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위중병급구의학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3.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52
- 国内刊号: 12-143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SU)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4年3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急救医学科抢救室收治118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合并SU将患者分为两组。采集两组患者入院8h内的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基底节区、丘脑、脑干、脑叶、脑室、蛛网膜下腔、小脑)、意识障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收缩压(SBP)、高血压病史、脑出血病史9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其检验效能。结果1185例脑出血患者入选本研究,293例发生SU,占24.7%;892例未发生SU,占75.3%。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出血并发SU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意识障碍、APACHEⅡ评分、SBP。在出血部位中,脑室、丘脑、脑干出血并发SU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5.3%(43/95)、39.1%(63/161)、36.9%(48/130),显著高于脑叶〔26.2%(33/126)〕、小脑〔18.8%(15/80)〕、基底节区〔16.1%(78/485)〕、蛛网膜下腔〔12.0%(13/1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量〔优势比(OR)=3.305,P=0.001,95%可信区间(95%CI)为2.213~48.634〕、出血部位(OR=1.762,P=0.008,95%CI为0.123~2.743)、SBP(OR=1.223,P=0.034,95%CI为0.245~2.812)是脑出血并发SU的独立危险因素。出血量、SB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6、0.597,提示出血量有中等的诊断价值,SBP的诊断价值较低。结论出血量大,出血部位在脑室、丘脑或脑干,SBP高的脑出血患者并发SU的风险较大,应尽早降低血压并及时给予SU的预防性治疗。
-
心肺复苏后早期注射冰盐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心搏骤停患者早期注射冰盐水实现亚低温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2011年3月到2013年10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抢救的心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ROSC后,冰盐水组患者立即快速静脉注射4℃生理盐水1000 mL来实现亚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头部冰袋降温治疗和腋温监测。所有患者在ROSC即刻和1 h后分别测量直肠温度;记录复苏后6 h胸片出现急性肺水肿、48 h内出现寒战、48 h再次发生心室纤颤(室颤)以及14 d内成功苏醒和死亡的患者例数。结果共有4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冰盐水组23例,对照组22例。冰盐水组患者ROSC即刻直肠温度为(36.7±0.9)℃,1 h后降至(34.9±0.7)℃;对照组患者ROSC即刻直肠温度为(36.5±1.0)℃,1 h后升高至(37.9±0.9)℃,两组ROSC后1 h直肠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8,P=0.031)。冰盐水组14 d内成功苏醒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13例比7例,χ2=65.710,P=0.021),而出现急性肺水肿(4例比6例)、寒战(2例比0例)、再次发生室颤(4例比5例)和14 d内死亡(11例比12例)的患者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快速静脉注射4℃生理盐水来实现复苏后亚低温治疗脑复苏效果更佳理想,且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
-
左西孟旦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为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脓毒性休克指南进行液体复苏及给予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心脏超声评价心脏功能,将复苏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0.45的3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多巴酚丁胺组液体复苏后即持续静脉注射5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48 h;左西孟旦组静脉注射5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24 h后静脉注射左西孟旦0.2μg·kg-1·min-1连续24 h。治疗期间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及超声评价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等。结果与多巴酚丁胺组比较,左西孟旦组治疗后每搏量指数(SVI)、心排血指数(CI)、左室每搏作功指数(LVSWI)均明显升高〔SVI(mL/m2):39.8±5.4比37.5±4.5,t=-2.762, P=0.020;CI(L·min-1·m-2):4.6±0.7比3.6±0.7,t=-9.829,P=0.000;LVSWI(kg·min-1·m-2):33.7±2.4比28.2±1.2,t=-6.307,P=0.000〕,中心静脉压(CV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均明显降低〔CVP(mmHg,1 mmHg=0.133 kPa):8.2±0.9比12.1±0.8,t=3.928,P=0.002;ITBVI(mL/m2):820±42比978±69,t=9.472,P=0.000;EVLWI(mL/kg):6.1±1.6比8.9±1.7,t=4.467,P=0.001〕。心脏超声显示,与多巴酚丁胺组比较,左西孟旦组左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LVESI)和左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LVEDI)均明显缩小〔LVESI(mL/m2):32.7±9.2比48.2±13.4,t=0.882,P=0.000;LVEDI(mL/m2):61.7±11.4比78.6±13.6,t=2.453,P=0.032〕,LVEF明显增高(0.463±0.068比0.383±0.085,t=-2.439,P=0.035)。左西孟旦还可以降低乳酸水平(mmol/L:3.4±1.1比5.2±1.2,t=3.346,P=0.007),提高肌酐清除率(mL/min:73.2±13.5比47.6±11.8, t=-4.079,P=0.002),增加24 h尿量(mL:2213.4±354.0比1533.8±402.0,t=6.342,P=0.000),增加24 h累积液体入量(mL:5746.6±420.0比4156.7±215.0,t=7.126,P=0.000)。而两组去甲肾上腺素总用量、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左西孟旦可以提高心脏射血功能,降低心脏前负荷、胸内血容量和血管外肺水,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脏功能及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
-
重症监护病房谵妄患者24 h连续睡眠监测及褪黑素动态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动态监测及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患者睡眠特点和褪黑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ICU住院超过72 h的患者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进行评估,根据有无谵妄序贯收集患者并分为谵妄组及非谵妄组。入组后所有患者采用多导睡眠仪连续24 h动态监测睡眠状况;监测期间每4 h留取1次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褪黑素水平。结果共收入ICU住院患者18例,其中谵妄患者9例。多导睡眠监测分析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碍,表现为快动眼期(REM期)睡眠减少〔为(5.91±5.26)%〕,觉醒频繁〔觉醒指数为(15.40±12.79)次/h〕,而3期睡眠处于低限水平〔为(14.67±11.10)%〕。与非谵妄组相比,谵妄组患者REM期缺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0±0.20)%比(8.83±3.81)%,t=4.782,P=0.001〕。动态检测褪黑素的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褪黑素水平昼低夜高的分泌节律性均丧失,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各时间点褪黑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间效应F=1.370、P=0.287,组间效应F=1.646、P=0.250,交互效应F=1.558、P=0.247)。谵妄组褪黑素水平在06:00及14:00时出现两个高峰,分别为(137.84±62.21)ng/L和(148.24±58.87)ng/L,低值出现在22:00,为(64.47±26.97)ng/L;而非谵妄组褪黑素峰浓度出现在02:00,为(63.52±39.75)ng/L,低值出现在10:00,为(44.87±11.19)ng/L。结论 ICU患者存在睡眠障碍,谵妄患者REM期缺失较非谵妄患者明显。ICU患者褪黑素分泌均失去正常昼低夜高的节律性变化,谵妄患者褪黑素峰值移至日间出现。
-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和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氧代谢监测及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以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和混合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2)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靶点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氧代谢监测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并行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且满足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时SvO2<0.65、血乳酸>2 mmol/L的成人患者。患者转入ICU后以SvO2≥0.65且Pv-aCO2<6 mmHg(1 mmHg=0.133 kPa)为靶点,立即给予EGDT治疗。根据转入ICU 6 h的SvO2及Pv-aCO2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SvO2≥0.65且Pv-aCO2<6 mmHg)、B组(SvO2≥0.65且Pv-aCO2≥6 mmHg)、C组(SvO2<0.65),观察3组病情变化及预后差异。结果共入选103例患者,A组44例,B组31例,C组28例。A组转入ICU后6、24、48、72 h(T6、T24、T48、T72)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T6:11.4±5.8比13.9±5.4、13.7±6.4,T24:8.8±3.7比10.8±4.8、11.8±5.4, T48:8.7±4.1比9.6±4.2、10.2±5.1,T72:7.5±3.4比8.6±2.9、9.2±4.2,均P<0.05);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分)也呈同样趋势(T6:6.5±4.3比8.0±3.8、9.1±4.5,T24:6.6±3.6比8.6±3.9、8.5±3.3,T48:5.2±3.4比7.0±3.6、7.6±5.1,T72:4.6±2.4比5.8±2.5、6.8±3.5,均P<0.05);A组、B组T6、T24、T48、T72血乳酸(mmol/L)均明显低于C组(T6:1.60±0.95、2.20±1.02比2.55±1.39,T24:2.26±1.26、2.70±1.36比3.34±2.36,T48:2.01±1.15、2.17±1.51比2.42±1.63,T72:1.62±1.14、1.64±0.75比2.11±1.29,均P<0.05)。A组、B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d)较C组显著缩短(2.8±2.0、3.6±2.3比5.0±3.1,均P<0.05);A组术后ICU住院时间(d)较C组显著缩短(4.6±2.5比6.5±3.7,P<0.05)。3组间术后7 d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A组(2.3%)比较,B组(22.6%)的优势比(OR)为12.5(P<0.05),C组(25.0%)的OR为14.3(P<0.05)。3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v-aCO2与心排血指数(CI)呈显著负相关(r=-0.685,P=0.000),而Pv-aCO2与血乳酸水平无相关性(r=0.187,P=0.080)。结论以SvO2≥0.65且Pv-aCO2<6 mmHg为EGDT靶点可改善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组织缺氧程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并可降低7 d病死率。
-
β受体阻滞剂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 h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达标的4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按指南继续治疗脓毒性休克,治疗组同时经上腔静脉用微量泵持续泵入艾司洛尔,2 h内控制心率(HR)<100次/min;对照组不予特殊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48、72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HR、心排血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组织代谢指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和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组织代谢指标及cTn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改变;治疗组治疗后HR、CI逐渐下降,SVRI、GEDVI逐渐增加,且12 h起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次/min):93±4比118±13,CI(L·min-1·m-2):3.3±0.8比4.5±0.6,SVRI(kPa·s·L-1·m-2):159.2±27.4比130.5±24.2,GEDVI(mL/m2):668±148比588±103,P<0.05或P<0.01〕,而MAP、CVP、SVI均无明显改变。③两组治疗后Lac水平(mmol/L)均明显下降,12 h即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8.8±3.2比9.8±3.4,治疗组:9.5±3.1比10.5±4.1,均P<0.05),72 h时两组分别为2.5±1.2和2.7±1.1;但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ScvO2均无明显下降。④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cTnI逐渐升高,72 h达峰值;治疗组治疗后cTnI逐渐升高,24 h达峰值后逐渐下降。治疗组治疗后24、48、72 h时cTnI(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15±0.57比1.74±0.77、0.93±0.52比2.15±1.23、0.52±0.36比2.39±1.17,均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能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脏顺应性,减轻心肌损伤,虽然能引起心排血量下降,但对循环功能及组织灌注无影响。
-
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时选择不同流速模式对气道峰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期间在胸外按压情况下的机械通气方式,探讨呼吸机送气流速模式选用方波(恒流)和减速波(递减波)对患者气道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配对设计方案,选择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序贯收治的40例CPR患者。使用伟康Eisprit呼吸机,常规设定的呼吸机工作其他参数不变,由同一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的胸外按压进入稳定状态后,呼吸机流速模式先后使用方波和减速波,冻结时间-压力曲线后测量气道峰压的高值并记录为一对数据。每例患者取不同按压者操作时的2对数据,40例患者共获得80对数据,通过自身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减速波时平均气道峰压高值为(38.15±5.99)cmH2O(1 cmH2O=0.098 kPa),比方波的(43.86±6.68)cmH2O减低了(5.71±1.98)cmH2O,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10,P=0.000)。使用方波时有73.75%的患者气道峰压高值会超过40 cmH2O,而使用减速波只有45.00%的患者气道峰压高值会超过40 cmH2O。结论 CPR机械通气时,因使用减速波比方波能明显减低气道峰压,从而减轻气压伤的发生,减少呼吸机触发高压报警的概率,因而可提高呼吸机使用的依从性,故减速波是比方波更为合适的流速模式。
-
心肺复苏后心功能障碍与心肌内质网Ca2+调控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内质网Ca2+调控蛋白表达与心肺复苏(CPR)后心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38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只)和心搏骤停组(26只)。静脉弹丸式注射氯化钾40μg/g诱导心搏骤停,8 min后进行CPR;对照组大鼠仅麻醉后置管并监测指标,不诱导心搏骤停。在复苏后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1 h,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5 min和60 min时采集心肌标本,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Ca2+ATP酶(SERCA2a)、磷酸化受磷蛋白(p-PLB)和兰尼定受体(RyR)水平。结果心搏骤停组ROSC率为92.3%(24/26),平均复苏时间为(68±39)s。心搏骤停组复苏后1 h心功能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FS)、左室内压上升或下降大速率(±dp/dt max)明显降低〔射血分数:0.548±0.060比0.809±0.043,F=71.692,P=0.000;FS:(34.4±4.4)%比(46.0±3.5)%,F=55.443,P=0.000;+dp/dt max (mmHg/s):4718±743比7098±394,P<0.01;-dp/dt max (mmHg/s):-3824±612比-6187±473,P<0.01〕。与对照组相比,心搏骤停组ROSC后5 min及60 min PLB磷酸化水平(灰度值)均显著降低(5 min:0.64±0.15比1.29±0.13,P<0.01;60 min:0.95±0.08比1.30±0.09,P<0.05),而内质网SERCA2a活性(灰度值)和RyR水平(灰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ERCA2a 5 min:1.01±0.18比1.24±0.07,60 min:1.03±0.14比1.25±0.06;RyR 5 min:0.96±0.13比0.97±0.13,60 min:0.88±0.14比0.99±0.11,均P>0.05)。结论内质网PLB磷酸化水平异常与CPR后心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
感染性休克后期血管加压素分泌调节异常的预后价值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后期患者血管加压素(VP)分泌调节异常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55例,测定其输注3%氯化钠溶液(高渗盐水)前后血钠及血清VP水平,以△VP/△Na≤0.5 pg/mmoL为无反应组,>0.5 pg/mmoL为有反应组,比较两组患者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水平、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以及28 d病死率、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存活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VP的预后价值。结果无反应组30例(占54.5%),有反应组25例(占45.5%)。两组患者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中心静脉压(CVP)、血压、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输注高渗盐水前后血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反应组基础VP水平显著低于有反应组(ng/L:10.66±1.57比17.13±5.12,t=6.091,P<0.001),输注高渗盐水后VP水平仍显著低于有反应组(ng/L:11.65±1.74比22.50±5.31,t=9.758,P<0.001)。与有反应组比较,无反应组血乳酸(mmol/L:3.04±0.55比2.28±0.38,t=-5.881,P<0.001)、CRP(mg/L:117.9±23.0比94.9±17.0,t=-4.143,P<0.001)、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剂量〔DA(μg·kg-1·min-1):14.8±3.9比8.9±1.6,t=-5.725,P<0.001;NE(μg·kg-1·min-1):0.96±0.42比0.40±0.09,t=-5.625,P<0.001〕均明显升高;28 d病死率明显升高(66.7%比40.0%,χ2=3.911,P=0.048);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无差异(d:5.8±1.9比6.1±2.3,t=0.384,P=0.704);存活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d:9.9±2.3比6.7±1.7,t=-4.04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VP/△Na为0.5 pg/mmol作为判定预后的标准,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64.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8,95%可信区间(95%CI)为0.722~0.934。结论感染性休克后期患者基于渗透压调节的VP分泌障碍有较高的发生率,以其评价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
插入式腹主动脉按压对心搏骤停兔心肺脑复苏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插入式腹主动脉按压心肺复苏(IAAC-CPR)对心搏骤停兔心肺脑复苏的效果。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0只,雌雄不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C-CPR)组和IAAC-CPR组,每组5只。经颈静脉快速推注冰氯化钾并夹闭气管导管制备心搏骤停模型;心搏骤停3 min后开始实施心肺复苏(CPR),CC-CPR组为呼吸机辅助通气+胸外按压;IAAC-CPR组为呼吸机辅助通气+胸外按压+腹主动脉按压。观察CPR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和脑皮质血流的变化;记录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观察动物24 h生存情况、24 h神经功能评分及腹部器官情况等。结果 IAAC-CPR组复苏后30、60、90、120 s时脑血流量(CBF,PU值)及平均动脉压(MAP,mmHg,1 mmHg=0.133 kPa)均明显高于CC-CPR组(CBF 30 s:16.1±6.0比7.8±2.2,60 s:91.6±11.8比57.3±23.2,90 s:259.9±74.9比163.6±50.3,120 s:301.5±60.5比208.4±23.8;MAP 30 s:46.4±9.4比31.4±8.7,60 s:55.8±13.8比34.0±11.5,90 s:61.2±11.5比38.2±10.1,120 s:63.6±11.8比40.2±10.2;均P<0.05)。与CC-CPR组比较,IAAC-CPR组ROSC所需时间明显缩短(s:182.0±59.0比312.6±86.6,t=2.787,P=0.024),24 h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下降(分:2.4±1.7比4.6±0.6,t=2.974,P=0.023);而复苏成功率(80.0%比60.0%,χ2=0.000,P=1.000)、24 h存活率升高(80.0%比40.0%,χ2=0.417,P=0.5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SC后24 h尸解动物均未发现肝脏损伤。结论在心搏骤停兔复苏早期,IAAC-CPR较CC-CPR取得了更好的脑血流灌注,明显减轻了心搏骤停兔的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且无腹部器官损伤。
-
血栓弹力图在监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机制中的应用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可伴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该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导致妊娠期和围生期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9.4%~10.4%,国外为7%~12%[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凝血机制的影响主要为广泛的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或变异导致高凝状态,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术前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对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腹腔大出血的影响
门脉高压合并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多有明显异常,肝脏凝血机制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此类患者合并有脾功能亢进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术式包括分流术、断流术、肝移植术,抑制脾功能亢进主要采用脾切除[1-2]。因断流术的创伤比较小,术式易于推广,近期止血率相对较高,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概率较低,且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更符合解剖生理特点,已成为我国治疗门脉高压症出血的主流[3-4]。门脉高压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及腹腔内丰富的侧支血管,易导致术后创面出血或者大面积渗血,部分患者出血量多达2000 mL以上,而致命性的大出血处理起来相对较为棘手。总结近年来本院治疗的门脉高压症行脾脏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大出血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
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急诊非手术下行气管插管的麻醉处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2020年,心血管疾病将成为全球首位死亡原因。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心衰)是临床常见危重症,心功能不全患者行气管插管与其发生心源性肺水肿(CPE)导致严重低氧血症有关,但经过气管插管后以早期机械通气为核心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纠正肺动脉高压,提高心排血量(CO)及氧输送量[1],还可以改善气体交换及左心功能[2]。在行气管插管时,由于浅麻醉对喉头、气管的刺激或药物过量导致的交感神经、心肌过度抑制,均可造成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对于重症心功能不全患者,气管插管的任何一个并发症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3]。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本院45例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急诊非手术时行气管插管的麻醉处理经过,探讨有效、安全的气管插管镇静方法。
-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指缺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由全身炎症反应引起的弥散性神经功能障碍。SAE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常见脑病,有8%~70%的脓毒症患者会出现SAE,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躁动、意识恍惚、昏睡,甚至昏迷[1]。合并SAE时,脓毒症的病死率升高[2]。SAE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并且缺乏特效的治疗。现就SAE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经心内膜致颤建立兔心室纤颤心肺复苏模型的方法及质控要点
通过交流电经心内膜诱导心室纤颤(室颤)建立心肺复苏(CPR)动物模型用于心脏停搏时间测量精确,对全身干扰小,更符合临床实际,因此是目前常采用的动物实验致颤方式[1-2]。在动物选择方面,美国Weil危重病医学研究所创立并发展了大鼠的经心内膜交流电诱导室颤模型,但他们通常选用体质量在450~550 g的大鼠,而且常另备大鼠作为供血者,以避免抽血后造成低血容量或稀释性贫血[3]。在我国,对多数研究者而言,难以经济地得到这样体质量的大鼠,另取大鼠作为供血者也费力费钱。犬、猪等大动物存在价格昂贵、操作不方便等缺陷,家兔兼具了大、小动物的优点而成为近期常用的研究CPR的动物[4-8]。根据Weil危重病医学研究所和本课题组前期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我们总结出了经心内膜致颤建立兔室颤和CPR模型的方法及质控要点,重点在于排除可能影响CPR成功率和CPR研究质量的因素,为国内广大CPR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
急诊心肺复苏4年间变化趋势的单中心研究
目的:分析急诊心搏骤停(CA)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成功与否的相关因素,以提高CPR的能力及常见急诊疾病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急诊科CPR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例数量、疾病种类、CPR有关时程及成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共救治急诊CPR患者340例,CPR患者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2011、2012、2013年分别为90、75、83、92例;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稳居首位(共108例),其余依次为病因不详、严重创伤、各类急性中毒、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晚期。340例患者中复苏成功74例,成功率为21.76%;其中以药物中毒、农药中毒后CPR复苏成功率高,分别为58.33%、50.00%,低的是恶性肿瘤晚期(10.00%)和各种严重创伤(交通事故18.75%、高空坠落5.00%、其他14.29%)。从整体上来看,CA至CPR开始时间逐年缩短(字2=23.858,P=0.021),且CA患者在CA发生5 min内进行CPR的比例逐年提高,至2013年高达57.6%;2010、2011、2012、2013年CPR成功率逐年提高,分别为14.44%、12.00%、26.51%和32.61%。4年中有217例CA患者除颤,其中单次除颤83例,多次除颤134例,成功率分别为34.94%、19.40%(字2=6.539,P=0.011)。结论CPR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基础疾病、CA至CPR开始时间及除颤次数有关。应加强社区群众、高危作业人员的急救知识及CPR技术的普及,让群众参与自救、互救,可有效提高CPR成功率。加强急救中心建设,引进先进的CPR设备,建设高效的CPR团队,加强人员业务及技能培训,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关键。
-
自主研发弹射式一次性骨髓腔输液器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弹射式一次性骨髓腔输液器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多家军地医院对输液时建立静脉通道失败、批量伤病员需紧迫建立输液通道、需建立心肺复苏输液通路的患者,使用自主研发的弹射式一次性骨髓腔输液器进行输液,选择内踝胫骨下端、胫骨上端、骼前上棘、髂后上棘、桡骨远端、肱骨头、胸骨7个部位13个骨髓穿刺点,观察并统计相关临床指标。结果47例患者共进行52例次骨髓腔输液,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23~75岁;其中重症医学科39例次(先后2个部位行骨髓腔输液者5例)。急诊科9例次,其他科室3例次,长途转运1例次;心肺复苏28例次,休克复苏18例次,术后大出血抢救5例次,肿瘤1例次;输入液体有血浆、血浆代用品、生理盐水或林格液;内踝胫骨下端、胫骨上端、骼前上棘、桡骨远端、肱骨头、胸骨部位的重力输液速度分别为30.0、15.4、21.2、7.2、15.0、23.8 mL/min;加压输液速度可以达到50.0 mL/min或更高;操作成功时间15~120 s,保留时间20 min~2.5 d。拔针后进行局部观察,仅2例出现液肿,均未发生骨折。47例次完成操作,成功率为90.3%,其中于髂后上棘处取骨髓标本2例;不成功原因中操作不当4例,器械故障1例。结论骨髓腔输液不仅在院前、院内,即使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也可以发挥其快速、可靠、便捷的输液优势,在“白金10 min”内取得佳的复苏效果。
-
脉冲式动脉复苏在抢救失血性休克家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动脉脉冲式血液回输在失血性休克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复苏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经颈总动脉放血制备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稳定30 min后开始复苏,复苏组5 s内从颈总动脉回输家兔自身血5 mL后输入生理盐水5 mL冲管,5 min重复1次,回输血量为总放血量的40%;对照组每隔5 min通过兔耳缘静脉匀速回输自身血5 mL+生理盐水5 mL冲管。监测两组家兔制模后0、30、60(开始复苏)、90 min时血压、尿量及血乳酸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外科准备阶段及休克30 min时无实验动物死亡;60 min时,复苏组无死亡,对照组死亡3只;90 min时,复苏组无死亡,对照组死亡6只。两组家兔制模0 min、30 min时血压、尿量及血乳酸均无明显差异。与30 min时比较,开始复苏时,复苏组平均动脉压(MAP)、脉压差明显升高,尿量明显增加,而血乳酸明显降低,并持续至90 min;而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从开始复苏起MAP、脉压差均明显升高〔MAP(mmHg,1 mmHg=0.133 kPa):83.67±3.90比38.19±3.50,t=24.672,P=0.000;脉压差(mmHg):16.46±2.21比10.27±2.99, t=4.872,P<0.000〕,尿量明显增加(mL·kg-1·min-1:3.683±0.740比0.100±0.054,t=12.653,P=0.000),血乳酸明显降低(mmol/L:3.82±0.50比6.49±0.61,t=-9.916,P=0.000),且制模后30 min、60 min乳酸清除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0 min:(0.26±0.11)%比(0.25±0.14)%,t=-8.442,P=0.000;60 min:(0.30±0.09)%比-(0.67±0.26)%,t=-10.822,P=0.000〕。结论失血性休克后动脉脉冲式回输部分血液,能较好地改善心血管功能,升高血压并增加尿量,纠正低氧血症,降低早期死亡率。
-
不同分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血浆中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采取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确诊AAD患者50例,其中Stanford A型10例,Stanford B型40例。同时选取2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各组患者于确诊后即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4、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50例AAD患者除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收缩压(mmHg,1 mmHg=0.133 kPa):152.2±28.1比100.8±9.2,舒张压(mmHg):96.3±18.3比62.3±8.1,均P<0.01〕外,其他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AD组以及Stanford A型、B型组患者IL-4水平均明显升高(ng/L:31.90±20.11、38.97±24.60、30.61±19.36比17.75±10.82,均P<0.05),且A型组IL-4水平明显高于B型组(P<0.05);AAD组以及Stanford A型组患者IL-6水平明显升高(ng/L:4.53±3.81、6.15±5.04比2.83±1.00,均P<0.05),且A型组IL-6水平明显高于B型组(6.15±5.04比4.19±3.49,P<0.05);AAD组以及Stanford A型、B型组患者TNF-α水平明显升高(ng/L:13.85±12.62、13.72±8.80、14.04±20.29比1.94±1.04,均P<0.05),但A型、B型组患者间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分型AAD患者血浆IL-6、TNF-α与IL-4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AAD患者发病过程中有炎症机制参与;不同分型的AAD患者中促炎细胞因子IL-4、IL-6表达存在差异,且各炎症因子可能相互促进,导致AAD发病过程中炎症反应剧烈;抑制炎症反应可能对AAD治疗有效。
-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年操作例数对病死率有影响吗?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可用于难治性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但其需要多学科合作及先进的技术支持。目前尚不清楚单个中心每年施行ECMO技术的例数对患者病死率是否有影响,为此,近美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在美国儿科健康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筛选出2004年至2011年收住于儿童医院并进行过ECMO治疗的患儿。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共筛选出7322例进行过ECMO治疗的患儿(0~18岁),各医院平均每年施行ECMO治疗1~58例,患儿总体病死率为43%;与操作例数少的单位(每年0~19例)相比,中等水平操作例数(每年20~49例)与操作例数多的单位(每年50例以上)患儿死亡风险明显较低〔中等水平操作例数组比操作例数少组:比值比(OR)为0.86,95%可信区间(95%CI)为0.75~0.98,操作例数多组比操作例数少组:OR为0.75,95%CI为0.63~0.89〕;与患儿低死亡风险相关的每年少操作例数为22例(95%CI为22~28)。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对于每年使用ECMO较少的单位来说,其患儿的死亡风险相对较高,若要降低患儿的死亡风险,每年使用ECMO技术的例数至少要在22例以上。
-
给心肺复苏患者家属一个陪伴亲人的机会
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患者家属是否应该陪伴在患者身边呢?目前人们对此尚无统一意见。近,法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组群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评价见证CPR过程对患者家属日后心理的影响。研究对象为在法国15家院前急救中心施行过CPR患者的家庭成员。研究人员根据家庭成员是否见证了CPR过程分为见证组和非见证组,主要评价指标为1年后家属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复杂性哀伤的情况。结果显示:该研究共纳入了570名家庭成员,1年后成功随访到408名(72%)。与见证组家庭成员相比,非见证组家庭成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明显升高〔比值比(OR)为1.8,95%可信区间(95%CI)为1.1~3.0,P=0.02〕;同时,非见证组家庭成员抑郁和复杂性哀伤的发生率也明显提高(31%比23%,P=0.02;36%比21%, P=0.005)。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对于亲身见证过CPR的家属,其日后发生心理问题的风险会更小。
-
早期行心导管术能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近,美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了解早期行心导管术对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该研究是对原来一个队列研究的回顾性分析,该队列研究包含了754例接受过低温治疗的心搏骤停患者,此次回顾性分析的研究对象为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接受过低温治疗的心搏骤停患者。结果显示:在754例患者中,共有269例(35.7%)患者因室性心律失常导致心搏骤停并接受了低温治疗,其中有122例(45.4%)在早期接受了心导管术。在早期接受心导管术的患者中,共有26.6%的患者发生了急性冠状动脉闭塞;而在晚期接受心导管术的患者中,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为29.3%(P=0.381)。早期接受心导管术的患者存活至出院的比例明显高于晚期接受心导管术的患者(65.6%比48.6%,P=0.017)。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早期行心导管术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的一个独立因素〔比值比(OR)为0.35,95%可信区间(95%CI)为0.18~0.70,P=0.003〕。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对于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接受过低温治疗的心搏骤停患者,尽早行心导管术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此外,即使是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搏骤停患者,存活后发生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
-
内皮功能障碍是老龄小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潜在原因:一项盲肠结扎穿孔术小鼠模型的临床前研究
近一项研究利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小鼠模型揭示了年龄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展的作用,同时比较了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遗传缺陷中的效果。在体实验包括对存活率和反映器官功能的血浆指标的监测。体外实验包括胸主动脉血管功能的测量,各器官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评估,以及测量离体肝线粒体功能。结果显示,eNOS不足和老化均可加剧脓毒症小鼠的死亡率。eNOS遗传缺陷和老龄小鼠表现出较严重的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单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氧化应激。在eNOS遗传缺陷和老龄小鼠的胸主动脉局部检测到严重脓毒症引起的血管损伤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功能分析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多个血清标志物证明)。无论在eNOS基因敲除小鼠还是老龄小鼠都存在严重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对存活组和非存活组动物的比较表明,内皮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可能是CLP小鼠死亡的一个预测因素。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就其本身而言, eNOS产生不足足以加重脓毒性休克的严重程度。老龄小鼠内皮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影响脓毒症预后。因此,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早期预测脓毒症老龄小鼠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局部脑氧饱和度能否预测心肺复苏预后:一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脑氧饱和度(rSO2)可以在患者抵达医院后立即且无创进行监测,同时还可能是评估院外呼吸、心搏骤停(OHCA)患者复苏效果的一项评价指标。日本学者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旨在评价脑rSO2对无效复苏的预测效果。研究纳入了从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被送往东京大学医院的69例测量了脑rSO2的成年OHCA患者。研究结果显示,54例OHCA患者初始rSO2都低于0.26,其中47例患者未能达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佳临界值为0.26,敏感度为88.7%,特异度为56.3%,阳性预测值为87%,阴性预测值为6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14,P=0.0033。在ROSC患者中,初始脑rSO2水平低于0.26的比值比(OR)为0.11〔95%可信区间(95%CI)为0.01~0.63,P=0.0129〕。研究者认为,在院外OHCA患者到达医院后,脑rSO2可作为患者预后的一个评价指标。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心室纤颤与窒息性心搏骤停心肺复苏中的变化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已被用来监测胸外按压效果(PC)和作为预测心肺复苏(CPR)预后的一项指标。近期国内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观察心室纤颤(室颤)和窒息性心搏骤停CPR过程中PETCO2的变化。6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窒息组(n=32)和室颤组(n=30),在CPR进行过程中间隔6 min测量1次PETCO2。结果显示,室颤组胸外按压即刻初始PETCO2水平明显低于窒息组(mmHg:12.8±4.87比49.2±8.13,P=0.000;1 mmHg=0.133 kPa)。在室颤组,自主循环恢复的大鼠经过6 min胸外按压时的PETCO2水平明显高于自主循环未恢复的大鼠(mmHg:16.5±3.0比13.2±2.62,P=0.004)。在窒息组,胸外按压2 min后,自主循环恢复的大鼠PETCO2水平显著高于自主循环未恢复的大鼠(mmHg:20.8±3.24比13.9±1.50 mmHg,P=0.000)。PETCO2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室颤性心搏骤停和窒息性心搏骤停对自主循环恢复的预测有显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CPR开始即刻初始的PETCO2水平可能有助于辨别心搏骤停的原因。CPR中PETCO2的变化可预测CPR的结局。
-
吸烟对院内心搏骤停复苏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院内心搏骤停(IHCA)相当常见,且往往预后不良。有关吸烟对IHCA患者预后影响的数据资料十分有限。近期有美国学者研究分析了全国住院患者数据库中2003年至2011年所有年龄≥18岁,且接受过心肺复苏(CPR)的IHCA患者的数据资料,旨在评价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生存差异及神经功能状态。在838464例接受CPR的IHCA患者中,116569例患者(13.9%)为吸烟者。进一步分析显示:吸烟者更年轻,以男性和白人为主;吸烟者有更高的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慢性肺疾病、肥胖和外周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心房颤动、心力衰竭、伴并发症的糖尿病在吸烟者中的发生率反而相对降低;吸烟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率可能比非吸烟者更高(14.8%比9.1%,P<0.001),且吸烟者以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为初始心搏骤停节律的比例更高(24.3%比20.5%,P<0.001)。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有较高的生存出院率(28.2%比24.1%),调整后的比值比(OR)为1.06,95%可信区间(95%CI)为1.05~1.08(P<0.001)。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IHCA后神经功能状态较差的比例较低(3.5%比3.9%,调整后的OR为0.92,95%CI为0.89~0.95(P<0.001)。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对于年龄≥18岁且接受CPR的IHCA患者,吸烟者的生存率更高,这与“吸烟者悖论”相一致;同时与非吸烟者比较,吸烟者在IHCA后也更少发生神经功能障碍。
-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主导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和患者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作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一项评估工具,通过6个不同器官系统分配平均加权分数来预测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近期美国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价SOFA中单个特定系统评分对预测病死率的作用。该研究收集了长达4.2年间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的数据。记录他们的年龄和合并症,并计算SOFA评分。主要终点是30 d病死率。通过使用多个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哪些器官单项分的SOFA评分与病死率相关。该研究纳入9120例重症患者,总体30 d病死率为12%。组合分析方法证明,好的初步预测变量是年龄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完全是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确定的。该研究确定了在危重患者群体中,GCS评分在SOFA评分和3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未来对多器官功能障碍预后的研究可能会受益于新的更侧重于神经功能评估的测量模型。
-
植入式心电记录器的临床应用(附2例报告)
晕厥是由于一过性的全脑组织缺血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其发生迅速,持续短暂,具有自限性,能完全恢复意识,是患者急诊就诊的常见症状[1]。常见的晕厥类型有心源性晕厥、反射性晕厥及体位性低血压,以前二者为多见。多种辅助检查和评估对明确晕厥原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但约有30%反复晕厥发作的患者虽然经直立倾斜试验[2]、颈动脉窦按摩试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乃至有创心电生理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而反复晕厥是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3]。植入式心电记录器(ILR)可以追踪心脏事件的发生并描记事件发作时的心电图,以明确心律失常与晕厥的相关性[4]。报告2例病因不明的反复晕厥患者植入ILR的随访后续治疗情况,供参考。
-
术中急性肺脂肪栓塞致心搏骤停1例的诊疗分析
本院收治1例患者,在股骨髓腔内进行骨水泥加压时出现肺脂肪栓塞,现报告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88岁,体质量60 kg,有高血压病史10年,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后3 d,择期行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检查大致正常,双下肢未发现明确血栓。09:00入手术室时血压200/98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95次/min,行右侧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为减少体位变动,导尿后右侧卧位,于腰2~3间隙使用轻比重麻醉药进行腰硬联合麻醉,5 min后测试患侧胸10以下痛觉减退,健侧感觉正常,循环无明显波动,遂开始手术。给予乳酸钠林格液500 mL及甲泼尼龙40 mg静脉滴注(静注)预防骨水泥过敏。术中骨水泥加压固定后2 min,血压骤降至45/30 mmHg,心率120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0.67,紫绀明显。予面罩辅助通气,静注肾上腺素0.3 mg,右侧卧位可视喉镜下行紧急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频率15次/min。气管插管后即刻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6 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22 mmHg,考虑为肺栓塞。给予罂粟碱30 mg,肾上腺素0.7 mg,肝素5 kU,血压维持在70/35 mmHg,心率为130次/min。2 min后患者出现心搏骤停,仰卧位缝合切口,心肺复苏(CPR)、头部降温,持续胸外按压30 min后恢复窦性心律,其间共给予电复律3次、利多卡因100 mg、肾上腺素3 mg、碳酸氢钠200 mL;泵注去甲肾上腺素(NE)维持血压110/60 mmHg、心率120次/min、SpO21.00。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置管,可见颈内静脉扩张,加压试验(±),中心静脉压34 cmH2O (1 cmH2O=0.098 kPa)。超声检查显示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主干37 mm。呼吸科会诊:D-二聚体5347滋g/L,血红蛋白71 g/L,肌钙蛋白40.6滋g/L,肌红蛋白2000滋g/L,肌酸激酶同工酶147 U/L,肌酸激酶789 U/L;听诊双侧呼吸音弱,有细湿啰音。结合病史,考虑为脂肪性肺栓塞。由于近期手术及CPR属禁忌证,不宜进行溶栓治疗,继续给予醋酸钠林格液1000 mL、红细胞悬液2 U、氨茶碱250 mg、西地兰0.25 mg、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10 mg、呋塞米40 mg,持续泵入NE维持血压140/65 mmHg、心率100次/min、SpO20.99。心搏骤停后1 h,右上肢及双侧腋下出现瘀斑,自主呼吸恢复。静注咪唑安定3 mg、顺势阿曲库铵10 mg,继续机械通气。便携式呼吸机维持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右肺动脉增宽明显(34.65 mm),主干未见明确血栓(图1),双侧肺动脉内分别注射氢化泼尼松60 mg。 -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三)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 -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四)
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
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modified percutaneous dilative tracheostomy,MPDT)
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
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Dulbecco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DMEM) -
本刊对论文中实验动物描述的有关要求
-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
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
院内心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
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
胸外按压比例(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CCF)
传统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hest compressions-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CPR) -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一)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 -
本刊对作者署名的一般要求
同时具备以下3项条件者方可署名为作者: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仅参与研究项目资金的获得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在投稿时向编辑部提供相应证明材料。集体署名的文稿,在题名下列出署名单位,并于文末列出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负责人,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作者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改动,确需改动时须出示单位证明,并附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
-
本刊关于临床试验和伦理的一般要求
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d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
建立和完善腹部心肺复苏学
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提出,建立了以胸部为主的现代心肺复苏学[1]。经过5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人们仍在不断丰富现代心肺复苏学的内涵,目前经腹实施心肺复苏(CPR)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复苏学者的广泛关注,适时建立和完善腹部心肺复苏学成为当今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
-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临床医学综合类期刊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前10位排序表
-
多伦多大学Sunnybrook医院重症医学中心研修见闻与感悟
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重症医学以2005年成立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8年取得国家二级学科编号为标志性事件,近10年来从学科建设到疾病诊疗均获得了突破性进展[1]。借鉴发达国家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经验,对于促进我国重症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加拿大重症医学学科发展比较成熟,多伦多大学Sunnybrook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为北美著名的重症医学中心之一。笔者获得江苏省卫生国际(地区)交流支撑计划项目资助,受多伦多大学邀请,在Sunnybrook医院重症医学中心研修了3个月。现将学习收获与思考报告如下,期望对国内重症医学发展有所帮助。
-
一元变量单组设计:解决无对照组心肺复苏临床试验的良方
心肺复苏(CPR)是提高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障。为验证差异化CPR方法的效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学假设检验。进行临床CPR创新方法的研究,往往是应用对比性研究设计与目前现有方法进行比较。但对比性研究设计并非适用于所有CPR方法的研究。那么,特殊情况下的CPR方法[1],在伦理学与可比性的限制下,该如何进行临床试验成为了临床试验设计的一个难点。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1 | 02 |
1990 | 01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