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정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6825
  • 国内刊号: 41-134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6-111
  • 曾用名: 河南医学院学报;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5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辛世俊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高血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

    作者:马艳丽;韩雪萍;刘兰萍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高血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全麻组(A组,n=30)和全麻组(B组,n=30),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糖的变化。结果: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糖较平稳,B组平均动脉压在气管插管和拔管的过程中明显升高(P<0.05),血糖术终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能有效地抑制术中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脑囊虫病、结核性脑膜炎及特发性癫痫患者脑脊液前白蛋白和NAG等酶分析

    作者:钱书虹;钱庆文;王书珺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CC)、结核性脑膜炎(CT)及特发性癫痫(Ep)患者脑脊液(CSF)中前白蛋白(PA)、肌酸激酶B亚基(CK-B亚基)、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对CC患者18 例,CT患者10例,Ep患者15例,正常对照组20例CSF中PA和4种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5种物质的水平在CC组和CT组患者CSF中均有异常改变,CC组CSF PA与总蛋白水平显著低于CT组,CK-B亚基高于CT组,而NAG、LD与AST活性在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Ep组仅CSF PA水平降低,其降低程度介于CC组与CT组之间,CK-B亚基高于CT组,与CC组无明显差别。3种疾病中每种疾病CSF中5种物质浓度的变化均无相关性。结论:检测CSF PA与4种酶活性在鉴别诊断CC、CT、Ep时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幽门螺杆菌对胎儿胃粘膜的粘附作用

    作者:代丽萍;王凯娟;段广才;张建中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简称Hp)不同菌株对胃粘膜的粘附能力与粘附特征,并结合Hp的其他毒力因子探讨Hp的粘附能力在致病性中的作用。方法:用10株Hp对4个6~8月龄流产胎儿胃粘膜组织进行粘附试验。结果:Hp不同菌株对胎儿胃粘膜的粘附数量有很大的差别,平均每个组织片粘附数量51~3 700;同一株Hp对不同胎儿胃相同部位及同一胃不同部位粘膜组织粘附数量差别很大,但菌株来源患者的胃粘膜组织病理变化均为中度以上。结论:Hp对胃粘膜的粘附数量不仅取决于细菌自身分泌的粘附素数量和种类,也决定于不同机体分泌的相应粘附素受体的种类和数量;在致病性中,粘附固然是首要条件,但并非引起胃粘膜病变的唯一关键因素。

  • 原子荧光法测定板蓝根中痕量汞

    作者:石杰;李建军;张宗培;屈凌波

    目的:建立板蓝根中痕量汞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还原气化的非色散型装置,湿法消解对中药板蓝根中的痕量汞进行原子荧光测定。结果与结论:试验回收率为86.9%~110.8%,误差<±13.1%,可用于板蓝根中痕量汞的测定。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诸因素对保守性手术后生育功能的影响

    作者:任琛琛;王斌;魏利;郭晓丽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诸因素对保守性手术后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患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的不孕症患者63例,均行囊肿剥除,术后服用丹那唑或内美通6个月分别观察囊肿大小、单双侧卵巢发病、原发或继发不孕和术后是否按时服药对妊娠率的影响。结果:术后2 a总妊娠率为52.38%(33/63),囊肿较大,双侧发病,原发不孕及术后未按照规定服药者妊娠率较低。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可改善生育功能,术后应加服药物,以防复发。

  • 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宏云;郑红;姚反修;秦超;孙意;徐建英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化疗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肺癌患者及正常健康人血清TNF水平,应用化疗药物(卡铂、足叶乙甙)治疗,于化疗结束后1周、2周测定肺癌患者血清TNF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清TNF水平与正常健康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应用化疗药物后1周内血清TNF显著升高,然后逐渐下降,于化疗结束后2周时又降至化疗前水平。结论:化疗后血清TNF水平升高,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 四环素抗性表型筛选外源基因高效表达克隆

    作者:李玉富;孙声桃;李继昌;李福胜;张智清

    目的:应用四环素抗性表型从外源基因的cDNA文库中筛选高效表达克隆。方法:将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克隆到载体pBV220中构建筛选载体pBV223;根据氨基酸密码子的简并性,在保持原有氨基酸序列不变的情况下,人工合成外源基因的cDNA 5′端简并引物库,以hGM-CSF基因为例进行筛选。把hGM-CSF cDNA简并文库克隆到pBV223中的TetR上游位置,构建pBV223/hGM-CSF克隆文库,导入大肠杆菌DH5α中,构建转基因的细菌文库,在不同质量浓度(20 mg/L,40 mg/L,50 mg/L,60 mg/L)的四环素培养基中培养。结果:从高浓度四环素培养基中获得高效表达的pBV223/hGM-CSF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该克隆的hGM-CSF cDNA 5′端序列与天然序列比较有7个碱基发生突变,且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通过基因重组,构建成终的高效表达克隆pBV220/hGM-CSF ,其表达hGM-CSF 的量占细菌总量的18%,较原表达水平提高80%。结论:可通过四环素抗性筛选系统筛选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克隆。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RNA对人脑垂体瘤细胞的作用

    作者:王建祯;付瑞锋;张鹏远;宋乐;臧卫东;牛光明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RNA对人脑垂体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以VEGF反义RNA进行垂体瘤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VEGF反义cDNA、正义VEGF cDNA质粒转染垂体瘤细胞,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鉴定其表达,测定被转染细胞生长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经鉴定被转染的垂体瘤细胞有外源性VEGF反义基因的整合及表达,其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但其生长速率无明显减慢。结论:VEGF在垂体瘤血管形成及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基因治疗垂体瘤的优选靶的之一。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前后NO和NA的变化

    作者:姚珂;贾国良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CASI)支架植入前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例,年龄(54.7±8.3)岁,对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分别取冠状静脉窦血测定血浆中NO和NA的浓度。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即刻血浆中NO生成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即刻血浆NA释放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支架植入术后NO和NA浓度有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与再狭窄的发生可能有关。

  • 放射性脊髓病T淋巴细胞亚群、TNF、IL-2含量测定

    作者:齐进兴;赵燕民;王献;屈宝华

    目的:探讨放射性脊髓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2(IL-2)水平。方法:研究对象采用双克隆抗体二位点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严格按照有关试剂盒说明进行。结果:18例放射脊髓病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比率明显降低(P<0.01),TNF轻度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4例患者外周血除1例IL-2明显增高外,余3例IL-2在正常高限。结论:放射性脊髓病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这种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缰核内注射血管紧张素Ⅱ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作者:张艳;刘宗文;王素兰;崔金娟

    目的:观察微量注射血管紧张素Ⅱ(angitensinll,AngⅡ)及受体拮抗剂于应激性高血压(stress-inducde hypertension,SIH)大鼠内侧缰核(medial habenula nucleus,MHb)、外侧缰核(lateral habenula nucleus,LHb)内对血压的影响。方法:用核团微量注射的方法。结果:AngⅡ(10 ng)微量注入SIH大鼠MHb引起血压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ngⅡ微量注入LHb也可使血压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IH大鼠MHb微量注入saralasin(20 ng)可使血压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Hb内微量注入saralasin也可使血压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缰核(habenula nucleus,Hb),特别是MHb内的AngⅡ在应激性高血压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 涎腺肿瘤组织中P185蛋白的表达

    作者:何巍;刘学杰;龚建民;栗清朝;石爱梅;姜国城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组织P185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20例多形性腺瘤(PA),12例腺淋巴瘤(AL),19例恶性多形性腺瘤(MPA)和25例腺样囊性癌(ACC)中neu基因的表达产物P185蛋白。结果:PA组织中P185蛋白的阳性率为10.0%(2/20)。MPA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7.9%(11/1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涎腺肿瘤中P185的阳性率为100%,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48.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eu基因的表达产物P185蛋白在PA恶变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P185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涎腺恶性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为临床外科选择术式提供参考依据。

  • 维生素C对体外循环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传青;陈文钊;宋丙章;杨成河;戴启宇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体外循环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C组,麻醉后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 ml/kg和维生素C 0.2 g/kg,术前及麻醉后不同时刻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和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测定。结果:对照组RBC-C3bRR术中及术后进行性下降,与术前比较P<0.05;维生素C组RBC-C3bRR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CPB停机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丙二醛均升高,但对照组与术前比较P<0.05,维生素C组与术前比较P>0.05。结论:维生素C可降低体外循环患者红细胞内过氧化脂质反应,改善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 口腔科器械污染监测

    作者:刘金淑;张建成;韩全乡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所引起的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后果严重而又难以预防。口腔是各种疾病传染的门户,乙肝在口腔科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口腔科器械及医护人员密切接触患者的唾液和血液等污物,如治疗操作不慎或消毒灭菌不严,则可能在就诊的患者中或医患之间引起乙肝传播,因此,阻断乙肝在口腔科的传播极其重要,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任务。作者对本院口腔科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 食管心房调搏对心源性晕厥病因的诊断价值

    作者:路明慧;孙汝平;史彩桥;宋晓卫;沈玉祥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TEAP)对心源性晕厥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无明确心脏病史,但伴有心悸的晕厥患者,给予TEAP检查,其中29例窦房结(SN)和(或)房室结(AVN)功能低下者,又给予阿托品阻滞试验。结果:SN与AVN功能低下检出率分别为28.57%(20/70)与34.29%(24/70),其中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性SN与AVN功能低下检出率分别为17.24%(5/29)与72.41%(21/29) ,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5.71%(4/70),诱发快速房颤(Af)与房扑(AF)共7.14%(5/70)。结论:TEAP结合阿托品阻滞试验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源性晕厥的病因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 油田井下作业噪声对工人听觉系统的影响

    作者:轩志东;张衍奇;李继芳;孟庆华;李富冉;赵焕英;李升太

    目的:了解油田井下作业噪声对工人听觉系统的影响。方法:测定作业现场噪声;排除非生产性噪声致聋因素,从2 568名油田井下作业工人中随机选择1 456人为研究对象,从非井下作业工人中选择351人为对照组,测定听力损伤。结果:油田井下作业工人耳鸣、高频听损和语频听损的阳性率分别为18.9%,35.1%和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频听损和语频听损阳性率与月等效连续A声级、接触噪声工龄呈直线相关关系,前者的斜率大于后者。结论:听力损伤和耳鸣是油田井下作业工人的职业多发病,应当采取发放防噪耳塞,合理组织生产,改造生产设备,进行健康监测等积极措施予以防护。 油田井下作业工人较多,噪声是其主要的生产性有害因素。为了解噪声对其听觉系统的危害状况及规律,制定防治策略,开展此项研究。

    关键词: 油田工 噪声 听觉 损伤
  • 肝炎后肝硬化胆囊壁厚度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作者:王崇奇;王池平;乔怀福;尚毓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厚度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临床确诊的肝炎后肝硬化107例均行B超检测,将其胆囊壁厚度变化与肝功能Child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组,肝硬化A、B、C三级(组)胆囊壁厚度分别为(2.68±0.53) mm,(3.89±0.78) mm,(4.69±1.19) mm,(6.55±1.83) mm,以胆囊壁厚度≥4 mm为标准,各组异常率分别为6.67%(2/30),45.45%(30/66),71.43%(15/21),100%(20/20)。正常组、A、B、C三级组胆囊壁厚度逐级比较经q检验,P均<0.01,胆囊壁异常发生率经χ2检验,P均<0.05。胆囊壁厚度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呈负相关(r=-0.50,P<0.01)。结论:胆囊壁厚度变化检测对肝硬化临床分型,判断病情预后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急性心肌梗死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P环分析

    作者:梁义才;梁雪;王芳;梁冰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房性心律失常100例窦性P环分析,探讨P向量在心房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AMI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P环分离,高倍放大,对额(F)面、横(H)面逐项测量,统计出AMI部位,窦性P环大向量,大向后向量,大向左向量,大向量分别与大向后向量、大向左向量之和振幅值,以及P环离心支和(或)回心支凹陷和(或)扭曲、环体在各面运转方向发生异常改变及H面向量角增大的人数关系。结果:AMI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P环发生异常改变人数较多的是下壁AMI、广泛前壁AMI、正后壁AMI、右室AMI。结论:AMI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P环发生异常改变,提示伴有心房肌梗死。P环离心支异常改变提示右心房肌AMI,P环回心支异常改变提示左心房肌AMI。

  • 黄芪对辐照小鼠粒-单系造血祖细胞的影响

    作者:邹丹;申虹;全宏勋;胡群员

    目的:探讨黄芪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和体内扩散盒植入技术,观察黄芪对辐照小鼠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的影响。结果:体内培养证明,辐照前、后用药组CFU-GM分别为(27.14±5.88)个/(4×105BMC)和(26.38±4.90)个/(4×105BMC),均较辐照对照组(16.58±3.37)个/(4×105BMC)明显增高(P<0.01),而体外培养未显示刺激活性。结论:黄芪可刺激体内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对辐照小鼠的骨髓具有保护作用。

  • 左旋肉碱对5-Fu所致大鼠肠粘膜屏障破坏的保护作用

    作者:贺建业;陈东;罗经伦;郑小芙;王变丽;王萍莲;陈奎生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5-Fu后左旋肉碱对大鼠肠粘膜形态及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5-Fu腹腔灌注造成大鼠肠粘膜屏障破坏的模型,实验组在5-Fu腹腔灌注前4 d给予左旋肉碱灌胃。分别观察实验第1 d,4 d,7 d的体重变化,第8 d处死后行细菌移位检测,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肠粘膜厚度的变化,测定结肠及回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①实验组中结肠及回肠的粘膜厚度均较对照组为高,但以结肠粘膜的厚度增加更显著(P<0.05);②对照组2例细菌移位阳性(2/12),空白组和实验组均未见细菌移位;③实验组回肠、结肠组织中CAT的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回肠、结肠组织中NOS酶活性变化及MDA含量则较对照组有所减少,但以结肠组织中的减少更明显(P<0.05);④第7 d对照组体重的减轻与空白组、实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旋肉碱对5-Fu所致大鼠肠粘膜屏障的破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能参与改善化疗时的营养状况。

  • 罗哌卡因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韩雪萍;马艳丽;刘旭平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麻醉在乳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30例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2.5 g/L罗哌卡因组(n=10);Ⅱ组:3.75 g/L罗哌卡因组(n=10);Ⅲ组:5 g/L罗哌卡因组(n=10)。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10 g/L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罗哌卡因10~15 ml,20 min后平面不满意者追加5~10 ml。连续记录给药时、给药后15 min、45 min时血压、心率、xO2。麻醉中患者不吸氧。结果:麻醉平面出现时间:Ⅰ组为15 min,Ⅱ组为10~15 min,Ⅲ组为10 min。镇痛效果:极满意:Ⅰ组1例,Ⅱ组3例,Ⅲ组6例;满意:Ⅰ组2例,Ⅱ组3例,Ⅲ组3例;不满意:Ⅰ组7例,Ⅱ组4例,Ⅲ组1例。3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2.5 g/L罗哌卡因不适用于乳腺手术,3.75 g/L罗哌卡因适用于乳房单切或区段切除的患者,5.0 g/L罗哌卡因用于乳腺手术镇痛完善、完全有效、且副作用少。

    关键词: 罗哌卡因 乳腺 麻醉
  • 持续血液滤过及内毒素吸附治疗外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

    作者:

    目的:探索持续血液滤过及内毒素直接吸附治疗外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的有效性。方法:为1例外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患者进行血液持续滤过,并利用多粘菌素B结合纤维(PMX)进行内毒素吸附。PMX治疗每2/d,共8 d。结果:用上述方法治疗后,内毒素和IL-6水平下降,病情好转并停用血管活性药物。结论:持续血液滤过并用PMX吸附内毒素是治疗外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的有效方法。

  •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的影响

    作者:张巧云;李凌;赵洛沙;赵晓燕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的关系。方法:对27例梗死前1周内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和25例梗死前无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比较。2组基础临床情况相匹配。梗死范围大小根据血清酶和∑R、NQ来估计,冠脉再通时间以抬高明显的ST段迅速下降达50%为准。结果:溶栓后30 min内梗死前心绞痛组33%冠脉再通,而梗死前无心绞痛组没有1例再通(P<0.005);60 min内再通率分别为59%和36%(P<0.005);再通时间分别为(49±16)min和(69±19)min(P<0.05)。在梗死前心绞痛组,反映梗死范围大小的血清酶均明显低,而∑R相对较高,NQ数目相对较少(均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组溶栓效果较好,梗死范围较小,梗死前反复心绞痛可作为对溶栓治疗敏感的预测指标。

  • 酸性神经肽1对小鼠大脑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贺付成;安玉会;刘志立;魏重琴

    目的:探讨酸性神经肽1(bovine acidic neuropeptide 1,BANP-1)对小鼠脑内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其中5组(实验组)按15 mg/kg腹腔注射BANP-1,将小鼠在注射后0.5 h,1 h,2 h,3 h,4 h处死并取脑匀浆,另一组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在注射生理盐水后1 h处死并取脑匀浆,用体积分数为75%冰乙醇抽提环核苷酸类物质并沉淀蛋白,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脑环磷酸腺苷(cyclic monophosphate adenosine,cAMP)和环磷酸鸟苷(cyclic monophosphate guanosine,cGMP)。结果:腹腔注射BANP-1后,不同时间的结果分别与对照组比较:cAMP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cGMP浓度有一定升高,1 h、2 h、3 h时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时间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NP-1急性用药后在一定时间可升高脑内cGMP水平,对cAMP水平无显著影响。

  • 性器官异常患者SRY基因检测

    作者:陈辉;宋国英;李晓雯;齐华;孙良阁;王耀

    目的:检测性器官异常患者SRY基因,研究其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结合核型分析和临床表现对性器官异常患者进行SRY基因检测。结果:1例46,XX患者基因组DNA中有SRY基因,1例真两性畸形患者有SRY基因,2例社会性别为男性者经检测SRY基因阴性。另65例患者SRY基因检测与社会性别一致。结论:SRY基因突变、缺失、易位是导致性器官异常的原因之一。

  • 活血化淤疗法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郭学芳

    目的:探讨活血化淤疗法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颅脑CT确诊的脑出血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应用云南灯盏花活血化淤治疗加常规治疗,对照组(80例)仅为常规治疗。分别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73例(91.25%),对照组总有效63例(7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活血化淤疗法治疗脑出血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与p16的表达

    作者:赵先兰;乔玉环;史惠蓉;李留霞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16的表达。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yclinD1、p16的表达,并对二者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时间之关系进行探讨。结果:①CyclinD1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晚、伴有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P<0.05),低分化者阳性表达高于高分化者,Ⅲ级与Ⅱ级、Ⅰ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p16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早、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长的病例组,阴性多见于临床期别晚、低分化、伴有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P<0.05)。③p16表达与CyclinD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CyclinD1过表达和p16失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指标有关,在其发病中有协同作用。

  • 传代培养PC12细胞无丝分裂与细胞分化的观察

    作者:邢文英;史学义;丁一;张娓

    目的:观察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的无丝分裂和不对称分裂,探讨其在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多形性和细胞分化中的意义。方法: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以Giemsa染色、甲绿-派郎宁的细胞化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分别观察。结果:PC12细胞呈现横缢型和侧凹型等无丝分裂像,并且观察到其形态、大小和化学性质的不对称性分裂及细胞脱颖现象。结论:无丝分裂和不对称分裂是PC12细胞多形性形成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无丝分裂及其不对称性对肿瘤发生及肿瘤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 高压氧预处理对宫内缺氧缺血大鼠脑组织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奇;李瑞林;李占魁;周熙惠;蒋马莉;郭亚乐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预处理对宫内缺氧缺血大鼠脑组织中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探讨HBO预处理对宫内缺氧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孕16 d SD大鼠,随机分为剖宫产对照组,模型组,HBO预处理组各5只,预处理组孕鼠产前HBO预处理,临产时建立宫内缺氧缺血模型,测定生后48 h子鼠脑组织ET、CGR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ET水平升高,CGRP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BO预处理组与模型组比较ET水平下降,CGRP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BO预处理能纠正缺氧缺血损伤时ET、CGRP出现的代谢失衡,对脑血管舒缩功能产生调节作用,使脑对缺氧缺血产生耐受。

  • 微泵持续输注硬膜外麻醉对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作者:马君志;张卫;马民玉

    目的:观察微泵持续输注法硬膜外麻醉效果及对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皮质醇的影响。方法:122例ASA Ⅰ~Ⅱ级拟行上、中腹部手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微泵持续注药组)61例和Ⅱ组(间断注药组)61例。2组患者均选用10 g/L利多卡因和2.5 g/L丁卡因混合液。硬脊膜外腔穿刺成功置入导管后,Ⅰ组微泵持续注药,首次量10 ml以1 ml/min速度泵入,维持量0.1 ml/min;Ⅱ组首次量10 ml,5 min内分2次注入,5 ml/次,维持量每隔60 min注入6 ml。观察首次量注入后麻醉起效时间、阻滞范围及注药10 min,15 min,30 min,60 min,75 min时平均动脉压(pMA)、心率(fH)、中心静脉压(pCV)、血氧饱和度xO2及心电图(ECG)变化,以及麻醉1 h、术毕、术毕24 h皮质醇含量。结果:注入首次量后,麻醉起效时间Ⅰ组较Ⅱ组长,阻滞范围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MA Ⅰ组首次量注入后30 min内下降速度缓慢、幅度小,维持麻醉期各时点稳定。Ⅱ组注首次量药后30 min内和维持麻醉期每次注药后15 min pMA均显著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CV变化与pMA变化相似。Ⅰ、Ⅱ组注药后各时点fH、xO2、ECG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皮质醇含量2组麻醉前、术毕、术毕24 h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Ⅱ组麻醉1 h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硬膜外微泵持续输注给药法阻滞范围与间断注药法无差别,对血流动力学及皮质醇含量影响较间断注药法小,可视为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给药方法。

  • 临床因素对肾病综合征预后的影响

    作者:石建华;魏崇一;王风业;杨福燕;张盛霞

    目的:探讨临床因素对肾病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寻找预测疗效的临床指标。方法:应用SAS 6.12软件系统,对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多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压、尿素氮、血肌酐、血尿、尿γ-谷氨酰转肽酶(尿γ-GT)、血清γ球蛋白百分比及胆固醇与肾病综合征的预后高度相关(Ρ<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收缩压、尿素氮、血尿、尿γ-GT、γ球蛋白百分比、血浆白蛋白6项指标对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血压、肾功能、血尿、尿γ-GT、血清γ球蛋白百分比对肾病综合征的预后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临床指标。

  • 妥泰治疗部分性癫痫疗效观察

    作者:魏建科;黄希顺;连亚军

    目的:观察妥泰(TPM)单药对部分性癫痫(NDP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NDPE 52例,以开始治疗前4周发作频率为基线,与评价前12周平均每4周发作频率进行比较。按常规计算完全控制率和有效率。并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完全控制率78.8%,有效率88.5%;NDPE不同发作类型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26例次出现不良反应,但绝大部分症状轻微,可自行消失;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PM对NDPE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脑星形细胞瘤p16基因缺失及5'CpG岛甲基化检测

    作者:翟广;王树凯;宋来君;冯祖荫

    目的:探讨p16基因异常与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PCR及PCR-based甲基化技术检测了 56例不同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组织p16基因缺失及5'CpG岛甲基化状况。结果:18例高病理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发生了p16基因缺失,而低病理级别的脑星形细胞瘤无一例发生缺失(P<0.05);6例脑星形细胞瘤发生了p16基因5'CpG岛甲基化。结论:p16基因失活可能参与脑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发生、恶性进展。p16基因纯合缺失是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

  • 国产醋氨己酸锌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作者:冯常炜;崔广林;李振峰;赵治国;唐芙爱;段芳龄

    目的:观察醋氨己酸锌(ZAC)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方法治疗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135例。ZAC治疗组68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47例,胃溃疡(GU)21例;应用ZAC 0.3 g,口服,3次/d。西米替丁组67例,其中DU 46例,GU 21例,应用西米替丁0.2 g,口服,3次/d,晚睡前服0.4 g。疗程:DU 4周,GU 6周,结果:溃疡愈合率ZAC组DU为48%,GU为69%;西米替丁组DU为52%,GU为5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疼痛症状缓解率ZAC组DU为70%,GU为100%;西米替丁组DU为87%,GU为86%(P>0.05);不良反应率ZAC组为16%,西米替丁组为11%(P>0.05)。结论:ZAC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 人上颌窦鳞癌及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作者:陈东;贺建业;魏永昆;高冬玲;许平;张红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上颌窦鳞癌发生不同阶段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分别观测EGFR在上颌窦正常粘膜、慢性炎症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上颌窦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结果:EGFR在上颌窦不典型增生粘膜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单纯增生的粘膜,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又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P<0.05);EGFR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否及3 a生存期有关(P<0.05)。结论:EGFR在上颌窦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上颌窦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 13种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冯羡菊;朱琳;王喜英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本实验室分离的316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了体外药敏分析,并测定其产β-内酰胺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百分率。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CFS)的MIC90为8 mg/L;依米配能/西司他丁(泰能IPM)的MIC90为4 mg/L,耐药率分别为8%和16%;而其他抗生素的MIC90为128 mg/L或256 mg/L,耐药率均大于30%。细菌β-内酰胺酶总检出率为54.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为12.1%。结论:CFS和IPM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较低。由于持续高产量β-内酰胺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不仅使得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也使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出现较为严重的交叉耐药现象。建议临床医生在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上应参考实验室报告,合理选择,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 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突变与异常甲基化检测

    作者:李爱冰;翟广;李志强;袁先厚

    目的:了解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的突变与异常甲基化。方法:采用PCR-SSCP法检测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的突变率及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法检测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结果:34例血管网织细胞瘤标本中,VHL基因突变率为64.7%,VHL基因异常甲基化率为23.5%,2例同时存在突变与异常甲基化。结论:VHL基因突变及异常甲基化导致其失活是血管网织细胞瘤发生中的一个经常性事件。

  • 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神经细胞行为观察

    作者:丁明杰;史学义;张娓;丁一

    目的:观察PC12细胞分化的神经细胞的分裂、突起延伸、迁徙和分化等细胞行为。方法:采用Giemsa、甲绿-派郎宁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培养的PC12细胞。结果:培养分化的神经细胞呈现横裂、纵裂等不同方式的无丝分裂像;分裂中的神经细胞可呈现形态及化学不对称性;分化的神经细胞有明显的细胞迁徙运动和突起延伸。结论: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神经细胞能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分化神经元可以通过细胞迁徙、突起延伸及共同胞质桥等方式相连接。

  • 胰腺损伤34例治疗体会

    作者:张涛;王炜鹏;张进峰

    胰腺损伤比较少见,一般多发生于上腹部严重挫伤或挤压伤者。由于胰腺横跨于脊柱前方,故表现为胰头部及体部的挫裂伤,严重者可致胰腺完全断裂,或伴有十二指肠破裂及肝脾破裂。术前明确诊断困难,往往手术探查时被发现。现将作者1993~1999年收治的胰腺损伤34例报道如下。

  • 真菌性尿路感染46例

    作者:赵冰峰;刘宇;牛素芳;李玉霞

    真菌性尿路感染是常见的院内感染性疾病之一,常在消耗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多种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的开展,放射医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插管导管技术的临床使用,该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警惕。作者1991年2月~1999年3月共收治46例真菌性尿路感染,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真菌 尿路 感染
  • 抗青光眼术后持续性浅前房20眼治疗体会

    作者:郭娟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的并发症中,常见的是持续性浅前房,处理上有时颇为棘手。1994~1998年本科共施行小梁切除术70例72眼,其中20例20眼发生持续性浅前房。现将其原因及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 赞比亚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08例药敏分析

    作者:王琳;叶放蕾;王广科

    由于耳部解剖和生理等特点,儿童容易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了预防、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发生及复发,了解儿童中耳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十分必要。在赞比亚共和国卡布韦省中心医院(1997年4月~1999年4月)共收治108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儿童病例,并进行中耳分泌物的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报道如下。

  • 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治疗髁状突骨折8例

    作者:王国庆;彭秀芹

    髁状突中、高位骨折伴髁状突严重移位的病例,即使采用颌后、耳前联合切口,复位固定仍很困难,而且联合切口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及术后不良反应。作者采用颌后切口,下颌升支垂直截骨,取出升支后缘骨块,暴露髁状突骨折端,下拉髁状突直视下复位、固定;或将髁状突游离取出,体外固定、回植,简化了操作难度,术后效果确切、满意。

  • 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髁状突骨折22例

    作者:刘玉学;郭俊梅;王国庆;王志刚

    1996年元月至1998年12月,对22例髁状突骨折患者行坚固内固定术,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2例行手术坚固内固定患者均为成人,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龄小21岁,大52岁。单侧骨折17例,双侧骨折5例;髁状突骨折合并其他部位骨折9例,髁状突移位18例,脱位4例;髁状突颈骨折15例,髁颈下骨折7例。1.2 材料坚固内固定钛板、钛钉及固定工具均为第四军医大学齿科材料厂与西安中邦公司联合研制的口腔颌面外科专用器材。小型钛板为均4孔或加长4孔,厚0.1 cm,钛钉直径0.2 cm,长0.7 cm。

  •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五例

    作者:赵根尚;张大新;法宪恩;冯德广;初佩俊;张瑞成;任曼曼;赵玉兰;段温泉;庄世才

    1999年9月至2000年11月,作者采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年龄45~64岁,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分级3~4级,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1例有氮质血症。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射血分数(EF) 45%~62%,心室短轴缩短速率(FS)28%~30%。心肌核素扫描(99mTi-MiBi)及心电图提示2例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广泛前壁及侧壁心肌缺血,其余3例均为广泛前壁、下壁及侧壁心肌缺血。3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均示前降支及左旋支阻塞(50%~75%)。

  • 梨状窝瘘二例

    作者:殷德涛;王琳;卢秀波;梁振江

    先天性梨状窝瘘是一种少见的颈部鳃源性疾病,临床极易误诊。本院近2 a来收治2例,现予以报道。1 病例介绍 例1 女性,17 岁。反复发作左颈部肿痛10 a,每次发作时应用抗生素数天后好转。本次上呼吸道感染后,再次发作,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8.5 ℃左右。内科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予以强的松片10 mg,4次/d口服,治疗10 d,局部肿胀明显,疼痛加剧,体温39.5 ℃。转入本科。查体:颈前局部皮肤表面发热,有红斑;甲状腺左叶Ⅲ度肿大,明显触痛,有波动感。

    关键词: 梨状窝 诊断 治疗
  • 利邦芬特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86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献;赵燕民;齐进兴;屈宝华

    1999年1月~2000年9月作者用利邦芬特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86例,并与盐酸培他啶注射液治疗的84例相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7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28例,年龄45~78岁,平均(56.5±13.0)岁,病程1 d~5 a。对照组84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0例,年龄47~76岁,平均(58.5±14.0)岁,病程2 d~4 a。均经TCD[1]检查证实,并符合以下入选标准[2]:①年龄在45岁以上,有眩晕,走路不稳伴恶心、呕吐、眼震、昂白征阳性等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域相关症状或体征。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60例

    作者:赵太行;王启增;吕建国;滕宝庆;连贺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多发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本院1992年1月~1996年6月应用克氏针等多种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5~12岁,平均9岁。左侧19例,右侧41例;粉碎性骨折31例;屈曲型5例,伸直型55例。

  • 布比卡因致心脏骤停复苏成功一例

    作者:屈瀚;王鹏;刘启明;王建伟

    1例急诊手术患者,布比卡因臂丛麻醉后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及药物处理后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2岁,左手中指末节完全离断,急诊实施断指再植术。常规开放静脉通道,取左肌间沟臂丛阻滞,两次穿刺异感明显,因回抽有血行第3次穿刺,异感明显,回抽无血后,1次注入利布合剂30 ml(注药时多次回抽均无血)。约2 min后患者全身剧烈抽搐,口唇紫绀,立即面罩加压给氧,静脉注射安定10 mg,测血压为零,心电图显示直线,心脏骤停。急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心外按压,血压50~80/30~50 mmHg(1 mmHg=0.133 kPa),静脉或气管内注入肾上腺素12 mg、阿托品1 mg、氟美松20 mg、碳酸氢钠100 ml;其间多次停止心外按压观察心电图,均显示为直线。心肺复苏近50 min时,心电图显示室颤,即行直流电除颤(100 J)1次,恢复为窦性心律,心率为170~180 min-1,随后给强心利尿脱水,头部冰帽降温等处理,心率逐步维持在110~120 min-1。2 h后自主呼吸恢复,4 h后患者躁动不安,即拔出气管导管,改为鼻导管吸氧,并给予镇静药使患者处于嗜睡状态,此时生命体征稳定。观察8 h后送回病房,继续镇静、利尿脱水等处理。24 h后患者意识恢复正常,无其他异常,愈后良好出院。

  • 白细胞滤器输血29例

    作者:汪群英;吕先萍;李彬;张克勤

    目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发生率高达15%~37%[1],主要是由于多次输血或妊娠产生了白细胞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所致。为了防止NHTR,必须去除血液中白细胞。作者应用白细胞滤器对29名需反复输血且有输血反应的血液病患者进行了去白细胞输血,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1999年11月~2000年4月间本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需要长期输血且发生输血反应1次以上的29例血液病患者进行观察。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16~77岁。受检者均输注2次以上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其中未用白细胞滤器输血209次(大部分为全血,少量为压积红细胞),使用白细胞滤器输血179次。 1.2 方法南京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产的“赛尔金”牌白细胞滤器,血库型,其白细胞去除率体外测得为99.9%,红细胞回收率>92%。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 ELF与EA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王美鑑;黄晖

    X作者自1998年开始采用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16例,并与同期用EAP方案治疗的18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入选对象均为姑息手术后复发及转移或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共34例,年龄49~72岁,平均59岁,均经病理组织或细胞学证实。肝、肾功能及血像正常,近1个月内未行其他肿瘤治疗,karn of sky评分≥70,预计生存3个月以上。随机分为ELF及EAP 2组,分别为16例和18例,2组性别、年龄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 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疗效分析

    作者:王五洲;李爱丽

    自1997年8月至1999年12月应用脑脊液(CSF)置换疗法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0例,并与常规治疗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和腰穿检查确诊为SAH,有视乳头水肿、瞳孔不等大、昏迷较深者不作为观察对象。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CSF置换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5~71岁,轻度意识不清8例,头痛26例,颈强25例。对照组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年龄32~70岁,轻度意识不清7例,头痛25例,颈强23例。2组患者Hunt分级评分[1]均为Ⅰ~Ⅳ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六例

    作者:冯广森;水少锋;朱敬松;马文章;张美风

    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在临床上常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由于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较差而限制了紧急外科手术的实施。近来,作者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行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对6例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 常见临床标本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郭小兵;秦东春;苏天水

    长期以来,临床各科室对于感染问题都较重视,但随时间与地域的不同,流行菌有所改变。过去,院内感染多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后来则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近些年则是革兰阴性杆菌与部分革兰阳性球菌共存的局面[1]。另外,基于抗生素选择、环境诱导、质粒接合及转导等原因,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随时间发生改变,因此,了解各标本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状况,对于临床合理用药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本院2000年1~6月份细菌室分离的494株细菌进行统计处理,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 微波治疗慢性根尖周炎106牙

    作者:田玉岭;彭朝晖;宋绍华;李学玉;高峰;石睿

    慢性根尖周炎常规根管治疗需要患者多次复诊换药方可治愈。作者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利用微波与传统根管治疗相结合治疗慢性根尖周炎91例106牙,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1例患者共106牙,其中男性52例,女性39例,年龄17至65岁。106牙中前牙42牙,双尖牙37牙,磨牙27牙。67牙伴根尖瘘管,39牙为无瘘管型,所有牙齿均适合做常规根管治疗。

  • 磁力矫治器治疗骨性反牙合6例

    作者:余炜伟;贾建设;张立新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相当复杂,临床上采用的比较公认和有效的方法是前牵引矫治法,该方法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疗效较确定,而磁力矫治法则在临床中应用较少,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作者通过头影测量技术来定量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从而对磁力矫治反牙合的临床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报道如下。

  • 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结核病12例诊治体会

    作者:李素珍;丰贵文;赵显国;栗河莉

    肾移植术后患者为了预防排异反应,需要维持在一定的免疫抑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易并发结核病,且有不典型性、播散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本院1986年10月至1999年12月,共治疗肾移植术后结核病12例,报道如下。

  •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四例

    作者:孙慧;孙玲;王芳;刘林湘;刘少君;李锦堂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危重疾病,临床特点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肾损害和发热。既往认为此病发病率低,病死率高,但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临床医生提高了对TTP症状的认识和警惕有关。血浆置换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得TTP病死率明显降低。作者近年来行血浆置换治疗TTP患者4例,现报道如下。

  • 国产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惟国;李云富;李运清;郭文涛;凌云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静脉溶栓治疗在我国已广泛开展,以往多用尿激酶(UK),为了观察r-SK静脉溶栓治疗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本院心内科1999年2月~2000年6月用r-SK对24例AMI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并与1996年1月~1999年1月间应用UK静脉溶栓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 DA1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离体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

    作者:朱琳;赵荣瑞;冯羡菊

    目的:探讨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ODA)对大鼠离体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反应机制。方法:利用离体血管微量生物反应检测技术,分别观察FODA对离体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以及N-L-精氨酸甲硝基酯(L-NAME)、甲烯兰(MB)、优降糖、左旋精氨酸(L-arg)对FODA引起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结果:①L-NAME明显降低完整内皮的肺动脉环对FODA的舒张反应;②L-NAME对FODA引起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抑制反应能够被L-arg翻转;③MB亦可明显减弱FODA对肺动脉的舒张反应;④ATP钾离子通道阻滞剂优降糖则不影响FODA引起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论:DA1受体激动剂对肺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主要是通过内皮舒张因子(EDRF)NO引起的,而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不参与这一过程。

  • 心肌M2胆碱受体抗体对大鼠心房及心室肌cAMP含量的影响

    作者:朱琳;李香珍;冯羡菊;王文泽;张琳;陈爱莲

    目的:了解心肌M2胆碱受体抗体(M2-Ab)对大鼠心房和心室肌cAMP含量的影响,并与M2胆碱受体激动剂卡巴可(Carb)的作用进行了对比观察。方法:采用离体生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M2-Ab及M2胆碱受体激动剂Carb对心肌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①M2-Ab及Carb两者均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刺激的大鼠心房及心室肌cAMP的增加。卡巴可浓度为2 μmol/L,10 μmol/L,50 μmol/L时可分别抑制Iso所刺激的cAMP含量(8.5±1.2)%,(16.2±1.4)%,(29.5±2.1)%,而M2-Ab浓度为50 nmol/L,100 nmol/L,400 nmol/L时,可分别抑制(6.1±0.6)%,(17.3±1.8)%,(31.7±3.1)%(P<0.01)。②Carb(10 μmol/L)及M2-Ab(100 nmol/L)两者可分别抑制基础cAMP(49.2±4.3)%和(64.3±5.1)%。③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Atr)(1.5 μmol/L)不但可阻断Carb对Iso的抑制反应,亦能阻断M2-Ab的这种反应。而相应的抗原性肽段也能阻断M2-Ab的这种反应。结论:M2-Ab抑制Iso引起的心室肌细胞cAMP生成量的增加反应,类似于M受体激动剂Carb,两者效应均通过作用于M2受体途径实现。

  • DA1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离体肺动脉和肠动脉cAMP生成量的影响

    作者:朱琳;刘爱华;赵荣瑞

    目的:对比分析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ODA)对大鼠离体肺动脉和肠动脉cAMP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FODA对肺动脉和肠系膜动脉cAMP生成量的影响以及DA受体拮抗剂对FODA诱发肠动脉、肺动脉血管cAMP变化的影响。结果:非诺多泮可剂量依赖性增加肠、肺动脉cAMP的生成量,肠动脉cAMP的生成量显著高于肺动脉cAMP的生成量。选择性多巴胺1(DA1)受体阻断剂SCH23390能够阻断非诺多泮所引起的肺动脉和肠动脉cAMP生成量增加,多巴胺2(DA2)受体阻断剂Domperidone则不影响非诺多泮的反应。结论:大鼠肺动脉和肠动脉均存在有刺激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的DA1受体,但肺动脉DA1受体的位点数明显少于肠动脉DA1受体位点数,提示肺动脉DA1受体的生理反应弱于肠动脉。

  • 兔不同动脉多巴胺受体亚型的比较

    作者:朱琳;赵荣瑞;冯羡菊;曲凌波

    目的:比较兔不同动脉对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和多巴胺2(DA2)受体激动剂舒张的效应,分析不同血管床多巴胺受体的生理特性。方法:利用DA1受体激动剂FODA(Fenoldopam)和DA2受体激动剂PBDA及其拮抗剂,测定离体血管环舒张反应的大小。结果:①DA1受体激动剂FODA引起的舒张血管效应以肾、肠血管为强,而肺血管较弱、股血管则基本无反应;②DA2受体激动剂PBDA的舒血管效应则以股、肠动脉血管为强,肾和肺血管仅有轻度反应;③FODA的舒血管效应除肺血管外,均无内皮依赖性;④用6-羟多巴胺(6-OHDA)处理的兔进一步证实在一些血管存在DA2受体。结论:尽管上述4种血管床均存在有DA受体,但是不同血管多巴胺受体的亚型类别与反应特性存在有明显不同。

  • DA1受体激动剂对犬肾动脉cAMP生成量的影响

    作者:朱琳;冯羡菊;薛敬礼;赵荣瑞

    目的:研究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enoldopam,FODA)对犬肾动脉cAMP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FODA对犬肾动脉DA1受体cAMP生成量的影响。结果:FODA可呈浓度依赖性激活肾动脉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cAMP生成量,选择性DA1受体阻断剂SCH23390能够显著减少FODA所引起的肾动脉cAMP生成量。结论:DA1受体激动剂对肾血管的舒张反应可能与cAMP生成量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 犬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多巴胺受体亚型对比研究

    作者:王毅;朱琳;郑丽丽;赵荣瑞

    目的:对比分析犬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多巴胺(DA)受体亚型类别与反应特性。方法:利用离体血管微量生物反应检测技术,测定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enoldopam,FODA)和多巴胺2(DA2)受体激动剂propylbutyl-dopamine(PBDA)对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管环的舒张反应。结果: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均有DA1受体分布,但其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别;②脑动脉内既有DA1受体又有DA2受体分布;③用6-羟多巴胺(6-OHDA)处理后的实验进一步证实脑动脉存在有DA2受体。结论:冠状动脉和脑动脉DA受体亚型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阐明这种异质性将有助于了解多巴胺受体对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不同生理反应。

  • 癔病患儿17例整体护理

    作者:杨丽梅;李丽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指患者在精神因素刺激或影响下出现多种多样的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障碍等症状,但是缺乏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及相应的器质性疾病基础。癔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可因心理因素突然发病,也可通过恰当的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而迅速恢复[1]。日前,我国独生子女增多,儿童生理与心理发育提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稍不顺心的事即可使某些儿童发病。恰当的暗示疗法和实施整体护理,能使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 儿童 癔症 护理
  • 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19例护理

    作者:王丽华;王淑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PD)作为肾脏替代疗法之一,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治疗费用底,适于家庭透析,保留残存肾功能比血透好等优点[1],已成为慢性肾衰患者的第一线治疗方法。做好PD前后护理,对患者顺利透析有着重要意义。现将19例PD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痰液诱导法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宋俊峰;李玉琴;高铁铮

    目的:探讨痰液诱导法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痰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方法:60例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期组(34例)和哮喘缓解期组(26例),2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高渗盐水诱导儿童吐痰,瑞氏染色法进行痰液总细胞及细胞分类计数。结果:3组大呼气流量(PEF)下降差异无显著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组痰液细胞总数(TCC)、嗜酸性粒细胞数(E0)、中性粒细胞数(N)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痰液诱导法简便、安全、准确,通过痰液诱导分析哮喘患儿痰液细胞有临床实用价值。

  • 大鼠喉同种异体移植术的改进

    作者:梁振江;娄卫华

    目的:对喉移植模型进行改进。方法:大鼠108只分为A、B、C 3组,术中供体在喉体暴露后于第三气管环水平做气管切开,移植时,用棉片湿温冷保存液包裹离体喉,并用冰块放置在移植喉的四周,术中尽量不要触动受体鼠的喉,采用不同的血管吻合方法,并观察血管吻合的通畅率。结果:A组需要时间45 min~1 h;B组手术时间30 min以内;C组吻合时间减至20 min以内。大鼠动脉通畅率为86%,静脉通畅率为80%,静脉吻合改为套管吻合,静脉通畅率可达到100%。结论:通过对大鼠喉移植技术的改进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血管通畅率。可避免大鼠因分泌物增多而死亡,从而尽可能缩短供体喉的热缺血时间,提高受体鼠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有利于实验的观察。

    关键词: 大鼠 移植 同种异体
  • 1-(4-硝基苯基)-3-(6-溴-2-苯骈噻唑)-三氮烯的合成

    作者:龙跃;王迪;朱卫民;郭茂峰;焦凤云

    目的:合成三氮烯类新试剂。方法:通过重氮盐的氮偶联反应。结果与结论: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为三氮烯类化合物。

  • IH-1,2,3-苯并三唑合成方法的改进

    作者:杜斌;韩华云

    目的:研究邻苯二胺法合成IH-1,2,3-苯并三唑的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方法:利用邻苯二胺与亚硝酸钠环化缩合制备苯并三唑,改进首次抽滤液的体积和结晶次数,运用红外光谱鉴定所得产品。结果与结论:当首次抽滤溶液的体积为500 ml,结晶次数为4时,苯并三唑产率达90.5%以上,超过文献报道的水平,为该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 粘多糖累积症34例尿筛查分析

    作者:宋国英;李晓雯;陈辉;贺颖;游文凤

    目的:探讨尿筛查对粘多糖累积症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上初诊为粘多糖患儿采用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浊度实验和酸性白蛋白实验进行筛查。结果: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浊度实验阳性率达97.1%,酸性白蛋白实验阳性率达94.1%。结论:尿筛查可辅助诊断粘多糖累积症,适宜推广应用。

  • 双搭桥分流法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景生虹;张水军;金中奎;屈清荣;张忠玲;邓中月

    目的:探讨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双搭桥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即用自制双头静脉插管和静脉内置管完成门静脉-左肾静脉搭桥、肝后下腔静脉内置管行临时性分流,在体持续低温灌洗保存肝脏,观察复流后肝脏形态学变化和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本模型手术成功率94%,搭桥时间20~25 min,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肝细胞结构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双搭桥分流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方法可行,能作为肝移植基础理论研究的模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z1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