组)30例;另选择无哮喘及过敏性病史,且近3个月无急性呼吸道感染的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并对3种不同的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方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哮喘患者在SIT前血清Th2细胞因子IL-4和IgE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而Th1细胞因子IL-2则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IT 1年以后,哮喘患者血清中IL-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IL-4及IgE的水平也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血清中IL-4与IgE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264,P<0.01);IL-2与IgE水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369,P<0.05);IL-2与IL-4水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77,P<0.01).而在哮喘患者的SIT中, 3种给药途径疗效均达86%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雾化吸入SIT能使哮喘患者变应原特异性应答从Th2转移到Th1,从而调节哮喘患者Th1/Th2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AV雾化吸入能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SIT方法,患者更易接受.
-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型及Ⅱ型在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Ⅰ型及Ⅱ型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及正常下鼻甲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以及Ⅰ、Ⅱ型受体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RⅠ、TGFβRⅡ在25例慢性鼻-鼻窦炎、21例鼻息肉、17例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TGFβRⅠ、TGFβRⅡ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正常下鼻甲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TGFβRⅠ、TGFβRⅡ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在正常下鼻甲黏膜分别为175.78±7.06、165.00±1.79;在慢性鼻-鼻窦炎组织中分别为147.33±8.15、147.77±4.62;而在鼻息肉组织中分别为125.91±11.26、129.82±1.46.慢性鼻-鼻窦炎及鼻息肉组织中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均比正常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TGFβRⅠ、TGFβR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比在慢性鼻-鼻窦炎病变黏膜中的表达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GFβRⅠ、TGFβRⅡ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点,提示其可能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
误诊为肺炎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为肺炎的原因,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对67例误诊为肺部感染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7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气管或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结果:63例(94%)均1次取出异物, 4例(6%)经2次取出;无一例行气管切开及病例死亡.结论: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全身麻醉下硬管支气管镜检是取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主要方法.
-
人鼻咽癌CNE细胞摄取99mTcN(NOEt)2与99mTc-MIBI动力学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99mTc-氮-二{(N-乙基-N-乙氧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N(NOEt)2]}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在人鼻咽癌CNE细胞中的摄取动力学.方法: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人鼻咽癌CNE细胞在37℃和22℃时对99mTcN(NOEt)2和99mTc-MIBI的摄取动力学规律.结果:37℃和22℃时CNE细胞对99mTcN(NOEt)2的摄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mTc-MIBI摄取则呈温度依赖性.37℃时CNE细胞对99mTcN(NOEt)2摄取峰值为43.15%,99mTc-MIBI为11.08%(P<0.01);5 min时CNE细胞摄取99mTcN(NOEt)2为峰值的63%,99mTc-MIBI为48%(P<0.05);60 min时99mTcN(NOEt)2在CNE细胞中的滞留率为63.92%,99mTc-MIBI为53.97%(P<0.05).结论:99mTcN(NOEt)2可能较99mTc-MIBI更适用于鼻咽癌显像,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射频在鼻内镜术后残灶处理的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疾病.鼻内镜术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广泛开展及应用,该技术已日臻成熟.但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处理不被重视仍不能获得良好疗效.作者在鼻内镜术后应用射频处理术腔残灶,在获得相同疗效同时,能缩短上皮化时间.
-
活检钳穿越异物反张开在气管支气管特殊异物取除术中的应用
特殊气管支气管异物口哨及气球口哨取除常在全身麻醉,硬管支气管镜下进行,或气管切开后进行.而且异物呈圆桶型,夹取时容易滑脱,需反复夹取,甚至开胸取出.我科近15年来细心研究其异物特性,对中间有小空隙,两端有开口,并可通气,不易造成完全肺不张,负压较小的特殊异物.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利用活检钳穿越异物反张开卡在异物内口的特点取除特殊气管支气管异物,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几丁糖预防鼻内镜术后术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大量开展,术后换药及如何防止术腔粘连复发,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我科对2004年2月~2005年6月收治的82例经鼻内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发现术后应用几丁糖组的患者术腔水肿轻微且粘连机会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
鼻内镜下下鼻甲射频消融加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膜和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的慢性炎症.其病变以下鼻甲明显,其前、后端和下缘可呈结节状、桑椹状或分叶状肥厚,或发生息肉样变.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我科自2003年3月~2005年6月对5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下鼻甲射频消融加外移术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1年,并用鼻声反射仪评估疗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武汉市中心城区气传花粉与绿化植物10年变化特点研究
变应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哮喘等花粉症疾病现已成为全球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病情严重,有时可危及生命,并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且与气传花粉含量与种类密切相关.我院于2004年5月1日~2005年4月30日对武汉市中心城区气传花粉的种属及飘散规律进行了调查,并与武汉市1994~1995年同类调查进行了比较.与此同时,还在武汉市园林局的协助下,对绿化树及草本植被的新种类也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
新生儿先天性会厌囊肿外科治疗
新生儿先天性会厌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胚胎性疾病,1881年Abercrombic首先命名本病,直到1970年De Sant才详尽地描述本病的病理、病因及治疗;国内渐有报道[1~4].本科25年来仅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
头颈部神经鞘瘤26例临床分析
神经鞘瘤(雪旺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雪旺细胞的良性肿瘤, 25%~45%发生于头颈部[1].本病恶变罕见,除嗅神经和视神经(因不含雪旺细胞)以外,其他脑神经均可发生,常见于口腔、咽、喉、咽旁、腮腺、鼻腔、鼻窦、中耳、内听道及颈部等部位[2].笔者共收治该病患者26例,现将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
COX-2和E-钙黏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环氧合酶-2 (cyclooxygenase-2,COX-2)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参与炎症、发热等病理生理过程.近几年来,流行病学、动物学实验等多方面的证据表明, COX-2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密切有关,而且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而具有防治肿瘤的作用[1,2].E-钙黏素是维护正常上皮细胞组织形态和结构完整性的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其表达缺失使肿瘤的运动能力增强,从而促进肿瘤的恶性侵袭和转移[3].在鼻咽癌组织中COX-2和E-钙黏素的表达关系如何,它们在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中有何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它们在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
-
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的流式细胞分析
体内Th1和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失平衡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受到学者们的重视.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PMA刺激培养后的CD3+/CD8-细胞的IL-4和IFN-γ的水平,进一步探讨Th1/Th2失衡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
单侧声带麻痹的手术治疗
发声是喉的2个重要功能之一,它要求声带具有内收功能.声带的常见病是单侧声带麻痹(unilateral vocal cord paralysis,UVCP).UVCP被定义为一种因单侧声带失去内收、外展和正常张力而产生的病理现象,造成发声、喉保护性括约肌内收功能和呼吸障碍,易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声嘶、咳嗽、误吸等.UVCP的病因与神经干损伤或压迫、神经纤维末梢损害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有关[1].赵宁军等报道[2] ,UVCP的病因可分为7个方面:头颈部肿瘤,外科损伤,特发性病因,发热或感冒,外伤,脑血管意外和结核.在这7个方面中,常见的病因是头颈部肿瘤,特发性病因和外科损伤也很重要.同时,病毒感染亦不能忽视.由肿瘤造成UVCP的患者预后差,特发性患者的预后好.因此,根据不同病因确定外科治疗方法至关重要[3].目前可以采用多种外科手段以达到UVCP后足够的声带闭合.然而,主要和经典的方法包括注射喉成形术,神经肌蒂移植术和喉支架成形术.这些都属于延期手术,通常用于对于保守治疗和经观察没有明显恢复的患者.
-
辐射对豚鼠鼻黏膜组织结构及微血管的影响
目的:探讨辐射对豚鼠鼻黏膜结构及微血管的损伤.方法:选择健康豚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及照射组(72只).均在同样条件下喂养.将照射组豚鼠置于直线加速器射线内照射,每周1次,每次照射5 Gy,计3周,总剂量15 Gy,建立辐射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照射后0.5、1.0、2.0、3.0、5.0、6.0个月处死动物12只,随机取6只做鼻腔黏膜微血管铸型,另6只做病理检查.对照组在假照射后6个月处死动物,随机各选6只分别做鼻黏膜微血管铸型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照射组豚鼠的鼻黏膜辐射后早期表现为急性炎症反应,黏膜大量坏死、脱落,电镜下见仅少部分黏膜表面还被覆着正常的纤毛结构.以后黏膜开始修复,至6个月时基本结束,但大部分黏膜失去了正常的纤毛柱状上皮结构特点,部分区域甚至代为组织转化的鳞状上皮;微血管铸型可见,早期改变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以后逐渐出现毛细血管的扭曲变形、闭塞及中断,毛细血管数量大量减少,致血液回流障碍,微静脉萎瘪.后期部分区域出现新生的毛细血管,但结构紊乱,不具备微循环的功能.结论:鼻黏膜的损伤、晚期的鳞状上皮组织转化以及鼻黏膜微循环的破坏是放疗后鼻腔功能障碍的病理学基础.
-
改良嗅鞘细胞纯化培养技术
嗅神经轴突外的特殊胶质细胞--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来源于嗅上皮,与轴突一起从周围的嗅上皮迁延至中枢的嗅球.与其他神经胶质细胞不同,OECs能够连接受损神经两端,促进受损神经元轴突再生并髓鞘化,同时能够分泌大量的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部分恢复神经的功能[1,2].OECs为神经损伤的修复带来了希望,目前已成为中枢神经损伤修复的热点,在这方面的研究中,由体外培养获得高纯度的OECs并导入受损的神经部位是目前研究的方向.但在OECs的培养研究中,不可避免地面对复杂的纯化问题.我们通过相关的实验研究,掌握了重复性高,简单易行的获得高纯度、大量的OECs实验方法.
-
鼻窦与眶内的炎性假瘤
所谓炎性假瘤顾名思义系指原因不明的炎性肿块,临床上酷似肿瘤,而组织病理学上缺少肿瘤细胞.此病名比较含混不够规范,诊断上应尽量少用.它可发生在皮肤、鼻、咽喉、肺、胃肠及脑部.在头颈部者多见于眶内,约占眼球突出症的16%.而诊断为鼻窦假瘤者则较少,可能与鼻窦腔隙较多,炎性肿块不易聚集有关.鼻窦炎性种类较多,过去对该病认识不够,有可能被诊断为出血性坏死性鼻息肉和恶性肉芽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