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림상정신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220
  • 国内刊号: 32-13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侯钢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态度的现状调查

    作者:杨小龙;吕红波;焦歆益;张亚丽

    目的:调查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方法:于2014年1月至8月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颁布的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问卷《精神疾病态度问卷》对兰州市≥18岁常住城市居民(1600人,实际完成1369人)和农村居民(1500人,实际完成1337人)共2706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采用构成比描述.结果: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得分为(36.67±4.58)分(参考分12~60分).其中30.6%的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持正性态度,31.4%持负性态度,38.0%选择中立态度.结论:兰州市城乡居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仍不够正面,需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厌恶表情识别的对照研究

    作者:杨程青;管晓枫;王继军;刘娜;张天宏;李惠;周卉;朱俊娟;何磊英;黄楠;唐莹莹;吴海苏;陆峥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厌恶表情识别的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组(40名)和健康对照组(60名)应用Ekman标准表情库中的面孔生成刺激材料进行测试,研究比较两组人群对低、中、高不同程度厌恶表情的识别能力.结果:一级亲属组的厌恶表情识别总体准确率高于健康对照组(F=13.263,P=0.044);后续分析显示对低等程度厌恶表情识别的准确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96,P=0.004);表情识别反应时间在两组人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747,P=0.147).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存在厌恶表情识别能力异常.

  •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失匹配负波的对照研究

    作者:黄嘉艺;陈康林;高庆;王凤;李静;张晶;杨见;李名立;李喆

    目的:比较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失匹配负波(MMN)的差异及其与各自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患者(双相组)、55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组)以及5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MMN检测;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定各组总体功能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组病情严重程度.在控制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后,偏相关分析患者组MMN与临床特征及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GAF评分降低(F=53.96,P<0.01);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MMN潜伏期延长(F=44.31,P<0.01)、MMN波幅降低(F=5.39,P<0.01);双相组与单相组MMN潜伏期及MMN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相组MMN潜伏期与HAMD评分和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51,0.46;P<0.01);MMN波幅与HAMD评分和发作次数呈负相关(r=-0.35,-0.39;P<0.01);单相组MMN潜伏期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52,P<0.01),MMN波幅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47,P<0.01).结论: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异常MMN可能是抑郁发作的状态性标记.

  • 双相障碍治疗延迟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黄娟;张玲;王刚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治疗延迟时间(DUB)长或短的各自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238例双相障碍患者通过标准化问卷及访谈过程收集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短DUB(≤2年)组(95例)和长DUB(>2年)组(143例)进行比较,Logisitc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双相障碍患者的DUB平均时间为(5.6±6.4)年.短DUP组与长DUP组在性别(χ2=5.87,P<0.05)、年龄(Z=-4.28,P<0.001)、总病程(Z=-7.59,P<0.001)、总发作次数(Z=-0.92,P<0.001)及首发病形式(χ2=8.1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抑郁发作起病、总病程较长与DUB的长、短呈正相关(P<0.05或P<0.001).结论:双相障碍患者存在较长时间的治疗延迟,性别、抑郁起病及病程较长是影响DUB长、短的主要因素.

  • 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剂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作者:李武;胡春凤;李龙飞

    目的:探讨短期治疗后抑郁症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及其与注意力、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7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抑郁情绪,采用划销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试抑郁症组和65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的认知功能;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脑动脉血流速度,抑郁症组在抗抑郁治疗4~8周后再次重测.结果:短期治疗后抑郁症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快(t=2.45,P<0.05),但左、右大脑中动脉、左、右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仍低于健康对照组(t=-6.07~-12.14;P均<0.01);治疗后抑郁症组划销测验成绩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除净分IV外仍低于健康对照组(t=-2.54~-17.33;P<0.05或P<0.01);WCST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但仍多于健康对照组(t=9.33~15.13;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后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划销测验、WCST成绩显著相关(P<0.05或P<0.01);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值与划销测验总净分差值、WCST错误应答数差值及持续性错误数差值呈正相关(r=0.454,0.270,0.378;P均<0.01).结论:短期治疗后抑郁症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注意力、执行功能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未恢复到正常状态;注意力与执行功能受损可能与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变有关.

  • RABEP1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所致体质量变化的关联分析

    作者:张婷;张旭;汪昕;郝苏怡;姚应水;沈冲

    目的:探讨RABEP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抗精神病药治疗所致体质量变化的关联.方法:调查并随访1701例首发SZ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2~7周后的体质量变化.使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RABEP1基因rs1058398和rs1065482位点多态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RABEP1基因变异与SZ患者药物治疗所致体质量增加之间的关系.结果:使用阿立哌唑治疗的SZ患者中,rs1058398位点AG+GG基因携带者相比AA基因携带者体质量增加的风险显著升高;调整年龄、性别后,风险比(HR)为1.842(95%CI:1.066~3.184,P=0.029);使用氯氮平患者中,rs1058398位点GG基因携带者相比AA+AG基因携带者体质量增加的风险显著降低,调整后HR为0.135(95%CI:0.018~0.992,P=0.049);使用奥氮平患者中,rs1058398位点相加模型与体质量增加相关联,调整后HR为1.740(95%CI:1.031~2.936,P=0.038).此外,使用奥氮平患者中,rs1058398位点GG基因携带者相比AA+AG基因携带者体质量增加的风险显著升高,HR为3.534(95%CI:1.406~8.883,P=0.007).使用阿立哌唑患者中,rs1065482位点CT+TT基因携带者相比CC基因携带者体质量增加的风险显著升高,HR为1.786(95%CI:1.034~3.083,P=0.037).结论:RABEP1基因rs1058398和rs1065482位点与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发生风险显著关联;RABEP1基因多态性与阿立哌唑、奥氮平、氯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有关.

  • 盐酸小檗碱对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影响

    作者:仇玉莹;李美娟;赵永萍;刘莹;李洁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干预效果,以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接受奥氮平单药治疗后出现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5例(终完成33例)和对照组35例(终完成32例),在原奥氮平治疗基础上研究组合并盐酸小檗碱900 mg/d,对照组合并安慰剂900 mg/d,观察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测量两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药物安全性.结果:以奥氮平使用剂量、使用时间为协变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F=4.569,F=78.784)、BMI(F=4.052,F=65.422)、WC(F=5.146,F=45.068)及HOMA-IR(F=9.171,F=21.342)的组间效应显著(P均<0.05);体质量(F=78.784)、BMI(F=65.422)、WC(F=45.068)及HOMA-IR(F=21.342)的组间和治疗的交互效应显著(P均<0.01);而时间效应不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值及BMI变化值与HOMI-IR变化值呈正相关(r1=0.423,r2=0.403;P<0.05);与WC变化值无明显相关(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可降低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量增加,这可能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 精神科住院医师结业"5站式"考核评分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作者:何红波;宁玉萍;陈群;田成华;唐宏宇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医师"5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的可操作性和信度,以评估现有各考核站点评估量表的可靠性.方法:根据"5站式"OSCE师资培训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针对临床技能站、临床思维站、临床沟通站这3个评分标准可能较难以把握的站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训练,培训过程包括对培训指标的讲解和分析,然后邀请若干广州市惠爱医院2年级的住院医师根据考核要求,对真实住院患者分别进行上述3个站点现场测试,首先指导老师现场评分示范与讲解,之后培训学员分组演练,后全体学员和指导老师一起集中对1位住院医师进行现场考核并评分.结果: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和临床沟通这3个考核站点组内评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中临床技能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97,临床思维ICC为1.000,临床沟通ICC为0.998.结论:经初步测试,精神科住院医师结业"5站式"考核评估标准经培训后一致性高,可能有利于精神科临床技能评估的标准化和客观化.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作者:冯秀娟;盖海军;王秀艳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原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8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完成41例)和对照组(37例,完成34例),研究组给予右侧额叶背外侧区低频(1 Hz)rTMS治疗;对照组予假刺激(0 Hz,部位同研究组)治疗;疗程10 d,未予药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治疗后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44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932,P<0.05).协方差分析结果示,研究组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因子、入睡时间因子、睡眠时间因子、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和总分的改善、以及SAS量表减分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rTMS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显著,对失眠伴随的焦虑症状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作者:任雁娟;李欣;林小敏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37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根据是否伴有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HAMD总分≥14分且睡眠因子分≥4分)253例和非睡眠障碍组(HAMD总分≥14分且睡眠因子分≤3分)125例;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关联测验评估两组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睡眠障碍组RBANS即刻记忆(t=-4.309)、视觉广度(t=-2.321)、注意因子(t=-4.555)、延时记忆(t=-2.282)得分及总分(t=-2.549)、WCST完成分类数(t=-3.459)、学习到学会(t=-2.406)得分显著低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或P<0.001);错误应答数(t=3.621)、持续性错误百分比(t=3.753)、Stroop色-词关联测验单色时间(t=2.010)、字义干扰反应时(t=2.168)、颜色干扰反应时(t=3.089)显著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或P<0.001).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损害有一定关联;伴睡眠障碍者较不伴睡眠障碍者认知功能损害更严重.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时间知觉影响的对照研究

    作者:戴立彬;程祺;张隽;吴灿灿;宋梓祥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时间知觉及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假刺激组各30例,两组在原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rTMS组采用1 Hz 100%运动阈值对右背外侧前额叶(rDLPFC)进行刺激,每周5次;假刺激组仅给予假刺激,疗程6周.于治疗前、后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采用时距复制任务评价时间知觉,以复制时距误差为时间知觉障碍改善的评估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减分值(F=20.80)、阳性症状减分值(F=7.04)、阴性症状减分值(F=27.61)及一般病理减分值(F=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600 ms复制时距误差(F=86.04)及3 s复制时距误差(F=11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TMS组治疗后600 ms和3 s时距复制误差减分值与PANSS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减分值正相关(r=0.365,0.401;P=0.043,0.039).结论:低频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时间知觉及精神症状均有改善作用,且时间知觉障碍的改善与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的改善呈正相关.

  • 伴与不伴冲动攻击行为双相Ⅱ型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比较

    作者:武伟敏;邹韶红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冲动攻击行为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修订版Barratt冲动量表(BIS-11)、修改版外显行为攻击量表(MOAS)、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及Stroop测验工具对愿意接受研究的72例双相Ⅱ型障碍患者进行测评,分析比较伴攻击行为组(38例)和非攻击行为组(34例)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结果:攻击组与非攻击组在MoCA量表抽象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51,P<0.05);攻击组在Stroop测验上单词、颜色、词色得分显著低于非攻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0,t=-2.096,t=-2.254;P均<0.05).结论: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与认知功能损害无显著关系;不能作为预测认知功能损害的外在因素.

  • 抑郁症、焦虑症与强迫症患者Stroop效应及事件相关电位的比较研究

    作者:徐建勋;马毓;母代斌

    目的:探讨色词Stroop测验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在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及评估价值.方法:对123例抑郁症、121例焦虑症、68例强迫症患者及11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色词Stroop测验及Brain Master脑诱发电位系统完成视觉P300检测.结果:病例组较正常对照组、抑郁症组较焦虑症组和强迫症组Stroop测验D卡片的应用时间明显延长、正确阅读数减少(F=7.011,F=20.94;P均<0.05).抑郁症组P300的N1、P2、N2潜伏期短于焦虑症组及强迫症组,P3波幅低于焦虑症组及强迫症组(P均<0.05);焦虑症组P2潜伏期及P3、P2波幅低于强迫症组(P均<0.05).结论:抑郁症、焦虑症及强迫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症损害程度较重.

  •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伴失眠症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赵文清;杨旭娇;宋立升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伴失眠症状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收集178例GAD患者一般情况并进行APGAR家庭功能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GAD-7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的评定,对人口学特征、家庭功能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PSQI总分7分为界,将178例GAD患者分成GAD伴失眠组(PSQI>7,129例,72.5%)和不伴失眠组(PSQI<7,49例,27.5%);两组在年龄、家庭功能总分、GAD的部分症状严重程度和焦虑障碍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9~4.790,P<0.01或P<0.001).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53,95%CI:1.021~1.087;P=0.001)、HAMA总分(OR=1.112,95%CI:1.038~1.192;P=0.002)及APGAR家庭功能总分(OR=0.797,95%CI:0.691~0.919;P=0.002)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焦虑程度高、年龄偏大是GAD患者伴失眠的危险因子,良好的家庭功能是GAD患者免受失眠困扰的保护因子.

  • 吸毒者内隐自尊水平和稳定性与对毒品内隐态度的关系

    作者:杨昕;梅峰;欧红霞;李桦;林小亚

    目的:探讨吸毒者内隐自尊水平及稳定性与对毒品内隐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160例(终完成142例)吸毒者的内隐自尊水平进行测量,并测量负反馈情境下其内隐自尊水平的稳定性;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测量吸毒者对毒品的内隐态度.结果:吸毒者内隐自尊水平与对毒品内隐态度呈正相关(r=0.226,P<0.01),内隐自尊稳定性与对毒品内隐态度呈负相关(r=-0.213,P<0.05).内隐自尊水平能够预测对毒品的内隐态度,并且在内隐自尊稳定性和对毒品内隐态度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结论:吸毒者对毒品内隐态度与其内隐自尊水平和内隐自尊稳定性有关,内隐自尊稳定性通过内隐自尊水平的中介作用影响吸毒者对毒品的内隐态度,而内隐自尊水平会直接影响吸毒者对毒品内隐态度,是影响吸毒者复吸行为的重要因素.

  • 微信医患互动平台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刘家莲;王红兰

    目的:探讨微信医患互动平台对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317例住院后获临床痊愈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62例(完成151例)和对照组155例(完成140例),两组定期接受实验室检查、电话随访及康复指导,研究组另加入微信医患互动平台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1、3、6、9、12个月后采用躁狂量表(BRMS)及药物依从性评价量表(MARS)评定两组的干预效果及服药依从性;采用自制问卷在干预1年后评定患者及家属对双相障碍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BRMS总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t=3.1880~8.2478,P均<0.001);MARS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7.3012~19.2907,P均<0.001);随访1年后,研究组在精神疾病病因认识、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对前驱期症状的识别、疾病复发的先兆、出院后定期实验室检查、出院后社会功能恢复方面的知晓情况优于对照组(t=4.1433~13.1208,P均<0.001).结论:微信医患互动平台对提高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 远记忆评估对伪装智能减退者的识别作用

    作者:吴书昊;吴天诚

    目的:探讨在司法鉴定中远记忆评估对伪装智能减退者的识别作用.方法:对参加法医精神病学培训的鉴定人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对鉴定人中回收的52份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Ridit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年龄、性别等10个题目具有统计学优势(P均<0.05);身体定位因子中,所有题目的正确回答率均在40%以上;其他因子中,与自身身体相关的某些题目其正确回答率也较高(P<0.05或P<0.001).在5个因子间,自身定向、身体定位及数字概念的正确回答率较高(P<0.05或P<0.001).结论:从司法鉴定人的视角出发,远记忆评估法对伪装智能减退者具有肯定的识别作用.

  • 男性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糖脂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的关系

    作者:周莉娜;南彩;王惠玲;王高华

    目的:探讨男性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糖脂水平、炎症因子、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有自杀行为(23例)和无自杀行为(112例)的男性抑郁症患者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是否伴有躯体疾病、是否首发、精神疾病家族史、自杀家族史等资料,抽取空腹血标本检测空腹血糖(FBS)、血浆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无自杀行为组相比,有自杀行为组的首发抑郁症患者更多(P<0.05)、hs-CRP水平较高(P<0.05)、TSH水平较低(P<0.05).结论:男性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与首次发病及血清hs-CRP、TSH水平有关.

  • 未服药原发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研究

    作者:黄承保;王小莉;强强;舒京平

    本研究探讨未服药的原发性失眠患者(PI)与正常人认知功能的差异,并比较认知功能损伤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1 对象和方法PI组: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精神科的PI患者80例.入组标准:由我院主治以上医师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做出PI诊断;研究前1个月未使用任何精神科药物,尤其是镇静安眠类药;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智力正常,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24分.80例 PI患者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 33 ~60岁,平均(47. 51 ± 7. 10)岁;受教育年限(9. 56 ± 2. 85)年;病程(26. 39 ±11. 93)个月;MMSE(28. 48 ± 1. 46)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13. 36 ±3. 09)分.

  • 帕罗西汀致动眼危象1例

    作者:孙振晓;于相芬

    1 病例患者,女性,17岁,学生.因"少语、忧愁2个月余"于2016年9月8日来诊.患者于2016年7月出现少语、忧愁、想高兴高兴不起来,对任何事情均不感兴趣,有生不如死之感,但未见行动,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无端闻到自己阴部发出臭味,怎么洗都洗不去,不但自己能闻到,而且感到其同学也能闻到,感到同学回避与她接触,烦躁不安;于2016年9月8日来诊.

    关键词: 帕罗西汀 动眼危象
  • 精神分裂症患者水中毒致癫痫及横纹肌溶解症1例

    作者:余姝;李涛

    1 病例患者,男性,26岁,未婚,无业.因"自语独笑、感被害15个月,加重5个月"于2016年6月27日入院.入院前1年曾服用过2个月喹硫平,剂量不详,治疗后病情好转自行停药.既往史无特殊.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接触被动,检查欠合作,查及幻听及被害妄想,思维散漫,情感交流差,情感反应不协调,行为紊乱,有时独自发笑,甚至在病区裸奔;自知力缺失.

  • 药物成瘾的冲动性经典范式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阮晓璐;赵敏

    冲动性是药物成瘾患者重要特征之一,对成瘾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药物成瘾患者的冲动性,从冲动行为和冲动选择两个层面,对经典研究工具和结论进行总结.

  • 布南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

    作者:陆峥;管晓枫;张明园

    本文就布南色林的药理学特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标准方案及其变式

    作者:王纯;Pigeon R Wilfred;张宁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是失眠治疗的有效措施.本文对CBT-I理念、核心技术、标准方案、短程治疗和网络及计算机化的CBT-I进行综述和介绍.

  • 外科全麻手术与创伤后应激障碍——读者来信

    作者:侯钢

    编辑先生: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的描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严重创伤所引起的,其创伤的严重程度应达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据悉,国外有"外科全麻手术引起PTSD"的相关报道,这样的病例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几乎从未见过.请问专家:外科全麻手术怎么会成为"严重创伤"而引起PTSD 的?

临床精神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