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免疫学杂志

放射免疫学

放射免疫学杂志

Journal of Radioimmunology 방사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9810
  • 国内刊号: 31-16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6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放射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萧祥熊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支原体感染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水凤

    目的 探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支原体感染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随机的方式将118例复发性支原体感染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二组,其中中西医结合组56例,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口服及中药煎剂局部外洗坐浴,加用强力霉素0.1g,每日2次,2周为1疗程.强力霉素组以单用强力霉素口服剂量及疗程与前述相同.治疗后2周及1个月分别作支原体培养复查,治疗后2个月门诊随访并每周1次,连续3次运用FQ-PCR对阴道分泌物中的支原体基因水平进行追踪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2周及1个月,中西医结合组和单用强力霉素组,支原体培养的转阴率分别为100%和87.1%及100%和88.7%,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个月追踪检测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和单用强力霉素组3次检测支原体基因的水平( ±5×102拷贝/ml)分别为2.54±1.41,2.51±1.52,2.62±1.31和3.61±1.31,3.85±1.92,3.91±2.01,与治疗前的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间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组3次基因水平均明显低于强力霉素组(P<0.05~0.01),同时发现两组3次基因水平连续<5×102拷贝/ml,分别为53例和50例,其治愈率分别为94.6%(53/56)和80.1%(50/62),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中西医结合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强力霉素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支原体感染性阴道炎协同作用明显,疗效显著.

  • NSCLC患者血清sB7-H3和CYFRA21-1检测及临床应用

    作者:朱光俊;张钦怡;袁远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B7-H3(sB7-H3)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 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72 例 NSCLC及 68 例肺部良性病患者血清sB7-H3 和 CYFRA21-1水平.结果 NSCLC 患者血清sB7-H3水平及阳性率[(98.34±35.17)ng/ml,61.11%]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患者[(70.89±20.62)ng/ml,7.32%];NSCLC 患者血清CYFRA21-1 水平及阳性率[(15.08±7.98)ng/ml,66.67%]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患者[(3.21±2.65)ng/ml,4.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 经TNM分期后,随着肿瘤分级级别的升高,sB7-H3水平[Ⅰ/Ⅱ期、Ⅲ期和Ⅳ期分别为(85.21±36.14)ng/ml、(98.62±+40.38)ng/ml和(107.17±41.66)ng/ml],CYFRA21-1水平和[Ⅰ/Ⅱ期、Ⅲ期和Ⅳ期分别为(10.23±5.65)ng/ml、(15.52±6.84)ng/ml和(18.08±5.93)ng/ml]也升高.sB7-H3 和 CYFRA21-1联检后,灵敏度和一致性增高,特异性降低.结论 sB7-H3 和 CYFRA21-1对 NSCLC 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另外,或可应用于对TNM的分期,联检可提高对NSCLC的阳性诊断.

  • DM2患者HbA1C与血清E-选择素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艳召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2)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清E-选择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和酶联法检测E-选择素,分析61例DM2患者及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的血浆HbA1C与血清E-选择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DM2患者HbAlC水平与E-选择素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HbA1C水平与E-选择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714,P<0.01).结论 高血糖对血清E-选择素的表达可能有促进作用.

  • 脑梗死后抑郁与S100B蛋白浓度变化

    作者:何定芳;郭丽萍;陈伟河

    随着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高,脑梗死后造成的抑郁性障碍己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约占脑卒中患者1/3.脑梗死后抑郁临床表现多样,如睡眠紊乱、早醒、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对自身缺乏自信心,严重者可表现为精神运动迟滞现象及躯体不适,本文以12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S100B水平与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不同梗死部位对患者血清S100B水平进行分析,以评价脑梗死后S100B水平在抑郁中的意义.

  • 脑外伤患者血浆D-D、CRP和Fb的检测及临床观察

    作者:王晓锋;李海永;王生虎;张晓乐;陆镛民

    目的 揭示脑外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b)浓度,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脑外伤患者86例及对照组30例,检测血浆D-D、CRP和Fb浓度,统计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脑外伤患者入院后1个月内死亡20例(23.3%).脑外伤患者血浆D-D、CRP和Fb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非生存患者血浆D-D、CRP和Fb浓度较生存患者明显升高(P<0.01),血浆D-D、CRP和Fb浓度预测脑外伤后1个月内死亡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0.01).结论 D-D、CRP和Fb共同参与了脑外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该些标志物适合作为一种常规的甄别方法,临床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早期预测脑外伤后1个月内死亡的评估.

  • 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肺癌分期的关系

    作者:何丽钦;钟可芳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肺癌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免疫比浊法检测14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凝血、抗凝活性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 Fb),抗凝血酶Ⅲ (AT-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vWF),D-二聚体( D-D).结果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D-D、Fb、AT-Ⅲ、vWF抗原的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在肺癌Ⅲ期、Ⅳ期与Ⅰ期相比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期与Ⅰ期相比增高不明显(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患者存在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激活,机体呈现高凝状态,并且高凝状态与肺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 酶联法抗-HCV和HCV-cAg联检对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燕;窦恒利;徐军

    目的 探讨联合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及抗-HCV抗体酶联免疫检测对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9份血清标本按抗-HCV阳性、弱阳性、阴性及HCV-cAg阳性、弱阳性及阴性分组,用PCR扩增法检测其HCV RNA含量.结果 单项抗-HCV阳性及弱阳性标本其HCV RNA检测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7.7%和70%.联合抗-HCV和HCV-cAg酶联免疫检测结果为阳性或弱阳性者其HCV RNA阳性符合率均>90%.结论 酶联免疫方法联合检测抗-HCV及HCV-cAg,有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提高其检出率,缩短窗口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指导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的价值

    作者:张德忠;陈官晋;吴晓春;张胜荣;徐媚媚

    目的 评价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指导下呼吸道感染抗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应用抗生素的终临床指标分为对抗生素治疗有效组(A组)和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组(B组),观察确诊感染后第1、3、5、7d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变化,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观察PCT评估抗菌疗效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确诊感染后的第1d血清PCT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第3、5、7d A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逐渐下降,而B组患者PCT水平则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3、5、7d PCT水平指示抗菌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47、0.716、0.981、1.000,其中第3、5、7d 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与第1d PCT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抗生素治疗第5d,以PCT水平3.095μg/L为截点,判断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4%和91.0%.结论 在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抗菌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PCT水平可作为优化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指标.

  • 血清GM抗原检测在COPD合并肺曲霉菌病临床诊治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卓;金元虹

    目的 探讨血清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COPD患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诊断的可行性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检测临床确诊或拟诊的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血清曲霉菌GM抗原水平后,将其中2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13例)、B组(14例),均给予伏立康唑静脉与口服序贯治疗,在6、8、12周时评价临床疗效:A组检测血清GM抗原、临床特征、痰真菌培养及胸部CT;B组观察临床特征、痰真菌培养及胸部CT.结果 临床确诊或拟诊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32例,血清合并GM抗原阳性30例,其中27例患者给予伏立康唑治疗,治疗6周,A组治愈5例,显效6例,好转1例,有效率84.6%;B组治愈7例,显效4例,好转1例,有效率78.6%;治疗8周,A组治愈9例,显效3例,有效率92.3%;B组治愈7例,显效5例,好转1例,有效率85.7%;治疗12周,A组治愈10例,显效3例,有效率100.0%;B组治愈8例,显效5例,有效率92.9%;其中A组1例在11周时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死亡,B组1例在8周抗真菌治疗效果欠佳时放弃治疗,两组治疗有效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霉菌GM抗原ELISA检测可用于早期临床诊断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以截值≥0.5为阳性折点,给予先发抗真菌治疗有重要意义;定期连续观察血GM可用于肺曲霉菌治疗的病情监测,同时联合胸部CT、痰培养可用于抗真菌治疗的疗效评价.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红胜;李胜兵;孙丽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抗纤聚蛋白抗体(AFA)、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等对RA的诊断具有特异性,而且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1].2000年Shellekens等首次合成APF、AKA、AFA的共同抗原决定簇-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建立了用ELISA检测RA患者的抗CCP抗体,发现该抗体在R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RA诊断新的血清标志物[2].现对抗CCP抗体在RA患者、非RA患者及正常人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临床价值.

  • ST段抬高性AMI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的变化

    作者:叶瑞;张豪严;钱松泉;阮战伟

    目的 揭示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STEAMI患者110例、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静脉血体检时获得.STEAMI患者静脉血在入院时、入院后第1、2、3、5和7d获得.ELISA测定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结果 STEAMI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30例(27.3%).STEAMI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显著升高,1d内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在各个时间点,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均显著高于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不发生患者(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预测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有显著意义(曲线下面积=0.836,95%CI=0.776~0.873,P<0.01),且判定入院时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13.6 ng/ml,对预测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有80.0%的灵敏度和75.0%的特异度.结论 STEAMI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显著升高,临床检测这个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STEAMI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 D-D和抗凝蛋白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诊治中的意义

    作者:卢志贤;王亚萍;谢敏瑚

    目的 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主要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日本Sysmex CA700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仪检测55例LDVT患者(38例初发,17例复发)和60例健康人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的活性水平.结果 L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AT、PS、PC活性明显降低,D-D水平明显升高,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D-D水平升高和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LDVT患者进行D-D水平和抗凝蛋白水平的筛选.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在乙肝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俞勇;翁跃颂

    有研究表明,前S1抗原与HBV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密切相关,前S1抗原与HBV-DNA在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有良好的一致性.本文通过对523例乙肝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前S1抗原与HBV-DNA在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有良好的一致性,前S1抗原较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复制的情况.

  • 探讨甲状腺功能紊乱对血浆NT-proBNP检测的影响

    作者:张明;孟和宝力高;高智文;陈志英;赵艾润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是评价心力衰竭的一个新的诊断工具,NT-proBNP由心室肌细胞产生和分泌 .心脏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靶器官,它可以使外周阻力下降,静息心率增加,心室收缩力增加,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加[1] .心血管系统对甲状腺激素非常敏感,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者心功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者NT-proBNP的水平如何变化,目前的文献报道很少.本文旨在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FT3、FT4水平的升高与血浆NT-proBNP水平之间的关系.

  •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武良;张德忠;刘泽洪;江伟春;叶永玲

    目的 通过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Fb)、血栓前体蛋白( TpP)、D-二聚体(D-D)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50例良性消化道疾病患者(对照组),测定其血小板参数、vWF、Fb、TpP、D-D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患者血液血小板参数、vWF、Fb、TpP 、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各组之间比较,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者血小板参数、vWF、Fb、TpP、D-D水平显著高于未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表现为继发性纤溶亢进,血小板活性增加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影响着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转移和预后.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辅助检测方法分析

    作者:钟磊;王荣香;王敬民;韩建秋;吴斌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小儿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由于MP耐药株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增大,有些患儿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近年来对MP的研究又成热点[1].本文对确诊患儿的血清MP抗体IgM、咽拭子MP核酸、血清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分析可能用于临床检测的辅助诊断指标,以便于临床的早期诊断.

  • 372例不孕症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检测分析

    作者:王璐;方露

    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可造成宫颈炎、输卵管的黏连或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不育,引起流产、早产,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为导致妇女不孕的因素之一[1].目前临床检测的主要有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等.为了了解不孕症患者Uu、Mh、Ct的感染状况,随机对2010年2月~2011年1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372例不孕症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了Uu、Mh、Ct的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oxLDL/TBil比值分析的意义

    作者:赵中强;赵荣泽

    2型糖尿病(DM2)是由于一系列代谢紊乱、高血糖及脂代谢异常所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或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易并发微血管病变,糖尿病(DM)可由不同途径损害肾脏,这些损害可以累及肾脏所有的结构,但只有其中肾小球硬化症与DM有直接关系,是DM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称为DKD.近年研究发现,DKD不仅与炎症[1],还与体内氧化应激[2]密切相关,本文观察了DKD患者SAA/IL-10和oxLDL/TBil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 紫癜性肾炎患者血清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建军;马路;汪卫华;汤海莲

    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肾脏病患者多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为了解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IgA、IgM、IgG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本文进行了相关资料的统计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妊高征患者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峻;邵芳;胡娜;王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的特发性疾病,是威胁母婴健康常见、严重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约占所有孕妇的5%.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三大特征.本文对妊高征待产孕妇和正常待产孕妇的血脂、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浓度进行检测,为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IL-8和IgE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何雄平;龚国林;王樟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IL-8和IgE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法对3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IL-8和IgE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IL-8和IgE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1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gE水平与TNF-α、IL-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712、0.6018,P<0.01).结论 检测血清TNF-α、IL-8和IgE含量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 血清TGA、TMA复合室内质控血清的制备与应用评价

    作者:李鼎;陆云;刘兴党

    随着临床免疫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免疫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日益提高,由于临床免疫检测易受检测人员、仪器、试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室内质量控制,以保证免疫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更显重要.我们在应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过程中,遇到厂方提供的质控品为单一项目质控品,在作室内质控时使用较为不便.因此,我们通过自制TGA、TMA复合质控血清及室内质量控制来监测血清TGA、TMA的检测结果.

  • 生殖道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加德纳菌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

    作者:李娜;张勤勤

    稽留流产是自然流产的一种特殊形式,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尚未排出,即胚胎停止发育.稽留流产的原因十分复杂,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胚胎畸形、遗传疾病、母体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解剖异常等方面,现今阴道内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感染如支原体(mycoplasma)、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Ct )及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1-2],其感染的致病性与稽留流产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但其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仍有争议.本文以189例孕早中期胚胎停止发育患者和208例孕早中期正常妊娠人工流产患者为对象,探讨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加德纳菌感染与稽留流产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在宫颈癌中的检测意义

    作者:张东矗;卢洁;童郁;黄亮;施建有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是一种肿瘤细胞相关抗原,有助于所有鳞状上皮细胞起源的癌症诊断.在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升高,可作为鳞癌诊断早、有效的肿瘤标志物[1].本文对SCCA在宫颈癌血清表达水平及阳性率,探讨其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

  • 左旋多巴激发试验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鹏;程俊;王永;孔桂莲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激发试验在诊断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30例身材矮小儿童应用左旋多巴激发试验,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生长激素(GH)检测.以测得的GH高值为峰值,峰值≥10ng/ml为GH不缺乏,激发试验阳性;10ng/ml>峰值≥5ng/ml为GH部分缺乏,峰值<5ng/ml为GH缺乏,激发试验阴性.结果 激发后峰值强度为(12.23±8.10)ng/ml;峰值出现在(30~90)min者占96%,出现在120min者占4%(阳性3例),两者峰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GH完全缺乏者占21%,部分缺乏者占22%,完全不缺乏者占57%.结论 左旋多巴激发试验可应用于临床GHD的诊断,但其诊断敏感度低,需要联合其它激发方式和其它指标对GHD患者进行综合评价.

  • 130例妊高征患者检测血浆D-D和血清CHE、AFP意义分析

    作者:方群;王世俊;黄伟萍;胡耀文

    本文对130例妊高征和200例健康单胎孕妇的血清D-二聚体(D-D)、胆碱酯酶(CHE)及甲胎蛋白(AFP)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2009年3月~2010年12月间来诊的妊娠妇女中随机挑选330例,其中各项生理指标检查均正常的单胎妊娠妇女2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5~37)岁.妊高征患者130例,年龄(25~35)岁,其中轻中度96例,重度34例(诊断标准见1.3).

  • 尿胰蛋白酶原-2快速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冬;陈芝芳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正积极寻找早期诊断和评估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生化指标,尿胰蛋白酶原-2(trysinogen-2,Try-2)是其中的热点.对尿胰蛋白酶原-2的研究发现,其诊断AP的价值优于血、尿淀粉酶.尿Try-2快速层析试纸法操作方便,检出速度快,便于临床应用[1,2].本文对212例疑为AP的急腹症患者进行尿Try-2的检测,并与血、尿淀粉酶(AMY)检测相比较,以观察其对AP的早期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胞浆髓过氧化物酶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中的应用

    作者:沈建人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免疫技术检测了70例小儿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多形核细胞胞浆髓过氧化物酶(Cytoplasmic myeloperoxydase,cMPO)及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WBC水平,旨在分析两者在早期感染诊断中何者更佳.现报道如下.

  • 抗核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蒋百华;张黎霞;陈海炳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599例患者,其中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13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286例,所有患者血清检测ANA,以Hep-2细胞/肝组织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结果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干燥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CTD)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3.43%、53.66%、61.04%和90.63%;在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阳性率为21.68%,阳性率明显低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组(P<0.01);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组,荧光核型以颗粒型多见,占47.22%~63.84%.结论 ANA的检测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筛查.

  • PCT在肺结核与非结核性肺部感染疾病鉴别中的意义

    作者:何咪娜;黄其俊

    近年来,有报道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在非结核性肺部感染疾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肺结核[1].本文通过对我院住院确诊的19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205例非结核性肺部感染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PCT在活动性肺结核与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患者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小檗碱激活AMPK抑制3T3-L1脂肪细胞分化

    作者:王宁;张娟;建方方;邓儒元;唐红菊;刘赟;李凤英;王晓;周丽斌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3T3-L1脂肪分化的作用是否与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有关.方法 在3T3-L脂肪细胞分化全程加入小檗碱,以油红O染色检测3T3-L1脂肪细胞胞浆中脂肪的堆积,实时定量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AMPK的mRNA表达,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AMPK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小檗碱剂量依赖性地抑制3T3-L1脂肪细胞分化,10 μmol/L小檗碱几乎完全抑制胞浆中脂肪的堆积.5 μmol/L小檗碱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1、3、5、7d后均显著降低CEBPα mRNA表达(P<0.05或P<0.01),诱导分化3、5、7d时显著降低PPARγ2的mRNA表达(P<0.05或P<0.01).AMPK的mRNA水平在分化过程中未受小檗碱的明显影响,而小檗碱明显增加其蛋白磷酸化水平,其下游靶基因ACC磷酸化水平也明显增加.结论 小檗碱抑制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可能与其激活AMPK有关.

  • 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FP含量的实验评价

    作者:张伟平

    AFP是一种临床上经常进行检测分析的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肝癌诊断和治疗的效果观察.临床上定量检测AFP主要有磁免疫发光法和ELISA,这二种方法适应标本量大的医院,对每天仅有几只样本单位使用快速干式免疫荧光法或金标法更适合.旨在了解干式免疫荧光法可靠性,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

  • 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Toll样受体4(TLR4)的检测及分析

    作者:季正华;张学兰;朱秋皎;计雪强;丁云芳

    目的 观察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急性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以及TLR4表达和急性感染期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并对RSV感染的发病机制作讨论.方法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37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RSV病毒抗原检测,对其中40名婴幼儿鼻咽部脱落上皮细胞RSV阳性患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同时设30名同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1岁以内患儿RSV阳性率为50.89%,男性阳性比例高于女性,但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106,P>0.05);患儿组TLR4为87.57%±7.49%,对照组TLR4为54.92%±4.21%,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①RSV是婴幼儿期间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②RSV阳性肺炎感染患儿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明显升高.

  • 尿mAlb、α1-m和NAG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海杰

    本文通过对60例尿常规检测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来探讨尿mAlb、α1-m、NAG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

  • CEA、CA125、CA15-3和CA19-9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姚燕峰;张雪丹

    本文通过对120例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EA、CA125、CA15-3、CA19-9进行检测,探讨CEA、CA125、CA15-3、CA19-9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09.1~2011.1我院住院部送检的良恶性胸腔积液及对应血清120例.其中恶性胸腔积液组57例(男39,女18),平均年龄61.9岁,5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经脱落细胞学或胸腔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等病理学确诊,其中肺腺癌34例,肺鳞癌6例,小细胞癌6例,胃癌、乳腺癌、宫颈癌、食管癌转移共11例;良性胸腔积液组63例(男42,女21),平均年龄58.7岁,其中结核性胸膜炎2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14例,肺炎8例,结缔组织并发胸腔积液6例,肝硬化7例,均根据临床表现、胸部CT检查、常规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抗结核诊断性治疗结果以及临床有关资料综合分析明确诊断.

  • 性激素检测在卵巢早衰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莉萍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在40岁前因某些因素引起的闭经、不孕、雌激素缺乏、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绝经期表现.国内报道,发病率1%~3.18%[1],国外报道,发病率1%[2].有研究表明,患有POF的妇女比健康妇女有更多的焦虑、抑郁、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下降[3],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对POF患者血清FSH、LH、E2、T、PRL、P等性激素项目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和绝经组妇女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评价POF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

  • Galectin-3和HBME-1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标本中的表达

    作者:王丹;杨玉芝;冯琨;江红;杜馥曼

    目的 探讨Galectin-3和HBME-1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标本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住院拟行甲状腺结节手术的患者60例(男12,女48).术前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FNA),做细胞涂片巴氏染色,以及Galectin-3、HBME-1免疫组化染色.术后甲状腺结节做病理切片,以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为诊断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表达Galectin-3、HBME-1的不同,并计算普通细胞涂片、普通细胞涂片结合Galectin-3、HBME-1免疫组化染色诊断良恶性的敏感和特异度.结果 FNA细胞涂片中,甲状腺恶性结节中Galectin-3、HBME-1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5).Galectin-3、HBME-1单表达,Galectin-3和HBME-1共表达的细胞涂片诊断良恶性的敏感性和(或)特异性高于普通细胞涂片(分别为96%、94.29%;80.00%、85.71%;72%、97.14%;72%、77.14%).结论 FNA结合Galectin-3、HBME-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可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或)特异性.

  • 过敏性鼻炎患儿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与临床意义

    作者:王红;楼金吐

    目的 了解过敏性鼻炎儿童主要过敏原分布情况及特点,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体外定量检测患儿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及20种常见过敏原.结果 938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中,100%至少对一种以上的过敏原呈阳性反应,其中487例患儿总IgE>400IU/Ml,230例患儿总IgE在200IU/ml~400IU/ml之间.在检测20种过敏原中以户尘螨和屋尘的阳性率高(90.0%,80.8%).结论 过敏性鼻炎患儿至少有一种特异性IgE抗体显著增加,户尘螨、屋尘、动物皮屑、羊肉和牛奶是引起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儿童在春秋温暖季节易发过敏性鼻炎.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AFP、SF联检的临床价值

    作者:毕红琳;陈峻;易守艳

    本文联检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的含量以探讨它们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诊断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月本院肝胆外科、肿瘤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50例(男40,女10),年龄(20~65)岁,平均45岁,均按照<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有关PHC诊断标准确定.良性肝病组来自同期本院消化内科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共40例(男25,女15),年龄(15~75)岁,平均42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B超、CT或血清学检查确诊.

  • 两种免疫状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钱建新

    肝脏是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代谢的重要器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FA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1].但在HBeAg阳性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和HBeAg阴性的CHB中,是否存在FFA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检测了各45例HBeAg阳性和阴性CHB患者的FFA含量,旨在比较两种免疫状态的CHB患者的FFA的变化趋势和意义.

  • 血浆BNP联合心电图检测对SLE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意义

    作者:田艳

    本文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心脏、肾脏损害所致心电图改变及脑钠肽(BNP)指标变化加以探讨.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和来源回顾性统计临床诊断为SLE住院患者37例(男3,女34).年龄(1~54)岁.正常对照组为45例健康体检正常者.1.2 仪器和方法采用Cobas e411 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BNP含量、国产M1772A 12导联心电图仪监测SLE患者心电图改变.

  • 梅毒螺旋体TP0772蛋白的原核表达和免疫反应性鉴定

    作者:林勇平;俞辉;张婷;刘忠民

    目的 利用原核基因工程技术克隆表达梅毒螺旋体TP0772基因,探讨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PCR扩增获得TP0772基因,构建pET-28b-TP0772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以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经镍柱纯化后通过质谱技术鉴定.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其与梅毒患者血清的免疫反应性.建立基于重组TP0772抗原的ELISA间接法并对30份TPPA阳性血清和25份TPP阴性血清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PCR扩增获得约850 bp的基因片段,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b-TP0772.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32kDa,以包涵体的表达形式存在,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经质谱技术和免疫印迹分析证实重组蛋白为TP0772蛋白,并能够与梅毒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ELISA测定TPPA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的符合率分别为93%(28/30)和96%(24/25).结论 通过DNA重组技术成功获得了重组TP0772蛋白,其与梅毒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优化梅毒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 N末端-前B型钠尿肽检测在诊断ACS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夏朝红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床旁检测(POCT)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加拿大Response Biomedical公司RAMP(r)(锐普)荧光干式定量分析仪,检测了95例ACS 患者血清NT-proBNP的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 以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ACS各组间血浆NT-proBNP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MI组均显著高于UAP组;NT-proBNP含量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存在差异,测定NT-proBNP水平有助于AC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SLE患者检测血清ANCA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广宇;苏芳;陈永健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57例SLE患者血清中的ANCA,对ANCA阳性血清采用免疫斑点法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蛋白酶3(PR3)抗体;同时以35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SLE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SLE患者以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分组(SLEDAI≥10为疾病活动组、<10为疾病非活动组),分析ANCA与其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中ANCA 阳性率为22.8%,其中核周型(pANCA)阳性12例,阳性率为 21.1%,胞浆型(cANCA)1例,阳性率为 1.7%,靶抗原均为非MPO、PR3;ANCA阳性组与ANCA阴性组SLE活动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NCA阳性组患者的补体C3的下降、血沉(ESR)的增高、抗dsDNA抗体的阳性以及皮肤血管炎和肾脏损伤与ANCA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CA在SLE中有一定阳性检出率,对疾病活动性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TRAb、TGA和TMA的变化及其与早发甲减的关系

    作者:陈雪芹;孙永红;王跃涛

    目的 测定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TRAb、TGA、TMA水平,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与早发甲减的关系.方法 收集215例经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治愈组和早发甲减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患者治疗前3个月,治疗后3 、6 、12 、18 个月血清TRAb、TGA、TMA 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131I治疗后3个月血清TRAb 含量明显升高(P<0.05),TGA、TMA 值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TRAb达高值并呈下降趋势,TGA、TMA 值明显升高.治疗后12 个月TRAb、TGA、TMA 值明显下降,治疗后18个月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治愈组患者TRAb阳性率显著地低于其他组(P<0.05),早发甲减组患者TGA、TMA阳性率显著地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动态监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TRAb、TGA、TMA 的含量,对Graves病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早发甲减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些实验项目对Graves病而言,应置于优先的考虑.

  •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早期肝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亮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又称为肺透明膜病,是因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等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极易诱发此病,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本文对NRDS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 PA及ALT、AST、Alb的检测,探讨各指标在 NRDS患者早期肝损害中的临床价值.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液HLA-B27的临床参考值的预测

    作者:张金飞

    目的 以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可疑患者HLA-B27的定量水平,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与HLA-B27的相关性,明确HLA-B27的检测值范围并用于AS的确诊诊断.方法 针对本院2005年~2010年收集的168例骶髂关节及下腰部疼痛等症状疑似A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得所有病例外周静脉血标本,然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HLA-B27的定量检测,疑似病例分为AS患者、HLA-B27阳性的非AS患者、HLA-B27阴性的非AS患者三组,根据临床体征、影像学进行确诊病情,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2例外周静脉血标本的HLA B-27测定结果进行对照,统计分析各变量与AS存在之间的关系.结果 AS患者、HLA-B27阳性的非AS患者、HLA-B27阴性的非AS患者、健康体检者的HLA-B27循环阈值(ct)平均值分别为:26.3 copies/ml、17.5 copies/ml、6.2 copies/ml、4.9 copies/ml,单变量分析表明,HLA-B27与化脓性关节炎明显相关(P<0.05).结论 AS患者HLA-B27定量分析循环阈值(ct)的95%参考值范围为(17.3~35.3)copies/ml,HLA-B27定量分析可作为疾病发病的参照影响因素及预测因素.

  • 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HBsAg、HBeAg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郑专;董学军

    目的 研究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HBV-DNA载量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相关性,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群体中的差异.方法 收集319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HBsAg和HBeAg的浓度,利用SPSS软件做统计分析.结果 HBV-DNA载量与HBsAg含量有良好的相关性(r=0.514,P<0.001);与HBeAg含量有相关(r=0.337,P<0.001);女性的HBeAg水平要高于男性患者(P<0.05);年龄(31~50)岁组、>50岁组的HBV-DNA、HBsAg 及HBeAg值皆高于年龄 <30岁组 (P<0.001).结论 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与HBsAg、HBeAg定量水平皆有相关性,其中与HBsAg相关性更佳.

  • 干燥综合征患者Th17与调节性T细胞免疫失衡的观察

    作者:朱建东;王忠泉;张品南

    目的 检测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患者唇腺组织及外周静脉血中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Th17/Treg免疫平衡在S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0例SS(实验组)和30例正常唇腺组织(对照组)中IL-17A、FOXP3mRNA的表达水平;另采用ELISA检测上述两组血清中IL-17、IL-10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S患者唇腺组织内IL-17A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SS者唇腺组织中FoxP3mRNA的表达降低(P<0.05)SS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S患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S患者唇腺组织和外周血中Th17细胞应答增强,而Treg细胞免疫抑制下降;Th17/Treg免疫失衡可能参与SS的发生发展.

  • 应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VKC泪液的差异表达蛋白

    作者:崔卫东;吕寅峰

    目的 探讨用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春季卡他性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s,VKC)患者泪液中蛋白质表达谱,寻找泪液中的标志性蛋白.方法 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运用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66例VKC患者和62例正常对照组泪液中蛋白质谱,获得的蛋白质谱采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初步筛选蛋白质峰,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方法建立并测试VKC患者泪液中的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结果 在芯片上捕获到145种蛋白质,用质谱仪筛选出VKC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的23种差异蛋白,从中再次筛选出3种蛋白质组成VKC的蛋白质谱优化模型,VKC患者泪液中质荷比(m/z)分别为2024.3,6630.2和8598.9的3种蛋白质表达上调.模型经三倍交叉验证后用盲法测定,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1%和93.55%,阳性预测值为93.75%.结论 蛋白质芯片技术可快速、有效地筛选出VKC患者泪液差异蛋白,结合SVM可建立一个由3种蛋白质组成的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可对VKC做很好的诊断预测,对这3种蛋白质尤其是m/z为2024.8的蛋白质进行研究,有助于VKC病因学进展及诊断标记物的发现.

  • 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和24h尿CAs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杜同信;方群;王自正;赵飞浪;周俊山;周峰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24h尿儿茶酚胺(CAs)水平变化与诊断、治疗及预后相互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分析(血浆)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24h尿)的方法,对97嗜铬细胞瘤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及24h尿液中儿茶酚胺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嗜铬细胞瘤患者组比较,血浆和24h尿儿茶酚胺(E、NE、DA)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与24h尿儿茶酚胺(E、NE、DA)水平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r①=0.892,P<0.001; r②=0.781 P<0.001;r③=0.912,P<0.001);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治疗后跟踪随访血、尿CAs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和24h尿CAs水平变化与诊断、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24h尿CAs检测优于血浆,检测结果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孕晚期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周思英;王薇华;赵颖

    近年来,随着对生殖道衣原体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生殖健康[1].为探讨孕晚期孕妇Ct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本文对160例孕晚期孕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了Ct检测并观察其对妊娠结局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 粪肠球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祝进;白永凤;陆军;陈晓;陈瑜

    目的 了解临床标本与健康人群肠道来源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fa)的毒力基因分布,探讨毒力基因与细菌致病性及抗生素耐药性之间关系.方法 收集89株分离临床标本和24株健康人群的粪肠球菌,采用PCR方法检测aggA、cylA、cylB、cylM、eep、efaA、enlA、esp和gelE基因,K-B法测定临床分离株对万古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高浓度链霉素、青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的敏感性.结果 86.7%的粪肠球菌携带有毒力基因,以eep(76.1%)、efaA(74.3%)、esp(52.2%)和aggA (52.2%)基因为多,其他毒力基因的阳性率为31.9%~47.8%.除了毒力基因enlA以外,临床分离菌株其他毒力基因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分离菌株.所有菌株中携带8种毒力基因的菌株为多见,占总菌株的23.9%.粪肠球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和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呋喃妥因耐药率低,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株.除了高浓度庆大霉素,携带毒力基因数的多少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之间不存在关联.结论 粪肠球菌毒力因子的携带与致病性密切相关,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清CNP和ET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童丽军;季乃军;蓝翔;陈东海

    C型钠尿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是内源性抗损伤因子,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体内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两者在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8月测定的112例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清CNP和ET水平,探讨其血清CNP和E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31I治疗Graves甲亢的临床观察

    作者:桂文来;高树兴;王玲珑

    自1942年Hertz等开创性的应用131I治疗Graves病甲亢以来,其疗效好、简便、易行、安全、费用低等优点为世界所公认.但对于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及产生甲低等副作用的影响因素,文献报道不甚一致,有些因素尚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2001年~2002年间接受131I治疗的300例甲亢患者进行了2年以上的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副作用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等问题.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IL-6和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娟;毛芝芩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脏代偿功能不全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病率仍在继续增加的心血管病症[1].本文报告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并就临床价值作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血清CA125、IL-18和TNF-α联检在EMS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潘琼;魏红;宁颖;苏波;张舒;刘真真;范广来

    本文对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进行了血清CA125、IL-18和TNF-α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一般资料1.1.1 病人组 36人,均为我院妇科临床明确诊断的患者,其诊断标准符合文献[1].

  • 131I治疗Graves病患者416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东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科及核医学科常见疾病,Graves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甲亢患者的80%,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细胞碘代谢极为活跃,能够主动摄取大量放射性131I,放射性131I衰变发射出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细胞和组织,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我科2004年~2010年对654例Graves病患者进行了131I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得到随访的416例患者治疗结果作一疗效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人IGF-Ⅱ RIA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作者:薛辉;郝秀华;梁辰;邓子辉;颜光涛

    目的 建立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用于测定人血清以及培养液中IGF-Ⅱ水平.方法 用人工合成的IGF-Ⅱ多肽连接甲状腺球蛋白,多次免疫兔子获取高效价、高特异的人IGF-Ⅱ抗体.用氯氨T法制备125I标记的IGF-Ⅱ,经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纯化.抗原抗体反应采用平衡一步法,4℃温浴24h后经PR试剂分离结合和游离的标记抗原.用该法测定正常献血员150例和肝癌患者180例,并比较了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IGF-Ⅱ水平的变化.结果 该法测定范围为(0.1~24.3)ng/ml,低检出值<0.1ng/ml,批内和批间误差<6.3%和10.0%.正常献血员血清IGF-Ⅱ水平(1.266±0.298)ng/ml明显低于肝癌各组患者(P<0.05);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3d后IGF-Ⅱ水平(4.263±1.411)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4.916±1.24 )ng/ml(P<0.05);介入治疗后3d与治疗后1个月(4.796±1.647)ng/ml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该法稳定、简便、特异、灵敏,适于检出人血清中的IGF-Ⅱ水平.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醛固酮、睾酮和雌二醇测定及意义

    作者:季乃军;蓝翔;陈东海;童丽军

    目的 测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醛固酮(ALD)、睾酮(T)和雌二醇(E2)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186例CHF患者血清ALD、T和E2水平,并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 CHF组患者血清ALD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和E2均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Ⅱ、Ⅲ、Ⅳ级心力衰竭组间血清ALD依次递增,T和E2依次递减,方差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ALD与T和E2呈正相关(r=0.433、0.461,P<0.05),T与E2间无明显相关性(r=-0.131,P>0.05).住院期间死亡组血清ALD显著地高于好转出院者(P<0.01),T和E2水平显著地低于好转出院者(P均<0.01).结论 CHF患者血清ALD显著升高,T和E2显著下降,且与心功能分级和住院死亡有关.

  • 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A15-3、IL-8、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大林;南云广;刘敬西;顾丹;刘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A15-3、IL-8、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A15-3、IL-8、hs-CRP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浆leptin和血清CA15-3、IL-8、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手术治疗后3个月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浆leptin和血清CA15-3、IL-8、hs-CRP水平的变化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相互作用,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对探讨乳腺癌的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乳腺癌关系的探讨

    作者:蒋立;肖创清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了80例乳腺癌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T3、T4、TSH及rT3的含量.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T3水平和T3/rT3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病情的加重逐渐下降,各组间经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此相反,血清rT3水平则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组,与病损程度呈正相关(P<0.01).各组间血清T4、TSH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测定血清T3、rT3浓度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 吡格列酮对DM2大鼠肝脏及MCP-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梦娟;李素梅;翟斐;章荣;张丽;汝燕;胡闻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2)大鼠血、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及肝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正常对照组(NC组)以普通饲料喂养; DM2 SD大鼠模型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STZ)注射的方法建立.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吡格列酮组( PIO组),后者采用吡格列酮对PIO组大鼠进行干预治疗.8周后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病理的改变情况,同时检血、尿MCP-1水平、尿白蛋白/尿肌酐( urinary albumin / creatinine ratio,A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urinary retinol binding protein,URBP)的变化.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和PIO组第8周空腹血糖及HbAlc水平均明显升高,但DM组及PI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8周DM组与PIO组的尿ACR 、URBP 、血及尿MCP-1和肝脏纤维化程度均高于NC组(P<0.05),而PIO组4项指标较DM组明显降低,且UMCP-1与ACR呈正相关;病理显示,PIO组大鼠肝脏病变程度均较DM组明显减轻,肝组织MCP-1表达减少.结论 吡格列酮对DM2大鼠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是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组织MCP-1表达及其合成有关.

  • 冠心病患者血清C型钠尿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东海;季乃军;蓝翔;童丽军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C型钠尿肽(C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116例CHD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NP水平,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 CHD组血清CNP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t=6.368,P<0.01),Ⅰ、Ⅱ、Ⅲ及Ⅳ级心功能组血清CNP水平显著高于好转出院组(t=8.452,P<0.01).结论 CHD组血清CNP显著升高,并随心功能分级递增,死亡者增加更明显.

  • 哮喘儿童垂体-甲状腺功能的研究

    作者:胡芳;张新路;徐国成;张士发

    目的 探讨不同哮喘状态下,机体内分泌系统中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60例(3~12)岁的哮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轻中度哮喘组和重度哮喘组,健康儿童(3~12)岁为对照组,每组30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上述儿童血清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结果 重度哮喘组TSH水平增高,而T3和T4水平明显减低,同正常儿童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轻中度哮喘组TSH、T3和T4与正常儿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轻、中度哮喘儿童组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而重度哮喘儿童组存在甲状腺功能的紊乱.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骨代谢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计艳;邢学农;祝捷;陈超;任安;叶山东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对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200例甲亢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人群的腰椎、桡骨远端及髋部骨密度(BMD),并测定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及骨钙素(osteocalcin,BGP)等指标.比较两组间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差异并分析甲亢与骨代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骨密度Z值及血CT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LP、BGP、PT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甲亢患者骨密度值与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明显相关,与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有相关趋势,与病程无关.结论 甲亢患者骨代谢紊乱,呈现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趋势,容易导致骨量丢失,且骨量丢失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病程无明显相关.

    关键词: 甲亢 骨密度 骨代谢
  • DN患者血清Cys-C、尿mAlb和血小板GMP-140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史秀岩;肖厚勤;朱忠华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Cys-C、尿mAlb和血小板GMP-140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生化法对32例DN患者进行了Cys-C、尿mAlb和血小板GMP-140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DN患者血清Cys-C和尿液Alb及血小板GMP-140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Cys-C水平与尿mAlb、血小板GMP-140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642、0.6038,P<0.01).结论 检测DN患者血清Cys-C、尿mAlb和血小板GMP-140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6、IL-8和IL-10水平的影响

    作者:许成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体内IL-6、IL-8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前后血清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6、IL-8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10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6、IL-8和IL-10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从而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水平,促进病情缓解和好转.

  • HLA-G在肿瘤中的表达

    作者:王一力

    自1987 年Geraghty等[1]同事第一次报道发现HLA-G 以来, 至今已有十余年, 人们对这个非经典HLA -I 类分子的了解逐渐深入.HLA-G(human leucocyte antigen-G) 即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G 是一种非经典的HLA- I类抗原,它定位于6 号染色体短臂HLA 远端300bp以内, 并选择性的在胎盘表达,参与保护胚胎免受母体淋巴系统的攻击.1900年Kovats[2]发现它在胎盘绒毛远端的细胞滋养层特异表达.1995 年WHO 组织的HLA 命名大会上Bodmer等[3]报道,HLA-G 有17个等位基因.随着检测水平的发展, 在人类胚胎的很多器官都检测到HLA-G的表达.早发现是在母胎界面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上分布,参与保护胚胎免受母体淋巴系统的攻击.

  • 胆汁酸的临床诊断及应用进展

    作者:周毅

    胆汁酸(bile acid)由胆固醇在肝内转化而来,是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代谢去路.同时胆汁酸是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必不可少的物质,在机体脂代谢中具有重要地位.肝合成或胆汁酸重吸收减少时,可致脂肪泻、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胆结石高脂血症等.肝在胆汁酸代谢中占重要地位,肝细胞与胆汁酸的生物合成、分泌、摄取、加工和转化有密切关系[1].

  • 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岑柏春

    目前,西医治疗肝硬化并无特效药物,而中医药在这一领域却有独特的优势[1].笔者2010年1月~2011年6月应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综合电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

    作者:邓明;刘玉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非手术疗法、微创疗法和手术疗法,而80%~90%的患者可经非手术疗法治疗,症状得到缓解甚至痊愈,其中电针是非手术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1],本文观察电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放射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