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실용아과림상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28X
  • 国内刊号: 10-107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02
  • 曾用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郭学鹏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儿童哮喘管理和预防指南》介绍

    作者:陈育智

    1994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努力下,共有17个国家50多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制定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并出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即 Global Intinative for Asthma,简称GINA)的系列丛书,包括<哮喘管理和预防>及<哮喘管理和预防指南袖珍本>,并于2002年再次修订.尽管儿童哮喘与成人哮喘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但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哮喘对其产生的影响及治疗中的效果和副作用与成人有所不同,故于2002年出版<儿童哮喘管理和预防指南袖珍本>.以上系列丛书均已有中文译本,为临床医生提供哮喘管理方案,并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的使用.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管理 教育
  • 有关哮喘持续状态治疗的相关问题

    作者:何颜霞;刘建华

    在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尽管近年来治疗哮喘的药物不断发展,儿科医务工作者在推广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中亦做大量工作,但对哮喘患儿的正确管理和治疗仍未得到全面普及,由于患儿对治疗的不依从或患儿家长得不到正确指导,哮喘持续状态仍是威胁哮喘患儿生命的主要因素.及时诊断,并予及时、正确、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合理机械通气是降低哮喘持续状态患儿死亡率的关键.

  •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治

    作者:向莉;胡仪吉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慢性持续性干咳常是本病的唯一临床症状.1972年Glauser早提出CVA这一概念[1],此后又有其他名称如咳嗽型哮喘(cough-type asthma)、隐匿型哮喘(hidden asthma)[2].目前尚无公认的CVA定义,大量研究表明慢性持续性干咳是CVA唯一的临床症状,可持续数月到数年,咳嗽发生于白天或夜间,运动、冷空气或上呼吸道感染可使咳嗽加重,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CVA的病理生理表现与典型哮喘相似,以可变性气流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2].多数研究者认为CVA可能是典型哮喘的前期表现.

  • 儿童哮喘联合疗法新进展

    作者:韩忠

    哮喘是以多种炎症基因表达增加或异常表达为特征的,由多种炎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等)和气道结构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及细胞组分(细胞因子、化学因子、黏附分子、酶类和受体)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

  • 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赵顺英

    在2002年哮喘全球防治创议(GINA)中,除仍强调哮喘病理学概念为气道慢性炎症伴反复恶化(代表急性炎症反应)外,并提出与慢性气道炎症平行的是气道重塑.炎症、重塑和气道神经控制的变化引起哮喘反复恶化及更持久的气流阻塞[1].尽管哮喘时这些病理改变在起源、调节、预后方面极其复杂,但随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对有关启动机制的了解取得较大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哮喘的治疗,本文就目前关注的方面介绍如下.

    关键词: 哮喘 机制 儿童
  • 铜诱导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bax、bcl-2和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表达

    作者:吴洁;刘晓青;潘骏;陆江琴

    目的通过观察铜诱导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凋亡基因bcl-2、bax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mRNA表达,了解神经组织对铜诱导的反应性变化.方法建立铜诱导鼠模型,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RNA并反转录cDNA,用bax、bcl-2、HSP70和β-actin cDNA特异性引物在适宜条件下PCR扩增,半定量分析cDNA比值,并经t检验.结果实验鼠皮层、海马组织中bax基因表达较对照组鼠明显增强(P<0.05),bcl-2基因表达无差异,HSP70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铜诱导大鼠bax基因表达增强,推测可能细胞凋亡增强;HSP70基因表达减弱,提示神经元在损伤过程中HSP70的保护作用可能有所降低.

  • 发热后低体温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唐雯;张巧玲;林苑;麦文英;陈美姬

    目的分析呼吸道疾病发热后低体温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6例发热后低体温的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和101例未发生低体温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年龄、性别、发热程度、热程、应用相关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复方氨基比林、氯丙嗪+异丙嗪、地塞米松等药物与发热后低体温相关因素关系.结果发热后低体温与上述因素无显著相关(P>0.05),而病程长短与低体温的持续时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部分发热患儿发生发热后低体温与发热高度、热程、退热药、激素的应用无关.

  • 儿童抗磷脂综合征14例

    作者:王江;吴凤岐;韩彤昕

    目的探讨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月~2002年8月确诊为APS 14例,对其在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主的多种疾病中分布及临床表现进行总结.结果儿童APS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均为继发性,主要病变为抗各种血管性血栓、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及神经精神改变.结论儿童APS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其血管性血栓形成及抗磷脂抗体对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破坏相关;以原发病治疗为主,无明确大血管血栓的病例应予预防性治疗.

  • 鞘氨醇激酶基因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的表达水平

    作者:潘晓勤;郭锡熔;丁胜利;龚海霞;倪毓辉;费莉;郭梅;陈荣华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基因(SPHK)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和RT-PCR技术检测细胞分化不同阶段脂肪细胞中SPHK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1.SPHK基因在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初期表达呈明显上调趋势;2.随着脂肪前体细胞分化成熟,该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诱导分化初期的基因表达水平.结论 SPHK基因可能参与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过程,与肥胖发生有一定联系.

  • 巨细胞病毒心肌炎患儿外周血免疫功能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朱清义;蒋玉红;徐静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心肌炎患儿外周血免疫功能与淋巴细胞凋亡(PCD)变化及关系.方法选择CMV心肌炎患儿26例和正常组28例,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CD4+、CD8+;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M、IgG,外周血成熟淋巴细胞凋亡检测采用吖啶橙-溴化乙锭细胞内染色法.结果心肌炎组CD3+、CD4+、CD4+/CD8+、IgG明显降低,CD8+、IgM、PCD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MV心肌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过度可能是导致其免疫功能降低和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 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近年变化

    作者:王振西;刘玉荣

    本文对1998年10月~2000年9月及1989年1月~1990年1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活产新生儿共5166例进行回顾分析,旨在了解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工作.

  • 母亲妊高征婴幼儿智力、体格发育的随访观察

    作者:石艳丽;李灵郑;臧慧芳

    为提高母亲妊高征婴幼儿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症发生,本文对母亲妊高征婴幼儿智力、体格发育状况进行随访,现报告如下.

  •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超声心动图与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作者:黄九峰;韩新巍;吴刚;李永东

    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非创伤检查方法,对大多数动脉导管未闭(PDA)均可得以诊断,随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介入手术前行超声心动图和血管造影,以了解PDA详细解剖结构及合并症情况亦日益显得重要[1~3].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1年8月诊治并具有完整超声心动图和血管造影资料30例PDA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儿童头痛60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俐红

    为了解儿童头痛特点,本文收集2000~2002年我院60例14岁以下头痛患儿临床资料,并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儿童 头痛 临床特点
  • 中药酊剂神阙穴外涂治疗婴幼儿腹泻30例

    作者:段东印

    我们采用中药酊剂神阙穴外涂治疗婴幼儿腹泻30例,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急诊和亚急诊的围术期处理

    作者:申康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若不及时手术,很快失去治疗时机以致死亡.我院1995年1月~2003年1月共对76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急诊或亚急诊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 肺炎贴片电超导辅治肺炎疗效观察

    作者:聂平

    我科于2001年7月运用电超导仪(NV-A200B,郑州诺亚公司)及中药肺炎贴片经皮给药辅治肺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艾滋病23例

    作者:马晓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名艾滋病.我国自1985年以来医学文献陆续可见成人AIDS报道,但小儿AIDS报告仍较少,为提高对AIDS认识,现将2000年1月~2002年3月在非洲布隆迪医疗队工作期间Gitega医院收治AIDS 23例报告如下.

  • 脑脊液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阳性的肺炎支原体脑炎8例

    作者:许晖;黄敬孚;张慧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我科2002年8月~2002年12月收治MP脑炎8例,其脑脊液MP-IgM均阳性,现报告如下.

  • 阿齐霉素序贯治疗中重度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作者:齐烨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之一,且多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多见于学龄儿童.但近年来婴幼儿MP肺炎发病率明显增高.本文应用阿齐霉素序贯治疗中重度MP肺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臀位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作者:秦爱敏

    臀先露是常见的异常胎位[1],是影响围生儿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高危因素.本文就1987~2002年我院531例单胎臀位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肥胖儿童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监测及干预

    作者:刘宗合;穆宏地

    肥胖不仅是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也能加重CHD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1,2]. 1997年我们对散居158例肥胖儿童干预治疗前后血脂、血压和体质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80例癫癎病因分析

    作者:张琰

    1989~2002年我们共收治住院癫癎1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克拉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作者:冯新生

    肺炎支原体(MP)肺炎既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红霉素治疗,但具有疗程长、胃肠反应重等缺点[1].为更合理地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MP肺炎,本文对克拉霉素、红霉素治疗MP肺炎疗效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析

    作者:吴雅玲;朱丽芳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在儿科较常见,也是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现对我科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行血清IgG、IgM、IgA测定,报告如下.

  •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38例

    作者:钱志辉

    胃肠功能障碍是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一部分,常发生在感染或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危重病过程中.我科1997年11月~2002年11月收治新生儿危重病例268例,并胃肠功能障碍38例(14.2 %),现分析如下.

  • 脑性瘫痪仔兔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晓捷;李艳秋;姜志梅;李林;陈秀洁

    目的检测高胆红素致脑性瘫痪(脑瘫)仔兔的海马、皮层、基底神经核、脑干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以探讨单胺类神经递质在脑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高胆红素血症致脑瘫仔兔母乳喂养45 d,断头取脑,分离所需脑区,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脑瘫仔兔基底神经核区、脑干区存在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基底神经核区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降低,脑干区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显著降低;基底神经核区5-HT含量与DA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胆红素可选择性地损伤基底神经核区DA、5-HT能神经元及脑干区NE能神经元.

  • 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学分析

    作者:赵宇红;申昆玲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2年我院VE病原学资料.病原学诊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病毒IgM抗体.结果 405例血液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257份,阳性率48 %;418份脑脊液(CSF)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138份,阳性率33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24.9 %,居首位;其次为单纯疱疹病毒7.8 %,肠道病毒4.3 %.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是VE的首位病原,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次之,风疹病毒脑炎也呈上升趋势.改进实验方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病原谱.

  •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8例外科治疗

    作者:张谦;单岩;杜红梅

    1985年10月~2002年7月我院共收治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8例,本文就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肠系膜 外科治疗
  • 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类型及预后

    作者:若敏;栾立;李俊秋;李冬梅;田鑫

    本文对原发性和继发性外部性脑积水(EH)临床表现和治疗及CT诊断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保留睾丸手术治疗睾丸良性肿瘤疗效分析

    作者:王政;刘贵麟;王燕

    目的探讨保留睾丸手术治疗睾丸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收治睾丸良性肿瘤16例,术中均行冷冻切片活检,病理证实为睾丸良性肿瘤后行保留睾丸手术.对14例患儿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4.5年.结果术中冷冻切片病理结果均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完全一致,睾丸囊性成熟型畸胎瘤10例,睾丸表皮样囊肿4例,睾丸黏液囊肿2例.随访患侧睾丸大小正常,无肿瘤复发迹象.结论保留睾丸手术是睾丸良性肿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手术保留睾丸组织,对患儿心理发育、内分泌功能及生育能力等方面至关重要.

  • 新生儿及婴幼儿肠造瘘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陈中献;胡显良;王广欢;蒋学武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婴幼儿肠造瘘手术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新生儿及婴幼儿肠造瘘的手术方法改进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行改进肠造瘘手术16例,改进后无造瘘口肠回缩、肠狭窄、肠脱垂等并发症发生,造瘘周围皮肤湿疹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双层缝合、交叉固定,不缝合肠襻间腹膜,而缝合固定两肠襻侧壁,并加强术后管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 过敏性紫癜并悬壅垂水肿1例

    作者:王静;史学

    患儿,男,9岁,因皮疹6 d,腹痛3 d入院.患儿6 d前发现双下肢皮疹及双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无发热,3d前皮疹增多至臀部、双上肢,伴腹痛,以脐周为主.门诊查血常规:WBC 6.2×109/L,N 0.594,PLT 269×109/L.予泼尼松10 mg,2次/d口服,1 d后,腹痛略缓解入院.

  • 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对哮喘儿童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张兰珍;王秀琴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儿童哮喘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3~15岁68例哮喘患儿给予吸入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量≤400 μg/d,分级阶梯治疗,每0.5年复查,分别于吸入前、后测骨密度(BMD).根据吸入时间分3组,A组68例,吸入时间≥6个月;B组65例,吸入时间≥1年;C组56例,吸入时间≥2年.每组根据BMD正常参考值又分3~6岁、~13岁组,采用SAS软件对每例哮喘儿童治疗前和治疗中测BMD均数分组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经随访观察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治疗≥6个月、≥1年、≥2年哮喘儿童BMD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别.结论吸入丙酸倍氯米松≤400 μg/d,3年内应用是安全的,对哮喘儿童骨密度无明显影响.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25例

    作者:毛向莹

    1999年5月~2003年3月我院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儿50例,其中25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1例

    作者:陈中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生期窒息等因素导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正确处理HIE是减少后遗症的关键.我院1999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51例HIE,并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价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 电阻抗法测量儿童体脂肪率正常参考值

    作者:李时莲;刘效兰;张美和;何俐明;杨淑兰;穆丽苑;袁瑞玲;焦宏

    目的为评估肥胖儿童体脂肪率,建立身体组成成分正常参考值而进行电阻抗测儿童体脂肪率正常参考值研究.方法于1999年对北京地区4~18岁男、女健康儿童1129名采用电阻抗法测量体脂肪率,从对象中抽出肥胖度在-20 %以上,+20 %以下的为正常群组,根据其性别年龄别归纳出体脂肪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作为正常参考值.结果正常人群组889名,男435名,女454名.男童9岁以前,随年龄增长,体脂肪率呈下降趋势,9~11岁和15~17岁体脂肪率明显增加.女童体脂肪率总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童体脂肪率在5、6、9、10、15和16岁时明显高于女童;女童体脂肪率在13、14、17和18岁时明显高于男童.结论儿童体脂肪率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体脂肪率提示青春期正常男童组有潜在发生超重或肥胖的可能.

  • 美金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可行性瞻望

    作者:高瑛;陈惠金

    围生期窒息引起新生儿脑缺氧缺血可导致不可逆的组织损伤,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认为由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1-D-aspartate,NMDA)受体介导的细胞内钙超载引起的神经元兴奋毒损伤学说是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主要机制之一.并据此考虑应用NMDA受体的拮抗剂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本文就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作一介绍,并针对NMDA受体离子通道拮抗剂-美金胺(memantine)在缺氧缺血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 脑缺氧缺血时少突胶质细胞损伤的机制

    作者:王丽雁;赵聪敏

    缺氧缺血是造成新生儿脑白质损害的常见原因,与脑瘫、智力低下等神经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少突胶质细胞是脑白质的重要成分,故研究少突胶质细胞对缺氧缺血性损伤机制及其防治对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2例

    作者:安正红;封志纯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AP 82例临床表现及痰菌培养和药敏情况.结果在患VAP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并不常见;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鲍曼不动杆菌是4种主要致病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普遍耐药,且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日益增多.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仍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AP主要病原菌,且随头孢类广谱抗生素的使用,ESBLs株的出现成为世界难题;而部分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不符,尚需进一步探讨.

  • 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3、γ-干扰素、免疫球蛋白E的变化及过敏原检测

    作者:赵凯姝;鲁继荣;成焕吉;乔红梅;刘丽;付文永;崔桓;赵芳兴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3(IL-13)、γ-干扰素(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了解长春市儿童哮喘常见过敏原.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0例哮喘患儿血清IL-13、 IFN-γ及IgE水平,并分析三者之间关系;用酶免法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定性检测.结果血清IL-13及IgE水平发作组显著高于缓解组,发作组与缓解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发作组与缓解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哮喘患儿血清IL-13水平与IgE呈正相关,IFN-γ水平与IgE、IL-13均呈负相关.屋尘和尘螨是长春市儿童哮喘主要过敏原.结论哮喘患儿发作期及缓解期均存在IgE、IL-13和IFN-γ水平失衡.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

    作者:张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病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听诊及X线检查基本正常,MP-IgM检测均阳性,部分有家族史或个人过敏史,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激素等药物疗效显著.结论 MP感染可诱发CVA,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而肺部体征、肺外并发症、全身中毒症状均少见,应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发生.

  • 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变化

    作者:赵启华;贾云义;潘贻珍;刘凤;冯学斌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8例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吸入1个月、吸入1年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B细胞变化.结果哮喘患儿吸入前血清IL-6、IL-8、TNF-α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吸入1个月、1年时,3种细胞因子水平渐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哮喘患儿外周血CD3+、CD4+、CD8+细胞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4+/CD8+、B细胞下降,但仍未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哮喘患儿存在多种细胞因子失调及T细胞亚群、B细胞失衡.IL-6、IL-8、TNF-α可能参与哮喘的炎症反应.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显著降低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促进T细胞亚群恢复平衡.

  •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并发症及危险因素

    作者:王珏;梅爱农;闵秀全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并发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5 d~28个月RSV毛支213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5 d~6个月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65.45 %)高,而6个月~1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1岁以上儿童;并中重度贫血的RSV毛支患儿易发生心力衰竭(65 %);早产儿RSV毛支患儿易并心力衰竭(57.89 %)和呼吸衰竭(26.32 %).结论 RSV毛支易并心、脑、胃肠道损伤,贫血、早产、低龄等是并各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

  • 高浓度氧对新生鼠肺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欣;郭在晨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对新生鼠肺损伤及肺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生后4~7 d新生SD大鼠57只随机分为0、24、48、72 h空气对照组和24、48、72 h高氧暴露组,分别置于空气中和常压高氧舱(氧浓度92 %~94 %)中,后断头处死后取肺组织,对肺组织切片在光镜、电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对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进行比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对HO-1蛋白表达进行半定量及定位分析.结果高氧组与空气对照组比较,肺组织有明显水肿、出血和炎症,电镜下观察病变主要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高氧72 h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值(7.97±1.18)较72 h空气对照组(6.40±0.37)明显升高(P<0.05);高氧72 h组肺组织HO-1蛋白表达(0.504±0.062)较72 h空气对照组(0.345±0.024)明显升高(P<0.01);高氧暴露组HO-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结论高浓度氧可引起新生鼠肺损伤,且高浓度氧可引起新生鼠肺HO-1蛋白表达上调,证明HO-1参与新生鼠高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 哮喘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王鑫;张爱平;张亚京;黄学英;刘志晶;马春艳;宁丽华

    目的了解小儿哮喘发病相关因素和防治状况,推广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规范化治疗儿童哮喘.方法对在我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并确诊为哮喘116例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及门诊随访观察.结果 116例中以儿童哮喘为多占80.17 %,婴幼儿哮喘仅占19.83 %,71.56 %首次喘息发生在6岁以前.发病以春秋季节为多,尤以秋季多占31.03 %.诱发因素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其次为天气变化.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及其他过敏史分别为5.17 %和27.59 %,有婴幼儿湿疹、过敏性鼻炎等个人过敏史分别为30.1 %、58.62 %.1年内诊断情况显示,误诊率为18.10 %. 44.83 %哮喘患儿能接受哮喘知识教育和规范化管理,坚持吸入激素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P<0.005).结论哮喘发病与年龄、季节、诱因、家族史及个人过敏史等多种因素有关,及时诊断,规范化管理治疗十分重要.

    关键词: 哮喘 相关因素 儿童
  •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何丽红;陈爱贞;王丽容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2001年3月~2002年6月我院产科出生早产儿22例;胎龄29~32周;体重1050~1720 g.将其分为预防组10例,治疗组12例.预防组于生后30 min内即从气管插管内滴入PS(Curosurf,120 mg),用药后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PAP)辅助呼吸;治疗组于确诊RDS后应用PS,方法同预防组.结果预防组CPAP辅助呼吸时间、鼻管法氧疗时间明显缩短;PaO2、PaCO2、pH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预防组均存活,不用机械通气,无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结论应用PS预防早产儿RDS,可减轻病情,避免机械通气、缩短氧疗时间,减少早期及后期并发症.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脐血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意义

    作者:滕云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脐血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免疫放射法测定正常对照组、HIE患儿脐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 HIE患儿组T3、 T4值低于对照组,中、重度HIE患儿T3、T4明显低于轻度者.缺氧缺血越重,T3、T4值越低.结论脐血T3、T4浓度可作为临床判断 HIE病情轻重及指导治疗的参考指标之一.

  • 不同病室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特点

    作者:李如英;曹玉红;牛永春

    目的探讨不同病室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方法对1996年6月~2002年6月我院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及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新生儿528例进行医院感染的对比研究.结果 1.528例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率为5.1 %(27/528);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率为5.5 %(14/255),高于新生儿监护病房的院内感染4.76 %(13/273)(P>04.76 %(13/273)(P>0.05).2.住院>2周的感染率(8.55 %,20/234)高于住院1周感染率(2.38 %,7/294);低出生体重(<2 kg)的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率为9.62 %(5/52),高于体重≥4 kg新生儿院内感染率(4.76 %,2/42),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医院内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细菌、霉菌、支原体及病毒感染.4.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疾病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鹅口疮、皮肤感染、结膜炎.结论不同新生儿病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因素不同.母婴同室增加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机率,应严格限制探视和加强隔离.

  • 尿乳酸/肌酐比值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钱静;孙若鹏;王玉玮

    目的探讨尿乳酸/肌酐比值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方法选择有窒息史的新生儿40例为观察组,按病情分为轻度HIE组、中重度HIE组;正常足月新生儿38例为对照组.用生化法测定生后6 h内及48~72 h内尿乳酸/肌酐比值.结果生后6 h内尿乳酸/肌酐比值中重度HIE组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轻度HIE组(P<0.01).以0.45为界值判断中重度HIE发生敏感度为93.3 %,特异度为98.3 %.结论生后6 h内尿乳酸/肌酐比值对判断中重度HIE的发生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一种快速、经济的早期诊断方法.

  • 阿片κ受体在新生兔窒息中的作用

    作者:胡电;古航;金志军;洪新如;刘彦;熊英;曹立萍;王成海

    目的探讨阿片κ受体在围生期缺氧导致新生兔窒息中的作用.方法将16只孕30 d母兔窒息后立即剖宫取出仔兔,随机分3组:新生兔窒息未治疗组(窒息组)、新生兔窒息中枢MR2266治疗组(MR1组)及新生兔窒息外周MR2266治疗组(MR2组);MR1组及MR2组仔兔在分娩后,即刻分别从小脑延髓池及静脉注入阿片受体拮抗剂MR2266.另取4只无窒息母兔剖宫取出正常新生兔作为对照组.新生兔均于剖宫产后5、10、15、30 min进行呼吸、心跳、肤色、肌张力、反射评分.结果 MR1组及MR2组仔兔Apgar评分显著高于窒息组(P<0.05及P<0.01),且MR2组评分明显高于MR1组 (P<0.05).结论阿片κ受体与围生期缺氧导致的新生兔窒息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低体重早产儿胃肠道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作者:韦冬英;陈绮雯;刘慧贤;李黎;罗华清;徐丽琼

    目的探讨胃肠道内喂养在低体重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6例低体重早产儿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采用胃肠道内营养,经口插入胃管间歇喂养,观察喂养耐受,监测总蛋白、清蛋白、胆红素、治疗后体重增长、平均住院天数;对照组采用全静脉肠外营养.结果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胃肠内营养明显低于静脉营养(χ2=10.8 P<0.01);肠内营养12日龄体重≥出生体重,优于静脉营养(χ2=5.04 P<0.05);平均住院日肠内营养明显缩短,优于静脉营养(t=3.09 P<0.01).结论低体重早产儿间歇胃管喂养能刺激胃肠道生长发育,并促进胃肠功能成熟,能及早补充足够营养,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日,且治疗安全、有效、价廉.

  • 美金胺、黄芪对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国庆;陈惠金;蒋明华;张忠德;张金凤;钱龙华

    目的评价美金胺和黄芪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夹闭新生大鼠双侧颈总动脉1 h、缺氧2 h,建立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新生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再灌注组(HIR组)、美金胺治疗组、黄芪治疗组、黄芪和美金胺联合治疗组,每组12只,于术后6 h或48 h处死.取耳间线前2 mm水平做冠状位脑组织切片,通过脑组织病理检查及病理评分评估美金胺和黄芪的脑保护效果.结果缺氧缺血可引起新生大鼠明显的脑病理改变,经单独或联合应用黄芪和美金胺后,新生大鼠的脑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各治疗组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美金胺和黄芪对治疗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在意义,尤其两药联合治疗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损伤,有望获得更好效果.

  • 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胃肠发育的影响

    作者:刘克苗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血促胃液素水平及胃肠发育的影响.方法对80例早产儿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生后12 h内(开奶前)及7 d空腹血促胃液素水平,并观察不同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体重增长情况.结果早期微量喂养组较晚期微量喂养组生后7 d血促胃液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体重增长良好.结论早产儿消化道功能能适应胃肠道喂养,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胃肠发育有良好促进作用,且能很好地耐受胃肠喂养.

  •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前后早产儿血促胃液素、胃动素的变化

    作者:何英;卢中朝;蒋必礼;王平;林筱凤;张朝勇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PHV)时早产儿血促胃液素(GAS)和胃动素(MOT)水平变化.方法将33例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早产儿分2组,常规组予潮气量10~15 ml/kg;PHV组予4~7 ml/kg,并维持pH 7.20~7.25,PaCO2 50~70 mmHg,SaO2>0.90,分别于通气前,通气后d1、d3、d5测空腹血GAS和MOT水平.结果 1.两组GAS水平均随日龄增加而增加,但同一时间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PHV组MOT水平于d3、d5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PHV能促进MOT分泌,有利于早产儿胃肠蠕动.

  • 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

    作者:刘先国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血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关系.方法 47例早产儿入院1 d 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生后28 d对患儿评价分组.结果死亡组(24例)d1可溶性E-选择素浓度为210.58±48.15 ng/ml,显著高于BPD组(15例)120.34±27.49 ng/ml (P<0.05),后者明显高于非BPD组(8例)57.98±18.76 ng/ml (P<0.05).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的早期检测有助于早产儿BPD早期预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