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광동약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广东药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8783
  • 国内刊号: 44-173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48
  • 曾用名: 广东医药学院学报,广东药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朱家勇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胃痛宁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黄丽霞

    目的 建立胃痛宁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龙胆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蒲公英提取物中咖啡酸的质量分数.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龙胆苦苷的特征斑点;咖啡酸回归方程为A=42.128 6ρ-19.133 2(r2=1),在6.29~ 62.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4%,RSD为0.28%(n=6).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能有效地控制胃痛宁片的质量.

  • 清热疏肝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孙冬梅;陈秋谷;李养学;李素梅

    目的 建立清热疏肝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清热疏肝颗粒中的黄芩、柴胡、连翘、鱼腥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方中黄芩苷的质量分数.结果 薄层色谱(TLC)法所得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0.114~ 0.68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33%,RSD=0.87%(n=3).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精确、重复性良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清热疏肝颗粒的鉴别、质量评价与控制.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抗骨增生胶囊中的毛蕊花糖苷、柚皮苷和淫羊藿苷

    作者:朱燕;黄义纯;严晓明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抗骨增生胶囊中毛蕊花糖苷、柚皮苷和淫羊藿苷3种成分质量分数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水(A)、甲醇(B)、乙腈(C)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结果 毛蕊花糖苷、柚皮苷和淫羊藿苷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2~100.4、7.38~ 147.6和5.20~ 104.0 μg/mL,r值均大于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7%、100.4%和99.3%,RSD值均小于2.0%(n=6).结论 本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有效地控制抗骨增生胶囊的质量.

  • 不同厂家口炎清产品中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含量比较

    作者:姚小华;匡艳辉;张一凡;张晓燕

    目的 研究不同厂家口炎清的质量情况,为提高药品标准、正确评价药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 LC)法对4个厂家生产的10批口炎清中的主要成分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TM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流动相为乙腈-0.4%(体积分数)醋酸(梯度洗脱),绿原酸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D)检测,检测波长为330 nm,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检测条件:雾化室温度60 ℃,漂移管温度65 ℃,N2的载气流量1.6 L/min,进样量8μL.结果 不同厂家口炎清产品中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质量分数差别较大.口炎清颗粒剂的质量相比胶囊剂和片剂较好;口炎清胶囊中不但灰毡毛忍冬皂苷乙质量分数非常低,而且检测不到川续断皂苷乙;口炎清片样品中灰毡毛忍冬皂苷乙的质量分数却异常高.结论 不同厂家的口炎清产品由于原材料质量、制剂工艺等不同,导致了产品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存在较大差异.

  • SPG膜乳化法制备载BSA的PLGA微球的工艺考察

    作者:万斯斯;杨琪;钟晨;罗宇燕;张永明

    目的 采用SPG膜乳化法,制备载蛋白药物的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微球,并对其形态学性质、载药量、体外释药进行考察.方法 以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采用SPG膜乳化技术结合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分别考察初乳匀浆转速、内水相体积、膜挤出压力、外/内水相加盐等因素对微球质量的影响.结果 以优化处方制备的载药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均一,平均粒径为(55.51±0.24)μm,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7.70%和69.33%,缓释时间达到40 d.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SPG膜乳化法制备BSA-PLGA缓释微球的新工艺.

  • 负载姜黄素的玉米醇溶蛋白-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黄旭琳;黄晓霞;钟南京;高永清;胡坤

    目的 制备负载姜黄素的玉米醇溶蛋白-多糖纳米颗粒及评价其生物活性.方法 以反溶剂法和静电沉积法制备负载姜黄素的核/壳型复合纳米颗粒,以扫描电镜观察形貌,DPPH·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平板抑菌试验测定抗菌活性,模拟体外消化试验测定消化吸收率.结果 纳米颗粒为表面光滑的球形,平均粒径为133 nm;姜黄素纳米颗粒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明显高于姜黄素乙醇溶液,清除率分别为(13.89±0.69)、(16.73±0.097) μg/mL;纳米颗粒的抑菌效果较差;纳米颗粒包埋的姜黄素消化吸收率提高了4倍.结论 纳米颗粒包埋的姜黄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及消化吸收率,在功能性食品及药物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对穿心莲内酯载药性能及药物释放的影响

    作者:吕洁琼;林君红;崔升淼

    目的 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并研究它对穿心莲内酯载药性能及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 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负载穿心莲内酯,采用N2吸附、DSC、SEM、XRPD进行表征,并测定纳米粒的载药量和体外药物释放量.结果 投药量为10%、20%、25%、30%时,药物质量分数分别为6.89%、14.8%、19.6%、22.3%;载药后样品分散均匀,外观、大小与载药前相比均无显著变化;载药后比表面积、孔容量、孔径均比载药前降低.体外溶出度试验表明,穿心莲内酯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AND)的体外溶出度均比穿心莲内酯原料药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可实现穿心莲内酯的高负载,并可显著提高其溶出度.

  • 抗苗勒氏激素、年龄、窦卵泡、雌二醇和促卵泡刺激素预测卵巢反应及IVF结局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旭辉;莫国柱;梁嘉颖;黄志承;杨少芬;吴远菲

    目的 探讨抗苗勒氏激素(AMH)、年龄、窦卵泡(AFC)、雌二醇(E2)和促卵泡刺激素(FS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寻找灵敏的预测指标指导IVF-ET的促排方案.方法 随机选择接受IVF-ET治疗的179例不孕患者,于超促排卵前月经第3天抽取空腹血测定基础性激素及AMH水平;阴道B超下计数直径1~5 mmAFC数;记录年龄、体重指数、促性腺激素(Gn)总量、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基因重组促卵泡激素(r-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长方案促排卵,观察IVF-ET过程中卵巢的反应性.根据获卵数将患者分为3组:低反应组(获卵数≤5)、正常反应组(5<获卵数≤15)和高反应组(获卵数>15).用非参数M-W检验不同反应组AMH、AFC、E2、FSH和年龄等5项指标的差异性,分析其与获卵数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5项指标单独或联合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5项指标对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卵巢高、正常与低反应组间比较,AMH、年龄和AF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反应组的基础FSH (bFSH)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反应组FSH/LH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E2(bE2)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AFC数和Gn总量与获卵数呈正相关,年龄、FSH、FSH/LH与获卵数呈负相关,基础E2与获卵数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年龄和FSH预测卵巢低反应(分组为卵巢低反应和非低反应组)优于其他指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47,0.660,AMH预测价值不高,AUC是0.107;但AMH联合年龄预测卵巢低反应优于单独,AUC是0.876.AMH和AFC预测高反应优于其他指标,AUC分别是0.822和0.764;AMH和AFC联合预测高反应AUC是0.826,与AMH或AFC单独预测相比无优势,但优于其他指标.经相关分析发现分析发现正常受精率与AMH呈负相关(P<0.01),受精率与AMH呈负相关(P<0.05),正常受精率与AFC呈负相关(P<0.05),其余均无相关性.结论 AMH、AFC、FSH和年龄均能较好地预测卵巢反应性,年龄和FSH预测卵巢低反应优于其他指标,AMH和年龄联合预测低反应优于单独预测;AMH和AFC预测高反应优于其他指标,AMH和AFC联合预测高反应优于其他指标;E2不是良好的预测反应性的指标.5个指标均不能预测胚胎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

  • 两房室锥体神经元模型的分岔分析

    作者:孟盼;黄榕波;董健卫

    目的 研究具有电流反馈作用的两房室锥体神经元模型的分岔现象,主要考察两房室连接强度对神经元放电模式的影响.方法 通过双参数分岔分析及快慢动力学分析方法,揭示了神经元的簇发模式产生及转迁机制.结果 根据快子系统的余维-2分岔点,可以将系统的簇发行为分为3类,即“subHopf/subHopf”型、“subHopf/homoclinic”型以及“fold/homoclinic”型簇模式.结论 外界激励和两房室之间的连接电导对神经元的动力学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 microRNA218在胶质瘤的表达水平及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作者:姚雪峰;常会民;邱伟;胡辉华;郭志旺;彭为华

    目的 探讨microRNA218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人脑胶质瘤标本,运用qRT-PCR检测microRNA表达水平,并将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胶质瘤细胞活力.结果 microRNA218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下调,并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microRNA218在胶质瘤细胞中过表达后,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结论 microRNA218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microRNA218在胶质瘤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 应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预测黄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物质基础

    作者:潘思娜;王亚玲;韩智慧;吴纯伟;王淑美;杨永霞

    目的 应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预测黄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活性物质,揭示黄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物质基础.方法 应用分子对接技术对黄芩所含43种化合物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24个靶点进行对接筛选,并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多成分-多靶点网络模型.结果 黄芩中有14个化合物与12个以上的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模拟筛选出黄芩中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活性成分,为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 槲皮黄酮对AMPK/NF-κB信号通路介导IL-6表达的影响

    作者:何标;廉果

    目的 探讨槲皮黄酮介导AMPK/NF-κB信号通路对IL-6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RAW264.7细胞体外培养,采用LPS不同浓度及时间点诱导炎症模型,ELISA法检测IL-6含量;CCK8试验检测槲皮黄酮和LPS(1 ng/mL)对RAW264.7细胞抑制率的影响;槲皮黄酮处理细胞1h后,加入LPS(1 ng/mL)培养48 h,ELISA法检测IL-6含量;将细胞分为5组后,ELISA法检测IL-6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中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LPS处理细胞后,分泌IL-6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CCK8实验表明槲皮黄酮和LPS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槲皮黄酮处理后的细胞分泌IL-6的能力减弱;LPS+AMPK激活剂组、LPS+槲皮黄酮组、LPS+槲皮黄酮+AMPK激活剂组相对于LPS细胞组中IL-6的分泌受到抑制,并且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槲皮黄酮通过刺激AMPK含量来抑制NF-κB向细胞核的转移,导致细胞核内NF-κB表达降低而起到抑制炎症因子IL-6的分泌.

  • ATRA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彭忠兴;李翔;刁胜朋;黄叶青;程静;刘爱群;危智盛;余青云;洪铭范

    目的 通过构建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AS斑块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兔白介素-6(IL-6)、兔白介素-10(IL-10)和兔白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ATRA的抗AS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34只纯种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他汀组、ATRA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实验4周后他汀组予辛伐他汀2 mg/(kg·d)灌胃给药,ATRA组予ATRA 20 mg/d灌胃给药.12周末处死动物,取颈动脉组织观察AS斑块形态及炎症反应情况,并测定血清中血脂、TGF-β、IL-6、IL-10、IL-17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颈动脉可见AS斑块形成,内膜断裂.他汀组及ATRA组内皮细胞形态和内膜尚完整.血清中TGF-β1和IL-10水平结果,ATRA组分别为(3 059.49±599.75) ng/L和(46.83±4.56) ng/L,他汀组分别为(2 709.48±601.44)ng/L和(43.13±4.07)ng/L,均比模型组的(2 039.16±638.07) ng/L和(36.39±7.34) ng/L显著增高(P<0.05).血清中IL-6和IL-17水平结果,ATRA组分别为(64.92±6.64) ng/L和(1 474.88± 140.55) ng/L,他汀组分别为(69.54±8.84) ng/L和(1 518.58± 136.69) ng/L,均比模型组的(110.00±7.26) ng/L和(2 002.66± 195.57) ng/L显著降低(P<0.05).结论 ATRA具有抗A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TRA的炎症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 白藜芦醇对哮喘小鼠磷脂酶A2活性和气道炎症的影响

    作者:王经韵;邱心敏;罗夏炯;陈小夏;何冰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哮喘小鼠磷脂酶A2活性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OVA)刺激,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测定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盐酸滴定法测定肺组织和血清中磷脂酶A2活性.结果 白藜芦醇能显著减少哮喘模型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EOS计数,减少肺组织中PGE2含量,降低磷脂酶A2活性.结论 白藜芦醇对哮喘小鼠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磷脂酶A2活性、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炎症介质PGE2的产生有关.

  • 4-氨基吡啶抑制肺癌细胞SPCA1及PC9增殖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

    作者:甄艳;黎东明;黄玉洁;谷红丽;吴斌

    目的 探讨4-氨基吡啶(4-AP)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浓度为0、0.195、0.39、0.78、1.56、3.125、6.25、12.5、25 mmol/L的4-AP分别处理SPCA1和PC9细胞48 h,MTT法测定4-AP对肺癌细胞的抑制率及IC50.浓度为0、4.7或0、6.25 mmoL/L的4-AP分别处理SPCA1和PC9细胞0、24、48、72 h或14d或48 h,MTT法测定肺癌细胞的增殖率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肺癌细胞的增殖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浓度为0、3、4.7或0、3.125、6.25 mmol/L的4-AP分别处理SPCA1和PC9细胞48 h,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结果 MTT结果显示,4-AP浓度越高,对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越强,SPCA1和PC9细胞的IC50分别为4.7 mmol/L和6.25 mmol/L.MTT法显示,4-AP组细胞生长速度减慢(p<0.01).平板克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AP组细胞平板克隆小且数量少(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显示,4-AP组细胞G1期比例增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AP组细胞中,P21表达上调,p-PI3K (Tyr458)、p-AKT(Ser473)、CCND1和CDK4表达下调,PI3K和AKT表达不变.结论 4-AP抑制肺癌细胞生长,且4-AP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及下游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

  • 榭皮素对皮层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莉芳;张玲莉

    目的 探讨榭皮素对皮层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H2O2(100 μmol/L)组、榭皮素组(Qu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CC组)、H2O2+Qu组、H2O2+Qu+CC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ELISA试剂盒检测β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及BAC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CK8结果显示,榭皮素可明显降低H2O2对皮层神经元细胞存活率的抑制作用,并可显著降低H2O2诱导细胞内ROS及βA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榭皮素可通过激活AMPK,上调p-AMPK的表达水平来达到抑制BACE1酶的表达.结论 H2O2刺激神经元细胞可上调氧化应激水平,榭皮素可通过促进AMPK的磷酸化,降低βA在细胞中的沉积,进一步下调ROS在细胞中的表达,从而减缓了H2O2对神经元细胞造成的损伤.

  • 根皮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飞;郑琼芝;邝泽建

    目的 探讨根皮素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为动物模型,连续3d给予不同剂量根皮素(20、50、100 mg/kg)灌胃后,一次性腹腔注射LPS 24 h后收集动物血浆,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丙二醛(MDA)的浓度.结果 50、100 rag/(kg·d)根皮素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小鼠血浆NO及MDA水平(P<0.05),20~ 100 mg/(kg·d)根皮素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血浆TNF-α的产生(P<0.05).结论 根皮素具有对抗系统性炎症反应的作用.

  • 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Eahy926细胞ERK/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吕小辉;孙佳瑜;蔡智刚;张瑞鹏;单爱云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增殖及其ERK/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CCK-8检测大鼠5%、10%、20%空白血清与5%、10%、20%含药血清对Eahy92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10%含药血清对Eahy926细胞ERK/Nrf2-HO-1信号通路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可以促进Eahy926细胞的增殖;在Eahy926细胞中,10%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能够促进ERK的磷酸化、Nrf2核转位和HO-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无大鼠血清组和10%空白血清组.结论 10%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诱导ERK磷酸化介导Nrf2入核和HO-1蛋白的表达.

  • 清热解毒类中药抗呼吸道病毒研究进展

    作者:马钦海;邢学锋;罗佳波

    从中医药传统理论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清热解毒类中药抗呼吸道病毒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3方面论述近年来国内外中药及其复方抗呼吸道病毒的研究概况,总结国内外学者从体内外探讨清热药中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抗呼吸道病毒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了其今后应研究的方向,为中医药抗呼吸道病毒的研究提供参考.

  • 分子药理学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舒朝辉;周四桂

    分子药理学以分子为基本功能单位,运用迅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理论,从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去阐明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分子药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受体、酶、离子通道以及免疫分子等方面.分子靶向制剂在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代谢病方面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本文就分子药理学在受体、酶、离子通道、转运体以及免疫分子方面取得的进展,结合针对各靶标的药物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microRNA定量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作者:陈艳琳;王颖芳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18~24 nt核酸构成的非编码内源性小分子RNA,主要参与真核生物的细胞分化、增殖与凋亡等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发现,miRNA与肿瘤、代谢调控、疾病发生及诊断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准确且灵敏地进行miRNA的定量检测是深入研究miRNA功能的前提.目前,miRNA定量检测原理主要基于核酸杂交或扩增,包括Northern印迹、微阵列芯片、实时定量PCR、滚环扩增等.本文通过对传统miRNA检测方法、高灵敏度新型miRNA检测方法进行阐述与分析,为筛选合适的miRNA定量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 苦参生物碱和黄酮体外抑菌活性比较

    作者:黄琦;屈玟珊;高世军;马俊琳;刘龙元;徐麟;马鸿雁

    目的 探讨苦参生物碱、黄酮及其单体(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G、5-methyl-Kushenol C、三叶豆紫檀苷和高丽槐素)对不同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96孔板微量稀释法测定药物的小抑菌浓度(MIC);薄层色谱-直接生物自显影法测定药物的抑菌检测限(LOD);纸片扩散法测定苦参黄酮单体的抑菌圈直径大小.结果 苦参总生物碱、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范围分别为4.95~31.64 mg/mL和7.50~31.64 mg/mL,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值范围分别为1~4 mg/mL和1~4 mg/mL.苦参生物碱单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LOD值均大于10 μg;黄酮单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LOD值为1.3~2.5 μg,对大肠埃希菌的LOD值小于1.3 μg.各黄酮单体中,槐属二氢黄酮G抑菌作用强,其次是苦参酮和高丽槐素,三叶豆紫檀苷无抑制作用.结论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苦参总黄酮及单体的抑菌效果均优于苦参总生物碱及其单体.

  • 连翘叶提取工艺优选

    作者:王亚恒;姚宁;王龙;石巧巧;白吉庆;王小平

    目的 优化连翘叶提取工艺,为制备连翘叶速溶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回流时间和回流次数4个因素对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的质量分数和出膏率的影响.结果 优选的工艺为:6倍量体积分数50%乙醇,提取2次,每次0.5 h;其中回流次数对连翘叶提取工艺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进一步制备连翘叶速溶茶提供参考.

  • 绵马贯众3种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贾小舟;李细霞;袁丽鹏;尹永芹;杨雄辉;沈志滨

    目的 对绵马贯众中3种间苯三酚类成分进行研究,并考察它们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3种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进行鉴定.采用M38-A2微量稀释法,筛选单体化合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3种真菌的抑菌活性,并测定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分离得到3个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分别为白绵马素AA,三环黄绵马酸ABB、黄绵马酸AB;3个化合物对红色毛癣菌的MIC分别为160、60、70 μg/mL,对犬小孢子菌的MIC分别为140、90、80 μg/mL,对须癣毛癣菌的MIC值均>160 μg/mL.结论 3个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对3种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活性均优于须癣毛癣菌.

  • 鸡骨草保肝降脂有效成分分子对接筛选研究

    作者:袁旭江;霍务贞;鲁湘鄂;吴燕红

    目的 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鸡骨草降脂保肝抗感染主要有效物质基础.方法 选取与鸡骨草功效和疾病防治相关的10个活性受体,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鸡骨草所含55个已知化合物和7个肝病治疗药物进行模拟筛选,预测化合物的吸收、分配、代谢、排泄和毒性(ADMET),比较分析各化合物与受体的对接能力.结果 鸡骨草化合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大小顺序为酰胺类成分>黄酮类成分>生物碱和其他小分子>皂苷类,从中筛选出23个得分较高的成分,主要为酰胺类成分、黄酮糖苷和小分子等成分,ADMET预测结果提示这些成分不与CYP2D6和血浆蛋白结合,以游离状态进入血液发挥药效作用,可能为鸡骨草保肝降脂抗感染的主要有效成分.结论 本法有助于寻找和筛选鸡骨草保肝降脂具潜力有效成分,为创新药物研发和提升药材质量评价标准指标选择等方面奠定依据和基础.

  • 稀土元素镧、铈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桂芳;闫小巧;王艳;李一凡;林颖;赖小平

    目的 探讨添加稀土元素镧、铈对铁皮石斛组培苗以及移栽后铁皮石斛苗的生长的影响,寻找能显著促进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稀土元素,以获得品质优良的铁皮石斛苗.方法 以铁皮石斛小苗为外植体,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硝酸镧、硝酸铈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并对其性状特征、生理活性、移栽后生长状况等进行统计比较研究.结果 通过90 d的培养后,添加稀土元素组别的铁皮石斛的鲜质量、根数、株高、叶绿素含量均高于空白组,分蘖数低于空白组,而且随着硝酸镧和硝酸铈浓度的增高,铁皮石斛组培苗的鲜质量、株高、根数、叶绿素含量基本呈递增的趋势,分蘖数呈递减的趋势,硝酸铈浓度为40 mg/L时,其鲜质量、根数、株高大,分蘖数少;铁皮石斛移栽培养30 d后,稀土元素组比空白组中的存活率和抽芽率高,硝酸铈为40 mg/L时其生长情况佳;一定浓度的稀土元素La 、Ce能增强铁皮石斛组培苗的T-SOD酶、CAT酶活性和根系活力,添加10.0~40.0 mg/L La3+,S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添加10.0~40.0 mg/L Ce3+,SOD酶活性逐渐增强,但CAT酶活性在Ce3+10~ 30.0 mg/L时逐渐增强,40.0 mg/L时又稍下降;添加10.0~40.0 mg/L La3+,根系活力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0~ 30.0mg/L时根系活力逐渐上升,40.0 mg/L时略有下降;添加10.0~40.0 mg/L Ce3+,根系活力逐渐上升,40.0mg/L时高.结论 稀土元素镧、铈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生长及T-SOD酶、CAT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均有较显著的影响,本文结果为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壮苗以及品质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 麦芽生物碱物质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产地含量比较

    作者:李丽姣;陈永刚;张柯达;陈敏;何晶

    目的 优选麦芽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建立大麦芽碱质量分数测定方法,为其生物碱部位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超声法提取麦芽总生物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麦芽碱质量分数;并以麦芽总生物碱和大麦芽碱质量分数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出麦芽生物碱物质的佳提取工艺.结果 总生物碱的佳提取方法为:用5倍量的体积分数80%甲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45 min.不同产地的麦芽中生物碱质量分数差异很大,其中安徽亳州产的生麦芽中生物碱质量分数相对较高.结论 建立的质量分数测定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不同产地麦芽生物碱质量分数差异较大,需要制定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

  • 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磷酸肌酸钠应用评价

    作者:袁芳;彭冉;梁虹艺;郭健雄;陈维勉;谭昌吉;袁进

    目的 调查某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磷酸肌酸钠应用情况,以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按比例分别抽取某院6个外科2014年1月-2014年5月出院病历950份,统计抽取病例中使用磷酸肌酸钠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现病史、既往病史、临床诊断、磷酸肌酸钠使用剂量、频次、疗程、配伍药物及溶媒以及患者用药前的相关检查等资料.结果 905例患者中,213例患者(22.4%)使用了磷酸肌酸钠,其中159例(74.6%)为无指征用药;单剂量、频次及溶媒与说明书相符者仅24例(11.3%),184例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平均支出(805.79±599.57)元.结论 某院外科手术患者存在无适应证使用磷酸肌酸钠的情况,需加强干预管理,以促进用药合理性.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