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실용아과림상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28X
  • 国内刊号: 10-107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02
  • 曾用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郭学鹏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小儿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诊治中的一些问题

    作者:杨霁云

    肾上腺皮质激素(下简称激素)用于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治疗已约半个世纪,在大多数患儿中激素可迅速诱导NS缓解,极大地改善了NS的预后;但部分患儿呈激素抵抗(steroid resistant),这一问题是目前小儿NS治疗中的难点之,是改善NS预后的关键,受到临床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今仅就其诊治中近年的一些进展概述如下.

  • 一氧化氮在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并胎儿窘迫中的作用

    作者:胡电;古航;曹立萍;刘彦;姜燕;李萍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ICP)并胎儿窘迫(胎窘)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根还原酶与Griess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测定4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晚孕组)、36例无胎窘ICP孕妇(ICP组)、33例ICP并胎窘(胎窘组)孕妇静脉血及脐血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基/硝酸基(NO2/NO-3)进行测定。结果胎窘组母血NO2/NO-3含量显著低于另两组(P<0.01);胎窘组脐血NO-/2NO-3水平显著低于晚孕组及ICP组(P<0.01);脐血NO-2/NO-3水平与pH、PO2呈显著正相关,与PCO2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N0含量的降低是导致ICP患儿发生胎窘的一个重要因素。

  • 尼莫地平和氯胺酮对兔全脑缺血再灌注代谢的影响

    作者:钱素云;樊寻梅;何颜霞;沈惠青;尹河华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和氯胺酮对兔全脑缺血再灌注代谢的影响.方法制作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对照、缺血、尼莫地平和氯胺酮组.结果各组缺血再灌注后血乳酸均高于术前(P<0.05).缺血组和尼莫地平组再灌注后乳酸和动静脉氧压差(AVDO2)高于对照组和氯胺酮组(P<0.05).尼莫地平有使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的副作用.结论缺血再灌注兔24 h内乳酸堆积,AVDO2增大.氯胺酮可降低血乳酸和AV-DO2.本组剂量的尼莫地平未能改善代谢可能与其心血管抑制有关.

  • 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与急性肝炎的关系

    作者:束晓梅;陈雪梅;冒青

    目的探讨B19感染在急性肝炎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急性非甲~戊型肝炎病人、32例健康儿及36例甲肝病儿进行近期B19感染的检查,包括B19 DNA检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19表面蛋白抗原,并比较B19阳性组、甲肝组、病因未明组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肝功恢复时间.结果21例中B19 DNA阳性4例(19%),对照组B19 DNA均阴性,差异有显著意义.B19 DNA阳性4例中2例检测到B19特异性抗原,对照组均阴性,差别无显著意义.4例B19感染病人、17例病因未明者及甲型肝炎病人在发热、黄疸及关节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异;但B19感染组皮疹的发生高于另外两组.血清ALT及胆红素水平3组间无明显差异.B19感染组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3例于2周内恢复,4周全部恢复正常.结论B19感染可能为小儿急性肝炎的较重要病毒病因.

  • 幼年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病回顾性病理分析

    作者:薛娟;杨菱芳;金宁;张霨泽

    目的了解我国幼年性息肉病(JPS)不典型增生改变的存在,比较单发结、直肠幼年性息肉(JP)和JPS的不同病理特点.方法32例单发结、直肠JP标本和5例JPS(共35枚息肉)标本经常规切片,HE染色后进行病理检查,观察不典型增生改变情况并进行分级.结果32枚单发结、直肠JP未见不典型增生改变.5例JPS的35枚息肉中4例共24枚息肉(68.6%)局部有不典型增生改变,其中轻度16枚,中度7枚,重度1枚.结论JPS和单发结、直肠JP病理改变不完全相同.前者由于息肉是多发的,个别息肉局部可出现不典型增生改变,因而多认为是癌前病变,后者多为良性病变.

  • 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26例治疗前后的临床分析

    作者:宋善路;方勤;郭怡清;徐虹;周利军;曹琦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高凝状态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13例对激素敏感的NS和13例对激素耐药的NS加用抗凝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13例对激素敏感的NS的高凝状态随NS的缓解而明显改善;13例用激素治疗8周耐药的NS加用抗凝治疗后高凝状态和临床症状部趋向好转.结论说明对激素敏感的NS可以不用抗凝治疗,而对难治性NS抗凝疗法仍是有效的辅助治疗的手段.

  • 维甲酸治疗新生大鼠高氧肺发育受抑对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作者:钱莉玲;常立文;容志惠;张谦慎

    目的观察维甲酸(RA)对高氧抑制肺发育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新生SD大鼠生后d2随机分为Ⅰ空气+主理盐水组,Ⅱ高氧+生理盐水组,Ⅲ空气+RA组,Ⅳ高氧+RA组.Ⅱ、Ⅳ组持续暴露于85%氧气中,Ⅲ、Ⅳ组每日腹腔注射RA 500μg/kg.生后14 d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辐射状肺泡计数(RAC)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Ⅱ、Ⅳ组肺组织显示肺泡生成受抑,RAC分别较Ⅰ、Ⅲ组显著减少(P<0.01),但Ⅳ组RAC(8.3±0.8)较Ⅱ组(7.2±0.9)明显增加(P<0.01).Ⅱ、Ⅳ组MMP-2、MMP-9、TIMP-1和TIMP-2的表达较Ⅰ、Ⅲ组明显增强(P<0.01),但Ⅳ组MMP-2、MMP-9的表达(2.70±0.65,2.64±0 48)较Ⅱ组(3.36±0.59,3.04±0.72)减弱(P<0 05),而TIMP-1的表达(3.68±0.51)较Ⅱ组(3.32±0.63)增强(P<0.05),TIMP-2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A可部分阻止高氧引起的肺发育进程阻滞,可能是通过纠正MMPs/TIMPs的失衡而发挥作用的.

  • 生长激素对过氧化氢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马沛然;王汉森;李桂梅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GH)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根据在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加入H2O2和GH量不同分为7组.测定心肌细胞存活力(CMV),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心肌细胞内MDA、心肌细胞凋亡率(CMAR)、Bcl-2和Bad蛋白表达.结果H2O2可使培养液中LDH及MDA上升,心肌细胞内MDA上升,心肌细胞CMV、Bcl-2、Bad表达下降,CMAR增高.GH可使培养液中LDH、心肌细胞CMAR、Bcl-2、Bad表达恢复,对MDA无显著影响.结论GH减轻心肌细胞受H2O2损害是通过恢复Bcl-2和Bad基因调控,而不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损害而取得的.

  • 慢性胃炎患儿部分胃肠激素的检测

    作者:潘凯丽;江逊;尚磊;李侠;王茂贵

    目的了解慢性胃炎患儿空腹及餐后部分胃肠激素的变化情况,深入探讨其病理生理学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0例慢性胃炎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空腹及餐后1 h外周血部分胃肠激素水平.结果空腹:慢性胃炎组胃泌素为156.61±45.65pg/ml,胃动素为239.30±73.59pg/ml,生长抑素为106.38±72.03 pg/ml;健康对照组依次为:124.92±50.25pg/ml,326.31±58.23pg/ml,68.13±37.65pg/ml.慢性胃炎组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较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变化(P<0.05),而血浆生长抑素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 05).餐后:慢性胃炎组胃泌素176.64±25.25pg/ml,胃动素274.32±102.91pg/ml,生长抑素143.55±60.96pg/ml;健康对照组依次为:137.22±59.64pg/ml,373.93±139.93pg/ml,102.72±41.82pg/ml.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胃炎组血清胃泌素和血浆生长抑素均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胃动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前餐后比较:两组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餐后较餐前有所增高,但前两者增高无显著差异(P>0 05),生长抑素增高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儿血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异常,提示这些胃肠激素的改变可能参与其病理生理变化.

  • 丹参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远期智能的影响

    作者:程秀永;王来栓;朱长连;杨静丽;王小阳

    目的探讨丹参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远期智能的影响.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给予丹参注射液150 mg/10g腹腔内注射,采用迷宫实验观察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丹参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好于HIBD组,表现在达标所需反映次数明显低于HIBD组(P<0 05),而正确率却明显高于HIBD组(P<0.05).丹参组大鼠脑部改变仅见轻微的脑皮层萎缩,HIBD大鼠脑部可见皮层萎缩、液化及空洞形成,病理组织学可见筛状软化灶形成、胶质结节和钙化灶形成等.结论丹参可预防和治疗新生大鼠HIBD所致的智能障碍.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糖代谢紊乱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姿英;林振浪;陈尚勤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糖代谢紊乱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糖测试纸对218例HIE患儿进行血糖监测,并动态观察.结果218例HIE患儿发生糖代谢紊乱131例(60.1%),其中低血糖发生率为44.7%(98/218),高血糖发生率15.0%(33/131),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糖.结论对HIE患儿应密切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尽快纠正,避免血糖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平;朱智玲;廖清奎;罗春华;李丰益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CR)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检测41例正常对照及77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儿白细胞GCR水平,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15例,恶性淋巴瘤12例.结果AL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周血GCR水平与化疗疗效及预后呈正相关(P<0.05),霍奇金淋巴瘤及AML外周血GCR水平与预后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AL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周血白细胞GCR水平可预测化疗效果及预后.

  • 应用血液灌流救治急性毒鼠强中毒9例

    作者:石建华;张军;魏崇一;王凤业

    目的探讨应用血液灌流抢救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体会.方法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并用血液灌流.结果9例中7例抢救成功,其中发病4 h内行血液灌流的4例一次即愈,余3例经过2~4次灌流后脱险;2例呼吸暂停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确保抢救顺利进行.死亡2例,1例友生在血液灌流开始,另1例尚未成功建立血液通路已死亡.结论血液灌流抢救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疗效确切,发病4 h内开始效果更佳;入院较晚者重复实施血液灌流是必要的;重症患儿应当建立气管插管,确保抢救顺利进行.

  • 重型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探讨

    作者:付丹;刘琮;杨卫国

    目的探讨重型轮状病毒肠炎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本病1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度脱水78.9%,重度21.1%;等渗性脱水68.4%,低渗性26.3%,高渗性5.3%;并代谢性酸中毒94.7%;伴肾功能障碍63.2%;血钙降低52.6%;高血糖57.9%.结论对重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除常规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状态外,还应注意监测血渗透压、肾功能、血糖等,并作相应处理.

  • 兴奋性氨基酸与儿童抽动障碍的关系

    作者:唐洪丽;刘放南

    目的探讨兴奋性氨基酸(EAAs)中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在儿童抽动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48例抽动障碍患儿血浆GLU、ASP水平,其中暂时性抽动13例,慢性多发性抽动2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15例;单纯性抽动23例,抽动并多动障碍25例.结果1.抽动障碍患儿血浆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慢性抽动组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组血浆GLU、ASP分别与对照组和暂时性抽动组比较,结果前两者血浆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暂时性抽动组(P<0.05,P<0.01).各组血浆AS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抽动并多动障碍组血浆GLU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抽动组(P<0.01).各组血浆AS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抽动障碍存在EAAs水平变化,GLU可能参与抽动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球蛋白重链、Vδ2Dδ3基因重排的研究

    作者:林雯;金润铭;肖燕;刘勤;费洪宝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免疫球蛋白重链(IgH)、Vδ2Dδ3基因重排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为ANL患儿骨髓进行巢式PCR,检测IgH及 Vδ2Dδ3基因重排及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49例ANLL中,IgH阳性检出率为20.4%(10/49), Vδ2Dδ3基因重排阳性率为12.2%(6/49).结论ANLL也存在IgH、 Vδ2Dδ3基因重排,T、B细胞相关性抗原表达与IgH、 Vδ2Dδ3基因重排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血液病儿童输注血制品后病毒感染风险的前瞻性调查

    作者:陈静;汤静燕;潘慈;薛惠良;赵惠君;顾龙君;王耀平

    目的了解血液病儿童输注血制品后的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法检测输血制品前后甲~庚肝的抗原或抗体.结果63例每人平均接受8.8人次和1250 ml的血制品,输前CMV IgG(+)88%,Anti-HBs(+)50%,EBV IgG(+)16%,HEV IgG(+)4.7%,Anti-HBc(+)4.7%,Anti-HBe(+)3.2%,输后总的感染率各自为91.2%,50%,20.7%,4.7%,4.7%,3.2%,前后无统计学差异.输后新出现阳性结果7例,2例CMV IgG,1例HCV IgG,3例EBV IgG,1例HBs-Ag,没有新发现HEV、HGV、CMV IgM、EBV IgM及HBV-Ag阳性.新感染病例与输注量及人次无相关性.结论提示上海地区血制品相对安全.

  • 国产房间隔缺损堵塞器关闭猪房间隔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名武;周爱卿;李奋;高伟;余志庆;唐宁

    目的评价国产房间隔缺损(ASD)堵塞器关闭猪ASD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3~4周乳猪共6头,体重5~10 kg(平均7.5kg);应用房隔穿刺和Rashkind球囊房隔造口术,建立ASD动物模 型;在X线和超声引导下,用测量球囊测定SDD大伸展直径并结合经胸超声(TTE),选择适当大小的国产ASD封堵器进行堵塞.结果6头猪完全封堵,仅1例术后即刻有微量的残余分流,24 h消失;随访1~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ASD堵塞器关闭猪ASD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儿童哮喘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蔡晓红;李昌崇;罗运春;董琳;李孟荣;黄达枢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0例拒绝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治疗的哮喘患儿进行2~7年的随访观察,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就性别、早产、首次发病年龄、母乳喂养、环境暴露、个人过敏史、病情严重度、每年呼吸道病毒感染次数、被动吸烟、家族过敏史、饮食习惯11项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哮喘自然缓解2年以上31例(29.18%),未缓解79例.环境暴露、个人过敏史、病情严重度、每年呼吸道病毒感染次数、被动吸烟、家族过敏史、饮食习惯对预后有影响,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是-0.2760、-0.3000、0.2330、0.1680、-0.1740、-0.1090、0.1100,而性别、早产、首次发病年龄、母乳喂养对预后无直接影响.结论哮喘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早期环境暴露、个人过敏史、病情较严重、被动吸烟、有家族过敏史,而增加每年呼吸道病毒感染次数、饮食习惯以鱼类为主有利哮喘的预后.影响儿童哮喘预后的因素是复杂的,哮喘自然缓解的比例毕竟较少,早期GINA方案治疗是明智的选择.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预后
  • 儿童颅内肿瘤患者脑脊液端粒酶表达的意义

    作者:张静;杨波;关方霞;宋来君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肿瘤患者脑脊液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对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经手术切除病灶病理诊断为颅内肿瘤12例,其中3例曾行立体定向颅骨钻孔穿刺活检.取所有患儿和6例脑外伤患儿脑脊液标本,应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12例颅内肿瘤患儿脑脊液标本中2例表现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16.7%(2/12),2例端粒酶阳性者立体定向颅骨钻孔穿刺活检和术后病理诊断为室管膜瘤和脑胶质瘤.1例颅骨钻孔活检为肿瘤但端粒酶活性表达为阴性.6例脑外伤脑脊液标本无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儿童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脑脊液端粒酶活性检测对颅内肿瘤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欣秋;杜华;周微雅;刘振翔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在强的松治疗前后激素敏感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细胞凋亡变化,以探讨PBMC凋亡在激素治疗中的意义及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37例激素敏感型NS儿分别于强的松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周采血,进行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计算百分率.结果治疗前后2、4、6周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治疗后外周血PBMC与尿蛋白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激素敏感型NS儿使用足量强的松治疗可诱导外周血PBMC细胞凋亡增加,也诱导其病情缓解,当尿蛋白转阴后诱导细胞凋亡随之减少.

  • 负荷试验及动态心电图评价儿童室性早搏的运动风险

    作者:陆国平;刘豫阳;盛锋;徐素梅;陆颖

    目的采用活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评价室性早搏(室早)儿童的运动风险.方法对136例经常规心电图证实的室性心律失常儿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DCG)、极量活动平板试验(TMT)检查.结果136例中DCG检查检出室早92.7%,TMT检出89.0%,两者无差异;30.9%TMT阳性,包括运动中出现多源性室早、房早、ST变化,血压降低,运动耐量降低(5例);室早的发生频率、性质及起源部位与TMT结果无关,发生的高峰时间与TMT结果相关;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运动后不一定出现严重后果,部分简单室早运动中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发生不良反应5.1%,与正常儿童无差异,但均为TMT阳性病例.结论DCG结合TMT检查有助于对室性心律失常儿童参加运动的风险评估.

  • 瑞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胡瑞梅;孙若鹏;郭淑华;李保敏;雷革非

    目的探讨小儿瑞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27例小儿瑞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均急性起病一岁以下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惊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肝脏轻至中度肿大,且质地较韧或硬;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颅脑CT示脑水肿.早期昏迷、去大脑强直、反复惊厥、血氨在3ug/dl以上者预后不良.结论应注意小儿瑞氏综合征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加强监护,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另外要特别注意排除与瑞氏综合征临床类似的其他疾病如感染、中毒和遗传代谢疾病.

  • 缺氧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凋亡与c-fos的表达

    作者:任广立;王玲;刘莹;王宝西;王茂贵;惠延平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再灌注后,机体神经保护机制与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的关系.方法7日龄SD鼠,经弹性管穿线阻断右颈总动脉3 h,予低氧1 h;制备成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后施以不同时期的再灌注,彩色多普勒监测血流阻断及再灌注情况.免疫组化观测c-fos在仔鼠HIBD后不同再灌注时间点海马的表达.Thionin染色及HE染色观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HIBD组右侧海马c-fos 6 h达高峰,24 h稍降,48 h又升高,7 d后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c-fos有极少数表达.凋亡检测发现:再灌注24 h已有明显凋亡,7 d后海马神经元未表现明显的丢失.结论c-fos可能参与HIBD后神经元的修复、存活过程;这对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存活非常重要.它可能经某些信号途径参与神经元的存活.

  • 宫内发育迟缓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蛋白的关系

    作者:欧阳士香;李堂;白东

    目的检测宫内发育迟缓(IUGR)儿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程度与胎儿期生长的关系.方法将86例脐血标本分为IUGR(即小于胎龄儿)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IGF-1水平,非竞争性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IGFBP-3水平.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两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与AGA组相比,IUGR组脐血IGF-1和IGFBP-3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IGF-1、IGFBP-3均随胎龄及出生体重增加而增加(P均<0.01);IGFBP-3与IGF-1呈正相关(P<0.01).结论脐血IGF-1和IGFBP-3的含量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生长发育程度的一项客观生化指标.

  • 儿童进展期恶性淋巴瘤15例

    作者:柳彩凤;刘桂兰;张乐萍

    目的总结15例儿童进展期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儿童进展期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分型、预后指标及治疗.结果儿童非何杰金淋巴瘤多以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纵隔压迫为首发症状.免疫分型多为高度恶性,以T淋巴母细胞型为主.起病时多为进展期,以化疗为主,用鞘注和大剂量抗代谢药物代替头颅放疗,全组长期无病生存率为53.3%.结论儿童非何杰金淋巴瘤为儿童常见肿瘤,恶性度高,易复发,易早期血行转移,不同分型有不同的化疗方案和预后.

  • 早产儿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本清;文飞球;黄若谷;徐位仁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态心电图(DCG)特点.方法应用Compas XM Holter动态心电图系统检测90例早产儿DCG.根据胎龄不同,将早产儿分为A、B、C三组,三组胎龄分别为~31、~34、~37周,以21例足月儿的DCG作为对照组.结果早产儿心肌缺血的发生率A、B、C组分别为69%、59.5%、67.5%.室性早搏(VPC)的检出率A、B、C三组及对照组分别为95%、92%、80%、86%,早产儿VPC中以Lown分级L3级以上的较足月儿明显增多(P<0.05).早产儿24 h快心率较足月儿慢(P<0.05).结论DCG对诊断早产儿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并能发现潜在高危心律失常.

  • 多重等位基因特异多聚合酶链反应产前基因在诊断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

    作者:汪凤兰;李熙鸿;孙冰;李钦伯;李强;王晓阳

    目的探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多聚合酶链反应(PCR)产前基因诊断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B超监视下对21名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20ml,常规酚-氯仿法提取DNA,应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PCR检测其羊水细胞的β-珠蛋白的5种基因突变类型(CD17,CD41~42,IVS-Ⅱ 654,nt-28,nt-29).结果检测的21例中,4例双重杂合子及1例纯合子,均选择流产.16例为正常或单个突变的杂合子,胎儿出生后取脐血验证并随访观察,现小儿9个月~3.2岁,均健康.结论多重等位基因特异PCR可用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高风险胎儿的产前基因诊断,在指导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阳性家系的选择性妊娠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急性病毒性肝炎并胆囊炎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敏;张桂芳;闫春梅

    目的对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肝)并胆囊炎是否应用抗生素治疗,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的临床研究.方法189例急肝并胆囊炎,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94例,两组均口服清肝退黄中成药"急性肝炎冲剂"、小施尔康、丽珠肠乐.治疗组用凯福隆(头孢噻肟)50 mg/(kg@d),分两次加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对照组不用抗生素.结果两组在治疗后临床表现、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腹部B超恢复情况,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胆汁培养阳性者,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16例相比却有显著差异.结论急肝并胆囊炎多数为非细菌性炎症,随着病毒性肝炎的恢复而自然恢复,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对明确为细菌引起的胆囊炎,及时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更快恢复.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华瑛;卢新天;王同友;卢薇薇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临床和血液学的特点.方法患儿均行血常规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部分行骨髓粒-单祖细胞(CFU-GM)体外培养.结果6例均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外周血和骨髓单核细胞增多,骨髓至少一系血细胞呈病态造血.用现行标准诊断的小儿CMML,从临床上拟可分成两个组群.一组起病年龄小,明显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数高,可见原幼粒细胞,骨髓原+早幼粒细胞可增多,带有一些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特点.另一组起病年龄大,无明显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三系减少,可见原幼单核细胞,骨髓幼稚单核细胞明显增多,除单核系细胞外,有些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难治性贫血(RA)亚型的特点.3例送骨髓CFU-GM体外培养,2例集簇明显增多.结论小儿CMML拟可分成两个组群,归属于兼有MDS/MPD特征的疾病较为合适.骨髓CFU-GM体外培养表现为对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高度敏感.

  • 儿童多形性红斑的临床特征

    作者:曹洁;蔡方成

    目的探讨小儿多形性红斑(EM)的临床特征及与成人的差异.方法对42例EM和11例重症多形红斑(SJS)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1%SJS有渗出性或假膜眼结膜炎、甚至角膜溃疡,EM组无1例发生.45.5%的SJS有肝肿大,其中42.9%肝功异常;EM中仅16.7%肝大和20%肝功轻度异常.SJS患儿大多数高热,平均较EM高1℃,其发热持续时间(8.5±5.8)d、皮损进展时限(7.5±6.0)d和皮损持续总时间(16.0±8.7)d皆分别较EM的(3.6±3.3)d、(3.5±3.0)d和(6.8±4.8)d明显延长.死亡1例为SJS患儿;2.50%EM病前有明显呼吸道卡他症状,仅1例发病与药物有关.但11例SJS中7例(63.6%)有发病前用药史;3.无论在EM组或EM+SJS全组中与未用激素者比较,患者体温高低、发热持续时间、皮损进展和持续时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1.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临床过程及预后均较EM明显严重,多伴眼、肝和其他内脏损伤;2.感染和药物均可引起EM和SJS/TEN发生.与成人主要由药物引起不同,绝大多数的小儿EM因感染诱发,虽然有一半多的SJS患儿与药物有关,感染仍是其主要诱因;3.激素虽可能减轻某些患儿中毒症状,但对其病程和预后无明显影响,尚有导致继发感染的危险.

  • 儿童宋内菌痢疾与中毒性心肌炎分析

    作者:袁越;李棠;柴晓敏;王勤

    目的了解宋内菌感染后对心脏的损害及其转归.方法北京市某中学的学生群体性急性痢疾,经检测为宋内菌感染,部分并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诊断心肌炎6例,疑似心肌炎4例,一过性心肌受损11例.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ST-T改变.结论宋内菌可导致心肌不同程度损害.而其心肌受损的发生与腹泻持续时间有关.

  • 轮状病毒肠炎的肠道外表现

    作者:鲍兴儿;沈辉君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RV)肠炎的肠道外表现.方法对155例RV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V肠炎的同时,出现呼吸系统表现,88例并鼻塞、流涕、咳嗽、气促,26例肺部闻及罗音.肺炎6例,支气管炎34例.神经系统表现抽搐6例,前囟隆起1例.5例伴皮疹.丙氨酸转氨酶增高26例,天冬氨酸转氨酶增高89例.心肌酶谱中乳酸脱氢酶增高23例,羟丁酸脱氢酶增高13例,肌酸激酶增高104例.X线胸片检查肺纹理增粗34例,双肺斑片影6例;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38例,T波改变7例,右室高电压3例,左室高电压、室早伴室性融合波、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各1例;脑电图1/7例异常,头颅CT检查1例示左颞叶低密度灶,1例示左侧豆状核点状钙化,脑沟略增宽等.结论RV可发生肠道外感染,以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居多,病毒血症可能是RV多系统播散的途径.

  • 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粪便铜、锌、铁、钙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莉莉;方先勇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儿粪便中铜、锌等微量元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4 h粪便,通过烘干,稀释,进行定量分析,检测其铜、锌、铁、钙的含量.结果20例HLD患儿24 h粪便铜、钙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分别为19.12,12.03),锌含量减低也较明显(F=5.68);而铁含量两组则无明显差异.HLD患儿粪便铜含量减低,除与胆汁排铜外,还与胃肠道对铜、锌的吸收有关.结论在使用金属络合剂驱铜治疗本病的同时,应注意患儿机体内其他金属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的平衡.

  • 乙肝疫苗注射后婴儿免疫反应的变化

    作者:张亚平;林惠芳;陈兴;张会从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HBsAg+)母亲的婴儿乙肝疫苗注入后早期免疫反应的特点.方法依据母亲HBsAg的测定,将婴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于生后进行乙肝疫苗注射(10ug,0、1、6个月),每次疫苗注入前及3个月时都采血测定抗-HBs、IgG、IgM、CD+3、CD+8、GD+7、CD+7及CD21.结果疫苗注入前所查各项指标及疫苗注入后各时间点的IgG、IgM和抗-HBs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1个月和3个月时实验组的CD+3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实验组的CD+4和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时实验组的CD+7和CD2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BsAg(+)母亲的婴儿与健康母亲的婴儿相比,乙肝疫苗注入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存在差异,且主要反映在细胞免疫方面.

  • 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与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

    作者:李云;麦根荣;陈宝芳;李涛

    目的探讨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病毒性心肌炎(VM)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光镜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电镜技术、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时期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感染后7~10 d凋亡细胞数及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心肌病变以炎症细胞浸润及心肌坏死为主并逐渐加重,10~14 d细胞凋亡及Fsa、Fasl蛋白表达水平高,心肌病变也重,21~28 d细胞凋亡数及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逐渐减轻,代之以成纤维细胞增生及心肌纤维化;Fasl蛋白表达与心肌病变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86 P<0.01).结论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是VM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Fas、Fasl基因在VM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 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与胎龄及地区的关系

    作者:杨静丽;马葆靖;王西阁;徐灵敏;何真;杨建萍;杨瑞花;刘述荣;宋华;张益诚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水平是否与胎龄及地区有关.方法采集405例足月儿(平均胎龄39.31周,城镇259例,乡村146例)及142例早产儿(平均胎龄35.90周,城镇116例,乡村26例)脐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PIVKA-Ⅱ水平,≥2ug/ml为阳性.结果不同胎龄新生儿脐血PIVKA-Ⅱ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城镇足月儿脐血PIVKA-Ⅱ阳性率32.82%,显著低于乡村65.75%(P<0.01),而城镇与乡村早产儿脐血PIVKA-Ⅱ阳性率(42.24%,46.1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脐血PIVKA-Ⅱ水平与胎龄无关,与地区有关.

  • 神经节苷脂对脑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海马CA1区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曹艳华;王玲;惠延平;王宝西;曹玉红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区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及NMDAR mRNA表达的变化和神经节苷脂(GM1)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HIBD模型.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缺氧缺血(HI)和GM1干预后不同时间点NMDA受体Ⅰ型亚单位(NR1)阳性细胞及NR1 mRNA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HI后新生大鼠海马CA1区NR1及NR1 mRNA表达增强,GM1可使其受体表达下调(P<0.05).结论GM1可使新生大鼠海马CA1区NR1及NR1 mRNA表达下调,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924例临床及彩超评价

    作者:林其珊;李羚;黄国英;陈伟达;杨学林

    目的1.了解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布及其临床特征.2.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FM)评价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方法连续探查本院14年间924例新生儿,观察其各房室、大血管的情况.结果1.新生儿非青紫型心脏病较青紫型心脏病多见,青紫型先心病均为危重复杂型.2.非青紫型心脏病以单纯型室间隔缺损(VSD)发病率高,其次分别为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等,PDA的发生率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3.青紫型心脏病以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居首位,其他依次为肺动脉闭锁、危重型法洛四联症、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等.结论新生儿先心病类型众多,临床表现复杂,CFM对所有新生儿先心病均能作出明确诊断.

  • 新生儿窒息脑脊液血栓素A2及前列环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汉楚;常立文;陈晔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脑脊液(CSF)中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的浓度变化及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36例足月新生儿中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2例,轻度HIE 13例,对照组11例.生后36~72 h取CSF和血液测定TXB2(TXA2之代谢产物)及6-K-PGF1α(PGI2之代谢产物)浓度(放免法).结果中、重度HIE组CSF中TXB2及6-K-PGF1α浓度高(206.06±29.74 ng/L,168.47±23.02 ng/L),轻度组次之(83.37±28.57 ng/L,131.42±16.75ng/L),对照组低(41.77±21.58 ng/L,86.23±13.05 ng/L),经方差分析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血浆TXB2及6-K-PGF1α浓度变化有同样趋势,但轻度HIE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后CSF中TXA2和PGI2是预示脑损伤的敏感指标.

  • 紫癜性肾炎患儿白细胞介素6、8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封其华;李晓忠;程江;曹斌;倪征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APN)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IL-8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PN患儿血清及尿IL-6、IL-8活性水平,并分析IL-6、IL-8水平与APN临床及病理的关系.结果APN患儿急性期血清及尿IL-6、IL-8水平均增高,且尿IL-6、IL-8水平与APN患儿肾小球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及尿IL-6、IL-8水平可作为APN急性期的敏感指标之一,而尿IL-6、IL-8升高有助于判断APN肾组织的病变程度.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薇薇;刘怡平;安丽;王峻;黄甫兰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致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的机制,血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与VMC胃肠道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40例VMC患儿和32例健康儿童空腹血浆MTL和血清GAS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MTL 382.46±99.42 ng/L,对照组292.45±77.86 ng/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观察组GAS 66 90±20.57 ng/L,对照组59.42±14.81 ng/L,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MTL和GAS与VMC胃肠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 一氧化氮在慢性病贫血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强;瘳清奎;董巍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慢性病贫血(ACD)发病中的作用,为ACD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福氏完全佐剂建立ACD的大鼠动物模型,分组给予生理盐水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观察大鼠后足的肿胀程度,测定血NO、NOS、血红蛋白(Hb)的水平.结果用L-MAME后关节的炎症反应显著减轻;Hb明显升高,血NO及NOS水平明显降低,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结论NO在ACD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身调控NO水平对贫血和关节炎症的改善确有作用.提示研制特异性阻断病理性iNOS和NO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是治疗ACD的一条新途径.

  • 医院感染1057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周亚玲

    为减少医院感染(NI)的发生,掌握发病特点与发病相关的因素,将N1 1057例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住院患儿共42 474例次,男23 360例次,女19114例次;年龄1d~14岁;平均住院时问7.1 d.二、方法将3年中上报的1057例NI各种记录逐一进行登记,诊断标准按<医院感染学>[1]的标准.

  • 高压氧对早期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惠磊;冯光;常敬民

    我院于1992年3月~2000年4月用高压氧治疗早期重度小儿颅脑损伤110例,现对其疗效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重度小儿颅脑损伤205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诊断符合我国急性颅脑损伤分型标准,并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两组:1.治疗组110例,男81例,女29例.

  • 96例高热惊厥复发因素分析

    作者:余素芳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及病房1993~1998年诊治的96例高热惊厥(FS)患儿,经门诊随访3~8年,就其复发的因素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一、FS诊断标准FS分为单纯性(SFS)和复杂性(CFS),SFS诊断参照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1].CFS诊断标准至少具有下述一项表现者:起病年龄<6个月或>6岁;惊厥发作持续1 5 min以上;限局性发作;体温<38.5℃时出现惊厥;一次热病过程中惊厥发作1次以上[2].

    关键词: 惊厥 发热 复发 因素
  • 婴幼儿胃畸胎瘤6例

    作者:唐英姿;武海燕;刘向前

    畸胎瘤是由外、中、内三层原始胚层演变而来的先天性肿瘤,是小儿常见的肿瘤之一.婴幼儿胃畸胎瘤临床极为少见,因而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我院1991~2000年共收治6例胃畸胎瘤,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儿童 畸胎瘤
  • 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

    作者:曹修岩;孙书珍;陈星;谈钰贞;王莉

    我院1995~2001年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0例,现将其临床及有关肾脏病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SLE的诊断标准[1].发病年龄除2例小于6岁外,余均为学龄儿童(占93%).男5例,女25例,男:女为1:5.

  • 口服茵栀黄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观察

    作者:滕喜玲;田艳艳

    新生儿黄疸时随着血胆红素值的增高,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机会增加.控制胆红素值使之小于342~427.5 μmol/L已成为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针[1].我院自1999年4月~2001年12月共治疗ABO溶血病76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茵栀黄口服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四君子合剂治疗腹泻病

    作者:史海金;刘建庄

    我科对小儿急性腹泻病采用四君子合剂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2001年10月~12月我科收冶的48例腹泻病人,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5~22个月.诊断治疗参照1998年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

  • 脊膜脊神经膨出手术治疗58例

    作者:李国锦;程振超;刘永生;张卫

    1984~2001年我们有选择性的对58例小儿脊膜脊神经膨出病人施行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58例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生后10 h~6个月.3个月前手术治疗51例,均为腰骶部脊椎裂患儿.膨出囊块直径<3 cm 36例,>3 cm 22例.术前囊块破裂4例,表面有磨损、红肿等炎症表现7例,并其他畸形4例,单纯脊膜膨出 34例,脊膜脊神经膨出21例,马尾束整体膨出3例.

  • 儿童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作者:谭军;王艳

    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小儿较少见,其发病原因与老年人不同,常见原因为感染性脑动脉炎、癫癎持续状态所致局部脑软化、变态反应性脑血管炎、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脑血管畸形及外伤等,其中以感染和外伤多见.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32例儿童脑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儿童 脑梗死 病因 治疗
  • 新生儿窒息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迎春;张春慧

    新生儿窒息可造成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其肾损害为42.9 %,占第2位[1].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可作为判断肾小管功能的灵敏而可靠的指标.我科测定窄息新生儿31例尿RBP的含量,以探讨新生儿窒息RBP的临床意义.

  • 晚发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和胆汁酸的变化

    作者:陈苓;樊启红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BMJ)的发病率亦相应增高.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AB)作为反映肝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可能存在胆汁瘀积[1,2],为进一步了解晚发型母乳性黄疸(LBMJ)血清TAB变化,我们对1998年1月~2000年6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母乳喂养的39例LBMJ血清胆红素和TAB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现报道如下.

  •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张惠荣;赵华;杨红;陈志刚;张宁

    一氧化氮(NO)是结构简单、毒性高的小分子化合物,是机体合成并可作用于多种组织器官,导致一系列病理反应的活性氮介质,具有复杂的生物学效应.我们通过对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时一氧化氮(NO)的临床研究,探讨其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 穿琥宁治疗呼吸道感染50例

    作者:魏东利;朱建立

    我们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应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根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诊断为急性咽炎25例,急性扁桃体炎45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0例,急性支气管炎14例,毛细支气管炎(并细菌感染)1例,支气管肺炎5例.年龄3-14岁,男58例,女42例,病程≤2 d,大多起病急,均有发热、纳差、烦躁,体温>38.5℃者32例,37~38.5℃者66例,不发热者2例.就诊前未用药物82例,余18例就诊前服用过药物.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儿童哮喘的情绪障碍和应付方式研究

    作者:郭本玉;季卫东;董自巧

    哮喘患儿的心理状态在哮喘的发病及治疗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多表现为消极情绪[1],哮喘患儿在反复发作时的心理状态及自我处理能力在长期控制策略中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调查哮喘患儿的焦虑、抑郁及应付方式,研究心理因素与哮喘之间的关系.

  • 麦角胺咖啡因与赛庚啶治疗偏头痛对比观察

    作者:牛福来;李社会;解法雨

    我院1996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麦角胺咖啡因与赛庚啶治疗小儿偏头痛104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04例偏头痛患儿来自本院儿科门诊和病房,均符合小儿偏头痛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麦角胺咖啡因组(A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6.5~14岁,病程3个月~4年.赛庚啶组(B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7~13岁,病程2个月~4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均无明显差别.

  • 肝豆状核变性22例

    作者:张卫星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Willson病,是一种少见的、可治疗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院1995年6月~2001年10月共收治22例HLD患儿,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8岁1例,~8岁4例,-14岁17例,以学龄期儿童为多.有明显家族史者4例,系两对亲兄弟.22例父母均否认近亲结婚史.

  •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线粒体同工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徐春萍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血清线粒体同工酶(m-AST)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2例病脑患儿,按脑损害程度分为轻度38例、中度29例、重度15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m-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酸(t-AST)活性,并计算m-AST/t-AST.结果轻度病脑组血清m-AST为16.54±3.90 U/L,中度病脑组32.78±7.45 U/L,重度病脑组52.77±12.33 U/L,正常对照组7.92±2.80U/L,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AST/t-AST轻度病脑组34.76±8.51,中度病脑组42.63±11.53,重度病脑组59.81±7.33,正常对照组(26.26±9.21)%,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测定血清m-AST活性及m AST/t-AST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性瘫痪的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雅洁;高宝勤;杨伟力;雷艳芬;梁京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CP)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用BTX-A对58例下肢痉挛型CP患儿局部肌肉注射,高剂量组32例,低剂量组26例.以MAS改良肌张力量表评定肌张力.分析治疗前后肌张力改善状况及副作用,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高剂量组中,肌张力改变显著、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20、7、5例;低剂量组分别为7、13、6例.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副作用少、轻微,呈暂时性,无全身性副作用发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BTX-A治疗CP的效果不同,一定范围内,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更有效.

  • 妥泰单药治疗儿童中央颞区棘波放电的良性局灶性癫癎疗效观察

    作者:杨文

    目的探讨妥泰单药治疗儿童中央颞区棘波放电的良性局灶性癫癎(BET)的剂量与临床疗效.方法观察BECT 20例,均以妥泰单药治疗.根据妥泰目标剂量不同分为两组:A组10例目标剂量为2mg/(kg@d),B组10例目标剂量为4 mg/(kg@d),对两组不同剂量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妥泰单药治疗BECT平均疗程11个月,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妥泰2 mg/(kg@d)单药治疗BECT有效,并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横形球拍式-X形切口治疗小婴儿无肛前庭瘘

    作者:耿其明;徐小群;邢美芬

    目的探讨横形球拍式X形切口治疗小婴儿无肛前庭瘘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设计了前庭瘘处横形球拍式和肛穴处X形切口,对1992~2001年收治的54例小婴儿无肛前庭瘘均采用此术式进行治疗,并在术后进行随访.结果切口甲级愈合52例,乙级2例,无1例切口裂开.均获得随访,53例排便功能正常,1例骶椎部分缺如的患儿肛门失禁.结论此术式大限度地保留了与患儿排便功能相关的肌肉和神经,并维持和修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术后患儿可获得满意的控制排便功能,是治疗无肛前庭瘘合理的手术方式.

  • 小儿烧伤后防治瘢痕挛缩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彬宇

    我院烧伤科1999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小儿烧伤320例,占烧伤总人数的48%,其中35例并发瘢痕挛缩,12例并功能障碍,现分析如下.

  • 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卫华;章毅英;解春红;康曼丽;夏呈森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8例单纯性主动脉缩窄(COA)患儿,其中9例并室间隔缺损(VSD)或动脉导管未闭(PDA)、主动脉瓣狭窄(AS),采用比缩窄部直径大3~4倍或直径不超过降主动脉横膈水平直径的球囊扩张治疗,部分并畸形儿予手术镶嵌治疗.结果手术均成功、高血压控制,即刻下肢血压超过上肢,血流动力学跨缩窄压差平均下降57%左右,缩窄部直径较术前增加44 %左右随访6个月~4年,上下肢血压差较术后即刻平均增加18.66±10.23mmHg,跨缩窄压差增加16%结论COA经皮球囊扩张术结果表明,球囊扩张对单纯隔膜型COA有肯定疗效,内科球囊扩张和外科手术镶嵌治疗COA并VSD或PDA优于单纯手术治疗.

  • 川崎病再发1例

    作者:陈茂荣

    患儿,男,11个月,以发热2 d、皮疹半天入院.体检:体温38 2℃,面部、躯干部见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唇干红,口腔及颊粘膜弥漫性充血,眼结膜轻度充血,心肺无殊,腹软,手足端肿胀、发红,无脱皮,按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性皮疹给予对症处理,体温仍波动在38~39℃.d4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如花生米,肛周片状脱皮,诊断为川崎病,加用阿司匹林(ASA)50 mg/(kg@d),丙种球蛋白(IVIG)1.0/(kg@d×2 d),2 d后体温正常,症状渐消失.

  • 一家系3例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

    作者:杨波;李禄青;戴学定

    例1(兄),男,17 d,因反复抽搐5 d入院.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生后12 d反复抽搐,3~10次/d.查体:发育营养可,心肺无殊,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钙1.8 mmol/L,血磷2.58 mmol/L,血镁0.6 mmol/L.复查2次均为低钙、高磷、低镁血症.给予硫酸镁静滴5 d、葡萄糖酸钙静滴10d,未再抽搐.血钙2.5 mmol/L、血镁1.63 mmol/L、血磷仍高,住院23 d好转出院.之后又反复出现抽搐,在当地医院检查仍为低钙、高磷血症,补钙效果不佳,生后2个月死亡.

  • 过敏性紫癜并双手震颤1例

    作者:杨青;郑宇霞;刘景衍

    患儿,男,9岁.因反复双下肢紫癜1个月、双手颤抖1周入院.1月前无诱因双下肢出现皮疹,伴双膝踝关节肿痛,无腹痛及便血.无鼻衄及牙龈出血,当地医院按过敏性紫癜住院治疗.给抗过敏、活血化瘀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皮疹有所消退,关节无疼痛.

  • 二氯苯醚菊酯中毒1例

    作者:王丽容;古汉礼

    患儿,女,11岁,因出疹、双下肢麻痹4 d入院.入院前9 d因常有头虱,家长用香味灭虱露涂头部包裹3 d,行灭虱处理,未帮患儿清洗头部,5 d后患儿四肢出现皮疹,渐增多,伴双下肢麻痹.在当地卫生院拟过敏性紫癜收治,未愈,转至本院治疗.体检:神志清,面部、四肢可见散在性点状至片状暗红色皮肤瘀点、瘀斑,不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四肢?对称分布.

  • 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1例

    作者:姚淑娴;黄建萍

    患儿,男,8岁,因确诊紫癜性肾炎5个月,双颌下肿块1周入院.患儿确诊为紫癜性肾炎后口服强的松治疗,足量(17 5 mg/次,3次/d)及减量时间128 d,总剂量达4902.5 mg.停强的松3 d后出现双颌下肿块如蚕豆大小,渐进性增大如鹌鹑蛋大,表面无发红,触之略痛.体温36.8℃,血压105/70 mmHg,体重45kg.满月脸,向心性肥胖.

  • 脾动脉栓塞治疗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1例

    作者:汪隽瑛;方凤;蒋瑾瑾;欧阳建华

    患儿,女,8岁,因皮损、葡萄酒色尿7年入院.自出生6个月起出现葡萄酒色尿,8个月左右(夏季)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出现散在红斑、瘙痒,逐渐变为水疱、破溃、结痂,未见阳光部位无皮损.此后每年5~10月份即出现类似皮损.近4年来皮损有加重趋势,严重时伴浮肿、少尿,且出现皮肤轻微黄疸,尿仍呈红葡萄酒色,牙齿、指甲渐呈棕红色.

  • QT间期延长综合征死亡1例

    作者:郭文香;吴春玲;范淑珍

    患儿,男,13岁,因间断晕厥3年,加重伴抽搐2 d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随后发生晕厥,2~3 min后自行缓解,每年发作1~2次.2 d前出现晕厥,抽搐4次.其母28岁时因心脏病猝死.体检:血压120/80 mmHg,神萎,呼吸26次/min,双肺呼吸音清,心率60次/min,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10余次/min,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余未见异常.

  • Bartter综合征1例

    作者:张素霞;杨祖洁

    患儿,男,10岁,因发热1 d、手足搐搦半天入院.起病后非喷射状呕吐2次,为少量胃内容物,排黄稀便1次,无多饮、多尿、遗尿.查体:神清,精神可,血压13.3/8 kPa(100/60 mmHg),体重28kg,身高136 cm,指间距126 cm,上部量/下部量为1:1,生长发育为正常低水平,双手腕部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强直痉挛.

  • 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误诊1例

    作者:王永波;江咏梅

    患儿,男,16 d,因阵发性哭闹2 d、发热1 d入院.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哭闹,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哭闹时拒食,能自行缓解.次日发热,体温38℃,精神不振.自服王氏保赤丸效果不佳.查体:体温38.2℃,呼吸50次/min,呼吸急促,面色发绀,烦躁不安,哭声响亮,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208次/min,心音低钝,无杂音.

  • 益髓生血灵治疗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40例

    作者:张新华;吴志奎;黄有文;蔡辉国;王荣新;黄欣秋;蔡利群;朱凌;周天红;朱欲英;成才荣;丁雄

    目的观察中药益髓生血灵治疗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7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复合血红蛋白E 13例,益髓生血灵每日3次,每次10g,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和抗碱血红蛋白(HBF).结果22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13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复合血红蛋白E患儿治疗有效,治疗前后患儿Hb、RBC、Ret和Hb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益髓生血灵治疗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嘉惠;罗小丽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甲基强的松龙(IVMP)防治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CA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IVMP组(21例)和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组(24例)治疗,并做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CAD的发生情况.结果IVMP组CAD发生率52%,其中轻度9例,中度2例;IVIG组CAD发生率50%,轻度9例,中度3例,两组均无重度CAD.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VMP治疗KD安全,能有效地防治CAD,且价格较低廉,可作为治疗KD的首选药物.

  • 硫酸镁、脑复素、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作者:殷宪敏;史宝海;杨晓雯;王淑珍;李睿

    目的探讨硫酸镁、脑复素(含bFGF)、高压氧(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硫酸镁、脑复素、HBO治疗HIE 66例,同时设胞二磷胆碱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三项支持、两项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水平、脑CT的改变、NBNA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O、MDA水平、脑CT、NBNA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硫酸镁、脑复素、HBO治疗HIE有明显疗效.

  • 贝飞达治疗腹泻病临床观察

    作者:付惠玲;张波;王伟

    贝飞达的通用名称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为微生态制剂的第2代产品,具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双重作用.我们用其治疗小儿急性、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正常足月儿脐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与白细胞的相关性

    作者:刘桂兰;田开功;贾月萍;梁静

    目的研究正常足月儿脐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水平与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及分化抗原CD13、CD3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了33例正常足月儿脐血G-CSF水平,并用CounterElectronics仪计数了同一标本脐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用免疫荧光法计数了同一标本脐血CD13、CD33阳性细胞数.结果21例脐血G- CSF检测阳性标本,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G-CSF水平与其他4项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CSF与白细胞增殖分化之间并不是简单而唯一的调节关系,可能有其他细胞因子参与调节.

  • 上海市5岁内儿童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作者:郭友宁;陈超

    目的了解90年代上海市5岁内儿童各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80年代末该市两社区初婚夫妇婚后6年内生育及幼儿健康随访调查.结果呼吸、感染及消化系统是5岁内儿童易患的疾病,患病率各为255.7‰、134.1‰及39.3‰.水痘、病毒性肺炎及流行性腮腺炎为前位三病种,各为72.6‰、63.7‰及57.9‰.男童患病率明显超过女童,更易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及疝气.男童习惯性动作发生率多于女童,各为54.2%及45.8%.多因素分析显示除母乳喂养、孕产期母亲健康状况及性别的生物学因素外,与母亲或小儿心理、行为健康有关的因素也会影响躯体疾病的发生.如母有经前期紧张症或小儿有习惯性动作者其患病机会均增高(OR值分别为1.18及1.24,95%可信限分别为1.05~1.31或1.14~1.35).结论上海市社区在开展幼儿保健时,除继续提倡母乳喂养及做好孕产期保健外,对有经前期紧张症的妇女及幼儿早期均应给予心理、行为方面卫生的指导,包括矫正幼儿习惯性动作.

  • 益生剂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郑跃杰;赵虎云;林洁;蒋丽娜

    益生剂又称益生菌,是含生理性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剂,经口或其他途径投入,旨在改病粘膜表面处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提高机体定植抗力或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

  • 川崎病31例误诊分析

    作者:张成;刘改英;刘芳;舒慧珠

    目的分析小儿川崎病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7~2001年收治的共31例川崎病患儿.结果首诊误诊率达51.6%,主要原因除各种不典型病例外,还可因该病伴随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而误诊.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组确诊时间(14.9±4.5 d)明显超过正常组(7.2±2.7 d),P<0.01.结论临床工作中遇到持续发热5 d以上的病例,要提高对川崎病的警惕性,积极寻找相关的指标,并结合相关检查尽快确诊,减少对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性.

    关键词: 川崎病 误诊 防范 儿童
  • 反复皮肤结节 肝脏、淋巴结肿大 右眼眶肿物

    作者:刘秋玲;扬玉兰

    患儿,男,9岁,因反复皮肤结节2年余,肝脏、淋巴结肿大半年余,右眼眶肿物伴会阴部红肿溃烂1月余人院.2年余前患儿躯干、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紫红色结节,约黄豆大,不痛不痒,未经处理均自行消退.入院前半年因发热,体温37.5~39C,按上感住院治疗1周体温下降至正常,但发现肝脏及颌下、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未引起注意.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