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중국림상심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611
  • 国内刊号: 43-121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姚树桥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作者:魏曙光;孙五俊;陈洁;孙锦绣

    目的:探究家庭环境、共情和性别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采取随机抽样选取1350名大学生,完成家庭环境量表、基本共情量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使用Process验证中介模型和调节中介模型.结果:①在男生群体中,家庭环境、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相关显著,但女生群体中家庭环境和共情的相关不显著.②共情在家庭环境和亲社会行为间具有中介作用.③性别在家庭环境通过共情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作用中具有调节作用.结论:家庭环境以共情为中介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性别在家庭环境通过共情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作用中具有调节作用,在男生群体中家庭环境通过共情为中介对亲社会行为的效应比在女生群体中效应更大.

  • 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信心在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护理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作者:刘莉;王秀华;曹希;杨琛;欧阳煜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护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护理信心在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护理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抽取127名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和中文版医疗社会支持量表(MOS-SSS-C)进行调查.结果:①心力衰竭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的各因子与自我护理维持及自我护理管理均呈正相关(均P<0.05);②自我护理信心分别在实际的支持、情感的支持、正性的社会互动、信息及情绪的支持对自我护理维持的影响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③自我护理信心分别在实际的支持、情感的支持、正性的社会互动、信息及情绪的支持对自我护理管理的影响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护理信心在心力衰竭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护理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 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作者:陈佳雯;叶宝娟;杨强;游雅媛;雷希;符皓皓

    目的:探讨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问卷、良性竞争态度问卷、就业压力问卷以及创业意向问卷对10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良性竞争态度部分中介了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②就业压力调节了主动性人格通过良性竞争态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中介过程,在就业压力较少时,主动性人格对良性竞争态度和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显著;在就业压力较多时,主动性人格对良性竞争态度和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更显著.结论: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其中,主动性人格既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也通过良性竞争态度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就业压力增强了主动性人格对良性竞争态度和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 在准新婚个体中验证未来取向应对的序列模型

    作者:苗淼;王雅琦;叶青;可钦;甘怡群

    目的:未来取向应对包含预先应对和预防应对,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将在准新婚群体中,通过纵向设计来验证未来取向应对的序列模型,揭示预先应对与预防应对之间的序列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在120位一年内准备结婚的准新婚个体中,在间隔两个月的两个时间点上进行问卷调查,测量个体对于结婚的认知评估、未来取向应对,以及幸福感和压力知觉.结果:预先应对和预防应对均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与压力知觉显著负相关.模型比较和中介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未来取向应对的序列模型.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澄清了预先应对和预防应对之间的关系,表明预防应对和预先应对是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序列阶段.

  • 家庭功能对流动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一个条件过程模型

    作者:王茹婧;李虹;倪士光;王新洋

    目的:探究家庭功能对流动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社交焦虑的中介和同伴满意度的调节作用.方法:整群抽取广东省1037名流动青少年,以家庭功能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社交焦虑量表、同伴关系满意度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流动青少年的家庭功能、睡眠质量、社交焦虑水平及同伴满意度之间相关显著(r=0.11~0.24,均P<0.01);以流动青少年的家庭功能为自变量,睡眠质量为因变量,社交焦虑为中介变量,同伴满意度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条件过程模型,得到方程组(Y)=3.31 +0.61X-0.45W+0.47XW,(M)=0.10+0.51 X+0.34 W-0.13XW.结论:流动青少年的家庭功能正向预测其睡眠质量,社交焦虑在二者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家庭功能对睡眠质量影响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均受到同伴满意度的调节.

  • 可协商命运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作者:常保瑞;白宝玉;钟年

    目的:考察可协商命运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生命意义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可协商命运观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三所高校的5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可协商命运观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36,P<0.001),可协商命运观与生命意义体验(r=0.40,P<0.001)呈正相关,生命意义体验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30,P<0.001).②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生命意义体验在可协商命运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可协商命运观会促进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且生命意义体验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童年期心理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的多重中介作用

    作者:金桂春;王有智

    目的:考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攻击问卷对126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童年期心理虐待、领悟社会支持、人格和攻击行为两两之间相关均显著(P<0.0l).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童年期心理虐待不仅能直接预测攻击行为,还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间接预测攻击行为,领悟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攻击行为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结论:减少童年期心理虐待,提高个体社会支持的感知水平以及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有利于降低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水平.

  • 流动青少年睡眠质量与父母教养方式

    作者:杨心玫;邱晶青;李虹;倪士光

    目的:探索中国流动青少年睡眠质量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流动青少年睡眠质量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整群抽样选取广东省中山市3所中学1323名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hort-Egna Minnen av BarndomsUppfostran-Chinese,s-EMBU-C).结果:①流动青少年睡眠障碍检出率27.51%;②九年级学生在PSQI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高于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P<0.05);③母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对子女睡眠质量影响大.结论:流动青少年近三分之一有睡眠障碍,且个体差异较大.父母对子女的关怀越多,子女睡眠质量越好;父母对子女越严厉或冷漠,子女睡眠质量越差.

  • 中美青少年校园氛围感知的比较研究

    作者:谢家树;肖帅军;Chunyan Yang;George G.Bear

    目的:考察中美青少年校园氛围感知的异同.方法:以3685名中国和3724名美国6-12年级青少年为对象,采用2013版特拉华校园氛围量表(学生版),对中美青少年感知的校园氛围进行跨文化比较.结果:①总体而言,相比美国青少年,中国青少年对校园氛围的感知更积极;②中国青少年在师生关系、校内活动参与度、同伴关系、规则公平度、学校安全度、学校欺负六个维度上的评分显著高于美国,在尊重多样性和期望清晰度二个维度上评分低于美国,差异显著;③无论中美,相比高年级青少年,低年级青少年对校园氛围的感知均更积极;④相比中国男生,中国女生对校园氛围的感知更积极,美国青少年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中美青少年对校园氛围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

  • 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关系:青少年自我表露的中介作用

    作者:王美芳;许文伟;王欣欣

    目的:探讨父母严厉管教、青少年自我表露与青少年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和青少年自我表露问卷对469名初中生进行测查,并收集其半年后的学业成绩.结果:①男生遭受的父亲严厉管教及母亲体罚的频繁性均显著高于女生;②女生对父母自我表露的程度及其学业成绩均显著高于男生;③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及体罚与青少年自我表露和青少年学业成绩均呈显著负相关,青少年自我表露与青少年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④青少年自我表露在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及体罚与青少年半年后的学业成绩之间均起中介作用,并且中介作用模型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父母严厉管教可通过青少年自我表露间接影响青少年学业成绩.

  • 家庭读写环境对儿童词汇发展的影响——母亲语言支架的中介效应

    作者:王娟;沈秋苹

    目的:考察家庭读写环境对儿童词汇发展的影响以及母亲语言支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读写环境调查问卷、叙事任务和词汇测量工具,对154名学前儿童及其母亲进行测查.结果:①家庭读写环境、母亲语言支架和儿童词汇发展水平三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②家庭读写环境能够显著预测儿童的词汇发展水平,母亲语言支架在两者间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结论:家庭读写环境可通过母亲语言支架影响儿童的词汇发展.

  • 不同自立水平大学生在积极和消极事件上的解释偏向

    作者:方小平;刘建平

    目的:探讨不同自立水平大学生在积极和消极事件上的解释加工特点.方法:采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积极和消极事件解释偏向测验》对高低自立水平两组学生在积极和消极事件上的解释偏向进行研究.结果:无论是在解释产生阶段还是在解释选择阶段,与高自立组相比,低自立组学生的积极解释较少,消极解释较多.结论:低自立学生对待事件有积极解释缺乏、消极化解释倾向.

  • 亲子分离年龄对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的影响:家庭功能的调节

    作者:彭运石;胡昆;王玉龙

    目的:探讨亲子分离年龄、家庭功能与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Ⅱ-CV)对577名留守儿童和613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母亲依恋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②分离年龄能显著正向预测母亲依恋和父亲依恋,亲子分离年龄越大,母亲依恋和父亲依恋受到的消极影响越小;③家庭功能在分离年龄与母亲依恋之间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家庭功能发挥越好,分离年龄对母亲依恋造成的影响越小.结论:良好的家庭功能能有效缓解成长早期亲子分离对儿童母亲依恋造成的消极影响.

  • 中国文化背景下魅力型领导对关系绩效的影响:尽责性与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

    作者:陈世民;孙配贞;段鑫星

    目的: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魅力型领导对关系绩效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魅力型领导量表、大五人格问卷的尽责性分量表、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和关系绩效问卷对319名员工进行调查.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尽责性在魅力型领导与关系绩效间的简单中介效果量为46.0%,尽责性和工作投入在两者间的总中介效果量为74.4%.结论:尽责性和工作投入在魅力型领导与关系绩效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 攻击行为规范信念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影响:道德推脱与网络道德的中介作用

    作者:郑清;叶宝娟;姚媛梅;陈佳雯;符皓皓;雷希;游雅媛

    目的:探讨攻击行为规范信念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攻击行为规范信念量表、道德推脱量表、网络道德量表及网络欺负量表对781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①攻击行为规范信念、道德推脱与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网络道德与网络欺负显著负相关;②攻击行为规范信念会增加大学生网络欺负;③道德推脱中介了攻击行为规范信念与大学生网络欺负之间的关系;④网络道德中介了道德推脱与大学生网络欺负之间的关系.结论:道德推脱与网络道德在攻击行为规范信念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效应.

  • 生死相连:失独父母持续性联结的质性研究

    作者:何丽;唐信峰;王建平

    目的:研究中国失独父母在哀悼过程中的持续性联结现象.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11名失独父母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实物资料,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失独父母的持续性联结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看见逝者、整理与保留遗物、祭奠与纪念、梦的联结、内在化联结.结论:中国的失独父母在孩子离世之后依然保持与孩子的持续性联结,持续性联结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及文化的特殊性.这对于失独父母的哀伤辅导具有启示意义.

  • 生涯未决应对策略问卷中文版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肖义涛;侯志瑾;袁涤繁;王丹妮;曹莹;Itamar Gati

    目的:检验生涯未决应对策略问卷(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Career Indecision Questionnaire,SCCI)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SCC1中文版、生涯决策量表、生涯决策困难问卷和问题取向应对风格量表对1354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其中后三个量表用于检验效标关联效度.两周后随机抽取105名大学生进行重测.结果:修订后的SCCI中文版共43道题,包括有效应对、寻求支持和无效应对三个二阶因子和十三个一阶因子;问卷的拟合指数为:x2=3673.551,df=725,RMSEA=0.055,CFI=0.872,TLI=0.863,SRMR=0.074;三个二阶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1、0.87和0.86,重测信度分别为0.78、0.82和0.76;SCCI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结论:修订后的SCCI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宜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使用.

  • 牵连观念访谈表中文版在精神障碍病人中的信效度初步分析

    作者:苟宁芝;黄凯茵;范泽斌;吴国伟;王政;张雯;孙梦;蒲唯丹;陶好娟;薛志敏;刘哲宁

    目的:初步评价牵连观念访谈表中文版在精神障碍病人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由双语精神病学专家将英文版牵连观念访谈表翻译成中文,再回译成英文,后初步定稿中文版牵连观念访谈表.共179名精神障碍病人和50名健康对照进入研究并完成了中文版牵连观念访谈表.结果:牵连观念访谈表中文版在精神障碍病人中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5;评分者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7(P=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4个因子,可解释63.93%的总变异量.牵连观念访谈表总分与阳性症状量表的条目14(SAPS-14)的相关系数为0.58(P<0.01);以SAPS-14≥3分为分组因素,根据牵连观念访谈表得分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94-0.84).结论:牵连观念访谈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对精神障碍病人牵连观念症状的临床评估.

  • 母胎依恋关系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作者:聂戈;范红霞

    目的:引进母胎依恋关系量表(Maternal Antenatal Attachment Scale)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来自某妇幼保健院的545名孕妇自愿参与问卷调查.结果:内容效度方面,基于6名专家组成的专业小组评定,肯德尔W系数为0.26 (P>0.05),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方面,对其两因子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拟合指数达到测量学可接受的范围(x2/df=2.21,GFI=0.94,AGFI=0.92,CFI=0.86,RMR=0.024,RMSEA=0.047).量表总分与婚姻调适测验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49和-0.36(均P<0.001),表明量表效标关联效度良好.信度方面,各题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0-0.61 (P<0.001),Cronbach'sα系数为0.77.结论:中文版母胎依恋关系量表是一个信、效度良好的可用于测量母胎依恋关系的工具.

  • 成年人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的初步编制

    作者:陈欢;王丽;乔宁宁;曹玉萍;张亚林

    目的:编制成年人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收集原始项目,采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归纳得到初始条目47条,样本1(n=851)用于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2(n=1004)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度检验.在样本2中随机选取89名被试于4周后进行重测.结果: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后保留26个条目,归纳为App使用、App更新、戒断反应、突显性、社会功能受损、生理不适6个因子,累积解释总方差的58.43%;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x2/df=2.13,RMSEA=0.043,CFI=0.94,IFI=0.94,GFI=0.94).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09,6个维度的α系数为0.706~0.820;总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31,6个维度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743~0.850.结论:本研究编制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测量成年人的智能手机成瘾情况.

  • 简式UPPS-P冲动行为量表在大学生中的信度效度检测

    作者:薛朝霞;胡勇娟;王晶;黄雷晶;刘威;孙锋丹

    目的:检验简式UPPS-P冲动行为量表(Short Version of the UPPS-P Impulsive Behavior Scale,S-UPPS-P)在大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调查725名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693份,并在四周后随机选取116名大学生进行重测.另用UPPS冲动行为量表检验内容效度,用Barratt冲动量表(BIS-11)、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MSI-BPD)与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AQ-CV)检验效标关联效度.结果:S-UPPS-P中文版包括负性急迫性、缺乏坚持性、缺乏预见性、感觉寻求和正性急迫性5个因子,共20个条目;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都为0.77,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67、0.69、0.71、0.69、0.80,重测信度分别为0.77、0.65、0.63、0.66、0.75,合成信度分别为0.80、0.81、0.85、0.82、0.87;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五因素模型拟合良好(x2/df=-2.41,NFI=0.90,CFI=0.94,IFI=0.94,TLI=0.93,RMSEA=0.05);量表总分与UPPS、BIS-11、MSI-BPD、AQ-CV得分呈正相关(r=0.60、0.53、0.26、0.34,均P<0.01).结论:S-UPPS-P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评估中国大学生的冲动性.

  • 愤怒反刍思维量表中文版大学生人群信效度检验

    作者:罗亚莉;刘云波

    目的:探讨“愤怒反刍思维量表(Anger Rumination Scale,ARS)”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及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434名大学生完成ARS量表的初测,抽取508名大学生完成ARS量表的正式施测,ARS量表正式施测时,同时完成作为效标的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RRS)、特质愤怒量表(Trait Anger Scale,TAS)、攻击量表(Aggression Questionnaire,AQ)的测试,其中107名大学生四周后重测ARS量表.结果:ARS量表中文版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8,重测信度为0.679,条目-总分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文版ARS量表与英文版保持了一致的量表结构,并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与各效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1,0.546,0.611.结论:AR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大学生愤怒反刍思维水平的评估.

  • 儿童及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的中文版修订及初步应用

    作者:罗雪峰;陈启山;沐守宽

    目的:对儿童及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Support Scale,CASSS)进行中文版的修订,并在中国中学生群体中对其进行信效度的检验.方法:抽取初中生和高中生共742人进行施测,其中65人在两周后进行重测.同时以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流调用抑郁量表作为CASSS的效标,并对不同支持源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作了检验.结果: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2,5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8-0.949.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26,5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548-0.813.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各种支持均存在年级差异;同学支持、好友支持和学校支持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儿童及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中文修订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中国中学生群体;所有支持源存在年级差异,部分支持类型存在性别差异.

  • 老年抑郁量表在老年人群中的纵向等值性

    作者:何嘉悦;钟雪;袁术文;姚树桥

    目的:检验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在我国老年人群中跨时间的测量等值性.方法:以湖南省,山东省和北京市的267名社区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使用GDS-15先后两次调查同一批老年人的抑郁水平,两次调查间隔时间为6个月.并对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多组比较.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多组比较结果显示GDS-15不同时间点的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严格等值、因子方差等值、因子协方差等值以及潜均值等值模型均可被接受.结论:GDS-15的四因子结构具有跨时间的测量等值性.

  • 莱文森精神病态自评量表的因子结构及心理测量学特性分析

    作者:邓俏文;邓嘉欣;赖红玉;黄语嫣;王孟成

    目的:考察莱文森精神病态自评量表(Levenson Self-Report Psychopathic Scale;LSRP)在我国社区成人男性样本中的因子结构和心理测量学特性.方法:采用LSRP、基本共情量表、被动-主动攻击问卷对950名成年男性进行问卷测查.结果:①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LSRP三因子双因素模型.②LSRP总分及因子分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α=0.73-0.82).③LSRP总分和因子分与攻击性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共情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LSRP量表三因子双因素模型适合于我国社区成年男性,同时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作者:杨秀娟;张晨艳;周宗奎;范翠英

    目的: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以及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以及抑郁量表对12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而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以及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②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通过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影响抑郁.

  • 不同性别低年级大学生的愤怒气质与躯体化:家庭情感反应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亮;刘翠莲;赵旭东

    目的:探讨家庭情感反应在不同性别低年级大学生愤怒气质与躯体化关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某大学一二年级学生2008人,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修订版及家庭功能评定施测.结果:①女生愤怒气质高于男生,家庭情感反应低于男生;②男女生躯体化与愤怒气质、家庭情感反应、抑郁和焦虑情绪呈正相关(r=0.12~ 0.70,P均<0.001);③男生家庭情感反应在愤怒气质与躯体化的关联中发挥调节作用(愤怒气质×情感反应β=0.25,P<0.05).女生中未发现该调节作用.结论:低年级大学生愤怒气质越明显,躯体化症状越多.男生家庭中积极情绪体验及表达越多,越不容易因高愤怒气质而出现躯体化症状.

  • 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心理弹性与癌因性疲乏的关系:正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

    作者:朱红卫;李芳;李清华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和癌因性疲乏的关系,并探讨正性和负性情绪在心理弹性与癌因性疲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河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141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10)、癌症疲乏量表(CRF)及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进行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正负性情绪在心理弹性与癌因性疲乏间的中介作用,并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CRF评分为25.1±7.8.心理弹性评分与CRF评分及其各维度呈负相关(r=-0.31-0.44,P<0.01);正性情绪与CRF评分及其各维度呈负相关(r=-0.21-0.60,P<0.01);负性情绪与CRF评分及其各维度呈正相关(r=0.38~0.63,P<0.01).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间接效应的95%CI为(-0.14 ~-0.52,P<0.001),说明正负性情绪在心理弹性与癌因性疲乏间存在中介效应.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的问题,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是影响癌因性疲乏的因素,正负性情绪可以中介心理弹性与癌因性疲乏的关系.

  • 大学生社会拒绝与蓄意自我伤害的关系:一个中介和调节效应的混合模型

    作者:张嘉旗;李欢欢;沈程峰;王雪薇;张玲玉;华越尔

    目的:考察大学生群体中社会拒绝与蓄意自我伤害的关系,以及认知灵活性、心理痛苦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研究采用整群抽样,选取大学生500名,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中文版、认知灵活性问卷中文版和自编心理痛苦问卷施测,通过层级回归分析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①社会拒绝高分组蓄意自我伤害和心理痛苦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分组,认知灵活性显著低于低分组;②大学生社会拒绝得分与蓄意自我伤害尝试、蓄意自我伤害严重性均呈显著正相关;③心理痛苦在社会拒绝和自我伤害关系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同时也受到认知灵活性水平的调节.结论: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拒绝,会通过诱发被拒绝者的心理痛苦体验,进而产生蓄意自我伤害行为.高水平的认知灵活性能够在心理痛苦及其引发的蓄意自伤之间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

  • 远洋渔民功能失调性态度对心理应激与抑郁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赛兰;姜红娟;蔡琳;杨娟

    目的:探索远洋渔民功能失调性态度在心理应激与抑郁症状间的作用.方法: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舰艇人员心理应激源调查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905名远洋渔民进行测查.结果:不同从业时间的远洋渔民的抑郁症状、功能失调性态度和心理应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洋渔民功能失调性态度与心理应激以及抑郁症状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功能失调性态度对心理应激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β=0.09,P<0.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与低功能失调性态度的远洋渔民相比,高功能失调性态度的远洋渔民在遭受心理应激后会表现出更高的抑郁症状水平.

  • 强迫症自知力与临床特征、认知及神经生理功能的关系

    作者:雷辉;朱熊兆;张小崔

    临床观察发现一部分强迫症患者自知力较差甚至完全没有自知力.本文将对强迫症患者自知力的评定,自知力不良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自知力与认知功能、神经生理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强迫症 自知力
  • 快感缺失、压力和神经质人格对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作者:王东方;田凯;谢光荣;杨新华

    目的:探讨快感缺失、压力、神经质人格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愉快情绪量表(TEPS)、大五人格问卷一神经质分量表(FFI-N)、Beck抑郁量表(BDI)、生活事件量表(LES)对84名抑郁症患者和75名健康对照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期待性快乐和消费性快乐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神经质人格、BDI和应激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消费性快乐(OR=1.10,95%CI=1.03-1.17)、神经质人格(OR=0.91,95%CI=0.83-1.00)、BDI(OR=0.93,95%CI=0.89-0.98)、负性生活事件(OR=0.94,95%CI=0.92-0.97)与抑郁症发病存在显著关联.结论:个体的消费性快乐、负性压力和神经质人格是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 欺负和自我伤害与初中生的注意偏向

    作者:纪建茂;张欣艺;韩仁生;付聪;赵银

    目的:探讨初中生欺负与自我伤害的特点及两者与注意偏向的关系.方法:研究1采用问卷法对67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2采用线索靶子范式,探究三组伤害卷入类型的初中生对伤害性和非伤害性事件词的注意特点.结果:样本初中生中8%为欺负者,19.9%为受欺负者,4.4%为欺负-受欺负者,自伤者占比约为33.1%,欺负卷入对初中生自伤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在无效线索条件下,欺负-自伤组初中生对伤害性事件词之后的靶子反应时短于非伤害性事件词后的反应时,表现出对伤害行为的注意回避.结论:初中生欺负和自我伤害发生率较高,欺负卷入对自伤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卷入伤害行为的初中生对伤害性事件词表现出注意回避.

  • 汉语听写障碍儿童形音跨通道捆绑加工的通道优势

    作者:戴莉;李燕;刘翔平

    目的:研究汉语听写障碍儿童在形音跨通道捆绑过程中的视觉和听觉跨通道优势.方法:以听写障碍儿童21名,正常发展儿童21名为被试.采用变化检测范式,以几何图形为视觉刺激材料,以单音节男声为听觉刺激材料,通过考察两组儿童在探测形音跨通道不一致、视觉单通道不一致、听觉单通道不一致三种条件下的正确率,探索听写障碍儿童与正常发展儿童在形音捆绑过程中的跨通道整合优势以及视觉或听觉单通道的优势效应.结果:听写障碍儿童在视听跨通道加工条件下显著地低于正常发展儿童,在视觉单通道条件下两者差异不显著,在听觉单通道条件下两者差异达到边缘显著.结论:听写障碍儿童的形音捆绑缺陷来自于跨通道本身的缺陷.正常听写儿童可能具有听觉单通道加工优势.听写障碍儿童在形音捆绑加工中有和正常听写儿童相同的视觉通道优势,但有可能在听觉通道中不占优势.

  • 精神病态暴力犯的恐惧情绪面孔识别特点

    作者:郭笑;宋平;赵辉;张峰;王强龙;孙晓敏;殷海博;张卓;杨波

    目的:从眼部区域注意特点这个角度对精神病态个体的情绪面孔识别障碍进行解释.方法:使用精神病态核查表从某监狱400余名暴力犯中挑出25名精神病态暴力犯(PCL>25)和25名非精神病态暴力犯(PCL<13),要求被试逐一对情绪面孔图片进行类型判断,并用眼动设备记录被试的注视点分布.结果:精神病态暴力犯的恐惧情绪面孔识别错误率显著高于非精神病态暴力犯,同时眼部区域注视点平均时长和注视点个数则显著低于非精神病态暴力犯.结论:精神病态暴力犯对恐惧情绪面孔的识别存在缺陷,这种缺陷与他们对眼部区域注意不足有关.

  • 高恶意创造力者的注意偏向和冲动控制特征

    作者:贡喆;彭杨;王贤;刘昌

    目的:探讨高恶意创造力者的注意偏向和冲动控制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恶意创造力测验测量恶意创造力;情绪Stroop测验测量攻击性词汇的注意偏向;BIS-11测量冲动控制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和高、低恶意创造力者的组问差异.结果:①高恶意创造力者比低恶意创造力者在攻击词注意偏向上得分更高;②恶意创造力与无计划冲动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③高恶意创造力者比低恶意创造力在无计划冲动性维度上得分更低.结论:①高恶意创造力者比低恶意创造力者存在更显著的攻击性注意偏向;②高恶意创造力者比低恶意创造力者在抑制冲动上存在优势.

  • 依恋类型与学步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一项追踪研究

    作者:时嘉惠;王争艳;尚睿娴;梁熙

    目的:考察学步儿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及依恋类型对学步儿情绪调节策略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陌生情境技术,对63名学步儿1岁和2岁时的依恋类型及情绪调节策略进行评估.结果:①整体上,在两个年龄点都表现为学步儿使用的客体调节策略多,自我调节策略少.②安全型依恋的学步儿自我调节策略使用的总次数边缘显著多于不安全型依恋的学步儿.③不同依恋类型的学步儿情绪调节策略在2年内的发展轨迹不同,其中安全型依恋的学步儿自我调节策略在母子分离及重聚情境中均显著增加;不安全型依恋的学步儿积极参与策略在重聚情境中显著增加.结论:重聚情境会激发2岁不安全型依恋的学步儿更多地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学步儿自我调节的发展.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靳鑫虎;雷小霞;蚁金瑶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是一种常见的轴Ⅱ类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冲动、攻击与自身攻击性行为、不稳定的自我认同和紧张的人际关系.由于其高发生率和后果的严重性,BPD已成为目前精神医学界和临床心理学界都相当关注的一个课题.关于BPD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进展,目前已经发现了与BPD症状相关的脑区,包括前额叶-边缘系统,主要有眶额皮质(OFC)、腹内侧前额叶皮质(vmPFC)、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前扣带回(ACC)、海马、杏仁核等.本文主要从不安全依恋、童年创伤、冲动和情绪失调等四个方面总结了关于BPD的神经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为BPD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孤独症的性别差异:从基因、性激素到脑结构

    作者:张丽宏;陈安涛;陈骁

    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男性患病比例要远高于女性,且男性和女性孤独症表现存在差异.本文从基因、神经内分泌和脑结构几个角度梳理了孤独症患病比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基因研究表明孤独症基因具有“女性保护效应”,男性孤独症患者较多可能是由于男性对孤独症风险基因更敏感.性激素研究则表明睾酮素和性激素对男性和女性脑发育影响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孤独症性别差异的原因.脑结构的研究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差异的具体表现以及其与孤独症之间的关系.未来研究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对孤独症个体及其亲代的基因、内分泌以及脑结构差异开展研究.

  • 社会排斥与个体助人意愿:归属感需求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沛沛;黄程;寇彧

    目的:从个人(归属感需求)与情境(社会排斥的两种类型:社会拒绝与社会忽视)交互的视角,探讨个体遭遇社会排斥后的助人意愿,并解释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研究一运用社会排斥的回忆范式,将被试分为控制组、被忽视组和被拒绝组,通过情境问卷测查其助人意愿;研究二进一步测查被试的归属感需求,并测查被试遭忽视与拒绝后的助人行为意愿.结果:研究一发现相较于被忽视和控制组被试,被拒绝的被试表现出更低的助人意愿.研究二验证了研究一的结果,并发现归属感需求在感知到的社会拒绝水平与助人意愿的关系中有显著调节作用.具体而言,相较于归属感需求较高的个体,归属感需求较低的个体感受到高社会拒绝时,助人意愿下降更为显著.结论:遭受社会拒绝比遭受社会忽视使人表现出更低的助人意愿,且归属感需求在社会拒绝与助人意愿的关系中有显著调节作用.

  • 新型毒品成瘾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决策特点

    作者:张峰;殷海博;苏贵生;史庆国;贾志刚;王立勋;杜妍;刘宁;夏嫣雨;郭笑;张卓;杨波

    目的:探讨甲卡西酮成瘾者和冰毒成瘾者的决策特点.方法:从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筛选出甲卡西酮成瘾者45人,冰毒成瘾者41人,从某大学后勤工作人员中招募对照组被试33人,分别使用冲动性量表(BIS-11)、杯子任务研究被试的冲动性水平和决策特点.结果:冰毒成瘾组的冲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甲卡西酮成瘾组;在收益情境下,甲卡西酮成瘾组和冰毒成瘾组选择风险选项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甲卡西酮成瘾组和对照组比冰毒成瘾组选择更多的适应性选项;在损失情境下,三组被试选择风险选项和适应性选项的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收益情境下,成瘾组比对照表现出更明显的风险决策偏好,只有冰毒成瘾组表现出非适应性决策.

  • 个体对不同情绪变化的本族和异族面孔识别

    作者:张琪;冉光明;尹天子

    目的: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考察个体对不同情绪变化的本族和异族面孔识别.方法:本研究采用S1-S2范式,让20名大学生被试观看三种情绪变化的视频并判断前后两段视频中的人是否是同一个人,通过ERP技术来采集他们的脑电活动.结果:①行为结果显示,被试可以更准确地识别负性情绪变化的面孔,这说明知觉者表现出对负性情绪变化的识别偏向.②ERP研究结果显示,与异族面孔相比,本族面孔诱发了较长的P100和P200潜伏期.重要的是,在大脑的右半球,负性情绪变化条件下的异族面孔所诱发的N170波幅显著高于本族面孔所诱发的波幅.结论:个体对负性情绪的异族面孔比本族面孔更敏感,这说明个体会认为负性情绪的异族面孔比本族面孔更具有威胁性.

  • 巴林特小组模式对医学生共情与人际信任的影响

    作者:杭荣华;程灶火;盛鑫;陈筠;娄婧璇

    目的:评估巴林特小组模式对医学生共情和人际信任水平的作用.方法: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选取某医学院临床专业420名大三学生,每人填写大学生共情能力问卷和人际信任问卷各1份,在共情总分低于120分,同时人际信任水平总分低于75分者中招募30名志愿者,随机纳入巴林特组和对照组,巴林特组和对照组各15人.对巴林特组开展以提高共情和人际信任能力为目标的巴林特小组模式干预,每周1次,共10次.研究过程中巴林特组脱落3人.对照组暂不进行任何干预.在10次巴林特小组干预结束后第二天及干预结束6个月后,使用大学生共情能力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训练前,巴林特组和对照组共情能力总分和人际信任总分的基线值没有差异(P>0.05).10次干预后,巴林特组的评分结果与基线值比较,共情总分和人际信任总分均高于基线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评分结果与基线值比较,共情总分与人际信任总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10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后,巴林特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共情总分与人际信任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巴林特小组活动结束6个月后进行追踪评估,发现巴林特组的共情总分高于基线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人际信任总分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巴林特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巴林特组共情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人际信任总分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人际信任水平,但其提高人际信任水平的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 机器人技术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的应用

    作者:陈婧;肖翠萍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儿童被诊断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随着技术进步,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方法越来越趋于智能化.近年研究表明,机器人技术逐渐成为自闭症儿童干预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自闭症儿童的早期诊断、监测记录、情绪识别、社交技能、行为矫正和游戏互动等领域取得了较好效果.

中国临床心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