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중화검험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52/R
- 国内刊号: 韩锟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肠杆菌科临床株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研究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肠杆菌科临床株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aac(6')-Ib-cr的分布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 从天津地区8家三甲医院收集环丙沙星耐药(CPLX,MIC≥4μg/ml)的肠杆菌科菌株共116株,包括77株大肠埃希菌、24株阴沟肠杆菌、15株克雷伯菌属细菌.应用PCR方法筛查所有临床株的qnrA基因,并对大肠埃希菌进行aac(6')-Ib的检测;琼脂稀释法测菌株的药敏情况;DNA测序检测aac(6')-Ib-cr基因变异体;接合传递试验方法探讨细菌质粒介导的耐药性传递.结果 116株喹诺酮类耐药的肠杆菌科临床株中未发现qnrA基因阳性株;77株环丙沙星耐药的大肠埃希菌.15株检出aac(6')-Ib,其中对卡那霉素耐药10株、中敏4株、敏感1株;选出对卡那霉素耐药表型不同的6株菌的aac(6')-Ib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表明5株菌在第223位(T→C或T→A)和454位(G→T)发生变异,均携带aac(6')-Ib-cr;6株测序菌株中4株接合传递成功,临床株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的耐药性部分传递给了受体株.结论 qnrA基因在天津地区116株肠杆菌科临床株中甚为罕见;首次在天津发现aac(6')-Ib-cr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
-
全血电阻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程度对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评价
目的 研究全血电阻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程度对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 比较全血电阻法和经典的血浆光学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程度的重复性.采用全血电阻法,分别以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和胶原为诱导剂,检测30名健康志愿者和60例服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程度.采用Kappa分析比较全血电阻法和经典的血浆光学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程度的一致性.结果 全血电阻法的平均CV值为4.8%,优于血浆光学法(CV值为7.7%).采用全血电阻法,分别以ADP、花生四烯酸和胶原为诱导剂,健康志愿者的平均聚集程度分别为(9.6±3.4)Ω、(10.4±2.8)Ω和(13.5±2.2)Ω.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的患者,以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95%的患者血小板聚集程度为0Ω.服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程度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ADP为诱导剂,t=2.391,P<0.05;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t=4.057,P<0.01;胶原为诱导剂t=2.047,P<0.05).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抑制剂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程度显著低于单独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t=3.646,P<0.01).另外,以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开始时间,有比健康志愿者延长的特点.经Kappa分析,表明全血电阻法和经典的血浆光学法两种方法检测患者对阿司匹林(Kappa=1)和氯吡格雷(Kappa=0.67)两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效果的一致性良好.结论 采用全血电阻法和多种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能力对帮助临床判断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辅助个体化用药是很有意义的.
-
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检测的意义
目的 研究发生伊马替尼(IM)耐药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ABL激酶区发生点突变的情况.方法 采集11例(血液学耐药7例,遗传学耐药4例)共计17份发生IM耐药的CML患者IM治疗前后的骨髓,采用半筑巢式扩增长片段逆转录-PCR(RT-PCR)的方法,应用分别位于BCR基因和ABL基因的引物进行2次PCR,扩增BCR/ABL基因ABL激酶区周围863 bp碱基,进行纯化、测序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发现3种突变,即G250E、E255K和T315I.其中,血液学耐药发生突变的频率为4/7,95%可信区间为18%~90%;而遗传学耐药发生突变的频率为1/4,95%可信区间为1%~81%.所有患者发生耐药前均未发生点突变.结论 发生IM耐药的CML患者BCR/ABL基因ABL激酶区周围存在高频率的点突变.通过对影响与IM结合的突变情况进行早期检测,有利于在发生耐药前进行治疗干预,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
伴AML-1/ETO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患者骨髓的多参数免疫表型特征
目的 探讨伴AML-1/ETO基因重排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AML-M2)患者骨髓的多参数免疫表型特征及多参数免疫表型检测对此亚型的预测性.方法 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30例经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FAB分型为AML-M2(简称M2/ETO+)患者骨髓的免疫表型,并与36例FAB分型为AML-M2、AML-1/ETO融合基因检测为阴性(简称M2/ETO-)和34例FAB分型为AML-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免疫表型进行比较.结果 30例M2/ETO+患者骨髓中均可见一群原始细胞(15.89%~68.53%)和一群侧向散射(SSC)较高异质性、分化的粒细胞.原始细胞表达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HLA-DR和髓系抗原CD33、CD13、MPO,并显示特异的抗原表达模式.在M2/ETO+患者中CD33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M2/ETO-和APL患者(MFI分别为98±75、244±184和845±523,P均<0.01),CD19(90.0%)和CD34+CD56+(100%)共表达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M2/ETO-(11.11%,25.0%)和APL患者(8.82%,0%),P均<0.01,与APL比较CD9+ MPO+的共表达率显著降低(0% vs.93.75%),而HLA-DR表达则显著升高(100% vs.27.27%).M2/ETO+患者粒细胞表达分化的髓系抗原CD11b和CD15,并可分为CD15+CD11b-和CD15+CD11b+两群,而成熟的粒细胞标志CD10均为阴性,并且81.48%M2/ETO+患者的粒细胞表达CD56,显著高于M2/ETO-患者(22.22%)和APL患者(17.56%).结论 伴AML-1/ETO基因重排的AML-M2型白血病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对其基因重排有较高的预测性.应用多参数免疫分型技术可较容易地将M2/ETO+亚型白血病与APL鉴别.
-
中国汉族人群TIM-3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哮喘的相关性
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过敏反应性炎症疾病,也是主要受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慢性复杂性疾病[1].在过敏性反应过程中以体内分泌大量白细胞介素4(IL-4)、IL-5等细胞因子,产生大量IgE产物,聚集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等大量炎症性细胞为主要特征[2-3].初始辅助性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活化后分化成2种表型和功能不同的亚型Th1和Th2细胞[4].
-
N末端B型钠尿肽原和大内皮素-1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作用及其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两检测指标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大内皮素-1(big ET-1)之间,两指标与心力衰竭(心衰)伴心房颤动(Af)、心衰伴肺动脉高压(PAH)等心血管病的关系,以及两指标对严重心衰患者半年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阜外医院严重心衰患者132人,测定他们入院时的血浆LgNT-proBNP和big ET-1浓度(酶联免疫法)以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随访观察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结果 严重心衰患者132人(NYHA Ⅲ-Ⅳ级,年龄24~80岁,男83人,女49人,LVEF 13%~66%),其血浆LgNT-proBNP与big ET-1呈正相关(r=0.414,P=0.000).有、无Af的两组间big ET-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有、无PAH的两组间LgNT-proBNP和big ET-1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0).以big ET-1诊断严重心衰患者伴PAH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0.65~0.83,P=0.000),以4.09 fmol/ml为big ET-1诊断心衰伴PAH的cutoff值时,灵敏度为71.4%,特异度67.8%.经过6个月的随访,132例严重心衰患者中,有20例发生心源性死亡(15.2%),有25例因心脏原因再住院(18.9%).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包括了年龄、性别、NYHA分级、LVEF、LgNT-proBNP、big ET-1等指标后,只有NT-proBNP是独立的心脏事件再发生的预后因素,RR为5.30(95%CI:2.07~13.55,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也只有NT-proBNP是独立的心源性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OR为13.67(95%CI:2.59~72.25,P=0.002).big ET-1、LVEF、NYHA分级等指标对严重心衰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生没有预后价值.结论 NT-proBNP与big ET-1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严重心衰伴Af的患者可能有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big ET-1可辅助诊断严重心衰患者伴发PAH;NT-proBNP可用于严重心衰患者半年期预后的评估,而big ET-1没有此预测价值.
-
广西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及基因分型研究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bomatis,CT)的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之一.CT感染后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后遗症,在女性中会出现输卵管源性的不孕、异位妊娠和盆腔炎,并且还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潜在危险因素[1];在男性中会发生附睾炎等[2-3 ].目前沙眼衣原体有19种血清型:A、B、Ba和C型引起沙眼;D、Da、E、F、G、Ga、H、I、Ia、J和K型主要为泌尿生殖道感染;L1、L2、L2a和L3型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4].对沙眼衣原体的分离株进行分型研究,将有助于监测特定型别的流行动态,也有助于临床上判定治疗失败与再感染的原因.本研究应用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广西地区性病高危人群的泌尿生殖道CT感染状况和CT基因分型进行研究.
-
2005-2006年我国九家教学医院分离的常见呼吸道病原菌的耐药监测研究
目的 调查2005-2006年中国社区呼吸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06年9月全国9家医院社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417株肺炎链球菌、208株流感嗜血杆菌、76株卡它莫拉菌和66株A群β溶血链球菌.琼脂稀释法测定莫西沙星等10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s).结果 全国9家医院,青霉素中介的肺炎链球菌(PISP)为23.0%,青霉素耐药的(PRSP)为24.5%.来自儿童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明显低于成人组(30.6%vs.64.5%,P<0.001).成人组中,上海瑞金医院PISP和PRSP明显高于其他8家医院(PISP 46.7%vs.15.3%,40.0%vs.17.3%,P=0.002).青霉素对417株肺炎链球菌的MIC范围为0.008~4 μg/ml.PRSP对头孢克洛、头孢丙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分别为2.9%、2.9%、53.9%、58.8%,未发现对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不敏感的PRSP.19.2%的流感嗜血杆菌和92.1%的卡它莫拉菌产生β内酰胺酶.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克洛、头孢丙烯的敏感性(88.9%、92.3%)低于其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敏感性(99.5%~100%).卡它莫拉菌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为92.1%~100%.9家医院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高的是杭州(41.9%)、广州(37.5%),其次是上海(26.3%~29.6%)、武汉(13.0%),低的是北京和沈阳(≤3.3%);成人组流感嗜血杆菌的产酶率高于儿童组(22.1%vs.11.1%,P<0.05).未发现对青霉素耐药的A群β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A群β溶血链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率高于75%.莫西沙星对肺炎链球菌、A群β溶血链球菌的MICs比左氧氟沙星低4~8倍.结论 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均有差异.革兰阳性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高耐药性值得关注,莫西沙星对呼吸道病原菌有优秀的抗菌活性.
-
不同pH值精子营养液对男性精液各参数的影响以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 研究不同pH值的精子营养液对男性精液各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精子尾部低渗肿胀实验、毛细管穿透实验分别检测了15名健康供精者的精液在pH值分别为4.2、5.2、6.2、7.2(为实验对照组)、8.2、9.2、10.2、11.2下的精子的活动率、活力、肿胀率,毛细管爬高高度,同时使用比色法检测精液在不同pH值下精子的钠-钾交换ATP酶(Na+/K+-ATP酶)的活性变化.结果 精子在中性和偏碱的溶液中活力较强,在pH值为4.2、11.2时,由于溶液pH值过酸或过碱,精子活动被完全抑制.以pH=7.2为对照组,除pH值为8.2组外,其余各组在精子尾部肿胀率、毛细管爬高高度水平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为5.2、6.2、9.2、10.2各组在精子活动率、活力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pH值为5.2、9.2、10.2下的精子肿胀率与精子活动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33、0.729、0.713,P<0.05),pH值为5.2、8.2、9.2、10.2下的精子肿胀率与精子的活力也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46、0.532、0.826、0.723,P<0.05).精子在低于或高于正常精液pH值条件下,Na+/K+-ATP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精子营养液在pH值为4.2、9.2、10.2、11.2时,Na+/K+-ATP酶的活性分别为(0.62±0.38)、(1.51±1.08)、(0.81±0.20)、(0.75±0.28)μmolPi/mgprot/hour,与对照组(pH=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低于或高于正常精液pH值条件下,氢离子浓度可能引起精子Na+/K+-ATP酶活性的下降,从而影响精子的活动率、活力、肿胀率和毛细管爬高高度,提示女性阴道pH环境改变也是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
-
原位杂交法快速检测末梢血中性粒细胞中的细菌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死亡率较高.传统的诊断方法以血培养法为主,但血培养受采血量、皮肤消毒、抗生素使用[1]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阳性率大约为10%左右.且无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假阳性[2].从标本采集接种至报告结果,大约需时1 d至2周左右,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Hybrisep(R)试剂盒通过原位杂交法(in situ hybridization,ISH),针对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吞噬的细菌DNA,采用系列特异性的DNA探针,于8 h内可检测鉴定出病原菌的种类.
-
自身淬灭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 mRNA
目的 利用自身淬灭探针技术建立一种能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融合基因mR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CML的诊断、疗效观察以及微量残留白血病(MRD)的监测提供有效手段.方法 用逆转录PCR方法(RT-PCR)扩增K562细胞的bcr/abl融合基因,A-T克隆法构建定量标准模板;设计自身淬灭荧光引物(探针),建立自身淬灭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FQRT-PCR),并对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灵敏度、重复性、稳定性进行检测;然后检测临床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bcr/abl mRNA.结果 建立的FQ-RT-PCR方法可检测10 copies/μl的bcr/abl重组质粒,并能从105个正常细胞中检出1个白血病细胞,该方法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2.1%、6.1%,线性检测范围为102~109 copies/μl.25例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mRNA表达量中位数为4.50×104[(0.45~89.00)×104]copies/μg RNA,其中11例慢性期初诊患者bcr/abl mRNA表达量中位数为5.45×104[(2.95~19.30)×104]copies/μg RNA,6例急变期患者bcr/abl mRNA表达量中位数为13.00×104[(4.10~89.00)×104]copies/μg RNA,8例慢性期治疗后复查患者bcr/ablmRNA表达量中位数为2.35×104[(0.45~5.12)×104]copies/μg RNA,CML急变期患者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与慢性期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41,P<0.05).PCR产物经电泳分析,其中21例CML患者为b3a2型,4例CML患者为b2a2型;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1例有bcr/abl mRNA表达,为b2a2型.结论 所建立的基于自身淬灭探针技术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特异、重复性好,结果用拷贝数表示,准确可靠,利于标准统一.可广泛用于CML的诊断、疗效观察以及MRD的监测.
-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指标在急性脊髓炎症性疾病中的意义
脑脊液(CSF)免疫指标测定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我们总结急性脊髓炎症性疾病患者CSF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以探讨其在CSF免疫水平变化中的临床意义.
-
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克隆表达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目的 克隆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制备和鉴定针对人PAI1的单克隆抗体,以检测PAI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逆转录(RT)-PCR方法从人乳腺癌细胞株MDA231总RNA中扩增克隆PAI1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MS2-PAI1融合蛋白.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常规细胞融合和选择性培养,亚克隆筛选出单克隆细胞株,纯化单克隆抗体.利用蛋白印迹(W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分析PAI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克隆了1 209 bp的PAI1基因全长片段.经ELISA双筛,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PAI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分泌抗体亚类均为IgG1,且均能特异识别PAI1,并与其他蛋白无交叉反应.Wb结果显示,该抗PAI1单抗与MS2-PAI1融合蛋白以及细胞中的天然蛋白均能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该单抗与人乳腺癌细胞株MDA231和乳腺癌组织结合后,呈阳性反应.结论 克隆了人PAI1基因,通过原核表达产物制备并纯化了针对PAI1的单克隆抗体.初步检测PAI1能在乳腺癌细胞和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这为深入研究PAI1基因功能和检测临床肿瘤组织及体液中的PAI1奠定了可靠基础.
-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血清中高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子,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比其天然形式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更强.Toll样受体4(TLR4)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2],在粥样斑块组织特别是在脂质丰富、巨噬细胞浸润的部位显著表达和活化.TLR4启动的胞内信号转导终能激活核因子kappa B(NF-κB),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免疫炎性细胞因子、共刺激分子以及黏附分子等.本实验利用体外培养的人单核巨噬细胞株,研究ox-LDL刺激对TLR4表达和NF-κB活性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分析ox-LDL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TLR4的相关性.
-
三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慢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根据其形态和是否大量产生藻酸盐可分为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由于大量产生藻酸盐而更易形成生物被膜,使其逃逸机体免疫清除和增强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1-3].研究表明,mucA基因突变是造成铜绿假单胞菌发生黏液型转换的主要机制[4-5].目前已发现的mucA基因突变类型有多种[6],mucA基因突变类型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极可能造成较大影响.本课题组从临床分离了3株稳定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muc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其mucA基因序列有较大差异,并进一步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
血肌酐检测和肾小球滤过率估计
准确估计肾脏功能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血肌酐检测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对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FR)非常重要.应用国外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的公式时应注意是否适合中国人群.
-
应用放射性核素方法测量肾小球滤过率及相关技术问题
应用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或肾动态显像获得肾小球滤过率(GFR)是临床常用的测量方法,核素显像的特点在于获得肾血流和尿路排泄系列影像的同时计算GFR及其他参数,方法实用简便,GFR数值通常与临床判断或与其他计算GFR的方法相吻合.但核素显像测量GFR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测量放射性剂量的准确性、"弹丸"注射技术、患者的体形变异和肾脏位置差异、肾脏疾病严重程度和肾外因素干扰、计算机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因素等,因此计算GFR的精确度存在不确定性,临床要特别注重参考其他相关指标综合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
-
应关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正确应用和人血清肌酐测定的标准化
慢性肾脏病是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实验室技术人员和临床医生认识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慢性肾脏病筛查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和各种人血清肌酐测定系统的分析性能对其估算值的影响,对于肾脏病膳食改善(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方程在慢性肾脏病(CKD)诊断、治疗中的正确应用具有作用.本文介绍了各种常用肌酐测定系统间的变异、偏倚对eGFR估算值的影响及国际人血清肌酐测定标准化的进展.
-
不动杆菌属菌种主动外排系统的研究进展
不动杆菌属是一种非发酵糖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健康人的皮肤表面,耐受干燥及普通消毒剂,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败血症、尿道感染,以及免疫缺陷患者、术后患者感染.近年来,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不动杆菌已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因为一旦亚胺培南耐药,就意味着对现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如今已出现越来越多的泛耐药不动杆菌造成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报道,值得我们关注.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较为复杂,包括产多种β内酰胺酶(AmpC酶、ESBLs、碳青霉烯酶)、膜通透性降低(Omp 20 000的缺失)及主动外排泵表达增强.本文将对不动杆菌中主动外排系统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游离轻链(free light chain,FLC)为免疫球蛋白中未与重链(γ、α、μ、δ、ε)相结合的轻链,包括游离κ和λ,可出现在许多恶性浆细胞病患者的血清和尿液中.尿液中单克隆的FLC于150年前由Henry Bence Jones医生从骨髓瘤患者尿液中发现,并命名为本周蛋白[1].本周蛋白是血液中过多的FLC经肾小球滤过过程中,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后,自尿中排泄出的蛋白.其排泄受肾功能影响较大,而血清中FLC的检测历经色谱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及比浊法等,但由于上述方法操作繁琐或特异性差等原因未能在临床中开展应用,直到近年建立了乳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后,才得到较广泛地认可和应用.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试剂间化学污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测定试剂盒目前已在各医院检验科大量应用,但在检测病人标本时,由于存在试剂间的化学污染,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4],这一点目前并未得到生化检验人员足够的重视.出现问题时,往往未能追究原因,以避免相似问题的再发生.本文结合实际,探讨试剂间化学交叉污染的来源及如何避免的对策,希望引起检验人员重视,以减少此类污染带来的结果准确性问题.
-
附红细胞体病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g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机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容易误诊,本院收治1例,曾被误诊为肝硬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手外伤合并产气荚膜梭菌和诺氏梭菌感染一例
患者,男,25岁,因右手腕机器轧压后离断12 h入住本院.手外科检查:右前臂自近腕横纹处离断,仅部分肌腱相连.右前臂自肘下肿胀,有压痛.触及皮下有空虚感,断手腕骨及附近组织消失,伤口损伤、污染严重.后行"右手腕清创,断腕再植术",术后抗感染支持治疗.术后24 h内肢体逐渐肿胀、变红,体温升高,换药时见伤口内大量恶臭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再植手肿胀明显,皮肤红、热、部分变黑,全身生命体征欠稳定,体温40℃.血常规:WBC 16.5×109/L;中性分叶粒细胞0.78;Hb 69.9 g/L.伤口分泌物涂片检查:见2种形态G+杆菌,一种为G+粗大杆菌,有荚膜;另一种为G+短粗杆菌,有芽孢.初步诊断:气性坏疽.
-
白族老年人血细胞分析参数的调查研究
血细胞分析是医学检验的基础,是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检验指标,它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以静脉血为标本的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血细胞检测的水平,但临床医师分析检验报告仍普遍引用手工法末梢血的正常参考值,由于采血部位和检测方法的不同导致血细胞检测结果存在着差异.
-
电泳技术的临床应用
电泳是一种带电分子在电场中向着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利用电泳现象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称电泳技术.早在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Rcoss就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泳实验.1937年,Tiselius教授利用界面电泳将血清蛋白成功地分离成5种成分,开创了电泳技术的新纪元.20世纪60~70年代,当滤纸、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介质相继引入电泳以来,电泳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
全国血液体液学检验质量控制培训班会议纪要
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主办的"全国血液体液学检验质量控制培训班"于2007年7月31-8月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检验科、血液科以及相关临床实验室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
北京市13家医院31套血清肌酐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部分医院临床实验室血清肌酐检测的变异.方法 以现场调查的方式向参加调查的13家实验室(31套检测系统)发放添加不同纯度肌酐标准物质的冰冻混合人血清样本8支(肌酐浓度80~1 000 μmol/L),具不同浓度肌酐的患者冰冻混合血清样本8支,按照各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测定肌酐.结果 对于添加不同纯度肌酐标准物质的冰冻混合人血清样本,实验室间各检测系统肌酐测定结果的总CV为5.74%~9.68%,Beckman封闭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CV为2.64%~5.70%,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开放检测系统的CV为5.96%~9.97%,酶法的CV为1.13%~8.95%;对于患者混合血清样本,总CV为5.90%~11.69%,Beckman封闭检测系统的CV为2.53%~9.69%,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开放系统的CV为5.92%~10.11%,酶法的CV为1.23%~10.30%.与Beckman封闭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相比,Dade检测系统(采用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所有血清肌酐结果的偏差为-5.99%~-0.35%,对于除Dade检测系统外的采用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的其他检测系统,当血清肌酐浓度<200 μmol/L时,测定结果偏高,且随肌酐浓度降低,正偏差增大,大为11.85%,而在血清肌酐浓度>200 μmol/L时,显示负偏差,大为-8.45%;采用酶法的所有检测系统测定结果均为负偏差,大可达到-8.88%.结论 实验室间血清肌酐测定结果的变异较大,封闭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好,开放检测系统测定结果可比性较差,酶法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系统偏低.肌酐测定的标准化亟待解决.
-
临床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的分析性能验证与实验方法
目的 建立临床化学发光免疫检验方法学性能验证方案和实验方法.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结合工作实际,设计验证方案,并对Bayer Centaur 240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测定血清AFP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6大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厂家(德国拜尔公司)提供的分析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FP含量在77.4、168.0 ng/ml时,日间不精密度分别为5.70%和4.84%,与厂商日间不精密度(4.9%和5.0%)基本一致;4个浓度校准品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倚均<5%,5份室间质评控制品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倚在-3.4%~11.9%之间;检测低限为1.04 ng/ml,略低于厂商的检测低限(1.30 ng/ml),生物检测限在2.65~3.53 ng/ml之间,功能灵敏度为3.53 ng/ml;分析测量范围为3.53~912.00 ng/ml(厂商线性范围1.3~1 000.0ng/ml),临床可报告范围为3.53~182 400.00 ng/ml;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为0.6~7.7 ng/ml(厂商参考区间<8.1 ng/ml).结论 Bayer Centaur 240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AFP的分析性能符合临床要求,验证方案和实验方法简便易行.本研究对规范医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认可,提高化学发光免疫检验质量有重要意义.
-
两种不同检测系统测定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 评估两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方法 Cys C分别采用Dade Behring(德灵)公司出品的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和上海景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品的透射免疫比浊法试剂盒进行测定,评价的方法学指标为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性、相关及偏倚.结果 Cys C浓度在0.6~5.0 mg/L时,两家试剂总变异系数(CV)<8%,检测线性范围为0.4~6 mg/L.血红蛋白<10 g/L,胆红素<300 mg/L,维生素C<5 g/L对两家试剂检测干扰<10%,在可接受范围内.甘油三酯(TG)≤20 mmol/L时德灵试剂检测不受影响(干扰<10%).景源试剂TG≥15 mmol/L时低值血浆干扰>10%,高值血浆不受干扰.50份血样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景源检测试剂盒与德灵的PENIA测定方法相关性良好(r=0.98,P<0.01).线性回归分析经Cusum检验显示两方法间偏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景源测定结果较德灵结果偏低,平均偏倚为-0.16.对同一份样本景源与德灵测定Cys C的小至大偏差范围为1.1%~23%,平均为5.1%.结论 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抗干扰性、线性范围符合要求,但是系统间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审专家介绍
兰小鹏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教授、主任技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
自身免疫性肝炎伴类风湿关节炎一例诊断与治疗评析
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腹胀、乏力、双下肢浮肿8年,关节痛5年,加重2周,于2004年4月23日入住长征医院.
-
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肾脏病改变饮食试验(MDRD)方程在中国糖尿病人群中的临床适用性.方法 使用99mTc-DTPA直接检测463例(女219例,男244例,年龄14~88岁)中国糖尿病人群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并检测其血清肌酐(Scr)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C)浓度.以MDRD方程为基础与直接检测GFR比较,评估其在中国糖尿病人群中适用性,估算人种调整系数并与MDRD方程、国内改良MDRD方程比较;了解Scr及Sys C方法学因素对于估算GFR的影响;尝试建立以Cys C为基础的GFR估算公式;比较Scr及Cys C的临床适用性.结果 Scr及Cys C检测值倒数与放射性核素测量GFR检测值呈线性关系(r=0.69;r=0.83);Scr估算方程为GFR[ml·(min·1.73 m2)-1]=175×(Scr)-1.154×(age)-0.203×0.742(女性)×0.827(0.827为中国人群的人种系数).含此系数的MDRD公式估算GFR的临床诊断性能曲线(ROC曲线)下面积0.818,优于文献报道的MDRD方程(0.644)及国内改良MDRD方程(0.709).散射法检测Cys C估算方程为GFR[ml·(min·1.73m2)-1]=63.24×(Cys C)-0.3378;透射法检测Sys C估算方程为GFR[ml·(min·1.73 m2)-1]=59.02×(Cys C)-0.3880.使用Cys C估算GFR在60岁以上人群优于Scr估算的GFR(ROC曲线下面积0.722与0.583).方法学差异影响GFR估算,罗氏酶法Scr检测试剂结果可溯源至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明显低于苦味酸法Scr检测(Y=0.94X-0.02).如使用未溯源至IDMS的苦味酸法Scr试剂,应将方法学系数调整为186.结论 临床实验室报告估算GFR值,可使用Scr或Cys C抑制剂.使用Scr估算GFR应使用可溯源至IDMS的肌酐检测结果,并考虑人种因素.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肾移植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在肾移植术后,尤其是感染和排斥时,监测肾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检测65例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内、感染或排斥发生时及次日血清中Cys C和血清肌酐(Scr)的浓度,并测定30名健康人和30例非移植感染患者的Cys C和Scr作为对照.结果 健康人与非肾移植感染患者的Cys 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组(n=36)术后前3 d内Cys C分别较术前下降了69.2%、74.7%、75.8%(P<0.01),Scr相应的下降了38.4%、74.5%、81.4%(P<0.01).移植术后感染组(n=13)肾功能异常时,Cys C比Scr早(4.4±1.5)d升高,升高幅度分别为39.4%和35.3%(P=0.43);排斥组(n=16)Cys C比Scr早(2.7±1.8)d升高,升高幅度分别为148.9%和43.9%(P=0.0069).与肾功能稳定组作横向比较,术后感染组和排斥组的Cys C分别升高了38.7%和108.5%(P<0.001),Scr分别升高了34.2%和89.5%(P<0.001).所有肾移植患者术后3~28 d之间,Cys C与Scr呈线性正相关(r=0.785,P<0.0001).根据ROC曲线确定Cys C和Scr在术后排斥时的临界值分别为1.79 mg/L和122 μmol/L.排斥组Cys 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以及曲线下面积(AUC)均优于Scr(均P<0.05).结论 Cys C优于Scr,是一个能早期、灵敏、准确判断移植肾功能变化的血清标志物.
-
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价
目的 评价临床上常用的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指标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适用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以体表面积标准化的双血浆法99Tcm-DTPA血浆清除率测定值(rGFR)作为测定GFR的参考指标,比较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法(gGFR)、基于Scr的GFR评估方程7(MDRD 7)以及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等多种方法与rGFR的相关性,测定上述方法在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上述指标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准确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2.4±11.7)岁,病史(10.66±9.35)年,Scr、Ccr、gGFR、MDRD 7及Cys C测定结果均与gGFR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500、0.675、0.367、0.428及-0.588,P均<0.001),其中Ccr与rGFR值相关性好,其次为Cys C.Ccr、MDRD方程7及Cys C在判断GFR下降时的敏感度较高(分别为82.1%、85.7%及85.7%),显著高于Scr及gGFR方法(10.7%及46.6%,P<0.01);Scr在判断GFR下降时的特异度为100%,显著高于MDRD方程7的特异度(25.0%,P<0.01).Cys C和Cc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显著高于Scr,MDRD方程7和gGFR.Cys C的佳判定域值为1.18 mg/L,该域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和57.5%;Ccr的佳判定域值为62 ml/min,该域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和67.9%.结论 Ccr和Cystatin C能够较理想地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GFR的变化.
年 | 期数 |
2019 |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