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중국림상심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611
  • 国内刊号: 43-121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姚树桥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压力与负性情绪:婚姻的调节作用

    作者:万懿;张腾霄;杨辉;刘正奎

    目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负性情绪水平,分析他们在城市中遇到的生活压力对负性情绪的影响,以及婚姻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自编的城市生活压力量表、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评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调查了全国22个省的790名新生代农民工.结果:SDS的检出率(>53分)为45.18%,平均分为51.62±8.72分;SAS的检出率(>50分)为35.04%,平均分为45.63±9.73分;抑郁和焦虑总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婚姻状况(未婚/已婚,配偶相伴/分离)在城市生活压力和负性情绪的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生活压力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未婚农民工,经济窘迫是危险因素;对于已婚农民工,配偶相伴时人际缺失是危险因素.

  • 幼儿说谎与问题行为、家庭功能的关系

    作者:董会芹;刘倩;张文新

    目的:探讨幼儿说谎与问题行为、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使用幼儿说谎问卷、家庭功能问卷以及儿童行为记录表-家长版对445名3-6岁幼儿进行调查.结果:①幼儿说谎能够正向显著预测除社交退缩以外的其他所有问题行为;②家庭功能中的情感卷入和行为控制两个维度能负向显著预测幼儿的说谎.结论:幼儿说谎与问题行为具有共发性,与家庭功能发挥不好有关.

    关键词: 幼儿 说谎 家庭功能
  • 心理分离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作者:黎亚军;高燕;苑春永

    目的:考察文化取向、心理分离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对539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集体主义文化取向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分离在二者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②心理分离的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在女生群体中,心理分离可以部分中介在集体主义文化取向对生活满意度的积极影响,而在男生群体中,心理分离不能中介集体主义文化取向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论:心理分离在集体主义文化取向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

  • 大学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序列中介效应分析

    作者:李志勇;吴明证;欧阳儒阳;安德宝

    目的:探讨自尊和担忧在大学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关系间的序列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滨州忧虑问卷、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4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208,P<0.001),与担忧(r=0.442,P<0.00l)和社交焦虑(r=0.232,P<0.001)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担忧(r=-0.340,P<0.001)和社交焦虑(r=-0.420,P<0.001)呈显著负相关;担忧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256,P<0.001).②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社交焦虑的直接效应显著(β=0.130,P<0.05),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9.51%.同时,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通过自尊和担忧对社交焦虑的间接效应也显著(β=0.199,P<0.05),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0.49%,其中,自尊和担忧的序列中介效应占间接效应的比例为7.04%.结论:自尊和担忧在大学生无法忍受不确定与社交焦虑关系间发挥着序列中介作用.

  • 军人忠诚度研究进展

    作者:王芙蓉;杨芳

    忠诚是保证军队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石.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军人忠诚度的内涵概念、结构维度、测量工具及相关变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军人忠诚度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整理,对新形势下我军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 评价干预改善高一学生的学业情绪

    作者:马惠霞;王萍

    目的:干预高一学生对同伴和对自我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从而增加学生的良好学业情绪.方法:运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XX市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117名学生进行测评,随机选取两个班并分别指定其为实验班(59人)和对照班(58人).采用班级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的办法,干预实验班学生对同伴和对自我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干预前后学生的学业情绪.结果:干预后实验班学生积极高唤醒中的自豪情绪和消极高唤醒中的焦虑情绪得分显著降低;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中放松、平静隋绪得分显著增高.消极高唤醒中的焦虑和恼火、消极低唤醒中的无助和心烦情绪,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得分均有显著降低.结论:通过改变对同伴和对自我的评价、增加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能够改善高一学生的学业情绪.

  • 博彩动机研究:测量、影响因素及效应

    作者:李娜;罗小兵;史文文;刘炼;叶绿;王斌

    该文首先介绍博彩动机的四种测量工具,其次是梳理博彩动机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人格特质、差点赢和外部环境等,再次是分析博彩动机的效应,包括博彩参与和博彩成瘾.后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博彩动机测量工具的平衡与发展、质性研究视角的博彩动机研究、建构博彩动机的前因和结果模型.

  • 自闭症儿童家长的泛自闭症表型及与共情能力的关系

    作者:钱乐琼;肖晓;杨娜;周世杰

    目的:探讨自闭症儿童家长的泛自闭症表型及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向159名自闭症患儿家长和211名正常儿童家长进行泛自闭症表型问卷(BAPQ)和共情商数问卷(EQ)调查.结果:自闭症儿童家长组的泛自闭症表型总分及三个分量表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家长组(P<0.05);自闭症儿童家长组在共情商数问卷 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家长组(P<0.01);泛自闭症表型总分及三个分量表分、共情商数分无显著性别差异;泛自闭症表型总分及三个分量表分与共情商数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7~0.455,P<0.05),其中冷漠个性和语用障碍分别对共情能力具有负向预测效应(|β|=0.337、0.181,P<0.01).结论:自闭症儿童家长的泛自闭症表型与共情能力有着密切关联,其中冷漠个性和语用障碍维度对共情能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 自闭症儿童父母人格与共情及泛自闭症表型的关系

    作者:肖晓;杨娜;钱乐琼;周世杰

    目的:探讨自闭症儿童父母人格的基本情况及与共情、泛自闭症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问卷、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泛自闭症表型问卷(BAPQ)对173名自闭症儿童父母及253名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①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宜人性、严谨性、外向性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父母,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②自闭症儿童父母观点采择、共情关心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父母,个人痛苦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③人格各维度与IRl-C、BAPQ总分及各维度呈不同程度的相关;④人格各维度对IRI-C三个维度(共情关心、观点采择、个人痛苦)具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R2值在0.149~0.332之间);人格对BAPQ总分有显著预测作用(R2=0.132).结论: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存在与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类似的人格特征,大五人格特质与共情能力、泛自闭症表型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 高、低社交焦虑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比较

    作者:赵鑫;裴瑞雪;付丽;陈玲;周仁来

    本研究以13-18岁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交焦虑量表调查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水平,采用情绪调节问卷调查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比较高社交焦虑青少年和低社交焦虑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使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高社交焦虑青少年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频率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青少年,使用表达抑制策略的频率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青少年,这种现象受年龄因素的调节,在13岁青少年组中,高社交焦虑青少年(n=40)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频率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青少年(n=40),使用表达抑制策略的频率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青少年;在14岁和15岁青少年组中,高社交焦虑青少年(n=40)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频率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青少年(n=40),两组被试在使用表达抑制策略的频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15岁、l6岁和17岁青少年组中,高社交焦虑青少年(n=40)和低社交焦虑青少年(n=40)使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 老年人老化态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唐丹;燕磊;王大华

    目的:从身体、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以及自我态度和一般态度两个角度来探讨老年人的老化态度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对722名老年人施测老化态度问卷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结果:①老年人体验到的积极身体变化和心理获得显著高于心理社会丧失;自我老化态度比一般老化态度更积极.②老年人体验到的心理社会丧失和身体变化对其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但体验到的心理获得与之无关.③老年人的自我老化态度较一般老化态度可更有力地预测其抑郁水平.结论:老年人对年老的积极评价多于消极评价;老化态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紧密.

  • 尽责性和神经质影响拖延行为的中介机制

    作者:黄真浩;白新文;林琳;宋莹

    目的:探讨尽责性和神经质影响拖延行为的中介机制.方法:从某高校大三学生中抽取134名大学生,施测大五人格简表,时间管理量表,情绪应对问卷,以被试自拟任务的完成率和任务完成个数作为拖延的客观指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尽责性和神经质影响拖延行为的中介机制.结果:假设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很好(x2=168.13,df=128,P<0.05,CFI=0.94,TLI =0.93,RMSEA=0.049,SRMR=0.079).尽责性通过时间管理影响任务完成情况的间接效应为0.20,其90%的置信区间为[0.05,0.34],P<0.05;神经质经由情绪应对影响任务完成情况的间接效应为-0.18,其90%的置信区间为[-0.31,-0.06],P<0.05.两个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均不包括0,两条路径的完全中介效应均显著.结论:时间管理完全中介尽责性对拖延行为的影响,情绪应对完全中介神经质对拖延行为的影响,而且两种中介机制具有特异性.

  • 慢性广泛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特征、焦虑抑郁及述情障碍

    作者:史继红;王昆;李成文;葛欣;楚园园

    目的:观察医学上不能解释的和可解释的慢性广泛性疼痛(CWP)患者的临床特征、述情障碍、焦虑抑郁水平,探讨焦虑抑郁与述情障碍在CWP患者的相关性.方法:118例CW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疼痛科医师和心理科医师对其作出临床诊断,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标尺(VAS)、多伦多述情量表(TAS-20)、Spielberger特质焦虑问卷(TAI)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13)进行测量.结果:45例医学上不能解释的CWP(CWP-MUE)患者被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和适应障碍.31例CWP患者存在述情障碍.CWP-MUE患者的TAS-20总分、TAI和BDI-13评分均显著高于医学上可解释的CWP患者.述情障碍CWP患者的TAS-20总分、BDI-13和VAS评分显著高于非述情障碍CWP患者.CWP患者的TAS-20总分及DIF、DDF因子评分与BDI-13评分显著相关(r=0.294、0.303和0.248,P<0.01).结论:CWP-MUE存在相应的精神病学诊断,具有更高的述情障碍发生率和抑郁焦虑水平.

  • 上海市闸北区孕产妇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作者:胡海萍;吴志国;吴荣琴;张少觐

    目的:了解孕产妇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综合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产后抑郁筛查量表(PDSS)和孕晚期甲状腺素TT4、FT4测定对1238例孕产妇在孕晚期、产后1周、4周、8周、12周进行随访评估.结果:①五个时点HAD的焦虑发生率为5.2%、5.12%、4.95%、3.9%、2.53%:抑郁发生率:4.07%、10%、9.48%、6.23%、1.85%.②EPDS评估产后四个时点抑郁发生率为:10.08%、9.98%、8.64%、2.36%.③PDSS评估产后四个时点抑郁发生率为:9.84%、9.48%、7.48%、2.11%.④35岁以上高龄孕妇在孕晚期及产后1周、产后4周时抑郁、焦虑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35岁以下的产妇.⑤孕晚期有焦虑或抑郁症状的孕妇,在产后1周、4周、8周、12周发生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同期非焦虑或抑郁症状的孕妇.⑥孕晚期及产后1周、4周、8周、12周有抑郁症状孕产妇孕晚期TT4、FT4值均明显低于同期非抑郁症状的孕产妇,且低于正常范围.⑦孕晚期焦虑/抑郁症状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夫妻感情、孕前是否有抑郁症史和对分娩育儿知识的了解情况.⑧产后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夫妻感情、对分娩育儿知识的了解情况、工作学习压力、产妇本人是否有性别歧视、孕前是否有抑郁症史、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焦虑、烦躁、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结论:孕晚期及产后均有一定比例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孕晚期和产后焦虑/抑郁症状相关的危险因素不同.

  •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冲动性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作者:唐秋萍;苗冰;冯岩;潘辰;邓云龙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冲动性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自杀意念评估、MINI访谈中自杀危险性访谈及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量表对708例综合医院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既往存在自杀意念者占10.5%,近期(一个月内)存在自杀意念者占4.8%;②既往有自杀意念者的冲动性总分及运动冲动性因子显著高于既往无自杀意念的患者;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运动冲动性、性别对既往自杀意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运动冲动性得分者出现自杀意念的可能性是低运动冲动性得分者的3.01倍;④既往出现自杀意念而近1个月内无自杀意念的患者在运动冲动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近1个月出现自杀意念的患者.结论:运动冲动性可能对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意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人格障碍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凌辉;钟妮;张建人;阳子光;刘家旺;祁虹鹏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美国的人格障碍患病率约为1/10,澳大利亚约为1/15,而英国则是1/20,我国目前还没有权威的人格障碍患病率数据.人格障碍的危险因子可以分为早期经历和个体功能不良认知两大类,前者包括早期创伤经历、不良父母功能和教养行为、不良亲子关系.人格障碍研究在国外成果丰硕,从诊断到流行学研究,再到病因学和治疗研究,已形成连贯的研究体系.相比之下,我国长期以来严重忽视了人格障碍研究的重要性.虽近10年来开始在临床和研究领域关注人格障碍患者这一庞大群体的存在,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未来研究重点是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的人格障碍评估工具与诊断标准,加强病因学研究的整合,加强人格障碍的治疗研究,以及普及人格障碍的识别和防治的科学知识等.

  • 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

    作者:李建良;俞国良

    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要实施自杀行为必须同时具备受挫的归属感、知觉到的累赘感和习得的自杀能力三要素.文章首先分别论述了受挫的归属感、知觉到的累赘感和习得的自杀能力及其交互作用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相关实证研究对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的验证和应用;第三介绍了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是为自杀风险评估发展了新工具,二是为自杀干预指明了新方向;第四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如未来研究应采用纵向追踪的研究设计对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该理论的心理机制,为科学评估和干预自杀风险提供新的依据.

  •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基于视觉线索的基本情绪识别能力的元分析

    作者:杨娜;钱乐琼;肖晓;周世杰

    目的: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依靠视觉线索的基本情绪识别能力是否低于正常个体及各相关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应用RevMan5.0软件,对符合标准的28篇文献中的34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并以ASD组年龄、匹配因素、任务类型、刺激呈现形式为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D组在情绪识别任务上的得分或正确率更低.调节变量分析表明:①随着年龄的增长,ASD患者的情绪识别能力与同龄正常被试的差异越来越大;②匹配效果从差到好依次为根据生理年龄、非言语智力、言语智力、总智力进行匹配,即根据生理年龄匹配的两组被试情绪识别能力的差异大,根据总智力进行匹配的两组被试情绪识别能力的差异小;③在不同的情绪识别任务中,ASD患者根据情境采择情绪的能力缺陷显著,其次是根据动作判断情绪,根据面部表情识别情绪的能力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相对较小;④刺激呈现形式对合并效应的影响不大.结论:ASD患者依靠视觉线索的基本情绪识别能力存在缺陷;生理年龄、匹配因素和任务类型作为调节变量对研究结果有明显影响.

  • 职业女性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希望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旺;田丽丽;陆红

    目的:探讨职业女性的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希望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反刍思维反应量表(RRS)、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HS)、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对473名职业女性进行测量.结果:①职业女性的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希望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②希望在职业女性的反刍思维(强迫思考和反省深思)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结论:希望在职业女性的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 成年罪犯的人格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作者:罗艳红;蔡太生;李满林;唐鑫;陈贵

    目的:探查罪犯人格特征与攻击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冲动性量表、攻击行为量表对长沙421名服刑人员进行了测量.结果:①罪犯组在冲动量表各维度及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农村、城市居民群体和大学生三个群体.②相关分析表明,冲动量表中三个维度与愤怒、敌意、躯体攻击及攻击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攻击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外向性、宜人性、严谨性与愤怒、敌意、躯体攻击和攻击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③大五人格与攻击行为产生了1个显著的典型相关系数,冲动性人格与攻击行为产生了2个显著的典型相关系数,都达到了中等程度相关.回归分析发现人格特征对攻击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罪犯的人格具有显著的冲动性特点,其人格的神经质及冲动性特征能有效预测罪犯的攻击行为.

  • 抑郁人群想象未来的异常

    作者:陈静;胡治国

    对抑郁人群的想象未来进行研究,对于揭示抑郁人群普遍存在的绝望感和高自杀风险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抑郁人群想象未来的异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对未来积极预期的减弱;②对未来消极预期的增强.文章全面介绍了该领域的行为学和脑成像研究,并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 自我调控资源对限制性饮食者进食的影响

    作者:杜捷;陈红;苏艳华;高笑;孟景

    目的:探讨限制性饮食者在自我调控资源剥夺条件下的过量进食机制.方法:操纵自我调控资源,考察了61名女性(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者和非限制性饮食者在自我调控资源完整、自我调控资源剥夺条件下的进食量,以及该进食量与内隐食物态度、限制性饮食水平的关系.结果:自我调控资源剥夺导致了限制性饮食者的过量进食行为,且该进食量与自我调控资源剥夺条件下的内隐食物态度有关.结论:当自我调控资源不足,限制性饮食者进食享乐目标在引导进食行为中占主导,从而引发过量进食.研究结果支持饮食的目标矛盾模型.

  • 个人相关性对个体内隐和外显公平推理的影响

    作者:王美芳;袁翠翠;杨峰;张秀娟

    目的:探讨个人相关性对个体内隐和外显公平推理的影响.方法:预实验选取38名大学生,采用探测词再认范式考察了个体的内隐公平推理情况.正式实验采用探测词再认范式和7点评定量表考察了个人相关性对74名大学生内隐和外显公平推理的影响.结果:①被试对实验句子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控制句子的反应时;②在高、低个人相关条件下,被试对实验句子的反应时都显著长于控制句子,但在高个人相关条件下实验句子与控制句子的反应时差异更为显著;③高、低个人相关条件下大学生外显公平判断的评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个人相关性对大学生的内隐公平推理有显著影响,高个人相关条件下的内隐公平推理比低个人相关条件下更为强烈;但是个人相关性对大学生的外显公平推理无显著影响.

  • 情绪调整的记忆巩固促进熟悉性再认:来自脑电的证据

    作者:乔艳阳;张庆林;张利萍;王翠春;慕乾伟

    目的:考察情绪调整记忆巩固的心理及神经机制.方法:在被试记忆中性词语后分别呈现正、中、负三类不同效价的情绪图片,并在间隔一天后对词语进行再认测试,同时记录其脑电活动.结果:行为结果显示各情绪条件下再认率均显著高于随机猜测水平,而与正负情绪图片配对的词语再认率显著高于与中性图片配对的词语,且正负间无差异;ERP结果显示额叶前部发现明显的新旧效应,且正负情绪条件比中性条件诱发出更大的FN400新旧效应,但正负条件间无差异,与行为结果一致.结论:情绪调整的记忆巩固主要提高了基于熟悉性的再认成绩,与基于回想的再认无关.

  • 静息状态下未服药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杏仁核功能连接的研究

    作者:张小崔;雷辉;朱雪玲;朱熊兆;姚树桥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静息状态下未服药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杏仁核功能连接的异常改变.方法:对32例未服药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以双侧杏儿核为感兴趣区,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左侧杏仁核与左侧眶额皮层的功能连接显著减弱.结论:情感网络中眶额皮层-杏仁核功能连接的异常可能是重性抑郁症的一个重要神经病理机制.

  • 失败后自尊对自我相关信息记忆偏好的影响

    作者:田录梅;张向葵

    目的:探讨失败这一消极事件是否会增强高自尊者对自我相关信息的积极记忆偏好.方法:采用2(实验处理:失败组/控制组)×2(自尊水平:高/低)×2(性别:男/女)×2(信息效价:积极/消极)四因素混合设计,以320名大学生为被试.结果: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回忆了显著更多的积极信息,而且高自尊者在失败组比在控制组也回忆了显著更多的积极信息,而低自尊者没有这一显著差异.结论: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有更积极的记忆偏好,且失败增强了这一效应.

  • 共情中的具身模拟现象与神经机制

    作者:孙亚斌;王锦琰;罗非

    共情是人类长期进化形成的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大量研究认为模拟是共情发生的重要机制.观察他人的情绪会自动激活观察者加工自身相应情绪的脑区,并伴随生理唤醒、面部表情的自动模拟以及匹配他人躯体动作等具身现象.本文用模拟的视角来整合具身认知和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共情过程中具身的和内部的模拟现象,并通过以镜像神经元为基础的共享表征理论阐释了人们如何通过模拟来理解他人情绪的神经过程.后,作者针对当前共情研究中的局限性提出未来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 不同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程度个体的注意偏向研究

    作者:张姝玥;许燕

    目的:考察高寻求高体验、高寻求低体验、低寻求高体验、低寻求低体验这四类个体的注意偏向.方法:采用生命意义问卷在1136名高中生中筛选被试,获得每种类型的被试各32人.采用积极、消极和中性图片为实验材料,以点探测任务来考察四组被试的注意特点.结果:当积极和消极图片配对出现时,被试类型和图片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3,120)=10.91,P<0.001),高寻求高体验组对积极和消极图片的反应时没有差异,高寻求低体验组和低寻求低体验组对积极图片的反应时较长,低寻求高体验组对消极图片的反应时较长.当积极或消极图片与中性图片配对出现时,被试类型和图片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3,120)=13.93,P<0.00l),高寻求高体验组对积极和消极图片的注意偏向值没有差异,高寻求低体验组和低寻求低体验组对积极图片的注意偏向值显著低于消极图片,且显著小于0,低寻求高体验组对消极图片的注意偏向值显著低于积极图片,且显著小于0.结论:高寻求高体验者对积极和消极图片给予同等程度的关注,高寻求低体验者和低寻求低体验者对消极图片的敏感性高于积极图片是缘于其对积极图片的回避,低寻求高体验者对积极图片的敏感性高于消极图片是缘于其对消极图片的回避.

  • 道德厌恶启动后身体清洁词加工的时间特征:来自ERPs的证据

    作者:燕良轼;颜志雄;丁道群;邹霞;范伟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和语义启动范式,探讨语义启动道德厌恶后对身体清洁词加工的时间特征及其神经机制.方法:采用双字词启动范式,先呈现启动词(道德厌恶词VS非道德厌恶词),然后再呈现目标词(清洁词VS非清洁词),被试对目标词的字形结构作判断.通过启动词与目标词在脑电指标上有无差异来探讨其加工特征.结果:四类刺激在N1、N400成分上没有出现加工差异;在LPC成分上,启动词与目标词交互作用显著,当目标词为清洁词时,道德厌恶词启动条件下比非道德厌恶启动词条件下在左脑前、前中、中脑前部诱发了更大的LPC.结论:道德厌恶启动后个体表现出更强烈的身体清洁倾向,以缓解和释放厌恶感,保持良好的自我道德意象.

  • 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条件下时间表征的STEARC效应

    作者:任杰;曾智浩

    目的:考察在无提示线索、内源性提示线索和外源性提示线索时时间表征的空间-时间反应编码联合效应(spatial-tempor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STEARC).方法:以8个代表过去意义的时间词、8个代表将来意义的时间词为刺激材料,以判断其时间意义为任务,采用Posner的经典实验范式进行研究.结果:无线索提示时,注意与非注意条件下都没有出现STEARC效应;内源线索提示时,只有注意条件下出现STEARC效应;外源线索提示时,注意与非注意条件下都只有右手出现了STEARC效应.结论:注意水平影响STEARC效应的大小,线索提示的有效性是重要因素;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都可以产生STEARC效应,外源性注意的作用大于内源性注意.

  • 自我损耗对情绪自传体记忆具体性的影响

    作者:李博;赵笑梅

    目的:探讨健康个体受到自我损耗后情绪自传体记忆具体性的变化.方法:将60名健康个体随机分配到损耗组和控制组中,首先采用Stroop颜色辨别范式令损耗组被试自我损耗,控制组实施匹配的无关任务,然后采用自传体记忆测验(AMT)测量两组被试情绪自传体记忆具体性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控制组来说,损耗组在AMT中表现出自传体记忆具体性降低的特点;在排除了心境水平的影响后,积极词和消极词所提取的自传体记忆具体性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健康个体受到自我损耗后会使自传体记忆的具体性降低,且线索词诱发的情绪对自传体记忆的具体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 解释偏向矫正对大学生演讲焦虑的影响

    作者:李丹枫;余真真;段添翼;陈昕昱;杨智辉

    目的:探讨解释偏向矫正对演讲焦虑个体的干预效果.方法:以77名演讲焦虑的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和安慰剂组的被试接受四次、为期两周的解释偏向矫正干预.结果:两周干预后实验组演讲焦虑症状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安慰组和控制组,实验组在演讲者信心自评量表的生理行为、情绪情感和语言思维三个维度上均有显著改善,安慰剂组仅在演讲者信心自评量表的生理行为和情绪情感两个维度上出现显著差异,控制组没有显著变化;在生理指标上,实验组的脉搏变化在干预前后存在显著差异,安慰剂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安慰剂组的血压变化在干预前后均不显著.结论:解释偏向矫正的方法对缓解演讲焦虑有一定的效果.

  • 依恋回避个体对依恋相关词汇的注意偏向研究

    作者:李彩娜;党健宁;王武;贾锐

    目的:探索依恋回避个体的注意偏向.方法:采用“空间线索任务”范式考查了在依恋系统激活情况下,高、低依恋回避个体对三类不同词汇(依恋,情绪,中性)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在有效线索条件下,低依恋回避个体对以依恋词汇为线索的靶刺激反应时显著小于以中性词汇为线索的靶刺激反应时,表现出对依恋相关信息的注意警觉;在无效线索条件下,高依恋回避个体对以依恋词汇为线索的靶刺激反应时小于以中性词汇为线索的靶刺激反应时,表现出对依恋相关信息的注意回避.结论:依恋回避个体的注意加工具有警觉一抑制的特点.

  • 幸福感整合模型在不同年龄及性别群体的验证

    作者:陈志霞;李启明

    目的:以幸福感整合理论为基础,检验幸福感的整合模型.方法:调查了3192位不同年龄阶段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结果:①相关分析证实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之间显著正相关;②幸福感的整合模型在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性别群体具有跨年龄及性别群体的良好信效度.结论:幸福感整合模型(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得到检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 强迫闯入问卷修订版在中国大学生和临床样本中的应用

    作者:尉玮;王建平;何丽;闫煜蕾

    目的:将强迫闯入问卷修订版(ROII)引入中国,检验其在中国大学生和临床样本中的信效度与因素结构,并考察其诊断敏感性,建立量表的临床分界点.方法:通过方便取样对1545名大学生和169焦虑症的门诊患者进行测查;严格按照双盲方法对问卷进行翻译;选用强迫量表修订版、帕多瓦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作为效度量表;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诊断敏感性.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样本和临床样本都支持原有的两因素模型(自发性强迫与反应性强迫).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0.99,重测信度为0.70,聚合效度(0.36-0.67)、效标效度较好(P<0.05),区分效度可接受(0.10-0.40).总量表在非临床样本(AUC=0.75,95%CI=0.70-0.80)和临床样本(AUC=0.59,95%CI=0.50-0.69)中均有很好的诊断敏感性,分界点分别为17.5和20.5.结论:强迫闯入问卷修订版在中国大学生和临床样本中都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和稳定的因素结构,且具有较好的诊断敏感性,可以在中国文化下使用,并尝试作为临床评估的辅助工具.

  •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中国高中生实证调查

    作者:董文婷;熊俊梅;王艳红

    目的:验证心理健康双因素理论在中国高中生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213名高中生消极、积极两个层面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对不同模型进行比较,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数为理想,能够对心理健康内部结构做出好的解释;依据该理论的四分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划分,不同心理健康状态的高中生,在学业压力感受和学业情绪上差异显著.结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适用于我国高中生,心理病态和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指标,能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共同描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3~6岁幼儿努力控制的多主体评定

    作者:李晓巍

    目的:考察父母、教师、实验者三种主体评定幼儿努力控制的一致性.方法:以297名3~6岁幼儿为被试,以儿童行为问卷和礼物延迟满足任务、Stroop任务为研究工具,采用相关分析、多质多法分析等对三种主体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父母报告、教师报告和实验室观察对幼儿努力控制的评定结果存在中低程度的一致性;②父母报告和教师报告评定的幼儿努力控制两维度之间的相关高于实验室观察测得的结果;③三种主体评定的幼儿努力控制与社会能力的相关模式较为一致.结论:三种主体对幼儿努力控制的评定结果存在中低程度的一致性.

  • 无聊倾向量表(BPS):中文版的结构、信度及效度

    作者:刘勇;陈健芷;宋琳婷;赵宇;杨晓丽;张盼;周卉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引入无聊倾向量表(Boredom Proneness Scale,BPS),探讨该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因素结构,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BPS中文版调查了1230名大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129份.另用特质孤独量表、特质焦虑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自评无聊倾向条目在90名大学生中检验效标关联效度.3周后随机抽取64名大学生进行重测.结果:BPS中文版包括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2个维度,低卷入、高卷入、高刺激需求、低刺激需求和缺乏耐性5个分量表,共20个条目;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拟合良好(x2/df=1.60,CFI=0.91,TLI=0.89,RM-SEA=0.04,SRMR=O.06);5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57~ 0.81之间,重测信度在0.69~ 0.83之间;BPS中文版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结论:BPS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的无聊倾向测量.

    关键词: 无聊倾向 效度 信度
  • 人格G因素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李金德

    利用近10年中国大五人格的研究数据(K=14,N=8715)对五项人格因素间的相关做元分析后,以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人格G因素存在性.结果表明:人格二因素模型(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属于Alpha,外向性和开放性属于Beta)和高阶模型(在二因素模型的基础上让Alpha和Beta隶属于一个高阶因子GFP)要稍微优于单纯的一因素模型(五个人格因子直接隶属于一个高阶因子GFP).结论:人格G因素存在于中国近10年的大五人格研究中.

  • 兰格专念量表在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初步修订

    作者:胡婧;艾伦·兰格;张西超

    目的:修订兰格专念量表(Langer Mindfulness Scale,LMS)中文版,考察其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北京市11所中小学收集有效数据623份,并在三周后对其中的60人进行重测,重测有效数据48份.结果:LMS中文版包含13个题目,由寻求新意、创造新意和专注3个因子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结构效度较好,与其他量表得分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效标关联效度较好.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44,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550到0.832之间,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09,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566到0.717之间.男性教师在该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教师,高学历教师群体得分显著高于低学历教师群体;不同职位、不同婚姻状态的教师群体在该量表得分上差异不显著.结论:LMS中文版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群体有良好的信效度.

  • 成年初期大学生自主结构探索及量表编制

    作者:刘陈陵;周宗奎

    目的:编制成年初期(18-25岁)大学生自主量表,验证中国被试的多维自主结构.方法:运用开放式问卷、半结构访谈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相结合的量化研究方法,对884名中国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成年初期大学生自主量表由20个项目构成,包含四个维度(自我主张、自我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决断).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拟合指标(x2/df=2.512,NFI=0.92,NNFI=0.95,CFI=0.95,RMSEA=0.061),总量表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为0.868~ 0.636,重测信度为0.831-0.703;总分与维度(0.901~ 0.635)以及各维度间(0.664~ 0.161)显著相关,总分和各维度与效标GSES(0.528 ~ 0.164)显著相关.结论:中国大学生的自主结构是多维的,成年初期大学生自主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 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的临床信度和效度评价

    作者:郭田生;骆晓林;李新纯;姚美艳;张喜艳;周晓璇;朱娟娟;李淑春;李小玲

    目的:评价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4.o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P)、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10版(ICD-1O)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等为“金标准”,评估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诊断精神疾病及相关功能性疾病的信、效度.共入组835例来自湖南省脑科医院、湘潭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的患者.每位患者由2名精神科医师根据SCID-P或CCMD-3等诊断工具进行检查.随后由2名心理测评人员用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分别进行检查;间隔3~5天后再次用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进行评估.以2名精神科医师诊断一致的为确诊病例.结果: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评定者之间一致性和重测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3~ 1.00(P<O.01)、0.87~1.00(P<0.01).与SCID-P比较,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诊断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13类精神障碍的灵敏度为82.9%~97.0%,特异度96.8% ~ 99.5%,正确指数81.3% ~ 93.8%,平均87.38%;与CCMD-3比较,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诊断神经衰弱、紧张性头痛等8类神经心理障碍的灵敏度为88.0%~96.9%,特异度95.3%~ 99.5%,正确指数在87.3%~ 92.6%之间.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诊断21种疾病的阳性预测值平均85.54%(76.3%~95.7%),阴性预测值均>95%.结论: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诊断精神心理疾病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达到了临床实用的要求,可以作为临床筛查或诊断精神疾病的辅助工具.

中国临床心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