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정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6825
  • 国内刊号: 41-134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6-111
  • 曾用名: 河南医学院学报;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5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辛世俊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人胃癌组织中C-Met与骨桥蛋白的表达

    作者:周明锴;赵治国;常卫华;秦胜利;崔新征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Met与骨桥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2者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男36例,女24例;组织类型肠型35例,弥漫型25例;TNM分期Ⅰ、Ⅱ期28例,Ⅲ、Ⅳ期32例;高分化16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18例;无浆膜浸润24例,有浆膜浸润36例;无淋巴结转移19例,有淋巴结转移41例;无远处转移21例,有远处转移39例)胃癌组织中C-Met与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60例胃癌组织中C-Met与骨桥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7%(40/60)、73.3%(44/60),C-Met与骨桥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临床病理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C-Met与骨桥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33,P<0.05).结论:C-Met与骨桥蛋白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能够作为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评估预后.

  •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NF-κBp65蛋白及细胞周期检测

    作者:周伟;张建国;徐国本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脑胶质瘤、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胶质瘤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胶质瘤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阳性率为67.9%(38/56),高于正常脑组织(0/8);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Ⅰ、Ⅱ级组织(P<0.05),P65蛋白阳性率与瘤周水肿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随着NF-κBp65蛋白表达级别的增加,G0/G1细胞比例逐渐降低,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增殖指数PI逐渐增高.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NF-κBp65异常高表达,其表达与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 郑州城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邢华燕;林爱琴;韩秀敏;陈曦

    目的:了解城市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开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降低老年常见慢性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老年心理健康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物质生活问卷,对郑州城区60例高血压患者、60例冠心病患者、50例糖尿病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组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总分、性格、情绪、适应、人际和认知分量表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社会支持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质生活状况评分除糖尿病组住房分量表分低于其他3组外(P<0.05),其他分量表分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区服务、经济状况、客观支持有关(P<0.01);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有关(P<0.01或0.001);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区服务、经济状况、躯体不适感和支持利用度有关(P<0.05或0.01).结论:加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改善生活环境可提高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建平;王丹;李昕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脑保护机制.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IGF-1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IGF-1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除不插线外其余步骤同模型组.IGF-1组于缺血2 h再灌注1 h后经尾静脉注入5 mg/L IGF-11 m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时经尾静脉注入1 ml生理盐水.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各组取6只大鼠灌注,取视交叉前后各2 mm的脑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nNOS阳性表达.另6只断头取脑,TTC染色测脑梗死体积.结果:光镜下观察,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结构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皮层少见正常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减少,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损伤神经元空泡变性多而明显.与模型组相比,IGF-1组皮层神经元细胞空泡变性较少,程度较轻;正常细胞增多,可见少数淋巴细胞浸润.假手术组未发生脑梗死.IGF-1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为(12.4±0.9)%,较模型组的(24.6±3.7)%减小(t=9.97,P<0.01).模型组、IGF-1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皮层nNOS阳性细胞数依次为(38.83±2.92),(28.33±2.58)和(15.00±1.41),逐渐降低(F=106.8,P<0.05).结论:外源性IGF-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nNOS的上调有关.

  • 丙酸睾酮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高嵩涛;贺长清;吴学建;邓展生

    目的:探讨雄激素丙酸睾酮(TP)对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等分为实验(TP)组(雄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治疗组),每组30只.建立坐骨神经离断后缝合外膜的损伤模型,分别在术后第4周、12周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恢复率和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CMAP)恢复率;取损伤远端神经,观察再生神经的组织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计算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恢复率.结果:术后第4周,TP组MNCV恢复率为(26.74±6.54)%,CMAP恢复率为(28.58±4.49)%,对照组MNCV恢复率为(19.71±4.34)%,CMAP恢复率为(18.95±5.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TP组MNCV恢复率为(54.31±12.89)%,CMAP恢复率为(71.24±4.05)%,对照组MNCV恢复率为(40.23±10.00)%,CMAP为(62.95±4.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有髓纤维计数恢复率术后第4周TP组为(51.67±9.32)%,对照组为(34.04±1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TP组为(84.03±3.84)%,对照组为(75.13±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12周实验组再生神经纤维较对照组髓鞘致密,排列规则.结论:TP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和生理功能恢复.

  • 膀胱癌患者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邢东亮;宋东奎;张莉蓉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RFLP基因分析技术,对108例膀胱癌患者和112例非肿瘤同期住院对照患者CYP2C19基因2个常见突变位点m1和m2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膀胱癌组中强代谢型(EMs)频率高于弱代谢型(PMs)(x2=4.508,P<0.05).吸烟、职业暴露、嗜食肉食为膀胱癌发病的危险因素.CYP2C19 EMs与吸烟、职业暴露和嗜食肉食3个环境因素存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影响膀胱癌的发病.结论:CYP2C19 EMs基因型与膀胱癌易感性有关.

  • 辛伐他汀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李月白;胡新永;王义生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取6月龄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对照组灌胃法给予生理盐水2 ml/(kg·d),每周2次肌内注射生理盐水,每次0.5 ml/kg;模型组同法给予生理盐水2 ml/(kg·d),每周2次肌内注射地塞米松,每次2.5 mg/kg;实验组同法给予辛伐他汀10mg/(kg·d),并同法给予等量地塞米松.8周后对各组动物作第三腰椎骨密度测量和组织形态显微结构观察以及左股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第三腰椎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三腰椎骨小梁形态结构与对照组相似,模型组呈骨质疏松症表现.实验组左股骨骨体积、类骨质表面、类骨质宽度和成骨表面均较模型组增高,骨重建时间缩短(P<0.01);实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骨吸收表面、矿化率、矿化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预防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 食管鳞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VEGF-C的表达

    作者:龙志强;李简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VEGF-C的表达,探讨其在判断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62例食管鳞癌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VEGF-C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C在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者(P=0.015),肿瘤浸润深度T3者阳性表达率高于T1-2者(P=0.039);组织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55.5%,特异性为76.1%,准确率为67.8%.食管鳞癌患者血清VEGF-C的水平高于正常人(P<0.0001),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001),肿瘤浸润深度T3者高于T1-2者(P=0.009);如果血清VEGF-C水平以2 474.5 ng/L为界值,则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5.0%和73.8%,准确率77.4%.结论:血清VEGF-C检测是判断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可靠标志物.

  • 小波变换在心电图ST段识别中的应用

    作者:师黎;杨岑玉;张金盈

    目的:探讨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图ST段形态的识别算法.方法:首先利用二次样条小波对心电信号进行分解,并根据信号奇异点与其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在不同尺度下进行心电信号中关键特征点的提取策略;然后对ST段进行直线拟合,识别出ST段的形态;后采用MIT/BIH标准心电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利用作者所提算法编制的自动诊断软件能较准确地提取心电信号的特征点,成功识别了ST段的形态.结论:该自动分析算法可以提高ST段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 煤焦沥青接触者血清SOD、MDA及唾液酸检测

    作者:张俊平;张巧;周舫;马永志;李时恩;李志远;赵一波

    目的:检测煤焦沥青接触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量(SOD)、丙二醛(MDA)及唾液酸(SA)水平,探讨职业性肺癌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焦炉工55人(接触组),某高校教师、学生及职工40人(非接触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其血清MDA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快速比色法测定T-SOD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SA水平.结果:接触组血清MDA、SA含量高于非接触组(P<0.001),血清T-SOD含量低于非接触组(P<0.001).接触组不同年龄及工龄组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煤焦沥青可导致接触者生物膜的明显损伤.SOD、MDA、SA等指标可用于职业性肺癌的早期预警.

  • 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娄季宇;曾志磊;杨霄鹏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Epo低、中、高剂量组和缺血再灌注组,4组大鼠均采用线栓法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血流2 h再灌注24 h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开始时Epo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Epo 1000 U/kg、3000U/kg、5000U/kg,缺血再灌注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Epo各剂量组凋亡细胞均少,Bcl-2表达较高,Bax表达较少,Bcl-2/Bax比值变大.Epo各剂量组间Bax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Epo组对Bcl-2表达和Bcl-2/Bax比值影响大;中剂量Epo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为显著;低剂量Epo对Bcl-2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小,对Bcl-2/Bax比值的影响与中剂量相同.结论:不同剂量的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完全相同,3000 U/kg可能接近佳应用剂量.

  • 8-Br-cAMP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颗粒细胞E2生成的影响

    作者:贾莉婷;张展;王雪梅;王全先;袁恩武;李遂柱

    目的:探讨8-溴-环磷酸腺苷(8-Br-cAMP)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离体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2)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时PCOS患者(n=6)和正常对照(n=8)的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在其培养的不同时间(0 h、48 h、120 h)以睾酮(10-7mol/L)作为底物,分别添加8-Br-cAMP(2 mmol/L)和(或)PDGF(10μg/L)于无血清培养液(TCM199)中,共培养3h后收集培养上清、细胞.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颗粒细胞分泌E2量;用考马斯亮蓝G250/BSA测颗粒细胞蛋白含量,以校正E2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8-Br-cAMP和PDGF在0 h、48 h和120 h均显著刺激PCOS组颗粒细胞分泌E2(P<0.05);8-Br-cAMP和PDGF联合作用在48 h、120 h显著刺激PCOS组颗粒细胞分泌E2(P<0.05).结论:8-Br-cAMP和PDGF均可加速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内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8-Br-cAMP和PDGF对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是一致的.

  • 胃癌组织中唾液酸化Lewis和黏蛋白-2的表达

    作者:王若明;杨振方;杨振;僧国珍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唾液酸化Lewis(SleX)和黏蛋白-2(MUC-2)的表达情况及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3例人胃癌组织中SleX和MUC-2蛋白的表达.以20例正常胃黏膜为对照.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eX和MUC-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为20.0%(4/20).胃癌组织中SleX和MUC-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29%(93/103)和82.52%(85/103),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进展期胃癌组织中SleX和MUC-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早期胃癌(P<0.05);SleX和MUC-2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2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X和MUC-2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浸润和转移的指标之一.

  • 旱黑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朱立志;丁玉琴;周玲生

    目的:探讨旱黑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昆明种小白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造模组、旱黑口服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组5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50g/L D-半乳糖0.3 ml颈背部皮下注射,连续给药42 d造模,同时旱黑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旱黑口服液(20 g·kg-1·d-1,12 g·kg-1·d-1,8 g·kg-1·d-1)灌胃;其他组给予生理盐水(0.5 ml/d)灌胃,6周后测定小鼠游泳力竭时间、记忆能力、心肌、脑组织、臀大肌红肌组织SOD、Na+-K+ATP、Ca2+-Mg2+ATP、Ca2+、MDA水平.结果:旱黑口服液高、中剂量组游泳力竭时间长于造模组(P<0.01或0.05),记忆能力结果显示潜伏期延长(P<0.01),错误次数减少(P<0.01或0.05).旱黑口服液组小鼠心、脑组织中SOD、Na+-K+ATP、Ca2+-Mg2+-ATP活性较造模组升高(P<0.01或0.05),Ca2+、MDA含量降低(P<0.01或0.05).结论:旱黑口服液能防止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运动能力下降、学习记忆障碍等衰老体征,其作用可能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调节细胞内外Ca2+平衡有关.

  • 人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免疫原性测定

    作者:李红伟;杨波;杜英;孙剑瑞;阮丽蓉;宋来君

    目的:探讨人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免疫原性情况.方法:取孕14周流产人胚侧脑室下区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提取人胚神经干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RNA,采用RT-PCR法反转录,扩增,电泳,观察目的条带.根据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分4组:阴性对照组以外周血单核细胞单独培养,实验组为B、C组分别以103ml-1、105ml-1神经干细胞加入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共培养,阳性对照组将植物血凝素以0.1 mg/L加入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共培养.用MTT比色法测定刺激后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能力.结果:RNA反转录后电泳条带显示神经干细胞表达HLA-A、HLA-DRA,MTT比色法细胞活力测定显示:B组、C组D(490 nm)分别为0.4450±0.0265、0.5675±0.0781,C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胚侧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移植时需注意免疫排斥问题.

  •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检测

    作者:姚武;王娜;庄东刚;焦洁;付鹏钰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在煤工尘肺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ABC-ELISA法测定50例煤工尘肺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人群血清TGF-β1、FGF的含量.结果:煤工尘肺患者血清TGF-β1、FGF的含量分别为(60.24±17.57)μg/L、(209.72±59.71)ng/L,高于对照组的(42.81±11.01)μg/L和(77.58±52.82)ng/L.Ⅰ期煤工尘肺患者2指标血清水平与Ⅱ、Ⅲ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患者血清TGF-β1与FGF水平呈正相关(r=0.419,P<0.05).结论:TGFβ1和FGF可能与煤工尘肺的发生发展有关.

    关键词: 煤工尘肺 TGF-β1 FGF
  • 厄贝沙坦对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醛固酮及性激素的影响

    作者:刘新灿;张彦周;黄振文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内皮素-1(ET-1)、醛固酮(Ald)水平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力衰竭患者(n=57)及健康志愿者(n=28)血清TNF-α、Ald、ET-1、血清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57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非厄贝沙坦组(n=27)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厄贝沙坦组(n=30)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75~150 mg/d),共1个月,1个月后采血测TNF-α、Ald、ET-1及性激素.结果:心力衰竭患者TNF-α、Ald、ET-1水平及E2/T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TNF-α、Ald及ET-1水平降低,非厄贝沙坦组治疗后血Ald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TNF-α水平较非厄贝沙坦组治疗后低(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Ald及ET-1水平升高,厄贝沙坦可使之降低.

  • 人食管鳞癌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

    作者:张会娟;李建生;李道明;曹静;李海梅;庞霞;王永霞;赵志华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食管鳞癌、13例原位癌、1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和47例食管断端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Ang-2的表达.结果:Ang-2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膜.食管鳞癌、原位癌组织中Ang-2的表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P<0.01)和癌旁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组织(P<0.05);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组织中Ang-2的表达也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P<0.01),但食管鳞癌组织和原位癌组织中Ang-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Ang-2的阳性表达是食管癌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 郑州市某地面水源不同季节藻类分布和蓝藻细胞密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晓蕙;张慧珍;程学敏;庄东刚;朱静媛;巴月;崔留欣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地面水源不同季节藻类分布,并建立蓝藻细胞密度的预测模型.方法:2004年3月-到10月间,在该水源设2个采样点,采用标准方法监测水温(tw)、透明度、水深、总氮、总磷(TP)和各藻门细胞密度等指标;采用描述统计方法了解不同季节藻类分布,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探讨蓝藻细胞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建立蓝藻细胞密度的预测模型.结果:春季优势藻门是绿藻和硅藻,夏、秋季优势藻门是蓝藻和绿藻.标准化蓝藻细胞密度(ln(CCD+1))与tw、TP呈正相关,与透明度、水深呈负相关;蓝藻细胞密度的预测模型为ln(CCD+1)=1.004+0.232tw+22.364TP(R2=0.842,F=58.773,P<0.01),应用该方程计算出的预测值能够较好地与实测值拟合.结论:环境条件不同将导致藻类生长情况不同;削减水中TP含量在控制蓝藻细胞密度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 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ApoE的表达

    作者:李朝辉;王丽;唐兰;赵勇;曾和松

    目的:复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ApoE的表达.方法:30只家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AS模型组2组,以高胆固醇饲养家兔合并免疫损伤复制实验性AS模型,肉眼观察主动脉病变并行苏丹Ⅳ染色,然后将正常组和实验性AS模型组的主动脉组织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HE染色、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ApoE探针原位杂交.结果:高胆固醇喂饲家兔合并免疫损伤复制出明显的AS病变,模型组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高于正常组.HE染色可见内皮多处破损,内膜明显增厚,有数层泡沫细胞.SMC-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AS斑块中部分泡沫细胞呈SMC-α-actin阳性.原位杂交结果显示AS斑块的所有泡沫细胞中均可检测到ApoE mRNA表达,而正常组未见阳性颗粒.结论:ApoE可在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巨噬细胞源性和平滑肌细胞源性的泡沫细胞中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202例宫腔镜检结果分析

    作者:曹彤;孙莹璞;郭艺红;苏迎春

    目的:评价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失败患者的宫腔情况,探讨宫腔镜对分析IVF-ET失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例接受常规体外受精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失败患者再次助孕前行宫腔镜检查,对异常宫腔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后再次助孕.结果:正常宫腔115例(56.9%),异常宫腔87例(43.1%).异常宫腔中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薄、子宫内膜炎多见,共占76.9%.年龄≥35岁与子宫内膜厚度<8 mm者异常宫腔发生率高(P<0.05).异常宫腔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再次助孕临床妊娠率与正常宫腔者相似(P>0.05).结论:IVF/ICSI失败患者宫腔异常发生率较高,特别是≥35岁者.IVF/ICSI失败后宫腔镜检查对提高再次助孕妊娠率具有重要意义.

  • 原发性闭经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RY基因检测

    作者:宋国英;连建华;贺颖;齐华;郑红;周军卫;刘永波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经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及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区(SRY)基因,并对原发性闭经的原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染色体G显带及聚合酶链反应对71例原发性闭经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RY基因检测.结果:71例原发性闭经患者中检出核型异常者23例;6例SRY阳性.其中45X 7例、45X/46XX1例、45X/46Xi(Xq)3例、46Xi(Xq)6例、46XX/46XY 2例、46XY 4例.1例45X/46Xi(Xq)SRY基因为阳性,2例46XX/46XY均检测出SRY基因,4例46XY中3例SRY阳性,其余患者SRY基因均为阴性.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与SRY基因异常均可导致原发性闭经.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EN、P53蛋白及微血管密度检测

    作者:王静;李秋芳;杨继要;杨霄鹏;吴逸明;吴拥军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PTEN、P53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5例NSCLC组织中PTEN、P53的表达及MVD.75例NSCLC患者中男55例,女20例;鳞癌50例,腺癌25例;高分化18例,中分化34例,低分化23例;Ⅰ+Ⅱ期50例,Ⅲ+Ⅳ期25例;有淋巴结转移45例,无淋巴结转移30例.结果:肺腺癌组织MVD高于鳞癌组织,Ⅲ~Ⅳ期肺癌组织中MVD高于Ⅰ~Ⅱ期肺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PTEN阳性肺癌组织中MVD低于PTEN阴性者,P53阳性组肺癌组织中MVD高于P53阴性组(P均<0.05).结论:NSCLC组织中PTEN表达的减低、突变型P53表达的升高可促使新生血管生成,MVD增加,提示预后不良.

  • 河南汉族人群线粒体DNA(CA)n重复子的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

    作者:薛小琦;莫耀南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线粒体(mt)DNA 514~523位置(CA)n重复子的遗传多态性及应用.方法:应用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技术,对河南汉族214例无关个体血样进行mtDNA(CA)n重复子分型.并对5例腐败肌肉及5例角化组织用Chelex-100、二硫苏糖醇(DTT)联合Chelex-100法和PCR缓冲液法分型技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河南汉族214例无关个体中检出4种等位基因,重复5~8次,基因差异度0.5013.腐败肌肉及角化组织用DTT联合Chelex-100法和PCR缓冲液法均分型成功.结论:mtDNA(CA)n重复子多态性在河南汉族人群具有一定的法医学应用价值,尤其对于腐败肌肉及角化组织.

  • 重组腺病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心包腔与冠状动脉转染猪心肌效果比较

    作者:关怀敏;刘鹏;解金红;曹林生;钱其军

    目的:比较经心包腔与冠状动脉转染重组腺病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Ad-VEGF165)基因的效果.方法:20头小型猪随机等分为心包转染组和冠状动脉转染组,2组均采用球囊堵塞前降支第一对角支远端,心包组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即刻,采用经皮剑突下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内转染,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预先处理心包,然后注射Ad-VEGF165 1.0 ml(2.0×109pfu);冠状动脉组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即刻,经冠状动脉注射Ad-VEGF1651.0 ml(2.0×109pfu),于注射后3 d、7 d、28 d分别测定2组心肌组织内VEGF水平、微血管密度、心功能.结果:心包转染组和冠状动脉转染组的心肌组织均表达有VEGF165基因,组织内VEGF水平在7 d时达高峰,28 d时降至基线水平,心包转染组高于冠状动脉转染组((702±85)ng/Lvs(592±59)ng/L,P=0.026).2组微血管密度随转染时间增加,心包转染组心功能优于冠状动脉转染组(FS/%:32.9±2.2vs 30.6±2.1,P=0.049;EF/%:72.11±5.20vs65.87±2.16,P=0.034).结论:导管介导的心包腔与冠状动脉转染Ad-VEGF165基因治疗心肌缺血是有效、切实可行的,而前者可能是更有前途的新方法.

  • 人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P16和P53的表达

    作者:马云富;冯启建

    目的:探讨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P16和P53蛋白表达的意义及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脑胶质细胞瘤组织(其中Ⅰ级12例,Ⅱ级16例,Ⅲ级18例,Ⅳ级10例)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P16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P53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367,P<0.05),P16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516,P<0.05).与Ⅰ、Ⅱ级及正常组织比较,Ⅲ、Ⅳ级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P53(x2=8.302,P=0.040)和P16(x2=15.069,P=0.002)阳性表达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16及P53的异常表达与脑胶质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并在脑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胶质细胞瘤 p16 P53
  • 微创全髋置换术临床应用

    作者:周新华;周一新;陈钢

    目的:探讨微创全髋置换术(MISTHA)在临床中的疗效.方法:对初次要求进行全髋置换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实行MISTHA(A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42~79岁,体重指数(BMI)20~27 kg/m2;常规全髋置换术(THA)组(B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43~81岁,体重指数19~27 kg/m2.结果:A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而手术时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STHA围手术期出血量少,功能恢复快.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反义寡核苷酸对人乳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郑素军;郑晓玲;林汝仙;张凤霞;任红;钟森;王升启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反义寡核苷酸(asONs)在体外对人乳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4条KDR反义寡核苷酸(asON1、asON2、asON3、asON4)在体外对人乳癌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及KDR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asON4作用于MCF-7细胞后,Western-blot检测信号蛋白Bcl-2、Bax、P53表达的变化.结果:asON1、asON2、asON3、asON4在体外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了MCF-7细胞的增殖,asON1、asON2、asON3、asON4以0.8 μmol/L剂量给药54 h后,均显著抑制了MCF-7细胞KDR蛋白表达.asON4作用54 h后,MCF-7细胞Bcl-2表达下降,Bax、P53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KDR asONs在体外可抑制乳癌细胞的生长.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帕金森病家系1例基因缺失序列分析

    作者:鲍玉洲;马建军;赵国强;徐军;徐长水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帕金森病家系的基因缺失.方法:根据Parkin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DNA序列合成14对引物,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巢式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通过与正常人相应的DNA序列比较,检测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帕金森病家系基因缺失位点.结果:该家系检测到染色体6q25.2-q27Parkin基因外显子3中110 bp的缺失,第4和第5外显子检测到部分碱基的变异.结论:Parkin基因外显子3缺失的检出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人胰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

    作者:杨月景;唐芙爱;徐志林

    目的:探讨人胰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3例人胰腺导管腺癌、12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和10例良性胰腺疾病组织中Survivin、P53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29/33,高于正常胰腺组织5/12及良性疾病组织0/10(P<0.05);胰腺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17/33,高于正常胰腺组织0/12及良性疾病组织0/10(P<0.05).胰腺癌组织中P53和Survivin表达有相关性(P=0.044).结论:Survivin的过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且与P53表达密切相关,2者协同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

  • 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生理曲度恶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春丽;杜良杰

    目的:探讨影响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6例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的性别、术前颈椎的稳定性、术中是否破坏C2后柱结构完整性、术后功能锻炼及术后颈椎生理曲度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Cobb角为(5.12±3.44)°,术后为(-4.96±4.49)°(t=23.34,P<0.01).性别与生理曲度无相关性(P>0.05).术前颈椎不稳定倾向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的相关系数为B=1.002,P=0.02,有相关性;术中破坏C2后柱结构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的相关系数为B=1.023,P=0.03,有相关性;术后是否进行正规颈椎功能锻炼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的相关系数为B=1.034,P=0.02,有相关性.结论:术前有颈椎不稳或不稳倾向者术后易出现颈椎生理曲度的恶化;术中C2后柱结构的破坏及术后非正规的项背肌功能锻炼与颈椎后突畸形的发生有关.

  • 不同胃上皮细胞胃泌素、PCNA的表达及RNA干扰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军扩;邢文英;张娓;黄忻;丁一

    目的:观察胃上皮细胞胃泌素、PCNA表达及RNA干扰对胃泌素表达的抑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及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胃泌素和PCNA的表达,应用shRNA抑制BGC-823细胞胃泌素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泌素表达的抑制效果.结果:BGC-823细胞、SGC-7901细胞和Ges-1细胞胃泌素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6.98±10.09)%、(18.22±4.61)%和(21.13±8.29)%,PCNA阳性细胞积分分别为1.72±0.10、1.56±0.11和1.29±0.07,BGC-823细胞胃泌素阳性细胞率和PCNA阳性细胞积分均高于SGC7901细胞和Ges-1细胞(P<0.05).且胃泌素阳性细胞率与PCNA阳性细胞积分呈正相关(r=0.849,P<0.01).经shRNA处理的BGC-823细胞胃泌素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胃泌素、PCNA表达与胃癌细胞的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shRNA可有效抑制胃癌细胞胃泌素的表达.

  • 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细胞胀亡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测定

    作者:杨振方;王若明;赵高峰;僧靖静;杨振;僧国珍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细胞胀亡情况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透射电镜观察6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结肠癌29例,直肠癌31例;高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28例,低分化腺癌14例;有淋巴结转移22例,无淋巴结转移38例;Dukes分期A期8例,B期30例,C期22例)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细胞胀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bFGF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腺癌组织中存在细胞胀亡,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结直肠腺癌组织细胞胀亡指数(OI)与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或0.01),与Dukes分期无关(P>0.05);结直肠腺癌组织中bFGF的阳性表达率为60.0%(36/60),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1或0.05),而正常组织中bFGF阳性率为5.0%(1/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I与bFGF表达率呈负相关(r=-0.730,P<0.01).结论:细胞胀亡与bF-GF表达和结直肠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 培哚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纤溶活性的影响

    作者:阎继锋;陈玉善;解金红;刘志华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干预对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纤溶活性指标的影响.方法:52例HF患者随机分成培哚普利组27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培哚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 mg/d.入院后当天和治疗2周后采血检测血浆AngⅡ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活性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选择2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F患者血浆AngⅡ水平、PAI-1含量和活性升高,tPA活性降低(P均<0.01).HF患者血浆AngⅡ水平与PAI-1含量和活性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7 2和0.704 4,P均<0.01),与tPA活性无相关性(r=-0.398 1,P>0.05).治疗2周后,培哚普利组AngⅡ水平、PAI-1含量和活性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tPA活性升高(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变化.结论:HF患者体内纤溶系统功能失衡,呈高凝状态,ACEI可改善其纤溶活性,对降低HF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可能有重要意义.

  • 空腹血糖受损伴微量白蛋白尿个体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

    作者:庞妩燕;刘扬;杨秀真

    目的:观察伴微量白蛋白尿(MA)空腹血糖受损(IFG)个体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探讨其大血管病变危险性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IFG伴MA(IFG-MA)患者16例,IFG伴尿白蛋白正常(IFG-NA)患者16例,正常对照(NC)者1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测定3组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V)以及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生化.结果:IFG-MA组EDV((7.8±3.0)%)和IFG-NA组EDV((9.2±3.7)%)均较正常对照组((13.6±4.2)%)降低(P均<0.05),且IFG-MA组EDV受损程度重于IFG-NA组(P<0.05);3组间EI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G-NA组和IFG-MA组血甘油三酯(TG)分别为(1.6±1.2)mmol/L、(1.8±1.1)mmoUL,血游离脂肪酸(FFA)分别为(654±198)μmol/L、(988±209)μmol/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5±0.6)mmol/L、(352±159)μmol/L)(P<0.05或0.01).结论:伴MA的IFG个体血TG、血FFA水平升高及伴随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可能是大血管病变危险性增加的相关因素.

  • 用万汶和贺斯行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安光华;马孝武;董铁立;王春亭

    目的:观察用贺斯和万汶行术前轻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36例,年龄60~72岁.36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例.麻醉诱导前15 min开始行AHH.A、B、C组分别输注万汶、贺斯、乳酸钠林格氏液,以15 ml/kg、25~35 ml/min,30 min内完成AHH.术中监测心电图、脉率、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并监测AHH前、AHH后即刻、30 min、60 min、3 h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AHH后3组PT均无明显变化(P>0.05).A、B组APTT较C组延长(P<0.05),且A、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AHH后3 h Fib均低于AHH前(P<0.05),3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万汶和贺斯行轻度AHH对机体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万汶的影响更小,是目前用于术前AHH的较理想的新一代血浆代用品.

  • 用微生物转化法合成4-孕甾-3,20-二酮的羟基类衍生物

    作者:李合平;黄利华;单丽红;刘宏民;葛文中

    目的:合成具有潜在活性的4-孕甾-3,20-二酮的羟基类衍生物.方法和结果:利用本中心筛选的总枝状毛霉(Maeor racemosus)进行微生物转化,得到的产物经熔点、红外、核磁和质谱分析,确定为预期产物14β-羟基-孕甾-3,20-二酮和7β,14β二羟基-孕甾-3,20-二酮.结论:用微生物转化法可以制备甾体的羟基类衍生物.

  • 单纯及合并冠心病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及丙二醛水平测定

    作者:张苏河;李鹏诺;付艳芹;李青菊;栗夏莲;田晨光;张东铭;陈璐璐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和丙二醛水平.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C组,n=40)、单纯糖尿病组(DM组,n=47)及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DMCHD组,n=43)血清PON1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计算并测定体质量指数(BMI)及血脂水平.结果:3组间比较,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DM组比较,DMCHD组BMI增大(P均<0.05).DM组及DMCHD组PON1活性均低于NC组,MDA水平均高于NC组(P均<0.05),DMCHD组PON1活性低于DM组,MDA水平高于DM组(P均<0.05).且PON1活性与MDA水平呈负相关(r=-0.544,P<0.01).结论:血清PON1活性降低和MDA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血源性艾滋病高发村村民HIV/HBV/HCV混合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张卫东;郗园林;张梅喜;段广才

    目的:了解中国中部血源性艾滋病高发村HIV/HBV/HCV混合感染状况.方法:以血源性艾滋病高发村2岁以上村民1506人为调查对象,采静脉血检测HIV、HBV、HCV.结果:1506人中,1180人进行了所有检测,总调查率78.4%.1180人中,HIV、HBV、HCV感染率分别为15.34%、5.34%、36.44%.HIV/HBV、HIV/HCV、HBV/HCV、HIV/HBV/HCV混合感染率分别为0.25%、12.12%、0.34%、0.34%;有有偿献血史者单项HIV、单项HCV、HIV/HCV感染率高于无有偿献血史者;无有偿献血史者HCV感染者的配偶HCV感染率78.13%(75/96)高于无有偿献血的HCV阴性者的配偶HCV感染率2.91%(19/654)(P<0.000 1).结论:由于有偿献血,血源性艾滋病高发村存在较高水平的HIV、HBV或HCV混合感染,主要感染类型为 HIV/HCV.

  • EC109细胞cDNA微矩阵基因芯片的建立及其方法学分析

    作者:李沛;凌志强;赵继敏;杨洪艳;黄幼田;董子明

    目的:建立食管癌EC109细胞cDNA微矩阵基因芯片,并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方法:提取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和EC109细胞的mRNA,逆转录得cDNA,再逆转录得cRNA,用Cy3-dUTP标记EC109细胞cRNA,用Cy5-dUTP标记正常食管上皮细胞cRNA,制备表达谱探针,利用该探针对EC109细胞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进行杂交.荧光扫描基因芯片,筛选表达谱.利用自身比较实验、重复实验和R2、一致率(CR)及假阳性率(FPR)等指标对该基因芯片系统进行方法学分析.结果:该基因芯片系统2次实验结果的符合率达85%,R2=0.7329,CR=100%.该系统的FPR为0.45%,扩增样品与无扩增样品的基因表达谱表现出较好的吻合性.结论:该芯片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及低误差率等特点,可用于基因差异表达谱的分析.

  • 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作者:韩雪萍;周志刚;马君志

    目的:评价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丙泊酚组(P组)和异氟醚组(Ⅰ组),每组10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以咪唑安定、维库溴铵、芬太尼实施麻醉诱导;E组和P组分别持续输注依托咪酯12~15μg·kg-1·min-1和丙泊酚4~6 mg·kg-1·h-1,Ⅰ组连续吸入异氟醚,进行麻醉维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患者麻醉前、麻醉后60 min、术后5 min、术后24 h和术后48 h中心静脉血皮质醇含量.结果:与麻醉前比较,E组麻醉后60 min、术后5 min和术后24 h皮质醇含量降低,也低于同期P组和Ⅰ组水平,术后48 h恢复至术前水平.P组和Ⅰ组麻醉后皮质醇含量升高(P<0.05),后逐渐降低直至恢复.结论:依托咪酯TIVA可以抑制围手术期麻醉和手术创伤导致的机体皮质醇合成和分泌增加,该作用可持续到停药后24 h.

  • 侧颅底区舌咽神经的临床应用解剖

    作者:黄新辉;娄卫华

    目的:为侧颅底手术中舌咽神经及其分支的定位和保护提供形态学和局部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应用侧方经颞-蝶进路进行解剖,观察舌咽神经颅外部分在颅底的走形;并对60侧头颅骨标本进行解剖测量.结果:舌咽神经在颅底茎突和茎突诸肌的中后部与迷走神经、副神经一起自颈静脉孔出颅,在近颈静脉孔处膨大形成下神经节.舌咽神经干向下、向前走行,沿途不断发出分支支配茎突咽肌,并与其他神经交通,于茎突咽肌的内侧、舌骨舌肌的深面,分成其终末支(舌支及扁桃体支).舌咽神经在茎突咽肌的深面距颈动脉分叉的距离为23~47 mm,距离乳突尖的距离为7~15 mm.结论:侧颅底区的骨性解剖标志可作为术中的定位参照.侧颅底区相关解剖数据的测量有利于术中掌握解剖定位及安全范围.

  • 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及GAP-43、ET-1 mRNA表达的变化

    作者:臧卫东;张雁儒;李鸣;谢继辉;郭彰生;张华;高晓群

    目的:探讨闭合性脑损伤后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Ast)形态学变化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内皮素-1(ET-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78只大鼠随机分为12个损伤组和1个假损伤对照组,每组6只.损伤组制备Marmaruu脑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伤后0h、0.5 h、1 h、1.5 h、2 h、6 h、12 h、36 h、48 h、60 h、66 h、72 h断头取脑,在脑干损伤灶周围取部分脑组织,常规固定切片HE染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合计算机彩色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Ast形态,RT-PCR法检测GAP-43及ET-1 mRNA.结果:闭合性脑损伤后0.5 h Ast反应性肿胀明显,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Ast反应性肿胀程度降低、肿胀Ast的数目减少.伤后6~72 h脑组织GAP-43 mRNA及ET-1 mRNA均较假损伤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GAP-43及ET-1在脑损伤后血脑屏障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烫中起重要作用.

  • 慢性乙肝病毒B亚型感染儿童不同HBeAg状态下 CP基因变异测定

    作者:毛国强;朱朝敏;许红梅

    目的:了解HBV基因型B/adw2型的慢性HBV感染儿童不同血清HBeAg状态下HBV C区启动子基因的变异.方法:选择HBV基因型为B型/血清型adw2的慢性HBV感染儿童64例,按血清HBeAg不同状态分为血清e抗体阳性组(n=34)和e抗原阳性组(n=30)2组,以HBV DNA为模板行PCR反应扩增S区序列(确定HBV基因型)及C区启动子(CP)基因片断,CP基因片断经胶回收纯化后,应用T-A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GEM-CP,经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以凝胶电泳、双酶切及PCR验证后将鉴定正确的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与Entrez database中血清亚型及基因型相同的HBV序列相比较并进行分析.结果:S区基因测序结果证实64例儿童感染的HBV基因型均为B型/血清型adw2.CP基因测序结果证实2组均有CP基因变异,血清e抗体阳性组CP变异率(29.41%)高于e抗原阳性组(6.67%)(P<0.05).e抗体阳性组有4个变异热点,而e抗原阳性组无变异热点.结论:慢性乙肝病毒B亚型感染儿童存在CP基因变异,且可能与e抗原血清转换有关.

  •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肖静;李红;刘章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54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n=10)外,余均制作5/6肾切除大鼠模型.然后,正常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n=10)每d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依那普利组(n=11)每d灌胃依那普利混悬液10 mg/(kg·d);缬沙坦组(n=11)每d灌胃缬沙坦混悬液30 mg/(kg·d);联合组(11=12)每d灌胃依那普利和缬沙坦,剂量同上;共给药12周.于实验第2周、4周、8周、12周测量血压、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第12周测体重,取肾脏测残余肾重,常规病理制片,免疫组化法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胶原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手术对照组血压和24 h尿蛋白较高,体重较轻,Ccr较低;肾组织α-SMA及胶原Ⅳ的表达较高.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组尿蛋白、血压均较手术对照组下降,肾功能、体重、残余肾重均上升;肾组织α-SMA和胶原Ⅳ的表达低于手术对照组;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可更明显地减少肾小球和肾间质α-SMA及胶原Ⅳ表达,延缓肾脏纤维化.

  • 曲古菌素A对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凋亡及Survivin、c-Myc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国军;胡燕华;李鹏程;徐茜

    目的:探讨曲古菌素A(TSA)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株Hxo-rb44细胞凋亡和Survivin、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Rb细胞株Hxo-rb44进行培养传代,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TSA作用不同时间对Hxorb44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过程中Survivin和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TSA可明显诱导细胞发生G2期阻滞及细胞凋亡,而且与药物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r=0,97,P=0,02);Western blot法可以观察到Survivin和c-Myc的表达水平随着TSA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均<0,01).结论:TSA可以有效诱导人Rb细胞株Hxo-rb44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Survivin和c-Myc表达有关.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测定

    作者:樊冬梅;陈志敏;史惠蓉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水平在经期和非经期的波动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意义.方法:对65例不孕症患者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其中35例EM为研究组,30例正常盆腔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在经期和非经期血清CA125水平.结果:EM组经期和非经期CA125水平分别为(51.4±13.6)U/ml和(8.0±5.3)U/ml(P<0.001).对照组经期和非经期的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9.0±4.5)U/ml和(6.8±4.6)U/ml(P=0.934).EM组经期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2组CA125水平在非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ROC曲线显示临界值为28%,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72%.结论:通过测定血清CA125在经期和非经期的波动可以用来帮助诊断EM.

  • 非体外循环与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

    作者:李斌;赵文增;王亚宏;李宏伟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OPCAB)与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围手术期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心肌损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OPCAB组与cCABG组患者各40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 d、2 d、3 d、4 d、5 d、6 d、7 d、10 d晨采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cTnI、CK-MB.结果:OPCAB组与cCABG组术后cTnI、CK-MB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然后逐渐下降至正常;cTnI高于正常的持续时间长于CK-MB;OPCAB组较cCABG组cTnI、CK-MB浓度峰值低,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短(P<0.05或0.01).结论:OPCAB与cCABG术后cTnI与CK-MB变化规律相似,且cTnI的诊断时间窗宽于CK-MB.

  •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凝血因子ⅩⅢ Val34Leu基因多态性检测

    作者:郑红;贺颖;连建华;齐华;宋国英;董子明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Val34Leu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03例DVT患者与106例正常对照的FⅩⅢVal34Leu基因多态,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103例DVT患者FⅩⅢVa134Leu基因型均为野生型V/V,未见突变类型;106例对照组中发现1例突变杂合子V/L.2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ⅩⅢVal34Leu对中国人群DVT有保护作用的可能性极小.

  • 河南汉族冠心病患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于辉;郑红;赵洛沙;贺颖;连建华;齐华;焦昆立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冠心病患者内皮型-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4内含子VNTR的多态性.方法:依据VNTR位点侧翼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河南汉族正常对照组(n=240)和冠心病人群(n=207)基因型,并对2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对比.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人群eNOS基因VNTR均存在a、b2种等位基因以及aa、ab、bb 3种基因型,冠心病组发现1例罕见ac基因型,但等位基因与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存在差异.冠心病人群携带a等位基因的频率(20.29%)及aa纯合子(3.87%)的基因型频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eNOS基因的a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者具有易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 口腔颌面部肉瘤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

    作者:宋忠臣;谢卫红;李新明;王海斌;周弘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肉瘤(OMFS)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OMFS组织,14例口腔良性间叶肿瘤组织和10例口腔正常间叶组织中Survivin及PCNA的表达.结果:口腔正常间叶组织及良性间叶肿瘤组织中均无Survivin表达,OMFS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81.08%(31/37),且Survivin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OMFS组织中PCNA表达水平高于良性间叶肿瘤组织和口腔正常间叶组织.Survivin阳性表达的OMFS组织中PCNA标记指数为39.51±14.13,高于表达阴性者的22.52±11.65(t=2.856,P=0.007).结论:Survivin的高表达可能与OMFS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 海马区注射Aβ1~42对不同年龄大鼠记忆能力和脑内Aβ1~42沉积的影响

    作者:高林;陈烈冉;贾延劼;张博爱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大鼠海马区注射同等量β-amylod protein 1~42(Aβ1~42)后记忆能力和Aβ1~42沉积情况的变化.方法:SD雄性幼年鼠(月龄1个月)、成年鼠(月龄3个月)、老年鼠(月龄12个月以上)各21只,每个年龄段大鼠分别随机平均分入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3个组.模型组选择双侧海马区注射Aβ1~42,制备AD模型.假手术组操作同模型组,但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Y型电迷宫和改进的甲醇刚果红染色分别观察大鼠的记忆能力和海马区Aβ1~42沉积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成年和老年鼠记忆能力减退,海马部位出现大量的Aβ1~42沉积,并伴有神经元的皱缩或丢失以及胶质细胞的浸润.而幼年鼠未出现记忆障碍,Aβ1~42沉积程度较轻,神经元的形态数目基本正常.结论:不同年龄的大鼠对Aβ1~42的代谢能力不同,这可能与AD发病有关.

  • 食管鳞癌组织中p16基因缺失及甲基化检测

    作者:余炜伟;王立东;齐义军;杜芳;王志卿;高珊珊;何欣;范宗民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表达缺失的机制.方法:采用PCR、DHPLC、MSP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间变组织和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16基因的缺失、突变、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16蛋白均为正常表达(45/45,100%),间变和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4.4%(38/45)和91.1%(41/45),3者间异常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3,P<0.001).p16蛋白表达异常的41例癌组织中,纯合型甲基化发生率为80.48%(33/41),杂合缺失发生率58.53%(24/41),不缺失发生率41.46%(17/41),均高于p16蛋白表达正常的癌组织.结论:该地区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主要通过纯合型甲基化失活.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28例

    作者:母心灵;陈金华;王祥善;郭小伟;雷哲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不佳,术后复发很常见[1].1997年11月至2004年10月,作者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28例,现将复发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总结如下.

  • 腹腔镜外科胃肠道成形减肥术临床应用6例

    作者:张豫峰;王萌;董良鹏;赵苏;李建军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外科胃肠道成形减肥术在国内外日益盛行[1].2004年3月至2005年4月,作者在腹腔镜下行胃垂直捆扎术(VBG)4例和空-回肠旁路术(JIB)2例,现报道如下.

  • 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06例观察

    作者:王继征;李鹏;张立华;孙文淇

    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应用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HOLE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0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6例,中位年龄72(52~82)岁,均有典型的排尿梗阻症状.80例曾接受药物治疗,入院前因尿潴留而留置导尿管31例,合并膀胱结石8例,伴高血压61例,冠心病9例,肺气肿4例,糖尿病9例,肾功能不全7例.

  •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早期异位妊娠90例体会

    作者:魏振玲;秦石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破裂型异位妊娠临床症状、体征典型,容易诊断;而早期未破裂异位妊娠由于缺乏临床症状和体征,容易被忽略和漏诊,从而失去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作者总结分析了本科90例阴道超声提示早期异位妊娠病例,报道如下.

  • 肌皮瓣移植治疗胫前皮肤缺损和胫骨骨髓炎38例

    作者:王新正

    小腿胫骨前软组织少,血液循环差,创伤后胫前皮肤常发生坏死、缺损,胫骨外露,导致骨折不愈合及骨髓炎,很难自愈[1~4].1993年5月至2004年3月,作者应用肌皮瓣移植术治疗外伤性胫前皮肤缺损和胫骨骨髓炎38例,效果较好,总结报道如下.

  • 妊娠合并血液病106例分析

    作者:杨克利

    妊娠期发生稀释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已广为人知,而对妊娠期出现两系或三系减少了解甚少[1].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本科共收治妊娠合并两系、三系减少患者106例,报道如下.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吕蕴琦;韩雪萍;马君志

    老年手术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肺功能障碍.接受人工关节全髋置换手术创伤大,失血多,围术期危险较大.以往多采用硬膜外阻滞(epidurl anaesthesia,EA).作者将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esthesia,CSEA)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 腹腔镜与开腹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赵倩;边爱平

    子宫内膜异位症80%发生于卵巢[1].手术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首选方法.以往的卵巢囊肿剥除术多采用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容易发生盆腔粘连[2].近几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成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3].作者对比分析了腹腔镜与开腹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Vitapex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用于乳牙根管充填疗效比较

    作者:韩东超;王宏峰;杨建明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乳牙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可靠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作者分别以Vitapex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为乳牙根管充填剂进行根管充填,比较2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45例体会

    作者:罗杰;陈坚;吕云;焦政安;张雷明;郭彦伟

    1998年6月至2005年8月,作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4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中男16例,女29例,年龄16~65(40±12)岁,病程2~15 a.肿瘤部位:蝶骨嵴内侧型14例,外侧型31例,其中4例直径>7 cm.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37例护理体会

    作者:尚爱香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可出现临床出血倾向,尤其在分娩期、手术及麻醉过程中,导致出血、感染、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颅内出血甚至新生儿死亡,严重威胁母儿生命[1].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血小板减少孕妇37例,现将围生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大尿道闭合压和腹压漏尿点压的关系

    作者:张昊;武玉东;文建国;魏金星;高建光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大尿道闭合压(MCP)与腹压漏尿点压(VLPP)的关系.方法:选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或混合性尿失禁患者69例,按照世界尿控协会(ICS)推荐标准方法测得MCP和VLPP,统计学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根据VLPP情况将患者分为<5.88 kPa,5.88~8.82 kPa,>8.82 kPa和未测出VLPP 4组.4组患者的平均MCP分别是(4.33±0.75)kPa,(5.34±0.59)kPa,(6.01±0.62)kPa和(5.56±0.44)kPa,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与VLPP存在正相关(r=0.34,P<0.05).结论:低VLPP患者的MCP低于高VLPP患者,2者结合能够更好地诊断和评估压力性尿失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手术前后尿失禁情况分析

    作者:杨小风;史惠蓉;文建国

    目的:研究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前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93例,了解一般情况、生育史、分娩史、绝经、诊断及手术方式.根据术前有无尿失禁分为尿失禁组(n=54)和无尿失禁组(n=39).电话随访术后半年尿失禁的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尿失禁组的年龄、孕次、产次较无尿失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绝经与否及绝经时间在尿失禁组与无尿失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失禁总发生率(31.2%)较术前(58.1%)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年龄、孕次、产次是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尿失禁的高风险因素,绝经非相关因素,手术可降低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尿失禁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

  • 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分析

    作者:张鹏;文建国;刘奎;苏静;张瑞莉;王庆伟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OAB合并压力性尿失禁(OAB+SUI)患者尿动力表现.方法:有OAB症状的女性患者76例,依据患者病史和主诉分为2组,Ⅰ组为单纯OAB患者(n=38,年龄(53±8)岁),Ⅱ组为OAB合并SUI患者(n=38,年龄(57±12)岁).比较2组尿动力学参数.结果:OAB组初始尿意容量,强烈排尿感容量、大膀胱测压容量均小于OAB+SUI组(P<0.05),而大尿道压、大尿道闭合压和功能性尿道长度均大于OAB+SUI组(P<0.05);OAB组中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I)2例(5%)、逼尿肌过度活跃(DO)26例(68%)、DO合并GSI 2例(5%)和正常8例(22%),而OAB+SUI组则分别有23例(61%)、8例(21%)、4例(10%)和3例(8%),2组在GSI和DO例数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动力学结果显示女性OAB合并SUI患者较单纯OAB患者尿道压力低.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其是否伴有其他膀胱功能障碍,为OAB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 电刺激盆底肌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及尿动力学变化

    作者:苏静;文建国;王庆伟;张鹏;刘奎;张瑞莉

    目的:观察电刺激盆底肌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I)效果及尿动力学变化.方法:35例GSI女性患者,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行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每周3次,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并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18例(51%)白天尿失禁症状消失,12例(35%)明显改善,5例(14%)无改善.治疗后总排尿次数、总漏尿事件次数和ICI-Q-SF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功能性膀胱容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尿动力学检查显示治疗后valsalva漏尿点压、大尿道压和大尿道闭合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可用于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是评估其疗效的重要方法.

  • 成年女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作者:文建国;刘奎;张瑞莉;苏静;张鹏;王庆伟

    目的:探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评估成年女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方法对39例成年女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评估.结果:39例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中压力性尿失禁14例(38.9%),膀胱过度活动症8例(20.5%),逼尿肌无收缩12例(30.8%),原发膀胱颈口梗阻5例(12.8%).尿动力学检查显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大尿道闭合压(6.7±3.1)kPa,逼尿肌无收缩患者残余尿量(424.4±241.1)ml,膀胱顺应性(196.9±149.0)ml/kPa.耻骨上B超显示逼尿肌无收缩和膀胱颈口梗阻患者膀胱壁增厚9例,会阴部B超和阴道B超显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颈口表现漏斗状12例,尿道增宽7例.结论: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膀胱尿道形态和功能信息,提高了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诊断的准确性.

  • 女性充溢性尿失禁上尿路扩张患者尿动力学分析

    作者:刘奎;文建国;张鹏;苏静;王庆伟;张瑞莉

    目的:探讨女性充溢性尿失禁上尿路扩张患者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女性充溢性尿失禁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按照上尿路情况分为上尿路扩张组(31例)和无上尿路扩张组(24例).结果:上尿路扩张组患者排尿后残余尿量、大膀胱压测定容量、逼尿肌漏尿点压分别为(370.3±242.5)ml,(534.0±231.4)ml,(3.4±2.3)kPa,分别高于无上尿路扩张组的(29.5±21.1)ml,(366±201)ml和(2.0±1.4)kPa;扩张组膀胱顺应性为(141.8±56.1)ml/kPa,低于无扩张组的(336.7±154.1)ml/kPa,P<0.05.扩张组膀胱危险容量、危险系数较非扩张组增高,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准确评估女性充溢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状态,为预防上尿路损害和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女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测定

    作者:袁维堂;文建国;张瑞莉;吴长才;刘金波;刘会范;齐艳

    目的:测定出口梗阻型、结肠慢传输型和混合型便秘患者直肠肛管动力状态,为诊治便秘提供依据.方法:对156例女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用胃肠通过试验分为出口梗阻型(n=87),结肠慢传输型(n=29)和混合型(n=40).采用多功能动力检测仪行肛管直肠测压及盆底肌电图检查.3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健康人相比,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增高(P<0.05),肛管收缩压下降,排便时肛管压力升高,直肠初始感觉容积和大耐受容积增大(P<0.05),静息状态下及缩肛时肛管高压区长度均增加(P<0.05),静息状态下以及排便时盆底肌电图电压幅度增高,缩肛时降低(P<0.05);混合型便秘与出口梗阻型结果相似;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直肠初始感觉容积、大耐受容积和出现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的小容积均增高(P<0.05).结论:各型便秘患者肛管直肠动力状态不同,肛管直肠测压及盆底肌电图检查可以为诊治便秘提供可靠依据.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文建国;张鹏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是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见病,至少1/3成年女性存在FPFD,主要包括尿失禁、肛门失禁、便秘和盆腔器官脱垂等.有关该类疾病的研究,已形成了新的学科:妇科泌尿学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国外关于FPFD的研究有近10 a的历史,而国内则刚刚起步.作者回顾了近年国内外FPFD诊断评估方法和常见FPFD(包括尿失禁、便秘和肛门失禁)的诊断治疗研究进展,结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动力学中心近期对FPFD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 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

    作者:苏静;王庆伟;文建国;张瑞莉;刘奎;张鹏;齐艳

    目的:了解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例女性尿失禁患者为病例组和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20例女性患者为对照组.病例组依据临床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分为急迫性尿失禁患者90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0例,充溢性尿失禁患者40例.比较各组病例与对照组之间尿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组的大逼尿肌排尿压、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大尿道压和大尿道闭合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迫性尿失禁组大膀胱压测定容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充溢性尿失禁组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大逼尿肌排尿压和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和排尿前大逼尿肌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为女性尿失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孙剑瑞;杨波;杜英;宋来君;关方霞;胡祥;胡平生;徐虹;王云龙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取人胚胎组织脑室区/脑室下区(VZ/SVZ)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培养于DMEM/F12+B27细胞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为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NGF至终浓度的50μg/L、20μg/L、10μg/L、5μg/L、2μg/L;培养液无添加成分作为阴性对照组.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3 d MTT比色显示,50μg/L NGF组细胞增殖较其他各组低(P<0.05);培养10 d时细胞活力测定表明各组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增殖,10μg/L NGF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NGF能明显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 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波;万鼎铭;曹勇;宋来君;张彤;杜英;许予明;胡祥;徐虹;李建斌

    目的:探讨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移植脐血间质干细胞治疗8例ALS患者,选用"神经康复功能评定系统-V2003"软件对治疗前3 d、治疗后2~3月ALS患者的肢体运动(Carr-Shephard 评分)、构音障碍(Frenchay评分)、平衡能力(Berg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各方面的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移植治疗前ALS患者Carr-Shephard、Frenchay、Berg、FIM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LS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 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谷氨酸浓度的影响

    作者:曹勇;杨波;宋来君;杜英;关方霞;张智峰;孙剑瑞;胡祥;胡平生;李建斌

    目的:观察脐血间质干细胞(UCB-MSCs)移植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血浆及脑脊液谷氨酸(Glu)浓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8例ALS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结合腰椎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UCB-MSCs悬液,行UCB-MSCs移植治疗.应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对照组(非神经系统疾病组)和治疗组不同治疗时间血浆和脑脊液中Glu的浓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3周、3个月血浆、脑脊液Glu浓度降低(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周与3个月相比,治疗组血浆、脑脊液Glu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能够降低ALS患者血浆、脑脊液中Glu浓度.

  • 脐血间质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进展

    作者:曹勇;宋来君;杨波

    干细胞(Stem Cell)也称前体细胞(precursorcell)或祖细胞(progenitor cell),是机体内存在的一类原始幼稚型特殊细胞,其显著的生物学特性是既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又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1-2].根据发育阶段的不同,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

  • 人脐血间质干细胞在脑创伤大鼠脑内移植后的迁移

    作者:宋来君;张鹏;杨波;杜英;关方霞;孙剑瑞;万鼎铭;胡祥;胡平生

    目的:研究人脐血间质干细胞(UCB-MSCs)脑内移植后的分布和移行,为细胞移植治疗脑创伤奠定基础.方法:健康孕妇顺产脐血经分离、培养得到人UCB-MSCs,并用Hoechst33258标记后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的大鼠脑创伤模型,将已标记的人UCB-MSCs移植到大鼠的脑损伤区.一段时间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切片,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移.结果:细胞移植到大鼠脑内能够长时间存活,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有很好的相容性,移植后3周细胞发出蓝白色光,沿移植道呈条带状分布,细胞在条带中央较为密集,在条带周围细胞分布逐渐稀疏.移植后6周,损伤组织中可见荧光标记的细胞,细胞分布较3周时稀疏.结论:人UCBMSCs脑内移植后,能够成活并向脑损伤区迁移,与宿主脑组织整合在一起.

  • 人羊膜来源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作者:李国喜;杨波;关方霞;杜英;宋来君;张清勇;胡祥;胡平生;徐虹

    目的:探讨来源于人羊膜间质干细胞(amniotic-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腹产胎儿的羊膜剪成碎片,加入胰酶37℃消化30 min,共2次,然后加入终浓度1.0 g/L的胶原酶和0.1g/L的DNA酶,37℃消化60 min,收集细胞,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培养基进行培养和纯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取4~6代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志,取扩增第3代后的AD-MSCs加入全反式维甲酸(RTR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结果:来源于羊膜的细胞种植于DMEM/F12培养基中后,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并纯化;流式细胞检测显示:CD29、CD44、HLA-ABC阳性表达,CD34、CD45、HLA-DR阴性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显示AD-MSCs经RTRA和bFGF诱导后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不表达胶质纤维性蛋白.结论:羊膜中存在间质干细胞,其可以在体外培养、扩增、纯化,并可在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 人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创伤大鼠行为学和学习、记忆评分的影响

    作者:张鹏;宋来君;杨波;杜英;关方霞;张智峰;万鼎铭;胡祥;胡平生;李建斌

    目的:研究人脐血间质干细胞(UCB-MSCs)移植对脑创伤大鼠的行为学和学习、记忆评分的影响.方法:健康孕妇顺产脐血经分离、培养得到的UCB-MSCs,移植于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的脑创伤模型大鼠受损脑组织内.分别于移植后2d及7d进行大鼠行为学评分,2周和4周行Y迷宫试验.结果:移植后2 d、7 d 2组组内行为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周学习评分和4周记忆评分2组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B-MSCs移植治疗脑创伤大鼠可提高其学习和记忆能力.

  • 人CD34+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作者:马希峰;杨波;杜英;阮丽荣;徐虹;胡祥;胡平生;王云龙

    目的:探讨人脐血来源的CD34+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为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打下基础.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法分离出人CD34+脐血干细胞,在含有B27、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重组干细胞因子(rhSCF)的营养液中培养,用核荧光染色剂Hoechst33258标记细胞;制作大鼠脊髓横断模型,造成大鼠下肢瘫痪,在脊髓损伤3 d移植荧光标记的CD34+脐血干细胞,观察移植后的动物行为变化、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等.结果:脊髓损伤大鼠移植CD34+脐血干细胞5~6 d可见瘫痪大鼠的后肢肌力开始恢复,10~15 d后可出现爬行,3~4周后后肢活动活跃;对照组瘫痪的肢体未见恢复.脊髓移植区肉眼可见有增生的组织充填,镜下有大量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的细胞,移植区Hoechst33258荧光标记阳性细胞增生.结论:移植的CD34+脐血干细胞可在移植部位增殖,并使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有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手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z1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