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和实验医学](/imgs/1671-4695/0.jpg)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림상화실험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695
- 国内刊号: 11-474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乳腺癌应用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前应用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 对30例乳腺癌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患侧锁骨下动脉、胸廓内动脉及胸外侧动脉,应用紫杉醇及表阿霉素行大剂量灌注化疗,灌注后2周左右施行手术.灌注前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物,灌注后加强观察与护理.结果 灌注后,原发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变软,粘连减轻.其中18例患者行改良根治术,12例行保乳根治术.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新辅助化疗是中晚期乳腺癌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恰当及时的观察和护理能有效避免乳腺癌动脉灌注化疗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
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及沐舒坦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及沐舒坦氧气驱动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诊治的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及沐舒坦雾化液以6~8 L/min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1.1%,对照组治愈率72.5%,两组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咳嗽、喘息消失、肺部喘鸣音、湿啰音消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及沐舒坦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经济实用,适合婴幼儿使用.
-
烟雾病临床特点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
目的 探讨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脑血管造影(DSA)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脑血管造影影像结果.结果 临床上有脑缺血症状者6例(28%),出血症状者12例(57%),癫痫发作3例;DSAx显示14例为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闭塞性病变,21例均可见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 ①成年发病的烟雾病患者以出血型为主,儿童以癫痫及缺血型为主.②DSA是诊断烟雾病追重要的检查方法.对于青少年出现脑血管事件者,应尽早行DSA检查确诊.
-
创新医学模拟教育构建临床实训平台
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培养一直是医学院校教育的薄弱环节,随着人们对医疗及医疗保健需求水平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在病人身上"实习"必将成为历史.如何解决新形势下带来的临床实践教学的问题,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保证医学教育质量、减少临床教学中的法律纠纷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本文从临床实验的现状入手,阐述了我校在医学模拟教育实验教学的大胆创新,取得了一定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和改进价值.
-
宫腔镜对绝经后出血宫腔病因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PMB)诊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门诊收治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妇科检查局部阴道及宫颈未发现明显异常,考虑出血来自宫腔的共125例,宫腔镜检查后常规刮宫,未能刮出组织者在直视下取活检.所有刮出物或活检组织均送病理检查.结果 宫腔镜诊断宫腔异常病变的敏感性为97.8%(90/92),特异性为81.8%(27/33),阳性预测值为93.8%(90/96),阴性预测值为93.1%(27/29).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100%,子宫内膜息肉90.0%,子宫内膜炎87.0%,子宫内膜癌73.3%,子宫内膜增生70.6%.结论 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全面观察宫腔情况,全面诊刮,必要时在直视下取活检,可以大大提高宫腔病变确诊率.
-
血清、腹水AFP、CEA、CA125含量与良恶性腹水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腹水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与良、恶性腹水的相关性.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126例患者血清和腹水AFP,CEA及CA125的含量.结果 恶性肝病腹水组血清、腹水AFP,CEA及CA125水平较之良性肝病腹水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血清和腹水中AFP,CEA及CA125水平与良、恶性腹水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恶性肝病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对肝脏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及m-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抑制法原理测定133例肝脏疾病患者的血清m-AST,并计算m-AST/AST.结果 30名对照组m-AST活力为7.58±1.57U/L,肝脏疾病患者发病时,血清m-AS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入院两周后病情好转者m-AST及m-AST/AST比值下降明显,而慢性疾病者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血清m-AST活力测定,有助于评估肝细胞坏死程度,判断疾病的发展,鉴别急、慢性肝脏疾病.
-
三种肾脏病人血浆中抗碳酸酐酶Ⅳ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使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血浆抗碳酸酐酶Ⅳ抗体的方法,阐明血浆抗碳酸酐酶Ⅳ抗体滴度与肾病综征合(NS)、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和2-型糖尿病肾病(2-DN)三种肾脏病的联系.方法 建立并使用间接ELISA法检测三种肾脏病人血浆中抗碳酸酐酶Ⅳ抗体的滴度.结果 成功建立使用间接ELISA检测人血浆抗碳酸酐酶Ⅳ抗体的方法,其特异性、稳定性和精密度均可靠.CGN和2-DN病人血浆抗碳酸酐酶Ⅳ抗体的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NS病人血浆抗碳酸酐酶Ⅳ抗体的滴度与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人血浆抗碳酸酐酶Ⅳ抗体是可行的.在CGN和2-DN中,Ⅳ型碳酸酐酶可能是靶抗原,说明Ⅳ型抗碳酸酐酶抗体在肾脏疾病体液免疫方面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聪灵胶囊对实验性寒凝血淤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聪灵胶囊对寒凝血淤症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大鼠浸入冰水制造大鼠血瘀模型,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喜得镇)作为阳性对照药,研究聪灵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聪灵胶囊对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或P<0.05).高剂量聪灵胶囊与喜得镇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 聪灵胶囊有良好的改善微循环作用.
-
CT三维重建辅助经皮肾镜取石术穿刺定位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经皮肾镜取石(PCNL)穿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06年7月至2007年5月,对3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前行多层CT尿路造影,于肾盂相期行造影剂增强扫描,数据被分析后进行三维重建,以确定佳穿刺径路.结果 CT尿路造影可提供肾盂肾盏集合系统的清晰图像,并可发现结石和明确结石与肾盂肾盏集合系统关系,与常规图像相比较,三维重建更有利于确定经皮肾穿刺的部位.全部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清除率为89.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三维重建可准确预测结石数量、大小及其所在部位,对经皮肾镜取石术穿刺定位具有指导意义.
-
LASIK术后干眼症和泪膜破裂时间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的干眼症状和泪膜破裂时间(BUT),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双眼屈光度相近的近视患者168例,随机将左右眼角膜瓣蒂部置于角膜上方或颞侧,再进行常规LASIK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月、及3月时询问干眼症状,检测泪膜破裂时间.结果 干涩感:在术后1周时,上方蒂组的干涩感明显严重于颞侧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异物感:两组间在术后1周和1月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灼烧感:两组间在术后1周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5).泪膜破裂时间:在术后所有时间点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颞侧蒂角膜瓣可保持较高的角膜敏感度,部分缓解干眼症.术后加强护理,可促进手术取得佳效果.
-
抗精神病药引起女精神病人锥体外系副作用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药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4~2006年从精神五科(女病区)出院的病历,选取其中应用抗精神病药者,对发生和未发生者诸多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锥体外系副作用发生率为22.8%.年龄小,病情严重,既往有锥体外系副作用史,应用高效价药物,用药早期危险性大;联用抗胆碱能药物者发生率低.结论 精神科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时适当参考以上指标,对预防抗精神病药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的相关因素的发生可有裨益.
-
短棒状杆菌化学成分分析及对骨髓瘤的抑瘤效应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短棒状杆菌(Cp)化学成分及抗骨髓瘤的抑瘤效果.方法 用Lowry法测定Cp的蛋白质含量;用蒽酮法测量Cp的多糖含量;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荧光法对Cp水解液中各种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分析;小鼠腹腔注射骨髓瘤细胞,观察Cp抑制骨髓瘤及延长生存期的效果.结果 Cp中蛋白质含量为562.08±18.26 μg/mg;多糖含量为174.77±2.63 μg/mg;除色氨酸被水解而未被检出外,Cp水解液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对骨髓瘤有明显的抑瘤效果.结论 Cp制剂中合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成分,且具有很好的抑制骨髓瘤的效果.
-
血细胞分离机行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血细胞分离机COBE SPECTRA血液分离系统在危重病人中行血浆置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COBE SPECTRA血液分离系统为27例重症病人共行59次血浆置换,置换液为新鲜冰冻血浆,抗凝剂为3%枸橼酸钠溶液(ACD-A),观察治疗过程的生命体征变化,治疗前后的血常规、电解质、凝血指标变化,记录治疗时间、置换量、血流速度、抗凝剂用量等参数.结果 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时间180±30 min,置换量3.2±0.9 L,血流速度40~80 ml/min,ACD-A用量800±50 ml.治疗后凝血指标改善明显,但出现血钠升高,血小板下降的情况.结论 应用血液分离系统在危重病人中行血浆置换有效,安全性高,但仍需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
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降压效果和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8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依那普利片l0 mg加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1次/d;对照组43例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 1次/d加美托洛尔片50 mmg,2次/d,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 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尿蛋白低于治疗前(P<0.01),血肌酐、尿素氮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不但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并具有显著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
内毒素诱导一氧化氮升高小鼠模型的研究
目的 探索通过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细菌内毒素标准品(LPS),建立内毒素诱导一氧化氮(NO)升高的小鼠模型.方法 50只小鼠,雌雄各半,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内毒素标准品(LPS)溶液:Ⅰ组:每只小鼠注射0.2 ml 0.9%生理盐水;Ⅱ组:每只小鼠给予LPS 2.5 mg/kg;Ⅲ组:每只小鼠给予LPS 5 mg/kg;Ⅳ组:每只小鼠给予LPS 10 mg/kg;Ⅴ组:每只小鼠给予LPS 5 mg/(kg·d),共给药3 d;观察给药后各组小鼠血浆、肝组织、脑组织中NO浓度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Ⅴ组小鼠血浆中NO浓度分别为(μmol/L):84.58±9.82;160.46±62.21;320.26±180.03;261.44±189.34;79.08±39.70;其中Ⅱ、Ⅲ、Ⅳ组与Ⅰ组有统计学差异;Ⅰ-Ⅴ组小鼠肝组织中NO浓度分别为(μmolo/gprot):16.39±1.06;15.25±0.09;20.41±2.06;22.12±1.59;20.29±1.59;其中Ⅰ、Ⅱ组与Ⅳ、Ⅴ组、与Ⅲ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Ⅰ-Ⅴ组小鼠脑组织中NO浓度((-x)±s)分别为(μmologprot-1):7.21±2.86;5.80±1.93;13.47±4.64;13.84±2.63;16.40±5.27;其中Ⅰ、Ⅱ组与Ⅲ、Ⅳ、Ⅴ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腹腔注射LPS标准品5 mg/kg以上,可以建立内毒素诱导的NO升高的小鼠模型.
-
哮喘患者外周血白三烯C4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白三烯C4(LTC4)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56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60例缓解期以及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LTC4、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结果 哮喘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LTC4(14.63±2.85 ng/ml和13.92±2.46 ng/ml)和TIgE(342.32±16.31 KU/L和336.65±18.12 KU/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是2.42±0.36 ng/ml和72.35±8.68 KU/L)(P<0.05).而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TC4和TIgE一样是哮喘发生发展的重要炎性因子.
-
介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带膜支架及生物蛋白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14例患者,其中吻合口瘘合并狭窄1例,单纯吻合口狭窄11例,单纯吻合口瘘2例,植入进口支架4个,国产支架8个,对于单纯吻合口瘘患者全部采用生物蛋白胶进行粘堵.结果 11例单纯食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后,进食情况明显改善,1例食管狭窄合并食管瘘患者,支架植入后瘘口立即消失.2例单纯吻合口瘘口少于3 mm一次性粘堵成功,一例瘘口大于5 mm患者分两次粘堵成功.结论 食管内支架植入及生物蛋白胶是缓解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修补食管吻合口瘘的一种良好方法,其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造影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为二尖瓣病变,其中4例合并心房纤颤.心电图显示前壁心肌梗死3例,下壁心肌梗死2例.合并其他部位栓塞者1(脑栓塞).4例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1例提示为冠脉栓塞,3例提示为粥样硬化性冠脉病变.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可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可为血栓栓塞.血栓栓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者常有心房纤颤等血栓好发因素,急性期造影常表现为冠脉闭塞,有时可见栓塞征象.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造影则多显示多支病变.
-
国产与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近期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研究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总结我科自2006年来行Cypher支架植入和Partner支架植入术的107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其中Cypher支架组60例,Partner支架组47例.植入Cypher支架87枚,植入Partner支架56枚.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对比,P值均>0.05,统计学无差异性.两组患者靶血管特征,P值>0.05,统计学无差异性.两组患者平均靶血管直径和平均靶病变长度对比Cypher支架组比支架组为Partner:(2.68±0.42)mm比(2.71±0.31)mm,(19.59±6.35)mm比(20.07±6.07)mm,P值均>0.05,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临床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急性和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无再发心肌梗死及死亡.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对比,P值均>0.05,统计学无差异性.结论 国产和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近期疗效相似.
-
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完成30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 30例全部获得成功,无明显并发症.住院时间6~10 d,平均7 d.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肾上腺肿瘤首选或重要的手术方法.
-
组织工程甲床的体外构建
目的 将体外培养的人甲床上皮细胞接种到脱细胞真皮基质上,构建一种甲床替代物.方法 切取胎儿甲床并剪碎,再经胰蛋白酶消化,获得甲床上皮细胞悬液,移入培养瓶中培养.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第三代甲床上皮细胞接种到培养皿中的真皮基质上,加入角化细胞培养液培养3周后,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甲床上皮细胞在真皮基质上生长良好,上皮分层,基底膜完整,可区分基底层、棘层和角化层.抗K17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甲床上皮细胞.结论 可以应用组织工程方法,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甲床.
-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 标准方法测定外周血WBC计数.结果 T2DM者较正常对照组WBC明显增多(P<0.05),WBC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代谢综合征指标相关.结论 WBC可能参与T2DM的发生,可能成为T2DM的危险性预测指标.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住院和非住院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和平均动脉压、透析时间、每日残余尿量、促红素用量及降压药物的使用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利用单因素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每日残余尿量、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促红素用量及降压药物的使用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平均动脉压在两组之间存在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白蛋白、低血红蛋白、血压控制不良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有关(P<0.001).结论 低血清白蛋白、贫血、血压控制不良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危险因素.
-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 对3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MM患者中,误诊21例,误诊率为58.3%.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率的发生.
-
易善复、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易善复、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脂肪肝患者32例,服用易善复;每次两粒(456 mg),每日三次,同时服用水飞蓟宾;每次两粒(140 mg),每日三次;对照组脂肪肝患者34例,服用肝泰乐、肌苷、利平脂治疗.持续3个月,停药后各随访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易善复、水飞蓟宾治疗组有效率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38.2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易善复、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优于其他药物.
-
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方法及护理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6例经内科各种方法治疗无效的恶性气道狭窄患者,在局麻下经支气管镜引导进行镍钛合金支架置入术.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架置入,术后呼吸困难迅速改善,未发生大咯血、窒息及支架移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恶性气道狭窄的患者及时进行支气管镜引导支架置入,有利于迅速解除气道梗阻,改善呼吸.支气管镜引导支架置入是较为安全、有效、简便、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局部麻醉、术中监护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必要措施.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对患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ISH)病人的治疗与护理.方法 配合非药物治疗,对40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应用钙通道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结果 显效3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5%.结论 及时确诊,重视非药物治疗,针对发病机制合理用药,是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关键.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00例住院ACI患者LPA水平,分析LPA水平变化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梗死体积大小及其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ACI患者血浆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在发病后24 h达到高峰.在ACI患者中大梗死灶、中梗死灶ACI患者组血浆LPA含量明显高于小梗死灶ACI患者(P<0.01),进展性脑卒中组血浆LPA明显高于完全性脑卒中组(P<0.01).且LPA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263,P<0.05).结论 LPA水平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变化密切相关,LPA可能在ACI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替硝唑消炎糊剂治疗急性期根尖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口腔根尖炎患者急性期应用替硝唑消炎糊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用替硝唑消炎糊剂,观察效果.结果 治疗72 h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应用替硝唑消炎糊剂治疗急性期根尖炎有明显临床效果.
-
夹板或石膏压迫致骨间前神经麻痹
目的 进一步了解致骨间前神经麻痹的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20例前臂骨折手法复位后夹板外固定或手术后石膏外固定压迫而导致骨间前神经麻痹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0例患者经及时诊断及时去掉过紧的夹板或石膏后恢复.结论 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或手术后外固定的就掌握正确方法.早期诊断并及时去除外固定时于恢复患者功能及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
莫沙比利与美利曲辛片和铝碳酸镁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莫沙比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和铝碳酸镁(达喜)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确诊为FD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莫沙比利、黛力新、达喜联用组(治疗组)48例.莫沙比利对照组48例,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莫沙比利、黛力新、达喜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
米非司酮治疗中年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中年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常规治疗组作为随机对照,米非司酮25mg,隔日1次,连服3个月;安宫黄体酮8mg,每月连服10d,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米非司酮止血效果明显,治疗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中年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可靠.
-
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50例混合性脑卒中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住院时间为25~60 d,平均住院天数为:46.5 d.因并发症死亡6例,其余44例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出院.结论 混合性脑卒中的正确诊断借助现代成像技术,治疗以中性疗法为主,同时应加强宣传与预防.
-
手转正胎方位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徒手转正胎方位在头位难产分娩中的作用及两种手法对比.方法 2001年3月至2006年10月期间自然分娩的头位难产病例134例进行处理、统计分析.结果 改良法与传统法相比在阴道自然分娩上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结论 改良式手法转正胎方位,避免了传统法的缺点和不足,减少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在临床有很大应用价值.
-
单独用平阳霉素胸腔黏连治疗肺癌性胸液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单独用平阳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干净胸液后一次性胸腔内灌注盐酸平阳霉素56 mg,2 h内每15 min改变体位一次(KPS平分较低的患者活动有一定困难,嘱其30 min改变体位一次),4 h后打开引流管用负压抽吸至无胸液流出时拔管,然后用一次性敷贴覆盖引流口.并进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评价和Karnofsky生活状态(KPS)评分.结果 有效85.7%,其中显效28.6%,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了25分,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平阳霉素在治疗肺癌性胸水中其胸膜固化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单独使用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青年人直肠癌33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33例青年人直肠癌的诊断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2005年33例青年人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年人直肠癌术前常有误诊,本组误诊率为63.6%.33例中行根治性切除术23例,根治率69.7%,未切除肿瘤或放弃治疗者平均存活5.4个月.结论 提高对青年人直肠癌的认识,重视直肠指检和纤维结肠镜检查.
-
动态心电图在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动态心电图(Holter)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不明原因黑朦、晕厥的患者,行24 h或更长时间的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捕捉患者黑朦晕厥等症状发作时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21例患者行Holter检查期间有6例出现黑朦、晕厥发作,其中5例患者症状发作时Holter记录发现3.0 s以上窦性停搏,1例患者出现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均确定为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结论 Holter检查对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患者的临床诊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
丝线环扎加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丝线环扎加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骨折整复至复位满意、关节面平整.10号丝线髌骨缝合绑扎.2枚克氏针纵向穿过骨折端.2道钢丝交叉重叠绕过克氏针端形成倒三角形张力带固定.结果 本组病例经随访,均基本达到解剖复位.优78例,良18例,差2例,优良率97%.结论 丝线环扎加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符合张力带固定原理,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57例白血病例的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50%)57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白血病细胞EPOR mRNA表达,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结果 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表达EPOR的表达率为61.4%,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EPOR表达率无显著差异,AL的EPOR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白血病细胞EPOR表达水平较低,AML与ALL的EPOR表达率无显著差异.AL贫血不完全由机体EPO产生不足所致,推测主要是由于骨髓红系生成受抑制引起,对白血病贫血病人使用r-HuEPO治疗是否可能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尚需进一步地全面分析与研究.
-
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方法 治疗组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及护理,对照组19例单用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两组疗程均为60 d.结果 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3.16%.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正确的护理措施等对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截肢率及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
无痛人工流产术6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异丙酚及笑气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0例妊娠40~75 d的孕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0例,A组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B组采用笑气吸入麻醉,另选100例相同条件孕妇为对照组(C组),术中不用任何镇痛方法.结果 优等镇痛率A组100%,B组75.67%,C组19%,三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A、B、C组发生率分别为0%,3.7%和18%.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术中出血量比较3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可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毒副作用少,值得推广;而笑气镇痛效果虽稍差于异丙酚,但其经济方便、安全,更值得基层单位推广.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异丙酚笑气静脉麻醉 -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ystation C,CysC)水平对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50例窒息新生儿及25例对照组新生儿均于生后24h内抽取静脉血2~3 ml,取血清在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 AU1000上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CysC浓度.结果 窒息组BUN、血肌酐(Scr)、CysC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CysC较轻度窒息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窒息组CysC异常率显著高于BUN、Scr异常率(P<0.01).结论 检测血CysC可作为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指标,且敏感性优于BUN、Scr.
-
宫外孕30例B超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应用超声显像探查宫外孕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 将30例宫外孕患者的超声显像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宫外孕超声诊断符合率86.7%,误诊率13.8%.结论 B超对异位妊娠诊断率较高,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时机选择提供了佳方法.
-
埃索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耐信)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6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耐信(40 mg,每日1次)及法莫替丁(20 mg每日2次)口服,观察溃疡愈合及腹痛缓解情况.结果 两周2周内溃疡愈合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耐信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起效快,疗效好.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用层析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Hp IgG抗体,同时作血浆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检测.结果 AIS患者Hp感染率为81.7%(98/120),而对照组仅为25.8%(31/12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并且,AIS患者Fg、CRP、T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0.01),而TC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AIS发病与Hp感染有关,抗Hp治疗可能是降低AIS发病危险的有效办法.
-
闭合性腹部损伤85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降低腹部闭合伤的死亡率的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8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尤其是对13例死亡病例原因分析.结果 痊愈73例,死亡13例.结论 通过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培训、普及腹部创伤知识、围手术期监护、多科协同治疗等措施,可提高腹部闭合伤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71例慢性心衰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CAV)组:常规治疗组35例.CAV组36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时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心功能变化,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 CAV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卡维地洛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心功能明显好转,且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衰的治疗作用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颈椎椎管扩大术后引流不畅引起硬膜外血肿4例临床报告
目的 颈椎椎管扩大术后因引流不畅、引流管阻塞导致硬膜外血肿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颈椎椎管扩大术后出现4例硬膜外血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4例患者均在颈后路术后48h之内紧急行伤口探查、血肿清除、脊髓减压术,术后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恢复.结论 颈椎椎管扩大术后因引流不畅、引流管阻塞导致硬膜外血肿形成,早期手术治疗有效.
-
后磨牙根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后磨牙根折的临床诊断依据.方法 通过对患牙的临床症状观察和临床体症检查及X线检查的总结,与牙髓炎牙周炎临床症状及体症对比,分析后磨牙根折的临床特点.结果 根折表现为后磨牙某一牙尖的咬合痛伸长感及这一牙尖的触压叩击痛和单向摆动,有别于牙髓炎牙周炎的症状体症.结论 后磨牙某一牙尖的咬合痛伸长感及牙尖区触压叩击痛和单向摆动可以作为后磨牙根折诊断的临床依据之一.
-
烤瓷桩冠修复前后牙残冠残根2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前后牙残冠残根经烤瓷桩冠修复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60例前后牙残冠、残根,先行根管治疗,前牙多采用铸造桩核、或自制螺旋桩、树脂核,后牙多采用成品螺旋根管桩、树脂核,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修复方法.结果 收治260颗前后牙残冠、残根.12个月后复查,成功246颗,占94.62%,失败14颗,占5.38%.结论 前后牙残冠残根应尽量有予以保留,首先进行完善彻底的根管治疗,其次前牙采用铸造桩核、或自制螺旋桩、树脂核,后牙多采用成品螺旋根管桩、树脂核,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能够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不能承受过硬、过黏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加强口腔卫生护理不可忽视.
-
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4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在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照组22例,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3.6%.两组相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有满意疗效.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CHF伴快速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6.25~75.00 mg/d),治疗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心功能、心室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心室率控制及LVEF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纤颤,可有效地控制其心室率,改善其LVEF,提高临床疗效.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血清总胆汁酸的意义
目的 明确总胆汁酸(TBA)在判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70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并与肝活检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TBA水平与正常值比较明显升高,与肝组织炎症程度、纤维化程度均有正相关性.结论 TBA是反映肝脏炎性活动及肝纤维化的较敏感指标.
-
倍他乐克预防颈丛阻滞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注射液预防颈丛阻滞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安全性及合适的剂量范围.方法 60例拟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甲状腺肿瘤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为ABC三组.A组为对照组,麻醉前给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B组麻醉前静脉推注倍他乐克0.05 mg/kg,C组麻醉前静脉推注倍他乐克0.10 mg/kg,三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男女比例、外科情况、手术时间及ASA分级上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采用患侧颈深丛+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33%罗哌卡因,总用量30 ml.分别记录入室、推药前,颈丛阻滞前,阻滞后0、5、10、15、30 min,切甲状腺瘤时,和术毕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及术中、术后出现的与倍他乐克相关的并发症.结果 A、B两组患者麻醉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增高,其中尤以A组较为明显(P<0.05),收缩压升高更为显著;C组麻醉后各时间点血压均无明显增加,较为平稳.A组麻醉后心率有显著增加(P<0.05),B组麻醉后心率轻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麻醉后心率相对平稳.结论 在颈从阻滞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倍他乐克能够有效的防治心血管不良反应,剂量为0.10mg/kg时较为安全可靠.
-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单纯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及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单纯糖尿病组与并发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组也有明显差异,而微血管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血管病变的形成有关,血液流变学检测可为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
阿德福韦脂及联合复合丹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脂在及联合复方丹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4~2006年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阿德福韦脂组(15例)、联合组(阿德福韦脂联合复方丹参)(32例)(32例)三组进行对照临床观察.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和阿德福韦脂组(P<0.01).结论 阿德福韦脂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显著提高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且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胆囊颈部小结石21例的B超诊断体会
目的 总结21例胆囊颈部小结石的B超检查情况,旨在探讨B超对胆囊颈部小结石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2年3月至2005年10月经手术证实的21例胆囊颈小结石患者的超声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次检查确诊13例,第2~3次检查确诊5例,第6次检查确诊1例,漏诊2例.结论 对于可疑胆囊颈部小结石患者经过多方法、多体位、多切面、多次追踪探查,可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确率,降低漏诊率.
-
应用Orthofix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13例
目的 探讨Orthofix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13例成人股骨骨折的病人,采用Orthofix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 经过6个月~18个月,平均10.5个月随访,骨折均完全愈合,患肢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Orthofix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骨折中的应用,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少.
-
藻酸双酯钠注射治疗61例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藻酸双酯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用藻酸双酯钠注射0.1 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共14 d.基础用药胞二磷胆碱加丹参.对照组30例仅用基础药.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藻酸双酯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
排石汤颗粒对大鼠膀胱感染性结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排石汤颗粒对大鼠膀胱感染性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 在变形杆菌诱导的大鼠膀胱感染性结石模型上,口服给予排石汤颗粒,与对照组比较膀胱结石质量的差异.结果 在大鼠膀胱感染性结石模型上,排石汤低、中、高剂量组膀胱结石质量分别为82.76 mg、53.21 mg、30.26 mg,其中中、高剂量组显著低于结石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排石汤颗粒对实验性膀胱感染性结石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四肢骨折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治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6年17例四肢骨折合并主干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降低截肢率的诊治方法.结果 本组四肢骨折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截肢率为29.4%.截肢原因为:缺血时间长、组织严重损伤.结论 四肢骨折合并主干血管损伤具有较高的截肢率,正确的诊断及处理是降低截肢率的关键.
-
中老年人眩晕的临床分析
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1].我科1996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中老年人眩晕8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超声诊断胆道梗阻与逆行胰胆管造影对比50例分析
胆道梗阻是常见病之一,其诊断明确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超声诊断胆道梗阻是临床常应用的诊断方法之一,我院2005~2007年对所收治的50例胆道梗阻病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手术,现进行病例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孕期保健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均有较大的危害.我所从2004年开始对前来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血糖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肺栓塞的CT诊断方法分析
肺栓塞为一种常见病,其临床死亡率及误诊率较高.影像检查是肺栓塞诊断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应用使得肺栓塞的影像诊断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使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及准确率明显提高.本文就CT扫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作一个探讨.
-
胫骨平台骨折76例临床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较常见关节的复杂骨折.此类骨折不仅粉碎严重,且常合并软组织损伤,治疗困难[1].1997年8月至2001年12月间,我们使用各种内固定器材治疗胫骨平台骨折76例,现将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5年3月对80例浅表性膀胱癌采取经尿道电切术(TUR-Bt),术后辅以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低分子量肝素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有不同程度的高黏和高凝状态,易于形成血栓及栓塞性疾病,影响激素疗效,加重肾损害,因此,改善高黏高凝状态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措施.
-
重视胃食管反流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健康报》2006年9月11日刊登了汪忠镐院士因胃食管反流(GERD)在某医院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未见效.后来考虑到GERD,经治疗显效.读罢此文本人感慨颇多: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广大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护工作者在治疗哮喘时是否会联想到GERD呢?
-
彩超在诊断小儿急腹症中的应用
急腹症是腹内某一脏器突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急性腹痛,并呈进行性加剧趋势,需紧急处理.小儿急腹症近年来有逐渐增加趋势,超声检查有助于疾病的明确诊断,并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是否立即进行手术或采用其他疗法的选择,或提示进一步检查线索,同时亦可作为非手术病例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我科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对246例急腹症患儿进行超声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
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是具有广泛、多种而独特电生理效应和药理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利多卡因、心律平等药物常规治疗剂量无效时,短时间内静脉大剂量注射胺碘酮往往有效.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6年1月对48例快速心律失常住院患者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蹄甲多肽片配伍催产素减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药物终止早孕,由于其安全、有效、方便,在临床上已被广泛采用,其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1].然而,药物流产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主要以药物流产出血时间过长,出血量偏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痛苦和不便[2].为此,我们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药物流产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
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微创穿刺治疗
2002年8月至2006年1月,我们筛选60例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治疗(治疗组)30例及保守治疗(对照组)30例,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老年骨质疏松,不需很大的外力,如平地跌倒,下肢突然扭转等,就能引起骨折.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是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手术治疗切除破裂的脾,但随着对脾脏生理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保留脾脏已受到重视.
-
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后期血管、神经病变的并发症.通过对21例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用药及饮食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下肢残端、伤口疼痛的护理,适时指导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因此认为心理护理应贯穿于疾病治疗过程的各个阶段;健康教育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降低致残、致死率的重要措施.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虫害.我科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了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1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传统的内科治疗病死率高达50%~60%[1].
-
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患者应用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干预组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一般用药宣教,不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心理明显减少,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减少,用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对用药的恐惧心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肺癌病人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据统计,肺癌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1].目前,对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
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体会
对36例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围术期护理进行了总结.强调术前做好健康宣教,给病人以心理支持,术后围绕疼痛、营养护理,注意伤口情况,正确的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有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
回肠新膀胱术围术期的护理
总结15例膀胱肿瘤病人行膀胱全切除回肠新膀胱术的围术期护理.认为做好围术期护理,特别是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和术后管道护理,对确保手术的成功,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
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体会
人工流产手术是避孕失败而必须终止妊娠者,或因某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的一种有效补救方法之一.做人工流产的妇女都对此产生极大的恐惧,而往往对她们的心理关怀不够重视,造成她们的心理伤害,因此对人工流产妇女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极其重要,帮助她们解除思想顾虑及恐惧感,心理护理是不容忽视的.
-
对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的分析与思考
医疗纠纷往往由多种原因引发,它给医患双方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后果,既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又影响了医院的声誉.现就护理工作中的医疗纠纷做如下剖析.
-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体会
目的 为创伤性休克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对3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急救护理流程包括入院伤情评估流程,恢复有效循环流程,病情动态监测流程,术前准备流程、组织协调流程、实施心理护理流程等,流程的实施和护士长的协调管理,流程各个环节密切配合,积极救治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结果 应用急救护理流程模式后,除一例患者严重创伤死亡外,其余均治愈成功.结论 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是提高护理效果的保证.
-
化疗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卡培他滨等新型口服制剂以其显著的临床优越性,正在取代氟脲嘧啶(5-Fu)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新型生物靶向药物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化疗的疗效.此外,化疗联合其它辅助疗法如过继免疫疗法等,显著提高了病人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
-
IgA肾病与基因多态性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的病因,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
纤维环损伤对椎间盘的影响
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椎间盘切除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手术方法多种多样,近年来又出现了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手术.
-
垂体腺瘤的手术入路
自从Horsley于1889年采用经额入路首次开颅垂体瘤切除术;Cuching 1912年确立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切除垂体肿瘤手术以来,人们对垂体瘤手术入路做了不下10种不同的尝试和改进.因肿瘤在鞍区生长的部位、大小、发展方向以及鞍底发育的不同,无论是传统的经颅入路,还是现代经蝶窦入路,均有其不同的优势和缺点.现综述如下.
-
咳嗽及咳嗽药物的研究进展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当呼吸道黏膜受到过多分泌物刺激,或者有害气体吸入,或异物不慎误入气道时,便引起咳嗽,故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
-
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精神、神经综合征.
-
网织红细胞的新参数
随着高档血液分析仪不断被引进实验室,一些新的血液学参数指标不断出现,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信息.以下便以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为例,对高档仪器所作出的一些新参数指标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较特异的存在于在心肌细胞质内.正常人的血浆中不含有或含有少量H-FABP.当心肌细胞受损时可快速释放到血中.由于H-FABP目前在心血管疾病中,尤其在AMI的诊断与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日显突出,近年来对其研究日渐增多.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为预防及治疗性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是来源于激活的T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的糖蛋白,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成熟起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多潜能的造血生长因子,其主要临床应用是促进骨髓造血,目前临床上GM-CSF已成功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化疗后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以及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移植和某些存在白细胞低下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治疗等.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教学体会
根据七年制医学专业的教学要求,我们于2002年开设了临床免疫学课程,由于目前临床免疫学尚无全国统编教材,我们以首都医科大学编写的《临床免疫学》为基础教材,参考国内外新资料对讲课内容进行充实、调整,确定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等疾病作为临床免疫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
家兔活体解剖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通过对家兔活体解剖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认为利用家兔进行活体解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活体组织结构、器官的感性认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较好地解决了解剖学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
-
扶阳法治疗老年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2例
目的 观察扶阳法治疗老年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12例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大剂量附子并加用艾灸.对照组12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扶阳法治疗老年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
"益血生"治疗妊娠贫血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益血生"胶囊治疗妊娠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52例妊娠贫血患者服用"益血生"胶囊,1个月为1疗程,3个疗程无效停药,观察治疗前后贫血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贫血改善有效率达95%.结论 "益血生"胶囊是治疗妊娠贫血的良药,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外肌麻痹的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外肌麻痹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7例,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外直肌麻痹16例,内直肌麻痹9例,上斜肌麻痹2例,下斜肌麻痹3例,动眼神经麻痹7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痊愈33例,有效4例,无一例无效.痊愈率占89.2%,有效率占10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外肌麻痹有较好的疗效.
-
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目的 寻找提高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的佳方法.方法 选择面肌痉挛患者90例,随机分为电针透穴组45例,电针对照组45例.电针透穴组取瞳子髎、下关、颊车、地仓分别向颧髎穴透刺;电针对照组选地仓、颊车、下关、颧髎、瞳子髎直刺;两组均每日一次,5次一疗程,共治疗6疗程.从面肌痉挛程度分级和频度分级判断疗效.结果 电针透穴组能明显降低面肌痉挛的强度和频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能提高疗效,是治疗本病较好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单侧面肌痉挛针刺疗法 电针透刺 -
自拟益胃通络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健脾、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设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胃通络汤(由党参、白术、茯苓、三七粉、丹参等)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和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治疗.观察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及疗程结束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7.14%、82.86%、25.71%;对照组分别为:73.33%、53.33%、66.67%.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治愈率及复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采用自拟养胃通络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可靠性强,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穿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50例
目的 观察穿琥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50例,采用穿琥宁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记录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6.0%和54.66%,有效率分别为11.23%和21.33%.结论 采用穿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较高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且其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丹参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8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苦参素及常规护肝药;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丹参滴注液250 ml/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复常率分别为92.0%和96.0%,对照组分别为55.5%和77.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肝病毒(HBV)DNA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略高于时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丹参联合苦参素能明显改善肝功能且抑制HBVDNA复制,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联合疗法.
-
重楼浸液湿敷对化疗渗漏镇痛消肿的观察
目的 观察重楼浸液湿敷对恶性肿瘤化疗渗漏镇痛消肿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重楼浸液湿敷,对照组用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加冰敷.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重楼浸液对化疗渗漏的镇痛消肿疗效显著.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先天性血管瘤剖宫产术麻醉1例
先天性血管瘤为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之一.临床分三型[1].2005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先天性血管瘤的产妇,经积极术前准备,在全麻下顺利实施了剖宫产术,术后母子平安,现报道如下.
-
新兵股骨应力性骨折2例报告
应力性骨折亦称疲劳骨折,是军事训练、运动员训练中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同,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的应用性骨折发病率为2.9%,以色列新兵高达31%[1].
-
医院药师应高度重视处方间的审核
目前,医院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卫医发[2004]269号)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卫医法[2005]436号),实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及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中成药与西药、中药材与成药、注射剂与口服药等类药品进行分别开具的要求,病人(特别是住院需输液的病人)一日常会出现两张以上的处方.
-
院前急救出诊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出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来提高院前急救效果,减少医患纠纷.方法 结合我院十余年来院前急救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来分析探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出诊前常见隐患,如:呼救电话接听不详细、出诊速度偏慢、出诊物资准备不齐全等.现场急救过程中常见隐患,如:急救人员技术不熟练、现场处理不当以及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够等.转运途中交通堵塞、监护不严、是否对患者进行妥善固定等.院前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准也是院前急救出诊工作中常见问题及隐患.结论 通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通畅通讯联络、扎实地学习急救知识、刻苦训练掌握急救技术、备齐必备的抢救设备、药品以及规范院前文书书写,可使院前急救速度加快、院前急救的效率及急救成功率提高,减少医患纠纷.另外加强相关法律知识、传染病知识的学习,外语培训以及不断更新急救领域的知识等十分必要.
-
社区门诊药品管理刍议
社区门诊的药品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要从药品的保管、存放和包装方面抓好基础管理,同时必须结合患者实际严把发药关,要坚持规范操作、热忱服务,并从科学用药方面做好健康指导,有条件的应逐步推行网络化管理.
-
1002例性病患者人口学特征调查与分析
目的 为了掌握性病人口学特征、传播的危险因素及性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分布及相关的变化规律,控制性病的传播蔓延.方法 对1002例就诊的性病患者进行了检查,重点对性病患者的职业、年龄分布、婚姻状况等人口学特征及传播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收集的资料作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在8种性病中,以尖锐湿疣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43.35%、22.10%;年龄以20~40岁性活跃者所占比例大,达到82.04%,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性病社会人口学特征显示性病种类受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影响,为本地区性病的防治、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眼、神经、肾脏、心血管及感染等多种慢性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
-
综合医院一线医生工作疲竭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一线医生工作疲竭的总体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Maslach工作疲竭量表(MBI)及一般健康问卷(GHQ-1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43名医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研究对象的工作疲竭程度较高.②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两个维度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均呈负相关;个人成就感维度与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而与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呈正相关.结论 综合医院一线医生的工作疲竭程度较高;工作疲竭者易伴随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支持度不足.
-
2003~2005年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 监测2003~2005年我院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Kirby-Bauer纸片琼脂扩散法监测3年我院2 824株临床分离菌对各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 我院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58.1%(183/315)和86.2%(607/704),无万古霉素耐药株.220株粪肠球菌和106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5%和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分别占40.8%(233/571)和39.1%(99/253).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1%和16.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低,分别为14.1%和23.2%.结论 细菌耐药性仍是临床面临的严重问题,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04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