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국제약학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0440
  • 国内刊号: 11-561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135
  • 曾用名: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克良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靶向p53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张明玲;刘珊;刘彦杰;王树林

    编码蛋白P53(肿瘤蛋白53,TP53)的基因具有控制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控制新生血管形成等功能.该基因的突变发生于>50%癌症患者中,在一些特定的肿瘤细胞亚型中,该基因突变频率尤高.p53基因突变能明显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从而显著增加患癌风险,因此,p53已成为癌症研究中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药物靶点.针对p53基因突变的药物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直接作用于突变型p53基因(恢复p53野生型活性及诱导突变型P53蛋白的降解);间接作用于突变型P53蛋白.本文主要讨论p53的研究现状,靶向p53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及面临的困难.

  • 基于逆转录酶结构和耐药突变的新型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唐成润;杨柳萌;郑永唐

    为了应对艾滋病治疗过程中严重的耐药性问题,开发新型抗耐药性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2015 ~ 2018年文献报道的新型抗耐药性NNRTI的代表性实例,探讨了抗耐药性NNRTI与逆转录酶的结合模式,并讨论了药物化学策略在发现和优化新型抗HIV-1药物中的作用.本文指出基于逆转录酶晶体结构信息的药物化学策略是快速发现具有新结构的NNRTI的有效途径,前期构效关系研究能为后续的药物开发提供一定的支持.

  • 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高翔;楚皓文;王青;路秀广;王来国

    加强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梳理了国内外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了人才结构布局、人才合力、人才队伍活力、顶层设计、培育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统筹国家高层次人才规划、优化科研经费投入机制、突出科学公正评价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供各级科技工作者参考.

  • c-Met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韩诚;董照记;刘晶晶;顾为;聂爱华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介导的受体酪氨酸激酶c-Met的信号通路在细胞的增殖、生存、运动和形态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异常的c-Met信号通路在多种肿瘤研究中均有报道.针对c-Met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热点.本文介绍了c-Met信号通路及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以期能找到活性高、选择性好、副作用小的药物,为癌症治疗带来希望.

  • 胍丁胺对啮齿类动物创伤后应激障碍样行为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召弟;宋大可;曹丹旎;吴宁;李锦

    目的 研究胍丁胺对啮齿类动物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时间依赖敏化(TDS)和小鼠短暂电击2种PTSD动物模型研究胍丁胺抗PTSD样行为的作用.实验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舍曲林组及胍丁胺各剂量组,造模后,连续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胍丁胺或舍曲林采用开场实验中的水平跨格数和站立次数,情景恐惧实验中的僵住时间,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开臂探臂时问百分比等行为学测试评价胍丁胺的抗PTSD作用.结果 在大鼠TDS模型研究中发现,与盐水对照组相比,造模后模型组动物在白发活动无显著改变的情况下,情景恐惧实验中的僵住时间显著延长(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开臂探臂时间百分比显著缩短(P<0.05);与模型组相比,在不影响自发活动的前提下,连续灌胃给予胍丁胺(5、40 mg/kg,2次/日)能显著减少情景恐惧实验中的僵住时间(P<0.01),显著增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开臂探臂时间百分比(P<0.05).在小鼠短暂电击模型中研究发现,与盐水对照组相比,造模后模型组动物在自发活动无显著性改变的情况下,情景恐惧实验中的僵住时间显著延长(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开臂探臂时间百分比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相比,在不影响白发活动的前提下,连续灌胃给予胍丁胺(40 mg/kg,1次/日)能显著减少情景恐惧实验中的僵住时间(P<0.05),显著增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开臂探臂时间百分比(P<0.01).结论 在大鼠TDS和小鼠短暂电击两种PTSD模型中,胍丁胺具有抗PTSD样作用.

  • 对乙酰氨基酚调控孕烷X受体诱导肝损伤

    作者:陆伟;钱飞亚;冯哲;付玲;周学平;周玲玲

    目的 探讨孕烷X受体(PXR)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HepaRG细胞经不同浓度APAP(1.85、3.70、7.40、14.8、29.6和59.2 mmol/L)处理,观察其形态改变,检测上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PXR的表达;瞬时转染PXR-siRNA到HepaRG细胞,敲减PXR后通过观察上清ALT、AST水平变化,明确APAP对HepaRG细胞毒性的变化.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PAP 150和300 mg/kg剂量组,检测APAP对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病理学和PXR表达的影响.采用PXR激动剂干预,观察其对APAP肝毒性的影响.结果 APAP可引起HepaRG细胞明显的毒性反应,诱导PXR mRNA的表达;PXR敲减可减轻APAP对HepaRG细胞的肝毒性.体内实验结果显示,APAP 300 mg/kg可明显引起小鼠肝损伤,并显著诱导PXR的表达,PXR激动剂可进一步加重APAP诱导的肝损伤.结论 PXR激活在APAP引起的DILI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毒性剂量下的APAP在体内外均可诱导PXR的表达,进而引起明显的肝损伤.

  • 人纤维蛋白黏合剂在新西兰兔体内的组织分布与排泄

    作者:胡超然;窦桂芳;孙文种;刘桃云;韩鹏;甘慧;顾若兰;吴卓娜;朱晓霞;孟志云

    目的 研究主要由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组成的人纤维蛋白黏合剂(FS)在新西兰兔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排泄特点.方法 实验中使用的FS组方含有放射性125Ⅰ的凝血酶.凝血酶用Iodogen方法进行125Ⅰ标记凝血酶,采用肝局部给药方式,结合分子筛高效液相色谱法(SHPLC)及γ-计数法测定不同时间组织及体液样品中125Ⅰ-凝血酶的含量.结果 放射性物质主要存留在肝给药部位,其次是血浆,在其他组织只有痕量分布;125Ⅰ-凝血酶给药后8d内经尿累积排泄率为(91.54±9.65)%,经粪便累积排泄率为(3.42±0.34)%.结论 肝局部给药后,FS进入血浆,主要经肾排泄,8d后排泄完全.研究结果为FS更为合理的临床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以壳聚糖为絮凝剂的杜仲叶水提液澄清工艺优化

    作者:王学军;徐恒;程敏;梁旭华

    目的 优化杜仲叶水提液的絮凝除杂工艺,保留有效组分的同时提高原药水提液的澄清度.方法 采用壳聚糖絮凝法,在保证药液澄清的前提下,以水提液中绿原酸、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的保留率为考察指标,用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水提液的浓缩比、絮凝温度和壳聚糖用量3个因素的适宜范围,并运用正交实验综合优选佳澄清工艺.结果 壳聚糖作为絮凝剂用于杜仲叶水提液的佳絮凝工艺条件为药材(g)-药液浓缩比(L)为30:1、絮凝温度40℃、壳聚糖加入量0.7 g/L.在此条件下,溶液的澄清度好,上述4种成分的保留率依次为94.3%、83.1%、80.1%和85.4%.结论 壳聚糖絮凝法纯化杜仲叶水提液的工艺简单易行,能保证药效组分较高的保留率同时提高了药液的澄清度和稳定性.

  • 基于β-环糊精为骨架材料的茶树油微球制备、表征及体外释药研究

    作者:张寒;张博;汪兴军;郑梦迪;申旭霁;李伟泽

    目的 以β-环糊精(β-CD)为骨架材料制备茶树油微球(TTO-β-CDPM),优化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药剂学性能考察,为茶树油提供一种新的应用形式.方法 以微球产率、包油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筛选优化茶树油微球成型佳工艺,通过红外(IR)、示差热扫描(DSC)和扫描电镜对微球进行表征,并考察TTO-β-CDPM的稳定性与体外释药行为特征.结果 TTO-β-CDPM制备工艺佳条件:茶树油与β-环糊精微球的比例为1∶8,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1h,β-环糊精微球与水比例为1∶10.在此条件下,制备TTO-β-CDPM的平均产率为(82.20±0.00)%,制得的TTO-β-CDPM对TTO的相对包封率为(58.50±0.00)%,而TTO-β-CDPM对TTO的绝对平均载油量为(8.15±2.23)%.IR、DSC结果均显示茶树油的特征峰在制成微球后消失,表明β-CD通过交联形成骨架型多孔状微球,能包载茶树油且相容性较好;扫描电镜结果也显示TTO-β-CDPM形成的球体结构规整,圆球成形较好,粘连少.经80℃水浴8h后,TTO-β-CDPM的保留率为63.1%,是未包合的茶树油保留率的4.15倍,表明TTO-β-CDPM稳定性良好;恒温动态模拟释药8h时,TTO-β-CDPM中茶树油释放量为19.52%,表明β-CD骨架微球对于茶树油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结论 以β-CD为骨架材料,所制备的微球对于茶树油载药量高、稳定性好、缓释行为明显,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基于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温经养血合剂中8个主要成分含量

    作者:孔庆新;李思阳

    目的 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温经养血合剂(WYH)中8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15 nm(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230 nm(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和290 nm(桂皮醛).结果 所测8个成分依次的质量浓度分别在3.62 ~ 90.50 μg/ml (r=0.9999)、1.66 ~ 41.50 μg/ml(r=0.9998)、2.34 ~ 58.50 μg/ml (r=0.9991)、1.98~49.50 μg/ml (r=0.9994)、5.51 ~ 137.75 μg/ml(r=0.9997)、8.69 ~ 217.25 μg/ml(r=0.9995)、2.05 ~ 51.25 μg/ml(r=0.9999)和3.86~96.50 μg/ml (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2% (RSD=0.61%)、97.27% (RSD=0.83%)、98.18%(RSD=0.65%)、97.67%(RSD=0.48%)、99.16%(RSD=0.90%)、99.96%(RSD=0.36%)、96.93%(RSD=0.99%)和98.82%(RSD=1.00%).结论 本文建立的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WYH中的8个成分,方法简便,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HPLC-CAD法同时测定白及中单糖、双糖的含量

    作者:张雪;李铮;张英涛;王京辉;傅欣彤;陈有根;郭洪祝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白及中主要单糖和双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蔗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charged aerosol detector,CAD)方法.方法 取白及药材粉末,以70%乙醇超声提取30 min;采用Xbridge Amide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0.2%三乙胺(78∶22)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CAD检测器内部温度30℃.结果 4种糖的分离效果良好,经方法学验证,其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回收率等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25批白及样品的4种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90 ~ 28.51、0.40~ 2.19、11.53~ 37.86和11.13 ~ 53.72 mg/g.结论 该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白及中单糖、双糖的含量测定.

  • 多巴胺D3受体拮抗剂YQA14对甲基苯丙胺所致小鼠社交识别和新奇物体识别能力损伤的影响

    作者:葛亚萍;宋睿;吴宁;李锦;胡刚

    目的 研究高选择性多巴胺D3受体阻断剂YQA14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造成的小鼠社交识别和新奇物体识别能力损伤的影响.方法 1.将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模型组、YQA14(12.5和25 mg/kg)治疗组,先对未经药物处理的小鼠进行社交识别和新奇物体识别基础能力测试,其后甲基苯丙胺腹腔注射(ip),每日1次,连续给药lOd后,各组分别单次给予溶剂或不同剂量YQA14(12.5和25 mg/kg,ip),末次给药后观察甲基苯丙胺对小鼠认知功能的损伤,以及YQA14对小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2.将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模型组、YQA14(6.25、12.5和25 mg/kg)治疗组,先对未经药物处理的小鼠进行社交识别和新奇物体识别基础能力测试,其后隔日给予1次甲基苯丙胺(ip),共4次,且每次甲基苯丙胺处理前20 min各组分别给予1次溶剂或YQA14(6.25、12.5和25 mg/kg,ip),连续4个周期(8 d)后,再单次给予溶剂或不同剂量YQA14(6.25、12.5和25 mg/kg,ip),末次给药后观察甲基苯丙胺对小鼠认知功能的损伤,以及YQA14对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结果 1.与造模前相比,连续给予甲基苯丙胺10d后,模型组小鼠社交识别指标(T1-T2)和新奇物体识别指数(RI)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12.5和25 mg/kgYQA 14治疗组小鼠T1-T2和RI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造模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2.与造模前相比,隔日给予甲基苯丙胺及YQA14(6.25、12.5和25 mg/kg)4个周期(8 d)后,模型组小鼠T1-T2显著降低(P<0.05),RI值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6.25、12.5和25 mg/kg YQA 14治疗组小鼠T1-T2和RI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造模前相比T1-T2值明显降低(P<0.05),RI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甲基苯丙胺能显著损伤小鼠社交识别和新奇物体识别能力,但YQA14不能减轻损伤,提示甲基苯丙胺造成的社交识别和新奇物体识别能力损伤可能不是通过多巴胺D3受体介导的.

  • 咪达唑仑直肠凝胶的制备及评价

    作者:陈晓佳;李琬晴;李迎;郭飞;张慧;高静;孙建绪;郑爱萍

    目的 制备一种能改善生物利用度,提高儿童患者顺应性的咪达唑仑直肠凝胶新剂型.方法 采用直接溶解搅拌方法制备咪达唑仑直肠凝胶,测定制剂的pH值、黏度和释放度等质量评价指标.应用大鼠研究咪达唑仑直肠凝胶相对于经胃溶液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应用新西兰白兔进行直肠刺激性研究.结果 咪达唑仑直肠凝胶为无色黏稠液体,pH值为6.5~7.5,黏度为(4423±6) mPa.s.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咪达唑仑凝胶在10 min时累计释放达到(100.8±0.5)%,咪达唑仑粉末和物理混合物组在18h的累计释放度分别为(69.8±1.6)%和(60.8±8.9)%.在同等剂量下(2 mg/kg),大鼠分别直肠给予凝胶和经胃给予溶液后,直肠凝胶给药的Cmax为(73.48±22.37) μg/L,经胃溶液给药后Cmax为(26.62±21.51) μg/L.大鼠体内咪达唑仑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0.17±0.23)h,经胃溶液给药Tmax为(0.31±0.20)h.直肠凝胶相对于口服给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8.7%.新西兰白兔连续直肠给药7d,给药剂量组(2和4 m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家兔一般情况、体质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咪达唑仑直肠凝胶质量稳定,起效迅速,无刺激性,生物利用度高,是一种可替代口服给药的理想新剂型.

国际药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